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生产学实验》综合实验-屠宰性能测定实验指导

《猪生产学实验》综合实验-屠宰性能测定实验指导

《猪生产学实验》综合实验-屠宰性能测定实验指导
《猪生产学实验》综合实验-屠宰性能测定实验指导

《猪的屠宰性能测定》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性质:本实验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在修完《猪生产学》专业必修课后,对所学的《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家畜育种学》、《动物生物化学》和《动物营养学》等基础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该实验内容多、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对培养动物科学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十分重要。

计划学时:5 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猪屠宰的方法,包括击晕、放血、去毛和取出内脏的方法。

2、掌握肌肉、脂肪、骨骼和皮的分离方法,以及屠宰率、瘦肉率等计算方法。

3、掌握眼肌面积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4、掌握肉质品质测定的指标和方法,pH值测定、系水力、滴水损失、肉色、肌间脂肪

等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屠宰测定

(1)活重:猪在宰前空腹禁食24h后称重。

(2)屠体重:屠体重=宰前活重-(毛重+血重)。

(3)空体重:空体重=屠体重-(胃重+大小肠重)

(4)内脏重:心、肝、脾、肺、肾、胃和大小肠(去掉内容物)分别称重并计算占空体重的百分比。

(5)胴体重:去头、蹄、尾、内脏、板油后的屠体重称为胴体重,头、蹄、尾、板油分别称重并计算占胴体重的百分比。计算屠宰率:

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6)胴体分离:左片胴体用于胴体品质测定,右片胴体用于肉质评定。

用手术刀对左片胴体的皮、骨、肉、脂分离后,分别称重,并计算:

瘦肉率(%)=左片胴体瘦肉重/左片胴体重×100%

脂肪率(%)=左片胴体脂肪重/左片胴体重×100%

骨率(%)=左片胴体骨重/左片胴体重×100%

皮率(%)=左片胴体皮重/左片胴体重×100%

(7)背膘厚度:用卡尺测量第6-7肋胸椎、腰椎和尾椎的背膘厚度,计算三点平均膘厚。

(8)眼肌面积:用卡尺测量第6-7肋胸椎处眼肌面积的最大长度和高度,计算眼肌面积。

眼肌面积(cm2)=长(cm)×宽(cm)×0.7

2、肉质评定

右片胴体用于肉质评定——pH值、肉色、大理石纹评分、滴水损失、嫩度、肌内脂肪、熟肉率、香味。

(1)肌肉颜色

①测定时间:猪被宰杀后2小时内的鲜肉样。

②试样部位:胸腰椎连接部背最长肌新鲜横切面,即眼肌部位。

③评定方法:于白天室内正常光照条件下,

不允许阳光直射评定部位,也不允许在黑暗处评定。

按5级分制肉色标准评分图目测评分(见附图1)。

1分——灰白色(PSE肉色),

2分——轻度灰白色(倾向PSE肉色),

3分——亮红色(正常肉色),

4分——稍深红色(正常肉色)

5分——暗紫色(DFD肉色)。

(2)pH值

①仪器:普通或数字显示pH计或适用于胴体直接测定的专用pH计(见附图2)。

②测定部位:直接在胴体倒数第3与第4胸椎处背最长肌上刺孔测定,或采取指

定部位的肉样一块,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均应大于3.0cm。

③测定时间:猪被宰杀后45-60分钟内,测定值记录为pH1;宰杀后24小时测定

值,记录为pH24。最终pH值适用于测定DFD肉。

④测定方法:按照pH计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电极直接插入胴体指定部位背最长

肌的中部刺孔中。若插入剥离的肉样中,深度应不小于1cm,将电极头部完全包埋

在肉样中。读取pH1值(精确度到0.01)。将肉样置于0℃-4℃冰箱中保存24小时,可测得pH24。

⑤判定:pH1正常值变动在6.0-6.6,若pH1<5.9,同时伴有灰白肉色和大量渗出

汁液,可判为PSE肉。pH24的正常值为5.3~5.7。当pH24>6.0时,又伴有暗紫肉色

和肌肉表面干燥,可判定为DFD肉。

(3)肌肉大理石纹

①仪器:肌肉大理石纹评分标准图(见附图3)。

②测定部位:胸腰连接部背最长肌横断面(眼肌)。

③测定时间:在4℃冰箱冷藏24小时后,对照标准图进行评分。

④测定方法:对照标准图进行评分。

⑤判定:分为5级:

1分:肌肉脂肪呈极微量分布;

2分:肌肉内脂肪呈微量分布; 3分:肌肉内脂肪呈适量分布; 4分:肌肉内脂肪呈较多量分布; 5分:肌肉内脂肪呈过多量分布。

以3分为理想,2 分和4 分尚可,1分和5分不理想。 (4)滴水损失(见附图4)

① 仪器设备:冰箱、天平、聚乙烯薄膜食品袋。

② 试样部位:取第3-6腰椎处背最长肌,将试样修整为L×b×h =5×3×2.5cm 的肉片。

③ 测定时间:猪被杀死后2小时剥离背最长肌,切取试样并称重,在冰箱4℃条件下,保存24小时。

④ 测定方法:将修整好的试样称重(W1),放置于充气的塑料袋中。用细铁丝钩住肉样一端,保持肉样垂直向下,不接触食品袋,扎紧袋口,悬吊于冰箱冷藏层,保存24小时,取出肉样,用洁净滤纸轻轻拭去肉样表层汁液后称重(W2),按下式计算滴水损失:

