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以南昌市为例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2
南昌都市圈发展统计监测指标南昌都市圈发展统计监测指标1. 前言南昌都市圈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周边地区,是一个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南昌都市圈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评估南昌都市圈的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我们需要有一套系统科学的统计监测指标。
2. 统计监测指标的定义与分类统计监测指标是用于衡量和描述某一领域特定方面的数据或指标。
针对南昌都市圈的发展,可以将统计监测指标分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2.1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主要关注南昌都市圈的经济发展状况。
其中包括年度GDP总量、人均GDP、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占比、固定资产投资等。
这些经济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南昌都市圈的经济活力、产业结构和投资水平。
2.2 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主要关注南昌都市圈的社会发展状况。
这些指标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就业率、教育水平、医疗资源等。
通过对这些社会指标的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南昌都市圈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2.3 环境指标环境指标主要关注南昌都市圈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能源消耗、排放物排放水平等。
通过监测这些环境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保和绿色发展措施。
3. 统计监测指标的重要性统计监测指标对南昌都市圈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统计监测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南昌都市圈的发展状况,了解其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实际情况。
统计监测指标可以提供科学的支撑,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统计监测指标还可以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
4. 我对南昌都市圈发展的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南昌都市圈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我认为南昌都市圈应该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昌都市圈应该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
我认为南昌都市圈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南昌市园林植物增汇潜力及分析摘要:园林植物每年通过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净化城市空气、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维护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维持城市碳氧平衡和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南昌市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分析,以及南昌市园林植物增汇潜力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园林植物增汇能力的建议。关键词:园林植物;碳汇;潜力;建议;南昌The Potential of Increasing Carbon Sink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Carried Out of Nanchang Garden PlantsAbstract: The garden pla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urifying urban air, reducing carbon dioxide, maintaining city living environment, balancing carbon and oxygen in the town through the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absorption and the potential of increasing carbon sink of health and garden plants in Nanchang, recommendations of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garden plants were mentioned.Key words: garden plants; carbon sinks; potential; recommendations; Nanchang目前关于增汇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发现新碳汇方面,但是研究如何利用已有的碳汇提高其增汇能力同样重要。作为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植物,同森林植被一样,具有碳汇功能,跟森林等生态系统相比,园林植物的碳汇功能确实比较小,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及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提高,园林植物的增汇空间日益增大。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南昌市作为一个中部省会城市,被国家列为低碳城市试点之一。南昌市为了实现低碳城市的定位,本着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营造一个适合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居住与工作环境,使大家感觉到生活在一个天然氧吧里。南昌市从2009年开始,预计通过三年时间,把开发区打造成生态开发区;把高速公路、出口道路的路边、街道、村庄和社区都进行绿化。通过花园城市的打造,挖掘园林植物的增汇潜力,从而让我们的城乡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让大家体验到低碳经济生态环境带来的实惠。1南昌市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情况分析南昌市作为一个中部省会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碳排放量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城市的温室效应。从区域碳排放的义务来要求,南昌市应不断增加碳吸收或者碳减排量,力争排放和吸收间的平衡,不增加区域外大环境的压力,积极为全球、人类做出自身的贡献。从2009年9月起,南昌市启动了为期一年的碳盘查项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南昌市2009年的碳排放量约为2 500万t,人均碳排放约5 t,主要排放来源包括工业、交通、建筑、农业、服务业、居民生活等方面,其中工业排放占71.1%,交通和居民生活排放分别占到了12.0%和10.0%。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根据南昌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未来仍有较大的经济增长空间,这就意味着碳排放仍会增大,然而发展经济与碳减排必须保持平衡[1]。