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 格式:docx
- 大小:19.19 KB
- 文档页数:2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
无痛胃镜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检查胃部和上消化道的疾病,如异物、溃疡等。
对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协助和术后护理。
术前准备:
1.了解小儿的个人资料和病史,包括过敏史、症状等。
2.询问小儿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确认是否需要禁食。
3.安抚小儿情绪,向其耐心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帮助其消除紧张。
4.确认小儿家属的陪同情况,以便协助照顾小儿。
术中协助:
1.协助医生将小儿放置在合适的检查位,保持安全和舒适。
2.协助医生进行无痛胃镜的操作,如给予医生所需的镜头和器械。
3.监测小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等,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4.适时给予小儿口腔含漱药物,帮助清洁口腔和减少不适感。
5.协助医生检查并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注意保护小儿的黏膜,避免损伤。
术后护理:
1.观察小儿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确保小儿的安全。
2.密切观察小儿的恶心、呕吐、腹痛、出血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3.遵循医嘱进行饮食和活动限制,如禁食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等。
4.给予小儿合适的饮食,避免过硬或刺激性食物,保护修复的黏膜。
5.指导小儿家属合理安排小儿的休息和饮食,提醒其注意观察异物排出情况。
6.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小儿恢复信心和抵抗力。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时刻保持耐心和细心,与小儿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关系,以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
护士还需熟练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巧,确
保术中的操作规范和术后的护理质量。
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使用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手术怎样配合以及术后如何护理。
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6人,均采用内镜治疗,一组采用普通配合手段,一组采用手术配合护理。
最后将两组人员进行对比手术时间、患者依从性、异物取出率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患者对医护人员依从性更高,异物取出率更高,并且差异具有价值。
结论: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具有成功率高、创口小、后遗症少的优势,结合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病患治愈率极高。
关键词:内镜;上消化道;护理上消化道异物是几年一种频发急症,是一种需要及时处理的消化科急症,假如患者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入院治疗,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最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危及患者性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由于该技术成功率高、费用低,所以使用内镜来辅助取出异物成为主流治疗手段。
为了提高成功率,应当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科学护理,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现72例病例,按照一定条件将这72个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
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9例。
患者年龄在9-51岁之间,平均(37.8±12.3)。
研究对象为二十六名男性和十名女性,年龄介于10-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7±12.5岁,但这些数据并未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在七十二例患者中,有三十四例患者出现了异物,24例出现在食道,13例出现在胃部,1例出现在十二指肠。
异物种类为:鱼骨、鸡骨、鱼刺、硬币、玩具零件、玻璃、钥匙、钥匙扣、纽扣、别针。
另有一例是吞服毒药。
1.2实验仪器胃镜、根据异物大小位置选择准备活检钳、鳄鱼钳、鼠齿钳、三爪钳,为保护消化道中脆弱黏膜还应准备内镜治疗外套管、圈套器。
1.3实验药品丁卡因、山莨菪碱或阿托品、地西泮、丙泊酚等。
1.4实验方法两组均采用内镜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但实验组进行手术护理配合。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胃镜术是一种内窥镜检查技术,可以查看上消化道内部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内镜在操作过程中进行取出异物的方法,以达到清除异物的目的。
对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无痛胃镜取出异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
一、预防和降低风险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身体状况以及有无过敏等情况,以便选择适合的镜头和吸口;同时,对患者的家属也进行必要的交流和宣教,让家属明白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镜头和吸口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异物的大小和形状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镜头和吸口,以便实现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
3. 镜头内消毒:无痛胃镜术中使用的内窥镜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便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疾病的风险。
二、术中护理1. 镇静平安:无痛胃镜术需要使用镇静剂,对于小儿来说,药物剂量需要根据年龄、体重、身高等因素来决定,以避免过度镇静或者镇静不足的情况发生。
2. 异物取出:在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时,需要配合医生操作,确保对患者的伤害最小化。
护士需要及时予以协助,确保操作的平安顺利。
3. 氧气辅助呼吸:部分患者在手术中镇静时,呼吸会变得较浅,此时应及时进行氧气辅助,确保血氧饱和度正常。
1. 观察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术后需要对患者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确保患者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正常。
