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多中心单眼视神经炎的临床特征及视力损害程度的回顾性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413.00 KB
- 文档页数:15
视神经炎(视盘炎,球后视神经炎)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眼科。
视神经炎是指视神经任何部位发炎的总称二、临床表现:临床上根据发病的部位不同,视神经炎分为球内和球后两种,前者指视盘炎(pappilitis),后者系球后视神经炎(retrobulbar neuritis)。
1、视力减退:为本病特有症状之一,多为单眼、亦有双眼者。
视力开始急剧下降,一般迅速而严重,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成为全盲,但视网膜电流图正常。
如为视神经乳头炎,可在眼底出现变性之前,视力就明显减退,如为球后视神经炎,可在视力减退前,眼球转动和受压时有球后疼痛感,一般如及时治疗,多可恢复一定视力,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否则可导致视神经萎缩。
发性视神经萎缩。
2、视野改变:为本病重要体征之一,多数病人有中央暗点或傍中央暗点,生理盲点不扩大,周边视野呈向心性缩小或楔形缺损,严重者中央视野可以全部丧失。
3、瞳孔改变:瞳孔对光反应与视力减退程度一般是一致的。
视力完全丧失,瞳孔直接对光反应缺如;视力严重减退,瞳孔直接对光反应减弱,持续光照病眼瞳孔,开始缩小,续而自动扩大,或在自然光线下,遮盖健眼,病眼瞳孔开大,遮盖病眼,健眼瞳孔不变,叫Gunn氏现象。
三、检查:1、眼底改变:视乳头炎时视盘充血、轻度隆起(3D以下)、边缘不清、生理凹陷消失,视网膜静脉充盈纡曲,视乳头周围视网膜水肿混浊、火焰状出血及黄白色渗出,有时可波及黄斑部导致黄斑部出现反射状水肿皱褶。
球后视神经炎时,早期眼底基本正常,晚期视乳头颜色变淡,视神经萎缩。
2、视野改变:表现为中心暗点或旁中心暗点。
3、电生理检查:视觉诱发电位表现P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值下降。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乳头炎时早期静脉期乳头面荧光渗漏,边缘模糊。
静脉期呈强荧光。
四、治疗:1、病因治疗:应尽力找出病因,除去病灶。
对原因不明者,应去除一切可疑病灶。
2、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病人,由于视神经纤维发炎肿胀,若时间过长或炎性反应过于剧烈,都可使视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和坏死。
视神经炎,视神经炎的症状,视神经炎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是指穿出巩膜后的眶内段视神经、管内段视神经以及颅内段视神经发生的炎症。
由于考虑到病变是发生于眼球后段的视神经,而且眼底没有任何改变,故将本病命名为球后视神经炎(retrobulbar neuritis),并且根据视神经炎症发病的缓急,又分为急性球后视神经炎与慢性球后视神经炎两种。
近年来国外文献已统一称之为视神经炎。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视神经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绝大多数病例临床上查不出明显的病因。
但归纳起来,引起视神经炎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多发性硬化此类病人大约有1/3在其病程中发生视神经炎。
大约15%的多发性硬化病人其首发症状为视神经炎,随后才逐渐显现出其他症状。
多发性硬化的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病变,常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数周后视力虽可部分恢复,但一段时间后可再次发作,反复发作可使视力越来越差。
虽然我国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但近年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据统计多发性硬化占神经系统疾病的1%左右。
因此,对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应考虑有多发性硬化的可能。
此外,视神经脊髓炎即Devic病的病人也可表现为视神经炎。
2. B族维生素缺乏可引起双侧视神经炎。
但一般正常生活的人群很少发生维生素缺乏,因此本病多发生于长期饮酒过度的人及饥馑的灾民。
缺乏维生素B1,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将发生紊乱,不能完成其正常的三羧酸循环,造成体内积存过多的丙酮酸,这种物质容易损害视神经,尤其是维持敏锐中心视力的乳头黄斑束纤维。
3.中毒可以损害视神经。
尤其病人兼有营养不良则更易发生。
长期吸用旱烟或烟斗,特别是同时有长期饮酒过量或营养不良者,由于烟草中含有氰化物,后者会破坏血中的维生素B12,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引起视神经的损害而产生视神经炎,临床称为烟毒性弱视(tobacco amblyopia)。
有人认为这类病人可能因其体内固有的氰化物解毒功能有缺陷,因而导致氰化物的积聚。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康复疗效分析刘平; 何静杰; 刘丽旭; 胡雪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9(016)024【总页数】5页(P185-188,封3)【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水通道蛋白4; 视神经炎; 横贯性脊髓炎; 康复治疗【作者】刘平; 何静杰; 刘丽旭; 胡雪艳【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北京10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
NMO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和纵向延伸的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为特征表现,可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单眼或双眼失明,在其前或后数日或数周伴发横贯性或上升性脊髓炎。
而临床上有一组尚不能满足NMO诊断标准的局限性的脱髓鞘疾病,可伴或不伴水通道蛋白 4(aquaporin protein-4,AQP4)-IgG阳性,如特发性长节段脊髓炎(纵向累及3个以上脊髓节段)、复发性视神经炎、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风湿免疫相关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视神经炎或长节段脊髓炎等,2007年Wingerchuk等[1]将上述疾病统一命名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
