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麸膳食纤维的制备与改性研究_刘玉林
- 格式:pdf
- 大小:171.07 KB
- 文档页数:5
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共3篇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1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增加,膳食纤维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而米糠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食品行业中。
然而,传统的米糠膳食纤维存在一些问题,如颜色偏黑、口感粗糙等,这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使用。
因此,本文研究了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
首先,我们对米糠膳食纤维进行了改性。
采用的改性方法是酶法,具体来说是在米糠中加入木聚糖酶进行处理。
酶法改性不仅可以保护膳食纤维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增强其溶解性、流动性等特性。
经过改性后,米糠膳食纤维的颜色明显变浅,口感变得更加细腻。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改性米糠膳食纤维的特性。
比较了改性前后的物理化学特性,发现改性后的米糠膳食纤维水分、颜色、硬度、流动性等均有所改善。
其溶解度也大大增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溶解。
此外,还发现改性后的米糠膳食纤维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较高,这表明其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更强。
最后,我们将改性米糠膳食纤维应用于饼干的制作中,比较了改性米糠膳食纤维与传统米糠膳食纤维饼干的理化特性和口感。
结果表明,使用改性米糠膳食纤维制作的饼干比传统饼干具有更好的颜色、韧性和脆度,口感更佳,且口感更加细腻。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发现酶法改性可以提高米糠膳食纤维的溶解度、流动性等特性,且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更强。
同时,使用改性米糠膳食纤维制作的饼干具有更好的颜色、韧性和脆度,口感更佳。
这为米糠膳食纤维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通过酶法改性米糠膳食纤维制备出具有更高营养价值和改良口感的新型原料,同时其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应用于制作饼干时,改性米糠膳食纤维能够提高饼干的质感和口感,为研究开发更健康、高品质的食品材料提供了实践和探索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2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植物纤维素是一类复杂而重要的多糖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具有较高的生物可降解性、安全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造纸等领域。
麦麸膳食纤维制备及研究进展引言麦麸是小麦制粉加工的主要副产品,其比例约占小麦制粉加工量的20%。
小麦麸皮主要由小麦的皮层组织和一定量的胚乳及麦胚组成,除大量的纤维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因此,麦麸被视为较好的膳食纤维资源。
膳食纤维为非淀粉类多糖,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可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是指膳食纤维中的一类不被消化道酶消化且不溶于热水的那部分非淀粉类结构性多糖,它主要为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壳聚糖和植物蜡等。
水溶性膳食纤维则是指膳食纤维中虽不被机体消化道酶消化,但可溶于热水,并被一定体积的乙醇沉析分离的一类非淀粉多糖,它主要是指植物细胞内的水溶性贮存物质和分泌物,另外还包括部分微生物多糖和合成多糖,其组成主要是一些胶类物质。
根据现代医学界、科学界研究证明,膳食纤维在人体内虽不被吸收,但有助于调节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代谢及矿物质的吸收,能显著降低血脂和体内过氧化水平,对肥胖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胆结石、糖尿病、结肠病、高血脂、心脏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有防止腹泻、保护肝脏及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能(中国食品产业网和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网报道)。
20世纪后期,由于膳食结构改变而导致的过营养亚健康社会问题的凸显,麦麸膳食纤维的制备与应用技术,也随着其资源优势和营养品质优势而倍受关注。
现将麦麸膳食纤维制各方面的主要研究归纳如下。
1 膳食纤维的制备技术1.1 分离制备技术植物源性的膳食纤维资源,主要来源于粗粮杂谷及豆类的表皮,水果、蔬菜及菌藻类食物等。
随着人们对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一些高纤维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而米糠、麦麸、黑麦、燕麦、豆渣等作为膳食纤维原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食品加工中。
膳食纤维的分离制备,是将制备原料依其物理重量或分子体积的差异进行分离。
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制各、理化特性及应用研究HG303.A电热恒温培养箱电子分析天平DionexHPLC2.3实验方法南京实验仪器厂;日本岛津公司;日本岛津公司。
水分测定:依据GB5497.85105"C恒重法测定:灰分测定:依据GB/T5505—85测定:蛋白质测定:依据GB/"I"5511.85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脂肪测定:依据GB/T5512.85测定;粗淀粉测定:依据盐酸旋光度法测定;还原糖测定:依据GB/T5513.85费林氏液法测定;总膳食纤维含量测定:AACC32.06方法和相应仪器。
2.4结果与讨论2.4.1不同品种小麦麸皮灰分含量比较对所采用的不同品种的小麦麸皮灰分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图2一l所示。
