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9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机理解析与优化论文素材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机理解析与优化在有机合成领域中,不对称催化反应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引入手性配体,不对称催化反应能够有效地合成手性化合物,这对于药物合成、生命有机化学和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机理进行解析并探讨优化的方法,以期为有机合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基础理论不对称催化反应是通过手性催化剂引发的化学反应,其中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催化反应的一个立体异构体,从而使得产物具有手性。
手性催化剂通常包括手性配体和金属离子两部分,手性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并与底物发生反应,通过过渡态中的高度不对称性,实现对产物手性的选择性控制。
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基础原理有两个关键点:立体选择性和反应速率。
立体选择性是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核心特点之一。
手性催化剂通过手性配体的选择,使得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过渡态具有高度的不对称性,从而选择性地生成手性产物。
而对于非手性催化剂,则很难实现这种手性选择性。
反应速率是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手性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催化反应速率。
与非手性催化剂相比,手性催化剂能够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稳定的中间体,从而降低反应能垒,加速反应进行。
二、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机理解析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机理解析是实现反应优化的基础。
通过探究反应速率、立体选择性和催化剂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反应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转化过程,为探索更高效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提供指导。
以一个典型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为例,以不对称氢化为催化反应,催化剂为铑配位催化剂。
其机理如下:1. 底物与手性配体在铑金属离子的配位下形成配位化合物;2. 氢气与配位化合物发生反应,形成氢化中间体;3. 氢化中间体再次与底物反应,形成手性产物。
通过对不对称催化反应机理的解析,可以进一步探究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限制因素,为优化催化体系和反应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稀土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1 引言 (2)1.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2)1.1.1 配位聚合物概况 (2)1.1.2 配位聚合物的网络结构 (3)1.1.3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趋势、合成及研究意义 (5)1.2 选题依据 (7)2 实验部分 (7)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7)2.1.1 主要仪器 (7)2.1.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8)2.2 配合物的合成 (8)2.2.1 [Eu2(L1)2 (H2O)3]的制备 (8)2.2.2[Eu(L2)(H2O)2]的制备 (8)2.3 [Eu2(L1)2 (H2O)3]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9)2.4 [Eu(L2)(H2O)2]的晶体结构 (11)2.5 化合物荧光性质的分析 (12)2.6 实验总结 (14)3 总结与展望 (14)3.1 总结 (14)3.2 展望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20)稀土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名字摘要: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之所以与日俱增地吸引着科学家的眼球,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原因不单单在于它新颖的网络拓扑结构,更是因为它在催化、气体储存、吸附、离子交换以及光、电、磁等众多研究领域都展现出无穷的应用价值,拥有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本文选择1,3-二(氧代对苯甲酸基)苯甲酸(H3L1)和1,3-二(氧代对甲基苯甲酸基)苯甲酸(H3L2)为主要配体与Eu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得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Eu2(L1)2(H2O)2].H2O (1)、[Eu(L2)(H2O)2] (2)。
本文首先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了上述晶体的结构,然后分别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配合物做了初步表征,继而又对配合物的拓扑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1,3-二(氧代对苯甲酸基)苯甲酸;1,3-二(氧代对甲基苯甲酸基)苯甲酸;水热合成;晶体结构;热重分析;荧光Rare Earth Metal -Organic Coordination Compounds:Synthesis, Structure andPropertiesWANG Li-zhen Director: WEN Yi-hang(Applied Chemisty,College of xingzhi,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10636112) Abstract:As a new type of functional material,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intriguing topologies as well as their variou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areas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gas storage, absorption, ions exchan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electronicd and magnetic devices. In this article, we chose 1,3-bis (4’-carboxylphenoxy) benzoic acid and 1,3-bis((4’-carboxylphenyl)oxy)benzoic acid as the major ligand coordinating with metal ions by hydrothermal methods, and synthesized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 which are shown below:[Eu2(L1)2(H2O)3] (1) and [Eu(L2)(H2O)2] (2).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d then they we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TGA, fluorescenc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KeyWords:1,3-bis(4’-carboxylphenoxy)benzoicacid;1,3-bis((4’-carboxylphenyl)oxy)benzoicaci d;crystal structur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thermo-gravimetric property; photoluminescence1 引言1.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研究1.1.1 配位聚合物概况配位聚合物这一术语,早在1960年代就见之文献。