2. 牙齿保护: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疼痛等不适,此时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并建议患者避免咬硬物,杜绝发生牙齿问题。
3. 饮食调理: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饮食调理,尤其是在取出异物后的几天内,应避免食用过硬、过辣等刺激性食品,以免加重患者的不适。
小结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护理人员与医生密切协作,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平安。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护士要加强观察和护理,尽力保障患者的健康。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胃镜是一种用于检查和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内窥镜检查方法,也被用于取出上消化道异物。
在儿童患有上消化道异物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来取出异物。
这项手术需要患儿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做好护理配合,以确保患儿的健康和康复。
以下将详细介绍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
1. 术前准备在进行无痛胃镜手术前,医生会告知家长准备患儿的事项。
要保证患儿在手术前至少6小时内无进食、无饮水,以避免手术时出现呕吐或误吸。
家长应在手术前将患儿的病史、药物过敏史、家族病史等情况告知医生,以确保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
家长在手术前还需要签署手术同意书,以确保医疗过程的合法性和患儿的权益。
在手术前,家长还应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让患儿了解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减轻手术时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2. 术中护理在无痛胃镜手术中,医生会使用一根灵活的内窥镜从口腔插入,经食管直至胃部,以取出上消化道异物。
在手术中,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确保患儿在手术中保持安静,不要乱动,以避免术中意外发生。
家长还应随时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等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以确保患儿手术中的安全。
在手术过程中,家长还应遵守医生的指示,配合医护人员,确保手术进行顺利。
3. 术后护理无痛胃镜手术结束后,患儿需要进行一定的术后护理。
家长应让患儿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手术后出现出血或感染。
家长要保持患儿的口腔卫生,定期使用漱口水,以减少口腔的细菌感染。
在术后的饮食方面,家长应遵循医嘱,给予患儿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手术部位的刺激和炎症。
家长还应定期观察患儿的身体状况,如体温、消化道排气情况等,及时向医生反映。
在药物治疗方面,家长应按时按量给予患儿抗生素或消炎药物,以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和炎症。
在术后的生活护理中,家长还应引导患儿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术后过度劳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手术。
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配合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儿的安全。
一、术前护理配合:1. 提供必要的术前准备信息:告诉患儿和家长胃镜手术的目的、过程和风险,以便患儿及家长做好心理准备。
2. 确认患儿的身份和正确性:核对患儿的姓名、年龄、病历号等信息,避免发生误诊、误操作等错误。
3.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发育情况,提前做好身体检查:包括喉镜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患儿手术的安全性。
4. 清空患儿的胃肠道:在手术前4小时内禁食,手术前2小时内禁水,以保持患儿的胃内空虚。
5. 进行术前安抚:对于年幼的患儿,可使用镇静剂或其他镇静方法,以减轻患儿的紧张和恐惧感。
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1. 手术前准备工作:协助医生穿戴好手术准备物品,检查和准备好胃镜设备,在床边患者最便捷的位置放置仪器和工具。
2. 协助患儿正确体位:根据手术的需要,将患儿置于仰卧位置,并将头稍微后仰,使食管进入最直接的位置。
3. 协助医生正确放置患儿的导管:根据医生的指示,协助医生通过患儿的口腔将胃镜导管插入患儿的食管和胃内,并将镜子正确置入食管中。
4. 观察和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变化: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协助医生正确取出异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取出患儿上消化道的异物。
6. 给予患儿必要的镇静和止痛药物:根据患儿的病情和手术的需要,给予适量的镇静和止痛药物,以减少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
7. 给予患儿必要的护理:手术结束后,及时给予患儿口腔和胃内的清洁护理,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术后护理配合:1. 观察和记录患儿的术后反应:观察患儿的醒来情况、意识水平、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恢复情况,及时记录。
2. 继续观察和监测患儿的病情:出现术后并发症和不适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内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配合及护理分析目的:对内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配合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取48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内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
标签:内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护理措施;护理效果在急诊中,上消化异物为常见,该种疾病会出现各个年龄阶段,多数主要因异物在无意之间被吞入上消化道中,常见的异物为坚硬食物或是鱼刺,嵌顿在食道上,给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病情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
此时应通过相应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减少给上消化倒黏膜带来的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内镜下方法可有效提高异物取出率,改善患者预后[1]。
为进一步了解内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配合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48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主要病因为误吞异物、失恋患者故意吞服、在押犯人为寻找保外就医故意吞服等导致的食物团块堵塞。
