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画面的组成元素

摄影画面的组成元素

摄影画面的组成元素
摄影画面的组成元素

第四讲摄影画面的组成元素

一个景色,一件事物,或一幅画面的组成,其中必然有主要对象、次要对象、环境背景;根据对象所处的空间位置又可分为前景、后景等。在摄影中就形成了主体、陪体、环境和前景、后景等概念。他们也就是画面景象构成的诸成分。

第一节画面构图的景象成分

一、主体的表现方法

主体就是拍摄时关注的主要对象,它可以是一个人或某一物体,也可以是一群人或一组对象,它是构图的主要构成成分。作为主体一般应具有两个基本条件:1他是画面所表现的内容的主要体现者(事物的主要构成成分,集中人们的思想,使人们领悟事物内容的作用);

2它是画面结构的中心(画面的结构依

据,集中观赏者视线的作用)。

主体在画面中可以在任何位置上,

但在处理上要鲜明突出。主体形象是否

鲜明突出有两方面因素:1是对象本身

的条件(处在情节中的主体形象,由于

事物内涵的引导,在人们的意识中它有

重要的意义,易于引起注意,收到鲜明

突出的效果,对象的形态以及明暗、色

彩的状况都是先决条件);2是造型形式

(造型形式不依对象条件为前提,有主

体位置与主体在画面空间中所占的面积

两个方面。关于位置,传统的方法是将

主体处理在黄金分割线或交叉点的附

近,易于收到鲜明突出的效果,位置的

处理还要注意对象的阴阳、向背,或姿

态动式的变化产生的方向性影响,一般

在主体的前面多留一点空间。关于面积,

主体面积大,醒目容易突出,当主体不能占很大面积的时候,形态、明暗以及色彩状况一样,取决于造型处理,一般在与其他造型因素的有机配合下,都能收到强烈的视觉效果)。

主体的形态最为重要的是轮廓形式石头清晰,清晰易于突出。主体的明暗以及色彩,取决于背景的配合,有对比易于突出。

突出主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主体居于画面的中心。由于人物和物体处于长方形画面的中心部位,整个照片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苏联摄影家A·德科指出,这种把主体位于画面中心的构图方法,是处理主题的最有效的艺术方法之一.但是,在运用这种构图方法时,应相当细心地安排人物与物体,因为将主体置于画面的几何中心,往往会使照片显得较为呆板。例如有些初学摄影的人,常把被摄人物安排在取景范围的中心,并让其正面对着照相机,两眼注视着镜头。结果照片显得呆板,而且画面四周都留有大小一样的空白。这种构图法,更适宜拍摄有关运动的题材。德科将摄影实践中一般采用的突出主体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

1.把主要表现对象拍成特写或接近于特写的中景,这就要求从近距离拍摄,画面范围只是

2.将主体配置在前景中,这样画面就可以包含足够大的空间,成为一张全景照片。

3.使主体与背景在影调或色调上有适当的差异,或形成鲜明的对比。

4.用光线强调构图中的主要部分,使之显得亮度最高。

5。对主体进行精确聚焦,使次要部分或背景失去清晰度。

6.使画面中的主线向涵义中心集结,并用光斑加以强调,这种方法多用于表现内景。

7.把主体设置在画面中心或靠近中心的部位。如果近处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东西,观众首先就会注意到主体。

8.用拍摄角度来着重强调主体。但须注意,不应用极度的俯角或仰角。

二、陪体在画面的地位和作用

陪体是指画面上与主体构成一定的情节,帮助表达主体的特征和内涵的对象,是画面中陪衬主体的景物或人物,是帮助主体揭示内容的成分。组织到画面上来的对象有的是处于陪体地位,它们与主体组成情节,对深化主体内涵,帮助说明主体的特征起着重要作用,在构图中有均衡画面、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在摄影构图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存在主、次的关系,陪体在画面上是处在与主体相应的次要位置上,与主体相呼应,但又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陪体的处理一定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陪体随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画面上由于有陪体,视觉语言会准确生动得多,陪体处理的好坏会影响到主题思想的表达和作品

陪体的作用有如下几个特点:

1.陪体具有深化主体内涵的作用,与主体共同完成表现主题的任务。

2.陪体使画面更自然、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这也是构图的一项主要的任务。

3.陪体使画面更富有形式美感,与主体形成对比,起到装饰、美化画面的作用。

4.陪体能说明主体的身份、所处的时代、环境、季节、气候等问题。

5.陪体能使画面的视觉语言准确完整,有时更富有哲理,使画面更富有说服力。(关于图片说服力的一些观点)

画面陪体的安排必须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陪体在画面所占面积多少,色调的安排,线条的走向,人物的神情动作,都要与主体配合紧密,息息相关,不能游离于主体之外。由于画面布局有轻重主次之分,所以陪体在画面上常常是不完整的,只需要留下能够说明总是的那一部分就够了。陪体全,主体会削弱,不要贪大求全,要从实际效果出发,取舍人有分寸感。

陪体的处理也有直接和间接处理,有时陪体不直接见诸于画的情况,我们说陪体虽是与

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但有一些画面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不在画面之中,而在画面之外。画面上主体的动作神情是与画面以外的某一对象有联系,这对象虽然没有表现在画面之上,却一定会出现在观赏者的想象之中,这种表现我们叫作陪体的间接表现。陪体的间接处理,重要的在于必须巧妙地安排好引导想象的媒介。

陪体的间接处理是结构画面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可以扩大画面的生活容量,创造画外之画,让观赏者的想象来参加画意的创造,引起欣赏的兴趣和回味的余地。所以结构画面要做到像外见意,画外有画,画幅有限,画意有限。一些经典画例给我们以范例,如《深山藏古寺》,只画了小和尚下山溪边挑水;《竹锁溪桥卖酒家》,只在竹梢上写一酒字;《踏花归去马蹄香》,马蹄的香都不在画面之内,画面只见蝴蝶飞扑在马蹄之中,只留给观众去想象。绘画中的这些艺术构思很值得摄影者在立意和结构中学习,在选取素材,经营画面时,同时要考虑抒情性、哲理性及含蓄的审美要求,要学会利用间接处理陪体的手法,加强摄影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