本研究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康复疗效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参照2015年NMOSD国际诊断标准[1],本研究对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例诊断明确的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康复疗效进行了总结。
1.2 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方法1.2.1 主要问题 7例患者均为NMOSD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种功能障碍,包括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尿便障碍、视力异常及情绪障碍,日常生活活动(ADL)均需介助,社会参与能力减退。
视神经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视盘炎,球后视神经炎所属部位:眼就诊科室:五官科,神经内科,眼科病症体征:大量饮酒后突然视力减退,盲点,光反射消失,视力障碍,视神经萎缩,自发性球内出血疾病介绍:视神经炎是怎么回事?专家表示,视神经炎或视神经乳头炎是指视神经任何部位发炎的总称,临床上根据发病的部位不同,视神经炎分为球内和球后两种,前者指视盘炎,后者系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炎大多为单侧性,视乳头炎多见于儿童,球后视神经炎多见于青壮年症状体征:视神经炎有什么症状?下面,专家将会为你详细介绍:(1)视力下降:大多视力突然下降,甚至发病数日即可降至光感或无光感。
(2)眼球转动时眼球后部牵引样疼痛,眶深部压痛。
(3)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或对光反应不持久。
(4)眼底改变:视乳头炎时视乳头充血、轻度隆起(3D以下)、边缘不清、生理凹陷消失,视网膜静脉充盈迂曲,视乳头周围视网膜水肿混浊、火焰状出血及黄白色渗出,有时可波及黄斑部导致黄斑部出现放射状水肿皱褶。
球后视神经炎时,早期眼底基本正常,晚期视乳头颜色变淡,视神经萎缩。
(5)视野改变:表现为中心暗点或旁中心暗点。
化验检查:视神经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下面,专家将会为你详细介绍:1、眼部检查:患眼瞳孔常扩大,直接光反应迟钝或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
单眼受累的患者通常出现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该体征表现为,患眼相对于健眼对光反应缓慢,尤其在检查者将光线在两眼之间交替照射时,缓解的瞳孔直径比健眼大。
眼底检查,视乳头炎者视盘充血、轻度水肿,视盘表面或其周围小的出血点,但渗出物很少。
视网膜静脉增粗,动脉一般无改变。
球后视神经炎者眼底无异常改变。
2、视野检查:可出现各种类型的视野损害,但较为典型的是视野中心暗点或视野向心性缩小。
3、视觉诱发电位:可表现为P100波(P1波)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球后视神经炎时,眼底无改变,为了鉴别伪盲,采用客观的VEP检查可辅助诊断。
据研究,视神经炎发病时,90%的患者VEP改变,而视力恢复后仅10%的VEP转为正常。
视神经炎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鉴别要点摘要目的比较视神经炎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两种疾病的鉴别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25眼)视神经炎和25例(25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体征、视野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等。
结果视神经炎患者中男9例、女16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视神经炎患者平均年龄为(39.50±17.68)岁,低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65.67±17.2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视神经炎多发于中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差别。
视神经炎患者的瞳孔直径较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瞳孔直径略大。
视神经患者视野缺损形态以弥漫性视野缺损、中心暗点多见,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则以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缺损多见。
视神经炎患者在荧光素眼底造影早期,均显示出视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并开始有荧光素渗漏;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在造影早期显示荧光充盈缺损而呈弱荧光。
结论视神经炎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有很多相似的表现,但又各有特点,掌握二者临床特征中存在的细微的差别,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视神经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神经炎原因多为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全身性传染性疾病、局部感染及邻近组织感染的蔓延,中毒和全身代谢障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视乳头的营养血管发生急性循环障碍,而引起缺血缺氧的急性血供障碍性疾病[1]。
二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急性视力下降,可单眼或双眼同时发病。
视神经炎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存在非常相似的临床特征,有时很难区分两种疾病。
本研究比较分析视神经炎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以期更好的了解这两种疾病,为早期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5月~2017年5月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眼科的视神经炎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各25例(25眼)。
