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 格式:doc
- 大小:14.89 KB
- 文档页数:4
骨盆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岑彩虹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年(卷),期】2005(021)006
【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配合的方法。
方法针对24例病情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手术配合:(1)对病人作心理安慰。
(2)向手术医生了解拟行的手术方式,做好配合手术的心理准备及器械准备。
(3)摆好手术体位。
(4)抗休克及其他损伤的处理配合。
(5)骨盆手术操作中的配合。
结果24例中23例术后恢复满意,另1例为骨盆环2处损伤,手术仅固定1处,术后出现固定处螺钉松动。
结论虽骨盆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有一定难度,但手术护士如能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则可帮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岑彩虹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手术室529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20.5
【相关文献】
1.骨盆骨折经前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J], 郝国红
2.一例骨盆骨折行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J], 王敬;王执勤
3.骨盆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 [J], 郝鹏飞;韦文军;张子赟;寿永禄;
4.骨盆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J], 岑彩虹
5.27例复杂骨盆骨折患者行多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J], 林艳玉;李科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盆修复手术的原理和步骤骨盆修复手术是一种用于骨盆骨折或损伤修复的外科手术。
骨盆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它支撑和保护身体的内脏器官,同时还是下肢和躯干之间的连接桥梁。
骨盆骨折或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疼痛、行走困难、神经或血管损伤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骨盆修复手术的原理是通过解剖和重建骨盆骨折或损伤部位,以恢复骨盆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手术的目标是实现两个基本原则:解剖复位和骨盆稳定。
具体步骤如下:1. 术前准备: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评估,确定骨盆骨折或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总体状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和相关疾病等。
2. 麻醉:通常会采用全身麻醉,使患者处于无痛的状态,以免手术过程中的痛苦。
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3. 手术操作:骨盆修复手术可以通过传统开放手术或最小侵袭手术(如腹腔镜手术)来实施。
传统开放手术的步骤如下:a. 切开:医生在手术部位做一定长度的切口,以获得对骨盆骨折或损伤区域的直接暴露。
b. 清理和修复:医生使用特殊工具和技术来彻底清理骨盆骨折或损伤部位,移除碎骨片和软组织碎片。
然后,他们使用螺钉、金属板或外固定器等内固定装置将骨片重新定位和稳定,恢复骨盆的正常结构。
c. 对抗感染: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感染,如在手术结束时使用抗菌药物。
d. 缝合:在手术结束时,医生将伤口进行缝合,并使用敷料保护伤口。
4. 恢复期:术后一般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来进行术后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如活动训练和康复锻炼,以帮助患者恢复骨盆的正常功能。
总之,骨盆修复手术通过解剖和重建骨盆骨折或损伤部位,恢复骨盆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这是一项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并配合术后的康复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手术前后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以促进骨盆的尽快康复。
耻骨骨折手术方案一、概述耻骨骨折是骨盆骨折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发生在剧烈外伤或高能量冲击下。
耻骨骨折的处理需要一个有效的手术方案来确保正确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耻骨骨折手术方案,以提供给医务人员作为参考。
二、手术准备在进行耻骨骨折手术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患者准备:进行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的评估和相关检查的完成。
