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98 K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著名景点等。
2. 家乡的人文历史: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著名人物、传统文化等。
3. 家乡的特色产业:介绍家乡的主要经济作物、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
4. 家乡的环境保护: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
5. 家乡的文化传承: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培养学生传承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著名景点、特色产业等,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家乡特色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课时:本课程共安排10 课时,每课时40 分钟。
按照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每个章节的课时,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特色。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家乡的自然风光:通过图片展示、视频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历史: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古迹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3. 家乡的特色产业:邀请当地特色产业的从业者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家乡产业的发展和特点。
4. 家乡的环境保护: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境问题。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参观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人情风貌1. 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受家乡人民的热情、善良、勤劳等特点。
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家乡风情调查,访问家乡的老人,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等。
第二单元:家乡的地理环境1. 课程内容: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等。
2. 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观察家乡的地理特征,制作地理知识卡片。
第三单元:家乡的特色文化1. 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美食等。
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家乡的文化活动,如剪纸、泥塑、传统美食制作等,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第四单元:家乡的历史名人1. 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传承家乡的优秀传统。
2. 教学活动:开展历史名人故事分享会,让学生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第五单元:家乡的现代发展1. 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现状。
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了解家乡的现代发展成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家乡的特色文化。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家乡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地理知识卡片、历史名人故事分享、实践活动报告等。
2020年春季学期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案教学设计掌握云南的名木古树及其分布地。
教学过程】一、介绍云南名木古树云南拥有众多的名木古树,如世界文化遗产——元阳梯田中的千年龙血树、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大理松、西双版纳的大花榕等等。
二、了解名木古树的分布地这些名木古树分布在云南的不同地区,如大理、西双版纳、元阳等地。
三、欣赏云南的名木古树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欣赏云南的名木古树,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2.奇特的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奇特植物。
2.知道奇特植物的生长环境。
3.欣赏云南的奇特植物。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云南的奇特植物及其生长环境。
教学过程】一、介绍云南的奇特植物云南的奇特植物有很多,如花叶铁线莲、鹿角藤、千年铁树等等。
二、了解奇特植物的生长环境这些奇特植物生长在云南的不同环境中,如高山、丛林、沙漠等地。
三、欣赏云南的奇特植物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欣赏云南的奇特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43.幸存的古老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幸存古老植物。
2.知道古老植物的生长环境。
3.了解古老植物的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云南的幸存古老植物及其保护意义。
教学过程】一、介绍云南的幸存古老植物云南的幸存古老植物有很多,如银杏、水杉、红豆杉等等。
二、了解古老植物的生长环境这些古老植物生长在云南的不同环境中,如峨眉山、泸沽湖、滇池等地。
三、了解古老植物的保护意义这些古老植物是地球上珍贵的生命,保护它们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54.茶树的原产地教学目标】1.了解茶树的原产地。
2.知道茶树的生长环境。
3.了解茶树的历史及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茶树的原产地及其历史及文化意义。
教学过程】一、介绍茶树的原产地茶树的原产地是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滇南地区。
二、了解茶树的生长环境茶树生长在云南的高山、丘陵、平原等不同环境中,如普洱、大理等地。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学科小学第( 2 )册第(1)时有趣的风俗活动课时间教学下限目标:使学生在舞龙、踩高跷、泼水节等民族风俗活动中学习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目标提高身体素质。
设计上限目标: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及反应、灵敏、协调能力,启发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协作精神,陶冶良好的思想情操。
重难使学生在舞龙、踩高跷、泼水节等民族风俗活动中学习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身体素点分质。
析教学录像准备环节教学设计个别二次设计化指备课时间导预设.教学实录:1舞龙(配乐)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舞龙吗,让生:“看过”,“电视上看过”师:舞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
在我们自己家乡也有这个项目。
人们学经常用舞龙来庆祝节日,增添节日的气氛。
那么,作为龙的传人,你们想不生想自己玩玩,做个舞龙高手呢,生:想~观师:太好了。
举起你身旁的“威龙”我们一起试试吧。
看学生自主的以小组形式随教师一起舞龙。
你左我也左,你右我也右,你走我也走……一个个模仿的还真快。
师:刚才同学们舞的还真不错~可是都是跟老师做的。
你们能不能自己想出点新花样、新图形呀,生:能~师:真的吗,好,我们就比一比,看哪一组想出的花样最多而且最有精神。
- 1 -组长马上组织队员讨论跑那些图形,怎么跑。
“s”形,“8”形,“N”形,螺旋形,波浪形……真是五花八门,俨然一副龙腾图。
我让表现较好的小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风采,并让其他小组作出评价。
嘿,表演的同学个个争先恐后,精神饱满,评价的同学也说的头头是道,掌声此起彼伏。
2踩高跷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
你们知道这舞龙用的木棒叫什么吗,生:“不就是木棍嘛”,“长脚”,“高跷”师:对了,它叫高跷。