视神经炎的分类及诊疗进展田国红;孙兴怀【摘要】视神经炎(ON)是导致青、中年人群急性视力下降的常见视神经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性反应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胶质细胞增生、坏死密切相关.在白种人群中,ON和多发性硬化(MS)关系极为密切.随着对该病流行病学及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ON的疾病谱也不断扩展,人们对ON的疾病分类、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往按照疾病部位的简单分类已不能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典型ON与不典型ON的提出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结合国内ON的疾病谱特点对该病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有助于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及个体化.【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5(015)002【总页数】5页(P79-83)【关键词】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不典型视神经炎;治疗【作者】田国红;孙兴怀【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急性视神经的炎性病变。
随着生物免疫学技术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貌似简单的疾病背后的发病机制却千差万别,病变受累部位也不仅仅局限在视神经。
国内亚洲人群的ON 与西方典型的脱髓鞘视神经炎不论从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预后均存在差异。
本文通过总结目前ON的研究进展,结合国内临床常见疾病谱,对ON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做一概述,有助于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及个体化。
全球单侧ON的年发病率为0.94/100 000~2.18/100 000[1-3]。
日本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年发病率为1.62/100 000[4],与全球平均发病率接近。
Meta分析数据显示,北半球及高纬度地区的发病率高,男女比例在北欧为1∶3[5]。
而日本1992~1993年新发病的5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22[4]。
视神经脊髓炎的MRI特征摘要】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的磁共振成像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视神经脊髓炎的平扫及增强磁共振影像资料,寻找其特征性表现。
结果病灶仅累及颈髓3例,颈胸髓6例,仅胸髓2例。
矢状位呈线样损害1例,线样损害合并弥漫性损害6例,弥漫性损害4例。
结论 MR对诊断视神经脊髓炎有特征性,可作为检查首选。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磁共振成像Diagnosis of Neuromyelitis optica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RI features of Neuromyelitis optica.Methods:The MR manifestation of 9 cases of Neuromyelitis optica confirmed by following-up observa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distribution and extent of lesion was assessed.Results: On MRI,3 patients showed involvement of the cervical cord alone,6 had both cervical and thoracic segment involvement,and 2 displayed thoracic segment involvement.The lesions appeared linear(1 cases),diffuse(4 cases),or both(6 cases).Conclusion: Neuromyelitis optica was best detected withMRI.MR imaging can b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optimal diagnosis means of the disease so far. 【Key Words】 Neuromyelitis optic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视神经脊髓炎(NMO),又称Devic病,是一种主要侵犯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好发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群中青年女性,复发率高和预后差[1-2]。
儿童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马瑾;钟勇【期刊名称】《协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04)002【总页数】3页(P178-180)【关键词】儿童视神经炎;诊断;治疗【作者】马瑾;钟勇【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6+1;R779.7儿童视神经炎是在儿童期(16岁以内)发病的少见疾病,常常会引起急性或亚急性视力丧失,病变可累及单眼或双眼(双眼同时受累或两周内相继受累)。
该病病情严重,常与全身神经系统异常密切相关。
因此,关于儿童视神经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有待进一步强化认识。
最近加拿大的一项调查发现儿童视神经炎的发病率为0.2/100 000[1], 但该病发病率存在地域性的差别。
Absoud等[2]对44例儿童视神经炎连续病例研究发现发病年龄在2~15.8岁(平均10.9岁),女/男比例为1.8,也有报道儿童视神经炎的发病没有性别和种族差别。
双侧视神经炎多见于小于10岁的儿童,单侧视神经炎多见于大于10岁的儿童[3]。
