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标志,主要通过写人、
叙事、状物、绘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这种 文体相当于今天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类的记叙 性散文。
东晋末年,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 着深切的感受,但他甚至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 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在这样的 背景下他就创作了一首《桃花源诗》。《桃花源记》 就是这首诗前面的“序”。在这个诗序里,陶渊明 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美好的境界,以寄 托他的远大的政治理想与美好的生活情趣。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朝代 竟
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全、都 邀请 所听见的 惊叹惋惜
为
给
详细地介绍
具
言
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 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告别 离开 这 里面 告诉 值得
对、向
为外人道也。” 说,谈论
第三段翻译:
(桃花源中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就问(渔 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的回答了他们。(那个源中 人)就邀请(渔人)到他家里去(做客),摆出美酒杀鸡 做出好饭菜(来款待他)。源中的人听说来了一个(外界 的)渔人,都来打听(外界的)消息。(他们)自己说 ,祖 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就带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 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了,因此就与 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渔人)现在外界是 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渔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外界所听到的所有事 情,(他们听罢)都很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邀请(渔 人)到各自的家中(去做客),都拿出好酒好菜来(款待 他)。(渔人在桃花源中)住了几天,就告辞而去。(离 别时)源中人告诉(渔人)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 对外边的人说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