中国矿业大学《有机合成与设计》课程结课论文论文题目:4,5-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合成工艺研究姓名崔圣班级化工11-2班学号061125842014年6月4,5-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合成工艺研究化工11-2班崔圣06112584摘要:本文介绍了医药中间体4,5-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DMDO)的应用情况和合成路线,选择了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
关键词:4,5-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DMDO,合成前药设计作为当今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含羧基、磷酸基、氨基等官能团的药物化学结构修饰,并成功设计-些具有理想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前体药物。
通常将含有羧基和磷酸基的药物制备为相应的羧酸酯和磷酸酯类前药,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血液和肝脏中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羧酸酯酶和磷酸酯酶水解,得到的相应的羧基和磷酸基母体药物,进而发挥治疗作用。
合成过程简单,代谢毒性副产物较少的新型二酯类载体前药成为前药设计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
(4,5-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是-)种具有烯丙基结构的碳酸内酯类化合物,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多种类型的药物结构的修饰,最为常见的是与药物的羧基和磷酸基官能团成酯制成相应的DMDO羧酸酯以及DMDO磷酸酯类前药。
本文将对DMDO产品、合成路线的选择作简要介绍。
1产品概要4,5-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英文名称4,5-Dimethyl-1,3-dioxolen-2-one,简称DMDO,是-种白色晶体,熔点79-80℃,相对分子质量114.10,CAS[37830-90-3],该化合物是具有烯丙基结构的环合物,化学结构如下:1,3-二氧杂环戊烯-2-酮衍生物(结构式,R1、R2代表烷基或芳基)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DMDO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可用于含有梭酸官能团的药物的结构修饰,以得到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酷类药物。
有机功能材料合成技术课程论文、光电有机功能材料的发展摘要:随着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日渐严峻,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受重视。
有机太阳能电池在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器件中将承担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比于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存在明显优势,但是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还较低。
如何从本质上解决有机半导体光电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是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有机光电材料,太阳能电池正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众所周知,传统能源储量不是无限可再生的,随着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过度的使用,在不久以后其不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为了持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研工作者刻不容缓地寻找和开发可替代的新能源。
其中,太阳能因其来源广、可再生、天然无污染等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
而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要想实现商业化道路依然还有诸多困难需要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还没办法达到产业化的最低要求,这使得其成为争相研究的范畴之一。
众所周知,传统能源储量不是无限可再生的,随着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过度的使用,在不久以后其不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为了持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研工作者刻不容缓地寻找和开发可替代的新能源。
其中,太阳能因其来源广、可再生、天然无污染等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
而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要想实现商业化道路依然还有诸多困难需要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还没办法达到产业化的最低要求,这使得其成为争相研究的范畴之一。
众所周知,传统能源储量不是无限可再生的,随着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过度的使用,在不久以后其不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为了持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研工作者刻不容缓地寻找和开发可替代的新能源。
其中,太阳能因其来源广、可再生、天然无污染等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
而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要想实现商业化道路依然还有诸多困难需要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还没办法达到产业化的最低要求,这使得其成为争相研究的范畴之一。
铜催化N-芳基化反应药物合成专业毕业论文铜催化N-芳基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可以用于合成多种具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
本文将从铜催化N-芳基化反应的原理、机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药物合成为应用场景,探讨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一、铜催化N-芳基化反应的原理与机理铜催化N-芳基化反应是一种通过将亲电芳香化合物加到含有N-叔丁基苯磺酰氨基的底物上,使其发生亲核反应,进而形成N-芳基化合物的有机转化反应。
