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在口腔颌面部损伤运用的护理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2
冰袋的作用
冰袋是一种常见的急救用品,它由塑料袋和冰块或冷冻凝胶组成。
冰袋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以下是冰袋的主要作用:
1. 减轻肌肉疼痛:运动后或受伤后,肌肉可能会出现疼痛和肿胀的情况。
将冰袋敷在受伤部位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
冰袋的冷冻温度有助于降低局部温度,收缩血管,减少组织内出血和水肿。
2. 处理扭伤和骨折:当关节扭伤或出现骨折时,冰袋可帮助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入受伤区域,控制血肿和水肿。
同时,冰袋可以提供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减少疼痛感。
3. 缓解头痛和发烧:冰袋可以用于缓解头痛和发烧时的不适感。
将冰袋轻轻贴在太阳穴或额头上,有助于缓解血管扩张和降低体温。
4. 应对牙痛和口腔不适:冰袋可以用于缓解牙痛和口腔不适。
将冰袋敷在颌骨上方或下巴的一侧,可以减轻牙痛和舒缓口腔组织的炎症。
5. 治疗喉咙疼痛和扁桃体发炎:喉咙疼痛和扁桃体发炎时,将冰袋敷在脖子前侧,可以缓解局部组织的炎症和疼痛,起到舒缓的作用。
6. 缓解烫伤和烧伤:冰袋对于轻度烫伤和烧伤非常有效。
及时将冰袋敷在受伤部位,可以迅速降低局部温度,减少皮肤损伤,
并减轻疼痛感。
7. 控制鼻出血:当鼻出血发生时,将冰袋放在鼻尖或颈部后侧,可以帮助收缩血管,控制出血,并减少疼痛感。
总体而言,冰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用品,适用于许多常见的情况。
然而,要注意在使用冰袋时,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发冻伤。
同时,儿童和老年人在使用冰袋时需要格外谨慎,应控制冷敷时间和冷敷温度,避免造成额外的伤害。
如果症状严重或长时间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冰敷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冰敷的处理方法1.使用专业冰袋或冰块袋:专业的冰袋或冰块袋可保持温度稳定,且口径较大,易于装满冰块。
如没有专业冰袋或冰块袋,可使用塑料袋装冰块,但应注意不要封口,以免冰袋破裂。
2.正确的敷冰时间和频率:敷冰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频率为每隔2-3小时一次,连续敷冰3-4次即可。
如果患者感觉不适或皮肤出现红肿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冰敷。
3.不要直接将冰块放在皮肤表面:将冰块用毛巾等包裹后再敷在患处,以防止冰烫伤。
4.患处不要受压:敷冰时,患处应保持松弛,不要受到压力,以免影响效果。
5.敷完后暂停冷热水浴:敷完冰后不要立即洗热水澡或泡温泉,应等待至少20分钟后再进行。
二、冰敷的注意事项1.注意温度:冰块的温度不应过低,应以保持0℃左右为宜。
过低的温度会引起组织坏死、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低温烫伤。
如果敷冰过程中患者感到皮肤有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应立即停止冰敷,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2.避免敷冰时间过长:冰敷时间过长会引起组织缺氧、血液循环不畅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还可能引起皮肤干燥、皱纹等问题。
3.慎用于特定人群:冰敷一般不适用于以下特定人群:(1)血液循环不畅的患者:如有慢性室性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冰敷会影响血液循环,加重病情。
(2)感染性皮肤病患者:冰块会在皮肤表面积累细菌,进一步加重感染。
(3)对冷敏感的人:像雷诺氏病等血管疾病的患者对冷刺激非常敏感,使用冰敷会引起血管痉挛、疼痛和感染等问题。
(4)孕妇:冰敷过久或过度使用会对胎儿造成危害。
4.慎用在面部或眼睛周围:面部和眼睛周围皮肤薄,血管分布较密,如敷冰过程不当,有可能引起眼睛毒性反应等问题。
适当地使用冰敷有助于舒缓局部疼痛、减轻肿胀,但也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冰敷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和了解相关知识。
如果感觉不适或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治疗。
除了上述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还有一些相关内容也需要注意。
颌面外伤病人急救及护理作者:刘燕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其损伤平时多为工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而至.由于口颌系统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功能的要求,充分认识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对于正确诊断和处理口腔颌面部损伤都是十分重要的. 口腔颌面部伤员可能出现一些危重情况,如窒息、出血、休克、昏迷等,应及时抢救。
在急救中还应注意防治感染。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伤;呼吸通畅;有效止血【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67-02口腔颌面血液供应丰富,组织结构复杂,是呼吸道、消化道入口处,与颅腔毗邻,所以颌面部外伤常并发出血、休克及颅脑损伤等并发症,如损伤严重时还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救治及护理,可提高救治率。
现将我院98例口腔颌面创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0岁,其中青壮年占60%,损伤情况,软组织损伤16例,面部挫伤并上下颌骨骨折53例,鼻骨骨折15例,颧骨骨折并颅脑损伤2例。
2 急救2.1窒息的急救:窒息常分为:1、阻塞型窒息,可因为外伤后组织水肿、血肿、组织移位、舌后坠、分泌物的堵塞导致呼窒息;2、吸入性窒息,常见于昏迷病员,直接将血液、唾液、呕吐物或其他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或肺泡内而引起窒息。
[1] 窒息的症状有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煽动和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脉弱,血压下降及瞳孔散大等危象以至死亡。
急救措施①、因血凝块或分泌物等阻塞咽喉部的伤员,应迅速用手掏出或用塑料管吸出阻塞物,同时改变体位,采取侧卧或俯卧位,继续请出分泌物,以解除窒息;②、因舌后坠而引起窒息的伤员,应在舌尖处用粗线或别针穿过全层舌组织,将舌牵拉出口外,并将拉线固定于外衣扣上或用胶布固定于颌部。
