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

《伤寒论》以六经六气结合八纲作为认识疾病的分

类方法,是基于“六经皆有营卫”,风寒邪气入侵,营卫首当

其冲,且营卫循行于十二经脉,周身内外上下,无处不到等理论,故六经皆有表证。从而避免学习《伤寒论》容易产生只有太阳病才属于表证、太阳病只有表证而无里证、其它五经皆属于里证的三个误解。1 六经皆有表证太阳主表,外邪侵袭,卫气奋起抗邪,太阳表证较其它五经的表证更为典型易见,故容易产生六经只有表证的误解。太阳表证的本证主要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表郁轻证三种证型,在太阳篇章作为主要部分论述。六经营卫有强弱之别,六经感邪不可囿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的机械传递。其实尚有“直犯”、“直中”的感邪途径,势必影响六经营卫的调和,出现营卫失调的表证。营卫除宣发于上焦外,卫濡养于中焦(脾胃),胃为卫之本,阳明胃主肌肉,故风寒邪气直犯(不经

太阳经)阳明,形成阳明表证。据其脉证不同,也有阳明表虚、表实证之分。如“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原文234 条),此条是阳明经感受外邪的表证。恶寒是表证之主症,所以说“表未解也”,有表未解的恶寒症状,才“可发汗”。阳明病本应有汗,“汗出多”是胃气抗拒外邪不断迫津外泄所致。因汗出多影响脉势,故见脉迟,“脉迟”是对太阳表虚证的“浮缓”而言。表证自汗,故宜桂枝汤。若见“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原文235 条)。第234 条是指敷布于肌肉的阳明表气受风寒所致,故自汗出;第235 条的阳明表证是胸中阳明之表气受风寒抑郁,故见“无汗而喘”。“脉浮”是表脉,当有恶寒发热的表证;表证无汗,故宜用麻黄汤发汗。只不过此种情况临床见之极少,正所谓“恶寒一日必自罢”、“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反见阳明气分热者多。少阳居于半表半里,其外合于腠理,若平素腠理不固,风寒邪气可直犯少阳(亦可因太阳误治伤正,邪气内陷而致),如原文97 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可证,结合原文和临床可以见到少阳中风、少阳伤寒。如264 条云:“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265 条云:“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三阴表证来路有二:一是风寒直中三阴,“直中”必定以正气虚弱为前提,当风寒侵

袭三阴时,病邪每每尚未入脏,突显以表证为主;二是三阴病变过程中,阳气来复,病邪由脏还腑,由阴出阳,由里出表。此时原来被掩盖的营卫不和病机重新出现,故三阴表证之治,仍不离调和营卫法。太阴病篇原文276 条云:“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为太阴表证。此条继第274 条叙太阴表证的证治,其治法同太阳中风证。本条举脉略证,故引起医家的争论。其实“脉浮者”可发汗,是针对太

阴里虚寒的脉证不甚。今示“脉浮者”目的有二:一是脉浮主表,不言表证的具体证候可视为省文;二是浮脉主病机向外。结合“可发汗,宜桂枝汤”一句,推之应有恶风,四肢烦痛,

脉浮缓等脉证。另外,与第278 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

自温,系在太阴”互参,言风寒直中太阴,势必有太阴表证亦兼有太阴里虚寒证,但太阴里虚寒证不甚,如脉势缓慢,恶风,头痛,身不发热而手足自温,腹满,时腹痛,呕吐等证。其治可先表后里或先里后表二种治则,这二种治则取决于临床脉证而定。若太阴表证明显,太阴里虚寒证不急不重(如无下利益甚),当先桂枝汤治表,表解里和;反之,先里后表,以太阳病篇原文163 条的桂枝人参汤证可据,这是临床常见的证治原则。如夏季过食冷冻之品又感受风寒暑邪为病,似今之胃肠型感冒,化裁桂枝汤疗效甚佳,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值得借鉴。少阴病篇原文301 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言少

阴阳虚,风寒直中少阴,称之为少阴表证,以条文中“反发热”可据。少阴本无发热,今发热故加一个“反”字,言恶寒发热、无汗等症意在其中,故为本条文辨证要点。“脉沉者”有二个内涵:一是示少阴里虚寒证存在;二是少阴表证与太阳表证(脉浮)有别。区别在于外有风寒表证,亦有少阴里虚寒但不甚,故以“反发热,脉沉者”一症一脉作为少阴表证辨证着眼点,治宜温阳解表法。但表证重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轻者,麻黄附子甘草汤治之。从严格意义上讲,此两张方属于少阴表证,不属于太少两感,因太少两感属于合病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两经或两经以上同时发病,应该侧重于治疗太阳或少阴为主。厥阴表证有或无,历来争议颇多,众说纷纭,持厥阴无表证者亦不少。按姚荷生先生观点认为厥阴同样有表证,如原文351、352 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其人内有久寒者”,此条文系平素营血不足又感寒邪(直中)致血脉运行不畅,故仲景首冠“手足厥寒”,其义深也。“脉细欲绝”,营血亏虚。恶寒、骨节疼痛意在其中。虽内有久寒而尚未出现寒热错杂或蛔厥证,故仍以桂枝汤随证化裁,名为当归四逆汤,可视为厥阴表证。此外,原文372 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此条首冠“下利腹胀满”,言脾肾两虚,寒湿阻滞。“身体疼痛者”为表证,推之,尚有其它表里之见证,此为仲景以“一症概其余”文法。尽管有表证,但里证为

急,治宜先里后表,治里以四逆汤,治表以桂枝汤。这是表里同病治疗大法,临证尚须细辨表里先后缓急,灵活施治。此条亦为厥阴表证。此外,三阴病变过程中,阳气来复,由里出表的三阴表证,在《伤寒论》中亦有详尽记述,如原文274 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

