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非手术治疗(一)
- 格式:docx
- 大小:12.91 KB
- 文档页数:2
骨盆骨折(2012-07修改)(范文)第一篇:骨盆骨折(2012-07修改)(范文)骨盆骨折中医护理常规一、疾病名称:骨盆骨折包括骶骨、尾骨、髋骨、耻骨、坐骨等部位的骨折,主要是因外伤引起骨盆完整性遭受破外,常可合并膀胱、尿道、直肠及盆腔内血管、神经的损伤引起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二、临床表现:受伤部位疼痛肿胀、淤血、压痛、活动受限、或有短缩畸形。
或伴有休克的临床表现。
三、临证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神志、尿量、腹痛等情况,观察是否有休克的表现,做好休克的预防及手术的准备工作;2.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脉微细、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做好记录。
3.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舒畅情志,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4.骨盆单处骨折且骨盆保持完整者,应卧床休息,屈髋以减少疼痛;5.骨盆多处骨折并移位明显时,做牵引复位,按牵引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6.尿道不全撕裂损伤时,遵医嘱膀胱内留置尿管2周,注意防止尿管脱出,仔细观察尿液性状、量及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四.饮食调理:1.遵循骨折早期、中期、后期进行饮食调护:骨折初期以清淡、易消化、健脾开胃为原则,可给予米粥、面条、萝卜、赤小豆汤醒脾开胃,并嘱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如香蕉、苹果、生菜、白菜等,多饮水,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骨折中期,指导患者进食含蛋白及热量的饮食,以清补为主,如羊肉、鸡汤、木耳等,保证提供足够的营养和热量,以益气血壮筋骨,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后期则根据“肝主筋、肾主骨”的治疗原则,多吃排骨汤及动物的肝肾等品滋补肝肾之及新鲜水果、蔬菜,加速骨折愈合。
2.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如香蕉、柿子、韭菜),还可进食麻油、蜂蜜核桃仁、芝麻等食物以利通便。
五:给药护理:1.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
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我科收治48例骨盆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48例患者,抢救成功42例(其中非手术治疗30例,手术治疗12例),6例死亡。
结论:根据不同的骨盆骨折类型及患者具体临床状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才能提高骨盆骨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骨盆骨折;治疗分析【中图分类号】r6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34-01骨盆的功能是保持盆腔内脏器,且骨盆是连接下肢和躯干的桥梁。
骨盆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1]。
骨盆骨折除骨盆边缘撕脱骨折与骶尾骨骨折外都有强大的暴力外伤史,是一种严重多发伤,低血压和休克常见,如为开放性伤病情更为严重[2]。
我科于2008年1月~2012年4月年收治骨盆骨折患者48例,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骨盆骨折患者48例。
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22~72岁,平均38.5岁;交通车祸伤32例、高空坠落伤9例、工矿意外伤及其他伤7例;骨折类型根据x线片、ct扫描进行诊断,按照tile分类:a型损伤患者(仅有轻度移位)28 例,b 型患者(旋转不稳型、垂直稳定)14例,b1型患者7例,b2型患者5例,b3型患者2例,c型患者(旋转与垂直不稳定型)6 例,其中c1型患者1例,c2型患者2例,c3型患者3例;其中合并颅脑、胸腹脏器伤11例。
1.2治疗方法1.2.1骨盆骨折合并胸腹联合伤治疗方法:检查有无休克及其它组织器官损伤,优先处理外科合并伤,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抢救措施: 骨盆骨折引起的休克及合并胸腹联合伤引起的休克是抢救的关键,在扩容抗休克的同时,若胸部损伤行开胸及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腹联合伤和上腹部脏器损伤行剖胸或剖腹探查术。
