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报告原始记录归档记录

检测报告原始记录归档记录

检测报告原始记录归档记录
检测报告原始记录归档记录

检验检测报告原始记录归档记录

检验原始记录和出厂检验报告

出厂检验原始记录 化验:审批: 产品名称样品数量抽样基数 规格型号抽样地点生产日期 检验依据 检验项目实测数据检测仪器 酒精度,%(V/V) GB/T10345.3酒精计法 总酸(以乙酸计),g/L GB/T10345.4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 GB/T10345.5 第一法 固形物/(g/L) 感官取100mL酒样经蒸馏后定容至100mL备用。 测定值: 测定温度:℃ 吸取50.00ml样液进行测定。 样品测定消耗氢氧化钠标液(ml):V= V’= 氢氧化钠标液的浓度:c= mol/L = ? ? = 0. 50 60 V c X ()() 0. 50 60 ? ? = = X ()() 2 + = 上述样品加入25.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在100℃水浴锅上回流1h,用 盐酸标准溶液滴至终点 测定时,消耗硫酸标液的体积(ml):V= V’= 硫酸标液的浓度:c= mol/L () 0. 50 88 V c ? - ? = V X= X ()() 2 + = 取50mL酒样注入恒重100mL瓷蒸发皿,置于水浴至干,在将蒸发皿放 入103℃干燥箱直至恒重。 1000 0. 50 1 ? - = m m X X1= X 2= 色泽和外观: 香气: 口味: 风格: 酒精计 电子天平

出厂检验报告 化验: 审批: 产品名称 抽样人员 生产日期 抽样数量 检验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依据 项 目 检验标准值 检验结果 判定 感 官 色泽和外观 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 无沉淀; 香气 香气自然纯正清雅; 口味 酒体醇和、甘冽净爽; 风格 具有本品的典型风格。 酒精度/%vol 41-68 总酸/(g/L ) ≥0.3 总酯/(g/L ) ≥0.5 固形物/(g/L ) ≤0.5 甲醇/(g/L ) ≤0.6 结论 该批产品 □符合 □不符合 要求。 日期:

原辅料进货检验操作规程

原辅料进货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对进货原辅料进行检验,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合格。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种原辅料(厂前收购的菜籽除外)的进货检验。 3 工作程序 3.1 原料到货检验 3.1.1采购部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应将品管部提供的质量要求纳入合同条款, 此要求也是货到检验和判定的依据。 3.1.2 采购部根据具体到货情况提前一天通知品管部。 3.1.3 货物到达后,品管部化验员首先要求对方提供随车的质检单,确认质检单 与到厂货物对应且各项指标合格开始取样化验。 A 取样时上、中、下部要均匀、够量,能反映整批货的质量。检测后的样品, 根据比例留存一部分样品,标清产地、品种、车号(船号)、取样日期、取样员等内容。每份样品保留至合同执行完毕后方可将旧样品清理。 B 袋装原料按照每车(仓、罐)不少于5%的件数进行抽样。 C 散装原料按照每车(仓、罐)上、中、下和表、里部位按比例抽取不少于 1.5kg的样品。 3.1.4 对原料进行取样必须有客户或客户代表在场,并共同完成取样,样品保存 至合同执行完毕。 3.1.5 经检验合格的原料,品管部出具《检验报告单》,及时送交相关部门办理入 库,并留存检验记录,整理归档,至少保留3个月或保留至采购合同执行完毕。 3.1.7检验不合格,品管部及时出具《检验报告》通知采购部,如因生产经营的要 求,需要让步接收的,由提出部门(生产部或销售部)、品管部和采购部共同进行评审,将评审结果报主管领导批准并征得供货方同意后执行,并将评审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单》。 3.2 辅料到货检验 3.2.1 采购部应在到货前一天通知品管部,并告知品名、规格、数量、到达时间, 必要时提供进货合同的品质指标,作为检验和判定的依据。

