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陈宣宗陈顼简介 废掉陈废帝自立为王的有为君主
- 格式:docx
- 大小:4.57 KB
- 文档页数:2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唐宣宗从智障人士到强势帝王的转变
导语:在唐朝的二十二位皇帝中,唐宣宗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以皇太叔的身份登基成为了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
那么唐宣宗是怎
在唐朝的二十二位皇帝中,唐宣宗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以皇太叔的身份登基成为了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
那么唐宣宗是怎么从智障人士到强势帝王的呢?现在就来看看唐宣宗从智障人士到强势帝王的过程吧。
因为宦官马元贽认为只有唐宣宗最好容易控制,所以就让他来继承皇位,可以让他们任意的摆布,变成一个他们所需要的傀儡。
刚开始他是实现了能够管控朝政。
但是当唐宣宗接手政务后,他就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嚣张跋扈。
唐宣宗忽然变得无比的严肃,他的神情威严,目光淡然从容,言语举止也是沉着冷静,处理政务更是有条不絮,他看上去和之前完全判若两人。
当马元贽知道知道以后十分的愤怒,难道在之前的36年中,唐宣宗都是在装疯卖傻吗?原来当年的唐武帝屡次想将这个“傻子光叔”置于死地,所以才会装傻子来避开这场杀身之祸,所以在唐宣宗木讷的外表下,隐藏着常人无法莫及的才干和谋略。
当唐宣宗即为之后,他就再也不能来掩饰自己,所以在唐宣宗执政的第二天就将李德裕罢免,还在未来的一年中,将朝廷中的人都新换一批,建立了自己的心腹。
唐宣宗执政的大中时期被后人称为“小贞观”,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宣宗自己的勤政。
就这样,唐宣宗从一个智障人士转变成为强势帝王。
揭秘唐宣宗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在唐朝的二十位皇帝中,诞生了很多英明神武的皇帝,比如说著名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南朝陈朝的陈后主为何被称为“井底皇帝”?导语:陈后主,即陈叔宝,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共在位7年,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疏于朝政,整天纵情声色陈后主,即陈叔宝,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共在位7年,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疏于朝政,整天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陈国的国力也逐渐走向衰落。
据《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十》记载:后主愈骄,不虞外难,荒于酒色,不恤政事。
此外,陈后主还喜好文学,经常与才色兼备、精通诗词的妃嫔们、宫女们以及朝中文臣们混在一起,对酒畅饮,吟诗赋词,往往都是通宵达旦,把国事抛之脑后,不闻不问。
陈后主在诗词方面有着颇高的造诣,最具代表作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
(其中《玉树后庭花》成为着名的亡国之音)。
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派儿子杨广南下攻陈,而此时的陈后主还深居高阁之内,尽情享乐,朝廷上下也没有人在意。
随着隋朝大军的不断深入,陈国的州郡相续失守,陈后主依然带着朝臣们奏乐饮酒,对外面的战事置若罔闻。
等到隋军兵临城下,直捣陈国首都建康(今南京)之时,很多大臣和士兵们都纷纷逃亡,陈后主这时才惊慌起来,急忙带着妃嫔躲到了景阳殿后院中的一口枯井里避难。
不久,有隋军士兵们发现了景阳殿后院有一口枯井,于是向井里窥视,并大声喊叫,陈后主没有应答。
士兵们打算向井里扔石头,井中人吓得呼喊起来。
紧接着,士兵们向井中抛下绳索拉人,顿觉非常沉重,等到把人拉上来时,才惊奇地发现,原来是陈后主、张丽华和孔贵嫔三人同绳而上。
隋文帝得知后十分惊讶。
据《南史·卷十·陈本纪生活常识分享。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03、叔叔硬夺去侄儿皇位公元566年,陈文帝病逝,嫡长子陈伯宗继位。
陈伯宗当时只有十二岁,尚未成年。
于是,陈文帝在临终前,嘱咐弟弟陈顼,要好好辅佐幼主,陈顼泣拜答应了。
可是,只过了两年,陈顼就悍然夺了侄儿的皇位,自己当了皇帝,被称为陈宣帝。
《陈书》记载,陈顼是陈文帝唯一的弟弟,而且是一母所生。
陈顼比陈文帝小十岁,身高八尺三寸,容貌俊美,手垂过膝,富有才略,擅长骑射,文武双全。
陈顼十几岁的时候,叔父陈霸先把他送到江陵做人质,侍奉梁元帝。
不料,江陵陷落,陈顼与堂弟陈昌等人,被掳到西魏,过了八年的俘虏生活。
陈文帝很疼爱和挂念弟弟,他即位以后,遥封陈顼为安成王,后经过多次交涉,陈顼终于从北朝回国。
陈文帝很高兴,任命他为中卫将军,不久又担任扬州刺史,都督扬、南徐等五州诸军事,后来又入朝担任司空、尚书令。
陈顼深受哥哥陈文帝的宠信,权势日增。
公元566年,陈文帝病重,令陈顼和大臣刘师知、到仲举等人入宫,交待后事。
陈文帝担忧儿子年幼,对陈顼说:“我想依照太伯之旧例,把皇位传给你。
”陈顼知道哥哥并不是真心,连忙拜伏于地,痛哭流涕,再三表示决心,一定尽心竭力辅佐侄子。