其反应机理如下:首先,底物通过铜催化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失去叔丁基空间位阻,使底物的N原子更容易进行亲电芳香化反应。
然后,亲电芳香化合物进一步发生亲核反应,与底物N原子形成氮上的碳-氮化合物。
最后,通过酸解离或碱解离去除N-磺酰基,得到N-芳基化合物。
反应中铜离子通过将底物上的N-叔丁基苯磺酰氨基进行解离,使其失去位阻,提高其亲核反应的效率和底物的反应性。
同时,铜离子还可以使亲电芳香化合物更容易发生亲核反应,形成氮上的碳-氮化合物。
二、影响铜催化N-芳基化反应的因素在铜催化N-芳基化反应中,反应条件是影响反应效果的重要因素。
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亲电芳香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催化剂种类和含量等。
1.反应温度:反应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反应温度在60-120°C之间,较高的反应温度可以促进反应速率,但同时也会影响产物选择性。
2.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对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也有很大影响。
在反应前期,反应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于产物选择性的中间体,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这些中间体会继续反应,最终形成稳定产物。
3.底物浓度: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都有影响。
较低的底物浓度可以提高产物选择性,但过低的底物浓度会降低反应速率。
4.亲电芳香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典型的亲电芳香化合物包括硝基苯和卤代苯等。
不同亲电芳香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对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也有明显影响。
有机化学论文六篇有机化学论文范文1备课时需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确定讲课内容和重点。
例如,在给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讲授有机化学时,需向同学阐述有机化学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在药物合成过程中所用到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机理,特殊是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以削减在制药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讲到乙烯聚合这一部分内容时,可向同学介绍聚合物在生活中的详细应用。
比如说,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大多是聚乙烯,常用药物纯化分别、污水治理领域的膜分别技术,其核心部件膜组件也大多是高分子聚合物,比如聚醚砜超滤膜、聚偏氟乙烯超滤膜、聚氯乙烯微滤膜等。
而在膜技术领域,膜污染问题是制约膜技术进展的瓶颈,可以通过对膜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这些都要用到有机化学相关学问。
通过这些事例,进行专业引导,可以提高同学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忱。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有机化学中涉及到大量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分子构型等抽象概念,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充。
在讲解相关反应机理时,对于化学反应过程最好做成动画演示,关心同学理解并且加深印象。
例如,在讲解碳原子杂化轨道形成过程中,电子跃迁,轨道的杂化过程可通过flas 演示,老师应结合每一步动画讲解相应的机理,从而让同学对抽象的过程有宏观的熟悉。
同时,在采纳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留意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对于一些反应过程必需利用板书进行具体的讲解,过分依靠课件有可能造成细节讲解不透彻。
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引入生活中的案例,使枯燥的理论生活化。
例如,在讲授蛋白质化学这一章内容时,可先布置一个有关蛋白质的小课题,让同学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中进行讲解。
例如,在生活中,假如误服了含有大量重金属的食物,如何采纳急救措施,其解毒原理又是什么?儿童重金属中毒会对其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同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查阅,搞清晰相关问题的原理,同时又增加了生活常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有机化学合成论文药物合成论文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试验研究摘要:采用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实验结果表明:产酸相进水COD多在14000~20000mg/L之间(平均为17883mg/L),容积负荷在30~42 kgCOD/m3·d之间,pH值为4.8~5.2,COD去除率为32%~52%,挥发酸含量从4.12%提高到22.54%,为产甲烷相的进一步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过产酸相后,UASB进水COD浓度在10000mg/L 左右, COD平均去除率为86.7%,出水COD浓度为1240~1550mg/L,平均容积负荷为4.5 kgCOD/(m3·d),产甲烷相出水pH值在6.5~7.0左右。
关键词:两相厌氧;产酸相;产甲烷相;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制药工业属于精细化工,是国家环保规划要重点治理的12个行业之一。
根据制药产品的种类、生产工艺过程及排污特点,可将制药生产企业分为6大类,其中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是制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废水[1]。
其特点是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且波动性大,生物难降解物质多,毒性大,固体悬浮物SS浓度高[2,3]。
对于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来说,其可生化性较差,采用其他工艺处理效果较差。
所以本实验采用两相厌氧工艺来处理这种高浓度难降解的废水。
两相厌氧工艺是20世纪70年代Ghosh和Poland根据厌氧微生物代谢机理和微生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所提出的。
该方法将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别置于两个反应器中,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产酸菌、产甲烷菌的活性,提高出水效果。
与单相厌氧消化工艺相比,两相厌氧工艺更适用于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高、含有毒有害物质及难降解物质的废水,而且处理效果也明显优于单相厌氧消化反应器[4~5]。
1 试验装置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装置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有机物种类繁多,可生化性差。