为欲愈”;原文290 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原文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这些脉证仍属风寒直中而发病的,若邪气胜直中脏腑(太阴脾、少阴心肾、厥阴肝),突显的是三阴里虚寒证,而三阴表证

暂时被掩盖,但当病邪欲解、阳气来复时,余邪与营卫相争所出现的营卫不和病机,其表证则显现出来,仲景称之“中风”。综上所述,六经俱有营卫,风寒侵袭,营卫首当其冲,六经皆有解外(表)之大法,六经皆有表证是毫无疑义的。

2 六经表证有主证和变证之别姚荷生先生《<伤

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参考仲景原文六经六气结合八纲辨证作为疾病分类方法,采取六经主证、变证为纲,表、里、半表半里为目的分类方式,减少中间层次,切合实际需要,又参以《金匮要略》《温病学》、时方代表类方,更容易看出伤寒六经辨证实超出伤寒病之外,而六经表证具体详尽的分类恰恰能反映此点。即姚老六经表证的分类是以伤寒六经表证的分类为主涵盖《金匮要略》《温病学》、时方代表类方在主体分类中的补充作用,实际是三大经典和寒温统一的

精简和荟萃。而这些方证相继被分类在六经表证主证和六经表证变证里。太阳主证表证[2]1-13 分类:伤寒表实证代表方为麻黄汤,中风表虚证代表方桂枝汤。而太阳变证表证较之《伤寒论》原文有较大扩充。太阳变证表证代表方有表证兼热之大青龙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其次结合《金匮要略》《温病学》将有关风湿、风热所致表证引入太阳变证范畴以广其太阳可受邪于多种致病因素。如(1)素体阴虚风寒郁热之栝蒌桂枝汤(见《金匮要略》)倍芍(参考新加汤,芍药甘草汤)加芩(参考《千金》阴旦汤)之类;(2)太阳风温,“六经各有主气”,太阳病不仅有风寒证,同样也有风温证,不过太阳主表,以寒为主气,因而太阳所表之风寒为主症,而风温表证则属太阳表症中的变证罢了———姚老附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甘石汤为代表方;(3)水郁肤表是针对太阳外感风寒,正当恶寒、发热、欲汗的高潮,医者误以古法口含冷水喷患者面部或浸灌患者全身以求退热,与风寒内动其水者不同,民间尚有此治法,故属太阳变症之一。代表方为行水以清热的文蛤散;(4)刚痉(风寒痉,代表方为辛温以驱风寒,升津以舒经脉之葛根汤);(5)柔痉(风湿痉)代表方为桂枝加葛根汤;若发汗太多,仍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身体亦强,脉反沉迟,名曰柔痉,师括栝蒌桂枝汤之大法,改取辛凉之银翘加花粉之类主之。即以银翘散加栝蒌根为主药;(6)风湿(湿痹之一)代表方根据病情不同,

有风湿身疼(若恶寒)头项疼痛、发热无汗,可与麻黄加术汤;(若汗出恶风),脉浮虚弱而涩者,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7)中暍(伤暑)即太阳风寒夹暑,较之阳明暑病,少阳暑病较为广泛,取藿香正气散为代表方。由是姚老的太阳表证远括于太阳伤寒表证之外,其指导临床价值显著。阳明主证表证[2]19-21 分类:姚老仍按柯韵伯“六经皆有主气”的观点,考虑“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为主,而将风寒直犯阳明列于阳明变证表证之中,且结合阳明中风、中寒,胃气之强弱来细分阳明中风、阳明伤寒,别具匠心。阳明主证表证有:(1)发热,汗自出较甚,不恶寒,或始恶寒,两日自止反恶热,但头眩(多不痛),能食而咳,咽痛

或气逆欲呕,或但欲眠睡,目合则汗,面合色赤,口苦咽干,腹满,微喘,脉浮大上关上之阳明风温,代表方银翘汤、桑杏汤,甚者竹叶石膏汤;(2)发热,不恶寒,反无汗,而小便利,其身如虫行皮中然,口干鼻燥,但欲饮水不欲咽,能食,或咽噪咳血,脉浮数,用辛凉甘润法,代表方为葛根芩连汤、桑麻丸、清络饮。阳明变证表证有:(1)阳明风寒,即阳明中风、阳明伤寒,有桂枝汤、麻黄汤、葛根加半夏汤,往往兼有能食不能食、呕不呕以区分胃气强弱之别,反映风寒直犯阳明之临床表现;(2)阳明风湿,因风湿表证六经皆可现而以太阴阳明为主;太阴之湿易从寒化,阳明之湿易从热化,故代表方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麻黄连翘

赤小豆汤等。少阳主证表证[2]26-32 即典型的少

阳中风、少阳伤寒。少阳中风多伴有耳聋目赤,若寒热交作、耳前后焮赤肿痛,姚老选用普济消毒饮,或用苦寒降火兼以清透之方如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少阳伤寒代表方为小柴胡汤。少阳变证半表证:(1)水饮游移为外邪引起阳气怫郁不得外泄,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姚老引唐容川对《伤寒论》中48 节后半段的解释,认为本病外感,当汗不汗,汗留膜腠为水为饮,因身内外游移不定,用涤饮为主,兼与疏风之指迷苓丸加防风类为代表;(2)寒水郁热,太阳发汗不彻而复误下,寒热内陷少阳出现胸胁满而微结,小便不利,渴而饮水不呕,外证仍有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此为表犹未解,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太阴主证表证[2]37-23 分类:姚老根据脾主肌肉和四末的生理特点,将太阴表证分为(1)营卫不足,即太阴病(桂枝

证具),若发汗后,身疼痛(不休)或误下之后身重心悸,

脉沉弦或微,代表方为桂枝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2)太阴中风(风湿),证见肢体烦疼,不能