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为0.3—61岁(30.65±5.03)岁;分析异物类型,8例为动物骨刺,2例为假牙、3例为牙签、5例为硬币、6例为铁钉;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为0.4—62岁(31.21±6.11)岁;分析异物类型,9例为动物骨刺,2例为假牙、4例为牙签、4例为硬币、5例为铁钉。
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均在内镜下寻找异物,并通过合适的取异物器械治疗。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后给以其对症、环境和药物等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措施,术前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异物主要出现在儿童和老年群体中,患者自身及其家属极易出现焦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无痛胃镜(无痛内镜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和检查胃部、食道和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器官。
对于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
一、术前准备1. 家庭教育: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告知家长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和护理措施。
2. 心理支持:因为这是一个不常见的操作,孩子可能会感到紧张和害怕。
护士应与孩子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安慰和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和焦虑。
3. 术前禁食禁水:根据医嘱,通常要求孩子空腹6小时以上禁食,以避免术中呕吐和误吸引起窒息的风险。
4. 导管的准备:根据医嘱,准备好所需的导管,包括无痛胃镜、氧气导管、静脉输液导管等,确保无痛胃镜操作的顺利进行。
二、术中护理1. 安全监测: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麻醉监护:根据医嘱,护士需要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监护,确保孩子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3. 导管操作:在麻醉师指导下,护士需将无痛胃镜导管插入孩子的口腔,并逐渐引导进入食道和胃部,以获取清晰的内镜图像,完成异物取出的手术操作。
4. 术中观察: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术中的情况,及时记录孩子的口腔、咽喉、胃部的局部情况和异物的形态等,以便医生判断手术进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观察并处理术后不适症状: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胀、腹泻等不适症状,护士应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措施。
3. 安抚和护理:术后,孩子可能出现焦虑和不适感,护士要给予足够的安抚和护理,帮助孩子缓解不适和焦虑,同时向家长指导术后护理要点,包括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
4. 家庭教育:护士要向孩子的家长详细解释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要求、药物使用、活动限制等,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消化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的读书笔记近年来,上消化道异物巳成为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既往处理方法多需外科手术取出异物,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设备普及,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技术的开展解决了患者的痛苦。
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严重者还可导致消化道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内镜下异物取出,已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发症,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严密的医护配合及熟练的业务技术是治疗成功的现将我院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中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护理方法1术前评估评估并记录病人基本信息,摄入异物的时间、数量、种类,大小,异物所在部位、基础病变以及并发症.于术前完善凝血功能,血常规,血型,等常规检查.应用X线检查,了解怀疑有异物嵌入情况,对尖锐异物怀疑穿孔的病人还需完善胸、腹部的CT检查.家属知晓病情和相关并发症后,签署知情同意书.2术前护理摄入异物的患者情绪多表现为紧张,惊恐,不安,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患者的应激状态,配合能力,认知能力等,详细讲解异物取出的过程,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告知并教会患者术中配合的方法(如应用呼吸调节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介绍成功取出异物的案例,消除其顾虑,调整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取得患者地积极配合与信任,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增加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3术前用药治疗前15min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ml行表面局部麻醉,4术中护理与配合术中医护患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重要因素之一,对患者均先行胃镜检查,护士协助患者取常规胃镜检查体位,给予患者轻咬并固定口器,在医生进镜过程中嘱其唾液流出,避免吞咽,指导患者通过调节呼吸的方式、频率及幅度,来减轻其恶心症状,尽量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其剧烈呕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真仔细的寻找异物,找到异物后观察异物的位置,大小和形状,选择相应器械配合医生将异物抓住或取出,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及时准确,避免拖拉硬拽.对于部分尖锐异物,用异物钳夹住,使其同食管平行,拉入透明帽内将其取出.使用软性外套管辅助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轻咬并固定配套口垫,防止口垫脱出,将软性外套管套于内镜尾端近手柄处,此时医生方可操作,在医生进镜过程中协助患者有效配合,使其保持平静.当医生发现异物并调整好合适的位置后,将润滑剂涂抹于软性外套管表面及内镜表面,护士缓慢匀速的将软性外套管沿镜身放入患者食道上段,应用“放松”等正面语言暗示患者,减轻其紧张与恐惧的心理,在放入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动作轻柔,不得使用暴力,速度不宜过快,当外套管全部放入后,与口圈上的阀门锁紧固定,避免其脱出移位.异物取出后,需再次进镜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退镜后,护士松口圈阀门,将软性外套管取出.对于异物无法取出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或推入胃内.