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专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专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专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专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专项

经典古诗词名句集合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古诗文填空练习

1.”这条名言的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失败在于因循守旧。

2.

相互之间都有可取之处。

3.”来告诫人们,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4.”告诉人们时间宝贵,一

去不复返,鼓励人们应该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5.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终究会取得成功,表示这个意思的名言

是:”

9.

11.

12.

14.

15.

16.

18.

19.

21.

(牛顿)

23.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我怎么也想不出方法,就

,马上就把题做出来了。

24.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咏鹅》的作者是( )。

A.孟郊

B.高适

C.骆宾王

D.杜甫

2.“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是指( )。

A.杭州

B.苏州

C.徐州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李白的( )。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赠汪伦》

4.“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 )。

A.乘、搭

B.同“座”

C.因为

5.下列诗篇中王昌龄写的有()。

A.《凉州词》

B.《出塞》

C.《鹿柴》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渔歌子》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志和。( )

2.《望洞庭》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

3.《枫桥夜泊》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

4.《送元二使安西》、《悯农》、《鹿柴》都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5.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人。()

三、名句联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6.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8.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根据提示补充诗句。

(一)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1.晓看红湿处,()重锦官城。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二)古诗动物园:(填动物)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2.泥融飞(),沙暖睡()。

3.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五、将下列称号与相对应的诗人用线条连接。

诗仙诗圣诗鬼山水诗人边塞诗人

杜甫李白孟浩然李贺王昌龄

六、请把诗句和相应的作者用线连起来。

秦时明月汉时光,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浪淘沙》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刘禹锡《出塞》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王昌龄《古朗月行》

七、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

1.默出描写名胜古迹的诗句。

西湖:

桃花潭:

庐山:

寒山寺:

黄河:

长江:

2.写出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

写春景的:

写夏景的:

写秋景的:

写冬景的:

八、诗句理解。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

离离:_____________ 枯:_____________ 岁:_____________

最后二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朝:_____________辞:_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_

整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运用诗句填空。

1.在《登鹳鹤楼》这首诗中,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所写的《》:(),()。(),()。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4.小王和小胖出去钓鱼,忽然下起了小雨“小王对小胖说,我们赶快回去吧!可小胖说:()小王,你怎么没有点诗情画意呢!不懂浪漫。

5.爸爸对小胖说:“你想吃什么?我带你去个地方,那儿有青青

的山,有白鹭飞翔,有粉红桃花,还有一种鱼,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春天是吃这种鱼最好的季节。请用一句诗:()来回答是什么地方的风景,答对了,你就可以去。”

6.爱国诗人陆游去世时对儿子说,我去了,只求你一件事:()陆游最大的悲痛是:()。

7.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为了告示我们我们看待事物,不要光看到,还要看到整体曾写过这样的诗句:()。

8.小艳穿了件新衣,问妈妈好看吗?妈妈说,女儿穿什么都好看。请用古诗名句来形容:()。

9.表面写雨过天“晴”,实写人间有“情”的古诗是:()。

10.孟郊写孩子们报答不完母亲养育之恩的诗句是()。

11.时值清明,客居外地的人难免生出思乡之情,绵绵的春雨,更惹起行旅之人的愁绪”相对应的诗句是(),()。它出自()代诗()写的《》。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别诗)

20《古诗两首》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杨欣 教学目标: 1、明白诗歌中“送别诗”的概念。 2、通过想象诗句中关键词背后所蕴含的画面,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领会古诗中“借景抒情”的写法,感受古诗的含蓄美。 3、通过比较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了解“送别诗”中存在“同样的送别,不一样的别情。” 4、激发孩子们搜集、了解、积累更多送别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课时设置: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读熟古诗,并且释疑解难。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来有节奏地读读这两首诗。 2、复习易错字:朝、舍,给多音字组词。 3、这两首诗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分别讲述。两首诗都是讲述送别的,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把这样的诗称作——“送别诗”。(板书送别诗) 4、谁愿意试试有感情地读读这两首诗。诗歌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诗中的离情别绪、浓浓的友情) 世间最打动人的莫过于一个“情”字。(板书“情”) 这两首诗中有“情”这个字吗?却无处不散发着浓浓的情,“情”藏在哪些字眼中?让我们今天来找找藏在诗歌中那份深情厚谊。 二、悟读《送孟浩然之广陵》,感悟“借景抒情”的写法。 1、让我们先来体会《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诗中动人的情谊。 自己反复读,边读边抓住关键词语发挥想象,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面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 给一个句式:

读到这个词语时,我联想到。(预设,孩子们会提到“黄鹤楼”“烟花”“孤帆”“碧空尽”“长江”“天际”等) 2、老师发现你们提到的这些关键词语,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景物的词语(板书“景”字)。作者意在言情,却着力写景,让景中有请,情景交融,这种写法,我们叫做“借景抒情”(补充板书为“借景抒情”)。语言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李白为什么不直接表达出自己的那份情呢?他为什么不直接在诗中说明:孟浩然,我舍不得你,孟浩然,我祝福你,孟浩然,我希望你早点回来,……为什么,你们懂吗?是的,这就是古代诗人创作诗词时讲究的含蓄之美,隐隐约约,朦朦胧胧,隐约朦胧中,你却更能感受到那份言说不尽的深情,那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厚谊,这样的情,美得醉心,美得深沉。 4、要读出这份情,就要读着文字,想象“景”所呈现的画面,突出画面的意味深长,来,试试朗读中突出景,来突出那份情,那份美。学生试读,指名读,评议,师范读。 三、比较《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合作学习,感悟不同诗作中,相同的离情,不同的别意。 1、景是通向诗人内心的路,是了解诗人情感的一座桥。《送元二使安西》也表达了诗人王维对元二依依不舍的离情,那么这两首同为送别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请各小组同学,借助老师提供的学习表来思考、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交流。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荡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记亦______。 (3)有志则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如______,如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 3.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 (4)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______ ______ ______ 4. 判断对错。 (1)“无数夕阳山”的上一句是“风景旧曾谙”。 (2)“落木千山天远大”的下一句是“澄江一道月分明”。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下一句是“浮天水送无穷树”。 (4)“欲饮琵琶马上催”上一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厌”字的意思是讨厌。 (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的意思是: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6.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

一至四年级古诗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汇总

【小学四年级】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时学生请假条

——————————老师: 我因—————————————————————————————————————(事),所以需请假—————————————(时间),望您批准! 此致 敬礼! 请假学生:————————所在班级:————————————— 请假时间:————月————日教师签名:———————————— 学生请假条 ——————————老师: 我因—————————————————————————————————————(事),所以需请假—————————————(时间),望您批准! 此致 敬礼! 请假学生:————————所在班级:————————— 请假时间:————月————日教师签名:—————————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部编版(人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 1. 根据情境提示写句子。 (1)《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原因是:______。(填诗句) (2)苹苹学习很努力,老师经常鼓励她说:“欲穷千里目,______。” (3)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______。培养一个人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4)“不以规矩,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遵守规则。 2.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丝绸之路,东起______,往西一直延伸到______。 (2)看到小孩在剥蓬蓬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平乐·村居》中的“______,______”这句词。 (3)“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出______自代诗人______写的《______》。(4)我们每个人都应自强,正如《周易》中所说:“______”。 3. 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 (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 (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①题:______ ②缘:______ ③不识: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练习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练习 1.”这条名言的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失败在于因循守旧。 相互之间都有可取之处。 ”来告诫人们,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告诉人们时间宝贵,一去不复返,鼓励人们应该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5.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终究会取得成功,表示这个意思的名 言是:”

(牛顿) 23.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我怎么也想不出方法,就 在我时,老师给了我一个提示,我恍然大悟,真是,马上就把题做出来了。 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咏鹅》的作者是()。 A.孟郊 B.高适 C.骆宾王 D.杜甫 2.“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是指()。 A.杭州 B.苏州 C.徐州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李白的()。 A.《静夜思》 B.《望庐山瀑布》 C.《赠汪伦》 4.“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 A.乘、搭 B.同“座” C.因为 5.下列诗篇中王昌龄写的有()。