冰敷部位及其注意事项冰敷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和炎症。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冰敷的部位及其注意事项。
首先,冰敷可以应用于身体的多个部位,包括但不限于:1. 颌面部:对于牙痛、面部疼痛、面部肿胀等问题,可以使用冰敷来缓解症状。
将冰块或冰袋包裹在纱布或毛巾中,然后轻轻按压在痛点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
2. 颈部:颈部的肌肉痉挛、扭伤、劳损等问题可以用冰敷来缓解。
将冰块或冰袋包裹在毛巾中,缓缓按压在疼痛区域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
3. 肩部和背部:冰敷可以用于肩关节扭伤、肌肉拉伤、肩周炎等情况。
将冰块包裹在毛巾中,按压在疼痛区域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
4. 手臂和小腿:对于扭伤、韧带拉伤、肌肉劳损等问题,可以使用冰敷来舒缓疼痛和减轻肿胀。
将冰块包裹在毛巾中,缓缓按压在疼痛区域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
5. 膝盖和脚踝:若出现扭伤、肌肉拉伤、韧带劳损等问题,冰敷也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式。
将冰块或冰袋包裹在毛巾中,轻轻按压在疼痛区域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
此外,在使用冰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适度的冷敷时间:每次使用冰敷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5-20分钟,以免过长时间的冰敷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2. 适当的冷敷频率:每天冷敷的频率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可以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冷敷,但不要冷敷过多次数,以免给局部皮肤造成过多压力。
3. 适度的冰袋温度:冰块或冰袋的温度应该控制在0左右,不宜过热或过冷,以免对皮肤和局部组织造成不良影响。
4. 注意保护皮肤:在进行冰敷时,应该将冰块或冰袋包裹在毛巾或纱布中,以免直接接触皮肤而导致冻伤。
同时,要注意不要将冷敷物体过度挤压局部组织,以免损伤。
5. 避免在感染区域或开放性伤口上使用冰敷:冰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但对于感染或有开放性伤口的区域,应该避免使用冰敷,以免感染加重或伤口恶化。
正颌手术患者精细化护理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2-01-20T08:05:42.734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4期作者:杨艳艳任战平通讯作者陶永炜孙苗苗[导读] 目的:对正颌手术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评价其护理效果及其在患者术后康复方面的价值。
杨艳艳任战平通讯作者陶永炜孙苗苗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颅颌面整形创伤外科陕西西安 710004;[摘要]目的:对正颌手术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评价其护理效果及其在患者术后康复方面的价值。
方法:对我2015.01~2019.04期间收治的正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2015.01~2017.02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措施,2017.03~2019.04的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措施。
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下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每日输液量、术后每日饮食量、入院与出院时体重减轻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共计20名患者纳入传统护理组,43名患者纳入了精细护理组。
研究发现精细护理组患者比传统护理组患者:住院天数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 P<0.05);术后7日内每日饮食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4,P<0.05);术后第2、3、4天每日液体输入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患者体重减轻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P<0.05)。
结论: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重视饮食护理,保证患者术后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有效提高正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关键词]牙颌面畸形;正颌手术;精细化护理;饮食护理牙颌面畸形是一种因颌骨生长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结构以及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位置关系失调,表现为颜面外形异常,咬合关系错乱与口颌系统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严重的畸形不仅影响面容美观,更可能影响患者的全身发育和心理健康,导致社交困难,影响生活质量。
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口腔颌面外伤是指面部、牙齿、颌骨等组织因暴力受到外力直接或间接损伤所致的创伤。
颌面部的外伤常常是意外发生的,如交通事故、跌倒、运动场上的碰撞等。
对于口腔颌面部的外伤,正确的急救和护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孩子和老年人等身体较弱的人群来说更为重要。
口腔颌面外伤的分类口腔颌面外伤可分为软组织损伤、骨折及牙齿损伤三类。
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是发生在口腔和面部的皮肤、肌肉和黏膜等组织上的损伤。
常见的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包括口唇、舌、颊粘膜、牙龈和鼻腔黏膜的损伤等。
软组织损伤多数情况下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不注意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骨折口腔颌面部的骨折通常包括颌骨、额骨、颧骨、眶骨及鼻骨等的骨折,并可能影响到口腔内的骨质组织,造成下颚骨骨折、颅底骨折等。
骨折是口腔颌面外伤中最严重的情况之一,如果不得到及时诊疗,可能会对咀嚼、视力、听力和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造成重大影响。
