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品辨别方法

纺织品辨别方法

纺织品辨别方法
纺织品辨别方法

纺织品的鉴别

纺织品初始原料是纤维。纺织纤维柔软、有弹性,有一定强度,耐摩擦和抗拉伸性能。天然纤维中棉花、亚麻、黄麻、苎麻等属植物纤维,羊毛、驼绒、山羊绒、兔毛、蚕丝属动物纤维。化学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属人造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醋酯纤维都属于合成纤维。纺织品中机织、针织是两种最主要的构成方法,机制物分为棉布类、呢绒类、麻布类、丝绸类和化纤类等五大类,

针织物可分为服装、袜品、手套、围巾和针织化纤面料等五大类。

鉴别纺织品纤维通常有感官鉴别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和化学溶解法等。往往需几种不同方法观察

测试,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感官鉴别法:

是通过手摸、眼看来鉴别纤维和织品。手摸是鉴别织物的柔软性、弹性和褶皱情况;眼看是看纤维或织物的光泽、粗细、长度、弯曲形态等。各类织品纤维特点如下:

棉:

纤维具有天然卷曲,纤维较细而短,长度可达38mm左右,弹性较差,手感柔软,光泽暗淡。

羊毛:

纤维粗长,呈卷曲状态,弹性好,有光泽,手感温暖。其织品揉搓时不易折皱,手感滑爽挺括。

羊毛通常是指绵羊身上卷曲的毛和山羊身上直状毛。

羊绒:

指的是山羊皮上的底绒。与羊毛相比,羊绒手感更为柔软、光滑、细致。

蚕丝:

蚕丝在天然纤维中最长最细,强度较好,手感柔软而光滑细腻(柞蚕丝比桑蚕丝略粗),手摸有冷凉感,在干燥和湿润状态下拉断蚕丝,所用的力无明显区别麻:

纤维细长,强度大.质地粗糙,缺少弹性

与光泽,其织品手感粗硬,有冷凉感。

人造纤维:

纤维强度低,润湿后易折断,弹性较差,断头处呈散乱的纤毛物状,手紧握织品后迅速放松,

其皱折多而明显。

锦纶;纤维强度高,回复伸长率大,不易拉断,织物弹性较人造丝、蚕丝好,手感粗糙。

涤纶:

织物弹性最好,不折不皱,手感挺滑(俗名的确凉)。

腈纶:

织物蓬松性好,手感柔软有毛料感,但色泽不柔和,手感干燥,弹力较低。

维纶:

织物弹性较差,易折易皱,丰感较硬,色泽不鲜艳。

燃烧鉴别法:

剪一块小布条或扯几根纤维点着燃烧,根据观察纤维燃烧时,有无收缩及熔融,燃烧难易,

火焰颜色,燃烧速度,味道、灰烬颜色和性状来判断。

在燃烧前,可先把抽出的经纱或纬纱捻开看看它们是长丝还是短纤维。如果是短纤维,而长短不一的就是棉、羊毛等天然纤维;如果纤维长短一致,则是粘胶纤维或合成纤维。如果是长丝,就可能是粘纤丝或蚕丝。二者的区别是粘纤丝比蚕丝亮一些,再用舌尖将丝湿润,如湿的地方容易拉断就是粘纤丝,如果不断

在湿的地方,就是蚕丝。不论纤维干湿都不易拉断,那就是合成纤维。然后再进行燃烧鉴别。

棉麻:

燃烧较快,火焰高,能自动蔓延,留下少量柔软的白色或灰色灰烬,不结焦。麻类纤维在火焰中

燃烧时有爆裂声。

羊毛:

燃烧不快,火焰小,离火即熄灭,燃烧后有蛋白质臭味,灰烬呈卷曲状,黑褐色结晶,膨松易碎。

蚕丝:

能燃烧但不延烧,遇火后卷缩成一团,燃烧时有咝咝声,燃烧后有蛋白质臭味,与羊毛相似,烧

后成黑褐色小球状物,手触易碎成粉末灰状。

粘胶纤维:

近焰即燃,有烧纸气味,留下微量灰色灰烬,易分散飞扬。

xx纤维:

燃烧前先熔融,离火后自灭,燃烧时略有芹菜昧,燃后留下坚硬黄色圆球状灰烬。

涤纶:

燃烧时纤维卷缩,一面燃烧,一面冒烟、火焰呈黄色,有微弱甜味,燃烧后留下黑褐色硬块。

脂纶:

边熔化边缓慢燃烧,白色火焰较明亮,有时略有黑烟,并有微弱鱼腥味,灰为黑色圆球状。

维纶:

燃烧时纤维熔融迅速收缩,燃烧缓慢,火焰小,呈红色,有花甜味,灰为褐色硬块。

氯纶:

难燃烧,接近火焰时收缩,燃烧时出火即熄灭,有氯气刺鼻臭味,灰为不规则的黑色硬块。

丙纶:

一面卷缩,一面熔化燃烧.火焰明亮,呈蓝色,有略似燃沥青气味,燃烧后灰烬成浅黄褐色。切记:

所有天燃纤维燃烧后的灰烬都是一碰就碎;从气味上,植物性纤性有焦糊像烧纸一样的气味,动

物性纤维有烧头发味,而化学纤维燃烧后的灰烬都是结成团状硬块,不具备前两种

烧纸或烧头发气味。

几种主要纺织品鉴别

丝绸鉴别:

丝绸按原料分,主要有真丝和化纤两种。真丝织物以蚕丝为原料,共同特点是吸湿率高(5%一10%)、透气性好,质地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具有蚕丝天然光泽,明亮柔和。点燃丝绸纤维,燃速慢,有烧毛发气味。抽出丝条解捻,

长丝连绵不断。穿着舒适、凉爽。市售真丝织物有双绉、电力纺、绉缎、乔云纱、乔淇纱、杭罗、杭纺、柞丝绸等品种。双绉表面有细微鳞片,质地轻柔、富有弹性;电力纺平挺滑爽、光泽润亮;杭纺质地厚实,坚固;绉缎平整柔滑,质地紧密;乔淇纱透明飘逸,悬垂性好;柞丝绸

光泽柔和。

化纤仿真丝织物,原料以合成纤维为主,有的是人造纤维和蚕丝混纺,或是纯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织品,如尼丝纺、涤爽绸、涤丝纺等,经特殊处理,表面有类似丝绸风格。仿真丝织物易洗易干,不缩水,透气性、吸湿性较差,穿着时有闷热感。人造纤维丝织品,手感粘腻、粗硬、绸面易起皱、光泽亮而刺眼、颜色艳丽、缩水率低,单丝较粗而均平,扯断时毛头整齐,润湿后更易扯断,点燃纤维有烧纸或醋味。合成

纤维丝织品,手感滑爽、富有弹性,光泽明亮刺眼、颜色鲜艳夺目、不易起皱、缩水率小于5%,单丝粗细均匀、不易扯断。点燃纤维,气味与真丝织物不同。

每匹丝绸织品上都有标签,上面印有代表丝绸编号的一组数字,数字有五位,第1位代表商品所用原料,第2位代表织物组织,后面则是商品序号。在这组数字前,还用大写英文字

母代表商品产地。从丝绸商品标签的编号上,可以判断产品的原料及产地。

丝绵鉴别:

用燃烧鉴别法,起粘胶状是化纤丝,无气味燃成灰的是棉花,有毛皮味,烧完成黑灰,一捻

像沙土一样是丝棉。

纯毛呢绒和毛型化纤呢绒鉴别:

纯毛精纺呢绒(俗称“料子”)外观光洁平整,织纹清晰,光泽自然柔和,富有油润感,颜色鲜亮,无陈旧感,手感滋润柔软,弹性足,抗皱性优良,手抓紧

后放松,面料能够迅速复原,几乎不留痕迹。纯毛粗纺呢绒(俗称“呢子”),质厚丰满,质地紧密,手感柔软润滑,弹性好,手触有温暖感觉。涤毛混纺以精纺为多数,织物光泽较纯毛织物差,不及纯毛织物柔和,织纹清晰,手感滑爽但较硬板,其织品挺括弹性较好,一般不易产生折痕,燃烧时虽有毛发味,但灰烬为黑褐色硬结。粘胶与毛混纺织物多为粗纺,呢面光泽较暗,薄型织物有与棉相似的感觉,手感柔软但不挺括,弹性差,燃烧时灰烬不完全是黑褐色,夹有灰白色灰烬的就是粘胶纤维。仿毛型化纤织物,外观相似,但手感不是疲软

就是硬板,燃烧时无烧毛发味,有烧纸味或其他味道,灰烬多为黑、灰色等珠状硬结。

毛线鉴别:

纯毛毛线和混纺毛线相比较,纯毛毛线外观圆胖丰满,用手捻线纹路清晰,均匀,膨松不发并,表面光洁不发毛,条干均匀,弹性好,用手攥紧松手后能迅速复原,手感柔软、细致。优质膊纶毛线条干圆胖,四股顺直无卷曲,弹性好,用力揉搓,无咝吗声,色彩鲜艳,光泽自然不刺眼。燃烧时羊毛燃烧不快,火焰小,离火即熄灭,燃烧有蛋白质臭味,灰烬呈卷曲状为黑褐色结晶。膊纶等化纤毛线,边熔

化边缓慢燃烧,白色火焰较明亮,有时略有黑烟,并有鱼臭味,灰烬为黑灰色圆球状。

羊绒鉴别:

羊绒是取自绒山羊(又名开司米山羊)身上的一层细绒毛,绒毛直径14~

17um,长度30~45mm,山羊绒纤维由皮质层和鳞片层组成,纤维横切面为椭圆柱形,一只绒山羊年产无毛绒仅75g左右,五只绒山羊一年所产的绒仅够织一件普通羊绒衫。羊绒从外观念上看有天然光泽、手感柔软丰润、软、轻、暖、滑,富有弹性,光泽好,被誉为“纤维之王”。山羊绒纤维长度短,强力低,纤维表面覆盖的鳞片薄而稀,

彼此贴。因纤维卷曲数比羊毛少,摩擦系数比羊毛小,所以纤维较平滑,纤维间抱合力差,缩绒性较羊毛差,但手感滑糯。山羊绒纤维卷曲虽少,但卷曲深度大,一般山羊绒伸直度达300%以上,而64支的美利奴羊毛仅为

160%,因此山羊绒制品保暖燃性于羊毛。在同样温湿度条件下,羊绒比羊毛容易吸湿。在水中数秒钟内,羊绒纤维即可浸湿,而羊毛却要几分钟。由于全世界山羊绒产量仅为羊毛产量的1%,所以

山羊绒的价格也就十几倍于羊毛,是最为珍贵的动物纤维。由于山羊绒纤维较羊毛细,羊绒织物穿着摩擦容易起球,纤维间抱合力差;羊绒纱强力低,坚牢度较羊毛差,穿着时应避免与坚硬物接触;由于羊绒纤

维易吸湿,容易受虫蛀、收藏时应洗净叠好,放在有防蛀剂的衣箱或打几个孔的塑料袋内。

絮棉的鉴别:

优质的絮棉,应该是白色发亮,光洁平滑,蓬松柔软,拎在手里觉得轻巧,纤维长且无灰尘。劣质絮棉,颜色灰色且发暗,有绒发毛,板实厚密,拎在于里有沉重感,纤维短且拍后灰尘乱飞。

蓬松棉的识别:

蓬松棉是一种新型的冬装填絮材料,也称纤维合成定型絮片或喷胶棉。蓬松棉产生原料多,品种杂,识别时一看价格:

一股腈纶和棉定型絮片较便宜,而羊毛、驼毛、丝棉定型絮片价格较高;二用火烧:

取一点定型絮片,用火烧之,完全熔融,是腈纶定型絮片;不完全熔融,有烧纸味是定型絮棉,

有烧毛味,则可能是羊毛、驼毛、蚕丝。如需进一步识别,则看纤维:

羊毛、驼毛长度有限,一般长度不超过10cm,而蚕丝则又细又长(10cm以上)。识别羊毛、驼毛可看颜色,羊毛为白色,驼毛为棕色,一看便

知。

毛巾被的鉴别:

毛巾被的质量优劣,可从五个方面检查。一看毛圈多少。毛巾被是双面环形起毛织物,表面具有许多突起的毛圈,这是毛巾被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志。质量好的毛巾被,正反两面每一个方眼里的毛圈多而长,丰厚柔软,容易吸水和储水;质量差的毛巾被,毛圈短又少,不够丰厚。二是掂份量轻重。质量好的毛巾被,份量较重;质量差的毛巾被,份量较轻。可以用掂估比较的方法,

挑选出份量重的好产品。三是辩支纱高低。织造毛巾被所用的支纱,质量越好,支纱越高。高档毛巾被通

常是以32支、21支交织的为多;中档毛巾被以21支或20支织造的占多数;低档毛巾被均用21支或16支纱织成。四是手感软硬。织造毛巾被的纱有熟纱、生纱之分,熟纱结实耐用,生纱较差。可用手摸区别,熟纱手感柔软。生纱手感较硬。还可用吸水强弱区别,取水量清水,队20~30cm的高度向毛巾被注滴,如果水滴立即被吸进,则为熟纱织造;如果水滴吸收速度较慢,则为生纱织造。五查织造精粗。将毛巾被平铺或对着阳光透析,查看有无断经、断纬、露底(即不起毛的地方)、拉毛、稀路、毛圈不齐、毛边、卷边、伪边、齿边、缝边、跳针等织造疵点,以及是否有渗色、锈渍、污渍、印料和模糊不清等外观缺陷。如没

有,表明质量较高,仅有少量的质量一般,比较多的质量较差。

以上方法也可用于鉴别毛巾、毛巾睡衣、浴巾等织物。

部分纺织品具有质量标记:

丝绵的质量标记:

红牌商标为一等品;绿牌商标为二等品;白牌商标为三等品。

布匹的质量标记:

标签印有红字者为一等品;标签印有绿字为二等品;标签印有兰字为三等品;标签印

有黑字者为等外品。

障碍物检测方法和设备的生产技术

本公开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障碍物检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车载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车载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第一车载激光雷达和所述第二车载激光雷达装载在同一辆自动驾驶车辆上,所述第一车载激光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车载激光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且所述第一车载激光雷达的线束数大于所述第二车载激光雷达的线束数;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进行地面估计;根据所述第一点云数据的地面估计结果,滤除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基于滤除地面点之后的第二点云数据进行障碍物检测。该方法实现了更加全面、准确的障碍物检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障碍物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车载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车载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车载激光雷达和所述第二车载激光雷达装载在同一辆自动驾驶车辆上,所述第一车载激光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车载激光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且所述第一车载激光雷达的线束数大于所述第二车载激光雷达的线束数;