几个大臣也说:“安成王是您的亲兄弟,必定会效仿周公辅政,您就放心吧。
再说,他如果有二心,臣等也不答应啊。
”陈文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见此情景,放心地闭眼西去了。
陈文帝临终时,遗诏陈顼、刘师知、到仲举三人共同辅政。
可陈文帝刚死,陈顼就带领三百多人,入居尚书省,发号施令,安插亲信,大有独揽朝政、控制朝廷之势。
见此情景,刘师知、到仲举等人十分担忧,他们与朝中大臣商议,决定以太后的名义下诏,将陈顼调离京城,以防后患。
这想法未免太简单了,陈顼会轻易放弃权力吗?果然,陈顼与亲信吴明彻等人商议后,立即还击,说他们伪造诏令,把刘师知、到仲举和一些大臣逮捕处死,连到仲举的儿子到郁也被杀了。
到郁是陈文帝的妹夫。
从此以后,朝廷大权尽归陈顼。
公元568年,陈顼悍然发动政变,把侄子陈伯宗赶下台,自己登上帝位,被称为陈宣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宣宗真是从“智障人士”到成为强势的帝王了吗?导语: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
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
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
在位13年。
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
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在唐朝的22个皇帝中,唐宣宗李忱无疑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
因为从小到大,他一直被视为“智障人士”。
在整个长安城,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认为。
从他出生的元和五年(810年)起,到他登基的会昌六年(846年),整整36年间,他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
而且当武宗皇帝病危、大明宫的各派政治势力正在为新君人选展开激烈较量的时候,他却一无所知地在远离长安的某个地方云游和漂泊……然而所有认识他的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历史老人的诡谲之手就把这位曾经的“智障人士”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金銮殿,让他摇身一变,成了唐朝的第十八位天子!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李忱即位之后,忽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胆识、智慧和魄力,不但一举消灭了为患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最终还把沦陷于吐蕃人手里将近百年的河湟失地全境收复,缔造了唐朝中晚叶绝无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小太宗”唐宣宗如何从智障人士变成强势帝王
导语:在唐朝的22个皇帝中,唐宣宗李忱无疑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
因为从小到大,他一直被视为"智障人士"。
在整个长安城,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
在唐朝的22个皇帝中,唐宣宗李忱无疑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
因为从小到大,他一直被视为"智障人士"。
在整个长安城,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认为。
从他出生的元和五年(810年)起,到他登基的会昌六年(846年),整整36年间,他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
而且当武宗皇帝病危、大明宫的各派政治势力正在为新君人选展开激烈较量的时候,他却一无所知地在远离长安的某个地方云游和漂泊......
然而所有认识他的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历史老人的诡谲之手就把这位曾经的"智障人士"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金銮殿,让他摇身一变,成了唐朝的第十八位天子!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李忱即位之后,忽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胆识、智慧和魄力,不但一举消灭了为患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最终还把沦陷于吐蕃人手里将近百年的河湟失地全境收复,缔造了唐朝中晚叶绝无仅有的最后一抹辉煌。
从"智障人士"到流亡者,再到游方和尚,最后又君临天下,成为一代强势帝王......唐宣宗李忱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也是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天子的皇叔。
如此尊贵的一个宗室亲王,怎么会在整个前半
生活常识分享。