根据相关的统计,目前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由植被(包括森林植被、园林植被、草地植被、农田植被、水生植被等)、土壤和水体所吸收,剩余部分进入大气。依照顾凯平等[2]的研究,森林碳汇量的估算公式为:式中,C为碳汇量,V为某一森林类型的森林蓄积量,D是树干密度,R是树干生物量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Ci是植物中的含碳率,T是碳元素分子质量在二氧化碳分子质量中所占的比例(通常为3/11),i为树种[2]。同理,城市园林植物也可使用此公式,将南昌市所有园林树种的碳汇量汇总,就可以得到南昌市园林植物的碳汇量。根据文献[3],南昌市森林资源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约为700万t,园林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为4万t,按照方精云等[4]的研究,森林得到的净碳效率平均约为0.5,估计每年南昌市森林、园林植物一共可以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1 400万t,占南昌市总排放量的56%。因此南昌市一半左右的二氧化碳被森林、园林植物吸收,这对南昌市的区域碳平衡将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南昌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一大四小”等工程的开展,这种作用还将越来越突出,增汇潜力越来越大。2南昌市园林绿地增汇潜力分析城市园林植物是南昌市碳吸收的重要载体,是本区域主要的碳汇之一,特别是随着“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的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的碳汇功能日益突出。因此改善传统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和经营方式,将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的增汇能力。2.1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碳汇南昌市城区绿化率为33.1%,全市森林覆盖率为17%。目前南昌市公园绿地不多,较大的公园有八一公园、人民公园、孺子亭公园、象湖公园、玉带河公园、青山湖公园、赣江市民公园等。由于历史或习惯的原因,市内多数街道狭窄,缺少绿化。扩大南昌公园绿地面积尚有较大空间。因此,南昌市园林植物年均碳汇量将会得到较大提高。2.2提高园林植物碳存量,增加碳汇全球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密度为71.5 t/hm2;我国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密度为70.3 t/hm2,而园林植被碳储量密度更低[5]。因此,通过合理调整结构,强化经营管理,园林植被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增汇的潜力很大。2.3选择高碳储量植物,增加碳汇根据相关研究[5],园林植物含碳率是常绿植物大于落叶植物、乔木类大于灌木类;按类型分的含碳率排序为常绿乔木、绿篱色块、落叶灌木、落叶乔木、月季、竹子、宿根花卉;按树种分则含碳率排序为油松、桧柏、国槐、珍珠梅、连翘、榆叶梅、侧柏、紫叶李、白蜡、碧桃、丁香、金银花、月季、栾树、棣棠、黄杨、悬铃木、银杏、垂柳、竹子、丝兰;在植株部位上,含碳率大小排序为:叶、干、枝、根、皮。因此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可以多引种栽植常绿乔木等高碳储植物。2.4改变传统营造、养护和管理模式,增加碳汇绿化植物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生态功能,但当前的城市绿地建设中普遍存在重视观赏功能、忽略其他生态功能的现象。绿化建设的植物种植选择应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不宜大量使用热带树种、整形色带和冷季型观赏草坪等低碳储植物;要以植物为主体,减少景点装饰、广场、园林建筑小品等非绿色占地面积,增加环境中的植物绿量;进行种植设计时,应对各种大小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等地被植物进行科学的有机组合,尽量使各种形态不同、习性各异的园林植物合理搭配,形成复合结构的多层人工植物群落。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城市绿地植物的选用量,提高绿地单位面积园林植物的量值,从而发挥城市园林植物在碳汇方面的功能。3提高园林植物增汇能力的建议提高森林的增汇能力,实现南昌市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需要做大量持续艰苦的工作,必须从规划、管理、制度、法律和技术多层面加以落实。3.1提高意识,加强管理加强林业碳汇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绿化意识、低碳意识,明确低碳城市的意义,强调全民参与,促进市民共建;重要绿地建设应向社会公示,做好科学规划,实行目标责任制,分工分片、分类管理保护,使规划落到实处;鼓励市民自觉爱护绿地,做好庭院、阳台、屋顶等环境的绿化,对先进单位与个人要给予及时的表扬或奖励。3.2健全法规,全民参与加强城市园林建设的立法工作;对无视规划、侵占绿地和破坏绿地的行为应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处罚。3.3重视科研,普及技术低碳城市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课题,需要各级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积极参与,政府需要增加这方面的科技投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加强科技合作,建立和完善园林科研管理体系,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促进科研与生产的良性循环。3.4科学养护,提高质量应依据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原理,遵循植物群落生长规律,通过管护,形成符合种植设计意图、各层次植物各得其所、互惠互利、层次分明、色彩调和、外貌构成合理、稳定、生态效益显著、碳汇效益最佳的复合结构的多层混交植物群落[6];通过强化对园林绿地的有效管理,有效控制园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频率与影响范围,以减少碳排放。3.5增加投资,确保实效由政府投资或由市场经济渠道进行投资,逐步增加对园林绿化的投入力度,每年从城市建设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园林建设费用;按照受益者负担的原则,在确定城市土地批租、转让土地时,应考虑绿地的综合效益,将其所带来的土地增值部分返回到园林建设中去。参考文献:[1] 王尔德. 南昌完成碳排查[EB/OL]. /HTML/2010-8-24/1MMDAwMDE5 Mzc1MA.html.[2] 顾凯平,张坤,张丽霞. 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05-109.[3] 李俊.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系统的研建[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08.[4] 方精云,陈安平.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 植物学报,2001,43(9):967-973.[5] 王迪生. 基于生物量计测的北京城区园林绿地净碳储量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6] 南昌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规划组. 南昌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规划[R]. 南昌:南昌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局,2006.。