%1001

2

1?-=

W W W 滴水损失 滴水损失与肌肉保水力呈负相关,即滴水损失愈大,则肌肉保水力愈差,滴水损失愈

少,则肌肉保水力愈好。测定结果可按同期对比排序法评定优劣。一般情况下,滴水损失不超过3%,可作为参考值。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1、实验材料

育肥猪1头,由西南科技大学教学农场提供。 2、实验仪器

称、天平、剪刀、镊子、刀、手术刀柄和刀片、精密pH 试纸、塑料袋、铁丝钩、瓷盘、表皿、烧杯、计算器、不锈钢锅、恒温水浴锅、酸度计、电炉和冰箱等。 四、实验要求

1、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每一个实验步骤,了解和掌握其相关的原理,培养学生熟练的试验操作。

2、要求学生能利用一些实验设计方法如正交试验设计设计实验方案,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3、要求学生能适当了解一些科研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步骤

1、实验的工艺流程

空腹称重

放血

去毛

去除内脏(保留肾脏及肾周围脂肪)

去头、蹄和尾、开边

称量胴体

↓↓

左侧胴体右侧胴体

↓↓

屠宰性能测定肉品质测定

六、考核形式

考查:采用现场提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报告。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每人一份实验报告。

2、严格按照试验步骤注意记录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3、指出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难,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附表1 场猪屠宰测定记录表单位:kg;Cm

测定人记录人测定日期

附表2 猪肉品质评定结果

附图1 猪肉色

鲜红色肌肉暗红色肌肉暗褐色肌肉

标准肉色图谱

附图2 肌肉pH测定

附图3 肌间脂肪标准图谱

胴体内脂肪

轻微 稍少 多

附图4 失水率标准图谱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转子试验台振动与噪声测量综合试验报告

---------------------------------------------------------------最新资料推荐------------------------------------------------------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转子试验台振动与噪声测量综 合试验报告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实验报告机械转子试验台的振 动和噪声测试及分析综合实验班级: 第三小组组长: )成员(按姓氏):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3 2019 年年 2 12 月仅供参考,不得抄袭!目录一实验简介 1 1.1 实验目的 1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1 1.3 实验要求 1 二 实验方案 2 2.1 实验阶段 2 2.1.1 准备阶段 2 2.1.2 实施阶段 2 2.1. 3 总结分析阶段 2 2.2 注意事项 2 三测试系统搭建 3 3.1 测试系统框架图 3 3.2 传感器的位置选择与搭建 4 3.2.1 位移传感器 4 3.2.2 加速度传感器 4 3.2.3 速度传感器 6 3.2.4 声级计 7 3.2.5 转速传感器 7 3.3 传感器后续连接 9 四信号 采集与分析 9 4.1 信号采集 9 4.2 声级计标定 10 4.3 转 子轴心轨迹的测量 10 4.4 不同转速下转子振动的时域分析 11 4.5 不同转速下转子振动的频域分析 13 4.6 不同转速下噪声 的时域分析 19 4.7 不同转速下噪声的频域分析 21 4.8 转子 振动与噪声相干分析 25 4.9 转子动平衡 26 五实验总结 27 5.1 实验结论 27 5.2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27 5.3 实验心得 28 1 / 11

华中数控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

华中数控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实验指导书 张冉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一数控综合实验台的部件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控制原理 2认识数控综合实验台部件组成掌握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3理解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控制原理 二实验内容 认识HED-21S数控综合实验台的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电动刀架低压电器以及其他组成部件 三仪器设备 HED-21S数控综合实验台一台 四实验步骤 1认识实验台的数控装置 型号世纪星HNC-21TF车床数控装置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面板显示区NC键盘区机床控制面板区 作用数控机床的大脑发出控制信号 华中世纪星HNC-21数控装置的接口定义 XSl 电源接口 XS2 外接 PC 键盘接 XS3 以太网接口 XS4 软驱接口 XS5 RS232 接口 XS6 扩展 I / 0 板接口 XS8 手持单元接口 XS9 主轴控制接口

XSl0 XS11 输入开关量接口 XS20 XS21 输出开关量接口 XS30 ~ XS33 模拟式脉冲式含步进式进给轴控制接口 XS40 ~ XS43 串行式 HSV 一 11 型伺服轴控制接口 若使用软驱单元则 XS2 XS3 XS4 XS5 为软驱单元的转接口2认识数控机床的输入输出装置 作为HNC-21数控装置XS10XS11XS20XS21接口的转接单元 实验台输入输出装置采用 HC5301-8输入接线端子板含有20位开关量输入端子 HC5301-R继电器板输出板16位开关量输出端子和急停两位与超程两位端子继电器板上集成了八个单刀单开继电器和两个双刀双开继电器其中8路开关量信号输出用于控制八个单刀单开继电器剩下8路开关量输出通过接线端子引出可用来控制器其它电器 3伺服系统 主轴伺服系统055KW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日立SJ100-007HFE变频器半闭环控制 X轴伺服系统深圳雷塞M535步进驱动器雷塞57HS13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开环控制 Z轴伺服系统三洋SANY0 Q交流伺服驱动器MSMA022A1C伺服电动机半闭环控制闭环控制 4数控机床上的低压电器 自动开关QF4个 接触器2个 继电器10个 行程开关6个 按钮

33转子实验台综合实验

实验三十一转子实验台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回转机械转速、振动、轴心轨迹测量方法,了解回转机械动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二. 实验台简介 DRZZS-A型多功能转子试验台由:1底座、2主轴、3飞轮、4直流电机、5主轴支座、6含油轴承及油杯、7电机支座、8连轴器及护罩、9RS9008电涡流传感器支架、10磁电转速传感器支架、11测速齿轮(15齿)、12保护挡板支架,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DRZZS-A型多功能转子试验台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主要技术指标为: 可调转速范围:0~2500转/分,无级 电源:DC12V 主轴长度:500mm 主轴直径:12mm 外形尺寸:640×140×160mm 重量:12.5kg 与DRVI软件平台结合,可以开设以下实验: 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 磁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 三点加重法转子动平衡实验 转子轴心轨迹测量实验