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代表方为桂枝附子汤;(3)太阴伤寒(寒湿)证见恶风寒,手足自温,脉迟浮弱,或浮或缓,代表方用散寒利湿的麻杏薏甘汤或神术散。太阴变证表证未见分型。少阴主证表证[2]52-53,65-66 分类:

由于少阴涉及心肾两脏,有从寒化热化之不同,故少阴中风多属于肾阴不足,经脉燥热上扰咽喉,临床以咽痛为主症,代表方为猪肤汤、半夏苦酒汤;肾阴不足,少阴经脉凉燥,代表方有甘草汤、桔梗汤、半夏散及汤;少阴伤寒为外寒直中少阴,采用温阳解表,代表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变证表证,姚老认识极为独到:(1)太阳病外感风寒发汗过多,暂时性引起心气不足,与心血气虚的炙甘草汤不同,尚属于误汗伤阳比较轻浅的一种,甚至脉浮恶寒的表证仍轻度存在,治法甘辛以通心之阳气,兼祛余寒,代表方为桂枝甘草汤;(2)汗动肾气,姚老根据《伤寒论》第64、120 两节条文之“奔豚”,实属于误汗后触动肾气而发,与《金匮要略》惊恐动肝气之奔腾不同,应温阳以化水,代表方苓桂枣甘汤、桂枝加桂汤。厥阴主证表证[2]73-74,79-81 分类:厥阴伤寒属血虚感寒,代表方有通脉养血的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厥阴变证表证,即厥阴协热利为外邪引动肝胆之气不舒、脾胃运化之机不畅,属于阳郁气厥证。临床表现以四逆、腹痛、泄利下重为主,病位在肝脾,病因属外寒引起阳郁证。姚老认为:四逆散与大柴胡对待,符合偏表之升清降浊之旨。

3 姚老六经表证分类之特色 3.1 六经表证分类较为全面、系统姚老结合《伤寒论》有关条文,首先认为六经皆有表证。并运用寒温统一的观点,以伤寒六经表证为主,用六

经主证表证和六经变证表证分类法,将《金匮要略》中的风寒湿表证、《温病学》中的风热、风燥、湿气引起的表证统一于六经辨证中,小部分表证代表方尚用后世代表时方加以补充,使之更趋于全面、系统。其中太阳经、太阴经表证分类极为详尽,指导临床意义极大。 3.2 将六经经腧证列为六经表证范畴六经经腧证最典型的如太阳经腧项背强

几几之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少阴经腧证少阴肾阴不足,邪客少阴经脉之咽痛五证。现在教材未列入表证范畴,这些在姚老的分类纲目中居六经变证表证。还有少阳中风证,从某种角度说,六经的苗窍证、经腧证被姚老扩大为各经表证的特殊表现而已。 3.3 重新定位了有些汤证,使之耳目一新在六经主证表证分类上,只要是赞同“六经皆有表证”观点的,较容易理解姚老的分类,六经变证表证分类上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姚老重新定位了有些汤证,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某些汤证与六经之表的关系。如太阳病外感风寒发汗过多,引起心气不足,姚老认为尚属于误汗伤阳比较轻浅的一种,甚至脉浮恶寒的表证仍轻度存在,治法甘辛以通心之阳气,兼去余寒;将四逆散作为厥阴变证表证代表方之分类方法,有利于重新理解四逆散证。总之,中医疾病分类学是研究中医疾病分类方法和作用的一门学科。疾病分类是诊断的一个过程,即通过临床观察,对患者所有的脉证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对疾病初步拟订

比较成熟的病名诊断,为确立治疗法则以及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与转归提供依据。以上在参考张横柳“六经俱有营卫”及“六经皆有表证”等理论和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较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力求解决《伤寒论》学习过程中的总体结构把握问题,并就“六经皆有表证”、六经表证的具体分类做了较详细的总结和分析,有利于理解《伤寒论》各经表证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证治分型。其中“六经皆有表证”的理论阐述和具体而微的六经表证分类确实有利于学习伤寒者从寒温统一的角度理解伤寒,临床指导价值较高。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疾病一元论探源之二 韦刃 关键词: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张仲景的《伤寒论》蕴藏如下三层结构:辨证论治、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仲景之后,唐宋以来,历代《伤寒论》注家数百、论著不下千种。在如此众多的研究者和论著中,受到广泛重视、被研究得最多的,只是“辨证论治”这个层次。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是《伤寒论》的浅层结构,非其精华所在。 《伤寒论》的辨证法,其精华部分主要是平脉辨证的时空整合法,这是一种针对整体“气”运行状态,以维护和重建机体“自和”力(扶正、强生)为目的的诊疗方法。 《伤寒论》的深层结构——平脉辨证、阴阳会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这就是《伤寒论》这部经典遗产的继承工作,一直停留在浅表层次的主要原因。 一、辨证论治 1.后世医家及《伤寒论》注家都重视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平症辨证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认识疾病的方法,也是在传统中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被广泛运用的辨证方法。目前中医临床中使用的多种辨证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平症辨证的基础之上。 《伤寒论》一书,也比较重视这种辨证论治方法,在全书的398个条目中,不涉及脉诊的辨证内容占了大部分(231条)。“平脉辨证”虽然是《伤寒论》一书的主导思想,但是,由于存在许多同脉异治,异脉同治,甚至舍脉从证等相反的例证——如同一“浮”脉,有以麻黄汤论治者(第51条),有以桂枝汤论治者(第45条),也有以五苓散论治者(第71条),还有以猪苓汤论治者(第233条);又如,同一“迟”脉,有以寒论者(第333条),有以阳气内陷而结胸论者(第134条),也有以谷瘅论者(第195条),甚至还有以大承气汤诊治者(第208条)——因而,给人们留下了《伤寒论》一书,以辨证论治为主导的印象。 辨证论治的方法,也为历代绝大部分《伤寒论》注家所重视:从唐代的孙思邈首先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开始,一直到清代的徐大椿,仍用“随证立方”这种彼此雷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中间虽然经过众多的研究者作了细密的探索,结果是,花费了一两千年的时间,绕了一个大圈之后,又回到了“以方类证”的出发点上。对《伤寒论》的继承,至今为止,一直停留在这一浅表的层次上。 2.辨证论治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局部器官的功能过程(异常为症候)受控于连续整体的能量(营卫运行与气化过程)过程,能量过程又受控于稳态控制(即阴平阳秘的权衡态)过程;这就使辨证论治的方法具有很难跨越疾病表面现象的局限性。古今中外,医学临床上经常发生的,对疾病错误的认识和治疗,几乎都是由这种表观局限的辨证诊疗方法造成的。