其次若并发尿道损伤者,用尿管支架非手术治疗、早期尿道会师术,并发膀胱损伤急诊探查修补,;阴道损伤行修补成形术,直肠损伤行修补和近端直肠造口术。
骶骨骨折的治疗对于骨盆环稳定的骶骨骨折且无马尾神经损害者,可以行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骨盆悬吊牵引、股骨髁上牵引、手法复位,并结合理疗、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
过去学者们多推荐对此类骨折进行非手术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很多都遗留下较为顽固的疼痛(骶髂关节炎、神经压迫损伤等)及异常的步态,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我们主张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同时行神经减压术,尤其对于骶骨横形骨折,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类型骨折不影响骨盆环稳定,一般作为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但是现在认为,骶骨横形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很高,应仔细检查神经损害体征,防止神经损伤的漏诊,及时行手术复位,解除可能的神经压迫,以取得最佳的疗效。
二手术治疗(一)手术治疗适应证对手术患者的选择主要根据骨盆稳定性、骨折移位情况和神经损伤情况,一般而言,下列情况应予以手术治疗:①影响骨盆稳定性的骶骨骨折,如纵形骶骨骨折;②横形骶骨骨折,虽然此类骨折不破坏骨盆环稳定,但常合并有马尾神经的损伤,故也应予以及时的手术复位。
(二)主要内固定技术骶骨内固定技术是骨盆骨折的一部分,主要的内固定器械有以下几种:1.Galveston技术由Allen和Fergusonl982年最早报道。
此器械为脊柱骨盆内固定技术的基础,可与Luque器械共同使用,也可与CD、Isola、TSRH等系统相互补充。
2.髂骨螺钉又称骶髂螺钉。
直径7~8mm,固定位置与Galveston器械相同,只是安装过程与脊柱部分分别进行,然后再连成一体,从而使操作难度相应减低。
螺钉使其对髂骨的把持力明显加强。
3.骶骨椎弓根螺钉骶骨椎弓根直径大于腰椎,所以S1椎弓根可作为螺钉的固定部位。
进钉点一般位于S1关节突的颈部,进钉方向应与终板平行或可穿破S1椎体的前上角,并偏向中线10°~15°。
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当进钉方向偏向中线10°~15°时,螺钉拔出阻力要大于进钉方向平行于中线或向外穿入骶骨翼时。
骨盆骨折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孙兆忠骨盆环是一个骨性环,它是由髂、耻、坐骨组成的髋骨连同骶尾骨构成的坚固骨环.后方有骶髂关节,前方有耻骨联合。
一、分类。
(一)按骨折位置与数量分类1. 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发生于肌肉猛烈收缩而造成骨盆边缘肌附着点撕脱性骨折,骨盆环不受影响。
2.尾骨骨折:往往连带骶骨末端一起有骨折,通常于滑跌坐地时发生,一般移位不咀显。
3.骨盆环单处骨折:骨盆环单处骨折不至于会引起骨盆环的变形4.骨盆环双处骨折伴骨盆变形。
(二)按暴力的方向分类1.暴力来自侧方的骨折2.暴力来自前方(APc骨折)3.暴力来自垂直方向的剪力(VS骨折)4.暴力来自混台方向(CM骨折)通常是混合性骨折,如LC/VS,或LC/APC。
二、临床表现及体征:1.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2.肢体长度不对称:有移位的骨盆骨折,可用测量来度衡。
3.会阴部的瘀斑是耻骨和坐骨骨折的特有体征。
4.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类型及骨折块移位情况,但骶髂关节情况以cT检查更为清晰。
只要情况许可,骨盆骨折病例都应该作CT检查。
三、并发症:1.腹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邻近又有许多动脉、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
骨折可引起广泛出血,巨大血肿可沿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蔓延至肠系膜根部、肾区与膈下,还可向前至侧腹壁。
2.腹腔内脏损伤:分实质性脏器损伤与空腔脏器损伤。
3.膀胱或后尿道损伤:尿道的损伤远比膀胱损伤多见,坐骨支骨折容易并发后尿道损伤。
4.直肠损伤:较少见,是会阴部撕裂的后果,女性伤员常伴有阴道壁的撕裂。
5.神经损伤:主要是腰骶神经丛与坐骨神经损伤。
四、诊断步骤1.监测血压。
2.建立输血补液途径:骨盆骨折可伴有盆腔内血管损伤,输液途径不宜建立于下肢,应建立于上肢或颈部。
3.视病情情况及早完成X线和cT检查,并检查有无其他合并损伤。
4.嘱病人排尿,如尿液清澈,表示泌尿道无伤;排出血尿者表示有肾或膀胱损伤。
5.诊断性腹腔穿刺。
五、治疗1. 应根据全身情况决定治疗步骤,有腹内脏器损伤及泌尿道损伤者应与相关科室协同处理。