2025年江西省南昌市地理高三上学期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海陆兼备,位于亚洲东部B、纬度跨度大,气候多样C、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D、地处东半球,北半球2、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B、西北地区属干旱气候C、青藏高原属高原气候D、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3、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随纬度而变化。
B. 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处处相等,线速度在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C. 地球自转角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D. 地球自转线速度在所有纬度上都保持不变。
4、下列有关经度和时区的关系正确的是:A. 每隔15°经度划分一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B. 每隔10°经度划分一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C. 每隔20°经度划分一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2小时。
D. 每隔5°经度划分一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半小时。
5、在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 地震B. 火山喷发C. 地下溶洞D. 黄河改道6、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 西部高原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 南部沿海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D. 北部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年。
B.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
C. 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D. 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的更替。
8、以下哪个地理现象不是由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的?A. 火山爆发B. 地震活动C. 海底扩张D. 潮汐作用9、【题目】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地势高峻,气候寒冷。
B、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1。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交易主体是(A)欧盟各国的排放实体(B)自愿加入的企业会(C)附件1 国家之间(D)美国西部五个州内企业2。
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0]1587号),决定首先在“五省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城市的试点工作。
下面哪个城市不是低碳试点城市?()(A)上海(B)南昌(C)贵阳(D)保定1。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765年第一台()的诞生开始(A)蒸汽机(B)汽车(C)轮船(D)火车2.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中国(B)日本(C)英国(D)美国1. 目前世界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是(A)荷兰(B)中国(C)法国(D)比利时2。
生态文明秉承()、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和价值取向(A)征服自然(B)尊重自然(C)掠夺自然(D)11。
()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A)低碳经济(B)绿色经济(C)循环经济(D)传统经济2. 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以()为主(A)水电(B)火电(C)核电(D)风电1。
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前夕,中国政府提出要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
(B)32%(C)40%~45%(D)45%2。
低碳生活是通过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A)减少(B)不变(C)增加(D)保持1.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对购买发动机排量1.6L及以下节能型汽车在全国范围内每辆补贴()元。
(A)1500(B)3000(C)6000(D)100002. 低碳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A)中国(B)美国(C)日本(D)英国1。
德国航空税的税收金额将取决于到最终目的地距离,到目的地距离在2500~6000千米的航班,将对每位乘客征收()欧元的航空税(A)8(B)25(C)45(D)602. 欧盟所有成员国都制定了()(A)成本控制(B)减排目标(C)治理制度(D)国家分配方案(NAP)1. ()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A)农业文明(B)原始文明(C)生态文明(D)社会文明2. 联合履行机制(JI)产生()(A)欧盟配额(B)减排单位(C)核证减排量(D)分配数量单位1. 碳隔离技术目前最典型的是()(A)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C)生物质能(D)风能2. 低碳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A)中国(B)美国(C)日本(D)英国1。
欧盟走的不是清洁能源技术优先发展的低碳技术路线。
A.(是)B.(否)答案:A英国碳标签制度的有效期是三年A.(是)B.(否)答案:B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A.(是)B.(否)答案:A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A.(是)B.(否)答案:A我国风电产业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A.(是)B.(否)答案:B环境问题即民生问题A.(是)B.(否)答案:A为了做好低碳省试点工作,各试点省市基本上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和设立了低碳专项发展资金。
A.(是)B.(否)答案:A低碳消费的本质要求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否)答案:A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也相对较高。
A.(是)B.(否)答案:B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科学、文明、健康理念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A.(是)B.(否)答案:A《寂静的春天》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A.(是)B.(否)答案:A低碳建筑是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A.(是)B.(否)答案:A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A.(是)B.(否)答案:A2012年南昌市与德国合作编制了《低碳城市发展规划》A.(是)B.(否)答案:B低碳消费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