室内环境检测全步骤学习资料

检测全步骤 (一)采样前一天准备工作 1.采样点的选取:氨、甲醛、苯、TVOC一层和顶层必测,其他均匀分布,氡在低层 2.现场检测方案的编写 3.应检查大气采样器是否运转正常,电量是否充足,电量不足或欠压及时充电。 4.检查大型气泡吸收管、具塞比色管、苯活性炭管、TVOC采样管是否完好无损,若有损坏及时更换;检查上述实验仪器编号是否完整、清晰、唯一,若有缺失,及时修补完整。 5.检查大型气泡吸收管、具塞比色管是否已经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 6.检查苯活性炭管、TVOC采样管(Tenax TA吸附管)在采样前是否已活化,苯活性炭管活化条件为 350℃ 10min,TVOC采样管活化条件为300℃ 10min。 7.采样管的核查记录。要求在标准大气压采样管的阻力在5-10kP 8.准备好采样记录、见证记录、委托书,现场采样描述,备案表,检测方案并放在文件夹中,采样时携带。(二)采样前一小时准备工作 1.首先记录化学分析室的温湿度记录表 2.配制氨吸收液并将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①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 a.已配制好的氨吸收原液[C(H2SO4)=0.005mol/L], b.100ml容量瓶(专门用于配制氨吸收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 准确度), c.10ml刻度吸管1支(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原液[C(H2SO4)=0.005mol/L] ), d.10ml刻度吸管1支(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 e.刻度吸管管架1个(用于放置刻度吸管), f.滤纸1张,撕成四等份, g.100ml小烧杯1个(盛放50ml蒸馏水的),胶头滴管1个(吸取蒸馏水的), h.洗瓶1个(装满蒸馏水), i.250ml烧杯1个(盛废弃液)。 ②配制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步骤 取出专门吸取氨吸收原液的10ml刻度吸管,用氨吸收原液洗涤2次量取10ml氨吸收原液→至100ml 容量瓶中→盖上氨吸收原液试剂瓶玻璃塞→将10ml刻度吸管放回刻度吸管管架→在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2cm,再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上玻璃塞,旋转15度,上下翻转10次,翻转时旋转容量瓶→配制完成。 ③将10ml氨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取出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的10ml刻度吸管,用氨吸收液洗涤2次,在盛放氨吸收液的容量瓶中量取10ml氨吸收液→打开大型气泡吸收管管帽,注入10ml氨吸收液(注意,注入溶液时,将刻度吸管末端管尖靠在大型气泡吸收管下部内壁上)→盖上大型气泡吸收管管帽→继续盛装下一个大型气泡吸收管,直至达到采样所需数量,并多做一个试剂空白和一个室外上风向空白。(例如:若采样点为10个,则需加12个大型气泡吸收管的吸收液) 若是氨吸收原液数量不够,可多配几瓶或是在容量瓶中氨吸收液不够10ml时,倒掉剩余溶液,用自来水洗涤3遍容量瓶,再用蒸馏水洗涤3遍,用此瓶再配一次氨吸收液。 3.配制甲醛吸收液并将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①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 a.酚试剂[C6H4SN(CH3)C:NNH2·HCl,简称M BTH], b.100ml容量瓶1个(专门用于配制甲醛吸收原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 影响实验准确度), c.100ml容量瓶1个(专门用于配制甲醛吸收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 响实验准确度),

原辅料检验验证规范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CHX/ZY07-2011-A/0 原辅料检验/验证规范 编制: 批准: 发放号: 受控状态:■ 受控□ 非受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6-10发布2011-6-15实施

