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

教育学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

教育学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
教育学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

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

(总分:233.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46.00)

1.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分数:2.00)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解析:

2.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分数:2.00)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解析:

3.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分数:2.00)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解析:

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 )。

(分数:2.00)

A.具有阶级性

B.脱离生产劳动√

C.具有等级性

D.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解析:

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

(分数:2.00)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或延缓作用√

解析: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分数:2.00)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解析:

7.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二馆是指( )。

(分数:2.00)

A.教馆与学馆

B.崇文馆与弘文馆√

C.文馆与武馆

D.书学馆与算学馆

解析:

8.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

(分数:2.00)

A.军事体育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地理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

解析:

9.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 )。(分数:2.00)

A.教育规模的限制

B.学生数量的限制

C.教师水平的限制

D.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解析:

10.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分数:2.00)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解析:

11.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了( )。

(分数:2.00)

A.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C.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

D.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解析:

12.教育是一种( )。

(分数:2.00)

A.生物现象

B.自然现象

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

解析:

13.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 )。

(分数:2.00)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

1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分数:2.00)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解析:

15.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分数:2.00)

A.生k物界

B.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

解析:

16.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 )。

(分数:2.00)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解析:

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 )。

(分数:2.00)

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B.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

18.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

(分数:2.00)

A.六艺√

B.三科

C.四学

D.七艺

解析:

19.狭义的教育是指( )。

(分数:2.00)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网络教育

解析:

20.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

(分数:2.00)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解析:

21.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分数:2.00)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实践起源论

解析:

22.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

(分数:2.00)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解析:

23.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 )。

(分数:2.00)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生理前提作用√

解析:

二、{{B}}辨析题{{/B}}(总题数:4,分数:24.00)

24.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错误。该观点属于教育心理起源说,虽然看到了教育中的模仿因素,但却没有看到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把人的意识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所以,该观点是错误的。

25.教育决定着人的发展。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错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该观点把教育的作用夸大化,忽视了其他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

26.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错误。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减缓作用。

27.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错误。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

三、{{B}}简答题{{/B}}(总题数:11,分数:88.00)

28.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教育的社会属性主要有:(1) 永恒性;(2) 历史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3) 相对独立性。2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1)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 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 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0.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制约教育目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几方面;(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三方面。

31.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几方面。(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几方面。

32.为什么说“教育救国论”是错误的?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它不能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不能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2) “教育救国论”企图在不触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从改造教育人手,实行清明政治,富国强民,实际是行不通的。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教育救国论”皆以失败而告终。

33.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教育主要受以下四方面规律的制约:(1)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4)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5.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 教育的政治功能;(2) 教育的经济功能;(3) 教育的文化功能。

36.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 传递保存文化;(2) 活化文化;(3) 交流融合文化;(4) 选择文化;(5) 更新与创造文化。37.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 从作用的对象划分,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 从作用的方向划分,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 从作用呈现形式划分,可分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38.简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 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广泛的、经常的,但却是自发的、无计划的。在肯定环境对人发展影响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社会实践。(3)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四、{{B}}论述题{{/B}}(总题数:5,分数:75.00)

39.试述教育的社会属性。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 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之所以具有永恒性,是因教育具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工具。(2) 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教育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教育必须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3)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40.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制约性。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一方面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1) 制约教育目的;(2) 制约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

(3) 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4) 制约学校结构;(5) 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另一方面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 教育是生产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41.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一方面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在:(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2)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 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1) 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2) 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42.试述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制约性。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一方面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是:(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另一方面,教育要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主要表现在:(1)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3)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4)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3.运用教育基本规律分析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因为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巨大的作用。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 教育是生产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1) 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2) 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正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所以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理论——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 一、绪论选择(5.33%) 二、教育的本质、功能和教育的基本规律选择、辨析、简答(14.93%) 三、教育目的及制度选择、辨析、简答(14.40%) 四、教师与学生、班主任选择、辨析、简答(11.20%) 五、课程及教学选择、辨析、简答、论述(22%) 六、德育理论与实践选择、简答、论述(7.07%) 注:百分比为占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75分)比重,文中加粗部分为考过知识点,成考考试知识点会重复考查。