2.手术室准备:确保手术室设备齐全,手术所需的器具和药品已准备就绪。
3.团队准备:手术团队包括麻醉师、手术助理和护士,需事先通力合作并进行相应角色分工。
三、手术步骤本手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患者麻醉1.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体位:将患者放置在手术床上,并选择合适的体位,以便于手术的进行。
步骤二:手术切口与暴露1.切口:根据骨折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并进行局部皮肤消毒。
2.暴露:通过切开皮肤和底层组织,将骨折部位完全暴露,以便于后续的骨折复位和固定。
步骤三:骨折复位与固定1.复位:根据骨折类型和位置,采用适当的手法将骨折片复位,恢复骨骼的解剖位置。
2.固定:使用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或钢丝)将骨折片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以促进愈合。
步骤四:创口缝合与敷料1.缝合:将切口切口缝合,确保切口的稳固并减少感染风险。
2.敷料:在手术切口处进行干净的敷料,保护切口并促进伤口愈合。
步骤五:结束手术1.术毕检查:结束手术后,应对手术部位进行仔细检查,确保骨折固定牢固且创口无异常。
2.应对并监护:手术后将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护,直到恢复稳定。
四、术后护理和康复术后护理和康复是耻骨骨折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和康复措施:1.术后镇痛: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移动和活动:鼓励患者进行早期的被动和主动肢体活动,有助于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一、适应症:⒈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为绝对的手术适应证⒉合并髋臼骨折⒊外固定后残存移位⒋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⒌闭合复位失败⒍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二、骨盆骨折的分型1、Tile分型法 Tile将骨盆后韧带与骨盆骨性结构的关系比喻为一座吊桥,其骶骨悬吊与两侧髂骨之间。
垂直方向上为骶髂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强韧带,横向部分连接在髂嵴和髂后上棘到骶骨起悬吊作用。
骶髂后韧带如同吊桥的绳索稳定骶骨Type A :稳定型,骨折轻度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A2 :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A3 :骶骨和尾骨的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Type B :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B1 :骨盆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旋损伤B3 :双侧B 型损伤Type C :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和垂直方向均不稳定C1 :单侧不稳C2 :双侧损伤,一侧B型,一侧C型C3 : 双侧C型2、Young-Burgess分类法3、LC-侧方挤压伤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受压侧骶骨压缩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新月形骨折(髂骨)I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对侧翻书样(APC)损伤3、前后挤压伤三、麻醉方式:全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视患者情况四、手术体位:漂浮侧卧位侧卧时因术中可能随时改变为半俯卧或半仰卧,故不必使用前后固定托;俯卧时要保持胸、腹部不受压。
五、手术物品准备:大布包,手术衣,大洞,中单包两个,下肢包,刮勺(大),骨腊,手术薄膜(至少四张),电刀、吸引器、1#、1/0#可吸收线,4号丝线,负压球1-2只,引流袋1-2只。
六、手术步骤及主要配合:1、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为上至下腹部下肢小腿根部;铺巾:双层中单对折至于患者两侧面,一边一块,中单二块平铺于患肢下,小单4块铺于切开四周,双层中单包裹小腿及脚掌,用绷带固定,穿完手术衣后铺装大洞。
一、演练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日益繁忙,骨盆骨折事故的发生率有所上升。
为提高我院对骨盆骨折患者的应急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骨盆骨折的应急救治能力;2. 优化救治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快速、高效的救治;3. 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整体应急处置能力;4. 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三、演练时间2022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手术室、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五、参演人员1. 急诊科医护人员;2. 手术室医护人员;3. 影像科医护人员;4. 保卫科、后勤保障部门等相关人员;5. 演练观察员。