原辅料检验/验证规范 1 目的 1.1 确保进入生产的原辅料符合质量和卫生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1.2 使本公司产品满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保证本公司食品的质量安全。 2 职责 2.1 品控部负责原辅料的验收,对不合格的原辅料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执行。 2.2 品控部负责提出本规范,并负责成品检验;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过程产品的检验。 2.3 供销部负责就不合格的原辅料与供应商进行协商解决。 3 检验/验收规范 总体要求: 所有产品要有索证,索证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畜禽类产品需有检疫证,无疫区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涉及许可证生产的必须有许可证书,;数量达到交货要求;包装完整,清洁。 抽样原则: 面粉及米粉类原料每批抽3-5袋。 猪肉和蔬菜、食盐、白砂糖、鸡精、酱油、黄酒、味精、白胡椒粉、葱、生姜按进货量的20%,少于10件,100%抽样。 包装袋、纸箱按进货量的5%抽样。 食品添加剂按进货量的100%抽样。 3.1 肉类 符合GB16869-2005 《鲜、冻禽产品》 感官要求符合表1要求 表1 鲜、冻禽产品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 色泽表皮和肌肉切面有光泽,具有固有的色泽 弹性、组织状态肌肉指压后凹陷部位恢复较慢,不容易完全恢复气味具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猪肉检验动物产品验疫合格证明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标准格式

( 工程名称 )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检测人: ( 上岗证号 ) 报告人: ( 上岗证号 ) 复核人: ( 上岗证号 ) 审核人: ( 上岗证号 ) 批准人: ( 上岗证号 ) ( 单位名称 ) 二○○年月日 注: 审核人、批准人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可合为一人

声明 1.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2.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3.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无效。 4. 报告中如有改动痕迹或有错页、漏页者即为无效报告。 5. 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无效。 6. 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 15 天内向 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 本单位将于 5 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监督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依据…………………………………………………… 三、检测设备…………………………………………………… 四、检测概况…………………………………………………… 五、检测结果…………………………………………………… 六、检测结论…………………………………………………… 七、附件:(共页)……………………………………… 附件一检测房间位置示意图 附件二测点分布示意图 注:页码编排从封面起算

首页 (单位名称)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室内环境检测现场见证单(首页)

二、检测依据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GB 50325-2001 2. GB 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测标准方法 ------ 气相色谱法》 3. GB/T 1820 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测定方法》 4. GB/T 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5. GB/T 14669-93《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注 : 检测单位可根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列出相应的规范。 三、检测设备 注: 多台同规格可用一栏 四、检测概况 注: 应包括抽样方式、检测原理和方法 1.氡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24小时,然后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无源扩散收集法,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大于25% (置信度95%),方法探测下限不大于 10Bq/m3。 2.游离甲醛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1小时,然后进行现场 检测。将空气采样器架好, 放上气泡吸收管,管中加入吸收液,调节采 样器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气体流量进行采样, 样品采集完后,加入显色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探伤报告原始记录

青岛信和钢结构有限公司 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 工程 编号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板厚T=10 构 件 名 称 地脚1#/2#/3#/4# 材料牌号Q345B 工件表面状态修整合格焊接方法CO2焊检测区域焊缝及两侧各5mm 坡口形式V 器材及参数仪器型号3600S 检测方法单面双侧 探头型号 2.5P9×9 K2.5 评定灵敏度DAC-16db 试块型号RB-1 CSK-ⅠA 扫查方式锯齿型扫查 耦合剂水基纤维素表面补偿4db 扫描调节深度1:1 检测面焊缝两侧各122mm 技术要求检测比例100% 合格级别Ⅱ级检测标准GB11345-2013 检测工艺编号 B 评 定结焊缝编 号 焊缝长 度 mm 检测结果返修情况 备 注最终 检测 扩检 长度 最 终 一次返修二次返修超次返修 部长部位长部位长

果总长 度mm mm 级 别 位 数 ( 处) 度 mm 数 (处 ) 度 mm 数 (处 ) 度 mm 1 190 190 Ⅱ 级 合格2 190 190 Ⅱ 级 合格3 160 160 Ⅱ 级 合格4 160 160 Ⅱ 级 合格5 160 160 Ⅱ 级 合格6 160 160 Ⅱ 级 合格缺陷及返修情况说明检测结果 1、最高返修次数为次。 2、超标缺陷部位经返修后经复检合格。本台产品焊缝质量符合Ⅱ级的要求,结果合格。