三. 实验内容 1、转子实验台底座振动测量实验 对于多功能转子实验台底座的振动,可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两种方式进行测量。将带有磁座的加速度和速度传感器放置在试验台的底座上,将传感器的输出接到变送器相应的端口,再将变送器输出的信号接到采集仪的相应通道,输入到计算机中。 启动转子试验台,调整转速。观察并记录得到的振动信号波形和频谱,比较加速度传感器 和速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振动信号特点。观察改变转子试验台转速后,振动信号、频谱的变化规律。 2、实验台转速测量 对于多功能转子实验台转速,可以分别采用光电转速传感器和磁电转速传感器进行测量。 1)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 将反光纸贴在圆盘的侧面,调整光电传感器的位置,一般推荐把传感器探头放置在被测物体前2~3cm ,并使其前面的红外光源对准反光纸,使在反光纸经过时传感器的探测指示灯亮,反光纸转过后探测指示灯不亮(必要时可调节传感器后部的敏感度电位器)。当旋转部件上的反光贴纸通过光电传感器前时,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就会跳变一次。通过测出这个跳变频率f ,就可知道转速n 。 编写转速测量脚本,将传感器的信号将通过采集仪输入到计算机中。启动转子试验台, 调节 图2、加速度和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 图3 反射式光电转速传感器

实验蔬菜种子的形态识别与种子质量鉴别

实验一蔬菜种子的形态识别与种子质量鉴别 一目的掌握从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识别蔬菜种子所属种类,并观察种子结构的特点。识别种子的新、陈及其生活力;种子质量的鉴定方法。 二、材料各种蔬菜,包括种、变种、品种。几种有代表性蔬菜浸泡果的种子和新的及陈的种子。 三方法 1. 形态观察仔细观察并记载新的及陈的种子在色泽、气味等方面的区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各种蔬菜种子的外部形态,记载其特点如:形状、颜色、种皮形态等。 2. 结构观察观察浸泡果的蔬菜种子,用解剖刀片横剖及纵剖,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结构,并绘图说明。 3. 种子的纯度测定根据种子大小,秤出种子2份,每份5-100克,仔细清除混杂物后再秤重。根据秤重结果计算种子样品的纯洁度。 4. 千粒重的测定将上述纯净的种子平铺桌面成四方形,按对角线取样,划对角线成为四个三角形,取出其中一半种子混合,再如此继续取样,直到只有种子千粒左右时,数出1000粒秤重。 5. 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测定取上述纯净种子,每100粒1份,各2-3份。置于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喜凉菜置于20℃;喜温菜置于25℃恒温箱中催芽。2天后每天记载发芽粒数,直到发芽终止。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发芽率和发芽势。 四作业 1.根据实验结果,论述识别种子的内容及其重要性。识别种子的要点。 2. 根据所取种子样品的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说明该种子的品质和使用价值。 1.种子的类别: A 真正的种子:仅有胚珠形成。如葫芦科(瓜类)、豆科(豆类)、十字花科(白菜、甘 蓝、芥菜部分根菜)、茄果类、苋菜等。 B 果实:有胚珠和子房构成。菊科、伞形科、黎科。 C 营养器官:鳞茎(洋葱、大蒜)、球茎(芋头、荸荠)、根状茎(生姜、莲藕)、块茎 (马铃薯、菊芋、山药) D 菌丝组织:蘑菇、草菇、木耳。 2. 种子的形态与结构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与建筑科学的发展有何关系? 答:首先,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其二,建筑材料的发展赋予了建筑物以时代的特征和风格;其三,建筑设计理论不断进步和施工技术的革新不但受到建筑材料发展的制约,同时亦受到其发展的推动;其四,建筑材料的正确、节约、合理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和投资。 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1、材料的组成 2、材料的形状和大小 3、材料的养护温湿度 4、试验时的加载速度 5、材料的龄期(主要是混凝土) 6、试验时的含水状况 天然大理石板材为什么不宜用于室外? 大理石一般都含有杂质,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碳酸盐类矿物,在大气中受硫化物及水气的作用,容易发生腐蚀。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工业所产生的SO2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生成亚硫酸、硫酸等所谓酸雨,与大理石中的方解石反应,生成二水硫酸钙(二水石膏),体积膨胀,从而造成大理石表面强度降低、变色掉粉,很快失去光泽,影响其装饰性能。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O3+H2SO4+H2O=CaSO4?2H2O+CO2↑ 在各种颜色的大理石中,暗红色、红色的最不稳定,绿色次之。白色大理石成分单纯,杂质少,性能较稳定,不易变色和风化。所以除少数大理石,如汉白玉、艾叶青等质纯、杂质少、比较稳定耐久的品种可用于室外,绝大多数大理石品种只宜用于室内。 石灰石主要有哪些用途?