图2--1不同品种小麦麸皮灰分含量比较由图2—1可知,除中糯1号粗麸外,粗麸的灰分含量在5.45-6.04%之间,细麸的灰分含量大致在4.5¨.500,6范围内。
对同一品种小麦而言,粗麸的灰分含量普遍略高于细麸。
将6个品种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粗麸灰分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强筋小麦,达到了6.04%;而中糯I号粗麸灰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样品,仅为3.99%。
细麸灰分含量最高9河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是雪燕混合麦细麸,达到了5.50%;最低的是海嘉混合麦细麸,为4.49%。
2A.2不同品种小麦麸皮蛋白质含量比较对所采用的不同品种的小麦麸皮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图2—2所示。
图2—2不同品种小麦麸皮蛋白质含量比较由图2—2可知,对同一品种小麦丽言,粗麸、细麸的蛋白质含量变化并没有明显的趋势。
粗麸的蛋白质含量除中糯1号外差别不大,在14.15~14,80%之间;细麸的蛋白质含量大致在14~17%之间。
将6个品种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糯1号粗麸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品种,达到了16。
93%;普通白麦粗麸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品种。
细麸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雪燕混合麦细麸;而最低的是强筋小麦细麸。
酶法提取麸皮中膳食纤维的研究
杨柳;刘咏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8(029)008
【摘要】通过耐高温α-淀粉酶和蛋白酶对麸皮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进行水解,提取麸皮中的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α-淀粉酶去除麸皮淀粉的反应条件为:酶用量为3%([E]/[S]),90 ℃,水解2h:选择水解蛋白质能力较强的碱性蛋白酶对麸皮进行水解以除去其中的蛋白质,碱性蛋白酶降解蛋白质的优化条件为:蛋白酶用量
1.4%([E]/[S])、60℃、水解1.5h.在上述优化工艺条件下,麸皮中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到77.6%.
【总页数】3页(P303-305)
【作者】杨柳;刘咏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25
【相关文献】
1.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小麦麸皮中阿魏酸的工艺研究 [J], 何粉霞;刘国琴;李琳;龚逸;柳小军
2.酶法提取麸皮膳食纤维的研究 [J], 余华
3.酶法提取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J], 曹新志;李慎新;陈永京
4.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姚慧慧;王燕;赵传文
5.双酶法提取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J], 张媛媛; 宣丽; 吕美; 何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性麦麸膳食纤维功能和结构特性研究作者:王磊廖晨孟哲王建华闫艳华董李学曹慧慧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07期摘要;以麦麸为原料,利用蒸汽爆破技术(SE)改性麦麸膳食纤维(DF),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仪器对DF的晶体结构和颗粒形态等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DF经过蒸汽爆破改性后,溶解性、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分别为50.24%、3.89;g/g、2.58;g/g和5.47;mL/g,乳化活性、乳化穩定性和最小凝胶浓度分别为465.8;mL/L,501.2;mL/L和9.24%;DPPH、ABTS、O2·-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90.57%、73.68%、55.42%和44.12%。
改性后DF结晶结构未受影响,颗粒更致密,表面有明显的蜂窝状结构。
研究结果可为麦麸膳食纤维的功能改性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麦麸;膳食纤维;蒸汽爆破;功能特性;结构特性中图分类号;TS2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0)07-0179-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7.051Study;on;Functional;and;Structure;Property;of;Modified;Dietary;Fiber;from;Wheat;BranWANG;Lei1,2,;LIAO;Chen1,2,;MENG;Zhe1,2;et;al(1.Tangshan;Food;and;Drug;Comprehensive;Testing;Center,;Tangshan,;Hebei;063000;2.;H ebei;Agricultural;Products;Quality;and;Safety;Testing;Innovation;Center,;Tangshan,;Hebei;06300 0)Abstract;With;wheat;bran;as;raw;material,;the;modified;method;of;dietary;fiber;(DF);by;steam;explosion;technology;(SE),;Xray;diffraction;and;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were;used;to;analyze;crystal;structure;and;particle;morphology;of;DF.;The;solubility,;water;holding;capacity,;oil;holding;capacity,;swel ling;force,;emulsifying;activity,;emulsifying;stability;and;least;gelation;concentration;of;SEDF;we re;50.24%,;3.89;g/g,;2.58;g/g,;5.47;mL/g,;465.8;mL/L,;501.2;mL/L;and;9.24%,;respectivel