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及原始记录(1)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3
原始记录的书写一、基本要求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要求检验记录必须做到:原始真实,完整准确,清晰明了。
原始真实•原始真实是检验原始记录的基本属性,也是对检验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原始:意味着是源头,是最直接的记载,是第一手的记录。
•真实:意味着是写真,是如实的记载,是客观的记录。
失真失实有违于真实,虚假和伪造更是违纪行为,必须严厉禁止。
完整准确•完整:以下信息可以认为足够•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检验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能证实所有的溯源性;•能够分辨任何异常情况;•将来有可能产生争议的信息。
完整准确•准确:主要是指:•观察到的事实作准确的描述和记录;及时完整的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检验数据准确,传输和记录无误;•文字表述或填写准确,包括使用规范的用语、术语、公式等;清晰明了•采用表格形式;•重视原始记录的清洁整齐,•对未检验项目应有标记;检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对废弃的数据和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检验记录中注明。
•更改规范。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盖章,以示负责。
基本要求1、检验记录属于受控文件,采用:专用记录表格:记录不下的可附页;2、检验记录应采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中性笔)。
存档的所有资料(实验记录和复核意见等)均不能使用废纸的背面打印和书写。
3、原始记录的某些内容可以打印,但取样量、取/加溶剂量、测定温度等实际操作参数、测定值(现象)、结果和结论等应手写。
书写时应使用药典正规用语,不得使用俗语和规定外的英文缩写。
如:测定pH时标准缓冲液应按药典附录写为“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硼砂标准缓冲液”;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得写为“测紫外”;“重量差异”不得写为“片差”如有单位,每个检验数据后均应带单位,如:120℃~124℃,200nm~400nm,不得写为120~124℃,200~400nm。
雅安市环境监测站原始记录及出站汇报审核流转管理规定一制定目旳为贯彻本站“措施科学先进、数据精确可靠”之质量方针、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全程质量控制与监督、规范原始记录与汇报流转, 健全原始记录与汇报审核工作内容, 特制定本规定。
二合用范围1 监测技术室现场采样原始记录(采样单);2 监测技术室需根据室内测试浓度进行折(换)算旳监测原始记录;3 监测技术室使用现场监测仪器测定旳现场监测原始记录3 样品测试中心试验室测试分析原始记录;4 需加盖环境监测资质章、计量章和监测汇报专用章旳多种出站汇报。
三内容及程序(一)监测技术室原始记录1 现场监测原始记录类别现场监测原始记录包括原始采样记录、需根据室内测试浓度进行折(换)算旳监测原始记录及其他现场监测原始记录(如比对监测记录、现场监测仪器测试原始记录等)2 现场监测原始记录填写与审核(1)现场监测原始记录编制由监测技术室初步拟制、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质量管理室归档、统一编码;现场监测原始记录尤其是采样原始记录需设置“采样人”“送样人”“收样人”““监督”“业主确认”五项签字栏。
(2)现场监测人员按照监测采样技术规范或规定如实填写现场监测原始记录或折算记录详细内容, 并在“采样”“送样”栏签字, 填写旳原则为“原始性(不能以第一次, 第二次表达, 要表达为原始旳采样详细时刻或时段)、复现性、规范性”。
(3)监测技术室主任对现场监测取样过程进行质量监督, 同步对现场监测人员填写旳原始记录进行审核, 并在“室主任”栏签字, 审核旳内容重要是监测取样过程旳代表性、科学性, 记录旳规范性、原始性等等。
(4)“监督”栏由属地环境保护行政单位监督人员负责填写。
(5)“接受”栏由样品管理员在对现场监测室采集旳样品进行验收确认后填写, 验收旳内容是确认样品状态与记录旳相符性(数量、性状、样品保留等)。
(6)“样品确认”由企业方代表或者投诉方签字确认, 目旳是要让有关方承认在某种状况下监测取旳样品。
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产品检验报告(糕点)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产品检验原始记录(面包)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南海分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南海分公司产品检验报告(月饼)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南海分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南海分公司理化检验原始记录(一)()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南海分公司(以“√”标识生产公司)样品名称样品数量生产日期(批次) 取样日期年月日样品来源报告日期年月日判定标准1、水分:检测方法:GB/T 5009.3-2003□称量瓶质量(g):1#2#3#样品+称量瓶质量(g):1#2#3#烘后恒重:1#2#3#样品中水分含量(%):1#2#3#平均标准要求:≤% 检验人:2、馅含量:检测方法:SN/T 0801.19-1999 □样品总质量(g):1#2#3#馅料质量m1(g):1#2#3#馅料含量(%):1#2#3#平均:标准要求:≥% 检验人:3、总糖:检测方法:GB/T 5009.7、8-2008□样品质量(g):1#2#3#斐林氏系数(A):试样消耗的体积(ml):1#2#3#试样的总糖(以计) (%) :1#2#3#平均:标准要求:≤% 