一、粉刷墙壁和配臵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 二、配制灰土和三合土 三、生产无熟料水泥、硅酸盐制品和碳化石灰板 亲水材料与憎水材料各指什么? 亲水材料是指亲水材料是指::水滴在该材料表面的接触角θ大小来判断θ<90度,则材料为亲水材料,θ=90度,则为顺水材料。 憎水材料是指:水滴在该材料表面的接触角θ大小来判断,若θ>90度,表示材料为憎水材料 ::水滴在该材料表面的接触角θ大小来判断θ<90度,则材料为亲水材料,θ=90度,则为顺水材料。 憎水材料是指:水滴在该材料表面的接触角θ大小来判断,若θ>90度,表示材料为憎水材料 水泥的细度是指什么,水泥的细度对水泥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细度是指水泥颗粒总体的粗细程度。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发生反应的表面积越大,因而水化反应速度较快,而且较完全,早期强度也越高,但在空气中硬化收缩性较大,成本也较高。如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一般认为水泥颗粒小于40μm(0.04mm)时,才具有较高的活性,大于100μm(0.1mm)活性就很小了。实际上水泥厂生产各种标号的水泥是同一操作方法,但在最后分级时,通过筛分,将细度最小的定为最高级,细度最大的定为最低级。细度3-5的定为42.5,细度5-8的定为32.5,小于3的定为特种水泥。 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 矿物组成直接影响水泥水化与凝结硬化,此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换热器综合实验台定稿版

换热器综合实验台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换热器综合实验台 实验指导书 换热器性能实验主要对应用较广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的三种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其中,对套管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而列管式换热器只进行一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 换热器性能实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2、了解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的差 别; 3、加深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换热器换热能力差别的认识; 4、绘制换热器传热性能曲线 二、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采用(换热器综合实验台),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换热形式为热水-冷水换热.

热水加热采用电加热式(可调节加热功率),冷水为循环用水(可外接自来水),顺逆流的换向阀及各种换热器的切换均采用电控阀门控制,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采用温度数显仪,可以通过琴键开关来切换测温点。 三、实验操作 1、实验前准备 ①熟悉实验装置及使用仪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②更换并安装好需要测试的换热器。 ③按顺流(或逆流)方式调整冷流换向阀门组和各阀门的开或闭。 ④冷、热水箱充水。 2、进行实验 ①接通电源,启动冷水泵和热水泵(为了提高热水温升速度,可先不启动冷水 泵),并调节好合适的流量。 ②调整控温仪,使其能使加热水温控制在80℃以下的某一指定温度。 ③将热水箱的手动和自动电加热器均送电投入使用。 ④待自动电加热器第一次动作之后,切断手动电加热器开关。此后,加热系统进 入自动控温状态。 ⑤利用温度测点选择琴键开关和温度数显仪,观测和检查换热器冷、热流体的进 出口温度。

解剖牛实验报告-

解剖牛实验报告-

金山学院课程实习报告报告题目《小牛活体解剖课程实习》课程名称《家畜解剖学》 实习地点动物医学家畜解剖实验室实习时间 专业动物医学班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的解剖活动,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一)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三)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四)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二).家畜品种:牛 性别:母

年龄:未知 活重:59斤 放血后重:56斤 (三).解剖程序和观察内容 1.活体观察 毛色:褐色前后关节:健全蹄着地情况:正常 观察巩膜为白色,瞳孔为椭圆形,眼结膜粉红色、正常 健康状况:良好叫声:小声,嘶哑鼻镜:湿润眼神:呆滞呼吸时胸部起伏情况:较大 2.活体触摸 左手抓住鼻梁和颊部,右手抓住下颌,用劲拉开口腔(用两指伸入齿间缘,用力往下压)拉出舌头。观察口腔粘膜和舌粘膜的眼神是正常的。呈粉红色。 用手触摸肩前淋巴结、髂下淋巴结 用手触摸肋骨、肋间隙、髋结节、坐骨结节、髋关节、肩关节 触摸乳房,乳头两个 触摸关节和蹄部 触摸喉头、气管,按压颈静脉沟后部,颈静脉怒胀彭起 3.处死 磨刀,绑定,称重。

转子实验台综合实验

转子实验台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得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回转机械转速、振动、轴心轨迹测量方法,了解回转机械动平衡得概念与原理。 二、实验原理 DRZZS-A型多功能转子试验台由:1底座、2主轴、3飞轮、4直流电机、5主轴支座、6含油轴承及油杯、7电机支座、8连轴器及护罩、9RS9008电涡流传感器支架、10磁电转速传感器支架、11测速齿轮(15齿)、12保护挡板支架,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DRZZS-A型多功能转子试验台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主要技术指标为: 可调转速范围:0~2500转/分,无级 电源:DC12V 主轴长度:500mm 主轴直径:12mm 外形尺寸:640×140×160mm 重量:12、5kg 与DRVI软件平台结合,用DRZZS-A型多功能转子试验台可完成以下实验: 1、转子实验台底座振动测量实验

对于多功能转子实验台底座得振动,可采用加速度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两种方式进行测量。将带有磁座得加速度与速度传感器放置在试验台得底座上,将传感器得输出接到变送器相应得端口,再将变送器输出得信号接到采集仪得相应通道,输入到计算机中。 启动转子试验台,调整转速。观察并记录得到得振动信号波形与频谱,比较加速度传感 器与速度传感器所测得得振动信号特点。观察改变转子试验台转速后,振动信号、频谱得变化规律。 2、实验台转速测量 对于多功能转子实验台转速,可以分别采用光电转速传感器与磁电转速传感器进行测量。 1)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 将反光纸贴在圆盘得侧面,调整光电传感器得位置,一般推荐把传感器探头放置在被测物体前2~3cm ,并使其前面得红外光源对准反光纸,使在反光纸经过时传感器得探测指示灯亮,反光纸转过后探测指示灯不亮(必要时可调节传感器后部得敏感度电位器)。当旋转部件上得反光贴纸通过光电传感器前时,光电传感器得输出就会跳变一次。通过测出这个跳变频率f ,就可知道转速n 。 编写转速测量脚本,将传感器得信号将通过采集仪输入到计算机中。启动转子试验台, 调节到一稳定转速,点击实验平台面板中得“开始”按钮进行测量,观察并记录得到得波形与转速值,改变电机转速,进行多次测量。 图2 、加速度与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 图3 反射式光电转速传感器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体验静电现象(P2)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1操作步骤:生。 、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2生。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实验名称2 ;不一样的电荷实验目的: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气球、羊毛制品、木尺 1 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步骤: 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实验器材小灯泡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 4 让小灯泡发光(P5)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实验器材:导线 1 根、电池 1 节、小电珠 1 个。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2观察现象。 、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3观察现象。 、整理器材。4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P7)连接带灯座的电路5 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原理根。1 实验材料:小灯