六经辨证论治头痛临证述要

六经辨证论治头痛临证述要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可以见于外感与内伤等多种疾病过程中。《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在论治外感病的过程中,涉及了头痛的证治,临床采用六经辨证论治与外感、内伤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头痛,更切合实用。以下试述之,不当之处,请指正。 1 《伤寒论》有关头痛证治的回顾 1.1三阳病皆可出现头痛 1.1.1太阳病头痛 ①头痛是太阳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太阳中风、太阳伤寒都会出现头痛,其特点是头项强痛。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②太阳头痛与足太阳经脉循行部位有关。《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是动则病冲头痛,……脊痛,……是主筋所生病者……头顖项痛……”。 1.1.2阳明病头痛 ①阳明头痛责之热,热邪循阳明经脉上攻,蒸于面,扰于清窍,发生头痛。“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②足阳明经脉循行于面是产生阳明头痛的基础。《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素问·热论》说:“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1.1.3少阳病头痛 ①少阳头痛其证以热为主。“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②少阳经脉循行于头之两侧与少阳头痛的发病密切相关。《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额痛……。”“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颜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 1.1.4阳经合并病头痛 三阳经脉皆行于头面,则阳经合并病也可以发生头痛。如“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 1.2三阴病惟厥阴病可见头痛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厥阴头痛与足厥阴肝经循行密切相关。《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水之寒者,五藏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火之热者,六府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刘渡舟 研究《伤寒论》的理论,可称丰富多采,美不胜收。如用六经六气、标本中见的理论,指导六经辨证论治之法的,则称之为“气化学说”而名称前茅。 在清代这个学说非常盛行,其代表人物则有张隐庵、张令韶、陈修园等人。 到了今天,“气化学说”,逐渐凋谢,濒于失传。有的学者,目之为

“形而上学”,反而对它加以批判。 我认为气化学说,是从中医的理论特点而产生。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六气人体的辨证法。成立一个学说,乃是发展中的精华结晶。为了慎重起见,所以不能轻率地把它一棍子打它。而仍有研究分析之必要。 张仲景在《原序》写道“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揭示了《伤寒论》的内涵,而有气化之机;“经络府俞,阴阳会通”,说出了天人之间而有互相沟通之理。 张仲景重视气化学说,事实俱在,胜如雄辩。 气化学说,如树之有本,水之有源,肇始于《内经》“七篇大论” 而以《阴阳大论》为篙矢。 张仲景把经络与气化有机地进行了结合,他在《伤寒例》中,一字不漏地引用了《阴阳大论》。不但发扬了气化学说,而且保存了旧论(《阴阳大论》)免于亡佚,这是一个伟大收获。 中医学离不开五运六气,而且中医的特点也就在此突出。我们天天讲风、讲火、讲湿、讲寒,为什么对《伤寒论》的气化理论,一听就勃然大怒,愤然而起呢? 《内经·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伤寒论重点整理(精.选)

《伤寒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题型:名词解释 1.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 病症的一种发病方式。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 2.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3.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题型:选择填空 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名机,出生于东汉末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现已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3.现今《伤寒杂病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但宋本现已无保存, 现存者只有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一是南宋成无几注解本,称为“成注本”。 4.第一个逐条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成无几。 5.《伤寒论》的体系特点:详于寒略于温。 6.《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 被誉为“方书之祖”。 7.《伤寒杂病论》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少 阳兼表证用药)等等。 8.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 病。”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 题型.名词解释 1、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即头痛项强之意。 2、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3、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 4、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 5、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6、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漏,渗泄不止。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

伤寒论表解

1 傷 寒 論 表 解 一、太陽病篇 性質-三陽皆屬熱證,太陽為三陽之表,故為表熱證。 提綱-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表虛-發熱汗出,惡風,脈緩-中風。 經證 表實-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傷寒。 溫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蓄水-發熱汗出,脈浮,小便不利-熱與水結。 蓄血-如狂發狂,少腹急結或鞕滿,小便自利-熱與血結。 表虛:解肌、調和榮衛 -桂枝湯。 表實:開腠、發汗散寒-麻黃湯。 蓄水-熱結膀胱,小便小利-五苓散。 如狂,少腹急結-桃仁承氣湯。 蓄血 發狂,少腹鞕滿-抵當湯。 少腹滿,證較緩-抵當丸。 1.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表實證不可用。 桂枝湯 2.酒客病-內有濕熱,不喜甘,得之則嘔。 3.服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以辛甘之品益助其熱。 麻黃湯-血弱,津虧,中寒,裏虛等證。 表閉-汗而不解,發熱惡寒,熱多寒少 不得小汗出,身必癢-桂枝麻黃各半湯。 形似瘧,日再發-桂枝二麻黃一湯。 府證 證候分類 治 禁