A.《凉州词》 B.《出塞》 C.《鹿柴》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渔歌子》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志和。() 2.《望洞庭》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3.《枫桥夜泊》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4.《送元二使安西》、《悯农》、《鹿柴》都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5.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人。() 三、名句联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6.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8.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提示补充诗句。 (一)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1.晓看红湿处,()重锦官城。

四年级古诗12首

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渭城朝雨浥轻尘,故人西辞黄鹤楼, 客舍青青柳色新。烟花三月下扬州。 劝君更尽一杯酒,孤帆远影碧空尽, 西出阳关无故人。惟见长江天际流。 3、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4、渔歌子唐·张志和 横看成岭侧成峰,西塞山前白鹭飞, 远近高低各不同。桃花流水鳜鱼肥。 不识庐山真面目,青箬笠,绿蓑衣, 只缘身在此山中。斜风细雨不须归。 5、望洞庭唐·刘禹锡 6、忆江南唐·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潭面无风镜未磨。日出江花红胜火, 遥望洞庭山水翠,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银盘里一青螺。能不忆江南。 7、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8、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梅子金黄杏子肥, 村庄儿女各当家。麦花雪白菜花稀。 童孙未解供耕织,日长篱落无人过, 也傍桑阴学种瓜。唯有蜻蜓蛱蝶飞。 9、乡村四月南宋·翁卷10、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绿遍山原白满川,朝辞白帝彩云间, 子规声里雨如烟。千里江陵一日还。

乡村四月闲人少,两岸猿声啼不住, 才了蚕桑又插田。轻舟已过万重山。 11、题临安邸南宋·林升12、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 山外青山楼外楼,应怜屐齿印苍苔, 西湖歌舞几时休!小扣柴扉久不开。 暖风薰得游人醉,春色满园关不住, 直把杭州作汴州。一枝红杏出墙来。 1、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2、凉州词唐·王之涣 京口瓜洲一水间,黄河远上白云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羌笛何须怨杨柳, 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不度玉门关。 3、凉州词唐·王翰 4、出塞唐·王昌龄 葡萄美酒夜光杯,秦时明月汉时关, 欲饮琵琶马上催。万里长征人未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但使龙城飞将在, 古来征战几人回。不教胡马度阴山。 5、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6、别董大唐·高适 寒雨连江夜入吴,千里黄云白日曛, 平明送客楚山孤。北风吹雁雪纷纷。 洛阳亲友如相问,莫愁前路无知己, 一片冰心在玉壶。天下谁人不识君。 7、绝句唐·杜甫8、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3)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4)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6)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7)兔不可复得,______。 (8)雅人四好:______ (9)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2. 名言诗句我会用。(填序号)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⑤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老师告诉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不应该骄傲,而应该“______ ”。 2.爸爸希望我珍惜时间,常对我说:“______。” 3.吃饭时,看着碗中那白白的米饭,我想起了“______”这两句诗。 4.“______”的意思是说人多力量大。 5.“______”,要想实现目标,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本首诗共有______小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______ 一瞬——______ (3)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5)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4. 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1)根据片段内容填空。 秋的声音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绽开--______匆匆--______ (3)用“匆匆”造句。 5. 课外阅读。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诗的一、二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最可贵的地方是()(多选)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年级上册古诗词

一年级经典诵读 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十首: 01 咏鹅 骆宾王 ??? 鹅,鹅,鹅, qū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项向天歌。 bái máo fúlǜshuǐ 白毛浮绿水, h?ng zhǎng bōqīng bō 红掌拨清波。 02 静夜思 李白 chuáng qián míng yuaguāng 床前明月光,yíshìdìshàng shuāng 疑是地上霜。 jǔt?u wàng míng yua 举头望明月,dīt?u sīgùxiāng 低头思故乡。