在日本和韩国均发现儿童视神经炎多累及双眼、表现为视神经乳头炎,视乳头水肿可能与之前病毒感染有关[4-5];韩国儿童视神经炎女/男比例为1.86~3;在台湾77%~90%儿童视神经炎治疗后可以获得0.5以上的视力,初诊时视盘苍白的病例和年龄大于10岁的儿童视力预后差,而年龄小于10岁的儿童视力预后较好[6]。
有关儿童视神经炎至今尚无相关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
儿童视神经炎发病前通常会有病毒感染、发烧等前驱症状,并伴有眶周疼痛、头疼以及眼球运动的异常;表现为单眼或双眼的急性、亚急性中心视力降低、色觉丧失、对比敏感度降低以及视野的缺损,视野缺损主要表现为中心暗点,单眼病例有传入性瞳孔传导阻滞阳性表现。
Wilejto等[7]发现88%的儿童视神经炎患者可记录到视觉诱发电位的异常。
另有研究发现儿童视神经炎患者有60%~70%表现为双眼受累[8-9];且初发病例视力小于0.1的占60%[8],比视神经炎治疗研究小组(Optic Neuritis Study Group)统计的成人视功能丧失的严重程度(初发病例视力大于0.1的占64.1%)要高得多[7,10]。
视神经脊髓炎的症状表现视神经脊髓炎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视觉神经和脊髓同时受到伤害所导致的发炎病症,因此它对眼睛的危害是相当的大,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失明。
因此为了使患者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视神经脊髓炎病症的常识,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视神经脊髓炎的体征表现。
视神经脊髓炎有哪些体征表现:视神经脊髓炎发病年龄5-60岁,21-41岁最多,也有许多儿童患者,男女均可发病。
急性横贯性或播散性脊髓炎以及双侧同时或相继发生的视神经炎是视神经脊髓炎特征性表现,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导致截瘫和失明,病情进展迅速,可有缓解-复发。
视神经炎急性起病者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单眼视力部分或全部丧失,某些患者在视力丧失前一两天出现眶内疼痛,眼球运动或按压时明显,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炎或球后视神经炎。
亚急性起病者1-2个月内症状达到高峰。
少数呈慢性起病,视力丧失在数月内稳步进展,进行性加重。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脊髓急性进行性炎症性脱髓鞘病变,已证实多数为MS 表现,呈单相型或慢性多项复发型。
临床常见播散性脊髓炎,体征呈不对成和不完全性,表现快速(数小时或数日)进展的轻瘫痪、双侧Babinski征、躯干感觉障碍平面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急性脊髓炎伴Lhermitte征、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和神经根痛可见约于约1/3的复发型患者,但单相病程患者通常很少发生。
多数NMO患者为单相病程,70%的病例数日内出现截瘫,约半数患者受累眼发生全盲。
少数患者为复发型病程,其中约1/3发生截瘫,约1/4视力受累,临床事件间隔时间为数月至半年,以后的3年内可多次复发孤立的ON和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有哪些体征表现?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视神经脊髓炎的体征表现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视神经脊髓炎时能有所帮助。
另外,白内障手术有效治疗白内障,是目前白内障患者的最佳选择。
视神经脊髓炎有哪些诊断要点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可以致盲的严重病症,常出现单眼或双眼失明情况。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对视神经炎患者的有效性摘要:视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是两种常用的治疗视神经炎的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对视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视神经炎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视神经炎的总有效率达到80%以上,且在提高患者视力、缓解症状、改善眼底血管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视神经炎的安全性较好,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可作为治疗视神经炎的有效药物组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视神经炎;甲钴胺;前列地尔;治疗效果;安全性引言视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缺血性疾病等,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球运动异常、外眼肌瘫痪等症状。
治疗视神经炎的药物有多种选择,其中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是两种常用的治疗药物,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
甲钴胺是一种能促进细胞代谢的抗氧化剂,常用于治疗视神经炎和其他眼科疾病;前列地尔是一种α1受体阻断剂,具有扩血管作用,可改善视神经循环。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对视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1. 文献检索: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检索2010年至2022年相关的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
检索词包括“视神经炎”、“甲钴胺”、“前列地尔”等。
2. 研究选择:纳入对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排除重复发表和数据不完整的文献。
3. 数据提取:提取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疗效评价指标等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最终纳入10篇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研究。
这些研究包括了总计1000例视神经炎患者,其中男性550例,女性450例,年龄范围15-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