报告人:年月日审核人(资格):Ⅱ级 年月日 无损检测专用章 年月日 青岛信和钢结构有限公司 焊缝超声波探伤原始记录 工程 编号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板厚T=8 构 件 名 称 一段(纵焊缝)材料牌号Q345B 工件表面状态修整合格焊接方法CO2焊检测区域焊缝及两侧各5mm 坡口形式V 器材及参数仪器型号3600S 检测方法单面双侧 探头型号 2.5P9×9 K2.5 评定灵敏度DAC-16db 试块型号RB-1 CSK-ⅠA 扫查方式锯齿型扫查 耦合剂水基纤维素表面补偿4db 扫描调节深度1:1 检测面焊缝两侧各122mm 技术要求检测比例100% 合格级别Ⅱ级检测标准GB11345-89 检测工艺编号 B 评焊缝编焊缝长检测结果返修情况备

安全帽检测报告与原始记录文本

检测报告 试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 安全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类别_________________ 见证取样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XXXXX有限公司 批准:审核:检测:

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 安全帽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第1页共3页 批准:审核:检测:

第2页共3页报告编号: 批准:审核:检测:

报告编号: 第3页共3页 批准:审核:检测:

报告编号: 样品名称原始记录 第1页共3页 序号检测项目标准要求检测结果 单项 评定1帽舌尺寸:mm10-70mm35、34、36合格2帽沿尺寸:mm< 70mm11、10、11合格 3垂直间距:mm< 50mm B1149B1150B1149 合格X1131X1130X1131 B2126B2125B2125 X2154X2155X2155 232524 4佩戴高度:mm80-90mm A1195A1195A1196 合格858584 5水平间距:mm5-20mm10、12、11合格6质量:mm< 430g359 362 362合格7下刻带强度 破坏力 150N-250N 193 190 195合格 8侧向刚性 最大变形w 40mm Y1 200 Y1 Y1 合格Y2 160 Y2 Y2 检测日期 样品规格样品编号

环境项目原始记录表格

目录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2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3 氯化物原始记录表 4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5 COD分析原始记录表 6 二氧化氮分析原始记录表 7 氟化物分析原始记录表 8 无机含氮化合物分析原始记录表 9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析原始记录表 10 总氮分析原始记录表 11 总硬度分析原始记录表 12 pH、电导率、水温分析原始记录 13 高锰酸盐指数原始记录 14 挥发酚分析原始记录表 15 甲醛分析原始记录表 16 全盐量分析原始记录表 17

总磷分析原始记录表 18 二氧化硫原始记录表 19 六价铬、总铬原始记录表 20 溶解氧原始记录表 21 氟化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22 氟化物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2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记录 2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25 水中苯系物的测定原始记录 26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原始记录 27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 地表水采样记录 30 污染源废水采样记录 31 大气环境采样记录 32 PM2.5、PM10、烟(粉)尘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 33 建筑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项目名称项目编 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仪器编号 检测依据采样日 期收样日期 培养时间年月日时室温℃ 至年月日时室温℃ 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

分析者校核者审核 者 共页第页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项目名称项目编 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仪器编号 检测依据采样日 期收样日期 培养时间年月日时室温℃ 至年月日时室温℃ 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及分析报告标准格式

(工程名称)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检测人:(上岗证号) 扌报告人:(上岗证号) 复核人:(上岗证号) 审核人:(上岗证号) 批准人:(上岗证号) (单位名称) 二OO年月日 注:审核人、批准人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可合为一人 声明 1.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2.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3.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无效。 4.报告中如有改动痕迹或有错页、漏页者即为无效报告。 5.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无效。 6.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15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 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监督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目录 ~、工程概况 ............................................. 二、检测依据............................................ 三、检测设备............................................ 四、检测概况............................................ 五、检测结果............................................ 六、检测结论............................................ 七、附件:(共页).................................. 附件一检测房间位置示意图 附件二测点分布示意图 注:页码编排从圭寸面起算

