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6课 大战的爆发与扩大作业课件 岳麓版
- 格式:ppt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18
第6课大战的爆发与扩大1、英法为什么对德国法西斯实行绥靖政策?①为了避免同法西斯国家直接作战,竭力保全自己和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
②企图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2、列举导致二战爆发和扩大的主要事件。
①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②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③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3、法西斯侵略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①德意日法西斯军队在战争初期力量上处于优势,且蓄谋已久.②法西斯国家在进攻时往往倾注全力,且善于伪装,惯于搞突然袭击。
③大战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等国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苏联为了自身安全,避免卷入战争,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这些都阻碍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便于法西斯国家各个击破.④一些被侵略国家组织抵抗不力,战略战术落后。
⑤苏联等国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没有保持高度警惕,战前准备不充分,对德军进攻的时间规模和重点估计不足。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第6课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地处战略要冲,是进攻东欧和巴尔干的门户。
《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奥合并。
希特勒早就说过德奥合并是“我们一辈子要用各种方法来实现的任务”。
他极力支持奥地利的纳粹分子掌权。
经过几年策划,1938年3月,希特勒陈兵德奥边境,发出最后通牒,迫使奥总理许士尼格辞职,任命纳粹分子赛斯—英夸特为总理。
英夸特刚上台,便按希特勒的授意,发出电报“邀请”德军占领奥地利。
13日,占领完成,签订了德奥合并的文件,奥地利变为德国的“东方省”。
《凡尔赛和约》是禁止德奥合并的,但英、法、美等国并未抵制和制裁而默认了德奥合并。
慕尼黑协定即《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凌晨,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
主要内容是:捷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成立由英、法、德、意、捷五国组成的“国际委员会”来确定其他地区的归属并最后划定国界,等等。
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祸水东引”政策的顶点。
丘吉尔在英国议会对协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英国遭到了一场全面的十足的失败,英法“正处在一场大祸之中”。
后来把为苟安一时而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的政策称为“慕尼黑政策”。
涅维尔·张伯伦(1869—1940)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
生于英国伯明翰市,毕业于伯明翰大学。
1915年任伯明翰市长。
1918年当选下院议员。
历任邮电、卫生、财政大臣等职。
1937年起任首相。
任内全面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承认墨索里尼侵占埃塞俄比亚,默许希特勒吞并奥地利。
尤以1938年三次求见希特勒、策划慕尼黑阴谋而臭名昭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
1940年4、5月间,德军迅速向北欧和西欧推进,张伯伦受到强烈谴责,黯然下台,不久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