谈谈陈宣帝柳皇后的家庭和事迹(下)在陈顼继位以后,就册封柳敬言为皇后,“立妃柳氏为皇后,世子叔宝为皇太子“,当时的册封仪式应该不是很隆重,但还是按照传统制度来举行,并且她还亲自去参拜太庙。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陈顼和柳敬言的儿子陈叔宝已经到结婚年龄了。
陈顼就想到了沈君理这个人,他是会稽长公主的丈夫,公主本来就是陈霸先的女儿,也是陈顼的一个堂姐,后来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沈婺华,据说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
在太建元年(568年),陈叔宝和沈婺华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569年,陈霸先的皇后章要儿去世,时年65岁。
根据历史记载,章要儿是一位美丽动人和聪慧的女子,能够诵读《楚辞》和一些诗歌,这就说明她自幼受过很不错的文化教育,她可能有过子女。
在陈顼在位的十三年时间,柳敬言没有参与过任何政治事务,但是在后主在位后期,曾经掌握过实权。
太建十四年(582年),陈顼去世,时年53岁,庙号宣帝,皇太子陈叔宝继位,尊柳敬言为皇太后,居住在弘范宫,墓志上也有类似的记载“后主承业,加崇尊号为皇太后,居弘范宫“。
陈叔宝继位以后不久,就发生了皇弟陈叔陵的事件,不过还是被柳敬言成功的平定和处理了,不过在柳皇后的墓志中没有记载她参与处理政治事务的内容,很可能不是遗漏和疏忽。
因为墓志年代是隋朝,所以在一些情况下会采取避讳的制度,即使是年号也不例外,如祯明,就改为“真明”,主要是避隋文帝的祖父杨祯的名字。
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柳敬言和她的家族都迁入长安居住。
在仁寿四年,隋文帝杨坚授予柳敬言为长城公太夫人的封号,待遇从优。
在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杨广赐予柳敬言一套位于洛阳地区的上等府邸,此后她就生活在那里。
在大业十一年(615年),柳敬言去世于洛阳,时年85岁。
柳皇后的年龄记载与史书有些出入,应该以墓志的记载为标准。
早在仁寿四年,柳敬言的儿子陈叔宝就已经去世了,时年才52岁。
再来谈谈柳敬言的弟弟柳盼的情况。
根据《陈书》记载,陈文帝陈蒨的第二个女儿富阳公主最初嫁给了侯瑱的长子侯净藏为妻子,因为公主的原因,被授予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叔宝亡国的故事陈后主陈叔宝为什么能善终?导语: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
陈顼的次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
陈顼的次子——即陈叔宝的二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
叔宝亡国“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朝人杜牧在《泊秦淮》这首诗中含沙射影地调笑说,在烟水朦胧的秦淮月夜,南京的琵琶女是不适合弹奏《玉树后庭花》这首缠绵的亡国之音的,因为这首曲子的作者正是南京的亡国之君陈后主。
陈后主(553~604年),即陈叔宝。
南朝陈皇帝。
公元582~589年在位。
字元秀。
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
隋兵南下时,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
祯明三年(589年),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被俘。
后在洛阳病死,追封长城县公。
不久宣帝崩,后主正式即位,册张丽华为贵妃。
他虽然身为太子,但是其皇位却来得十分不易。
宣帝病重,驾崩前,对陈后主说“叔宝啊!你要励精图治,好好守住这半壁江山”。
他的兄弟陈叔陵早已对皇位虎视眈眈,宣帝驾崩,后主跪在灵前哭泣,叔陵事先磨好刀,向后主脖子上砍去……但是没有伤其静脉,没有生命危险,以叔陵谋逆罪杀之。
当初叔陵做逆时,后主脖颈被砍受伤,在承香殿中养病,屏去诸姬,独留张贵妃随侍。
后主病愈,对张丽华更加爱幸。
自武帝开国以来,内廷陈设很简朴。
后主嫌其居处简陋,不能作为藏娇之金屋,于是在生活常识分享。
南北朝南陈宣帝陈顼的皇后柳敬言,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人,南陈宣帝陈顼的皇后。
南梁中大通五年(癸丑,公元533年),柳敬言出身于士族河东柳氏。
其曾祖父是南齐贞阳忠武公柳世隆,时任侍中、司空、尚书令;其祖父是南梁秘书监柳修,死后赠侍中、中护军;其父柳偃娶梁武帝之女长城公主为妻。
长大后的柳敬言生的俊美,身高七尺二寸(185厘米),手垂过膝。
南梁武帝大同七年(辛酉,公元541年),时任鄱阳太守的柳偃死于官任上,这一年,九岁的柳敬言料理家事与成年人相仿。
南梁武帝太清二年(戊辰,公元548年),著名的侯景之乱爆发后,为了躲避战乱,柳敬言带着弟弟柳盼赴江陵(今湖北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
梁元帝因为长城公主的缘故,待他们十分优厚。
此时,陈霸先的侄子陈顼因领命在江陵保护梁元帝。
其长得英俊挺拔,身长八尺三寸,手垂过膝,并且有勇力,善骑射。
侯景叛梁后,其一直跟随叔叔陈霸先讨伐侯景,镇守京口。
梁元帝见他俩郎才女貌,于是亲自做媒,将柳敬言许配给了陈顼。
南梁元帝承圣二年(癸酉,公元553年),柳敬言在江陵生下一子,起名陈叔宝,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陈后主。
同年九月,江陵被西魏攻陷,陈顼随军队迁到长安,柳敬言与陈叔宝则留在了穰城(今河南邓县)。
南梁敬帝太平二年(丁丑,公元557年),南梁敬帝萧方智让位于陈顼的叔叔陈霸先,而此时的陈顼与陈霸先之子陈昌还在西魏为人质。