一、绪论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教失等);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绅士教育)、[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三中心”论)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社会、对人的发展作用)、赫尔巴特、杜威(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最主要的观点。 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 (1)实验教育学(反对思辨,主张定量,实证研究,提倡“科学化”):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97年),实验心理学诞生发展。 (2)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4)制度教育学:瓦斯凯《走向制度教育学》《从合作班级到制度教育学》、洛布罗《制度教育学》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平行影响”教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6)批判教育学: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迪厄等。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现代教育的五个特征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的五个特征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作者:肖川 中国教育学刊 1998年10期 “教育的现代化”或“现代化的教育”已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词汇。一些同志常常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作为一对对称的概念,讨论二者的关系。我们认为,与“传统教育”相对称的概念应该是“现代化教育”(Modernized Education or Modenizational Education);而与“现代教育”相对称的概念则是“古代教育”。“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这是一对在时间维度上对教育特征进行把握的概念;而“传统教育”与“现代化教育”则是一对在教育内在特性上对教育特征进行把握的概念。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过程,是一个对传统教育瓦解、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就是为使教育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向未来整合,重建教育的传统的过程。这一具有指向性的过程的结果,便是现代化的教育(因此,也可视为一个实体存在物)。现代化的教育,作为教育自身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和作为教育现代化运动的结果,在一定的时限内,是具有特定的质的规定性的。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现代化教育”作为一个目标其本身也是动态发展的概念。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对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过

程中,必须尊重传统文化教育在现实文化教育中的反映和价值。传统教育,即指在整个历史中形成的并已定型了的教育。传统教育也曾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也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中,有其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需要,因而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育更是“传统的教育”;而当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那套教育却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也就成其为“传统教育”了。 那末,现代化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现代化教育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内容,以现代 生产为服务对象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在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现代化教育起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这是与现代化教育本身所具有特征分不开的。概括起来,现代化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的有机结合。 用自然经济的传统教育观来看,教育并不是社会再生产体系中 的一个内在环节,而不过是“文化人”的社会点缀。自然经济的非经济核算的通病,与传统教育耻于经济效益分析及自命清高的痼疾相辅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重点内容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第一章、导论: 1、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对初生至六岁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学前教育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养。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5、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各点:(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

境。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1)自由的气氛(2)结构和秩序(3)丰富的感觉刺激(4)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4.教师的作用。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7、陈鹤琴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他的主张:(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 第二章、学前儿童观 1、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儿童观主要有哪几种?(7种)

职业教育学试题

第十二章职业准备教育 一、填空题 1.职业指导的本质是从(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职业指导是教育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职业选择发展理论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和(金兹伯格)提出。 3.萨帕将职业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创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 4.金兹伯格将职业发展划分为(幻想、试探、实现)三个时期。 5.特性—因素理论基本上是一种以(经验)为导向的指导模式,主要焦点是(人—职)匹配。 6.人格类型理论中人格的六种类型是(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 7.职业指导的基本步骤有(分析、综合、诊断、预断、处理、追踪)六步。 8.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有(动力基础、能力结构、人格系统)等。 9.职业流动的实质是进行职业的(再选择) 10.职业流动必要的心理准备因素有(动机、认知、情绪、意志)。 二、选择题