03 春晓 孟浩然 chūn m ián bùju?xiǎo 春眠不觉晓, chùchùw?n tíniǎo 处处闻啼鸟。 yalái fēng yǔshēng 夜来风雨声, huālu?zhīduōshǎo 花落知多少。 04 回乡偶书 贺知章 shào xiǎo líjiālǎo dàhuí 少小离家老大回,xiāng yīn wúgǎi bìn máo shuāi 乡音无改鬓毛衰。?r t?ng xiāng jiàn bùxiāng shí 儿童相见不相识,xiào wan kac?ng h?chùlái 笑问客从何处来。

05 悯农 李绅 chúH?rìdāng wǔ 锄禾日当午, hàn dīh?xiàtǔ 汗滴禾下土。 shuízhīpán zhōng cān 谁知盘中餐, lìlìjiēxīn kǔ 粒粒皆辛苦 06 忆江南 白居易 jiāng nán hǎo fēng jǐng jiùc?ngān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rìchūjiāng huāh?ng shang huǒ 日出江花红胜火, chūn lái jiāng shuǐlǜrúlán 春来江水绿如蓝, n?ng bùyìjiāng nán 能不忆江南?

小学四年级写景作文:古诗词

古诗词 本文作文是关于四年级的写景作文古诗词,欢迎阅读。 沙沙沙!沙沙沙!”又下雨了。雨纷纷扬扬的,轻如牛毛,细如丝线,如尘似雾,从天空飘落下来。那雨轻轻地落在树枝上,树枝上的嫩芽钻出了可爱的小脑袋,睁开美丽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雨悄悄地落在草地上,草儿顽强地掀开了压在它身上的泥土,努力地钻了出来。它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开始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小草这儿一堆,那儿一簇,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衣裳。草丛中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黄的油菜花、红的玫瑰花、紫的三角梅、白的郁金香,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几只燕子从空中叽叽喳喳地飞过,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真美啊!” 可这样的雨中美景,却吸引不了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的目光。他们来去匆匆,个个心事重重。行人中,有的扛着扫把,带着祭品,去扫祖墓,想起去世的亲人,心情十分悲痛;有的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前途未卜,心情压抑;有的正走在投靠亲友的路上,前景不明,更是心烦意乱。他们头上顶着阴郁的天空,心情在小雨的浸润中显得更加沉重了。 行人中,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杜牧。他身材偏瘦,皮肤白净,戴着斗笠,背着行囊,步履艰难。杜牧脸色憔悴,眉头紧锁着,形成了“川”字,一边走,一边还摇头叹息着什么。他已经赶了好几天的路了,加上这“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到处迷迷蒙蒙,更使他情绪低落。此时此刻,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口渴得喉咙像要冒烟。他多么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吃口热饭,填饱肚子,再喝上几口老酒,解解渴,暖暖身子,然后好好地睡上一觉,该有多爽啊。然而这人生地不熟的,叫他往哪儿找酒家啊。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悠扬的笛声。那声音是那样清脆、悦耳。杜牧的精神不由为之一振。他抬起头来,放眼望去,只见迎面走来一只黄牛,黄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他大约十一二岁,黑里透红的小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出了几分机灵、几分可爱、几分淘气。杜牧心想:有牧童就有村庄,有村庄就有酒家,对了,我何不向他打听一下?他想到这里,走向前去,很有礼貌地问:“小兄弟,请问这儿有酒家吗?”牧童看见了他,点了点头,笑了一笑,向他扮了一个鬼脸,拿着笛子往身后的方向指了指,意思是:往前走,就有酒家了。杜牧明白了,他连忙谢过牧童,打起精神,加快脚步,往前走去。果然,不久,一个村子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那儿道路两旁开满了杏花,几个酒幌子在随风飘舞着,好像正向他招手呢……杜牧兴奋极了,灵感也随之而来,一首七言绝句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年级:石玉洁

