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05 KB
- 文档页数: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鼓励"、"批评"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 教学重点:核心词汇和短语的学习,以及文章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2.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经历过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进行讲解和翻译。
3. 词汇学习:讲解和练习文章中的核心词汇和短语。
4.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方式,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文章。
2.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词汇和短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文章的书写、词汇的运用等。
3.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文本。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对文章重点语句的感悟,理解为什么同一首诗,父母评价完全相反。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2、文章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2.通过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这是一对反义词)你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通过你的读,我能够明白这是一对反义词。
还有什么发现?(运用了引号,起到引用的作用)谁能接过他的说一说这里引用的是什么?(引用了爸爸和妈妈说的话)3.“精彩极了”是文中谁说的话?“糟糕透了”是谁说的话?(板书:母亲父亲)4.谁能看着课题简单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两名学生)5.小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课题扩展法。
二、交流预习。
1.课前,我们已经结合自主学习卡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拿出自主学习卡,同桌交流2、3两题。
2.谁愿意做小老师告诉大家本课需要注意哪些词语?(出示字词)腼腆誊写出版慈祥歧途谨慎兴奋(你能说说誊和誉的区别吗?)继续交流,谁再来大家需要注意什么?)3.兴奋应该读xing,你能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组词吗?4.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词语(出示:腼腆)同学们,词不离句,老师把词语所在的句子找出来了,请位同学读一读,(指名读)你能结合句子解释“腼腆”这个词语吗?5.同学们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三、走进文本,理解内容。
快速浏览1____14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巴迪的父母对他这首诗的具体评价。
(一)理解母亲的评价:1.大家预习的非常充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一等奖反思摘要:一、引言二、教学设计背景及目标三、教学过程回顾四、学生反馈与反思五、收获与改进六、结语正文:二、教学设计背景及目标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方案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点和知识点,力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次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表达的含义及用法,并通过实际语境进行运用。
三、教学过程回顾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精彩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亮点,自然引入“精彩极了”的表达。
2.新课讲解:详细解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意义,并通过举例和造句让学生加深理解。
3.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所学词语描述一部电影、一场比赛或其他事件,并进行互动评价。
4.巩固训练: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词语创造性地进行表达。
四、学生反馈与反思1.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课后交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本次教学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课堂内容感兴趣,认为教学方式生动有趣,收获颇丰。
2.自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在课堂掌控方面,仍存在不足,如部分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过于活跃,影响了课堂秩序。
此外,对于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还需给予更多关注和辅导。
五、收获与改进1.收获:通过这次教学设计,我明白了精彩的教学不仅要有生动的形式,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2.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护,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认真参与课堂。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六、结语荣获教学设计一等奖,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激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第一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等词语。
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设疑导入我们习惯说“严父慈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章是用了一位父亲和母亲对儿子作品的评价语做题目的章你能猜得出哪句话是母亲的评价哪句话是父亲的评价吗?试着用不同的语气来读一下。
我们看一下你猜得是不是正确呢?快速读、读通读懂1.通过查字典读通课充分读书。
2.想一想为什么对于同一诗作者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3.在语境中体会“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句评价的语气试着同位之间读一读。
4.用铅笔在课空白处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以及不懂的问题。
再读课、交流讨论1.指名读检查是否真的读通把重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注意语气和语速。
2.小声读思考自己提出的不懂的问题看是否能够解决整理自己的感想。
3.小组内交流自己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和自己对章的看法看能否提出新的问题。
老师巡视参与讨论。
4.在班级上提出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一块儿商讨解决。
整理笔记、反思收获1.抄写字词2.整理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参与探讨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和留在下节课讨论的问题以及其它收获。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谈话导入上节课认识了一位慈母和一位严父以及他们的儿子这节课我们就上节课未曾解决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检查生字、复述故事1.抽两名学生到黑板上默写生字。
2.指一名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深入字句、体会真情1.简单说一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出自什么样的目的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谨慎、极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逐渐理解父母的爱,以及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理解父母的爱对作者成长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评价。
有的评价可能让我们感到欣喜,有的评价可能让我们感到沮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就讲述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时的经历和感受。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词语“腼腆、誊写、一如既往”等。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第一首诗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了父母的爱。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再读课文,找出父母评价作者的诗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
(1)母亲的评价:“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2)父亲的评价:“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2、分角色朗读父母的评价,体会父母的心情和语气。
(母亲是兴奋、激动、赞扬的;父亲是严肃、认真、批评的。
)3、面对父母不同的评价,作者的反应是怎样的?找出相关语句,用“~~~~”画出来。