脈洪大,裏有熱-白虎湯。 汗出口燥,渴欲飲水-白虎加人參湯。 氣陰兩虛,身疼痛,脈沉遲-桂枝新加湯。 表未解而正氣傷 陽虛陰盛,晝日煩躁,夜而安靜,脈沉微-乾薑附子湯。 陽虛液傷,煩躁-茯苓四逆湯。 心陽虛,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桂枝甘草湯。 心陽虛,腎水上逆,臍下悸,欲作奔豚-苓桂甘棗湯。 陰陽兩虛,腳攣急,汗出惡寒-芍藥甘草附子湯。 陽虛水泛,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 胃中燥實,不惡寒,但熱-調胃承氣湯。 熱邪迫肺,汗出而喘,無大熱-麻杏甘石湯。 過汗傷津,內傳陽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白虎加參湯。 脾虛氣滯,腹脹滿-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2

论“六经皆有表证”

1026  环球中医药2017年9月第10卷第9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 2017,Vol.10,No.9 四学术论坛四 作者单位:102618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内一科 作者简介:胡婕(1979-),女,硕士,主治医师三研究方向:呼吸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三E?mail:xuanbitang@https://www.doczj.com/doc/a43633708.html, 论 六经皆有表证” 胡婕 【摘要】 ‘伤寒论“提出了六经辨证体系,讲述了外邪入侵机体的层层机制,提出了明确的理法方药三本文通过分析六经的特点和六经表证的发病机理,分别论述了太阳经表证二阳明经表证二少阳经表证二外寒直中太阴二少阴二厥阴病引起的表证三从而说明‘伤寒论“的表证并不仅仅局限于太阳经,而是根据六经传变,层层贯彻于整个六经三这种思路将对临床治疗起到重要启示作用三 【关键词】 六经; 表证; 伤寒 【中图分类号】 R241.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09.029 ‘伤寒论“认为,在外感六淫中,伤阳气最重的为寒气三‘伤寒论“在讲述寒气侵入人体之后,一般是按照由表及里,由浅至深的方向进行三所以,开篇即从太阳病讲起,如太阳病不愈,而转属阳明,继而少阳,三阳病不愈,继而转入三阴, 因此,‘伤寒论“的层次性非常强,在临证中仔细辨别,即可发现外寒在六经的哪个地方,从而随证立法用药三而在实际临床中,也会遇到特殊情况,在患者旧有宿疾,或者体质因素,或者久病体虚二阳气不足的情况下,寒气可以跳过太阳经,直中阳明二少阳,或者直中三阴经,毕竟,其他五经在体表也有广泛的经络分布,外寒完全可以通过这些经络侵入五经,不论是外寒顺六经逐层转移也好,还是寒邪直中六经,在六经的各个系统均可带有表证的特点三1 太阳病表证 太阳经是人体的第一道防御屏障,是最容易感受外邪的经络三太阳病的提纲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三”这里明确说明了外寒侵入体表的表现,寒气侵入体表肌肤,可以引起肌表畏寒;侵入太阳经,经络循行的头部二颈项部气血运行不通,不通则痛;人体正气浮到体表与外寒抗争,此时脉象显示浮脉三在这里仲景提出了风寒表实证的麻黄汤,还有风寒表虚的桂枝汤,均是感冒的代表方,如果运用得当,效如桴鼓三2 阳明病表证 阳明病的提纲是: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三”即阳明病是以便秘,胃肠不通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三阳明病可分为三大类: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三太阳阳明对应的方药是麻子仁丸,正阳阳明对应的是承气类方,少阳阳明对应的是大柴胡汤三 尤在泾[1]在‘伤寒贯珠集四阳明篇“提到: 太阳阳明者,病在太阳,而兼阳明内实,以其人胃阳素盛,脾阴不布,屎小而硬,病成脾约,于是太阳方受邪气,而阳明已成内实也三”其对应的麻子仁丸方证: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三”趺阳脉即是胃脉,胃脉浮代表外寒入侵,阳气升到体表与其抗争三趺阳脉涩,代表胃气与寒相搏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胃肠功能受到制约,气血不通三 成无己[2]在此精彩讲到: ‘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三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三”成无己讲了水的运行分布,外寒直入阳明,约束了脾胃功能,使津液不能在肠道分布,多余的水液从膀胱而出,故出现大便难,小便数的情况三 在实际临床中,经常见到感冒伴有便秘的情况,患者既有表证,又有大便难的里证三而且这种便秘多以前硬后溏,或者大便干球的情况出现,这是外寒将脾胃运化功能束缚住,使水液不能下布的结果,而且脾胃功能受制,胃肠运动能力减弱,大便的传导明显延迟,因此便秘更加严重三麻仁丸方中的杏仁既能宣肺解表,又能润肠,火麻仁二白芍和蜂蜜有濡润,增加津液的作用,大黄二枳实二厚朴有增加胃肠动力的作用,诸药同用,表里兼治三3 少阳病表证 少阳病的提纲是: 口苦二咽干二目眩也三”当寒邪进入半表半里时,寒热往来,正邪相争,既不能通过发汗来引寒邪外出,也不能通过吐下来驱邪,只能和解之三所以,张仲景提出了小柴胡汤三方中柴胡二生姜走少阳经,解表散寒;党参二炙甘草二大枣扶助人体正气,使寒邪不内陷;半夏散郁里之结气;黄芩清郁热,诸药同用,引半表半里之寒邪外出三小柴胡汤即是少阳病表证的代表方三 而柴胡桂枝汤更是进一步说明了太阳少阳并病的方剂三 ‘伤寒论“146条: 伤寒六七日,发热二微恶寒,肢节烦疼,微