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个、导线 2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1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6 连接串联电路p8实验目的:会使用串联方法连接电路实验原理;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 个、导线 4 根。操作步骤: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实验结论: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7 连接并联电路p8实验目的:会使用并联方式连

实验三--蔬菜良种种子品质检验

实验三--蔬菜良种种子品质检验

实验三蔬菜良种种子品质检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种子检验的程序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初步掌握蔬菜种子播种品质检验的原理、方法及其实验技术。掌握种子含水量、种子净度、种子千粒重、种子发芽力、种子生活力等种子品质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基本资料,同样也是农业和农民赖以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国计民生。种子检测则是判断种子质量高低的一套科学、标准的技术体系,对农业尤其是种子生产、使用、流通乃至国际性贸易,有着重大意义。 蔬菜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越来越高,蔬菜用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成败。蔬菜种子播种品质检验则是根据蔬菜种子的外形形态特征、内在的生理生化状态以及给定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表现,对发芽率、净度、千粒重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鉴定其是否符合播种要求,判断其种用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标准的方法体系。 三、材料及用具 (一)材料 萝卜、豌豆、白菜、芫荽(香菜)、黄瓜种子。 (二)用具 检验桌、分样器、天平、套筛、培养皿、镊子、放大镜、毛笔、光照培养箱、滤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铝盒、坩埚钳、干燥器等。 四、实验内容 (一)净度分析(purity analysis) 种子净度分析主要是测定供检样品中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三种成分的百分数。净度分析测定供检样品不同成分的质量百分率和样品混合物特性,并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分析时将试验样品分成三种成分: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并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种子净度是指本作物净种子的质量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率。种子净度是衡量一批种子种用价值和分级的依据。 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杂质的区分标准是: 1.净种子(pure seed):凡能明确地鉴别出它们是属于所分析的种(除已变成菌核、黑穗病孢子团或线虫瘿外),即使是未成熟的、瘦小的、皱缩的、带病的或发过芽的种子单位(真种子、瘦果、颖果、分果和小花等)都应作为净种子。大于原来大小一般的破损种子单位也算为净种子。

华中数控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实验指导书 张冉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一数控综合实验台的部件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控制原理; 2、认识数控综合实验台部件组成,掌握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3、理解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控制原理。 二、实验内容 认识HED-21S数控综合实验台的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电动刀架、低压电器以及其他组成部件。 三、仪器设备 ? HED-21S数控综合实验台一台 四、实验步骤 1、认识实验台的数控装置: 型号:“世纪星”HNC-21TF车床数控装置——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面板:显示区、NC键盘区、机床控制面板区。 ?作用:数控机床的大脑——发出控制信号 华中世纪星HNC-21数控装置的接口定义: XSl —电源接口; XS2 —外接PC 键盘接; XS3 —以太网接口; XS4 —软驱接口; XS5 — RS232 接口; XS6 —扩展I /0 板接口;

XS8 —手持单元接口; XS9 —主轴控制接口; XSl0 ,XS11 —输入开关量接口; XS20 ,XS21 —输出开关量接口; XS30 ~XS33 —模拟式、脉冲式( 含步进式) 进给轴控制接口; XS40 ~XS43 ——串行式HSV 一11 型伺服轴控制接口; ( 若使用软驱单元,则XS2 、XS3 、XS4 、XS5 为软驱单元的转接口) 2、认识数控机床的输入/输出装置 作为HNC-21数控装置XS10、XS11、XS20、XS21接口的转接单元。 实验台输入/输出装置采用: HC5301-8输入接线端子板:含有20位开关量输入端子 HC5301-R继电器板(输出板):16位开关量输出端子和急停(两位)与超程(两位)端子; 继电器板上集成了八个单刀单开继电器和两个双刀双开继电器,其中8路开关量信号输出用于控制八个单刀单开继电器,剩下8路开关量输出通过接线端子引出,可用来控制器其它电器。 ?3、伺服系统 主轴伺服系统:0.55KW三相交流异步电机+ 日立SJ100-007HFE变频器半闭环控制 X轴伺服系统:深圳雷塞M535步进驱动器+雷塞57HS13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开环控制 Z轴伺服系统:三洋SANY0 Q交流伺服驱动器+MSMA022A1C伺服电动机 半闭环控制、闭环控制 4、数控机床上的低压电器 ?自动开关QF(4个) ?接触器(2个) ?继电器(10个) ?行程开关(6个) ?按钮 ?磁粉制动器(1个) ?灭弧器(3个) ?控制变压器(1个):AC380/AC220V/AC24V ?三相伺服变压器(1个):AC380/AC200V ?开关电源:AC220V/DC24V 5、其它部件的认识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八年级上册 1.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 目的:学习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结构 仪器:人血细胞涂片、显微镜 步骤:1,取镜,对光 2,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 3,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转入高倍镜下观察 4,取下装片,收镜 现象: 结果:红细胞数量最多,呈圆饼状,个体较小;白细胞数量小,有细胞核,个体较大 2.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目的:了解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根据血流速度、方向及血管粗细和分支情况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原理:血液在尾鳍的流动情况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仪器:培养皿、纱布、小金鱼、显微镜 步骤:1,用纱布包裹小鱼,只露出尾部,将小鱼放置于培养皿中,使尾鳍平铺在培养皿底部。 2,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是通光孔正对小鱼尾鳍,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现象:血管的粗细不同,血液在血管内沿着一个方向流动,最细的血管,血流速度最慢 结果:血液在尾鳍的流动情况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3.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 目的:观察气孔的结构,认识气孔的作用 仪器:蚕豆叶、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刀片、解剖针