三、环境对烘托主体的作用

在许多的摄影艺术作品里,我们常常可以从画面上看到有些对象是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对主体、情节起着烘托的作用,以加强主题思想的表现力。作为环境组成部分的对象是处于主体前面的,我们称它为前景;处于主体后面的,我们称它为背景。

1、前景处在主体前面,靠近相机位置,它们的特点是呈像大,色调深,大都处于画在的四周边缘,前景通常运用的物体是树木、花草,也可以是人和物。陪体也可以同时是前景。

A、利用一些富有季节性和地方特征的花草树木做前景,渲染季节气氛和地方色彩,使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用春天的挑花、迎春花作前景既交待季节性,又使画面充满春意;用菊花、红叶做前景,秋色洋溢画面;用冰桂、雪枝作前景,北国冬日的景象如在眼前,亲临其境。拍摄海南风光,用椰树、芭蕉作前景,富有南国情调;用竹、红棉,具有南方的乡土气息。这些前景对主题常常是有力的烘托。

B、前景用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

结构画面对镜头有意靠近某些人或物,利用其呈像大,色调深的特点,与远处的景物形成明显的形体大小对比和色调深浅的对比,以调动人们的视觉去感受画面的空间距离,视觉的效果画面就好象有了纵深轴线,使人感觉不再是平面的了。一些有经验的摄影者在拍摄展示空间场面的内容时,总力求找到适当的前景来强调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感,而且常常利用前景与远景中有同类景物,如同是人、树、山等。由于远近不同,在画面上所占面积相差越大,则调动人们的视觉规律来想象空间的能力就越强,纵深轴线的感受就越鲜明。

C、突出画面内容的概括力

在表现一些内容丰富、复杂的事物的时候,有意将所要表现的事物中最有特征的部分放置在前景位置上,是加强突出画面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为了一个数据》和《新炊间黄梁》)。画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了展示农村生活日益富裕的景象,前景是两只新的铝制水桶,上面摆着等着要下锅的鱼块、肉类、蔬菜、白米等,由于它们处在画面的前面,呈像大而鲜明,给了人们强烈的视觉印象,加强了对内容的概括力,增加了画观视觉感。

D、运用前景与背景景物作内容上的对比,来完成摄影艺术常用的对比手法(如《差距》、《第一接触》),形成令人深思的主题。

E、前景给予人们一种主观的地位感。加强画面的地位感,如用门、窗、建筑物等鲜明特征的景物做前景,让其在画面上占有较大的位置,给观众以心理上的影响,无形中就会缩短观众与画面之间的距离,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这对增加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是很有利的。给观众以地位感,在其它艺术文学创作中都是很重视的,要引人入胜,先要引人入境。象李白的诗句一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四句诗中第一句很重要,先说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是在床前看明月,所以后面引发出来的思故乡的情感才

自然、真实。而摄影艺术会做到这一点,就常常借助于前景来达到。

F、前景的运用可增加画观的装饰美。

一些有规则,排列的物体,以及一些具有图案形状的物体,用来作前景,使画面象装饰了一个精美的画框或花边一样增加了美感,显得画面生动活泼,跳跃(如《宝钢圆舞曲》)、《新的高度》),将人物镶嵌在中间,十分优美、优雅、自如。

G、前景有均衡画面的作用

有时我们在画面上发现空缺不均衡的时候,比如天空无云显得单调时,用下垂的枝叶置于上方,弥补画面不足之处;有时画面下方压不住,上重下轻的时候,可用山石、栏杆做前景,色调深使画面压住阵脚,达到稳定、均衡的作用。

H、前景运用虚焦点的表现手法,给人们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近年来,在很多的摄影艺术作品中,很多人在前景的运用上,常常运用虚焦点,杂乱的景物来作前景,虚而且乱,观众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还觉得有意思,这是由于人们对摄影艺术的审美趣味也在变化和发展,越来越趋向自然、真实、要求有现场的气氛。前景的虚和乱可以强调出这种现场气氛而且前景的虚也有助于突出主题的实,以虚衬实。前景的乱也是要打引号的。事实上是乱中有治,形似乱,却是以不妨碍主体突出为原则的,如果乱得边主体都淹没了,恐怕观众也难以接受,你自己也不满意,所以它的原则是:“虚中求实,乱中求治”。

以上说的是前景的八个作用。事实上,前景的运用往往是同时起其中的几种作用的,最好一箭射几雕。总的来说,运用前景的意义是丰富画面的词汇,增加画面的文采。但是切记,前景不可滥用,可有可无时,宁可不用,以求画面的简洁;另外,前景的形状、线条结构要尽可能优美,与主体紧密联系和呼应,结合成一个整体,帮助表达主题思想。

2、背景

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是处于在什么环境之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切造型艺术家都很重视背景的作用,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都非常重视背景对主体的烘托。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过,“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及地方部位”。摄影艺术家同样懂得,背景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有举足轻重之势。往往有这种情形:拍摄一幅作品,主体、陪体、神情、姿态都很理想,但由于背景处理不好而告失败。摄影画面的背景选择,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抓特征;二是力求简洁;三是要有色调对比。

A、首先要抓取一些富有地方特征、时代特征的景物作背景,明显地交代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气氛,以加深观众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抓取其有时代特征的景物,使人们了解时代背景。

如用冒烟的火车头或工厂的烟囱作背景,在五十年代还是使人感到生意蒸蒸日上,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能启发人们的审美感情;但八十年代的今天,仍然这样作背景,就会被说成是污染,反映码头工人也是如此。拍摄人像也很重视选取富有特征的环境作背景来衬托人物的职业和性格特征。(如少女不能先用大红大花作背景),这称为环境肖像。环境对人物的烘托,背景的衬托也有正衬、反衬之分,如幸福的儿童用鲜花盛开的花园作环境衬托,是正衬;如饥饿贫穷的儿童处在花花世界的繁华街道上,是反衬。

B、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绘画和摄影艺术表现手段的不同,在于绘画用的是加法,摄影用的是减法”,因为绘画反映生活总是给画面上添上些东西,而摄影反映生活则总是千方百计地减去那些不必要的东西。而其中重要的是将背景中可有可无的妨碍主体突出的东西减去,以达到画面的简洁精炼。