本文由水韵玉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有机电化学合成 摘要: 总结了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论述了工业化的可行性和应解决的几个关 摘要: 健问题.按照反应机理将电化学有机合成分为阳极氧化反应和阴极还原反应,并根据有机化 合物的种类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形成了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法。
对有机电化学合 成工艺、分类、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一些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
最后对电化学有 机合成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化学;有机合成;电化学反应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Organic Synthesis Abstract:The progressiv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organic synthesis(EOS) were described, and the possibility of industriliration and some key problems thatshould be solved in EOS were discussed. Both reduction and oxidation were the reactiontypes of EOS due to its reaction mechanism. EOS had many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organicsubstances, and resulted in a series of new preparation method by electrochemical organicreation.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organic,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research progress and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reviewed research. The furore of EOS was prospected in the end. Keywords:Electrochemistry; Organic synthesis;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引言 电化学反应用于有机合成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
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论文一、原料准备丙烯酸:作为丙烯酸钠的原料,需采用优质纯度的丙烯酸。
氢氧化钠:作为反应的碱催化剂。
溶剂:可选用水作为反应介质,也可选用其他有机溶剂。
二、合成方法1. 水相合成法将丙烯酸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水和氢氧化钠,进行搅拌混合。
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得丙烯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丙烯酸钠。
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或蒸发等方式分离得到丙烯酸钠产物。
2. 有机溶剂合成法将丙烯酸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氢氧化钠并进行搅拌混合。
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得丙烯酸与氢氧化钠在有机溶剂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丙烯酸钠。
反应结束后,通过蒸馏或萃取等方式分离得到丙烯酸钠产物。
三、工艺优化1. 反应条件优化:控制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
2. 催化剂选择:选择合适的碱催化剂和溶剂,以提高反应选择性和产率。
3. 分离纯化:采用适当的分离纯化工艺,去除杂质和提高产物纯度。
通过上述合成工艺流程设计,可以实现丙烯酸钠的高效合成,并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便、成本低廉、产物纯度高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因此,该合成工艺流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四、实验条件及结果分析为了验证合成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和优化效果,可以进行实验条件的优化和反应产物的分析。
在实验中可以尝试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种类等变量,以寻找最佳的合成条件。
实验结果分析可通过对产物进行质量分析、纯度分析、产率分析等,以确保合成产物的质量符合工业要求。
同时,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和性能测试,以验证合成产物的结构和功能性能。
五、工艺优势及应用前景通过对丙烯酸钠合成工艺流程的设计与实验验证,可以得出以下工艺优势及应用前景:1. 工艺优势:(1)原料易得:丙烯酸及氢氧化钠为常见物质,易于采购和生产;(2)工艺简便:合成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合工业规模生产;(3)成本低廉:合成原料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4)产物纯度高:通过合适的工艺条件和纯化步骤,可得到高纯度的丙烯酸钠产物。
现代有机合成浅谈与展望摘要:化学被称为“中心科学”化学合成则被认为是这个“中心”的中心。
近年来,合成化学家把合成工作与探寻生命奥秘联系起来,更多地从事生物活性的目标分子的合成,尤其是那些具有高生物活性和有药用前景分子的合成。
至此,就有机合成的意义,有机合成的基础,有机合成的科学进行3方面浅谈,略举有机合成科学方法,概念和方法是有机合成化学发展的基础,新的概念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可为有机合成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绿色化学是21 世纪化学化工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律的重要保障。
绿色合成, 作为当代有机合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前沿, 已成为化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该文介绍了绿色合成的含义及基本要点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绿色合成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关键词:有机合成;中心;绿色合成;含义;方向;途径;展望引言: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大约一个半世纪,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也是惊人的,正如法国著名有机化学家M·Berthelot所预言的,在一个“老的自然界”中,在放进一个“新的自然界”。
就目前的成就而言,有机合成几乎达到这样一种境地,只要需要,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可以有效的合成出来。
用有机合成的方法证实有机分子结构的正确性,同时有机合成为工业提供有各种性能的分子,并建立起有效的合成方法。
再次,有机合成为许多理论研究提供许多特殊性能的分子,从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总之,凡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除食物),绝大多数均是有机合成的产品。
有机合成化学作为有机化学的一个分支,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现代的有机合成不但能合成大量的结构复杂而多样的次生生物代谢物和基因、蛋白质等复杂的生命物质,而且能合成大量的自然界中没有的具有独特功能性分子的物质。