六经气化学说

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学说。其基本内容是根据《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中六经标本中气理论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经移植与发挥用来分析阐述《伤寒论》六经病发生发展及证治规律。这一学说推动了《伤寒论》的研究及学术思想的发展。 1、气化学说的渊源 气化学说渊源于《素问》中由王冰补充的运气七篇大论,《素问·六微至大论》载:“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阐述了自然界六气阴阳消长生克制化的规律,即三阴三阳以六气为本,六气以三阴三阳为标。其六气标本中气从化规律,即具有互为阴阳表里制约相配关系的六气如何从标从本从中气运化。 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又有阐发,如金·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大凡治病,必先明标本,……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谓之标也。”张子和《儒门事亲》编成“标本中气歌”:“少阳从本为相火,太阴从本湿上坐;厥阴从中火是家,阳明从中湿是我;太阳少阴标本从,阴阳二气相包裹;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明·张景岳《类经图翼》描绘了“标本中气图”,以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为标居表,表里相络者为中气居中,六经六气各有所从所主不同。论述了人身经络脏腑与六气标本中气相应的关系。历代医家对于阴阳标本中气理论的论述,对后学研究人体生理和治疗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2、《伤寒论》的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创始人为清代张志聪与张令韶二人,而以张志聪为主。张氏将《内经》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与天人相应等理论用来阐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如他在《伤寒论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阳三阴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在《侣山堂类辩·伤寒论编次辩》中也指出“天有六气,地有五行,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兼有此五行六气。”强调三阳三阴之气与天之六气相应的观点。张氏论述了六气与六经病的关系,其曰:“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则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于经。世医不明经气,言太阳便曰膀胱,言阳明便曰胃,言少阳便曰胆。迹其有形,亡乎无形,从其小者,失其大者。”又指出“所谓六经伤寒者,病在六气而见于脉,不入于经俞,有从气分而入于经者,什止二三。”也就是说张氏所说的六经病,早期大多是“气与气相感”的六经之气为病,而不是经络本身的病变。继则才从气分入于经络,但只是十之二三。 张氏认为人身之六气,内生于脏腑,外布于体表,“君相二火发原在肾,太阳之气生于膀胱,风气本于肝木,湿气本于脾土,燥气本于胃金。”而后各循其经,分主所属皮部:太阳在背,阳明在胸,少阳在胁,太阴在腹,少阴在脐下,厥阴在季胁少腹之际。在六气中惟太阳之气不仅主皮部,还主通体。盖太阳之气外统一身之皮毛,内合五脏六腑,为肤表之第一层。六气运行于皮

伤寒论整理第二版

伤寒 :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直中 :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 胸胁苦满 :苦,用作动词。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谵语 :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合病 :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并病 :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 坏病 :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 热越 :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 阳浮而阴竭 : 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 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 荣气和 :荣气,即营气。和,平和,即正常。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 口不仁 :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 口中合 :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消渴

: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 水逆 :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虚烦 :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 协热而利 :协,合也。热,指表热。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 酒家 :指嗜酒之人 喘家 :指素患喘疾之人 目瞑 :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恍惚心乱 :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清谷 :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心中懊憹 :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藏结 :证候名。藏亦作脏。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 痞 :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剂颈而还 :剂通齐。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 脾约 :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

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

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 刘渡舟 在明、清两代,一些杰出的医家,如张景岳、程钟龄、江笔花等人,他们从六经辨证中抽出阴阳两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当时受到医家的重视和欢迎。后来又加以发展和完善,才成为现在的八纲辨证。从江氏的《表里虚实寒热辨》之文,还可看出当时的提法,只是阴阳称纲,然表里虚实寒热犹未被提到纲的高度。 江氏说:“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而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夫里为阴,表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良医之救人,不过辨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他的说法和张景岳的“两纲”、“六变”的主张基本相似。可以说,这是八纲辨证体系形成前的雏形阶段。我们今天重温八纲辨证体系的发展和临床运用情况,作为我们的参考和借鉴,也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八纲辨证的思想,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而在《伤寒论》中六经与八纲则又是紧密相连、密切结合、缺一不可的。这是因为,六经是物质的,是脏腑经络的概括,辨证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所以诸病不能越出六经的范围。然而六经的证候表现,也不能离开八纲分证的规律,所以二者必须相结合才能完善地用于临床辨证。现将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相结合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阴阳 《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故阴阳两纲,既为六经之纲,又是八纲之纲,用以统摄诸证及其发展变化。 1. 太阳病 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而有阴阳之分。 若脉浮发热而恶寒的,则为病发于太阳,叫做阳证。 若脉沉,无热而恶寒的,为病发于少阴,则叫阴证。 2. 阳明病 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故有阴阳之分。 若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则为病发于阳明,叫做阳证; 若阳明中寒,内转太阴,而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出凉汗,大便初硬后溏,为病发于太阴,则叫做阴证。 3. 少阳病 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而有阴阳之变。 若其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为病发于少阳,则叫做阳证。 若见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舌苔黑滑,为病发于厥阴,则叫做阴证。 六经为病,皆有阴阳两方面的问题。于此用对立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则叫做二分法的思想。夫能分则能辨,由此也才能统摄六经,进而辨清表里、寒热、虚实等证。 由上述可见, 阳经之病,多发于六腑,因腑为阳,气血充盈,抗邪有力,故以各种热象为特点;