1.职业指导的本质是个(A)。 A.教育过程B.心理过程C.用人过程D.选任过程。 2.对高中或高校的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其实质是(B)。 B.分流教育B.职业选择教育C.职业适应教育D.职业流动教育。 3.特性—因素理论认为每个人具有独特的(D)特质。 C.能力和兴趣B.个性和能力C.心理和生理D.能力和人格。 4.威廉斯提出的兴趣和能力的相互矛盾不表现在(D)方面。 D.兴趣高能力低B.兴趣低能力高C.兴趣能力不在一个领域D.兴趣能力都高。 5.创业者所必备的素质中的动力基础主要是指(C)。 A.能力B.兴趣C.动机D.态度。 6.择业心理障碍的关键因素是(B)。 A.认识职业B.认识自己C.认识社会D.认识岗位。 三、解释名词 1.职业准备教育 是以个体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为目的,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职业价值观,开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这条规律反应了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教师和学生的本质联系。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决定着学,学影响着教。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教育者,教学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就落在了教师的身上,教师的活动决定着教学过程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由此看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和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因此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师生二者积极的配合,协调一致。 总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出来。 二.教学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规律 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用较短的时间掌握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认识活动。因此,学习间接经验,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也是认识世界的一条途径。通过教学,学生用最有效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学习书本知识,,并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但是教学如果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完全与现实脱节,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就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又要密切的结合实际,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这条规律又称为“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统一的规律”这条规律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辩证关系,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从教学任务来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为了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人才。因此,教学要用一定的社 会文化和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去要求和影响学生就成为客观的必 然要求。 (2)从教学内容来看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内容。各各个学科的教材的教育内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和科 学知识都具有深刻的道德因素 (3)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她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其思想状况,学习动机、态度、意志的影响,教师要加强对其思想觉悟方面的教育, 使之树立学习的自觉性。 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 知识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备条件,教学过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智慧。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教育爱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育爱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育爱的特征 ⒈情感性 孔子在《论语》曾经这样表述‘仁者爱人',孟子则解释说“仁”主要指人 心,尤其是“恻隐之心”。两人强调的都是仁慈的情感性特征,即仁慈首先是一 种爱心,应当爱人,同情、关怀和帮助人。 ⒉理智性 伦理学家包尔生指出: “同情是积极的社会德性的基础,但它绝不是德性本 身,像生命冲动的任何方面一样,它必须接受理性的教育和训导;”仁慈有别于 普通情感的重要方面就是它的理性色彩。在理性的意志中,它既实现自己,又限 制自己 _ 就其推动人类幸福的目的而言,它实现着自己,就其需要防止有害的 结果而言它必须限制自己。 ⒊超越性 超越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它要求道德主体比公正做得更多, 给他人更多的爱心;另一方面,它要求道德主体对人有更多的宽恕。因为爱本身 是一种从容和平静的喜悦,而不是烦恼、抱怨和仇恨。 教育爱存在的必要性 ⒈仁慈是伦理生活的基本原则 公正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公正只能保证生活秩序井然,并不能提 高生命的质量。 缺乏关怀的社会是无情和冷漠的社会,因此仁慈就成为令人向往 的美德。生命神圣却又十分脆弱,需要我们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人与人之间需 要奉行仁慈的原则。此外,从仁慈的超越性特质来看,人类总是容易犯错误,所 以我们需要宽恕的美德,原谅自己也原谅别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仁慈对人 的生命、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伦理生活的基本原则。 ⒉仁慈是公正的延伸和补充 公正是社会伦理的基础,仁慈是个人伦理的基础,它们互为延伸和补充。从 男性伦理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意公正,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 而他的弟子吉列根却发现, 妇女存在另一种道德语言,她们把道德问题定义为避 免伤害和实现关怀,也就是说,妇女更在意爱心和仁慈。同时,由于公正具有历 史性,在现实生活中,公正原则有时会带来某种不可兼得的价值遗憾,在这种时 候,往往需要仁慈来弥补。正如莎翁名剧《威尼斯商人》里的一句台词“倘若能 以慈悲调剂着正义,人间的权力无异于上帝的权力。 ” 仁慈是一个与公正不同