现代有机合成不只是合成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合题。
有机合成与21世纪的三大发展学科: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有着密切联系,为三大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技术和材料的支持。
有机化学实验论文题目:对溴苯胺的全合成论文著者:专业名称:化学所在院系:化学与环境学院指导老师:***提交时间: 2012年5月对溴苯胺的全合成(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2010级化学1班)摘要本实验以硝基苯为起始原料,在酸性条件下用锡将硝基苯还原为苯胺;苯胺在锌粉的催化下与乙酸发生酰基化反应合成乙酰苯胺;乙酰苯胺在乙酸催化下与溴发生卤代反应合成对溴乙酰苯胺;对溴乙酰苯胺在酸性条件下去保护生成对溴苯胺。
本实验对溴苯胺的产率为40.7%,并测得熔点为66.5℃。
关键词对溴苯胺;酰基化反应;溴代反应;对溴乙酰苯胺。
The Synthesis of 4-BromoanilineAbstract With nitrobenzene as starting material, under the acid conditions, the aniline is reduced by Tin to Aniline; In zinc catalytic, aniline and acetic acid acylation reaction synthesis of acetanilide; Halogenated synthetic reaction occurs in acid catalysis, acetanilide and bromine 4-Bromoacetanilide.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4-Bromoacetanilide generated on 4-Bromoaniline. The yield of this experiment is 40.7%, and the melting point of 4-Bromoaniline is 66.5℃.Keyword 4-Bromoaniline; acylation; Bromination; Bromoacetanilide.引言对溴苯胺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是染料原料(如偶氮染料、喹啉染料等)、医药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高职《有机合成单元过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摘要:阐述了《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根据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及高职教学的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进行了改革。
关键词:有机合成;单元过程;实践教学改革《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课程是高职应用化工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学完基础化学、化工设备等基础课后,理论与实际结合较强的一门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是这门课的重要环节,承担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深化对合成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与实际生产结合, 从而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精细化工领域技能型人才。
1 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课程实践内容涉及到安全知识、事故处理、常用反应装置,合成基本技术、波谱分析,单元反应实验(如硝化、卤化、氧化、缩合等)。
由于该课程实验内容知识体系非常零散,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1内容偏重理论,脱离高职实际。
精细化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会选择合成路线;合成并分离纯化精细化学品;能正确选择并使用常规分析测试仪器对实验进行跟踪监测;能够收集、规范记录实验数据;优化条件;对实验结果能作出评价;能采用逐级经验放大法,根据小试结果制定合理的工业化生产方案;从上面的要求看,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精细化学品的开发流程。
而现在大部分实践教材的内容重点放在安全知识、反应实例的罗列上,所使用的教材虽然多为高职高专类的规划教材,但这些“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教材并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接受。
1.2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这门实践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实验前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将这些反应的规律与特点一股脑全部灌输给学生,然后由学生照方抓药式操作,填塞式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僵化,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1.3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机理论文素材不对称催化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机理,并提供相关的素材供论文写作使用。
一、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概述不对称催化反应是指通过催化剂使反应分子的立体构型发生改变,生成具有手性的产物。
它在有机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
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有助于开发高效的合成方法,提高化学品的产率和选择性。
二、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机理1. 手性催化剂的作用原理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手性催化剂起着关键作用。
手性催化剂分子结构中的手性中心与底物发生相互作用,通过键的形成和断裂,促使底物在立体结构上发生改变。
常用的手性催化剂有金属配合物、有机小分子和酶等。
2. 催化循环过程不对称催化反应通常经历催化循环过程,其中包括底物结合、催化反应、产物释放和再生等步骤。
这些步骤中的键的形成和断裂均可发生立体选择性。
3. 基于催化剂的控制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机理与催化剂的结构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设计催化剂的结构,可以调控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和效率。
例如,引入手性配体、调整配体的取代基或空间构型等手段,可以改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三、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应用1. 药物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成手性化合物,可以制备出具有高活性和低毒性的药物,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2. 天然产物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天然产物含有手性结构,通过不对称催化反应,可以有效地合成具有天然活性的分子,用于药物和农药等的开发。
3. 反应工艺的改进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发展也推动了反应工艺的改进。