步骤: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取蚕豆叶,把叶片的背面向里折,丛折断处轻轻撕拉,折断处的白色薄膜就是叶的表皮。用镊子取一小片薄膜,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把他摊平,盖上盖玻片。2,低倍镜观察叶表皮: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用低倍镜观察现象:除了看到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绿色细胞外,还可以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细胞,以及由它们的间隙形成的圆孔。 结果:植物叶表皮存在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细胞构成 4.测定植物蒸腾作用 目的:通过实验,学习绿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仪器:锥形瓶、塑料袋、新鲜树枝、水、食用油 步骤:1,取两个锥形瓶,标号A、B,向瓶内注入等体积的水,瓶口处倒入一层食用油 2,取两根相似的树枝,将其中一根叶子去掉,插入A瓶,另一根不做处理,插入B瓶。3,两组实验均套上塑料袋,一小时后进行观察。 现象:A组塑料袋上没有水蒸气,B组塑料袋上出现出水蒸气 结果:植物通过叶片发生蒸腾作用,将水分排出体外 .5..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原理:绿色植物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仪器:广口瓶、导管、橡皮塞、凡士林、小盆植物 步骤:1,取三只大广口瓶,分别标号A、B、C。在A、B中各放一盆枝叶茂盛的植物,C瓶内放无植物的花盆。通过导管分别向各瓶中深吐气十余次,使瓶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用凡士林封口。 2,将A放入黑暗中,B、C放在阳光下。2小时后,向A、B、C三瓶中分别滴入一些澄清石灰水,观察各瓶内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情况。 现象:A:浑浊;B:澄清;C:浑浊

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上课讲义

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材料密度、体积密度和表观密度的定义和测定方法 2、掌握材料吸水率的定义和测定方法 3、掌握材料强度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4、了解混凝土试件荷载-挠度曲线的测定方法及用途 二、实验内容 1、测定蒸压灰砂砖、烧结粘土砖和烧结页岩砖的体积密度和质量吸水率。 a测定蒸压灰砂砖、烧结粘土砖和烧结页岩砖的体积密度: 使用设备:案秤(量程6kg,精度50g);直尺(精度1mm);干燥箱。 实验步骤:首先,将试件放入105 ℃的干燥箱并干燥至恒重状态,然后冷却至室温并测定质量m;用直尺测量试件的尺寸并计算其体积。对六面体的试件,需在长、宽、高各个方向测定三处,取其平均值并计算体积V。材料的体积密度=m/V; 单位kg/m3。(精确至10 kg/m3) b测定蒸压灰砂砖、烧结粘土砖和烧结页岩砖的质量吸水率: 使用设备:天平;干燥箱。 实验步骤:将试件放入干燥箱在105 ℃的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状态,然后冷却至室温并测定初始质量m0;将试件放入容器并逐次加水,以使得试样中的开放空隙均被水所填充;30分钟后,取出试件,抹去表面水分以使其处于饱和面干状态,称量其质量m1,然后用排水法测出试样的体积V0;使用如下公式计算材料的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精确至0.01%): 2、观察承压面状态(环箍效应)对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和破坏状态的影响: 测定在不同的加荷速率、试件尺寸和承载面状态下对混凝土试件极限抗压强度得影响。 用加载机在0.5MPa/s以及1.0MPa/s两种加载速率,在直接接触和垫胶片两种不同的承压面接触方式上,对100*100*100、150*150*150、100*100*300三种C30混凝土试件进行加载,观察试件的极限强度以及破坏方式,并分析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原因,总结加载混凝土试件的规律经验。 3、用Toni 200kN抗折试验机演示混凝土试件荷载-挠度曲线的测定方法 用Toni 200kN抗折试验机演示C30素混凝土、C30轻骨料混凝土、CF30掺入钢纤维的混凝土、C80高强度混凝土进行弯折加载,用计算机绘制不同品质混凝土试件的挠度-荷载曲线,并用日本JSCE - SF4标准分析混凝土的弯曲韧性和弯曲韧性指数,依据混凝土试件挠度-荷载曲线峰值后的面积占曲线总面积的百分比来分析混凝土试样的韧性,并观测强度等级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断面形态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1、测定蒸压灰砂砖、烧结粘土砖和烧结页岩砖的体积密度和质量吸水率。 a、测定蒸压灰砂砖、烧结粘土砖和烧结页岩砖的体积密度。 实验数据处理: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机械基础实验中心雷代明 2017年3月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