从很多摄影作品上分辨出来,发现许多有经验的摄影者都充分调动各种摄影手法以达到

背景的简洁。有的是用仰角度避开地平线上杂乱的景物,将主要对象干干净净地衬托在天空上;有的用俯角度以马路、水面、草地为背景,使主体轮廓清晰,获得简洁的背景;有的利用逆光,将背景杂乱的线条隐藏在阴影中;有的用晨雾将背景掩藏在白色的雾霭之中;有的用长焦距镜头缩小背景,景物排除在画面之外;有的用虚焦点柔化背景线条。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简洁背景的效果。

C、背景要力求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对比(在彩色摄影中要有色调对比),使主体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和清晰的轮廓线条,加强视觉上的力度。

处理轮廓形状的法则:暗的主体衬在亮的背景上;亮的主体衬在暗的背景上;亮的或暗的主体衬在中性灰的背景上;主体亮,背景亮,中间要有暗的轮廓线;主体暗,背景暗,中间要有亮的轮廓线。因为摄影是平面的造型艺术,如果没有影调或色调上的对比和间隔,主体形象就要和背景溶成一片,丧失被视觉识别的可能性,所以有人把画面景调色调的对比,比作运载手段,有了它,画面形象才会凸出来送到观众面前。

背景的处理是摄影画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拍摄中细心选择,才能使画面内容精炼准确,使视觉形象得到完美表现。

五、空白的留取

摄影画面上除了看得见的实体对象之外,还有一些空白部分,它们是由单一色调的背景所组成,形成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隙。单一色调的背景可以是天空、水面、草原、土地或者其它景物,由于运用各种摄影手段的原因,它们已失去了原来实体形象,而在画面上形成单一的色调来衬托其它的实体对象。

空白虽然不是实体的对象,但在画面上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沟通画面上各对象之间的联系,组织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空白在画面上的作用,如同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一样,能使画面章法清楚,段落分明,气脉通畅,还能帮助作者表达感情色彩。下面具体分析一下画面空白部分的处理及其所起的作用:

1、画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是突出主体的需要。要使主体醒目,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就要在它的周围留有一定的空白,如拍人物也总是避免头部、身体与树木、房屋、路灯及其它物体重叠,而将人物安排单一色调的背景所形成的空白处,在主体物的周围留有一定空白,可以说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规律。因为,人们对物体的欣赏是需要空间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如果将它置于一堆杂乱的物体之中,就很难欣赏到它的美,只有在它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间,精美的艺术品才会放出它的艺术光芒。

2、画面上的空白有助于创造画面的意境

一幅画面如果被实体对象塞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白,就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画面上空白留得恰当,才会使人的视觉有回旋的余地,思路也有发生变化的可能。人们常说:“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空白留取得当,会使画面生动活泼,空灵俊秀。空白处,常常洋溢着作者的感情,观众的思绪,作品的境界也能得到升华。

画面的空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实处的延伸。所谓空处不空,正是空白处与实处的互相映衬,才形成不同的联想和情调。比如齐白石画虾,几只透明活泼的小虾周围大片空白,没有画水,但人们觉得周围空白处都是水。摄影画面空白处与实处的经营,也应能激起观众丰富的联想,利用空白来创造意境,在其它艺术中都有创造性的作用。

3、空白还是画面上组织各个对象之间呼应关系的条件

不同的空间安排,能体现不同的呼应关系。所谓呼应,总是由两个对象之间有一定距离构成的,如两上对象紧挨在一起,也就无所谓呼应。一切物体因开头不同,使用情况不同,线条伸展方向不同,光线照射不同等等情况,都会显出一定的方向性,有向背关系,要仔细观察物体的方向性,合理地安排空白距离,以组织其相互的呼应关系。

4、空白的留取与对象的运动有关

一般的规律是:正在运动的物体,如行进的人,奔驰的汽车等对象,前面要留有一些空白处,这样才能使运动中的物体有伸展的余地,观众心上也觉通畅,加深对物体运动的感受,人的视线也是一种具有合乎人们欣赏的心理要求。总之,我们要善于灵活地,具有独创地运用空白。

5、画面上的空白与实物所占的面积大小,还要合乎一定的比例关系。

要防止面积相等、对称,一般来说,画面上的空白处的总面积大于实体对象所占的面积,画面才显得空灵、清秀。如果实体对象所占的总面积大于空白处,画面重在写实,但如果两者在画面上的总面积相等,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呆板平庸,这是一个形式感觉的问题。

我国古代绘画论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也就是说在疏密的布局上走点极端,以强化观众的某种感受,创造自己的风格。空白的留舍及空白处与实处的比例变化,的确是一项创造性的画面布局的重要手段。

六、画面要达到整体的均衡

在把画面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最后一步是要审查一下画面是否均衡,因为均衡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一种心理要求和形式感觉。画面均衡与否,不仅对整体结构有影响,还与观众的欣赏心理紧密地联系着。

现实生活中,一切稳定的物体都有均衡的形式:桌子四条腿是稳固的,如果三条腿则一定将它形成均衡的鼎足足势才会稳固;盖房子如果下面小上面大,就给人一种不稳固的感觉;挑担子一头重一头轻,使人走路不便;劳动中人们的姿态显然是求得身体均衡以合乎这一劳动特点的姿态……。许许多多的生活现象培养了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并且在人们的审美过程中起作用。

一幅画面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均衡,安定的,使人感到稳定,和谐,完整。利用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强调画面的表现力:

1、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时,要求画面的均衡平稳,甚至有意地采取对称式的均衡,从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示出一种古朴的庄重的关系。

2、在一些强调幽雅、恬静、柔媚的抒情性风光画面及生动活泼的人物、情节画面中,要求的是变化中的均衡画面上可以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但整体要求是均衡的。

3、均衡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加以运用。即有意地违反均衡的法则,使画面人不均衡中造成某种动荡感,象受到外界冲击一样。利用不均衡的变格形式来深刻地表达主题。

以上我们详细谈了关于画面构图与布局的五个关键的问题,可概括为:

1)主题在画面的位置和地位;

2)陪体在画面的地位和作用;

3)环境对烘托主体的作用;

4)画面空白的留取;