检验人:__________审核人:复核人:日期:理化检验原始记录()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南海分公司(以“√”标识生产公司) 样品名称样品数量生产日期(批次) 取样日期年月日样品来源报告日期年月日判定标准1、灰分:检测方法:GB/T 5009.4-2003 □坩埚的质量(g):1#2#样品+坩埚质量(g):1#2#坩埚和灰分的质量(g):1#2#样品中灰分含量(g100/g):1#2#平均:标准要求:≤g/100g 检验人:2、酸价:检测方法:GB/T 5009.37-2003 □样品质量(g):1#2#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试样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ml):1#2#试样的酸价(以KOH计)(mg/g):1#2#平均:标准要求:≤mg/g 检验人:3、过氧化值:检测方法:GB/T 5009.37-2003 □样品质量(g):1#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试剂空白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ml):试样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ml):1#2#试样的过氧化值:1#2#平均:标准要求:≤g/100g 检验人:__________审核人:复核人:日期:产品检验报告()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南海分公司(以“√”标识生产公司) 样品名称样品数量生产日期(批次) 取样日期年月日样品来源报告日期年月日判定标准检验员:审核员:日期:。
食品报告原始记录模板一、实验目的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安全指标,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设备和试剂2.1 实验设备•电子天平•食品加工机•原子吸收光谱仪2.2 试剂•重量法标准样品•高纯氮气三、实验步骤3.1 样品预处理将待测食品分别使用食品加工机加工成细碎的样品。
3.2 测定样品的总固形物含量取样品3g,放入干燥室中干燥至恒重,记录质量M1,将样品放入烘箱中烘烤2h后冷却至室温,再记录质量M2,总固形物含量=(M2-M1)/M1×100%。
3.3 测定样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将样品送入某权威实验室进行化验,获取样品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糖类含量。
3.4 测定样品的安全指标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细菌、菌落总数、致病性微生物等安全指标。
四、实验结果4.1 总固形物含量样品1:12.5%样品2:14.2%样品3:13.8%4.2 营养成分含量样品名称水分脂肪蛋白质糖类样品1 70% 5.8% 12.5% 10%样品2 72% 6.1% 13.4% 8.5%样品3 71% 5.5% 13.1% 10.4%4.3 安全指标样品名称重金属菌落总数细菌致病性微生物样品1 0.01mg/kg 2000cfu/g 100cfu/g 不含样品2 0.03mg/kg 2500cfu/g 80cfu/g 不含样品3 0.02mg/kg 2200cfu/g 110cfu/g 不含五、实验分析5.1 总固形物含量样品2的总固形物含量最高,可能与样品的加工方式和配方有关。
5.2 营养成分含量从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来看,三个样品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似,但样品1的糖类含量最高,可能与样品的糖分添加量有关。
5.3 安全指标从样品的安全指标来看,三个样品中没有检测到任何细菌和致病性微生物,但样品2的重金属含量最高,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样品2的总固形物和重金属含量较高,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2.三个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相似,但样品1的糖类含量最高,可能存在添加量过多的问题;3.三个样品中未检测到细菌和致病性微生物。
承载比试验检验检测原始记录1已改修改后原始记录1日期:2024年9月15日实验人员:XXX实验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浓度的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两种不同浓度的肥料(高浓度和低浓度)-20个艺术茉莉花苗-20个花盆-水2.实验方法:-将20个花盆准备好,每个花盆放入一颗艺术茉莉花苗。
-随机将花盆分成两组,一组为高浓度组,另一组为低浓度组。
-对高浓度组使用高浓度肥料,对低浓度组使用低浓度肥料。
每个花盆中浇入适量肥料。
-每天给花苗浇适量水,并确保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每隔三天测量每个花苗的株高和叶片数量,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日期,高浓度组,低浓度组--------,---------,---------第1天, 4 cm , 3 cm第4天, 6 cm , 4 cm第7天, 8 cm , 5 cm第10天, 10 cm , 6 cm第13天, 12 cm , 7 cm第16天, 14 cm , 8 cm第19天, 16 cm , 9 cm第22天, 18 cm , 10 cm第25天, 20 cm , 11 cm第28天, 22 cm , 12 cm实验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高浓度组的茉莉花苗在株高和叶片数量上表现出更好的生长状况。
在第28天结束时,高浓度组的花苗株高达到22cm,叶片数量为12片,而低浓度组的花苗株高只有12cm,叶片数量为3片。
这说明高浓度肥料对花苗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根据生物学的知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营养物质供给,其中氮、磷、钾等是重要的营养元素。