学前教育心理学28044重点整理

学前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良好的教师心理特征及其培养 一、识记 (1)学生期望的教师社会角色 模公民、知识传授者、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者、家长代理人 ①模公民: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言行一致 ②知识传授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精通业务,语言明了 ③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者:公正,合作,处事灵活 ④家长代理人:温和亲切易亲近,耐心仁慈体谅 (2)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①教师的认知特征(一般智慧,知识准备,特殊智慧能力) ②教师的人格特征(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③教师的期待 ④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⑤教师的职业倦怠 (3)罗森塔尔效应 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4)教学效能感 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想象行为和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是解释教师在动机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大的影响 (5)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 ①专业知识,专家擅长的领域,专家运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效 ②问题解决的效率,专家擅长的领域,能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③洞察力,专家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具体可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课后教学评价三方面表现出 (6)认知学徒制 1989年,科林斯等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出的,其实质是让学生以社会互动的方式参与真实的实践活动,这与已经证明比较成功的手艺学徒制有些类似。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头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 真理是指()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名人理论汇总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含答案)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测试的依据——四书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教育漫话》——洛克 35、《爱弥尔》——卢梭(法国)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1、《民本主义和教育》——杜威(美国) 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2、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其中三者构成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和()。 3、教育的功能按作用对象分();按作用方向分();按呈现形式分()。 4、简述教育起源说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5、教育发展的阶段包括()、()、()、()。简述各发展阶段中教育呈现的特点。

1、中国教育学萌芽阶段,孔子的教育原则包括( )等;性善论提出者( );性恶论提出者(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著作是( ),其中的教学原则包括( )。 2、西方教育学萌芽阶段,古希腊三贤是( );发明助产术的是( );“寓学习于游戏”最早提倡者( );“教育遵循自然”最早提出者( );西方有关教育的第一本著作是( ),其作者是( )。 3、简述教育学学科建立中培根、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主要观点或者主要贡献。 4、简述规范教育学建立中传统教育派的赫尔巴特和现代教育派的杜威的观点有什么区别。 5、教育学发展阶段中,提倡发现教学法的是( );提出范例教学理论( );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是( ); 陶行知的教育观点包括( )。 教育学 基础知识 教育学概述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考点3) 教育学萌芽(考点2)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我们教学的时候要做到( );阶段性应该做到( );不平衡性应该做到( );互补性应该做到( );差异性应该做到( )。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中,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 )。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性。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的相互作用。

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 1、P2学前教育: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3-6、7岁)是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2、P7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公共事业; 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全面实施全纳式教育; 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 8. 走向 多元化 3、P13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4、P23教育功能的特点:1.客观性、2.多样性、3.整合性、4.方向性 5、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 1.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期,关键期和敏感期的确存在,但是不是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和敏感期后发展的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把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否定随后阶段发展的作用,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不是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 2.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提出了“0岁扫盲,三岁读书”,任何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幼儿期是语言掌握迅速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口语方面,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刺激以及大量运用口语的机会,首先发展的是口语,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在口语的基础上的,所以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 3.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 儿童周围一个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如果人为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会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从儿童终身教育的角度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是“杀鸡取卵” 总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学前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儿童发展为原则,在儿童生理心理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无能。 6、P34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 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 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 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 7、P37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5.活动 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途径观。 8、P47家庭教育的特点:1.早期性、2.全面性、3.情感性、4.灵活性、5渗透性. 9、P55托幼机构教育:是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10、P58社区教育:社区利用本身特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优越条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对社区内成员施加“全方位、全程 的、综合的、”教育影响。 11、P61教育生态学: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姿态、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与机智,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 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援救教育与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12、P78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1.在社区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 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13、P92托幼机构教育的基本原则: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4.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 5.重点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 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14、P97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1(中心任务)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 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和指导. 15、P99简述现代社会对幼儿教师角色提出的要求: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2.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研究者; 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 16、P105老师应具备怎样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1.儿童权利观和平等民主的师生观; 2.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 .3.幼儿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 17、P107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2.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幼儿行为辅导能力;5.与家长沟通能力。6.独立思维 和创造能力;7.与幼儿沟通的能力;8适应新环境能力 18、P116专业化教师的特征:1.是反思型的、非冲动型的教师、2.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 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 也”。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 子使作善也”。 4.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 观念的活动。 5.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 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 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6.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 7.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8.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 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9.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0.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 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 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1.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2)历史性(3)继承性(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性(7)生 产性(8)民族性 12.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3.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 计者和具体实施者;(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 动;(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1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 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15.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16.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 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7.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是派生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18.教育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学教育理论-16