最新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大全

1 回乡偶书 2 [唐]贺知章 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4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5 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 [唐]李白 8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9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 1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 [唐]王维 1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宿建德江 16 17 [唐]孟浩然 18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9 20

21 望洞庭 22 [唐]刘禹锡 23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4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5 望天门山 26 27 [唐]李白 28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9 30 31 32 回乡偶书(二) 33 [唐]贺知章 34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35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6 37 38 芙蓉楼送辛渐 39 [唐]王昌龄 40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4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43 44 [唐]王维 45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6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7 48 天净沙 49 秋思 50 [元]马致远 51 枯藤老树昏鸦, 52 小桥流水人家, 53 古道西风瘦马。 54 夕阳西下, 55 断肠人在天涯。 56 57 枫桥夜泊 58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9 60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敕勒歌 62 63 北朝民歌 64 敕勒川, 阴山下。 65 66 天似穹庐, 67 笼盖四野。 68 天苍苍, 69 野茫茫。 70 风吹草低见牛羊。 71 72 寄扬州韩绰判官 73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74 75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76 77 登幽州台歌 78 [唐]陈子昂 79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山茶满盆开, 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 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 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 腊月寒梅斗冰霜。 (1)连一连。 三月______ 菊花 六月______ 桂花 八月______ 荷花 四月______ 牡丹 九月______ 桃花 (2)“石榴红似火”是说石榴花像______一样红。“茉莉花如雪”是说茉莉花像______一样白。 (3)正是农历______月,冬月是农历______月,腊月是农历______月。 2. 按原文内容填空。 (1)少年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潜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震惶。鹰隼______,______。 3. 课外阅读。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静夜思: 疑: 举头: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读课文《画》,完成练习。 远看有色,近听无声。 春花还在,人鸟不惊。 (1)在诗中田字格里写出正确的字,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 (3)用横线画出诗中写“人走近了,小鸟也不惊慌,不会飞走”的诗句。 (4)这首诗的内容是一个谜面,它的谜底是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 金波 阳光透过枝叶, 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 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 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 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 (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 6. 判断对错。 (1)“无数夕阳山”的上一句是“风景旧曾谙”。 (2)“落木千山天远大”的下一句是“澄江一道月分明”。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下一句是“浮天水送无穷树”。 (4)“欲饮琵琶马上催”上一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厌”字的意思是讨厌。 (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的意思是: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7. 赏析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至四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30首

一至四年级小学生必备古诗词30首(附加五首) 杂诗·君自故乡来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q ǐ 窗前,寒梅著花未?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 ū萸y ú 少一人。 凉州词 作者:王翰h 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cu ī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j 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zh āo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t ?n ɡ雀qu a春深锁su ǒ二乔qi áo 。 《伊州歌》

作者:益嘉ji ā 运 打起黄莺y īn ɡ 儿,莫教枝上啼。 啼t í时惊妾qi a梦,不得到辽li áo 西。 哥舒歌 作者:西鄙b ǐ 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ku ī牧马,不敢过临洮t áo 。 宫词·故国三千里 作者:张祜h ù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送别 作者: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chu í 。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八阵图 作者:杜甫 功ɡōn ɡ盖ɡài 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y í恨h an 失吞吴。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xi ? ,此物最相思。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h a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f ù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q īn 古道,晴翠cu ì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q ī萋q ī满别情。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望

小学一年级上册古诗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回乡偶书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三年级】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①萧萧:风声。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④篱落:篱笆。)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②山东:指华山以东。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 1. 请默写诗、文。 (1)弟弟平常老说,他们几个好朋友的关系就是“______——生死之交”。没想到为了一只彩笔就翻脸无情,这真是“孙猴子的脸——______” (2)我能从“______,______”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3)当你的朋友面临困境,正悲观失望时,你会选择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______,春天还会远吗?”来激励他。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刘禹锡笔下描写黄河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可以从:“______,”中找寻到杨氏子语言的机智幽默。 (6)看到弟弟整日游手好闲,爷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______,一寸光阴不可轻” (7)《少年中国说》中“______”意思是只才有不断地创新和成长。 2. 课外阅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3. 读诗歌,回答问题。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1)请翻译整首诗。 (2)“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姓氏谣 东方慕容和上官, 诸葛司徒与欧阳。