在我国踩高跷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在许多地方人们都以这种舞蹈形式庆祝节日。
今天,我们也来一起玩玩吧。
很快,学生们每人一副高跷在操场上跃跃一试。
不会的模仿会的同学。
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就是上不了“架”。
二年级校本教学打算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古怪心强,学习乐观性高,拥有活泼的思维并具备肯定的动手力量。
依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校本课程内容以培育学生动手力量和制造力量为主的手工制作课。
通过捏橡皮泥、贴画、小玩具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动手力量和赏识美、制造美的力量,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沟通和主动创意识。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和制造力量,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宠爱劳动、宠爱学习、勇于探究实践的良好品质。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并学会主动沟通、合作共享、实践创。
3.学习和把握手工制作的根本学问、根本技能和方法,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意识。
4.培育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力量,并在动手中激发学生赏识美、制造美的力量。
教学任务:充分表达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活动化的原则,以培育学生动手力量和赏识美、制造美的力量为主目标,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捏橡皮泥、贴画、小玩具制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承受个人、小组、班级活动方式,组织好校本课程的实施。
三、教学措施1.多种形式培育兴趣,生动活泼开掘潜能。
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识、有打算地对学生进展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补充一些科普学问和科学技术争论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3.实行生动、活泼、好玩的教学方式,呈现一个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乐观参与。
4.对学生学习中的表现进展准时而且乐观的评价,鼓励的创火花的迸发。
5.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状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力量、效果等差异动身,因材施教,敏捷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进展。
四、教学评价与检测留意进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又要重视学生乐观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更要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最新资料推荐------------------------------------------------------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第一课有趣的风俗活动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舞龙、是民族风俗活动中学习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及反应、灵敏、协调能力,启发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协作精神,陶冶良好的思想情操。
. 教学内容:舞龙 . 教学过程:1 舞龙: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舞龙吗?生:看过,电视上看过师:舞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
在我们自己家乡也有这个项目。
人们经常用舞龙来庆祝节日,增添节日的气氛。
那么,作为龙的传人,你们想不想自己玩玩,做个舞龙高手呢?生:想!师:太好了。
举起你身旁的威龙我们一起试试吧。
1 / 212学生自主的以小组形式随教师一起舞龙。
你左我也左,你右我也右,你走我也走一个个模仿的还真快。
师:刚才同学们舞的还真不错!可是都是跟老师做的。
你们能不能自己想出点新花样、新图形呀?生:能!师:真的吗?好,我们就比一比,看哪一组想出的花样最多而且最有精神。
组长马上组织队员讨论跑那些图形,怎么跑。
s 形, 8 形, N 形,螺旋形,波浪形真是五花八门,俨然一副龙腾图。
我让表现较好的小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风采,并让其他小组作出评价。
嘿,表演的同学个个争先恐后,精神饱满,评价的同学也说的头头是道,掌声此起彼伏。
4 总结、放松、结束课程① 快乐恰恰恰(配乐)师:你们听听老师手上的这个瓶子会沙沙响。
生:哈哈,老师,你瓶子里面有小石头呢。
师:那想不想一起试试?生:想。
---------------------------------------------------------------最新资料推荐------------------------------------------------------ (马上找小石头放入空瓶)师:好,我们一起来:快乐恰恰恰吧。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地方教案执教老师:黄保群执教班级:二(1、2、3)班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1.有趣的游戏教学目标:1.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2.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养成“大胆”;“大方”;“大声”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
教学设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课前准备1.教师带孩子们玩下列游戏: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贴鼻子。
2.回家和爸爸妈妈多做一些其他有趣的游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提问:同学们;电视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根据小朋友的回答一一板书游戏的名称。
你们会玩这些游戏吗?二、重放“贴鼻子”的镜头;请学生仔细观察;看谁能说说这个游戏怎么做呢?指名学生回答;可以说自己刚才看到的;也可以说平时自己怎么玩的。
三、重放“老鹰抓小鸡”的录像;提问:1、“老鹰捉小鸡”有趣吗;怎样有趣?谁能说一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游戏的趣味。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游戏怎么有趣;对自己不熟悉的游戏也可以问问同学是怎么做的。
再推选代表把一个最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全班。
3、老师今天也要教小朋友们一个新游戏;名字叫做“棒子、棒子、鸡”。
在这个游戏里;老师喊一个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其他小朋友一定要认真看;认真学习怎么玩哦!(规则:棒子赢老虎;老虎赢鸡;鸡赢虫;虫赢棒子)4、谁能说说怎么玩呢?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观察;5、两个人一组玩这个游戏;记得要有礼貌呀!(课前安排好搭档;要求使用礼貌用语。
)6、小结:今天我们玩得开心吗?以后我们也要象今天一样养成良好习惯;即”三大"(大胆;大方;大声地说普通话)。
7、若时间充裕可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可以继续询问;再评选出最有趣的几个游戏在课下做一做。
2.我们的画教学目标: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第一课今日我当家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感受当家的不容易,父母的艰辛。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家务活,培养自理能力。
3、明白做好一件事不仅要有一定的技能,还要学会合理安排。
二、活动准备1、了解父母一天家中事务的大致安排。
2、订一个一天事务安排表。
三、活动过程1、谈话揭题小朋友,你家里是谁当家的?为什么?2、讨论以下问题并小组讨论、汇报、归纳。
a当这个家一天必须做那些事?b要做好这些事必须有那些技能?3、指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当好家。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4、当家问题巧解答。