食品检验原始记录模板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检验原始记录 实验环境:a、温度:℃b、干湿度:%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产品批号: 样品状态:状态完好,符合检验要求取样数量:执行标准:————————————————————————————————————————————————— 感官测定原始记录 检测依据:GB/T 14454.2 色泽:□正常□异常气味:□正常□异常 形态:□正常□异常滋味:□正常□异常 结论————————————————————————————————————————————————— 干燥失重测定原始记录 检测依据:GB/T 5009.3—2010 序号检验 方法 检验用仪器设 备 测试 温度 称量瓶质 量 称量瓶+ 样品质量 称量瓶+样品 干燥后的质量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平均值 报出值直接 干燥 法 分析天平、称 量瓶、恒温干 燥箱等 (℃)(g)(g)(g)(%)(%)(%) 1 2 ————————————————————————————————————————————————— 氯化物测定原始记录 检测依据:QB/T 1500—1992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 0.1 ]/(mol/L) 序号检验 方法 检验用仪器设 备 样品 质量 样品定容 总体积 测定用样 品溶液体 积 标准滴定溶液 消耗量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平均值 报出值 直接 沉淀 滴定 法 分析天平、酸 式滴定管等 (g)(ml)(ml)(ml)(g/100g) (g/100g ) (g/100 g) 1 2 空 白 mL ————————————————————————————————————————————————— 酸价测定原始记录 检测依据:GB/T 5009.37—2003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 0.050 ]/(mol/L) 序号检验 方法 检验用仪器设备样品质量 标准滴定溶液消 耗量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平 均值 报出值 滴定 法 分析天平、碱式滴定管、 恒温水浴锅等 (g)(ml) (mgKOH/ 100g) (mgKOH/ 100g) (mgK OH/100 g) 1 2 —————————————————————————————————————————————————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h i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1. 《检验原始记录》要求 1.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1.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1.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 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 “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1.4 单项结论为“合格”的项目,填写“√”。 1.5 单项结论为“不合格”的项目,填写“×”,并对不合格的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如“缺 少……标志”、“……损坏”等。当检验项目出现部分“不合格”的分项目,还应在其编号上画 “×”,如“(1)……:a. ……;b.……。”中“b.……”项不合格,应标识为“(1)……:a. ……;×b.……。”。 1.6 无此项或者不进行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 1.7 有数据填写要求的项目,除填写上述符号外还需填写相应数据。需要填写多个数据的,数据中间用“/”隔开,必要时用文字或者图示予以区别。 1.8 对需要计算、统计的项目,应当将计算、统计等过程记录在空白处。 2.《检验报告》要求 2.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2.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2.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 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 “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2.4 对于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实际测量或者统计、计算处理后的数据。 2.5 对于无量值要求的定性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做简要说明。如:合格的项目,填 写“符合”、“有效”、“完好”;不合格的项目,应进行简要描述,填写“缺少……标志”、“…… 损坏”等。 2.6 对于不适用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 2.7 “结论”栏目中只填写“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自检不合格”和“无此项”等单项结论。 注:当在《检验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答题过程中发生划改时,所有划改人的签名均填写为“王一”!

原辅材料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

原辅材料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单模光纤制造用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 2.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制造的光纤所用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检验。3.职责 1)光纤技术部负责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的制定和更新工作。 2)质保部负责检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质量判别工作。 4.相关文件 1)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5.主体内容 5.1 依照附件中的检验规范,对原材料、辅料和产品进行检验。 5.2 如出现检验不合格,依照附件检验规范的要求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做相应处理。6.记录保存: 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检验记录保存3年 7.发放范围: 光纤技术部,原材料仓库,质保部