术中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有效的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不时安抚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2.5术后护理异物取出后,嘱患者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流食,勿饮热水,如出现腹痛,呕吐,黑便等症状,及时就诊.如出现并发症,应禁食水,住院给予相应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切忌自行处理.增强父母安全意识,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和正确引导.3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6.0处理软件,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4结果此次126例患者中,传统内镜治疗的患者异物成功取出率为77.01%,未取出率为22.99%,并发症率为22.99%,出现食管上段粘膜损伤及出血的患者共20例,出血严重予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例.应用软性外套管治疗的患者异物成功取出率为100%,并发症为2.56%,出现食管粘膜轻度损伤患者1例,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5讨论从回顾性研究中可以看出,造成上消化道异物的种类、性质多种多样,应用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方法简单、可行,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但在治疗过程中风险大,并发症多.通过以上两组方法对比,术中应用内镜软性外套管的患者全部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较普通内镜下的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危险性低.因此,内镜软性外套管能够保护消化道粘膜、避免误吸,为内镜操作提供了进出的通道,使用安全、简便、可靠[3],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医护配合对于手术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1锐物体取出护理配合软性外套管在尖锐物体的异物取出术中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异物取出术中,可以将异物拉进软性外套管中段后,护士松口圈阀门,一手拿住软性外套管,一手夹紧异物,与医生同步将全部器械退出患者体内,注意医护配合一致性,切勿一快一慢,避免食管上段及食管入口处等狭窄部位的粘膜损伤.5.2长形异物取出护理配合对于长形异物如牙刷等,应用软性外套管可避免其在食管上段的滑脱,造成窒息.术中护士应安抚病人,集中精力,应用圈套器等器械抓紧异物后,调整方向,与外套管平行,将其带入软性外套管内,配合医生与内镜一同匀速取出,操作过程简便安全.5.3药物压紧包装取出护理配合此种异物取出难度大,风险高,尤其当异物位于食管上段时,患者吞咽或恶心等不良反应大,食管常处于紧闭状态,因内镜视野不清晰,容易引起食管穿孔[4].术中护士协助放入软性外套管后,撑开的食管上段,释放嵌入的压紧包装,配合使用异物钳,准确夹紧并取出异物,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大大提高此类异物取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5.4食物嵌塞护理配合在本文中,由于食物块的嵌塞也较为多见,需要反复多次进镜,将食物碎块取出.食管取异物术时因内镜反复多次通过口咽部,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患者的依从性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最主要原因[5].术中护士应安抚病人,配合医生固定软性外套管,确保其稳固,保证异物顺利取出,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综上所述,应用内镜软性外套管的异物取出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提高了异物取出成功率,缩短了取异物的时间,避免了并发症[6].同时,操作过程中护士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技术的娴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指导,对增加异物取出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的起着重要作用。
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析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效果。
方法:选取82例在我院进行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1例,其围术期的护理方式不同,其中参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实验组则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对比其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远低于参照组(P<0.05)。
此外,干预前,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进行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过程中,给予护理配合干预可降低并发症情况,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关键词:内镜;食道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食道异物主要是指由于食物经口腔吞入消化道后,食物停留在食管的狭窄处,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病理变化。
该疾病属于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若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治疗和处理,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死亡[1]。
临床对于该类疾病多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其方便快捷,价格低廉,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是临床治疗食管异物的首选方式[2]。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82例在我院进行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41)和实验组(n=41),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2:19,年龄范围18~55岁,平均年龄(31.5±8.5)岁,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23:18,年龄范围在19~56岁,平均年龄(32±8.6)岁。
上述资料对比后显示,差异均不明显(P>0.05),可比性一致。
1.2护理配合方式参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干预措施,包括了解疾病病情。
实验组则给予围术期综合性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1.2.1心理疏导在术前大多数患者均会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解释手术目的、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多给与关心和鼓励,对其不同的心理应激情绪进行个性化疏导,调整患者心态,使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并且护理人员要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多为患者着想,逐渐稳定患者情绪,给予患者一定的精神支持和鼓励,提高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3]。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32例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异物的种类、大小、部位等,选取合适的器械配合医生取出异物。