5)画面要达到整体的均衡;

这对今后我们在摄影创作中很好地去运用和实践,找出画面布局的规律、重点手法,提高我们创用上的成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视基础知识

影视艺术基础知识 一、影视构成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景和镜头的基本含义 1.景:指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瞬间的空间呈现。 2.景别:不同的画面叫“景别”,即摄影机和摄像机从各自不同的视距对拍摄对象进行拍 摄时,所获得的各种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景和景别都是一种空间概念,即一种空间上的瞬息呈现。) 3.镜头: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一个镜头就是指摄影机或摄像机从开拍到停止所拍下的全 部影像。(所以一个镜头可以是一个景,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景。一个镜头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写,也可以由特写或近景、中景全景乃至远景。) 4.决定一部影片所使用的镜头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多种因素决定:a.与影片的长短有关,规模大,放映时间长的影片,镜头的数量当然多一些;b.与片种样式有关,戏曲片、生活纪录片、打斗片、惊险片镜头数量相对多些; c.与导演的美学追求和影片的艺术风格有关,如导演崇尚长镜头和纪实美学,那镜头用 的就少。如果崇尚蒙太奇,追求戏剧性风格,所使用的镜头数就多。 第二节各种景别的拍摄及造型功能 1.景别大体分五类: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 2.特写:即视距最近的景。它是影视艺术中进行细节描写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用来突出地 表现某一细节及细节动作的。它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在情绪,给这种情绪以形象性的强浓度表现。就像音乐中的重音一样,通过给观众以较强的刺激和震撼来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写:将主体的某一局部都充满画面,重视提示对象内在的动感和本质。有利于刻画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情况。常被用来做转场组接时的过渡画面。 3. 近景:视距较特写较远的画面,即将摄影机从特写拍摄的镜位向稍加拉开而拍下的画面。 其取景范围,就人体而言,约为人的小半身,即主要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情节和脸部表情。表现人物的脸部表情、说话神态和事物的细节、质感,它是描写人物情感和事物细节的主要景别。 4. 中景:取景范围,就人体来说,一般是拍摄人的大半身,主要表现人物双膝以上的活动 情形,让观众既能看清任务的神态,又能看到人物的形体动作,一般是表现人物的半身活动的。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并配合语言,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关系。 5.全景:视距又比中景远,用以拍摄表现主体的活动及周围的景色,把主体放在一定的环 境范围内加以表现。其取景范围除人的全身外,还包括主体周围的背景。但背景在画面上所占比例较小,并不能完全说明环境。 6.远景的含义及其艺术功效? 远景:即镜头在距离被拍摄对象比较远的情况下所拍摄的广阔空间和广大人群。其特点是画面开阔,景深悠远,一般用来交待环境,渲染气氛。 远景的艺术功效: A.描写环境。许多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和人物传记,一般都要进行环境描写。在 许多影片的开头,便常用远景和大远景交待故事发生或人物生长的时代背景或自然

电视摄像试题集1

电视摄像试题集1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B A、寻像器 B、话筒 C、摄像机机身 D、镜头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 A、光圈值数字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入的光就越多。 B、光圈值数字越大,进入镜头的光越少,所以小口径镜头的光圈值数字就小。 C、f/1.4和f/2.0这两种口径的镜头,在同样的环境下使用,前者进光速度更快。 D、在对摄像机调节黑平衡时,镜头的光圈是关闭的。 3、下面有关镜头焦距与景深说法正确的是:C A、长焦镜头景深大,容易虚焦。 B、广角镜头景深小,不容易虚焦。 C、长焦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D、广角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4、下面关于色温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色温与物体的表面温度相等。 B、色温与温度的大小相反。 C、日出日落时的色温比中午前后的太阳色温高。 D、日光灯比白炽灯的色温要高。 5、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6、人们通过看活动画面对一具体形象的识别速度是:B A、0.6秒 B、2.8秒 C、2.1秒 D、0.4秒 7、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C A、1∶2∶3 B、2∶4∶6 C、1∶1∶1 D、1∶3∶5 8、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D A、0.415 B、0.314 C、0.5 D、0.618 9、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A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10、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_______所导致。A A、强光漫射 B、摄像造型 C、框架结构 D、杂波信号 11、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C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12、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D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13、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为了完整连贯地表现“敦煌彩画”的特殊画幅比例和造型效果,采用的拍摄方式是:C A、推拉镜头 B、固定镜头 C、移动镜头 D、升降镜头 14、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D A、渐变滤光镜 B、晕化镜 C、双焦点镜 D、多棱镜 15、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A

(影视摄影造型)实验报告

(影视摄影造型)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影视摄影造型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2. 不同景别、构图拍摄 3. 摄像机的运动造型 4. 演播室使用 5. 虚拟性电视节目的拍摄——MV拍摄 6. 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拍摄——电视新闻拍摄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

成绩 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实验一: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摄像机原理、部件及其功能,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操作 方法和技巧。 能使用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内容: 一、摄像机的原理 二、机身主要部件和功能参数 三、摄像机镜头调节 四、摄像机的准备 五、摄像机操作要领及技巧 原理:不论是什么样的摄像机,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 指导老师何玲第4 页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 影视艺术概论 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 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摄影造型基础