a根据父母所给的金额,如何安排一天的膳食?(要考虑一日三餐,还要考虑米油盐菜等,要考虑营养和每个人的口味)b如何采购一天的蔬菜、食品?如何考虑营养的搭配。
C如何安排一天的事务比较合理?D怎样安排搞卫生和洗衣服的时间?5、模拟实践,学习当家,每个人设想一天的工作安。
排,然后派代表模拟一天的工作,评选谁的安排最合理。
6、课外延伸,拓展实践。
把自己的安排表给家长看,让家长帮着再修改,准备当一天星期天家长。
将自己一天家长的体验写成日记和家长先进行交流。
7、活动评价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懂得家长的辛苦,只有更爱父母、更努力学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二课我会洗脸洗手一、活动目标1、认识病菌对人体的危害,感受到清洗手和脸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洗脸、洗手的方法。
3、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洗手液、小毛巾、脸盆、图片、儿歌三、活动课时2课时四、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猜一猜这是什么呢?师:对了,这就是我们的手,它能帮助我们做许多的事。
也正是因为这样,它每时每刻都要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沾上许多的细菌。
瞧,这就是我们手上沾的细菌。
教师出示图片。
(二)观看图片,明白危害。
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洗手的重要性。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地方课程,提高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人和物1. 第一课时:认识家乡的人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主要民族,认识家乡的名人。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
2. 第二课时:家乡的物产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主要物产,认识家乡的特色美食。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物展示、品尝体验、小组讨论。
第三单元:家乡的自然环境3. 第三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地图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
4. 第四课时:家乡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认识家乡的生态环境。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地考察、小组讨论。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实地考察所需的相关工具。
3. 小组讨论的问题清单。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
2. 第二单元:2课时。
3. 第三单元:2课时。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五单元:家乡的社会生活5. 第五课时:家乡的传统节日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传统节日,认识家乡的民俗活动。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1. 图片展示家乡的传统节日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节日特色。
2. 讲解家乡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
3.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节日习俗,互相交流和学习。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实践活动,如制作节日手工艺品、品尝节日美食等。
6. 第六课时: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1. 图片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声律启蒙》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声律启蒙》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续小儿语》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吕坤及其《续小儿语》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吕坤的哪些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增广贤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
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
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
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
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
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
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增广贤文》(二)
教学内容: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不说自己桶索短,
但怨人家箍井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
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
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
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
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
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
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
《弟子规》(一)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复习内容: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
要。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
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
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
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
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
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
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
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
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
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
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
义、信必须要做到。(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
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
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
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
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
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
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
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
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 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
够。
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