结果 32例异物成功取出30例,无一例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结论密切的护理配合有助于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的成功取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消化道异物护理配合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多因误吞所致,也有故意吞服的如吸毒者。
消化内镜介入治疗以安全快捷、经济、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等特点成为上消化道异物首选的治疗方法[1]。
我科2015年6月-2016年8月共为32例患者施行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22岁~87岁,食道异物21例,胃内异物11例,异物包括鱼刺7例,动物骨9例,食物团块5例,枣核5例,包锡纸的钢丝1例,插钢丝的塑料吸管2例,塑料吸管2例,纸片1例。
1 2 主要病因:(1)误食异物22例,如成人进食不慎误吞鱼刺、骨片及老年人不慎吞人枣核等。
(2)故意吞服,吸毒者为逃避抓捕故意吞服6例;(3)上消化道疾病如食道癌、食道吻合口狭窄等引起食物团块堵塞4例。
2 护理配合2 1 术前准备2 1 1 物品准备 GF-H260电子胃镜,透明帽,鼠齿钳、异物钳、三爪钳、网篮、圈套器,必要时备好氧气,监护仪,止血夹、止血药等急救用品。
2 1 2 患者准备(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吞服异物的时间、大小、形状、性质,必要时完善X线检查, 便于了解异物的种类、形状、大小、部位,有无消化道穿孔等。
(2)做好心理护理, 耐心向患者说明内镜下取异物的优点、方法、步骤,异物在体内可能造成的危害,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及恐惧。
(3)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取异物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出血、甚至穿孔等,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知情同意书。
2 13 麻醉术前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ml,以达到咽部润滑和麻醉的作用, 对过分紧张的患者予以安定10mg及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以镇静解痉,取得患者的配合。
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体会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体会作者:不详更新时间:2012-6-10 15:45:08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取出食道异物的护理配合要点。
方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配合医生选取合适器械,开展异物取出术。
结果:58例患者中54例安全取出异物,无一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手术的成功需要医护患三方密切配合。
关键词:食道异物;内镜;护理配合食道异物为有意或无意将物体吞入,导致停留于食管狭窄处的病变,是常见的急重症,如不及时处理易出现并发症甚而危及生命。
消化内镜介入治疗以其安全快捷、经济、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等特点成为上消化道异物首选的治疗方法[1]。
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食道异物58例,其中4例患者因吞服异物时间过长,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明显,并伴严重感染,为保证患者安全建议转外科手术治疗,另54例患者均成功取出。
将护理配合体会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年~2009年12月年本科共急诊收治食道异物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15~78岁,异物包括鱼刺、鸡、鸭骨、梅子、枣核、饭团、义齿、药物锡箔等。
2 临床表现患者均有明确的异物吞服史,病史1 h~1周不等,诉咽部不适,有异物感,胸骨后刺痛,吞咽活动时加重,伴恶心欲吐,甚而不能言语。
所有患者均经X线摄片以明确异物在上消化道停留的部位,形状及大小等。
尽量避免吞服钡剂检查,因钡剂包裹于异物及食道黏膜上会导致视野不清,影响检查效果。
3 手术器械采用OLYMPUS GIF-Q260、GIF-Q240电子胃镜。
钳取异物器械根据异物大小、形状、性质等选择活检钳、鳄口钳、鼠齿钳、三爪或五爪钳、网篮、圈套器等。
为保护消化道黏膜可选用外套管、透明帽。
必要时予床边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备好抢救药品。
4 手术配合4.1 心理护理:食道异物多起病急,事发突然,患者痛苦难耐,对内镜检查及治疗缺乏了解,加之身处陌生的环境,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情绪。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儿童吞食各种异物后,这些异物卡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的疾病。
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取出异物,避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在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后,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相关的护理配合措施。
1. 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如呼吸、心率等。
特别是要注意患儿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心率增快等异常情况,以及吞咽困难、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的变化。
2. 保持患儿舒适:术后应保持患儿平卧位,多数患儿会感到非常不适和疼痛,可给予患儿适量的镇静药物,并采用软性口服饮食或肠内营养,避免碱性饮品和油腻食物。
3. 控制感染:术后应定期观察伤口和引流情况,发现红肿、渗液、局部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同时要做好患儿的个人卫生,保持洁净、整洁,避免交叉感染。
4. 注意饮食调理:术后患儿要遵循医嘱,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避免进食过硬、过烫、过冷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刺激患儿的消化道。
可以适量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糊、面汤、蔬菜泥等,避免给患儿造成不适。
5. 恢复活动:术后患儿需要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让患儿适当走动,防止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
6. 心理疏导:术后患儿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心和安慰,与患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对治疗的信心。