六、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模拟一辆小型客车与一辆大型货车发生碰撞,造成小型客车驾驶员(男性,35岁)骨盆骨折。
2. 演练流程:(1)接诊1)接诊医生接诊后,迅速判断患者病情,立即启动骨盆骨折应急预案。
2)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联系手术室、影像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术前准备。
(2)救治1)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评估伤情,进行必要的止血、止痛处理。
2)急诊科护士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输血等治疗。
3)影像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部位及程度。
4)手术室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准备,包括器械、药品、手术床等。
(3)手术1)手术室医生对患者进行骨盆骨折手术,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术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包括伤口护理、抗感染治疗等。
(4)康复1)术后,患者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2)康复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5)总结与改进1)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演练评估1. 评估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2. 评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3. 评估救治流程的合理性;4. 评估演练效果。
骨盆骨折病人急诊手术流程骨盆骨折病人的急诊手术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初步评估与急救处理:1.急诊接诊后立即启动创伤生命支持流程(ATLS),评估并维持患者的气道、呼吸、循环状态,如发现患者存在休克征象,则迅速进行液体复苏和输血。
2.对疑似骨盆骨折的患者,通过触诊、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扫描)确定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
3.如有必要,执行紧急床旁骨盆外固定术(如使用C-clamp、TENs夹板或其他外固定装置),稳定骨盆环,减少出血,保护腹部脏器。
2、手术决策与准备:1.根据骨折类型和伴随的损伤情况,由多学科团队(包括创伤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ICU医生等)讨论制定手术方案,决定是否需要手术以及手术时机。
2.完善术前准备,包括全麻诱导、放置导尿管、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补充血液制品等。
3.手术器械和内固定材料的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手术过程:1.患者体位调整,可能需要从仰卧位转至俯卧位或其他适合暴露前后环的操作体位。
2.清洁皮肤、消毒铺巾,实施严格的无菌操作。
3.显露骨折部位,可能需要逐层切开,分离肌肉、神经和血管束,以充分暴露骨折断端。
4.创伤控制,有效止血,必要时先行修复受损的血管或神经。
5.进行骨折复位,可能需要手法复位或借助牵引等方式。
6.应用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重建板等,并可能根据骨盆的具体解剖特点对其进行塑形以适应骨折部位。
7.对于涉及前后环的复杂骨折,可能需要先后进行前路和后路手术。
4、术后处理:1.闭合切口,常规放置引流管,监测引流液量和性质。
2.将患者送入ICU或病房进行密切监护,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并发症。
3.术后镇痛管理,物理治疗指导,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4.定期复查影像学资料,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以上所述是一般性的骨盆骨折急诊手术流程,实际操作会因患者个体差异、骨折类型、合并伤情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骨盆外固定架手术步骤
骨盆外固定架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方法,它通过外固定架来固定和稳定骨盆骨折,促进骨折愈合。
下面将详细介绍骨盆外固定架手术的步骤。
一、患者准备
在进行骨盆外固定架手术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骨折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
同时,还要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
二、手术麻醉
手术开始前,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三、骨盆外固定架的安放
1. 术前准备:医生会在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和铺设手术巾,以确保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
2. 穿刺:医生会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是在耻骨联合和髂嵴上方,然后用针或导丝穿刺到骨折部位。