预制棒技术要求 备注: (1)预制棒内部或外部出现光斑或缺陷,需要在供应商提供的预制棒检验报告上体现出来。 (2)根据历史检验数据、供应商的预制棒质量跟踪情况、预制棒检验带来污染的实际可操作性,技术部经过讨论决定不进行预制棒的进货检验工作,而利用生产过程进行检验,发现异常及时停用、隔离、联系供应商处理。 (3)预制棒的光学特性估计值,为预制棒生产厂商的推荐建议值,由于光纤的拉丝过程对光纤的光学特性有影响,因此该估计值只作为参考,最终要以光纤的实际测试值为准。如果拉制光纤的光学特性达不到公司的要求,则由供需双方共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涂料技术要求 1)存储条件:涂料在室内的保存温度为15~30℃,常温下有效期为12个月。 2)根据历史检验数据和供应商的涂料质量情况以及实际的可操作性,技术部经过讨论决定不进行涂料的进货检验,而利用生产过程进行检验,发现异常及时停用、隔离、联系供应商处理。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标准格式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标准格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968T-XBB896&NNJ66弘

(工程名称)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检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岗证号)报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岗证号)复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岗证号)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岗证号)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岗证号) (单位名称) 二OO 年月日 注:审核人、批准人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可合为一人 声明 1.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2.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3.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无效。 4.报告中如有改动痕迹或有错页、漏页者即为无效报告。

5.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无效。

6.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15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 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监督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二、检测依据 .................................... 三、检测设备 .................................... 四、检测概况 .................................... 五、检测结果 .................................... 六、检测结论 .................................... 七、附件:(共页) ............................. 附件一检测房间位置示意图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1. 《检验原始记录》要求 1.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1.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1.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 1.4 单项结论为“合格”的项目,填写“√”。 1.5 单项结论为“不合格”的项目,填写“×”,并对不合格的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如“缺少……标志”、“……损坏”等。当检验项目出现部分“不合格”的分项目,还应在其编号上画“×”,如“(1)……:a. ……;b.……。”中“b.……”项不合格,应标识为“(1)……:a. ……;×b.……。”。 1.6 无此项或者不进行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 1.7 有数据填写要求的项目,除填写上述符号外还需填写相应数据。需要填写多个数据的,数据中间用“/”隔开,必要时用文字或者图示予以区别。 1.8 对需要计算、统计的项目,应当将计算、统计等过程记录在空白处。 2.《检验报告》要求 2.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2.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2.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 2.4 对于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实际测量或者统计、计算处理后的数据。 2.5 对于无量值要求的定性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做简要说明。如:合格的项目,填写“符合”、“有效”、“完好”;不合格的项目,应进行简要描述,填写“缺少……标志”、“……损坏”等。 2.6 对于不适用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 2.7 “结论”栏目中只填写“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自检不合格”和“无此项”等单项结论。 注:当在《检验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答题过程中发生划改时,所有划改人的签名均填写为“王一”!

粉末产品原辅材料入库检验规范

芜湖市四捍粉末涂料有限公司SH-GL-030 原辅材料入库检验规范版本号: 为了保证产品正常生产,使用合格的原辅材料,杜绝不合格原辅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原辅材料入库必须按下列步骤进行检验:1?检验项目: 供应商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合格供应厂商清单”确定),应有明确的质量保证材料,凭检测报告入库。 包装质量:应有供应商标志,物料标识和型号,且包装整洁完好,无破损。 净重:符合来料包装标识。 色质:符合已封样的材料(小样)颜色。 细度和杂质含量:硫酸钡、碳酸钙等填料350目分样筛水洗完全通过,且无明显杂质、杂色;树脂完全粉碎后通过120目分样筛后喷涂应无不熔物和可见杂质、杂色。 填料挥发份:<% 综合性能:树脂和颜填料按4/3的比例制作的粉末涂膜性能常规指标应符合“企业标准”或“内控标准”。 环氧树脂604 (E-12)技术标准: 5:5型聚酯树脂技术标准