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进行地面估计; 根据所述第一点云数据的地面估计结果,滤除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 基于滤除地面点之后的第二点云数据进行障碍物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进行地面估计,包括: 将所述第一点云数据划分入预设的空间栅格,对每个栅格内的第一点云数据进行降采样,并在该栅格内拟合出地面; 基于各栅格内的地面拟合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栅格内拟合得出的地面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所在坐标系的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修正地面拟合结果,得到所述第一点云数据的地面估计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点云数据的地面估计结果,滤除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的数据点与基于第一点云数据估计出的地面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与基于第一点云数据估计出的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数据点确定为地面点; 滤除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滤除地面点之后的第二点云数据进行障碍物检测,包括: 将所述第一点云数据与滤除地面点之后的第二点云数据融合后进行障碍物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激光雷达为单线激光雷达。

有效预应力检测的必要性与检测方法

有效预应力检测的必要性与检测方法 性能,是其质量控制核心,本文首先分析了有效预应力检测的必要性,并介绍了2种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重点介绍反拉法的工作原理以及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给出具体工程案例,可应用于预应力精细化施工专项验收检测中,能够有效促进提高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降低后期使用维护成本,提高运营效益 关键词:桥梁;预应力锚索结构;有效预应力;反拉法 1引言 预应力锚索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如桥梁工程、边坡工程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预应力结构工程来说,有效预应力直接关系结构的变形和开裂,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是其质量控制核心和工程的长久生命线 而有效预应力的准确建立和持久生效,既取决于设计的合理性,又取决于施工过程材料、器具、设备、人员、工艺以及质量检验控制等多个因素。 因此,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检测和评估预应力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预应力结构出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营。 2检测方法

由于预应力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其内在质量很难通过竣工检测时的临时加载观测分析得到准确的识别。对此,国内各科研结构开展的结构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早期主要在施工期间安装传感器进行过程监测,由于费用 成果过高,无法得到推广近年主要研究基于等效质量原理的检测方法和基于锚索弹模效应反拉法(拉脱法)检测2种,并已经取得一些应用成果。 (1)等效质量检测法 锚索结构在锚头激振时,诱发的振动体系随着锚固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锚固力越大,参与自由振动的质量也就越大,该方法室内验证的结果表明,最大测试误差为设计值的12%,平均测试误差为3.7%。 (2)反拉检测法 拉拔试验也就是一次再张拉过程。即:对已张拉的预应力筋施加荷载,从而确定锚下有效预应力。现场拉拔试验法一般只能在灌浆前进行检测。由于预应力筋张拉后为了防止锈蚀和预应力松弛,必须尽快灌浆。 3.反拉检测法介绍

纺织品检测标准

纺织品检测标准 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产品称之为纺织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认可授权检测业务范围包括:各类纤维、长丝、纱线;各类纺织产品、针织品、非织造布;家用纺织品;特种及功能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如绳线带、帘子布、过滤布、蓬盖布、土工合成材料、汽车内饰、医用纺织品等;各类纺织制品及服装检测;纺织复合材料;各类皮革毛皮及制品。 检测产品: 各种纤维成分面料:棉、麻、毛(羊、兔)、皮革、丝、涤纶、粘胶、氨纶、锦纶、CVC 等; 各种结构面料:机织(平纹、斜纹、缎纹)、针织(纬平、棉毛、罗文、经编)、天鹅绒、灯芯绒、法兰绒、蕾丝、涂层织物等; 成衣类:外衣、裤子、裙子、毛衫、T恤、棉衣、羽绒服等; 家纺:床单、棉被、床罩、毛巾等; 装饰用品:窗帘、桌布、墙布等; 其他:生态纺织品等; 检测项目: 1.色牢度测试项目: 2.环保检测项目: 3.结构分析测试项目: 织物密度(机织物)、织物密度(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纱线支数、纱线捻度(每种纱)、幅宽、织物厚度、织物皱缩或织缩率、织物重量、纬斜、角度转曲等等; 4.成分分析项目: 纤维成分、水份含量、甲醛含量等等; 5.纺织品纱线和纤维测试项目: 纤维细度、纤维直径、纤维线密度、长丝纱纤度(细度)、单纤维强力(钩接强力/打结强力)、单纱强力、束纤维强力、线长度(每筒)、长丝数量、纱线外观等; 6.尺寸稳定性测试项目: 水洗尺寸稳定性、每增加一次水洗循环、洗涤后外观、干洗尺寸稳定性、每增加一次干洗循环、商业干洗后外观保持性、织物和服装扭曲/歪斜等等;

7.强力和其他品质测试项目: 拉伸强力、撕破强力、胀破强力、接缝性能、硬挺度测试、防钩丝测试、织物悬垂性、织物褶裥持久性、直横向延伸值(袜子)等等; 8.功能性测试项目: 防水性测试、吸水性、易去污性测试、拒油性测试、防静电测试、防紫外测试、燃烧性测试、抗菌、透气性测试、透湿性测试、吸湿快干、防辐射、耐磨性能等等; 9.其他物理性能测试项目: 拉链强力、拉链耐用度、色差评定、白度、洗唛建议等等; 检测标准: DB12/T 429-2010 纺织品色牢度评定方法图像解析法 DB32/T 525-2010 学生公寓用纺织品 DB33/T 749-2009 纺织品、皮革中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和全氟辛酸盐(PFOA)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B33/T 773-2009 纺织品甲壳胺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DB34/T 890.1-2014 学生公寓用纺织品第1部分:配套床上用品(三件套) DB35/T 983-201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黄变色牢度 DB41/T 693-2011 纺织品织物调温性能评价温度变化法 DB41/T 738-2012 学生公寓配套用纺织品 DB44/T 754-2010 纺织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固相微萃取法 DB44/T 755-2010 纺织品中挥发性有害物质的测试吹扫捕集热解析法 DB50/ 144.1-2010 汽车内饰材料技术规范第1部分: 纺织品 DB51/T 1249-2011 纺织品标本 DB51/T 1613-2013 学生公寓用纺织品 DB52/T 845-2013 保健功能纺织品茶药枕(芯)、垫(芯) FZ/T 01009-2008 纺织品织物透光性的测定 FZ/T 01020-1992 纺织品机织物的描述 FZ/T 01026-200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FZ/T 01034-2008 纺织品机织物拉伸弹性试验方法 FZ/T 01035-2014 纺织品标示线密度的通用制(特克斯制) FZ/T 01036-2014 纺织品以特克斯(Tex)制的约整值代替传统纱支的综合换算表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指导书