骨盆骨折的非手术治疗(一)
【摘要】骨盆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即保守治疗,是治疗骨盆骨折的主要方法,尤其是在传统治疗观念中,非手术疗法有广泛的适应证,普遍认为该疗法多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达到治疗的既定目标,且操作简单,易于基层医疗机构和院前抢救时应用,相应的费用也较少。
【关键词】骨盆骨折非手术治疗牵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18-55岁,平均3
2.4岁,损伤原因为车祸15例,高处坠落5例,建筑物倒塌4例。
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例,合并腰椎骨折4例,合并四肢骨折5例。
入院后首先积极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行髋关节制动、侧方沙袋挤压以及骨盆带捆扎,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1例因骶髂关节移位严重而行骨牵引。
现将临床非手术治疗的几种方法报告如下。
1.2非手术治疗的指征
1.2.1院前抢救及复苏期,在现场急救时或有严重合并伤,创伤性休克等危重情况时,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骨盆束带、骨盆夹板等。
1.2.2按Tile分型,TileA型是稳定型,仅有轻度移位,骨盆稳定,适于非手术治疗。
1.2.3部分TileB型损伤,如耻骨联合分离小于2.5cm的B1型损伤;耻骨支移位不显著的B2型损伤。
1.2.4作为严重骨盆骨折的术前治疗方法,如在TileC型损伤,拟行手术治疗前的准备性治疗,可减轻伤者的疼痛,减少出血,稳定骨盆环,进行初步复位。
1.2.5作为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措施,如内固定后,可行短期的骨牵引或骨盆束带,以利于内固定的稳定和骨折愈合。
1.2.6陈旧性骨盆骨折的治疗措施之一,如陈旧性TileC;型损伤,需先行骨牵引后,再进一步手术治疗。
1.2.7设备或技术条件所限,暂无法实施手术治疗者,可临时采用非手术疗法。
2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2.1卧床
适合于稳定性骨盆骨折(如骨盆裂纹骨折等),这既是一种保守治疗方法,又是骨盆骨折治疗的基础,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
卧床可减少骨盆的活动、减轻骨盆负重,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关节的稳定。
待病情允许后,下床活动,有时需采用功能位,如耻骨支骨折,卧床时可于膝下置以软垫,保持髋关节于屈曲位,以减少肌肉牵拉所致疼痛。
根据骨盆骨折的紊乱情况、损伤区是否为负重区,卧床时间需6-12周。
如为单纯的髂骨翼骨折,只需6周左右即可离床负重活动,而髋臼骨折则需12周左右才能负重活动。
我们经治的移位不明显的耻骨支骨折,经卧床治疗均获得骨性愈合。
2.2骨盆束带或骶髂束带
适用于耻骨联合轻度分离、髂骨翼骨折和分离型骨折,可采用悬吊方式。
2.3石膏外固定
主要有髋人字石膏、石膏裤(双侧髋人字石膏),可用于骨牵引或手法复位后维持骨盆的稳定性。
因该方法舒适性很差,效果也不理想,现已少用。
2.4骨牵引
是简单的稳定的骨盆骨折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股骨大粗隆牵引等,是骨盆骨折治疗中常用的、基本的、安全的方法。
维持稳定、持续牵引,可使骨折处逐渐复位。
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时,应选用克氏针及张力牵引弓,因为骨盆骨折行骨牵引时需大重量、长时间,若采用矩形弓,则骨圆针易弯曲,影响牵引效果。
股骨大粗隆牵引时,应采用宽螺纹螺钉,必要时可同时打入2根螺钉,以防止退出。
牵引重量一般
为体重的1/7~1/8。
初始牵引时,牵引重量要充足,持续牵引3d左右,负重床边摄片,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然后据X线平片所示,酌情调整或维持重量,并经常拍片复查,及时调整牵引的重量、牵引方向,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骨折复位。
持续牵引,一般需8~12周,估计骨折已开始愈合或骶髂关节复位、粘连、纤维组织形成、疼痛消失后,拍片复查结果理想后,再撤除骨牵引。
过早减少牵引重量或撤除,则有可能出现骨折再移位。
还应根据骨盆骨折的移位情况,做出相应的牵引方案,如为侧方挤压、内旋型损伤,在行股骨髁上持续牵引的同时,可采用股骨大粗隆合力牵引;若为“翻书样”损伤,同时有半骨盆后移,则可采用90°-90°-90°牵引法,同时置髋关节、膝关节于90°,垂直向上牵引,利用臀肌力量使外旋后移的骨折复位。
当然骨牵引亦可作为手术的术前准备,牵引时间根据需要长短不一。
骨牵引法的特点是,避免了内固定手术并发症风险,能及时调整复位的力量和方向,缺点是患者卧床时间长,多数情况下无法实现解剖复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