: 户外羟烷基酰胺固化型聚酯树脂技术标准 户外TGIC固化型聚酯树脂技术标准 TGIC固化剂技术标准: 钛白粉 批次色差w,且50um完全遮盖底材

ROHS/RECH 监控 监控供方环保物料有无ROHS/RECH环保标识,有无提供第三方检测合格报告。所有主要原材料供应商需每年提供更新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如逾期未提供,停止供货,直至提供后重新审核供货。 2.抽样方法:按每批次不低于5%的比例随机抽查,每样两份。检查结果不同时应重新取样检查。 3.检查方法: 供应商应符合要求:供应商应符合“合格供应厂商清单”,且每次送货必须有随货同行的合格证(或质检书)及送货单。 包装:应有供应商标志,物料标识和型号,且包装整洁完好,无破损。净重:应和送货单上注明的重量相同。 色泽:应符合已封样的小样颜色(目测对比)。 细度和杂色: 树脂:采用粗粉碎后,丙酮溶解检查,应无不溶物和杂色; 完全粉碎后应通过120目分样筛,静电喷涂样板(膜厚50士5um)检查,应无杂色,明显粗粒不多于2粒(m2);通过清洗后的挤出机进行挤出压成片状,对光检查,应显透明状,且无不熔物。以上三种方法可任选一种或两种进行检验其结果均有效。 钛白粉:采用350目的分样筛用水筛(干净的毛刷轻刷)的方法检查,无筛余物和可见的杂质、杂色。取上批次与本批次的样品,按相同的配方制作纯白色粉末(钛白粉含量/ 20%),喷涂固化后,相同膜厚色差应W,且50um完全遮盖底材。金红石型钛白粉TiO2含量》 94%,锐钛型》98% 颜填料:对亲水性的颜填料,采用350目的分样筛用水筛(干净的毛刷轻刷)的方法检

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审核标准

检验练习题 页脚内容1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审核标准 1 目的 建立实验室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审核的标准操作标准。 2 范围 公司所有物料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的审核。 3 责任者 质量技术部经理、QC主管、QC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程序 4.1 QC检验员根据请验单按检验操作规程完成检验,填写检验原始记录,计算检验结果,经本人签字确认、汇总,连同请验单(原辅材料还应包括供应商的该批出厂检验报告单)一起交QC主管审核。 4.2 QC主管依据该样品的检验操作规程逐项审核原始记录和检验结果,并由QC检验员出具正式的成品检验报告单一式三份或原辅料、包装材料和中间产品检验报告单一式二份,签字确认。 4.3 QC主管审核项目及处理程序。 4.3.1 核对请验单与原始记录的品名(代号)、检验单号、批号(流水号)、规格是否一致,操作过程的记录,数据的书写、更改是否按规范要求签字。 4.3.2 核对原辅材料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单的项目与指标是否符合我公司《原辅材料质量标准及验收要求》规定的要求,不符合的应向供应商重新索取,负责做检验不合格处理。 4.3.2 核对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签名。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应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辩认。 4.3.3 逐项审查检验操作过程、检验结果、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属于检验员主观操作错误或客观误差超限的,即责成原检验员复检;属于数据的处理、计算错误的,即责成原检验员按规范要求更改并签字确认,待所有原始记录补齐后才予以审核。 4.4.经QC主管复核签字确认后的检验报告单,盖质量技术部质检专用章后,交质量技术部经理审核批准后,由QC发到仓库。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标准格式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 始记录及报告标准格式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 工程名称 )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检测人: ( 上岗证号 ) 报告人: ( 上岗证号 ) 复核人: ( 上岗证号 ) 审核人: ( 上岗证号 ) 批准人: ( 上岗证号 ) ( 单位名称 ) 二○○年月日 注 : 审核人、批准人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可合为一人 声明 1.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2.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3.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无效。 4. 报告中如有改动痕迹或有错页、漏页者即为无效报告。 5. 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无效。

6. 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 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 出, 本单位将于 5 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监督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依据…………………………………………………… 三、检测设备…………………………………………………… 四、检测概况…………………………………………………… 五、检测结果…………………………………………………… 六、检测结论…………………………………………………… 七、附件:(共页)……………………………………… 附件一检测房间位置示意图