塑料粒子检验指导书 JY/CH-005 A/0 序号检验/验证项目技术要求检测仪器检测规定及方法抽检数备注 1 合格证 出厂检验报告 1、合格证内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厂商/状态/日期/检 验确认章 2、出厂检验报告内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检验 项目数据/ROHS项目/厂商名称/出证部门章戳。 目测 1、目视合格证内容 2、检查出厂检验报告。 GB2828.1 2 包装 标志 1、包装完好无污染,拆开包装袋结构为牛皮纸或编织 袋内覆膜。 2、包装袋应标明生产厂家,产品名称、牌号、批号、 净重量等标志,ROHS标识或ROHS章。 目测 1、目视包装袋外观及标志 2、拆包检查内袋 GB2828.1 3 污/黑点的检验取100克塑胶粒,在放大镜下观察,直径不大于0.3MM 的黑点数不得超过5个(注:1、透明料不允许有黑点; 2、黑色原料不做污/黑点的检测) 放大镜 正常光照下用5倍放大镜观 测。 GB2828.1 4 颜色与色差检验1、用色差仪与标准值对比ΔE≤0.6; 2、与样品对比目视无明显色差 目测、色 差仪 1、目测实物与样品对比 2、用色差仪与标准值对比 GB2828.1 5 阻燃性能见《材料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燃烧仪《垂直燃烧仪试验方法》3个试样 6 拉伸强度Mpa 见《材料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万能拉力 试验机《塑料拉伸试验方法》测出试 样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3个试样 7 断裂伸长率% 见《材料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8 缺口冲击强度KJ/㎡见《材料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悬臂梁冲 击试验机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测出试样的冲击强度值 3个试样 9 玻纤或无机物含量% 见《材料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马弗炉《无机物含量检测方法》5克

预应力管桩的检测方法

1 前言 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是本地区应用最广的基础型式。如何保证管桩的承载力是我们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桩的承载力决定于土的承载力和桩身质量两个方面。管桩的检测就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考验这两个方面,以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目前,管桩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高应变动力试桩、基桩反射波法等三种。本文就这三种方法进行介绍并讨论它们的适应性和应注意的地方,供同行参考。 2 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 2.1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目的 静荷载试验是采用接近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来考验桩,主要是为了获得桩的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的依据。或者在桩的验收阶段确定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2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原理 在桩顶施加了竖向荷载后,桩土间产生相对位移,桩身表面则出现向上的侧阻力;桩身上部产生压应力和压缩变形。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桩土间的位移进一步加大,桩身的应力进一步往下发展,桩下部的侧阻力也逐渐发挥出来;当桩顶荷载足够大时,侧阻力达到最大值,桩端土产生压缩变形和土反力。继续增加荷载,直到桩顶沉降大于期望值或桩端土出现了刺入破坏为止。此时桩顶荷载就是其极限承载力。在试验的过程中,若桩身有质量缺陷可能会出现先期破坏(桩身发生破坏先于土承载力),这样也就一并对桩身质量作了检验。 通过静载试验获得桩的承载力,可分为按强度控制和按沉降控制两大类:①桩侧、桩底的土承载力均发生破坏,荷载~沉降曲线表现为陡降型,此种情况按强度控制,取荷载~沉降曲线出现陡降段的前一级荷载作为桩的极限承载力。②土的承载力没有发生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加,虽然沉降量也进一步增大,但桩端土的承载力也进一步增大,荷载~沉降曲线表现为缓变型,此种情况按沉降控制,可依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取某一沉降所对应的荷载作为桩的承载力。 2.3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适应性讨论 静载试验对桩地承载力检测是最适宜的。试验施加的荷载,加载速度极为缓慢,桩的沉平均速度为0.0001m/s,加速度接近于零,静载试验测到的承载力,被认为是最接近于工程实际。因此,静载试验也用作检验动力试桩的准确与否。 静载试验对桩身质量检测的适应性是不充分的,表现为以下四点:①如果试验中出现桩身上部的先期破坏,无法判明破坏的位置:②如果桩身急剧沉降而通过补加荷载,发现桩所能承受的荷载没有明显降低的时候,难于判明是桩身下部破坏还是土承载力的破坏;③试验对于桩身的水平裂缝无法检测;④无法对桩身强度进行充分检验。 3 高应变动力试桩 3.1高应变动力试桩的目的 检测土的承载力和桩身的质量。还可进行打桩监测,确定桩锤效率、桩身应力等。 3.2高应变动力试桩的原理和作法介绍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保证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性 纺织品的安全主要包括制品所用面料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所用材料是否卫生,产品的结构和附件是否安全和牢固等。主要有: ——甲醛:含过量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对呼吸道黏膜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 ——PH值:人的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物质,以防止疾病的侵入,因此纺织品上的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对皮肤最为有益。如果PH值过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 ——异味:一些挥发性物质,特别是一些奇特气味的物质表示有过量的化学药剂残留在纺织品上。 ——禁用偶氮染料: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会还原出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这些染料被皮肤吸收后,在人体的正常代谢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活化作用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色牢度:染色牢度不佳时,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诱发癌症或引起过敏。有的纺织晶和服装遇水、遇摩擦就会发生掉色的情况。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以控制纺织品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提升纺织产品的质量,保证人们的基本安全健康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的一部适用于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的通用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品、装饰用品等,对纺织产品中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异味和禁用偶氮染料项目提出A类、B类和C类

三档指标进行控制,其中婴幼儿用品要求符合A类指标,内衣、衬衣、袜子、床单等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符合B类指标,外套、毛衣、床罩等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符合C类指标。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渤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不仅对食品和药品直接入口类产品的安全性严格监控,也对危险性较小的纺织品和服装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关注,强制引导生产者制造安全的纺织品,并倡导消费者转向对纺织产品安全性和环保性的注重;标志着我们的纺织标准更进一步地与国际接轨,由注重产品的耐用质量和外观质量转向安全质量,提高了行业的生态生产意识。 广大的纺织企业和经营单位积极执行GB18401—2003,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纺织产品。再加上近两年国家对纺织产品有害物质的严格监控,有效地控制了不良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和进口,对规范市场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有着显著的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纺织产品在安全性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对各类纺织产品质量的抽查监督结果,可以说商场销售的纺织产品能够让人放心穿着,甲醛含量基本上都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禁用的偶氮染料也很少有检出,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穿着和使用纺织品和服装产品。 消费者在选购纺织品时,首先看产品上有无符合性说明,标明“婴幼儿用品”、(GBl8401)A类、B类或C类字样的产品应该是符合国家基本安全标准要求的。专业的检验人员在进行纺织品异味检测时是靠嗅的。消费者在选购纺织品和服装时,应该首先闻一下产品是否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味、香味等气味。尤其是一些香味毛巾、香味手帕等,要避免购买。内衣,尤其是婴幼儿用品,量买那些素色、小面积印花图案的产品,所用染料、涂料越少越好,尽量不要买印花摸起来较硬的纺织品。内衣以及婴幼儿服装,穿之前最