《摄影造型基础》授课提纲 教学目的:通过对摄影造型基本概念及相关技巧的讲述,帮助学生在学习其他摄影基础课程的同时树立强烈的造型意识。 以“眼力”培养为主导,以“技巧”训练为辅助,引导学生在“眼高” 的前提下自觉领悟“手高”的含义,主动掌握“手高”的学习和训练方 法,为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时安排:课堂教学:每周3课时,总共14周 拍摄训练:课堂4周(每周4课时) 课外2周(每周5课时) 考试方法:课堂讨论(20%)、作品分析(40%)、图片拍摄(40%) 授课大纲: 第一章:摄影的本质与摄影造型的含义 摄影的本质:技术与艺术、记录与表现、纪实与创意 学习摄影造型的方法:眼高与手高、读书与拍片、观察与创作、 功夫在诗外(文学与剧本、历史与现代、绘画与摄影等)摄影画面的造型因素及构成形式: 点、线、面、影调、色彩、运动与瞬间 摄影的基本造型手段和表现能力: 角度、拍摄距离、镜头焦距、景别与景深、光线 摄影画面的内容、形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主题与主体、本与末 作业:找出自己拍摄的最得意的照片,先自夸后自毁; 找出你最喜欢的画面或者你最不喜欢的画面说出理由 下次课讨论 第二章:拍摄位置与摄影造型之间的关系 表示拍摄位置的三个坐标: 方向\距离\角度 拍摄方向: 正面 - 概貌与全貌/静态 侧面 - 空间与纵深/画面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有了主次关系/动态拍摄距离: 影像大小与景的大小 透视(距离和角度的综合作用) 景别大小与前景、后景:构图是一种素质,景别是一种技能 景别的意义与分类 前景(突出主体/营造气氛) 后景(表现环境/传达信息) 拍摄角度(高低) 画幅/宽高比与画面的拍摄范围 高角度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试题_浙江省1月自考试卷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试题_浙江省2009年1月 自考试卷 浙江省2009年1月自考电视摄影造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117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___摄像机属于经济、小巧、操作简单的摄录一体机,一般工业、交通、商业等单位使用较多。( ) A.家用级 B.专业级 C.广播级 D.胶片级 2.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一般是由__________、色温滤色片、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的。( ) A.定焦距镜头 B.变焦距镜头 C.广角镜头 D.长焦镜头 3.__________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 A.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4.__________能使物体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使画面活泼生动,有较强的纵深感和立体感,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

形态和空间深度。( ) A.正面方向拍摄 B.正侧面方向拍摄 C.斜侧面方向拍摄 D.背面方向拍摄 5.前景处于主体之前,选择和处理前景应该( ) A.防止前景过于抢眼 B.能多用就多用 C.比主体清晰以引导注意 D.与主体的色调一致 6.摄像机的焦距不动,则摄像机无( ) A.移、跟运动 B.升、降运动 C.推、拉运动 D.摇摄 7.__________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8.__________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摄像机运动的速度与被摄对象的运动速度相一致,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 ) A.移镜头 B.推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9.__________是指视场角大于60°的镜头,对于摄像机上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焦距小于25mm以下的那一段镜头。( ) A.长焦距镜头B.标准镜头 C.广角镜头 D.变焦距镜头 10.广角镜头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为( )

(影视摄影造型)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影视摄影造型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2. 不同景别、构图拍摄 3. 摄像机的运动造型 4. 演播室使用 5. 虚拟性电视节目的拍摄——MV拍摄 6. 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拍摄——电视新闻拍摄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成绩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实验一: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摄像机原理、部件及其功能,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操作 方法和技巧。 能使用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内容: 一、摄像机的原理 二、机身主要部件和功能参数 三、摄像机镜头调节 四、摄像机的准备 五、摄像机操作要领及技巧 原理:不论是什么样的摄像机,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 指导老师何玲第3 页

文字是构成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文字是构成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各种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映,赋予了版面以无限的魅力,因此研究版面中的文字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字体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上的文字全靠手抄,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大影响了书的批量生产以及书的传播。随着宋代雕版印刷的盛行,字体逐渐地得到了发展。 1、宋体 所谓宋体字,是后人对宋代雕版印刷中书体的指称,其笔画特征在当时并不是十分明显,其特征真正定型于明代,因此日本也称其为“明朝体”。宋体基本笔画特征出自于楷体,其中包括点、横、竖、撇、捺、勾、挑、折等笔画。字体特点概括为: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横画及横、竖画连接的右上方有顿角,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等,结构饱满、端庄典雅、整齐美观。 宋体字既适用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的基本阅读需要,因此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成为了当今设计中最常使用的字体之一。在宋体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系列接近的字体,如:特粗宋、粗宋、大标宋、小标宋、报宋、书宋、中宋、仿宋、长宋、宋黑等。其中特粗宋、粗宋、大标宋、小标宋、中宋由于横竖笔画粗细对比较大,不适合于大篇幅地排印正文,因此通常用于标题字的设计,报宋、书宋、长宋适合排印长篇正文,仿宋多用于排印引言、图注等说明性文字。 2、黑体 随着无饰线西文字的出现,20世纪初在日本出现了一种新的印刷字体——黑体,也称“方头体”、“平体”。其特点:横竖笔画粗细一致,没有宋体字角的装饰性,结构严谨、笔力遒劲、庄重醒目、严肃且富有现代感。黑体字系列通常有:特粗黑、粗黑、大黑、中黑、细黑、中等线、细等线等。其中特粗黑、粗黑、大黑、中黑适用于编排标题,细黑、中等线、细等线适用于编排正文。 3、楷体 楷体是在楷书技术上规范出来的一种字体,与手写体相近似,流畅和谐,富有韵味。通常用于正文及说明性文字。 近年来,字体设计者又将一些手写字体及POP字体也加工为电脑用字,如行楷、隶书、魏碑、舒体、琥珀体、彩云体、竹节体等。 在纷繁复杂的字库里选择合适的字体进行版面编排尤为重要,设计时应反复斟酌,不可随意使用。如笔画复杂、字形过于生动、活泼等字体不适于排印正文,否则就容易使阅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再如有些变体字体本身就存在间架结构失调、笔画不统一、缺乏美感等问题,使用这类字体只会对整体版面起到破坏作用,因此选择字体过程中应当要谨慎。 二、字体的使用 初学者对字体使用没有经验,往往认为字体种类越多设计就会显得越丰富,因此同一版面中会出现多种字体,这样恰恰会造成版面的复杂与凌乱。其实在同一版面中,字体的使用不宜过多。通常来说,即便同一版面中有多种不同层级的信息,最多也就使用两三种不同字形的字体即可。至于信息之间的区分,可以通过文字的字号、颜色以及同字形但不同笔画粗细的字体来加以区别。 三、字距、行距 字距和行距对版面设计的文本编排以及整个版面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来说,正文的字符间隔一般设定为“0”,但有时为了营造版面的节奏感与情趣性,也需要对部分文字的字距进行调整,以求得丰富的视觉效果,如:标题字的设计,广告语的设计等。 行距的设定应视设计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字高的1/2到1个字高之间,小行距的文字阅读通常没有大行距文字疏朗,但却对节省版面空间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这里要强调的是,字距和行距二者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从阅读的流畅性角度看,行距必须大于字距,否则就会造成文字阅读上的不连接性。然而,现代设计中,有些设计师为了故意造成局部文字阅读的障碍性,有时也采用行距等于字距或行距小于字距的设计手段,那种耐人寻味感往往也能收到一些奇效。 四、字号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 重点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 影视艺术概论 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画面的形成取决于镜头的运用。电影语言的问题是如何运用镜头组织拍摄画面的问题(“摄