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不对称催化反应能够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降低环境污染。
四、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挑战和前景不对称催化反应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底物的范围限制、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等。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集中在提高催化剂的效率和选择性,拓宽适用底物的范围,加速催化剂的开发周期。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及研究进展学生专业班级制药工程1002班学生姓名(学号)王冠军(20105058)指导教师徐鲁斌完成时间 2013-12-15 2013 年 12 月 17 日目录摘要 (4)Abstract (4)1 芳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 (5)1.1 芳基重氮化反应 (5)1.2 缺电芳卤直接亲核取代 (6)1.3 卤代烃的催化偶联 (6)1.4 有机硼酸催化偶联 (7)1.5 芳基叠氮直接衍生化 (7)2 烯基叠氮的合成 (8)2.1 肉桂酸及肉桂酸酯的加成/消除反应 (8)2.2 烯烃的加成/消除反应 (9)2.3 醛的Knoevenagel 反应 (9)2.4 烯基碘盐取代 (10)2.5 环氧丙烷衍生物开环消除 (10)3 烷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 (11)3.1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11)3.2 苄位氢原子直接叠氮化 (12)3.3 α,β-不饱和醛酮与叠氮化钠共轭加成 (12)3.4 伯胺直接叠氮化 (12)3.5 醇直接叠氮化 (13)4 酰基叠氮的合成 (14)4.1 以酰肼为原料 (14)4.2 以酰胺类化合物为原料 (15)4.3 以羧酸酯为原料 (15)4.4 以酰氯为原料 (16)结论 (17)参考文献课程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王冠军指导教师徐鲁斌论文题目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及研究进展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3.05.20 完成论文日期2013.12.17 教研室意见(签字)院长意见(签字)注:此表装订在课程论文之前。
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及研究进展制药工程专业王冠军指导教师徐鲁斌摘要:简单介绍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在制药,化工,航天等领域内的应用,对其合成方法按照叠氮化合物的分类做了简单的总结,并对其中的个别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有机叠氮合成进展dvances in the Synthesis of Organic AzidesStudent majoring i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Wang guanjunTutor Xu lubinAbstract: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synthesis of organic azides are reviewed, based on the categories of these compounds including alkyl azides, alkenyl azides, aryl azides and acyl azides. Mechanism of some reactions is also discussed.Keywords: organic azides; synthesis; advances有机叠氮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叠氮基的化合物(-N3),有机叠氮化合物通常都具有爆炸性,通过热、光、压力、摩擦或撞击引入少量外部能量后就会激烈地爆炸性分解。
手性有机分子合成方法论文素材手性有机分子合成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手性有机分子具有非对称的空间结构,与它们的镜像异构体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药物、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手性有机分子合成方法及其相关的研究素材。
手性有机分子合成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手性催化剂进行不对称催化反应。
不对称催化反应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手性有机分子合成方法。
它通常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来促进对称的底物转化为手性产物。
常见的手性催化剂包括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小分子和酶等。
这些催化剂能够有效地引发底物分子中的手性中心,使其发生不对称转化。
除了手性催化剂,手性配体也是手性有机分子合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性配体能够与金属离子或有机化合物形成配位化合物,从而构筑手性中心。
手性配体通常由一些手性药物、天然产物或手性氨基酸等构建而成。
这些手性配体在手性有机分子的合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种常见的手性有机分子合成方法是动态动力学分辨过程,即通过对手性化合物进行非对称分离。
这种方法通过对手性化合物分子中的手性结构进行选择性地分离,得到具有单一手性的产物。
动态动力学分辨过程通常利用手性柱层析法、萃取法或结晶法等实现,能够得到高纯度的手性有机分子。
此外,手性有机分子的合成也可以利用不对称合成反应。
不对称合成反应是指通过合成手性诱导剂或手性度高的底物,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使反应过程不对称,得到手性纯度较高的产物。
不对称合成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是合成手性有机分子的重要手段。
手性有机分子合成的研究素材与实验设备有关。
手性催化剂和手性配体的合成是手性有机分子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相关的素材包括化学试剂、实验操作方法等。
同时,研究人员还需要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进行手性有机分子的合成和分析。
例如,手性层析柱、手性气相色谱仪和手性核磁共振仪等设备在手性有机分子合成的研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合成树脂与塑料研究综述[摘要]论文分析了今年来我国合成树脂与塑料的研究现状,并从合成树脂与塑料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合成树脂与塑料的研究成果的应用,合成树脂与塑料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合成树脂与塑料的研究。
[关键词]合成树脂与塑料合成树脂塑料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合成树脂与塑料的工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同时科技的发展是把双刃剑,给了我们机遇也给了我们挑战。
科技技术不完善到最的环境变化以及人们需求的增长给合成树脂与塑料的研究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来,很多的家者和技术人员为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满足人们的需求对合成树脂与塑料研究工作中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本文试图对199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现在有意向进军合成树脂与塑料的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1.合成树脂与塑料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合成树脂与塑料的研究具有激烈的竞争力,且潜力无限。