塑胶件阻燃测试方法和标准

塑胶件阻燃测试方法和 标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等级代表 HB 水平燃烧 (Horizontal Burn) ,仅有一个等级可能。 V 垂直燃烧 (Vertical Burn) ,有 3 个等级: V-0 是最高, V-1 较低,然后是 V-2 。 5V 垂直燃烧 (Vertical Burn) ,使用大型 125mm 火焰,有 1 个或 2 个等级 5V-A 或5V-B 。 VTM 垂直薄材料 (Vertical Thin Material) ,和 V 等级之可能性类型相同,但在 V 后面加 TM 。 测试有 3 个主要的层级: 1. 20mm 火焰,判定结果 HB 、 V-0 、 V-1 或 V-2 的等级 2. 125mm 火焰,判定结果 5V-A 或 5V-B 的等级 3. 20mm 火焰针对薄材料,判定结果 VTM-0 、 VTM-1 或 VTM-2 的等级 任何材料针对 V-0 、 V-1 或 V-2 等级的可能性之起始点都是开始于 20mm 火焰的测试。所有的三个等级基于该单一个测试。等级是视测试结果而定;针对这些等级的各别并没有独立的测试。 V 等级需要 5 个样品, HB 只需要 3 个。当开始以 V 测试但若材料在前 2 个样品显示出不良特性时可以使用所剩下的第 3 个样品转换测试到 HB 。 当材料测试成为 V-0 时,该材料可以接着用 125mm 火焰测试看看 5V-A 或 5V-B等级之可能性。但是仅有在该材料通过 V-0 等级时才可以施行该 VTM 测试。 若材料很薄,则不能依任何 V 等级测试之,因为材料在火焰的热度中会 " 飘动 " 该材料应该被当成一个薄材料以 VTM 测试程序来测试。同样地,仅有在该材料没通过或无法依据 V 测试程序适当地测试时才可以施行该 VTM 测试。 耐燃等级— UL 颁布

塑料燃烧试验鉴别法

各种废塑料识别方法 一、LDPE(中文名:低密度高压聚乙烯) 1、感官鉴别:手感柔软:白色透明,但透明度一般,常有胶带及印刷字。(注:胶带和印刷字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定要控制其含量,因这些会影响在市场上的价格)。 2、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 二、EV A(中文名:聚乙—乙酸乙脂) 1、感官鉴别:表面柔软;伸拉韧性强于LDPE,手感发粘(但表面无胶);白色透明,透明度高,感观和手感与PVC膜很相似应注意区分。 2、燃烧鉴别:燃烧时与LDPE相同有石蜡的气味略带酸味;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熔融滴

落,易拉丝。 注:本品为PE种类中的一种,价格同与LDPE,可用于再生造粒,质量要求与PE相同。 三、PP(聚丙) 1、感官鉴别:本品为白色透明与LDPE相比透明度较高,揉搓时有声响。 2、燃烧鉴别:燃烧时火焰上黄下蓝,气味似石油,熔融滴落,燃烧时无黑烟。 四、PET膜(聚脂) 1、感官鉴别:本品为白色透明,手感较硬,揉搓时有声响。外观似PP。 2、燃烧鉴别:燃烧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后材料表面黑色炭化,手指揉搓燃烧后的黑色炭化物,碳化物呈粉末状。 五、 PVC膜(聚氯乙烯) 1、感官鉴别:外观极似EV A但有弹性。 2、燃烧鉴别:燃烧时冒黑烟,离火即灭,燃烧表面呈黑色,无熔融滴落现象。 六、尼龙共聚料(LDPE+尼龙) 1、感官鉴别:本品感观与LDPE极为相似。 2、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但与LDPE不同的是然烧时有毛发燃烧的气味,燃烧后呈淡黄色。 注意:尼龙共聚料中不可用于再生造粒,要与LDPE严格区分还要严格控制在大件中的含量。 七、PE+PP共聚料 1、感官鉴别:本品与LDPE相比较,透明度远远高于LDPE,手感与LDPE无差异,撕裂试验极象PP 膜,才质为透明纯白色。 2、燃烧鉴别:本品燃烧时火焰为全黄色,熔融滴落,无黑烟,气味似石油。 八、PP+PET共聚料 1、感官鉴别:外观似PP,透明度极高,揉搓时声响大于PP。 2、燃烧鉴别:燃烧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表面呈黑色炭化。 九、PE+PET复合膜 1、感官鉴别:材料表面一面光滑一面不光滑,白色透明。 2、燃烧鉴别:燃烧时似PET,无熔融滴落现象,燃烧表面黑色炭化,有黑烟,有跳火现象,带有PE的石蜡气味。

锚下预应力检测报告

锚下预应力检测报告 1概述 受陕西铜旬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委托,我公司于2014年7月5在铜旬高速公路3合同段1号梁场金马大桥2#左幅16— 3梁锚下预应力质量进行检测。 2检测内容、抽检频率及执行的技术标准 2.1检测内容 桥梁工程梁(板)质量检测内容为:预制梁(板)锚下有效预应力 检测。 2.2执行的技术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以及本工程经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设计和业主下发的相 关文件。 3检测方法、原理及仪器设备 采用锚下预应力检测仪,智能千斤顶施加与锚下预应力方向相反 的拉力,单根单向张拉,在二维坐标系内建立拉伸位移—— 拉力曲线,分析曲线斜率变化过程,如果斜率相对稳定,继续施加拉力,

如果斜率突变,曲线上突变点对应的拉力数值即为锚下预应力数值。 4质量评定标准及处治方法 4.1质量评定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2011)张拉锚固后,预应力筋在锚下的有效应力符合设计张拉控制应力,两者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士5%且同一断面中的预应力束其有效预应力的不均匀度应不超过士2%。 4.2检测控制 检测值小于设计值的95%在检测过程中均将钢绞线补张到设计值的100%。 检测值在设计值的95%和设计值的100%之间的在检测过程中均将钢绞线补张到设计值的100% 检测值在设计值的100%和设计值的105%之间的,将不进行张拉 。 检测结果钢绞线超张超过设计值的105%,上报委托单位通知施工方将钢绞线放张,并且重新穿钢绞线且重新张拉。 5检测结果及建议 5.1检测结果

ISO 527-2塑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二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1 范围 1.1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础上规定了用于测定模塑和挤塑塑料拉伸性能的实验条件。 1.2本部分适合下述范围的材料: ----硬质和半硬质的热塑性模塑、挤塑和铸塑材料,除未填冲类型外还包括列入用短纤棒、细棒、小薄片或细粒料填充和增强的复合材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硬质和半硬质热固性模塑和铸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强的复合材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热致液晶聚合物。 本部分不适用于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硬质微孔材料或含有微孔材料夹层结构的材料2.名词和定义 见ISO 527-1:2012,章节3 3原理和方法 见ISO 527-1:2012,章节4 4仪器 4.1概述 见ISO 527-1:2012,章节5,特别是5.1.1致5.1.4 4.2引伸计 4.3测试记录装置 5测试样品 5.1形状和尺寸 只要可能,试样应为如图一所示的1A型和1B型的哑铃型试样,直接模塑的多用途试样选择1A型,机加工试样选择1B型。 关于使用小试样时的规定,见附录A/ISO 20753 注:具有4mm厚的IA型和1B型试样分别和ISO 3167规定的A型和B型多用途试样相同。与ISO 20753的A1和A2也相同

5.2试样的制备 应按照相关材料规范制备试样,当无规范或无其他规定时,应按ISO293、ISO 294-1,ISO295或者ISO 10724-1以适宜的方法从材料直接压塑制备试样,或按照ISO 2818由压塑或注塑板材经机加工制备试样。 试样所有表面应吴可见裂痕、划痕或其他缺陷。如果模塑试样存在毛刺应去掉,注意不要损伤模塑表面。 由制件机加工制备试样时应取平面或曲率最小的区域。除非确实需要,对于增强塑料试样不宜使用机加工来减少厚度,表面经过机加工的试样与未经机加工的试样实验结果不能互相比较。 5.3标线 见ISO 527-1:2012,6.3 5.4检查测试样品 见ISO 527-1:2012,6.4 5.5各向异性 5.6测试样数量 见ISO 527-1:2012,章节7. 6 状态调节 见ISO 527-1:2012,章节8 7 测试过程 见ISO 527-1:2012,章节9 在测量弹性模量时,1A型、IB型试样的试验速度应为1mm/min,对于小试样见附录A。8结果计算和表示 见ISO 527-1:2012,章节10 9精确度 见附录B 10实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扩一下内容: a)注明引用ISO 527的本部分,包括试样类型和试验速度,并按下列方式表示;