学习摄影造型的心得体会

学习摄影造型的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数码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精彩。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都带上了单反,自己感觉卡片机也是很好,回来比比看人家拍的确有水平。这次培训就选择了这个数码摄影艺术。 通过学习,我对相机有了初步的了解,还知道了光的重要性。因为拍摄是对光的捕捉,没有光就没有图象,拍摄的时候要运用好光,比如光强度,光亮度,光照度。要学会艺术性的认识造型光,对物体运用侧,逆,顶,地的光。以达到艺术性的效果。还有柔和光和硬光的应用。柔和光:能使物体的颜色看起来更加鲜艳,仿佛是物体本身发出的光。柔和光作用于物体就像“包裹”物体一样。而“包裹”的力度与光源的大小、远近、角度成正比。柔和光的对立面就是“硬”光,硬光不一定很亮,但他能产生鲜明的对比感。 构图也很重要,作品中主题一定要突出,要有情趣,假如别人看我画面时都不知道看了什么东西,那这幅作品还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一定要注意体量的大小,色彩的深浅,形态的疏密。然后,须运用艺术性的审美观察与思维方法表现,知道自己在拍什么、值不值得拍、如何去拍。充分的注意艺术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学会对比,对立,平衡地观察物体,拍摄物体。

对于摄影,自己很小就很喜欢,觉得相片能留住美丽的瞬间,留住我们很多美好的记忆。每次出去玩,都会拍很多照片,留给朋友看看各地的人文风情。学习完了才明白自己和摄影艺术很远,回头翻翻以前的东西,只是为了留一个回忆,乱拍一通,没技巧可言,毫无美感。最最搞笑的是就像老师提到的照片的稳定性,“垂直线歪斜使摩天大楼给人要倒塌的感觉,水平线歪斜会有不稳定的感觉”,这在以前的时候从没有注意过,学习了以后就醒悟了,原来随便玩玩的是那么差劲。也看到了很多老师和学员的作品,欣赏了教程中精美的照片了,希望以后能好好琢磨,拍出佳作。 让我感触最大的是,这次还看到老师给自己女儿做的相册,很用心地记录了生活的点滴。是多么细腻的感情,多么珍贵的礼物。以后我也会给孩子做点什么。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借我们的摄影来发现美,记录美。真正提起我对摄影的兴趣的是,它能将我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文学史抽象的表达,而摄影师具体的表达。看过读者杂志上面那许许多多的照片,一张张的震撼着我。多么神奇!我可以用相机留下孩子与母亲相拥的温馨动人画面,也可以展示出家乡那桃源仙境般的画面,还可以记录那些人生中重要时刻,等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一幅幅照片慢慢的展现。 好照片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拍出的,回想当年偶然有相机时,拍些简单的花花草草,画面上毫无意义却斑斓的色彩表现都能让我有勇气拿出来和朋友们分享,获得快乐!而现在,或许技术和感觉都已进入到了另一个阶段,但眼光挑剔了,喜欢思考,要懂自己拍的内容,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第一章 一、电视画面的概念: 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进行拍摄和制作,电视屏幕显现的电视图像。就电视摄影而言,就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又称电视镜头。 二、电视画面的特性: 1、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 2、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 三、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1、表现具象 2、表现运动 3、运动表现 四、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1、电视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特殊的艺术性创作除外,如有意识偏色等) 3、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第二章(重点) 一、景别的概念: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二、电视景别的作用: 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电视摄影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 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和各自意蕴。 三、景别的分类及概念: 1、远景: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2、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3、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4、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5、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四、拍摄高度概念及包含的三种不同情况: 1、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说相对高度。 2、其中包括三种不同情况:平角、俯角、仰角。 五、拍摄方向概念:

影视艺术鉴赏复习题(含答案)

《影视艺术鉴赏》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电影P3——电影是一种机械化生产的文化产品,电影艺术创作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百科回答:一种综合艺术,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看起来像实在活动的形象。) 2、意识形态P9——意识形态是一种反映个人、集团、阶级、社会要求和理想价值观念体系。 3、电影语言P21——电影语言是一种诉诸观众视觉与听觉的形象符号,是观众可以直接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态。电影语言是表现形式的材料,同时也是电影表意的媒介。 4、蒙太奇P46——指电影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构成与组合,在电影创作中,如果把两个不连续的镜头加以连接,就称之为蒙太奇。 5、流派P88——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一批创作风格详尽的创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大致相近的美学风貌,其作品的思想倾向与创作方法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 6、电视连续剧P132——电视连续剧是最能发挥电视媒介特长的艺术样式,能最大限度地适应观众的观赏心理。时间跨度长、叙事容量大、“强制性”收视行为。 7、纪录片P154——“对现实创造性处理”,一般认为这是对纪录片的经典定义。 8、影视评论P198——在影视欣赏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影视现象进行的客观分析与理性评价。 9、新闻节目主持人P178——新闻节目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主导者,在节目策划、节目编排方面享有极大的发言权,尤其对新闻时事的评述,更是渗透着主持人的独到见解。10、欣赏P198——是将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对象进行感受,是进入作品的交流,像角色替换一样去体验作品中人物的经历,体验作品所提供的规定情景,对人物的遭遇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同身受。 11、评论P198——是将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对象进行进行剖析与评判,要分析作品诱发欣赏者形成感受和体验的程度及原因,分析作品所表现的深层意蕴,是对影视作品内在理性意义的认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审美接受。 12、社会批评方法P209—是一种运用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着眼于影视作品的社会属性,研究影视现象与社会之间互相影响的批评方法。 二、填空题 1、1894年,卢米埃尔兄弟成功地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放映机P5。 2、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在巴黎第一次公开放映商业性电影,被公认为世界电影诞生日。P6 3、1927年美国华纳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被视作电影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P6 4、被视作电影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首映。 5、根据意识形态在影片中裸露的程度不同,电影作品可划分为直露型、间接型、中性型。P11-15 6、电影中的景可分为前景、后景、背景和空镜头。P23 7、电影中的声音包括音响、音乐、话语。P29 8、电影音乐具有哪几个特征从属性、间断性、简明性。P37 9、蒙太奇有哪几大类叙事蒙太奇、心理蒙太奇、表现蒙太奇。P55-60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 空间 静止画面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画面由边框限定出有限范围,具有长度和宽度,其面积可以度量。这一特点引出了客观景物广阔性与画面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画面是平的,只具有二维空间的物理属性。但是客观事物是存在于三维空间之中,这一现实形成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思维方式,于是出现了三维客观世界视觉习惯和二维画面表现之间的矛盾; 用单幅画面只能表现静止的图形,而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运动、变化的事物,因而存在如何在静止画面上表现运动形体的矛盾。 这些内容都属于平面构成研究的范畴,因此本节准备讨论这样三个内容: 画面上呈现二维空间的一些特点 如何在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 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四维空间 1.画面上呈现二维空间的一些特点 (1)可以通过联想生成画面上的背景空间 按照一般艺术规则,在处理主体与背景空间的关系时,一般要求背景对主体起陪衬和烘托的作用,这是当主体与背景都以独立实体存在的情况下,对背景的定位。但是在画面上,有时会出现由主体演释出背景的情形,即背景并非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观看者通过自己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效应联想出来的。 例如下图中,在一张空白纸上画一架飞机,会使人联想到其背景必定是天空如下图;如果在该纸上改画一条船,则会联想到水面的背景。在这里“天空”和“水面”并非客观存在,而是通过人们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效应联想出来的。