牙齿损伤口腔颌面部的牙齿损伤是口腔颌面外伤中常见的损伤类型。
口腔颌面损伤常常会影响到口腔内的牙齿及其周围的组织结构,如造成牙齿松动、牙齿错位或根部断裂等,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治疗。
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要点停止出血外伤常常伴随着出血,如出现鲜红色血液从口腔或鼻子流出,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出血时间较短或出血量较少时,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卫生巾等加压止血;出血较多或时间较长时,应尽快送往医院急诊。
清洁创面清洁创面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可以去除污物和细菌等致病物。
如果创面较深且感染风险高,建议到医院进行清理和处理。
缓解疼痛口腔颌面外伤常常伴随着明显的疼痛感,可以用冰敷或热敷缓解疼痛。
冰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如用破冰袋或冰块包裹在无菌纱布中并轻柔敷在受伤部位即可;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敷冰或热时需保护好皮肤,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其他问题。
如何正确使用冰敷和热敷冰敷和热敷是常见的急救和康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减少肿胀和促进伤口康复。
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何时使用冰敷,何时使用热敷,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冰敷和热敷,以便让您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冰敷和热敷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温度来影响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达到治疗和缓解疼痛的效果。
冰敷主要通过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入受伤或疼痛部位,从而降低肿胀和麻木的感觉。
热敷则通过舒张血管,增加血液流入受伤或疼痛部位,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加速伤口康复。
那么,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冰敷呢?一般来说,冰敷适用于急性损伤或疼痛,比如扭伤、骨折、关节炎和牙痛等。
当您受伤后,应该尽快使用冰敷。
将冰块或冷水袋包裹在毛巾中,然后轻轻敷在受伤部位上,每次持续敷用15-2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
记得不要直接将冰块或冷物体贴在皮肤上,以免引起冻伤。
与此相反,热敷更适用于慢性疼痛或肌肉紧张的情况。
比如肌肉酸痛、关节僵硬和经期痛等。
与冰敷不同,热敷使用的是热毛巾、热水袋或热水浴的方式。
将热物体包裹在毛巾中,放在疼痛部位上,每次持续敷用15-20分钟,每天多次重复。
热敷能够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感。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一些情况下既可以用冰敷又可以用热敷。
比如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或扭伤后的恢复期。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用冰敷降低肿胀和疼痛,然后过几天再改用热敷促进康复。
这个方法被称为冷热交替疗法,可以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冰敷和热敷并不适合所有人和所有情况。
比如,对于关节周围有感染或伤口未愈的情况,不能使用热敷,以免加重感染或引起局部出血。
另外,对于循环系统有问题的人(比如心脏病患者)也不宜使用热敷和冷敷。
在使用冰敷和热敷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总之,正确使用冰敷和热敷是缓解疼痛、减少肿胀和促进伤口康复的有效方法。
冰敷适用于急性损伤或疼痛,而热敷适用于慢性疼痛或肌肉紧张。
口腔颌面外伤护理效果观察作者:曾见娣许燕琼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观察口腔颌面外伤的护理效果,探究有效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收治的颌面外伤患者86例,随机将86例颌面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为43例,治疗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术前术后简单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其他口腔症状发生率,分析各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照组并发症患者高达19(44.19%),治疗组并发症患者2(4.65%)出现,此外治疗组口腔溃疡患者0例(0.00%)较对照组口腔溃疡患者11例(25.58%)少,对照组护理后感染15例(34.88%),治疗组护理后感染3例(6.98%),两组差异明显(P关键字:口腔;颌面外伤;护理;效果观察以解剖的角度上说,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由于正常情况下口腔内存在一些非致病菌,但在某些情况下外界及内部的各种刺激非致病菌也有可能成为致病菌,如在颌面外伤的情况下,口腔的护理更为重要[1-2]。
颌面外伤的病因有多种,例如,交通意外、机械损伤、高空坠落等等。
此外口腔颌面不离颅脑距离近,在出现颌面外伤时容易导致颅脑的损伤,另一方面颅脑周围及颌面部有大量血管,受伤后出血较多,难于控制[3]。
以上多方面多充分说明颌面外伤患者的护理不容小觑,并且优秀的护理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是重点。
本研究针口腔颌面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收治的颌面外伤患者86例,颌面外伤患者46例,颌面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将86例颌面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为43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在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7±6.9)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6~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9±6.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