伤寒论大题总结

1.太阳病证型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伤寒论》对太阳病的分类主要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和太阳温病三个类型。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都是感受风寒之邪所致,属于表寒证。但是太阳中风因患者腠理疏松,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脉症依据;太阳伤寒因患者腠理较为固密,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或未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身疼痛,脉浮紧等为脉症依据。太阳温病是感受温热之邪所致,属于表热证,受邪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口渴,不恶寒(或微恶寒)脉浮数等为脉症依据。 2.太阳病中风证和太阳病伤寒证的证候特征与组方特征是什么? 太阳中风证以汗出、脉浮缓为证候特征,揭示了感受风寒之邪后,卫强营弱的病理特点,其治疗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法,以桂枝汤为代表方。桂枝汤的组方特征是以辛温的桂枝与苦平的芍药等量相伍,以桂枝解肌祛风以治卫强,以芍药补养营阴,以治营弱。二者相伍,有调和营卫之功。 太阳伤寒证以无汗、身疼痛、脉浮紧为证候特征,揭示了感受风寒之邪后,卫闭营郁的病理特点,其治疗以发汗解表为法,以麻黄汤为代表方。麻黄汤的组方特征是桂枝与麻黄相伍,麻黄为君,发汗解表,伍以桂枝为臣,以加强开腠发汗之功,使其成为辛温发汗之峻剂。 3.大青龙汤证的主要症状着眼在哪二点?为什么? 大青龙汤证的症状,主要体现在“无汗”与“烦躁”二点。无汗为伤寒表实,烦躁为寒邪郁闭过重,致使阳气内郁化热,内扰胸中所致。从而形成大青龙汤证外寒内热的病机。 4.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简要地概括为哪二点?或然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病因病机的精要概括。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又为水之上源,中焦与肺有寒痰水饮,又复感风寒,内外合邪,故形成本证外寒内饮的病机。 或然证为“或渴(饮不化,津不滋),或利(肠清浊不分),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气滞),或喘” 6.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人参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均治下利,如何区别运用?

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

总论 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作者:张机,字仲景 共有:十卷,二十二篇,一百一十二方 2、首次整理;魏晋王叔和 首次校正:宋朝林亿 首次注解:宋金成无己 通行本: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 3、“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 发的疾病。 4、直中: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发病于三阴。 合病: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并病: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之分者,称为“并病”。 两感: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少阴两感。 太阳病篇 病邪:寒邪 八纲:表、实、寒——阳证 病位:在表 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受邪 【纲要】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 1、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直视:双目前视,眼球转动不灵。 再经:第二经。 【中风表虚证】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2、桂枝汤煎服法: ①微火煮;②啜热稀粥;③温覆;④发汗适度;⑤根据病情用药;⑥禁忌。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凤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针药并用)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灵活运用) 4

六经辨证的理论定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

六经辨证的理论定义: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條經脈 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主要用于外感病的 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 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为汉代张仲景所创立,论述见于他所撰著的《伤寒论》。该辨证 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于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它把疾病过程分为阴 阳两类,即三阳和三阴。三阳病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病证即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凡邪盛正气未衰,多属三阳病证,治疗当以祛邪 为主;凡正气虚衰,多属三阴病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六经病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即少阳为邪气由阳入阴之枢),太阴、少阴、厥阴统 属于里。不仅如此,六经病证又是经络、脏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其中太阳、阳明、少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所以说 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临床上当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HTK〗八纲辨证运用。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病邪侵袭人 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与也针对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尚有不同。 太阳病证 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而人体卫气具有抗 御病邪侵袭的功能。外邪始袭人体,则正邪相争于表,导致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治当解表。但由于患者体质有强弱不同,病 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所差异,故太阳病证尚须进一步辨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还是太阳伤寒(表实),主要凭据恶风或恶寒,脉浮缓或浮紧,尤其是有汗或无汗加 以区别。表虚证有汗,主要是由于患者伤于风邪,卫表受伤,腠理疏松,卫不护营,营阴外泄而汗出,治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代表方为桂枝汤。表实证无汗则因 外感寒邪,卫气被遏,腠理闭密,毛窍收敛而致,多兼见咳嗽、气喘等肺气不宣表现,当用麻黄汤以散寒解表、宣肺平喘。 阳明病证 阳明是正邪斗 争的极期,主要反映胃肠病变。多由太阳病治疗失误,邪热内传入里,伤津化燥而燥结成实所致,或因燥热之邪直犯阳明而成。根据证候特点的不同,阳明病证有阳 明经证和腑证之分。阳明经证系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无燥屎内结,以大汗出,大热,大渴而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为辨证要点,治宜清热生津,方如白虎汤。若 阳明里热与燥屎相结便成阳明腑证,既可见身热,汗出连绵,日晡(下午3~5时)潮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等里热炽盛表现,又可有腹满疼痛拒 按,便秘等腑气不通之象,甚则燥热之邪挟浊气上攻心神而见烦躁,谵语,或神志不清,治宜清热攻下,可选用不同的承气汤。 少阳病证 多由太阳 病发展而来,亦有初起即为少阳病证者。此时邪气尚存而正气已伤,邪正多相持于表里之间。如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正邪分争便寒热交替出现,所谓“寒热往 来”。因而少阳病的特点是既非发热与恶寒并见、全身疼痛之表征,亦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之里证,而多伴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 食,脉弦等少阳经气不利、胆气犯胃、气机不畅之症。故治法不若太阳病解表可愈和阳明病“清”、“下”可痊,而须和解少阳,即一面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张仲景在系统地总结与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完成了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辨证论治的专书——《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时我们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教材书上对于六经的定义是: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于六经之每一经又分为手足二经,因而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笔者认为六经的概念可以更广泛。六经包含六经之气之意,六经脏腑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本。如阳明胃土属于燥土,土含湿气,当胃显燥气时,临床上就是胃阴受损,脾与胃为表里经脉脏腑,脾显湿气时,临床上就是脾失健运,脾生湿。由此当我们再进行六经辨证时,就可以联系各个脏腑所属经气分析病症,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义伤寒为一切热病的总称,理解“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对六经概念的明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的地掌握六经辩证。在掌握六经辩证之前我们要明确,脏腑,气血津液是其物质基础,经络是其络属联系,气化是功能活动,气化反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现象。气化离开了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映不出其功能活动。所以六经辩证的实质是把脏腑气血津液、经络、气化三者有机结合,再综合病因属性,病势进退,缓急等,从宏观着眼,对外感疾病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疾病的方法与体系。在学习六经辩证时除了联系脏腑经络辨证,还要联系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六经辨证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方法。因为外感病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正邪交争的临床反映,正邪斗争的消长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的病位与证候性质,所以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六经辩证的内容包含于八纲辨证之下。 对于六经辨证的更好地理解与剖析有助于我们对《伤寒论》的学习,继承和发扬《伤寒论》的精华,使之为中医药发展再作贡献,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作贡献。