(2) 可以通过调整背景与边框的位置关系来拓宽画面的视野 视觉中心一般落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因此当画面需要用一些背景图案进行美化或陪衬时,为了给视觉中心留出比较宽裕的空间,通常将这些背景图案安排在靠近边框的位置,即往上、下靠边,或左右靠边,或靠边框角上,这样就能在阅读主体内容时保持比较广域的视角。例如在下图中,图(a )的背景图案放置的位置居中,显得画面空间狭小,主题内容难以展开呈现;图(b )的背景图案靠近边框角,给主体留出了宽阔的展示空间。 (a)背景图案位置过于居中 (b)背景图案靠边给主体留出展示空间 (3) 可以通过形体与边框大小的关系来显示画面空间的辽阔与拥挤 如前所述,画面上的空间内涵可以借助形体表现出来,同样,这个空间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形体大小与边框面积的关系表现出来。 例如在下图中,边框面积远比飞鸟的形体大得多(图a ),联想到的天空背景就显得十分辽阔;反之如果在同样大的边框内画一个大的形体(图b ),则背景空间就变得狭窄的多!

对摄影艺术的理解

对摄影艺术的理解 理解(一) 摄影是光与影的结合、摄影是光的绘画,是技术和视觉观察力的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是有意识、有思想、经过思考和提炼的艺术作品。摄影是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了解、理解凝固在某一个瞬间,感染他人。 摄影像绘画、文学、音乐一样博大深奥。是用影像表达思想和情感,用影像创作艺术……。在我们的语言已经有太多的粉饰,人类的感情也大多深埋在看不到的地方时,只有视觉艺术能够深入我们的灵魂,那就是摄影艺术。 摄影是应用科学、想象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构成一体的艺术表现方法。是各种各样的技艺和多方面的才能展示。它涉及物理、化学、光学、色彩学、构成、电子技术、生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从器材和思想构成了摄影的两个主要因素。 摄影赋予摄影者把握瞬间的权利和意志。并把瞬间对美的感受提升到无限。其实它也赋予了我们表现自己的权利和意志,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了解、理解凝固在某一个瞬间,感染他人。 理解(二) 它是一种以摄影器材、感光材料等物质为工具和载体,通过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摄影家观点和情感的造型艺术,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它只能表现现实的题材,而不能表现已经过去和尚未发生的事件。所以,它所反映的人物、时间和环境,都是真实的,具有无比的真实性、可信性和可视性。 摄影艺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从其他造型艺术中得到借鉴,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造型形式及典型化的方法。构图、光线、影调〔色调〕,为摄影艺术三种主要造型手段。摄影家把自己的艺术构思,用高度的摄影造型技巧所摄得的形象〔潜像〕,经过一系列暗房制作的工艺程序所制成的画面〔照片〕称作“摄影艺术作品”。

2012年1月浙江省自学考试电视摄影造型基础真题

2012年1月浙江省自学考试电视摄影造型基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拍摄固定画面比较讲究________,不然容易呆板。() A.重视平面 B.重视捕捉动感因素 C.重视单个镜头 D.重视静态物体 2.通常辅助光和________的光比决定了被摄对象基本的影调反差。() A.修饰光 B.主光 C.环境光 D.轮廓光 3.纪实类摄像区别于艺术类摄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时空上的() A.连贯性 B.强调性 C.不可逆性 D.长期性 4.由于强光漫射存在,所以电视画面() A.有利于表现发光物体 B.不利于表现发光体轮廓线 C.对明暗交接线表现有力 D.不利于表现软调 5.电视摄像机的基准色温是() A.2800K B.3200K C.5600K D.4000K 6.通过运动摄像的场面调度方法,有利于形成________纪实性拍摄。() A.稳定的 B.静态的 C.跳跃的 D.长镜头的

7.摇镜头的特殊表现形式有() A.推镜头 B.跟镜头 C.升降镜头 D.甩镜头 8.电视画面的以下哪个特性是杂波信号导致的,也是区别于电影银幕的重要特点() A.无纯黑 B.像素 C.曲像畸变 D.宽容度小于电影胶卷 9.如果必须合理的越过轴线,那么以下哪一种做法会导致越轴失败() A.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的轴线 B.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越过原先的轴线 C.利用同轴镜头来越过原有轴线 D.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10.在3200K的灯前面加了5600K的色温纸,出现的情况正确的是() A.色温接近5600K B.色温高于5600K C.色温低于3200K D.发出白光,难以界定色温 11.以下哪个焦距数值下对焦点前后清晰的范围最大() A.15MM B.20MM C.25MM D.150MM 12.有意识地选择、配置色彩向基调色靠拢,比如让背景环境色、人物服务色,道具色等成为基调色或其邻近色,这种处理色彩基调的方法被我们叫做() A.外部罩色法 B.内部设色法 C.加色法 D.去色法 13.以下哪一种不是自然光中常见的形态() A.硬光 B.曲光