附件二测点分布示意图 注:页码编排从封面起算 首页

食品公司原辅材料检验规范标准

原辅材料检验规范 一、目的:制定原辅材料检验的程序规则,从而对原辅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 的检测和控制。 二、范围:本公司的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白砂糖、代可可脂、可可粉、奶粉、香 兰素、纸箱、包装膜等。 三、原辅材料进货检验管理办法: (一)原辅材料进厂时,由仓管员根据送货单逐一验收,核对其品名、规格、 数量,并通知质检员对该批原辅材料进行抽样检查。 (二)检验步骤: 1. 质检员对进厂的原辅材料按规格、数量等计算取样量,在不同部位上随 化验抽样量为检测量的三倍。 2.对所有的进厂原料由质检员对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进行验证, 并根据《原料检验抽验表》对原辅材料包装、感官性状进行抽检,必要时送 国家权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3. 对原 料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必要 时应送权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或根据 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进行验证,确保产品的品质安全。 4.判定原则:抽取试样的指定检验项目应全部符合原辅材料检验标准的要

求,特别是化学指标应全部合格(只要其中一项指标不合格,就判为不合格)。若需条件允收方式处理时,应得到主管的批准。生产时发现之缺点可 立即通知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以作改善。 5.对于检验后的原料在检验结果报告中应写明:品名、数量、进货时间、

判定结果。 6.让步接收:如进厂的原辅材料的感官质量不合格,但因生产需要且不合格程度不是很严重而采取让步接收时,应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要求进行。 (三).注意事项 1.对原辅材料进行取样时,需力求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因此取样时要尽量多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2.试验前,对所需用到的仪器设备注意校正,使仪器设备具有合乎要求的精确度。 3.检验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检验记录应填写完整、清晰、准确。 4.测原料水分时,抽取的样品应立即放入塑料袋并密封防止水分蒸发,确保其准确性。 (四).原辅材料的抽样检验要求详见。

最新版原材料检验规程

原材料检验规程汇编目录

1 非生产类物料及辅助物料检验规范第2页 2 型钢原材料检验规范第4页 3 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第7页 4 钢管类原材料检验规范第9页 5 铜板原材料检验规范第11 页 6 其它板材类原材料检验规范第12 页 7 U-PVC 管原材料验收规范第13 页 8 五金件进料检验规范第15 页 9 包装材料进料检验规范第16 页 10 电子元件进料检验规范第17 页 11 塑料件进料检验规程第18 页 12 注塑用胶料原材料检验规范第19 页

1 非生产类物料及辅助物料检验规范

1 目的 对非生产物料及部分辅助物料的符合性、适用性进行初步验证,使采购物资能初步符合使用效果。 2 范围 适用于非产品用途的小五金配件、易燃化危品、工具、切削刀具、机电维修配件、模夹具材料、办公用具、厂房维修物料等,以及用于产品的部分辅助物料、低值易耗物料。 3 检验细则 3.1物资供应商应为合格供方。(临时供方物资由使用部门试用证实 合格后方可确认。) 3.2 验证物资的合格证、说明书或其它证明资料。 3.3 查验是否有图纸要求、规格型号要求或其它特殊要求等资讯。 3.4 检验物资的适用性及坚固耐用、安全性。 3.5 部件、配件是否齐全。 3.6 电器构件应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电器安全规范。 3.7 接电试验后无异常声音、运转灵活,其应用性能完好。 3.8 验证有使用期限的物资是否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3.9 物资有没有变形、变质、掺杂或沉淀严重等现象。 3.10 如属用于产品上的新物料,应做有关试验或试用。 3.11计量器具验证如下内容:产品合格证、生产厂家、厂址、出 厂编号及出厂日期,检验外观应完整无损、配件齐全,按相关 内校检验规范进行校验或送外校。 3.12 易燃化危品在验证时应注意远离火源,做好现场防护。 3.13焊接工艺用的设备、电焊条、防护罩涉及特殊过程增加以下检测内容: a 电焊条药皮不能有裂纹、气泡、杂质、剥落、凸节、破头等 缺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