伤寒论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一)A1型题 1.《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 A.春秋时代B.西汉末年C.战国时代D.晋代E.东汉末年 答案:E 2.《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林亿 E.华佗 答案:C 3.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 A.孙思邈 B.王叔和 C.成无己 D.林亿 E.柯韵伯 答案:C 4.《伤寒论》中并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答案:B 5.《伤寒论》中合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答案:C 6.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 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D.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 E.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 答案:B 7.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 A.循经传 B.表里传 C.直中 D.并病 E.合病答案:B 8.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

A.直中 B.并病 C.表里传 D.两感 E.越经传 答案:D 9.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 A.113首 B.112首 C.111首D.397首 E.245首 答案:B 10.关于《伤寒论》一书主要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的证治 B.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及部分杂病的证治 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的证治 D.全面论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 E.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答案:B (二)X型题 1.“伤寒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伤寒论》的版本及流传情况 B.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 C.《内经》的成书年代 D.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E.《伤寒论》的学术发展史 答案:ABDE 2.构成“伤寒学”的要素包括: A.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内容 B.长期的学术发展史与不同的学术流派 C.大量的研究文献与一定数量与水平的研究队伍 D.资金与硬件条件的支持 E.在中医学的学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答案:ABCE 3.《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包括: A.《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汤液经》 E.《甲乙经》 答案:ABCD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标准表格.doc

翕翕发热12 邪在肌表头痛发热13 调和营卫桂枝汤营卫不和时发热自汗出54 发热汗出95 寒邪束表头痛发热35 发汗解表麻黄汤无汗发热46 表邪怫郁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3 解肌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 表邪未解形似疟、一日再发25 解肌疏邪桂枝二麻黄一汤 表邪未解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7 解表清热桂枝二越婢一汤郁热在里 卫阳受遏 翕翕发热、无汗、心下微满痛28 和里化饮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发热 内停水饮 表症 40 风寒束表发热而咳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心下有水发热不渴41 风寒束表热汗烦躁38 解表发越大青龙汤 邪郁肌表身热恶风99 解肌清热小柴胡汤 表邪未解发热微恶寒146 解表散邪柴胡桂枝汤 阳虚感寒反发热、脉沉者301 温阳解表麻黄细辛附子汤 表邪未解 中风发热74 发热汗出244 化湿解表五苓散水湿不化 头痛发热386 表邪未解 头痛发热、心下因鞕134 泻结和表大陷胸汤邪热结胸 热入血室续得寒热,发作有时144 清热化瘀 小柴胡汤热郁表里呕而发热379 清热散邪 表邪入里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165 泻热解表大柴胡汤结滞中脘 热郁胸中烦热,胸中窒77 清热解郁 栀子豉汤余热不清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228 清宣余热 热郁胸膈身热不去,微烦者80 清热除烦栀子干姜汤 发热 发热汗出者? 里证236 活瘀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湿热瘀蒸 伤寒身黄发热261 消热利湿栀子柏皮汤血瘀在里发热七八日?有瘀血257 化瘀清热抵当汤 水热内蓄若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223 滋阴清热利水猪苓汤 热瘀下焦伤寒有热,少腹满126 下血退热抵当丸 胃热炽盛主里俱热?欲饮水数升者168 清热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此表有热176 辛寒清热

《伤寒论》太极三部六经辨证

《伤寒论》太极三部六经辨证 《伤寒论》对纵横三部六经的论述: 张仲景在辨证论治中,非常注意分辨三部证。 一是辨横向三部为表证、里证、还是半在外半在里证。如46条、124条“表证仍在”,61条、l70条“无表证”,252条、257条“无表里证”,74条“有表里证”,l48条“此为半在里半在外”。还有横向阳仪表部的太阳少阳合病、并病,少阳、厥阴的白虎汤证及小柴胡汤证,阳明少阴的承气汤证。 横看则可得到太阳少阳并病和合病,纵看则可得到太阳阳明并病和合病,而现在的《伤寒论》教材得不到解释,就把它们放到“备考条文”了。 太阳少阳合病、并病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讝语,脉弦,五日讝语不止,当刺期门。(142条)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150条)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171条)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条) 按:太阳少阳合病并病,不可汗下,以针刺和解为主。 附《内经》横向部的论述: 阳仪系统:如《素问?阴阳类论》说:“三阳(太阳)一阴(厥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太阳伤于寒,厥阴阳气不升则不能防御太阳寒邪。)“一阴(厥阴)一阳(少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脾土。” 《素问?阴阳别论》说:“一阴(厥阴)一阳(少阳)结谓之喉痹。”(厥阴少阳没有了春升少阳之气,阳虚寒盛,阴火暗起,必病脾土。) 阴仪系统:如《素问?阴阳类论》说:“二阴(少阴)二阳(阳明),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少阴之上,热气主之,火热必克肺金。肺为水之上源,母病及子,下源必亏而脉沉。心火不生脾土,土焦伤脾而病四肢。燥热伤阴,神明受伤,故生骂詈癫狂。)“二阳(阳明)三阴(太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脾肺之病) 《素问·调经论》明确提出病位有上下、左右、内外之分。《灵枢·百病始生》则提出“上下中外,分为三员”。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云:“盖人身大体自纵而言,则以上、中、下为三部;自横而言,则以表、里、半表半里为三部。” 二是辨纵向三部为上焦证、中焦证、还是下焦证。如243条“属上焦”,230条“上焦得通”,159条“理中焦”,145条“无犯胃气及上二焦”,124条“热在下焦”,159条“利在下焦”,282条“下焦虚有寒”。还有纵向上焦部的太阳阳明合病、并病。 太阳阳明合病并病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36条) 太阳、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条)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证不罢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