南陈武帝永定三年(己卯,公元559年),其叔陈霸先崩,因其子还在西魏,于是陈顼的哥哥陈蒨即位,是为南陈文帝,而陈顼则被遥封为安成王。
南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柳敬言与陈叔宝返回朝廷。
南陈文帝天嘉二年(辛巳,公元561年),陈顼也回到朝廷。
就这样,流离失所整整八年的柳敬言与丈夫团聚,柳敬言被册封为安成王妃。
南陈文帝天嘉七年(丙戌,公元566年),陈顼的兄长陈文帝崩,其侄子陈伯宗继承父位,是为南陈废帝。
南陈废帝光大二年(戊子,公元568年)正月,陈顼废陈伯宗为临海王后自立为帝,是为南陈宣帝,柳敬言则被立为皇后,其子陈叔宝被立为太子。
陈伯宗是什么人?他是怎么被废的本文导读:我们总是说人总是有好有坏的,那么肯定也有有能力的和没能力的人;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我们中华历史上来说,有些位置只有有能力的人才可以居之。
所以即使有的人得天独厚生来就高人一等,但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他是没有办法守住自己的位子的;就像是陈蒨之子陈伯宗。
陈伯宗出生于公元554年,那个时候陈霸先还未曾登基继位,那么陈蒨自然不用说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陈氏家族中的一个优秀子弟;不过有才华的人是永远都不会被埋没的,在之后陈霸先不断平叛的日子中陈蒨先后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在陈霸先登基之后被封为临川郡王。
陈蒨被封临川郡王的第二年陈伯宗就受封为临川王世子。
虽然说陈伯宗有陈蒨这么一个出色的父亲在前必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很无奈的是陈氏家族本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世家,所以如果你不是足够优秀总是容易被埋没的。
在陈伯宗被立为临川王世子的第二年陈霸先就去世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由陈蒨继皇帝位;在同一年八月二十六日陈伯宗被封为皇太子。
说到底不知道是因为天妒英才还是陈霸先和陈蒨多年征战沙场落下了病根,在继承皇帝之位没多久俩人都病重逝世;公元566年也就是陈蒨继皇帝之位的第七年就因病逝世,其子陈伯宗继承了皇帝之位。
当时陈蒨遗诏中言让陈伯宗的叔父安成王陈顼和刘师知等人辅佐朝政,刘师知和到仲举基本上就是长期居住在皇宫之中并参与决定各种事务;其叔父陈顼担任扬州刺史,带领着左右部下三百人居住在尚书省,这样看来其实陈蒨给与其弟陈顼的权利不可谓不大;对于陈顼拥有这样大的权利,那么总会有人心生不满的,刘师知觉得陈顼的权利实在是太大就十分的嫉妒他;所以就假传诏令给陈顼说:“现在天下太平,你不必在尚书省居住,可以会带你的封地,处理你的中州事物。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陈顼是想要搬出尚书省的,因为在这个时候陈顼还没有滋生出对帝位的想法;但是其部下毛喜劝说他说:“如果现在搬出尚书省就会受到别人的控制,到时候即使我们没有野心也会遭人迫害,连一个逍遥的富家翁都没办法做,你看看曹爽不就是如此的吗?”很显然陈顼是个听得进去劝谏的人,在听了毛喜的谏言之后陈顼随之称病,唤来刘师知和他聊天,然后让毛喜进宫禀报太后沈妙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陈宣宗陈顼简介废掉陈废帝自立为王的有为君主
导语:南朝陈宣宗陈顼(530年582年),字绍世,小字师利,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在位14年,年号太建。
他是陈武帝陈霸
南朝陈宣宗陈顼(530年—582年),字绍世,小字师利,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在位14年,年号太建。
他是陈武帝陈霸先的侄子,陈文帝陈蒨的弟弟。
他本来是陈废帝陈伯宗的辅佐大臣,后废掉了陈伯宗,自立为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顼,生于南朝梁中大通二年(530年),是陈武帝陈霸先的弟弟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陈文帝陈蒨的弟弟。
陈顼初为直阁将军、中书侍郎。
永定元年(557年),袭封始兴郡王,食邑二千户。
永定三年(559年),其兄陈蒨即帝位,改封陈顼为安成王。
天嘉三年(562年),授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置佐史。
寻授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东扬南豫北江五州诸军事、扬州刺史,进号骠骑将军。
天嘉四年(563年),加开府仪同三司。
天嘉六年(565年),迁司空。
天康元年(566年),授尚书令。
陈蒨去世后其子陈伯宗即位,拜陈顼为司徒,进号骠骑大将军,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
光大二年(568年)正月,进位太傅、司徒,食邑增加至三千户。
登基
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陈顼以陈伯宗个性太软弱,难以当大任为由发动政变,用慈训太后名义下诏废了陈伯宗,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太康。
去世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