实验一机械零件认知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的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以便对所学理论知识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2、分析常用机械零件的基本构造及制造原理。 3、了解常用机械零件的实际使用情况。 二、实验内容 通过观察,掌握常用的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应用场合。 三、实验简介 机械零件陈列观摩,共包括: (1)螺纹联接与应用 (2)键、花键、销、铆、焊、铰接 (3)带传动 (4)链传动 (5)齿轮传动 (6)蜗杆传动 (7)滑动轴承与润滑密封 (8)滚动轴承与装置设计 (9)轴的分析与设计 (10)联轴器与离合器。 共10个陈列柜,罗列了机械设计内容中大多数常用的基本零件与标准件,并对相应的零件进行了结构和基本受力分析,联接和安装的基本方法的说明,有些常用的零件还给出了简单的应用举例。 通过本实验的观摩,学生可以对照书本所学的基本内容,初步领会机械设计的一些常用零部件的基本设计与应用原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对其所学的课本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四、实验要求 1、学生必须带上课本,以便于与书本内容进行对照观察。 2、进入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3、不得私自打开陈列柜,不得用手触摸各种机械零件模型。 4、服从实验人员的安排,认真领会机械零件的构造原理。 五、思考题 1、常用螺纹联接的方法有哪些? 2、说明无键联结的优缺点. 3、在带传动中,带张紧的方法有哪些?

4、轴上零件轴向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第二章滑动轴承实验 实验二滑动轴承基本性能实验 一、概述 滑动轴承用于支承转动零件,是一种在机械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零部件。根据轴承的工作原理,滑动轴承属于滑动摩擦类型。滑动轴承中的润滑油若能形成一定的油膜厚度而将作相对转动的轴承与轴颈表面分开,则运动副表面就不发生接触,从而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根据流体润滑形成原理的不同,润滑油膜分为流体静压润滑(外部供压式)及流体动压润滑(内部自生式),本章讨论流体动压轴承实验。 流体动压润滑轴承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轴颈旋转,借助流体粘性将润滑油带入轴颈与轴瓦配合表面的收敛楔形间隙内,由于润滑油由大端入口至小端出口的流动过程中必须满足流体流动连续性条件,从而润滑油在间隙内就自然形成周向油膜压力(见图2-1),在油膜压力作用下,轴颈由图2-1(a)所示的位置被推向图2-1(b)所示的位置。 当动压油膜的压力p在载荷F方向分力的合力与载荷F平衡时,轴颈中心处于某一相应稳定的平衡位置O1,O1位置的坐标为O1(e,φ)。其中e=OO1,称为偏心距;φ为偏位角(轴承中心0与轴颈中心0l连线与外载荷F作用线间的夹角)。 随着轴承载荷、转速、润滑油种类等参数的变化以及轴承几何参数(如宽径比、相对间隙)的不同,轴颈中心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处于工况参数随时间变化下工作的非

关于鸡解剖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542-21 关于鸡解剖实验报告(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鸡解剖实验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实验名称:鸡的解剖 二、试验时间:20xx年12月12日 三、实验地点:动医楼 四、使用器械:镊子(不带齿)、手术刀、手术剪 五、解剖程序:首先把鸡处死,方法是:在鸡的颈部靠近头处开口放血致死;然后解剖 六、观察内容 1. 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 2. 腺胃:纺锤形,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 3. 肌胃:紧接与腺胃,近圆形,呈暗红色 4.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

灰白色,管状 5. 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 6. 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 7. 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 8. 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 9. 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 10. 法氏囊:位于鸡的泄殖腔的背侧,是泄殖腔的一个盲囊 11. 气管:较长而粗,半透明管状,位于皮下,偏右,进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 12. 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分外鸣膜和内鸣膜,禽类的发声器官 13. 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 14. 心脏: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

(整理)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

试验一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 试验日期: 试验人: 同组人姓名: 组号: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掌握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等概念以及材料的强度与材料的孔隙率大小及孔隙特征的关系,验证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预习思考题: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和软化系数的概念是什么? 一、密度试验: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1. 主要仪器设备: 李氏比重瓶,烧杯,小勺,漏斗,天平(称量1kg ,感量0.01g )。 2. 方法步骤: (1)试样制备:将试样研碎,通过900孔/cm 2的筛,除去筛余物,放在105~110℃烘箱中烘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2)在比重瓶中注入水至突颈下部刻线零以上少许,记下初始读数V 1。 (3)用天平称取60~90g 试样,用小勺和漏斗将试样徐徐送入比重瓶中,直至液面上升至20ml 刻度左右。 (4)排除比重瓶中气泡,记下液面刻度V 2;称取剩余的试样质量,算出装入比重瓶内的试样质量m(g)。 (5)计算:密度)/(3cm g V m = ρ (精确至0.01g/cm 3) 式中:m :装入瓶中试样的质量(g ) v :装入瓶中试样的体积(cm 3) 3. 记录及结果计算:

注:按规定试验应做两次,两次结果相差不应大于0.02g/㎝3。 二、表观密度试验: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含内部孔隙)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1、主要仪器设备 游标卡尺(精度0.1mm ),天平(感重0.1g ),烘箱,干燥器。 2、方法步骤 (1)将试样放置在105~110C ?烘箱中烘至恒重。 (2)用卡尺测量试件尺寸(每边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并计算出体积Vo (㎝3) (3)称取试样质量m (g )。 (4)计算:表观密度)/(3cm g V m o o = ρ(计算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式中:m :试样质量(g ) v 0:试样体积(㎝3) 3、记录及结果计算: 注:按规定试样表观密度取三块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评定结果。 三、孔隙率计算: 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将已经求得的密度ρ及表观密度o ρ代入下式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为多用途实验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台结构示意图 1.储水箱 2.上、回水管 3.电源插座 4.恒压水箱 5.墨盒 6.实验管段组 7.支架 8.计量水箱 9.回水管10.实验桌 利用这种实验台可进行下列实验: 一、雷诺实验; 二、能量方程实验; 三、管路阻力实验;1.沿层阻力实验2.局部阻力实验; 四、孔板流量计流量系数和文丘里流量系数的测定方法; 五、皮托管测流速和流量的方法。 一、雷诺实验 1.实验目的 (1)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 (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数; (3)了解流态与雷诺数的关系。 2.实验装置 在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中,雷诺实验涉及的部分有高位水箱、雷诺数实验管、阀门、伯努力方程实验管道、颜料水(蓝墨水)盒及其控制阀门、上水阀、出水阀,