各种塑料简易鉴别方法(完整版)

在采用各种塑料再生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再利用前,大多需要将塑料分拣。由于塑料消费渠道多而复杂,有些消费后的塑料又难于通过外观简单将其区分,因此,最好能在塑料制品上标明材料品种。中国参照美国塑料协会(SPE)提出并实施的材料品种标记制定了GB/T16288—1996“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虽可利用上述标记的方法以方便分拣,但由于中国尚有许多无标记的塑料制品,给分拣带来困难,为将不同品种的塑料分别,以便分类回收,首先要掌握鉴别不同塑料的知识,下面介绍塑料简易鉴别法: 1.塑料的外观鉴别 通过观察塑料的外观,可初步鉴别出塑料制品所属大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或弹性体。一般热塑性塑料有结晶和无定形两类。结晶性塑料外观呈半透明,乳浊状或不透明,只有在薄膜状态呈透明状,硬度从柔软到角质。无定形一般为无色,在不加添加剂时为全透明,硬度从硬于角质橡胶状(此时常加有增塑剂等添加剂)。热固性塑料通常含有填且不透料明,如不含填料时为透明。弹性体具橡胶状手感,有一定的拉伸 率。 2.塑料的加热鉴别 上述三类塑料的加热特征也是各不相同的,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鉴别。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易熔融,且熔融时变得透明,常能从熔体拉出丝来,通常易于热合。热固性塑料加热至材料化学分解前,保持其原有硬度不软化,尺寸较稳定,至分解温度炭化。弹性体加热时,直到化学分解温度前,不发生流动,至分解温 度材料分解炭化。 常用热塑性塑料的软化或熔融温度范围见表 3.塑料的溶剂处理鉴别 热塑性塑料在溶剂中会发生溶胀,但一般不溶于冷溶剂,在热溶剂中,有些热塑性塑料会发生溶解,如聚乙烯溶于二甲苯中,热固性塑料在溶剂中不溶,一般也不发生溶胀或仅轻微溶胀,弹性体不溶于溶剂,但通 常会发生溶胀。

塑料测试方法(中文版)

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ASTM D 638, ISO R527, DIN 53455, DIN53457 了解材料对负载的响应程度是了解材料性能的基础。通过测试在一定应力下材料的变形程度(应变),设计者可以预测材料在其工作环境下的应用(如图1)。 图1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A:弹性形变的极限值 B:屈服点 C:最大强度 O-A:屈服区域,发生弹性形变 超过A点:塑性变形 图2:ASTM D 6, 拉伸试样的尺寸 模量:应力/应变 Mpa

屈服应力: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 Mpa 断裂应力发生断裂时的应力 Mpa 断裂伸长率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应变% 弹性极限开始发生弹性形变的终点 弹性模量发生在塑性变形时的模量 Mpa 测试速度: A速度:1mm/mm 拉伸模量 B速度:5mm/mm 填充材料 的拉伸应力/应变 C速度:50mm/mm 为填充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 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ASTM D 790, ISO 178, DIN 53452 弯曲强度是用来测量材料抵制挠曲变形的能力或者是测试材料的刚性。与拉伸负载不同的是,在测试弯曲时,所有的应力加载在一个方向上。用压头压在试样的中部使其形成一个3点的负载,在标准测试仪上,恒定的压缩速度为2mm/mm. 通过计算机收集的数据,测绘出试样的压缩负荷-变形曲线,来计算压缩模量。在曲线的线性区域至少取5个点的负载和变形。 弯曲模量(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表征材料弯曲性能的重要指标。压缩模量是指在应力-应变的曲线的线性范围内,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之比。 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的单位都是Mpa。 图3:弯曲测试示意图 耐磨性能测试

常用塑料的品种、主要成分、性格、价格及识别方法的调查研究文库

常用塑料地品种、主要成分、性格、价格及识别方法地调查研究 一、常用塑料品种 ①聚氯乙烯(PVC) 它是建筑中用量最大地一种塑料.硬质聚氯乙烯地密度为1.38~1.43g/cm3,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一般在-15~+55℃之间,适宜制造塑料门窗、下水管、线槽等. ②聚乙烯(PE) 聚乙烯塑料在建筑上主要用于给排水管、卫生洁具. ③聚丙烯(PP) 聚丙烯地密度在所有塑料中是最小地,约为0.90左右. 聚丙烯常用来生产管材、卫生洁具等建筑制品. ④聚苯乙烯(PS) 聚苯乙烯为无色透明类似玻璃地塑料. 聚苯乙烯在建筑中主要用来生产泡沫隔热材料、透光材料等制品. ⑤ABS塑料 ABS塑料是改性聚苯乙烯塑料,以丙烯睛(A)、丁二烯(B)及苯乙烯(S)为基础地三组分所组成.ABS塑料可制作压有花纹图案地塑料装饰板等. 二、常用塑料主要成分 我们通常所用地塑料并不是一种纯物质,它是由许多材料配制而成地.其中高分子聚合物(或称合成树脂)是塑料地主要成分,此外,为了改进塑料地性能,还要在聚合物中添加各种辅助材料,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才能成为性能良好地塑料. 1、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是塑料地最主要成分,其在塑料中地含量一般在40%~100%.因为含量大,而且树脂地性质常常决定了塑料地性质,所以人们常把树脂看成是塑料地同义词.例如把聚氯乙烯树脂与聚氯乙烯塑料、酚醛树脂与酚醛塑料混为一谈.其实树脂与塑料是两个不同地概念.树脂是一种未加工地原始聚合物,它不仅用于制造塑料,而且还是涂料、胶粘剂以及合成纤维地原料.而塑料除了极少一部分含100%地树脂外,绝大多数地塑料,除了主要组分树脂外,还需要加入其他物质. 2、填料 填料又叫填充剂,它可以提高塑料地强度和耐热性能,并降低成本.例如酚醛树脂中加入木粉后可大大降低成本,使酚醛塑料成为最廉价地塑料之一,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机械强度.填料可分为有机填料和无机填料两类,前者如木粉、碎布、纸张和各种织物纤维等,后者如玻璃纤维、硅藻土、石棉、炭黑等. 3、增塑剂 增塑剂可增加塑料地可塑性和柔软性,降低脆性,使塑料易于加工成型.增塑剂一般是能与树脂混溶,无毒、无臭,对光、热稳定地高沸点有机化合物,最常用地是邻苯二甲酸酯类.例如生产聚氯乙烯塑料时,若加入较多地增塑剂便可得到软质聚氯乙烯塑料,若不加或少加增塑剂(用量<10%),则得硬质聚氯乙烯塑料. 4、稳定剂 为了防止合成树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光和热地作用分解和破坏,延长使用寿命,要在塑料中加入稳定剂.常用地有硬脂酸盐、环氧树脂等. 5、着色剂 着色剂可使塑料具有各种鲜艳、美观地颜色.常用有机染料和无机颜料作为着色剂. 6、润滑剂 润滑剂地作用是防止塑料在成型时不粘在金属模具上,同时可使塑料地表面光滑美观.常