A.(是)B.(否)我国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没有补贴A.(是)B.(否)答案:B低碳城市建设包括开发低碳能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持续发展A.(是)B.(否)答案:A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A.(是)B.(否)答案:A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在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A.(是)B.(否)答案:A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外部性问题。
A.(是)B.(否)答案:B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交通低碳化的重要保证A.(是)B.(否)答案:A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征收航空税的国家A.(是)B.(否)答案:A生态文明自然系统观认为,人虽然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存在物,且是自然界系统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A.(是)B.(否)答案:B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3.04.024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碳储量时空变化与多情景模拟预测——以江西省为例陈竹安1,2,柳 雪1(1.东华理工大学 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2.东华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13)摘 要:为分析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以江西省2000-2020年土地类型数据为基础,运用PLUS模型预测江西省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与经济发展情景下的土地类型分布,结合InVEST模型评估江西省2000—2030年的碳储量,并基于土地利用程度和碳储量做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1)三种情景中,自然发展情景和经济发展情景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都是耕、林地下降,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上升;生态保护情景中林地相较于2020年并无增减,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增长也趋于放缓。
(2)江西省2000年、2010年、2020年碳储量分别为1937.69×106 t、1928.90×106 t 和1914.83×106 t,处于不断减少的趋势。
(3)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碳储量双变量Moran’s I值都为正,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
林地是江西省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最重要的贡献土地类型,在限制林地转出的生态保护情景中,碳储量的损失风险显著降低,因此为实现“绿色江西”,需要着重保护林地,盘活利用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等措施来保障。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碳储量;PLUS模型;InVEST模型中图分类号:X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23)04-0146-08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小气候状况以及理化性质等来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储存与碳排放[1]。
最全低碳经济考试题库大全(附答案)17《低碳经济》试题&答案我国低碳建筑的样板是;A.上海世博园;B.北京奥运村;C.广州亚运村;D.故宫;答案:D;国家对空调采暖、制冷的室内温度实行控制制度;A.25;B.20;C.26;D.18;答案:C;下面那个国家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A.挪威;B.荷兰;C.丹麦;D.瑞典;答案:C;戴尔斯将()概念引入污染控制领域();A.金融活动;B.二氧化碳;C.产权;D.经济;答案我国低碳建筑的样板是A.上海世博园B.北京奥运村C.广州亚运村D.故宫答案:D国家对空调采暖、制冷的室内温度实行控制制度。
除特殊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A.25B.20C.26D.18答案:C下面那个国家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A.挪威B.荷兰C.丹麦D.瑞典答案:C戴尔斯将()概念引入污染控制领域()A.金融活动B.二氧化碳C.产权D.经济答案:C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
A.初级阶段B.中级阶段C.高级阶段D.后期阶段答案:A欧盟所有成员国都制定了()A.成本控制B.减排目标C.治理制度D.国家分配方案(NAP)答案:D()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A.《京都议定书》B.《巴厘路线图》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哥本哈根会议决议》答案:C“中国梦”本质是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A.工业发展B.国家富强C.生产发展D.科技进步答案:B清洁发展机制(CDM)产生()A.核证减排量B.减排单位C.欧盟配额D.分配数量单位答案:A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制度A.环境损害赔偿B.经济损害C.经济保护D.生态补偿答案:A“中国梦”是()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A.胡锦涛B.江泽民C.习近平D.邓小平答案:C德国航空税的税收金额将取决于到最终目的地距离,到目的地距离在2500~6000千米的航班,将对每位乘客征收()欧元的航空税A.8B.25C.45D.60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的着力点A.农业文明B.工业文明C.生态文明D.原始文明答案:C目前世界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是A.荷兰B.中国C.法国D.比利时答案:B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以()为主A.水电B.火电C.核电D.风电答案:B()于2003年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
关于公布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批准立项项目及项目执行要求的通知
各学院、各项目指导教师、各项目组: 为切实做好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件,根据《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通知》(教务通知字[2010]24号)文件精神,教务处按照立项管理的程序和申报项目,经专家组评审,评选出拟立项项目,现予以公布并准备启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批准立项项目数 经专家组评审,2010年学校暂立38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详见附表)。 二、项目执行有关要求 1.项目研究时间 项目研究时间跨度为1~3年,项目的完成期限一般为1年,难度较大的项目可以适当延长,但在项目负责人毕业之前必须结题。 2.研究团队 根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的有关要求,目前立项项目中的研究团队须作出适当调整。 ①项目负责人原则上是08级、09级本科生,2007级的学生不作为项目负责人。 ②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能超过5人,一般要求来自不同院系、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队。同时为确保项目研究的连续性,建议项目团队成员以08、09级为主,其中08级成员不能少于3人,07级的学生可以作为成员参加。 3.各项目组成员结合项目研究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须利用暑期进行项目的实验、调查与研究工作,并在9月初向校创新办提交阶段性的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或设计方案、研究方案或其他成果),由校创新办组织认定。 4.凡认定合格并达到项目初期研究要求的项目,由校创新办报教育部备案;认定不合格,取消立项资格。 三、为保证项目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校创新办拟于2010年5月28日下午2:15在蛟桥园第5教学楼5221教室召开创新项目研究团队(项目负责人、成员1~2人)会议,届时欢迎指导教师参加。
