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气管插管术配合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气管插管是医院常用的急救技术操作之一,也是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通气最有效的方法,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通畅,及时吸痰,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点。
在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起着重要作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插管,建立有效通气后,如果护理不当,就容易发生感染,影响病人的呼吸,危机病人的生命,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早恢复呼吸功能。
标签:气管插管;护理1气管插管病人的卧位与基础护理正确合理的卧位,不但能使病人舒适,还能避免造成气管插管的异常扭曲,损伤器官粘膜,一般采用去枕平卧位,头可偏向一侧或头部稍微后仰,每1~2h 变换头部位置,以变换插管的压迫部位,防止局部损伤。
头部后仰则主要是为了减轻插管对咽后壁的压迫,同时防止插管脱出。
气管插管病人由于机体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以及口腔分泌物增多,易诱发阻塞性肺不张,应做好病人的预防性护理。
首先采用叩背,促进分泌物排出,应每2h翻身叩背1次,每次5min左右,如果病人清醒可在叩背时嘱其咳嗽并给予吸痰,每次翻身后要检查呼吸机管道是否脱落、漏气、扭曲以及呼吸机运行是否正常。
对于昏迷或肢体活动受限的病人要经常给予翻身,以减轻皮肤受压并按摩,应用气垫床,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的发生。
同时对气管插管病人应注意口腔清洁,每日进行两次的口腔护理。
2呼吸道的湿化与吸痰的护理合理的呼吸道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吸痰的基础。
气管插管术后,病人被迫呼吸道开放,空气未经鼻腔的过滤、湿润作用直接进入呼吸道,加之吸氧导管自上而下吹入氧气,易使痰液干绸结痂。
因此气道湿化很重要,必须加强化。
要经常检查呼吸机湿化器内蒸馏水高度和是否正常工作,对痰液粘稠的病人可进行由气管插管处每小时注入生理盐水3~5ml,还要及时吸痰防止痰液涌堵。
同时,保持病室的温度、湿度,避免病人着凉造成呼吸道炎症,亦能减轻呼吸道黏膜干燥。
气管插管病人应单居一室,病室内温度以18~22。
第1篇一、演练背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管插管技术在抢救危重患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气管插管脱出是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种紧急情况,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插管脱出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插管脱出的认识,增强应急处理意识。
2. 熟悉气管插管脱出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三、演练组织1. 演练指挥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
2. 演练小组:由呼吸内科、急诊科、ICU、护理部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3. 模拟患者:由医院志愿者扮演。
四、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五、演练地点医院ICU病房六、演练场景患者因急性呼吸衰竭需进行气管插管治疗,插管后2小时,医护人员发现气管插管脱出。
七、演练流程1. 发现气管插管脱出- 模拟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症状。
- 当班护士立即通知医生,医生检查发现气管插管脱出。
2. 启动应急预案- 医生立即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并向演练指挥小组报告情况。
- 演练指挥小组确认情况后,下达应急处理指令。
3. 紧急处理- 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 快速准备备用气管插管,并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
- 在等待备用气管插管的同时,尝试将脱出的气管插管重新插入。
- 如重新插入失败,立即进行紧急气管切开。
4. 后续处理- 成功插入气管插管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呼吸稳定。
-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其他并发症。
- 对医护人员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八、演练评估1. 应急响应时间:记录从发现气管插管脱出到开始紧急处理的时间,评估应急响应速度。
2. 操作正确性:评估医护人员在紧急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是否正确、规范。
3. 团队协作:观察医护人员在演练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情况,评估团队协作能力。
急诊科紧急气管插管术的护理配合和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全和护理体会。
方法:对急诊入急危重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对急危重患者的紧急气管插管均收到较好效果。
结论:对急诊急危重患者的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危重;紧急气管插管;配合;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63-02紧急气管插管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一项非常实用而重要的措施。
适应症包括心跳或呼吸骤停、气道不能防止误吸、缺氧或通气不足、气道阻塞。
它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畅通呼吸道和建立有效呼吸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是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最熟悉的抢救操作技术之一。
从2009年1月~2011 年12 月我们配合医生共对156例急诊危重患者实施紧急气管插管术,本组资料一共156人,其中男105 例,女51例,年龄在14-93岁之间。
其中呼吸、心跳骤停52例,心源性休克9例,重型颅脑损伤12例,脑血管意外9例,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肺损伤23例,ii型呼吸衰竭16例,哮喘持续状3例,农药中毒6例,异物窒息7例,创伤性休克5例,溺水2例,气体中毒7例,癌症晚期5例。
156例患者均实施紧急气管插管术,全部均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100%。
现将紧急气管插管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1.术前准备1.1 用物准备:喉镜(视病人具体情况选不同规格、型号)、气管导管(长度及粗细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导管管芯用细金属条(铜、铝、铁丝均可)、牙垫、喷雾器(内装1%地卡因或其它局麻药)、10ml注射器及注气针头、血管钳、宽胶布、消毒凡士林、无菌手套、听诊器、吸引器、吸痰管、人工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必要时备四肢约束带。