7. 定期复诊:术后患儿需要定期复诊,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护理人员要帮助家长制定好复诊计划,及时提醒家长带患儿到医院进行复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后的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保持患儿的舒适和安全,注意感染控制和饮食调理,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及定期复诊。
通过护理的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患儿的康复和恢复。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通过胃镜可以检查到上消化道异物,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这种治疗方式需要医生和护士进行密切的协作,才能够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下面我们来谈谈关于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
一、术前准备1. 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让他们充分了解手术的流程和风险,做好心理准备。
2. 确保医院设施设备的完好,手术台和器械的卫生情况要符合卫生标准,防止手术感染的发生。
3. 对患儿进行术前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4. 术前一天禁食禁水,避免对手术产生不利影响。
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1. 协助医生对患儿进行麻醉,确保患儿的安全。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2. 协助医生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在手术过程中要配合医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 在取出异物的过程中,要注意患儿的吞咽和呼吸情况,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呼吸道梗阻。
4. 对手术后的肠胃道进行观察,避免患儿出现大出血、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儿的安全。
三、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1. 术后需要对患儿进行观察,关注患儿的情况并且做好相关记录,比如患儿的体温、呼吸情况、意识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术后要防止患儿擅自进食,防止引起消化道不适,避免患儿再次出现异物吞咽的情况,对于饮食方面要进行健康宣教,告诉患儿家长孩子平时不宜吃太大块的食物,避免出现再次吞咽异物的情况。
3. 术后要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减轻患儿的不适,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让孩子放心配合治疗。
4. 术后要定期复查,确保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良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医生和护士的密切配合,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减少手术的风险。
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导语: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在儿童口服异物后,异物滞留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部位而引起的异物性胃肠炎、出血和机械性梗阻等临床表现。
这种情况对于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威胁,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目前无痛胃镜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下面将结合无痛胃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进行介绍。
一、仪器设备的准备1、检查前准备:胃镜无痛胃镜检查前应向患儿家长了解病史、注意事项、禁忌证等。
2、检查设备:需要准备无痛胃镜、麻醉药品、镜下操作设备、药物治疗器械等。
3、检查环境:检查室内应整洁、明亮,设备齐全,配有麻醉药品和急救设备。
二、操作流程1、固定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需要将患儿固定在检查台上,避免意外的发生。
2、麻醉:给予患儿局部麻醉,舌下或舌根部滴樱桃吗丁啉、利多卡因等局部麻药,使患儿舌部麻痹,舒缓患儿恐慌。
3、无痛胃镜检查:医务人员通过无痛胃镜将镜头引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处,观察异物位置和形状,并进行操作。
4、取出异物:在无痛胃镜下观察到异物后,可通过各种镜下操作器械,如镊子、网篮等将异物取出。
5、监测患儿情况:术中要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的情况。
6、术后病历记录: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异物的形状、位置,手术时间等,以备后续治疗。
三、护理配合1、术前护理:相应的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术前护理,包括测量患儿生命体征、给予局部麻醉等。
3、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对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测、伤口的护理、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
四、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术后3-5天内,如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2、感染:如术后出现发热、寒战、伤口红肿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严格执行抗感染治疗。
3、误吸:如果患儿在术中误吸呕吐物或胃内容物,应及时翻身处理,并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
4、术后并发症处理:如术后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消化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的读书笔记
近年来,上消化道异物巳成为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既往处理方法多需外科手术取出异物,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设备普及,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技术的开展解决了患者的痛苦。
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严重者还可导致消化道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内镜下异物取出,已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发症,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严密的医护配合及熟练的业务技术是治疗成功的现将我院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中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护理方法