高浓度肥料可能提供了更多的这些营养元素,从而促进了花苗的生长。
另外,高浓度肥料中可能还含有其他植物生长因子,如激素等,对植物的生长也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肥料浓度可能反而对植物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在本实验中,若肥料浓度过高,可能导致茉莉花苗吸收过多的营养物质,从而出现根部发黑、枯萎等不良现象。
报告和原始记录的编写及注意事项记录和报告的编写及注意事项记录和报告的编写及注意事项1.记录记录是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的活动的证据的一种文件。
证据是建立在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它手段所获得的事实基础上,证明是事实的信息。
记录是完成检测活动过程的客观证据;是质量体系有效性的客观证据;是提供质量活动可追溯性的依据。
记录包括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
质量记录包括内审、管理评审、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投诉、供应商评价、培训、各类计划等;技术记录是进行检测所得数据和信息的累积,它表明检测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或规定的过程参数。
技术记录包括合同、任务单、采样单、原始记录、报告、图谱、控制图、修正值、外部和内部的检测报告、客户信函、文件和反馈等。
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工作时予以记录,所有记录应及时、清晰、正确、客观,并能按照特定任务分类识别,不能追记、抄录。
实验室应将原始观察记录、导出数据、开展跟踪审核的足够信息、校准记录、员工记录以及发出的每份检测报告的副本按规定的时间保存。
如可能,每项检测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保证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
记录还应包括负责抽样的人员、从事各项检测的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
所有记录应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环境的设施中。
记录可存于任何形式的载体上,例如硬拷贝或电子媒体。
实验室所有记录应予安全保护和保密,应有程序来保护和备份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并防止未经授权的侵入或修改,同时实验室应规定记录的保存期。
2.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检验工作有效开展的证据,是填写检验报告的依据,为保证记录的原始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一定要注意原始记录的正确设计、填写。
当原始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划改,不可擦涂掉,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并将正确值填写在其旁边。
对原始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
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统计是组织、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及对决策提供支持的过程。
在现代管理中,统计对于企业决策非常重要。
为了有效地管理统计信息,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该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供一份样例制度范文。
二、原始记录管理制度1. 原始记录的定义原始记录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的最初记录。
原始记录应真实、全面、准确地记录与统计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2. 原始记录的保管要求(1)原始记录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时间顺序进行保管。
(2)原始记录的保管责任应明确,指定专人负责原始记录的保管与整理。
(3)原始记录应存放在安全、防火、防潮的地方,确保不被损坏或丢失。
3. 原始记录的检查和核实(1)对于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核实。
(2)原始记录的检查和核实应由专人或专门部门进行,并留下相应的检查记录。
4. 原始记录的使用权限(1)原始记录的使用权限应进行明确规定,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和使用原始记录。
(2)对于涉及机密信息的原始记录,应设置更加严格的使用权限,并对查阅和使用行为进行记录。
三、统计台帐管理制度1. 统计台帐的定义统计台帐是指对原始记录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和整合,以便于后续统计分析和决策的一种记录表格。
2. 统计台帐的设计和填写(1)统计台帐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填写说明。
(2)统计台帐的填写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统计台帐的保管和备份(1)统计台帐应存放在安全、防火、防潮的地方,确保不被损坏或丢失。
(2)为了防止台帐遗失或损坏,应进行定期备份,并存放在不同的地点。
4. 统计台帐的使用权限(1)统计台帐的使用权限应进行明确规定,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和使用统计台帐。
(2)对于涉及敏感数据的统计台帐,应设置更加严格的使用权限,并对查阅和使用行为进行记录。
官方规定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有哪些要求?CNAS-EL-13:2023《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相关要求的认可说明》,对报告和记录管理提出详细要求,目的在于规范试验室的报告和原始记录信息,严格认可标识的使用管理,保证明验室的力量得到有效维持。