1.2 床位准备:床头搬离墙1米左右,取下床头板1.3 病员若清醒,应向病员及家属解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及家属的理解;若病员意识障碍得向家属解释;若病员为三无人员,抢救工作应向院值班汇报.1.4 病员体位摆放:病员取仰卧位,头尽量靠近床头,有义齿应取下,清除口鼻腔咽喉分泌物。
气管插管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或进行机械通气。
在进行气管插管时,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气管插管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的多个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临床操作并提供有效的护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气管插管的定义和目的。
气管插管是通过将一根塑料管(气管插管管)插入患者气管,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使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得以有效进行。
它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情况,包括手术、重症监护和紧急救治等。
在进行气管插管之前,护士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和药物。
这些设备包括气管插管管、呼吸机、吸痰器、气囊注射器等。
药物方面,常用的有镇静剂、肌松药和抗生素等。
在准备过程中,护士还需要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其符合使用标准,并准备好备用设备以应对可能的问题。
在插管过程中,护士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
这包括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护士还需要将患者嘴部和鼻孔周围的皮肤清洁消毒,并使用无菌巾覆盖患者的腹部和胸部,以确保操作区域的无菌状态。
在插管完成后,护士需要确保气囊封闭并充气,以防止漏气和误吸。
同时,护士还需要调整气囊的充气压力,使其适应患者的需要,以减少气囊对患者气道的刺激。
另外,护士还需要检查气囊的充气压力是否合适,并调整适当的气道压力,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正常氧气供应。
在气管插管后的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
护士还需要定期抽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预防肺部感染。
此外,护士还应定期更换气囊和气管插管管,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预防感染的发生。
除了基本的护理措施之外,护士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这包括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以减轻其不适和焦虑感。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一些舒适的措施,如调整床位的角度、轮换体位和按摩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总结起来,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对患者的护理要求十分严格。
气管插管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提供氧气和药物。
在进行气管插管时,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确保气管插管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进行气管插管之前,护士需要准备以下内容:1. 检查设备:确保插管设备完整,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设备包括插管管道、气囊、吸引器、氧气供应器等。
2. 消毒准备:插管器械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士应遵循正确的消毒流程,并确保设备在插入患者之前是干燥的。
3. 术前准备:与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诊断及治疗信息。
确保患者了解和理解即将进行的插管过程,并获得必要的同意。
二、插管过程插管过程需要严谨和细致的操作,以确保插管的成功和患者安全。
以下是插管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1. 保持患者舒适:在插管前进行适当的镇静和麻醉处理,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不适感。
2. 保持通气道开放:在插管前,使用吸痰器清除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确保通气道通畅。
可以使用气管内吸引技术或通过口腔进行吸痰。
3. 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特征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
插管过程中,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插管的进程,确保正确放置在气管内。
4. 气囊充气:插管尖端上的气囊需要充气,以确保插管的稳固性和密封性。
护士应在插管过程中适时充气,并确保气囊充气量适中,避免过度或不足。
5. 监测呼吸和氧气供应:插管完成后,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气供应。
确保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正常,并根据需要调整氧气流量。
6. 固定插管:使用适当的固定带将插管固定在患者的脸部或颈部,以防止插管脱落或移位。
固定带应紧密而又不过紧,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插管的稳固性。
7. 建立通气道排痰系统:在插管时,护士需要建立通气道排痰系统,以便于患者分泌物的排除。
气管插管护理措施以气管插管护理措施为标题,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气管插管护理的相关内容。
一、气管插管的定义和适应症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指将一根软性管道插入患者的气管,以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气体交换。
气管插管适应于以下情况:呼吸道受阻,无法保证气体交换;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手术的患者等。
二、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1.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情况,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气管插管。
2.准备插管器械:准备好所需的插管器械,包括呼吸机、气管插管、喉镜、吸引器等。
3.患者的准备:患者需要保持清醒,准备好插管所需的姿势,如头后仰等。
三、气管插管的操作步骤1.消毒准备:对插管器械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
2.麻醉: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减轻不适感。
3.插管:将气管插管缓慢插入患者的口腔,通过喉部进入气管。
插管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患者的牙齿和口腔黏膜。