1术前评估评估并记录病人基本信息,摄入异物的时间、数量、种类,大小,异物所在部位、基础病变以及并发症.于术前完善凝血功能,血常规,血型,等常规检查.应用X线检查,了解怀疑有异物嵌入情况,对尖锐异物怀疑穿孔的病人还需完善胸、腹部的CT检查.家属知晓病情和相关并发症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2术前护理摄入异物的患者情绪多表现为紧张,惊恐,不安,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患者的应激状态,配合能力,认知能力等,详细讲解异物取出的过程,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告知并教会患者术中配合的方法(如应用呼吸调节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介绍成功取出异物的案例,消除其顾虑,调整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取得患者地积极配合与信任,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增加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
3术前用药治疗前15min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ml行表面局部麻醉,
4术中护理与配合术中医护患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重要因素之一,对患者均先行胃镜检查,护士协助患者取常规胃镜检查体位,给予患者轻咬并固定口器,在医生进镜过程中嘱其唾液流出,避免吞咽,指导患者通过调节呼吸的方式、频率及幅度,来减轻其恶心症状,尽量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其剧烈呕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真仔细的寻找异物,找到异物后观察异物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选择相应器械配合医生将异物抓住或取出,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及时准确,避免拖拉硬拽.对于部分尖锐异物,用异物钳夹住,使其同食管平行,拉入透明帽内将其取出. 使用软性外套管辅助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轻咬并固定配套口垫,防止口垫脱出
,将软性外套管套于内镜尾端近手柄处,此时医生方可操作,在医生进镜过程中协助患者有效配合,使其保持平静.当医生发现异物并调整好合适的位置后,将润滑剂涂抹于软性外套管表面及内镜表面,护士缓慢匀速的将软性外套管沿镜身放入患者食道上段,应用“放松”等正面语言暗示患者,减轻其紧张与恐惧的心理,在放入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动作轻柔,不得使用暴力,速度不宜过快,当外套管全部放入后,与口圈上的阀门锁紧固定,避免其脱出移位.异物取出后,需再次进镜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退镜后,护士松口圈阀门,将软性外套管取出. 对于异物无法取出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或推入胃内. 术中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有效的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不时安抚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 2.5术后护理异物取出后,嘱患者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流食,勿饮热水,如出现腹痛,呕吐,黑便等症状,及时就诊.如出现并发症,应禁食水,住院给予相应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切忌自行处理.增强父母安全意识,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和正确引导. 3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6.0处理软件,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4结果此次126例患者中,传统内镜治疗的患者异物成功取出率为77.01%,未取出率为22.99%,并发症率为22.99%,出现食管上段粘膜损伤及出血的患者共20例,出血严重予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例.应用软性外套管治疗的患者异物成功取出率为100%,并发症为2.56%,出现食
管粘膜轻度损伤患者1例,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5讨论从回顾性研究中可以看出,造成上消化道异物的种类、性质多种多样,应用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方法简单、可行,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但在治疗过程中风险大,并发症多.通过以上两组方法对比,术中应用内镜软性外套管的患者全部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较普通内镜下的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危险性低.因此,内镜软性外套管能够保护消化道粘膜、避免误吸,为内镜操作提供了进出的通道,使用安全、简便、可靠[3],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医护配合对于手术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1锐物体取出护理配合软性外套管在尖锐物体的异物取出术中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异物取出术中,可以将异物拉进软性外套管中段后,护士松口圈阀门,一手拿住软性外套管,一手夹紧异物,与医生同步将全部器械退出患者体内,注意医护配合一致性,切勿一快一慢,避免食管上段及食管入口处等狭窄部位的粘膜损伤.
5.2长形异物取出护理配合对于长形异物如牙刷等,应用软性外套管可避免其在食管上段的滑脱,造成窒息.术中护士应安抚病人,集中精力,应用圈套器等器械抓紧异物后,调整方向,与外套管平行,将其带入软性外套管内,配合医生与内镜一同匀速取出,操作过程简便安全. 5.3药物压紧包装取出护理配合此种异物取出难度大,风险高,尤其当异物位于食管上段时,患者吞咽或恶心等不良反应大,食管常处于紧闭状态,因内镜视野不清晰,容易引起食管穿孔[4].术中护士协助放入软性外套管后,撑开的食管上段,释放嵌入的压紧包装,配合使用异物钳,准确夹紧并取出异物,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大大提高此类异物取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5.4食物嵌塞护理配合在本文中,由于食物块的嵌塞也较为多见,需要反复多次进镜,将食物碎块取出.食管取异物术时因内镜反复多次通过口咽部,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患者的依从性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最主要原因[5].术中护士应安抚病人,配合医生固定软性外套管,确保其稳固,保证异物顺利取出,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综上所述,应用内镜软性外套管的异物取出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提高了异物取出成功率,缩短了取异物的时间,避免了并发症[6].同时,操作过程中护士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技术的娴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指导,对增加异物取出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的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