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

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 试验方案 山东铁正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二〇一0年十一月八日

目录 1.概述 (1) 2. 检测依据 (1) 3. 检测使用的仪器及设备 (1) 4.孔道摩阻损失的测试 (1) 4.1 测试方法 (1) 4.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3) 4.3 试验测试步骤 (3) 4.4 数据处理方法 (4) 4.5 注意事项 (6) 5.锚口及喇叭口摩阻损失测试 (6) 5.1 测试方法 (6) 5.2 测试步骤 (7) 附件1. 测试记录表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预应力摩阻测试包括锚口摩阻、管道摩阻、喇叭口摩阻三部分。预应力摩阻损失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的主要部分之一,对它的准确估计将关系到有效预应力是否能满足梁使用要求,影响着梁体的预拱变形,在某些情况下将影响着桥梁的整体外观等。过高的估计会使得预应力张拉过度,导致梁端混凝土局部破坏或梁体预拉区开裂,且梁体延性会降低;过低的估计则不能施加足够的预应力,进而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变形和抗裂度等。 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与管道材料性质、力筋束种类以及张拉工艺等有关,相差较大,最大可达45%。工程中对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采用摩阻系数μ和管道偏差系数k来表征,虽然设计规范给出了一些建议的取值范围,但基于对实际工程质量保证和施工控制的需要,以及在不同工程中其管道摩阻系数差别较大的事实,在预应力张拉前,需要对同一工地同一施工条件下的管道摩阻系数进行实际测定,从而为张拉时张拉力、伸长量以及预拱度等的控制提供依据。 摩阻测试的主要目的一是可以检验设计所取计算参数是否正确,防止计算预应力损失偏小,给结构带来安全隐患;二是为施工提供可靠依据,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和力筋伸长量;三是可检验管道及张拉工艺的施工质量;四是通过大量现场测试,在统计的基础上,为规范的修改提供科学依据。 2. 检测依据 (1)《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2)《公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3)拟测试梁的设计图纸 3. 检测使用的仪器及设备 (1)2台千斤顶、2台高压油泵,2块0.4级精密压力表。 (2)2台传感器,1台读数仪,2根配套连接线缆。 (3)对中专用工装。根据现场条件确定。 (4)工具锚2套,工作锚1套,配套限位板1块。 (5)0.5mm精度钢板尺2把,记录用夹板2个,钢笔2,计算器1,记录纸若干。 4.孔道摩阻损失的测试 4.1 测试方法

塑料的识别方法

PS料: 容易被点燃,当火源移开后会继续燃烧,并 有黑烟释放 PP料: 容易被点燃,当火源移开后会继续燃烧,但 火焰颜色与PS料不同,且没有黑烟释放. ABS料: 不容易被点燃,当火源移开后不会继续燃 烧 新料目测区分: 分别用手抓起一把新料,摊开手掌 PS料: 透明颗粒状 PP料: 半透明(略成乳白色)颗粒状 ABS料: 淡黄色颗粒状 HIPS的截断面发白,但GPPS没有,EPS主要用于泡沫。 常见塑料鉴别 首先,要先辨别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可以回收利用的是热塑性塑料PP、PE、PC、PVC、PET、PETG、ABS、PMMA、POM、NYLONG等,不能回收的是热固性塑料,加热时如不能滴淌就是环氧树脂或硅胶,如能滴淌则是聚氰氨、尿甲醛或酸醛树脂(可以理解为加热后能否回收)。 第二,就是针对每一类型的塑料再细分。热固性塑料在加热下,如不能滴淌就是环氧树脂或硅胶,能滴淌是三聚氰氨、尿甲醛或者是酚醛树脂。热塑性的塑料种类比较繁多。主要是要针对常见的塑料进行细分。 ①一般把塑料放在水上,如比水轻,可能是PP、PE、EVA,但PE比较软,PP较硬,一看就清楚了。 ②然后放在火上烧,能自动熄灭的一般就是PVC(燃烧较困难商火自动熄灭软化可拉成丝)、PC(慢慢着火、慢慢熄灭熔融,起泡)PEI,不能自动熄是POM*熔融滴落)、PMMA (高度透明、抗划伤性差、融化,起泡)、、ABS(冒黑烟、软化,烧焦)、PS(跌落有金属响声)、PET(火焰黄色冒黑烟、软化无溶液)、NYLONG(慢慢燃烧慢慢熄灭黄色,边缘黄色,熔融滴落,起泡)、PBT(火焰明亮、劈啪声、起滴、多黑烟) ③溶解试验 溶液溶解种类溶液溶解种类 丙酮PMMC、PC、PVC、PS 5%苯酚PMMC、尼龙 硝酸(稀释)纤维素三氯甲烷PPE 硝酸(浓缩)PPE、PMO 乙酸戍酯PS 盐酸尼龙热的甲苯PES、PP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练习题(含答案)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练习题(含答案) 一、判断下面句子各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②举例子③打比方④作比较 1.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2.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3.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4.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光线,所以又被称作“自动窗帘”。()二、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2.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3.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4.有人借用媒人的称呼,把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媒体。() 5.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三、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完全正确的是[] A.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打比方) B.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 C.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列数字) D.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举例子) 四、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大厅堂是一座宽二十七米,深二十二米,高二十二米的大型仿古建筑。() (2)日光灯比起普通电灯来,具有功率小,亮度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纺织品主要检测项目

纺织品主要检测项目 1、本色棉纱线单纱强度、重量CV%、单强CV%、重量偏差、黑板条干、条干CV%、棉结粒数、棉杂粒数、捻系数、纱疵 2、精梳涤棉混纺本色纱线单纱强度、单纱强度CV%、黑板条干、棉结、纱疵、百米重量、纤维含量、百米重量偏差、重量CV%、捻系数、条干均匀度CV% 3、本色棉维混纺纱线品质指标、重量不匀、条干、棉杂、重量偏差、捻系数、纤维含量 4、本色中长涤粘混纺纱线单强、重量不匀、黑板偏差、捻系数 5、本色气流纺纱线单强、重量不匀、黑板偏差、棉杂、重量偏差、条干CV%、捻系数、捻度CV% 6、本色维纶纱线品质指标、重量不匀、黑板条干、重量偏差、捻系数 7、本色粘胶纤维纺纱线品质指标、重量不匀、黑板条干、重量偏差、捻系数 8、腈纶本色纱单强、单强CV%、百米重偏、黑板条干、捻系数 9、精梳绒线圈长、圈数、大绞重量、捻度偏差率、纹纱强力、起球、纤维含量、含油率、色牢度(耐光、耐洗、耐汗渍、耐水、耐摩擦)、外观 10、精梳毛针织绒线圈长、大绞重量、线密度偏差、线密度CV%、捻度不匀、起球、单纱强力、纤维含量、含油率、外观、色牢度(耐光、耐洗、耐汗渍、耐水、耐摩擦) 11、粗梳毛针织绒线线密度偏差率、重量不匀率、捻度偏差率、捻度不匀率、起球、单纱强力、含油率、纤维含量、外观、色牢度(耐光、耐洗、耐汗渍、耐水、耐摩擦)