01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电视画面是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就电视摄像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又称电视镜头。 ★电视画面的特性 ①空间特性:屏幕显示电视画面正式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的,由光、色显现的活动的可视图像1电视画面色彩夸张2电视画面无纯黑部分3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现象4电视信号与屏幕上光点亮度消失不同步 ②平面造型主要特点是要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度空间的现实生活,造型形象主要是诉诸于视觉。1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2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表现运动时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特性之一;3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画面的平面造型局限。运动表现是电视画面造型的又一重要特性。 ③框架结构是电视屏幕造型形式对电视画面的又一规范,它与平面造型共同制约着电视画面的外在形式,每一个具体的电视画面,都是在一定大小的框架内完成画面造型的。1通过框架对被摄景物作不同范围的截取,构成不同的视觉样式,形成电视景别;2框架构成了被摄景物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及景物与框架之间的不同格局;3框架为电视画面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底,观众的视知觉活动室参照这一框架进行的,所谓画面内物体是否平衡,都是在与框架的对比中形成的;4当对电视画面周围的四边抽象认识时,这四个边就成了四条直线,四个标志杆。封闭式构图把框架内的空间,看成一个独立的天地。这种美学思想把框架所圈入的空间,看成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着眼于框架内形象的经营和布局。开放式构图不再把框架堪称一个与外界起隔离作用的界限,而是看作一个我们生活中向外眺望的窗口。 ④时间特性单一电视画面(即一个电视镜头)所具有的时间特性,主要表现为单向性:从拍摄角度讲,客观世界时间流程的一去不复返的运动规律,决定电视新闻类节目和众多纪实类节目,在记录表现上的一次性。连续性:电视画面以每秒25帧静态华服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变换画面内容,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现象,使画面更真实地描绘运动。同时性:是电视画面“与生俱来”的特性之一,电视画面和电影画面相比,具有同时性这一本体性的巨大优势。★电视画面造型特点表现具象、表现运动、运动表现 ★电视画面取材要求1电视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3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 到位4注意同期声采录 ★景别是指被摄主题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 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决定一个 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1摄像机和被摄体之 间的实际距离2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 短。 ★景别作用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 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打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 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2 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 因素之一;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题的范 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 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 和各自意蕴。 ★景别分类: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 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远景视野深远、 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 场景和场面分大远景和远景两类。全景表现 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全 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可以 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 情感和心理状态。全景将被摄主体人物及其所 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 可以通过典型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的人 物。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 的画面。中景画面中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 降至次要位置,它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中 景使观众看到人物膝部以上的形体动作和情 绪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 系。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 的画面。近景画面表现的空间范围进一步缩 小,画面内容更趋单一,环境和背景的作用进 一步降低,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是画面中占主导 地位的人物形象和被摄主题。特写表现成年人 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常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 及本质内容。特写画面内容单一,可起到放大 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会给观众 带来一种预期和探索用意的意味。 ★拍摄角度:垂直平面角度(拍摄高度)和水 平平面角度(拍摄方向)两个内容 ★①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 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说相对高度。平角: 平角拍摄时由于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 线上,其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 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对象不易变形,使人感 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俯角:是 一种自上往下、由高向低的俯视效果。这时摄 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题视平线。有利于表现地 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盛大的 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由于俯摄人物 时,对象显得萎缩、低矮,画面往往带有贬低、 蔑视的一位,此时画面形象仿佛受到压迫,其 视觉重量感较正常为小。仰角:是摄像机低于 被摄主题的视平线、向上进行的拍摄。仰角拍 摄由于镜头低于对象,产生从下往上、由低向 高的仰视效果。仰摄画面中形象主题显得高大 挺拔、具有权威性,视觉重量感比正常平视要 大。因此画面带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 感情色彩,常用来表现崇高、庄严、伟大的气 概和情绪。 ★②拍摄方向: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 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周360°的相对位置,即通 常所说的正面、背面或侧面 ★直射光线(硬光)指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投 影的光线。诸如晴朗天气下的阳光、聚光灯照 明。优点:1有明确的投射方向,便于造型和 布光控制2能在被摄体上构成明亮部分、阴影 部分及其投影,并以此拉开画面反差3能强化 出被摄体的立体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和 表面质感4能够显示时间性5光源集中,容易 限制和控制。缺点1容易产生局部光斑特别 是在明亮金属等反光率极高的物体上产生的 强光反射,可能超出摄像机记录景物的宽容度 2单一光源时造型效果可能生硬,多光源时投 影处理不好又容易出现光影混乱的现象。 ★散射光线(软光)指在被摄体上不产生明显 投影的光线。比如阳光经云层遮挡形成的散射 天光,经柔化的灯光照明。优点1照明均匀, 光调柔和,能用光调描绘被摄物的外观形貌2 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物体受光面大,易表现 其细腻的层次3由于被摄体表面均匀受光,其 亮度反差取决于各自的反光率,容易控制的在 摄像机的宽容度内记录和表现。缺点1不易 显示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表面结构、质地等2 当被摄体反光率平均时,不易拉开画面影调反 差3发光面大,因此难于限制和控制,限定被 摄体的被照部位比较困难。 ★混合光线指既有直射光线又有散射光线的 混合照明光线。 ★光线方向即光源位置与拍摄方向之间所形 成的光线照射角度 顺光侧光逆光顺测光逆侧光顶光脚光 ★造型光分类:主光辅助光环境光轮廓光 眼神光修饰光 ★色彩基调,即指在电视节目中或一个段落 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形成因素:1色 彩在整体节目中的时间长度2该色彩在单一画 面中的空间面积。色彩基调形成:1内部设色 法2外部罩色法 ★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光线、色彩、影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