(作者“既腼腆又得意扬扬”,“满怀信心”;听到父亲的评价后“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2022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合集15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腼腆、誊写、歧途、谨慎”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的不同评价及带给“我”的不同感受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发现课题特点。
1、这篇__的题目很有意思,一看题目就知道吧,看看题目,你觉得有意思在哪儿呢?(指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组反义词,这两个都是极端的断言,以及引用语言做课题加引号。
)2、通过题目,我们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概括内容,初步感知。
1、反复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思辨,感悟内涵。
1、抓住母亲的语言,走进母亲心理,感受母亲之温柔之爱。
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练习朗读。
(1)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
”老师就是作者,谁来当母亲来夸夸,看谁最像“我”的母亲?指名读——齐读。
还会怎么来夸赞自己的儿子。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巴迪,心情如何?(积累相关描写高兴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在学生练读的过程中加以适当引导点拨,从而走进人物内心。
(2)“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指名读,齐读。
如果你是母亲,你真觉得巴迪的诗写得精彩极了吗?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如果你就是巴迪,你有这样一位母亲,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用什么词语或者句子来形容?2、请同学们找出父亲批评“我”的句子,来读读。
(1)写父亲对“我”的评价,批评“我”在哪儿?父亲的言下之意是什么?读出父亲的语气。
交流父亲心理。
那你觉得还要不要感谢父亲呢?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理由。
(2)生再汇报。
文中有四处理由,师都让学生自由找,谈感受。
(3)师:当巴迪拿着国际大奖去给父母亲看时,他们又会怎么说呢?根据上下文思考一下,谁最像我的父母亲。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表达方式的意思及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这两个表达方式进行口语交流和写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培养积极的心态。
教学内容:1. 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含义。
2. 学习如何在适当的情境中使用这两个表达方式。
3. 练习口语表达和写作。
4. 探讨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相关教学素材(图片、故事等)。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情况可以用这两个表达方式描述。
二、讲解(10分钟)1. 解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含义。
2. 举例说明这两个表达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讲解如何在适当的情境中使用这两个表达方式。
三、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描述一组图片或故事。
2.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模拟生活中使用这两个表达方式的情境。
四、写作(10分钟)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次自己经历的成功或失败,并运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表达方式。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讨论。
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培养积极的心态。
教学评价:1. 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2. 学生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讲了两种评价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告诉我们,这两种评价都饱含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作者介绍巴德▪舒尔伯格(1914.3.27—2009.8.5):知名编剧、作家。
他担任编剧的《码头风云》风靡全球。
他的作品有《在滨水区》《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等。
·课后作业一、连一连。
篇腼腆誊励版miǎn tiǎn ténɡ lì bǎn piān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2.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3.他需要鼓励。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用加点字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写面对“我”写的诗,母亲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父亲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评价里都饱含了他们的_______。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爱有不同种方式。
五、重点段落品析。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作业设计】
1.请用“√”为电影字幕选择正确的读音
腼腆(diǎn tiǎn)一篇(biān piān)誊(téng yù)写
歧(zhí qí)途谨(qǐn jǐn)慎慈祥(xiáng xáng)
2.请用成语改写下面的句子,让电影字幕更简洁。
放学回家,我急迫得不能在等待地()想把我写的诗给爸爸看,因为这次写的诗连妈妈都赞不绝口,所以非常得意,信心满满()。
期待着爸爸的表扬,可当爸爸看到奖状时,只是淡淡的说:“成绩只代表过去,希望你未来能够跟过去一样()地努力。
”
3.电影需要制作一份海报,需要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父母的不同态度引起的我的情感变化。
4.电影需要一段开场白,请你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写一写你如何看待生活学习中父母的夸赞和批评。
天河区 东圃小学 简媛施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谨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
课前准备:
1.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真情引入,吸引学生
女儿的语文学习一向很优秀,这天单元测验后放学回来,平时叽叽喳喳的女儿变郁郁寡欢的
她已经告诉我她心中有事,过后她惶恐地把语文测验卷给我看,“87分”,这分数在二年级属
于中下水平, 看着女儿伤心的样子,我半晌没说话。此时此刻,我该怎么对女儿说呢?请同
学们学习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帮我想办法。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写生字。(注意笔顺、易错难记的字)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
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
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深化课题
1、名写出课题一组相对应的词。(“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思考:为什么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带 双引号?“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
“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二、披文得意,自我感悟
1、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
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要表达的感情,确定朗读重音
(1)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地落到我
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自己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
我。
(2)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人人真真地誊写了
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桥悄悄走进饭厅,满
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3)我与父亲的对话(内容略)
3、层层深入,抓字词句进行品读理解。
(1)十四自然段(受不了——痛哭)
(2)十五自然段(接受——进行修改)
(3)十六自然段(领悟——幸运的爱)
4、自读最后一段,说说“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的话外之音吗?(相机出示课件:
近处有一艘“生活号”的小船,在它前方有三个岛:自大岛、成功岛、自卑岛)
5、师:“成功岛”是我们“生活号”小船的目标,可有人却偏离了航向,到了“自大岛”或
“自卑岛”,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分析一下。
三、读后反思,课外引伸
1、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
得与失。(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2、回应第一课时的话题:“我该怎么对女儿说呢?”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完成课后习题3
四、总结全文
要正确地对待批评。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