附件: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拟立项项目情况表 教务处 2010年5月20日 附件1: 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拟立项项目情况表 序号 学院 项目名称 目前 负责人 指导 教师
南昌港总体规划推动水运经济发展的探究◎ 魏琼 南昌市水路运输服务中心摘 要:水路运输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环保低碳、运载量大、运输成本低等优势,可以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衔接其他运输方式,发展多式联运,服务区域客货流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水路运输中港口规划的科学制定和实施对水运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南昌港为例,介绍在南昌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南昌港总体规划的修订内容及规划对水运经济发展的作用,并针对南昌港总体规划的实施提出了相应建议。
修订后的南昌港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了地区产业布局、空间变化、发展战略等因素,对促进多层次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优化地方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路运输;港口规划;南昌港;经济发展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省会城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地处水陆交通要道,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
为适应日益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完善优化原有港口规划,构建现代化港口体系,南昌港总体规划进行了修订,并于2022年通过了交通运输部批复。
修订后的南昌港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了南昌地区自然条件、资源优势、产业布局、政策定位等因素,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有序的地方水运港口规划,结合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利于江西综合交通运输网的构建,对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江西水运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南昌港的情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南昌港发展的政策环境江西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的意见》和《江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这两者共同构建了我省交通强省的纲领性文件,指导全省建设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其中关于建设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网方面,计划到2035年,形成航道5740公里,内河港口11个,布局跨区域建设浙赣粤水运大通道,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形成以九江港、南昌港2个主要港口为核心的“2+5+4”港口群。
2022年,江西省政府还出台了《江西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作为江西水运发展史上的首个全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对打造内引外联,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实现江西水运高质量发展,助力交通强省建设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南昌市市情概括南昌,建于公元前202年,有2200多年历史,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17平方公里,总人口518.4万,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
南昌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
行政区划南昌市下辖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5个市辖区以及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4个县。
其中市辖区下辖红谷滩新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
民族概况南昌市少数民族呈散杂居状态,有少数民族36个,少数民族人口3万多人。
据统计,在城市生活的少数民族有2000多户,常住人口4000多人,主要是满族、回族、壮族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口流动加快,来昌经商、就学、旅游的少数民族公民也逐年增多。
南昌市36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景颇族、土族、达斡尔族、么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普米族、怒族、京族、塔塔尔族、基诺族。
地理气候南昌市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35.8%,水域面积占29.8%,岗地、低丘面积占34.4%。
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区地势偏低洼,平均海拔22米。
西部是西山山脉,最高点为梅岭主峰洗药坞,海拔841.4米。
全市水网密布。
赣江、抚河、锦江、潦河流过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东北有艾溪湖、青山湖和贤士湖;城内得天独厚的东湖、南湖、西湖和北湖等风景湖,更显江南水乡风采。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以南昌市为例摘要:当前国内外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来指导城市低碳转型和发展。
文章在理解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四个方面构建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从准则层和目标层两个层面构建评价方法。
以南昌为例,利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了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结果发现南昌市低碳经济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分析得出的结果与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契合,说明该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有效的。