教育理论-16 (总分:14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 二、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____ (分数:2.00)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的时间,是在1985年。 2.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____ (分数:2.00)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解析: 3.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 (分数:2.00) A.衣着整洁 B.言行一致√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要做到身教,最基本的要求是凡是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到言行一致,发挥表率作用。 4.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是 ____ 。 (分数:2.00) A.教材 B.课程内容 C.课程目标 D.课程计划√ 解析: 5.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叫____ (分数:2.00)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课外校外教育√ D.团队教育 解析: 6.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 ____ (分数:2.00) A.校外活动 B.课外活动 C.各科教学√

D.社会实践 解析:[解析]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最经常、最有用的途径。所以答案应是C。 7.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____ (分数:2.00) A.提高国民学历水平 B.提高国民素质√ C.提高国民创造力 D.提高国民体质 解析: 8.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分数:2.00)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解析: 9.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______ (分数:2.00) A.实验法 B.实习作业法 C.练习法√ D.实践活动法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常用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方法。它是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10.决定教育性质的影响因素是______ (分数:2.00)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科学知识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决定教育性质的影响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属于什么性质,其教育也就属于什么性质。 三、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 11.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错误 [考点] 素质教育的含义 [解析]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 12.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第一章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1、识记: (1)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1816年,英国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花园” (2)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其学前教育思想;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其次是强调教育应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还提倡“否定教育”,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至,首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儿童的本性。 福禄贝尔: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人。认为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杜威:美国教育家——儿童中心论者。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倡“做中学”,即从做事情而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即“作业”。 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创办了“儿童之家”。主要著作有《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童年的秘密》和《有吸引力的心智》。 (3)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制订并在全国范围内颁行。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但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⑷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历史及基本理论框架的一门学科。 2、领会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原因:1、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 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2)新文化运动与儿童观、教育观的变革: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认为中国今后应当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儿童的地位,《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实际影响的当属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3)学前教育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努力:“南陈”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1928年在南京起草《幼稚园课程标准》,观点“课程中心制”—单元教学法;“北张”张雪门在北京等地开展幼教研究和幼教师资培训工作。1926年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以及《幼稚园之新大陆》,发动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 (4)新中国的学前教育历程。 第二章儿童观 1、识记: (1)儿童是历史之子,指儿童或童年是历史的产物,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2)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1925年,国际儿童促进会发表了《日内瓦儿童保护宣言》;195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缔结《儿童权利公约》。

教育学教育理论-思维和想象

教育理论-思维和想象 (总分:21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32.00) 1.工人根据设计蓝图施工时,主要依赖于( )。 (分数:2.00)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记忆表象 解析: 2.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 )阶段。 (分数:2.00) A.提出问题 B.分析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解析: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分数:2.00)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解析: 4.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分数:2.00) A.分析和综合√ B.比较与归类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解析: 5.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 (分数:2.00) A.分析思维 B.直觉思维 C.再造性思维 D.创造性思维√ 解析: 6.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有较强的( )。 (分数:2.00)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解析: 7.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分数:2.00)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解析: 8.作家写小说主要是一种( )。 (分数:2.00)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记忆表象 D.再造想象 解析: 9.学生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 (分数:2.00)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解析: 10.学生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结合和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是( )。(分数:2.00)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解析: 11.在头脑中确定各种事物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是( )。 (分数:2.00) A.比较√ B.分析 C.综合 D.抽象 解析: 12.“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 )。 (分数:2.00)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解析: 13.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体现了思维的( )。 (分数:2.00)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解析: 14.工程师设计蓝图主要是一种( )。 (分数:2.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