水泵和计量水箱等,秒表及温度计自备。 3.实验前准备 (1)、将实验台的各个阀门置于关闭状态。开启水泵,全开上水阀门,把水箱注满水,再调节上水阀门,使水箱的水有少量溢流,并保持水位不变。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4.实验方法 (1)、观察状态 打开颜料水控制阀,使颜料水从注入针流出,颜料水和雷诺实验管中的水迅速混合成均匀的淡颜色水,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状态为紊流;随着出水阀门的不断的关小,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的水渗混程度逐渐减弱,直至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形成一条清晰的线流,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为层流。 (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系数 全开出水阀门,然后在逐渐关闭出水阀门,直至能开始保持雷诺实验管内的颜料水流动状态为层流状态。按照从小流量到大流量的顺序进行实验,在每一个状态下测量体积流量和水温,并求出相应的雷诺数。 实验数据处理举例: 设某一工况下具体积流量Q=3.467×10-5m 3/s ,雷诺实验管内径d=0.014m ,实验水温T=5℃,查水的运动粘度与水温曲线,可知微v=1.519×10-6m 2/s 。 流 速 s m F Q V /255.0014 .04 10 467.32 5 =??= = -π 20756=-

转子实验台综合实验

转子实验台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回转机械转速、振动、轴心轨迹测量方法,了解回转机械动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二. 实验原理 DRZZS-A型多功能转子试验台由:1底座、2主轴、3飞轮、4直流电机、5主轴支座、6含油轴承及油杯、7电机支座、8连轴器及护罩、9RS9008电涡流传感器支架、10磁电转速传感器支架、11测速齿轮(15齿)、12保护挡板支架,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DRZZS-A型多功能转子试验台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主要技术指标为: 可调转速范围:0~2500转/分,无级 电源:DC12V 主轴长度:500mm 主轴直径:12mm 外形尺寸:640×140×160mm 重量:12.5kg 与DRVI软件平台结合,用DRZZS-A型多功能转子试验台可完成以下实验: 1、转子实验台底座振动测量实验

对于多功能转子实验台底座的振动,可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两种方式进行测量。将带有磁座的加速度和速度传感器放置在试验台的底座上,将传感器的输出接到变送器相应的端口,再将变送器输出的信号接到采集仪的相应通道,输入到计算机中。 启动转子试验台,调整转速。观察并记录得到的振动信号波形和频谱,比较加速度传感 器和速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振动信号特点。观察改变转子试验台转速后,振动信号、频谱的变化规律。 2、实验台转速测量 对于多功能转子实验台转速,可以分别采用光电转速传感器和磁电转速传感器进行测量。 1)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 将反光纸贴在圆盘的侧面,调整光电传感器的位置,一般推荐把传感器探头放置在被测物体前2~3cm ,并使其前面的红外光源对准反光纸,使在反光纸经过时传感器的探测指示灯亮,反光纸转过后探测指示灯不亮(必要时可调节传感器后部的敏感度电位器)。当旋转部件上的反光贴纸通过光电传感器前时,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就会跳变一次。通过测出这个跳变频率f ,就可知道转速n 。 编写转速测量脚本,将传感器的信号将通过采集仪输入到计算机中。启动转子试验台, 调节到一稳定转速,点击实验平台面板中的“开始”按钮进行测量,观察并记录得到的波形和转速值,改变电机转速,进行多次测量。 图 2、加速度和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 图3 反射式光电转速传感器

鸡的解剖实验报告

鸡的解剖实验报告 专业:动物医学年级:2015 姓名:王涛学号:86150233 一、实验日期:2016年12月12日 小组成员:张建刚、冯洋、李金霞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对鸡的骨骼和肌肉的观察,认识禽类动物的基本生活习性和主要特征。 2、通过对鸡的内部结构解剖和观察,认识鸟类的各个基本器官以及系统的基本结 构,并发现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3、通过对鸡的解剖操作,掌握解剖鸟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 1、观察鸡的外形结构,了解鸡的基本生活习性。 2、打开胸腔和腹腔,观察各个器官,并能准确找出器官所在的位置。 四、实验器材 手术盘、剪刀、一只已经处死并脱毛的健康鸡五、实验步骤和观察内容 (一)、观察外形结构: 背面腹面

脱毛后的外形特征: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容易区分,尾部明显退化,皮肤薄 且松,皮肤腺体不发达。前肢特化为翼,后肢具有四趾,趾间无蹼。 (二)、外形基本观察结束后,用剪刀沿着鸡的大腿内侧剪开,如图所示;把鸡腿给打开后沿着腹侧的肛门正上方无骨处 剪开,打开腹腔,观察其内部结构; 在打开腹腔之后,大概观察了各个器官的具 体位置和形态,然后在进一步观察其结构; 1、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 心脏 泄殖腔 气囊 空回肠 剪开位置

2、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 十二指肠 胰腺 盲肠 十二指肠 空肠 结直肠 输卵管 回肠 泄殖腔 肛门

3、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 4、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 5、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 6、输卵管: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 观察完肠管之后,开始观察内脏各个器官的形态特征,然后从咽喉部剪开,找出气管和食管,观察软骨等结构; 7、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 8、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