树脂与塑料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在和未来都拥有研究的必要性。
新世纪之初,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合成树脂工业面临经济全球化挑战,同时也面临周边及欧美国家一大批目标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建装置先后投产,西方国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特大型石化装置也将投入运营,世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2000年我国合成树脂总产量达1080万吨。
占世界合成树脂产量的6.6%,列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之后居世界第五位。
我国经济增长和对树脂产品需求的增长超过生产能力的增长,国内市场需求的合成树脂,一半以上要靠进口满足。
历史上我国对合成树脂需求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GDP增长。
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我国合成树脂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塑料同样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不管是生活用具还是工业用品都有用到。
比如说:可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顺应环保要求,而一般的塑料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经造成了威胁,所以可降解塑料得到了广大人民的信任。
根据新疆资源浅谈有机合成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摘要: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
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水平”,新疆作为西部开发的省份之一,它拥有者中国1/6的国
土,蕴含着大量自然资源,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也为加快
新疆经济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字:西部开发 经济建设 新疆 有机合成 自然资源
一:新疆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
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
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
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
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
西部地区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
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
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步伐。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最大的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它
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
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
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
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
138种,探明储量的有83种,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6种,居前
十位的有41种。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金、铬、镍、稀有金
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据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
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
然气预测资源量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
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
煤,石油,天然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有机合成是化工工业
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就根据新疆资源浅谈有机合成在西部开发中的
作用。
二:新疆几种重要有机合成
1、新疆天业的pvc产业
⑴背景
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所属的一家大型
国有企业,成立于1996年6月,通过六年的资产重组、并购,现已
拥有总资产30多个亿,净资产12个亿。其控股的新疆天业股份公司
是新疆兵团首家上市的工业企业。总股本已达22680万股,净资产达
12亿元。Pvc产业是其主要的产业之一。新疆天业利用新疆的特有原
盐、煤炭、电力、电石资源为原料,生产年常量百万吨的pvc树脂,
为其创造了较高的生产总值!在电石法制备PVC中,原盐电解后氯化
氢用于生产PVC,剩余的钠部分用于生产烧碱,所以,氯、碱实际上
存在共生关系,氯碱平衡也是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
因素。
(2)PVC的性质
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 主要成份为聚氯乙
烯, 色泽鲜艳、耐腐蚀、牢固耐用,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增加了增塑
剂、抗老化剂等一些有毒辅助材料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
故其产品一般不存放食品和药品。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
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
料中高居第二。据统计,仅仅1995年一年, PVC在欧洲的生产量就
有五百万吨左右,而其消费量则为五百三十万 吨。在德国,PVC的
生产量和消费量平均为一百四十万吨。PVC正以4%的增长速度在全世
界范围内得到生产和应用。近年来PVC 在东南亚的增长速度尤为显
著,这要归功于东南亚各国都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在可
以生产三维表面膜的材料中,PVC是最适合的材料。PVC(聚氯乙烯),
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l。
(3)PVC的生产流程
1.电石与水反应得乙炔
CaC2+2H-OH→Ca(OH)2+CH≡CH↑
2.电解饱和NaCl制得H2 和Cl
2
2NaCl+2H2O=H2↑+Cl2↑+2NaOH
3. H2 和Cl2反应生成HCl
H2 +Cl2 = HCl
4.乙炔和氯化氢反应得氯乙稀
CH≡CH+HCl →CH2=CHCl
5.氯乙稀加成变成聚氯乙烯
nC2HCL=[CHCHCl]n
(4)PVC的主要用途
PVC材料用途极广, 主要用于制作:普瑞文PVC卡片;PVC贴牌;
PVC铁丝;PVC窗帘;PVC涂塑电焊网;PVC发泡板、PVC吊顶、PVC
水管、PVC踢脚线等以及穿线管、电缆绝缘、塑料门窗、塑料袋 等
方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中处处可见到PVC产品。PVC被用来制
作各种仿皮革,用于行李包,运动制品,如篮球、足球和橄榄球等。
还可用于制作制服和专用保护设备的皮带。PVC材料用途极其广泛,
副产品
基础原目标化中间体 中间体
….