4.固定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的面部,以防止插管脱落或移位。
5.连接呼吸机: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
四、气管插管后的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保持通气道通畅:定期吸痰,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预防气道阻塞。
3.定期更换气管插管:根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定期更换气管插管,避免滋生细菌感染。
4.保持插管部位清洁干燥:定期清洁插管部位,保持干燥,预防感染。
5.观察和处理并发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如误吸、肺炎等,及时处理。
6.合理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7.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和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五、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及处理1.误吸:出现误吸时,应立即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2.肺炎: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清洁,预防细菌感染。
3.插管脱落或移位:及时固定插管,避免脱落或移位。
4.声带损伤:插管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声带。
1 / 4文档可编辑
紧急气管插管术配合及护理
在急诊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当病人呼吸心搏骤停、呼吸衰竭、呼吸抑
制和窒息等危急状况时,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以利于保
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病人赢得抢救和治疗时
间。医生行气管插管术,护士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操作程序,积极准确的配合,
能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气管插管方式:均应用咽喉镜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
一、 用物准备
喉镜治疗盘:大小型号的咽喉镜一套(灯光明亮),气管导管内芯1根
或2根,牙垫1个或2个(用5 mL注射器去掉乳头部分代替);各种型号的一
次性气管插管导管各5根,一次性5 mL注射器数个,一次性无菌硅胶吸痰
管数根,一次性无菌手套2副,一次性口罩、帽子,胶布一卷,听诊器1
个,开口器1个,无菌容器和生理盐水(吸痰用),简易呼吸器2套,大小面
罩各2个,呼吸机备于床旁,吸痰、吸氧装置完好备用。注意:一次性用物
要固定放置,检查有效期,使用后及时补充。
二、气管插管前的准备
(一) 体位准备
取下床头板,病人取仰卧位,头部尽量靠近床头,如有活动义齿应取下,检
查牙齿有无松动,注意保护,清除口鼻腔、咽喉部分泌物。将病人头向后仰,
使口、咽、喉三轴线尽量重叠,插管径路接近为一条直线,如喉头暴露仍不
好,可在病人肩背部或颈部垫一小枕,使头尽量后仰。疑存在颈髓损伤病人,
需两人配合,1人插管,1人保持持续的线性牵引。
2 / 4文档可编辑
(二)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型号适宜的喉镜及气管导管
认真检查咽喉镜及灯泡的亮度和导管气囊有无漏气。插入导管芯备用,长度
以插入导管后其远端距离导管开口0.5 cm为宜,严禁导管芯的前端露出气
管导管的斜口端,否则可引起咽喉、气管损伤,并利用管芯将导管前端保持
一定的弯度,有利于导管进入声门。
(三)向清醒病人及家属、昏迷、危重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并交代病
情详细说明气管插管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抢救措施,但在插管过程中可能出现
不适感和意外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减少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使
其积极配合抢救。
三、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医护配合
医生用右手食指推开病人下唇,拇指推开上唇,使口张开,左手持喉
镜,从病人右侧口角插入至咽喉部时,护士立即将准备好的吸痰管与吸引器
连接好,传递给医生,及时吸出咽喉部的痰液、分泌物、血液等,保持呼吸
道通畅,便于插管的顺利进行。如遇到比较胖、脖子粗、短,声门不易显露
的病人,护士可以用手指按压病人的喉结节以帮助声门显露。待喉镜暴露声
门时,护士传递带管芯的气管导管,医生用右手将气管导管前端对准声门,
轻柔地随导管沿弧形弯度经声门插入气管内,过声门1 cm后,护士协助将
管芯拔出,否则易造成气管损伤。医生将导管继续旋转深入气管,成人3 cm~
4 cm,小儿2 cm为宜,过浅易致导管滑出,过深则易插入一侧支气管。导
管插入气管后,护士于气管导管旁置牙垫,医生随后退出喉镜。若气管内有
分泌物时,护士再次配合医生吸出。医生将耳靠近导管外端,感觉有无气体
进出;若病人呼吸已停止,护士应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气管导管挤压给氧,观
3 / 4文档可编辑
察双侧胸廓起伏情况,并用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注意是否对称。如果呼吸
音不对称时,可能为导管插入过深,进入一侧支气管所致。应及时将导管稍
后退,直至双侧呼吸音对称,可避免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确定导管插入
气管后,医生用手固定气管导管及牙垫,护士用备好的长胶布妥善固定导管
及牙垫,并用注射器向导管气囊内注入3 mL~5 mL空气。注气量不宜过大,
以气囊恰好封闭气道不漏气为准,以免机械通气时漏气或呕吐物、分泌物倒
流入气管。观察记录气管导管距门齿处的刻度,将病人头部放平,取合适体
位,以减轻插管对咽后壁的压迫。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球囊或呼吸机行人
工机械通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呼吸机参数,对心跳停止者行胸外按压或电
除颤并给予药物治疗。护士清理用物,继续配合抢救。
四、体会
气管插管是畅通呼吸道和建立有效呼吸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急诊
科医护人员必须熟悉掌握的操作技术之一。紧急气管插管术即避免了因被动
等待麻醉科医师来而延误时间,也为后续的抢救与安全护送提供了有力保
障,术中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能有效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
实际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平时每班加强对气管插管用物的检查,保证功能良好,使插管用
物处于备用状态,一旦病人需要紧急气管插管时,能迅速进行气管插管。
(二)护士要熟悉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对医
生在插管时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协助处理,以提高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
(三)插管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呼吸、心搏骤停时要迅速进行心
肺复苏的抢救。这样,为病人获得更好的救治质量提供了必备条件,在急诊
4 / 4文档可编辑
工作中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