3. 扩张:通过针或导丝扩张穿刺点,以便于插入固定架。
4. 固定架插入:医生会将固定架的引导针或导丝插入穿刺点,然后沿着骨折线的正确路径将固定架插入骨折部位。
5. 固定架固定:一旦固定架插入到正确的位置,医生会使用锁紧螺
钉或固定环将固定架稳定在骨折部位,确保骨折的稳定性和愈合。
四、术后处理
手术完毕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伤口缝合,并进行必要的包扎和固定。
患者还需要进行术后的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总结
骨盆外固定架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骨盆骨折的方法。
通过固定架的插入和固定,可以稳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的愈合。
然而,这种手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同时,患者术后还需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骨盆功能和活动能力。
应用 Starr架闭合复位骨盆骨折和微创固定的手术配合【摘要】总结了12例骨盆骨折应用Starr架闭合复位和微创固定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
护理配合要点包括:术前护理配合的演练,术中手术体位和牵引床的摆放, Starr骨盆复位架的安装和复位手术配合,透视下各种骨盆通道螺钉精准植入的手术配合。
本组11例闭合复位成功,1例陈旧性骨盆骨折因复位困难改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大出血和神经损伤并发症。
【关键词】骨盆骨折 Starr骨盆复位架闭合复位固定手术配合传统的骨盆骨折缺点多,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来骨盆闭合复位和微创固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Starr骨盆复位架通过将健侧骨盆固定在手术床起支点作用,对患侧移位骨盆骨折根据受伤移位方向进行反向牵引达到骨折的闭合复位,再利用各种通道螺钉进行微创固定,从而避免了骨盆骨折传统手术的缺点。
我科自2017年10月开展此项技术,至2018年9月期间治疗了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1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我科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利用Starr骨盆随意复位架微创治疗骨盆骨折患者12例。
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4.58±11.30岁。
2手术方法取患者合适体位,全麻后组装下肢牵引架并常规消毒铺巾,铺巾后组装Satrr骨盆复位架,“C”形臂X线透视机置于健侧。
按照Young-Burgess分型分析其损伤机制并制定复位策略,按照既定策略牵引复位并维持,而后环采用骶髂螺钉和LC II髂骨螺钉等方法固定;前环耻骨支骨折采用Infix[2]固定或耻骨支螺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经皮螺钉固定。
透视骨盆前后位、入口位和出口位验证骨盆复位和固定位置良好后,缝合皮肤。
3 护理方法3.1术前探视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帮助消除患者负面心理,落实当晚和术前2次清洁灌肠,告知患者禁食禁饮。
骨盆骨折切开税复位内固定术护理常规【物品准备】器械敷料包:骨科骨盆骨折包、剖腹单、手术衣5件、盆、灯罩、骨科敷料、金属植入物(厂家)。
一次性用物:3M碘伏抗菌手术薄膜(56*45)、108208刀片、吸引器皮管、手套、冲洗球、电刀、引流管、引流袋、0薇乔(GL914)2-0薇乔(GL123)、2-0快薇乔(W9962)、0#丝线、2-0丝线、3-0丝线。
医生特殊习惯:a)陈辉主任:使用陈辉创伤器械。
b)陆军主任:皮肤牵拉时使用骨科皮肤牵开器(双齿)。
c)任可主任:缝皮使用带针丝线。
【仪器准备】C臂机、电刀。
【手术体位】根据骨折部位摆放,仰卧位、摇摆体位、侧卧位。
【手术切口】遵循手术部位术式,可选择侧路、前路切口。
【骨盆解剖】【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2012年05月制订2017年09月第2次修订2017年09月执行【巡回护士配合】1.按巡回护士操作常规进行操作。
2.术前一天访视,介绍手术注意事项,需要病人配合的一些情况,了解病人的情况,做好心理护理。
3.进手术室后,认真核对病人,做好三方核查并签字,根据手术需要脱去病人相应手术部位的衣裤并予以保暖,建立静脉通路。
配合麻醉,所有仪器接好电源处于备用状态。
4.常规消毒铺巾后,与洗手护士一起正确连接各仪器导线及管道,做好测试工作,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按清点制度和洗手护士严格清点纱布、缝针并检查各种器械上螺丝和完整性。
6.与医生共同摆放体位,注意保护皮肤,整理身下敷料,保持手术床平整干燥。
7.手术切皮前做好三方核查。
8.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控制参观人数,监督房间内人员无菌操作。
9.注意术中体位安全及肢体皮肤颜色,注意眼、耳、手、足跟的保护。
10.注意保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病人输液情况,遵医嘱及时更换液体。
11.严格检查外来手术器械、耗材的灭菌情况并监督无菌操作。
12.登记层流手术间使用情况。
仔细填写手术清点记录单,使用追溯系统扫描条形码,所有使用仪器及使用器械,确保均有完整的追溯记录。
.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
一、适应症:
⒈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为绝对的手术适应证