辅助原料 辅助原料
副产品
而且具有加工性能良好,制造成本低,耐腐蚀,绝缘等良好特点。
2:潞安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
(1) 背景
潞安新疆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哈密矿务局,是国家
“一五计划”项目配套建设的能源基地,重点保证甘肃河西走廊工农
业生产和国防建设的煤炭能源供应,是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唯一出疆
煤生产基地。2001年1月8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改
制为哈密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直属的六个大型企业、
自治区30强企业、全国煤炭行业百强企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哈
密煤业集团已经成为一个以煤炭生产销售为主,集棉纺、电力、建材、
化工、金属冶炼、农林养殖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现有生产矿井
三座,生产能力475万吨,所产煤炭主要为不粘结煤种,是低硫、低
磷、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也可作为煤化工的
原料,素有“绿色煤炭”的美誉。
(2) 煤化工介绍
煤化工过程将煤炭转换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
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工业。包括焦化、电石化学、煤气化
等。随着世界石油资源不断减少,煤化工有着广阔的前景。以煤为原
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煤的气化 、液化 、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在煤化工可利用的生产技术中,炼焦是应用最早的工艺,并且至今仍
然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的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重要
地位,用于生产各种气体燃料,是洁净的能源,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和环境保护;煤气化生产的合成气是合成液体燃料等多种产品的
原料。煤直接液化,即煤高压加氢液化,可以生产人造石油和化学产
品。在石油短缺时,煤的液化产品将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
(3) 主要生产流程
① 焦化
炼焦化学工业是煤炭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部分,煤炭主要加工方
法是高温炼焦(950---1050摄氏度)、中温炼焦、低温炼焦等三种方
法。冶金行业一般采用高温炼焦来获得焦炭和回收化学产品。产品焦
炭可作高炉冶炼的燃料,也可用于铸造、有色金属冶炼、制造水煤气;
可用于制造生产合成氨的发生炉煤气,也可用来制造电石,以获得有
机合成工业的原料。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产品经过回收、加工提
取焦油、氨、萘、硫化氢、粗苯等产品,并获得净焦炉煤气、煤焦油、
粗苯精制加工和深度加工后,可以制取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
等,这些产品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工业、耐火材料工业和国防工
业。净焦炉煤气可供民用和作为工业燃料。煤气中的氨可用来制造硫
酸铵、浓氨水、无水氨等。炼焦化学工业的产品已达数百种,我国炼
焦化学工业已能从焦炉煤气、焦油和粗苯中制取一百多种化学产品,
这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 煤气化
煤气化是一个热化学过程。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
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
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
煤的气化类型可归纳为五种基本类型:自热式的水蒸气气化、外
热式水蒸气气化、煤的加氢气化、煤的水蒸气气化和加氢气化结合制
造代用天然气、煤的水蒸气气化和甲烷化相结合制造代用天然气。
小结: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
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
和社会发展水平”,而新疆地大物博,自然资源蕴藏丰富,为有机合
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也加快了新疆经济建设的步伐。在上述只是提
到了新疆两个比较典型的依托新疆资源的化工企业,他们为新疆创造
了巨大的财富,像这样的企业新疆还有很多,所以新疆要发展就离不
开化工企业,化工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有机合成!
参考文献:
有
机
合
成
论
文
题 目:《根据新疆资源浅谈有机合成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院 系:化 学 化 工 学 院 应 用 化 学 系
姓 名: 王 康
学 号: 2009071906
班 级: 2009 级 应 化 3 班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