12、精梳毛型针织绒线圈长偏差率、大绞重量偏差、线密度偏差、捻度不匀率、单纱强力、纤维含量、含油率、色牢度(耐光、耐洗、耐汗渍、耐水、耐摩擦)、外观 13、缝纫线支数、强力、捻度、皂洗、摩擦牢度、长度、结头、强力CV%、外观疵点 14、涤纶牵伸丝线密度(偏差、变异系数)、断裂强度、强度CV%、断裂伸长、伸长CV%、条干均匀度、沸水收缩率、染色均匀度、含油率 15、涤纶预取向丝线密度(偏差、变异系数)、断裂强度、强度CV%、断裂伸长、伸长CV%、条干均匀度、满筒率 16、涤纶低弹丝、网络丝线密度(偏差、变异系数)、断裂强度、强度CV%、断裂伸长、伸长CV%、沸水收缩、染色均匀度、卷曲收缩度、卷曲变异系数、卷曲稳定度、网络度、网络度CV% 17、锦纶长丝、弹力丝线密度(偏差、变异系数)、断裂强度、强度CV%、断裂伸长、伸长CV%、捻度、捻度CV%、沸水收缩、染色均匀性、收缩率、卷曲弹性率、卷曲收缩率、卷曲稳定度 18、丙纶牵伸丝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CV%、断裂强度、强度CV%、断裂伸长、伸长CV%、沸水收缩、含油率 19、丙纶弹力丝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CV%、断裂强度、强度CV%、断裂伸长率、伸长CV%、弹性恢复率、合股捻度 20、粘胶长丝干、湿断裂强度、干断裂伸长率、伸长CV%、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CV%、单丝根数偏差、残硫量、捻度CV%、染色均匀性 21、特种工业用锦纶丝根数、纤度偏差、纤度不匀率、强度不匀率、断裂率伸长率、捻度偏差、捻度不匀率、沸水收缩率、染色均匀性 22、本色棉布组织、幅宽、密度、断裂强度、外观、棉结疵点格率、棉杂疵点格率 23、印染棉布幅宽、密度、断裂强度、水洗尺寸变化、色牢度(耐光、耐洗、耐汗渍、耐水、耐摩擦) 24、精梳涤棉混纺本色布组织、幅宽、密度、断裂强度、棉结疵点格率、外观疵点

预应力钢绞线质量检验方法

在预应力钢绞线采购过程中,工地签收货物以后,通常需要对预应力钢绞线抽样并拿到检测机构去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一般有哪些流程呢? (一)钢绞线试验的夹具 钢绞线试验的夹具对钢绞线最大力Fm的测定有着重要的影响,而Fm的数值又直接影响到锚具效率系数的计算。不同的检测单位使用着不同形式的夹具,夹具的夹持长度从80mm到180mm不等,夹具的牙纹有点状、细牙等,这些夹具不同程度地对钢绞线有着“缺口效应”,导致汇赢钢铁钢绞线提前破坏,断口总是发生在夹持部位,造成对同样的钢绞线使用不同的夹具进行试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一不合理的现象。新标准GB/T5224-2003规定:“如试样在夹头内和距钳口2倍钢绞线公称直径内断裂达不到本标准性能要求时,试验无效。”问题在于对于“有效”的试验,虽然达到了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钢绞线材料检验合格,但由于没有真正测出钢绞线不受损伤情况下的最大力,因而也就不能够准确地测量出钢绞线受损伤情况下锚具的锚固效率系数。 那么有没有使汇赢钢铁钢绞线不受损伤的夹持形式呢?笔者所在的实验室采用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技术所加工的夹具几近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试样夹持部位完全没有损伤,只是由于摩擦的缘故,变的有些粗糙(图1左),部分试样更是断在中部,断口有颈缩,呈塑性断口状(图1右)。 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必须在夹具与试样之间垫以粘有金钢沙的软金属片,以防止夹具牙纹对钢绞线的损伤,同时最大程度地握裹住试样,阻止试样打滑。 建议标准在今后的修订中增加有关试验方法、夹具形式的内容,以减少由于试验方法不同所造成的试验结果的差异。 (二)弹性模量 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在新标准中第7、3、5条的参考值为195±10Gpa,但不作为交货条件。实际上作为预应力施工张拉伸长量计算的重要数据,弹性模量是试验中的必测项目。汇赢钢铁钢绞线的截面积是使用标准中所提供的参考值还是用实测值,这在检测部门一直存有分歧。按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应该用实测面积,但对于如图3所示的钢绞线截面示意图,如何才能准确地测量出它的截面积呢?方法之一是分别测量7丝的面积,然后相加;文章建议用称重法测量面积,或是先测量图中对角直径D,然后按表1取值作为钢绞线的实测面积。但由于存在间隙,对角直径D难以精确测量。

pc塑胶材料内应力测试方法

表二 塑料电水壶使用一段时间后,水尺(PC料)容易漏水,是因为PC塑胶材料的内应力不够,那又怎样检测呢下面我来介绍一个检测方法: 1、测试辅料: 正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比例为1:3)、甲苯/正丙醇(比例为 1:10)、甲苯/ 正丙醇(比例是 1:3)、碳酸丙烯、测试夹具(或者负载)。 2、测试过程: 测试夹具的选择: 因为TnP混合液存放时间过长,其成分会蒸发,性质会改变,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不一,所以要选择一个可以存放正丙醇、乙酸乙酯/甲醇、甲苯/ 正丙醇、碳酸丙烯试剂的密封瓶,并且能保证试剂在密封瓶内循环流动。 测试试剂的选择: 选择测试试剂时应满足测试程度的要求,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如果PC料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承受机械负载,测试试剂由正丙醇或者乙酸乙酯和甲醇以1:3的比例调制而成. 如果PC料在使用过程中能承受机械负载,测试液必须为1:10比例的TnP(即甲苯和正丙醇混合液).如果外荷载更大或者在临界情况下,测试液可改为1:3比例的TnP,甚至可用碳酸丙烯替代. 如内应力较小的情况下,可用乙酸乙酯/甲醇代替TnP测试液.比如,将乙酸乙酯/甲醇的混合比例调为1:, 因为此试剂可让PC材料达到7兆帕的反应力值. 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可根据“图表二”的内应力要求选择合适的试剂,试剂量要求能将测试样品完全沉浸在试剂中。 测试时间: 因为PC材料在注塑模表面形成一层液体薄膜.此液体薄膜不易蒸发,尤其经过更长时间的浸泡,使得产生裂纹更难被察觉.所以PC材料在碳酸丙烯试剂中浸泡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曝光时间越长,内应力值越小.但内应力更小,也会出现应力裂纹. PC材料在其它的试剂沉浸的时间可以参考下表 (表一) 测试试剂浸泡时间(分钟)内应力值(兆帕) 正丙醇 1 5 >15 乙酸乙酯/甲醇, (1:3) 1 5 >15 甲苯/正丙醇, (1:10) (TnP 1:10) 1 5 >9 甲苯/ 正丙醇, (1:3) (TnP 1:3) 1 5 >4 碳酸丙烯 1 >2 材料的选择: 对于有着色的PC材料或者有色材料上如果有由内应力产生的裂纹也很难觉查的到,所以测试样品要求选择透明的材料进行测试。 测试样品要求保证在出模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个小时后才能进行内应力测试。测试样品的厚度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