中华姓氏上千种, 单姓复姓遍四方。 不管你我姓什么, 中华儿女是一家。 (1)用“_____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 (2)“遍四方”的意思是()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 5. 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7.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 (1)将诗句补充完整。 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潋滟:______ 亦:______ 奇:______

一至四年级古诗(整理)

人教版小学阶段一至四年级所学古诗【一年级】上册共5首 《一去二三里》北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画》清.高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咏鹅》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画鸡》明代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共4首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二年级】上册共4首 《赠刘景文》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年级】下册共4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三年级】上册共5首 《小儿垂钓》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古诗全(供参考)

2017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古诗 《咏鹅》 【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 鹅é鹅é鹅é , 曲q ǔ项xi àn ɡ向xi àn ɡ天ti ān 歌ɡē 。 白b ái 毛m áo 浮f ú绿l ǜ水shu ǐ , 红h ón ɡ掌zh ǎn ɡ拨b ō清q īn ɡ波b ō。 【译文】: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悯农》 【作者】李绅 【朝代】唐 锄ch ú禾h é日r ì当d ān ɡ午w ǔ,汗h àn 滴d ī禾h é下xi à土t ǔ 。 谁shu í知zh ī盘p án 中zh ōn ɡ餐c ān ,粒l ì粒l ì皆ji ē辛x īn 苦k ǔ 。 【译文】:这首悯农诗,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在盛夏的正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汗水淼淌滴在庄稼地里。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 《古郎月行》(节选)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小xi ǎo 时sh í不b ù识sh í月yu è,呼h ū作zu ò白b ái 玉y ù盘p án 。 又y òu 疑y í瑶y áo 台t ái 镜j ìn ɡ,飞f ēi 在z ài 白b ái 云y ún 端du ān 。 【译文】: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 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风》 【作者】李峤 【朝代】唐 解ji ě落lu ò三s ān 秋qi ū叶y è,能n én ɡ开k āi 二èr 月yu è花hu ā 。 过ɡu ò江ji ān ɡ千qi ān 尺ch ǐ浪l àn ɡ,入r ù竹zh ú万w àn 竿ɡān 斜xi é 。 【译文】: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画》 【作者】王维 【朝代】唐 远yu ǎn 看k àn 山sh ān 有y ǒu 色s è,近j ìn 听t īn ɡ水shu ǐ无w ú声sh ēn ɡ 。 春ch ūn 去q ù花hu ā还h ái 在z ài ,人r én 来l ái 鸟ni ǎo 不b ù惊j īn ɡ 。 【译文】:

四年级古诗全

1.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3.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3.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5.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6.朝天子.咏喇叭(明王馨)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 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 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 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 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7.初秋行圃(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18.马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9.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0.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1.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2.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3.梅花绝句(宋陆游) 闻到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24.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2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6.四时田园杂兴(宋范大成)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7.阳关词(宋陈刚中) 客舍休悲柳色新,东西南北一般春。 若之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28.春晚(宋梵崇) 春光过眼之须臾,榆荚杨花扫地无。 却忆菩提湖上寺,绿荷擎雨看跳珠。 29.苔(清袁牧)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30.暮热游荷池上(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31.山行(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32.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33.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4.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 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 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35.咸阳值雨(唐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36.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37.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8.春寒(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39.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40.临平泊舟(宋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41.成都曲(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42.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3.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4.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45.从军行(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46.乡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7.闽中秋思(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48.桃花溪(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9.江上别李秀才(唐韦庄)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 莫向尊前惜沈醉,与君俱是异乡人。 50.从军行(唐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51.送人游岭南(唐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52.早行(李渔) 鸡鸣自起束行装,同伴征人笑我忙。 却更有人忙过我,蹇蹄先印石桥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