y;The;scavenging;rates;of;DPPH,;ABTS,;O2·-;and;·OH;were;90.57%,;73.68%,;55.42%;and;44.12%,;respectively.;The;morphology;of;Xray;di ffraction;revealed;that;SE;could;not;change;the;crystal;structure;of;DF.;And;the;SEM;showed;that;the re;was;porous;network;like;honeycomb;and;swelled;structure;of;SEDF.;The;research;can;provide;a;re ference;for;functional;modifications;and;utilization;of;dietary;fiber;from;wheat;bran.Key;words;Wheat;bran;Dietary;fiber;Steam;explosion;Functional;property;Structure;property基金项目;河北省二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HBCT2018120207);河北省人才工程培養经费资助科研项目(A201901128)。
小麦麸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研究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Dietary Fiber from Wheat Barn李庆龙王学东薛慧谷晶周先辉易生炎(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摘要:从原料、提取方法及脱色角度探讨了小麦麸膳食纤维的制备条件。
结果表明,新鲜麦麸的膳食纤维得率高于陈麦麸;提高混合酶和碱用量会降低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但制品纯度得到提高;酶法制备膳食纤维的得率高于碱法,但前者制品的纯度较低;过氧化氢(H2O2)与氯水混合制剂对制品的脱色效果优于单独使用H2O2、氯水、次氯酸钙或活性炭的效果。
ABSTACT Material, extracting technique and bleaching method was studied as the wheat barn dietary fiber preparation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sh wheat barn got higher extracting rate of dietary fiber than the stale wheat barn, higher consistency of compound amylase and sodium hydroxide resulted in lower extracting rate and higher purity of dietary fiber, enzyme method obtained higher extracting rate and lower purity of dietary fiber than alkali method, the bleaching effect of the mixture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chlorin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individual use of hydrogen peroxide , chlorin, calcium hypochlorite and active carbon.KERWORDS wheat barn; dietary fiber; material ;extracting technique; bleaching effect21世纪是功能食品的时代,而膳食纤维是一种很重要的功能食品基料[1]。
谷物膳食纤维改性方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麸皮、米糠是谷物加工的副产物,其来源广泛且富含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益。
但谷物麸皮或米糠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会导致其本身适口性差。
采用挤压膨化、发酵等改性方法可改善麸皮、米糠源膳食纤维的品质,扩大其应用范围。
本文综述了谷物膳食纤维的三类改性方法及其对理化、功能特性的影响,以及改性后的谷物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并对谷物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谷物麸皮;米糠;膳食纤维;改性方法膳食纤维是指既无法被人体内消化酶分解,也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具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作用,如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强饱腹感,控制血压,降低血脂,预防肥胖症、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等慢性疾病。
根据在水中溶解性的不同将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包括果胶、树胶、菊粉、抗性淀粉等非纤维素多糖,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谷物中的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麸皮或米糠,质量分数可以达到11.6%~30.2%。
据统计,我国小麦麸皮年产量约2000万t,米糠超过1000万t,虽然谷物麸皮和米糠价格低廉,但其中油脂含量较高,易发生酸败变质,且作为加工副产物对食品口感和外观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常被用作饲料和发酵培养基,或被直接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近年来,谷物由于富含膳食纤维而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结构失调是许多因饮食结构不当造成的代谢性疾病的直接诱因"。
增加谷物膳食纤维的摄入能够有效增殖肠道中的有益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保护肠屏障功能,对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结肠癌等慢性疾病具有预防作用。
由于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它被列为继糖、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又被称为“肠道清道夫”。
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的预防报告中推荐食用全谷物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