⒉合并髋臼骨折
⒊外固定后残存移位
⒋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
⒌闭合复位失败
⒍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
二、骨盆骨折的分型
1、Tile分型法 Tile将骨盆后韧带与骨盆骨性结构的关系比喻为一座吊桥,其骶骨悬吊与两侧髂骨之间。
垂直方向上为骶髂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强韧带,横向部分连接在髂嵴和髂后上棘到骶骨起悬吊作用。
骶髂后韧带如同吊桥的绳索稳定骶骨
Type A :稳定型,骨折轻度移位
A1 :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
A2 :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
A3 :骶骨和尾骨的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
Type B :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
B1 :骨盆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
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旋损伤
B3 :双侧B 型损伤
Type C :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和垂直方向均不稳定
C1 :单侧不稳
C2 :双侧损伤,一侧B型,一侧C型
C3 : 双侧C型
2、Young-Burgess分类法
3、LC-侧方挤压伤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受压侧骶骨压缩
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新月形骨折(髂I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对侧翻书样(APC)损伤
. 3、前后挤压伤
三、麻醉方式:全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视患者情况
四、手术体位:漂浮侧卧位侧卧时因术中可能随时改变为半俯卧或半仰卧,故不必使用前后固定托;俯卧时要保持胸、腹部不受压。
五、手术物品准备:大布包,手术衣,大洞,中单包两个,下肢包,刮勺(大),骨腊,手术薄膜(至少四张),电刀、吸引器、1#、1/0#可吸收线,4号丝线,负压球1-2只,引流袋1-2只。
六、手术步骤及主要配合:
1、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为上至下腹部下肢小腿根部;铺巾:双层中单对折至于患者两侧面,一边一块,中单二块平铺于患肢下,小单4块铺于切开四周,双层中单包裹小腿及脚掌,用绷带固定,穿完手术衣后铺装大洞。
接电刀吸引器
2、骨盆骨折手术的三大步骤:显露、复位和固定。
显露时,由于骨盆解
剖的特殊,骨折部位深,要准备好各种深部拉钩:骨盆骨折的显露广泛,且盆腔,臀部血运丰富,出血较多,要准备好电凝、骨腊和其他止血材料。
复位中,因附着于骨盆的肌肉多而强大,加之下肢的重力,常给复位带来困难,术者采用的复位器械和方法有:利用骨圆针钻入骨折两端牵拉复位:用骨盆复位钳提前对位:在骨折两端各置1-2枚螺钉,用撑开钳撑开两端螺钉复位。
固定使用的材料有:骨圆针、长螺钉,骶骨钉,不同长度的重建钢板。
做深部螺钉固定需给予软轴钻和万向螺丝刀。
3、骨折合并多发伤的病人,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常需同时开展2组手术,一般是一组处理骨盆骨折,另一组处理上下肢骨折或其他开放损伤。
开复位内固定术:一般采取多切口的方式。
髂腹股沟手术入路,注意保护股外侧皮神经及股动静脉,男性避免损伤精索(剪纱条带两根保护主要血管和神经)植入钢板螺钉后用大量盐水冲洗切口,置引流管,用1#、2#可吸收线逐层缝合。
七、洗手护士配合注意事项:器械物品准备齐全、充分,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管好器械及外来器械、零件,术中要分离部分血管时需要带线结扎,要动作迅速。
此手术出血较多,切口内填塞的辅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对辅料完整性的检查。
八、巡回护士配合注意事项:术前访视,做好心理护理,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及
. 时调节灯光,因此手术多采用多切口的方式,固密切注意手术的进展。
骨盆骨折后发生不易控制的腹膜后血肿,引起休克及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复苏治疗及早期骨折复
位固定是控制出血、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九、结果及预后:
●骨盆骨折的预后更多的依赖于其伴随损伤而不是其骨折本身
●预后结果与最初损伤情况相关性更大,最初损伤越大,其预后越差
●相关的神经、泌尿系统的、和下肢损伤是术后畸形、疼痛和功能丧失的最常见原因。
●L5神经根是最有可能恢复正常功能的
●40%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会导致性功能的变化:大约11%的男性骨盆骨折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
●在尿道撕裂的患者,60%会出现尿道的缩窄,36%的患者会出现性功能障碍
●合并下肢骨折的病人会出现相应部位的功能障碍
●骨盆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其术后后遗症的发生率往往较高。
骨盆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
术后感染、血栓栓塞、畸形愈合、骨不连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