并由此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为南昌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南昌;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贪婪地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享受,无休止地使用化石能源,使得co2排放量剧增。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统计资料显示:地球大气中的co2含量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迅速上升,到1950年前后,上升曲线几乎已成直线态势,以至于导致了温室效应、气候紊乱、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面对种种环境威胁,各国开始思考如何从传统的“高碳”发展路径中解脱出来,寻找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道路。
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该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这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模式迅速受到了广泛关注。
低碳经济是一种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低碳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四个因素密切相关。
衡量一国或地区是否达到低碳经济,主要看这四个方面是否具备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更没有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城市低碳转型和发展。
文章正是基于此现实需求,在理解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南昌市为切入点,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四个方面构建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套科学的并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以实现城市低碳经济的有效评价。
南昌属典型的中部城市,其“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是每年成倍增长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以及大量“三废”的排放,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与南昌类似的发展困境,以南昌为典型进行指标体系的检验,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和适用性。
此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与其城市群建设的日益推进不仅给南昌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带来生态转型的压力。
本研究对南昌市进行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可以为衡量南昌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提供有效途径和工具,以期为南昌的经济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政策建议,使南昌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先行实验区。
一、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建立是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环节,必须按照科学性和实用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稳定性和动态性、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根据对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本文建立起包含三层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①目标层:本文设计的目标层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该评价值是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的综合反映;②为了进一步反映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各准则层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四个准则层,包括: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反映城市社会和自然资源的丰裕度,技术水平用于反映城市整体的科学技术实力,以及对于环境治理以及提高能源效率的投入;消费模式反映城市市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以及市政府的施政理念,发展阶段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③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在指标层共设置了28个指标,其中资源禀赋准则层共6个指标,技术水平准则层共8个指标,消费模式准则层共6个指标,发展阶段准则层共8个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准则层的各个准则层进行分析,找出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影响。
二、数据计算处理和评价模型1.数据计算处理文章数据参考《南昌市统计年鉴》、《江西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大多数指标数据能直接从年鉴中获取,少部分可参照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出(见表1)。
通过查阅年鉴和综合计算,得出2000-2010各年份的指标数据。
由于该评价体系选取了一些负指标,且这些指标数据都不可能为0,所以采用倒数法对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三、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1.南昌市资源禀赋评价根据南昌市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对资源禀赋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x1)与人口密度(x2)、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x1)与可开发水力资源所占全市水力资源蕴藏量比重(x4)、人口密度(x2)与可开发水力资源所占全市水力资源蕴藏量比重(x4)、森林覆盖率(x5)与水资源总量(x6)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在0.8以上,分别为:0.8319、0.8508、0.8575和0.8925,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计算的结果提取出两个主成分,且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6.72%,说明提取的主成分已涵盖了大部分信息,基本满足了解释需要。
据此计算相应的主成份得分系数,分别命名为“社会资源因子”与“自然资源因子”,根据各因子得分与方差贡献率可以得出:社会资源因子的得分函数:从图1可以看出,社会资源因子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南昌市水电等清洁能源比重上升,人力资源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呈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