该文件于2023年12月25日发布并实施。
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相关要求的认可说明1. 目的和范围1.1 本文件明确了CNAS对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以下简称"报告')的结果信息、使用、管理、评审等方面的相关要求,是对CNAS-CL01(等同接受ISO/IEC 17025)相关条款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目的在于统一对标准的理解,确保认可评审和管理的全都性。
1.2 本文件仅适用于CNAS依据CNAS-CL01对检测和校准试验室开展的认可活动。
2. 试验室出具报告的要求2.1 试验室应精确、清楚、明确和客观地出具结果。
(CNAS-CL01:2023, 7.8.1.2)①样品信息精确,并且必需是实测样品。
示例1:客户送测样品A、B和C,声称是三种型号对应同一原型产品,试验室实际测试的是B样品。
试验室在报告的样品信息描述中,只能声明被测样品是B,不应列入A和C的信息,因该信息是由客户供应,试验室未进行验证。
假如试验室通过验证能够证明A、B、C三种型号的确是对应同一原型产品,试验室可以在报告中列出三种型号的信息,但应声明被测样品是B,同时报告型号验证结果和相应的支持数据或信息。
示例2:试验室在对客户产品的第一次测试中发觉有些项目是不合格的,客户对产品进行了改进,再次送检。
其次次测试假如只是测试了不合格项目,试验室出具的报告应只包括此次测试的项目。
假如客户要求将第一次测试合格的项目也纳入到报告中,出具完整的测试合格报告,试验室应在报告中以清楚的方式标明第一次测试合格和其次次测试合格的数据,并说明其次次测试数据为第一次测试不合格经客户对样品进行改进后测试的数据,必要时给出原不合格数据以及客户所做的改进工作说明。
民用建筑室内温度检测报告及室内平均温度检测原始记录室内温度对人们的舒适感、健康和工作效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及人的舒适感,我们对民用建筑室内温度进行了检测,并编写了以下报告。
一、检测背景本次室内温度检测针对民用建筑的办公区域,旨在评估建筑内部的温度状况,确保用户的舒适度。
二、检测方法1.仪器设备:我们使用了高精度的温湿度仪器,能够对室内温度进行精确检测。
2.检测位置:我们选择了不同的代表性位置进行检测,包括办公区域中央和四个角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检测时间:我们在工作日的常规办公时间内进行了连续3天的检测,以获取室内温度的全面数据。
三、检测结果根据我们的检测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室内平均温度:根据我们的检测数据,该民用建筑的办公区域室内平均温度为XX摄氏度(℃)。
平均温度的标准差为XX摄氏度,表明温度变化不大。
2.单个位置温度差异:我们检测到办公区域中央与角落位置之间的温度存在差异。
具体来说,中央位置较为温暖,温度维持在XX摄氏度,而角落位置较为凉爽,温度维持在XX摄氏度。
这一差异可能是由于中央位置更接近暖气设备,而角落位置较远离暖气设备的情况造成的。
3.温度波动性:我们观察到办公区域的温度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在一天中,温度在早上较低,然后逐渐上升至中午,在下午稍有波动后再次上升。
其中,温度峰值出现在下午。
在夜间,温度开始下降。
四、改进建议基于我们的检测结果1.针对温度差异:可以考虑在角落位置加强供暖设备,以减小中央与角落之间的温度差异,提高整个办公区域的室内舒适度。
2.针对温度波动性:建议调整供暖系统的工作模式,使温度更加稳定,特别是在早晨和下午的温度波动较大的时候,以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3.配备温度显示器:建议在办公区域设置温度显示器,方便员工随时了解室内温度,以便进行个人调节或举报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的室内温度检测报告表明该民用建筑的办公区域的室内平均温度为XX摄氏度,但存在中央与角落之间的温度差异以及温度波动性问题。
XXX制药厂原辅料检验原始记录检验号:[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符合规定。
相对密度:韦氏比重瓶法温度:20。
C结果:0.8022结论:符合规定[鉴别] 取本品1mL, 加水5mL与氢氧化钠试液lmL后, 缓缓滴加碘试液2mL, 即发生碘仿的臭气, 并生成黄色沉淀。
结果:呈正反应[检查]酸度:取本品10.0mL, 加水25mL及酚酞指示液2滴, 摇匀, 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至显淡红色, 再加本品25.0mL, 摇匀, 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0.50mL, 应显淡红色。
结果:显淡红色结论:符合规定水不溶性物质:取本品, 与同体积的水混合后, 溶液应澄清;在10。
C放置30min, 溶液仍应澄清。
结果:溶液澄清结论:符合规定复核人: 检验人: 第1页XXX制药厂原辅料检验原始记录检验号:杂醇油:取本品10mL, 加水5mL与甘油1mL, 摇匀后, 分次滴加在无臭的滤纸上, 使乙醇自然挥散, 始终不得发生异臭。
结果: 不发生异臭。
结论: 符合标准。
甲醇:取本品5.0mL, 用水稀释至100mL, 摇匀;分取1.0mL, 加磷酸溶液(1(10)0.2mL与5%高锰酸钾溶液0.25mL, 在30~35。
C保温15min, 滴加10%焦亚硫酸钠溶液至无色, 缓缓加入在冰浴中冷却的硫酸溶液(3(4)5mL, 在加入时应保持混合物冷却;再加新制的1%变色酸溶液0.1mL, 置水浴中加热20min, 如显色, 与标准甲醇溶液(精密称取甲醇20mg, 加水使成200mL)1.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 不得更深(0.20%)。
结果:供试液颜色不超过对照液结论:符合规定易氧化物:取50mL具塞量筒, 依次用盐酸、水与本品洗净后, 加入本品20mL, 放冷至150C, 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mL, 密塞摇匀后, 在150C静置10min, 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