而自然资源因子,一直处于剧烈波动的状态。
究其原因,是受水资源总量的波动影响,从图1可以发现,2009年自然资源因子得分一度探底,但在2010年急剧攀升至2000年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通过查阅《江西省水资源公报》发现:2010年属于丰水年份,与2009年相比,降水量增幅达71.8%,高出历史平均水平29.41%,降水形成的地表及地下水总量也随之剧增,自然资源丰裕度也相应得到提高。
这说明南昌市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的稀缺性,虽然南昌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储量丰富,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杜绝滥采地下水、污染地面水,浪费生活工业用水的行为。
总体上看来,资源禀赋综合得分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南昌市社会、自然资源整体上不断发展。
2.南昌市技术水平评价与南昌市资源禀赋水平评价方法一致,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整体科学技术因子和节能减排技术因子,并通过准则层评价模型计算出南昌市技术水平的综合得分,据此绘制出南昌市技术水平主成分及综合得分示意图(图2):由图2可知:整体科学技术因子得分在逐年提升,说明近些年来,南昌市政府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建立高新开发园区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南昌市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
节能减排技术因子得分,在2000-2003年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但在2003-2007年期间,却陷入了停滞,2007年以后甚至迅速下滑至低谷,到了2010年有所回升。
究其原因:2000-2003年,南昌市政府逐步转变发展思路,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财政逐步加大了对高新低碳科技发展以及工业三废处理的投入,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引入了大量低碳产业,并建设了一系列的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使南昌市的节能减排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在2003年,南昌市的整体节能减排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于是,2003-2007年便陷入了停滞。
但是随后的2007-2009年,随着南昌市城区面积迅速扩张,工业企业大量入驻,相关的节能减排基础设施没有跟上工业企业扩张的步伐,所以整体节能减排因子出现了急剧下滑。
到了2010年,南昌市政府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等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得节能减排因子得分在2010年有所回升。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相协调。
从技术水平综合得分看来,2000-2010年南昌市科学技术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这说明南昌市整体科技实力是在不断提升的,但需要继续保持对科学技术产业的持续投入,促使南昌市高新科技产业良性发展。
3.南昌市消费模式评价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居民低碳生活因子和政府低碳施政因子,并通过准则层评价模型计算出南昌市消费模式的综合得分,据此绘制出南昌市消费模式主成分及综合得分示意图(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居民低碳生活因子得分持续上升。
这表明近几年来南昌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府宣传到位,低碳生活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南昌市居民出行等生活方式不断向低碳化靠拢,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而政府低碳施政因子得分先从高位下降,于2006年触底后逐渐上升,这说明在2000-2006年期间,政府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采用了粗放型的招商模式,高新科技产业和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一并引进,虽然加大了对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能耗增长是不争的事实,导致了低碳施政水平的下降,到了2006年,政府开始着力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对企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低碳施政水平才得到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的施政方针关系到一个城市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及时转变发展思路,树立起低碳环保的理念,坚持低碳经济不动摇,环境与经济的大旗并举,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从图3中可以发现,南昌市消费模式的综合得分是在不断提高的。
这说明自2000年以来,南昌市整体的消费模式是朝着低碳消费模式靠拢的。
4.南昌市发展阶段评价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社会发展因子和经济发展因子,并通过准则层评价模型计算出南昌市发展阶段的综合得分,并据此绘制出南昌市发展阶段主成分及综合得分示意图(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社会发展因子得分持续上升,很好地契合了南昌市的发展现状,这说明,2000年-2010年,南昌市社会不断发展,正朝着一个成熟的现代都市发展。
而经济发展因子先快速上升,于2004年达到高位之后,出现了持续下滑的态势,这与南昌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城市化进程延缓有关,南昌市产业结构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整迫在眉睫。
从图4看出,南昌市发展阶段综合得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这说明尽管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南昌市社会经济整体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5.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对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和发展阶段四个准则层因子进行分析,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求出各个准则层的权重,最后计算得出2000-2010年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层的综合得分。
(1)确定准则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在层次分析软件yaahp0.5.2软件中建立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图5):cr=0.0132四、结论与政策建议1.结论从南昌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的分析结果可知:南昌市低碳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