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1节 醇 酚(第2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31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 酚一、进行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配制体积比为1∶3的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时,要注意在烧杯中先加入95%的乙醇,然后滴加浓硫酸,边滴加边搅拌,冷却备用(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2.加热混合液时,温度要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温度低,在140℃时主要产物是乙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 ――→浓H 2SO 4140℃CH 3CH 2OCH 2CH 3+H 2O 。
3.由于反应物都是液体而无固体,所以要向烧瓶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发生暴沸。
4.温度计要选择量程在200℃~300℃的为宜。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置于反应液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液的温度。
5.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乙烯中的CO 2、SO 2等杂质,防止干扰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
二、醇的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有哪些规律? 1.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醇分子中,只有连有—OH 的碳原子的相邻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若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或与—OH 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如CH 3OH 、(CH 3)3CCH 2OH 、],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醇的催化氧化规律(1)形如RCH 2OH 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醛(或羧酸)。
R —CH 2OH ――→Cu 、O 2△R —CHO R —CH 2OH ――→KMnO 4、H+R —COOH(2)形如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酮。
(3)形如的醇,一般不能被氧化。
三、苯酚又叫石炭酸,它是酸类物质吗?为什么显酸性?苯酚显酸性,是由于受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比醇羟基更活泼。
苯酚的羟基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
但是苯酚不属于酸类物质。
在应用苯酚的酸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苯酚具有弱酸性,可以与活泼金属(如Na)发生反应。
2.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第二节 醇 酚 第1课时 醇教材梳理·概念认知知识点 一醇的概述 1.醇、酚的概念(1)醇:羟基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如乙醇CH 3CH 2OH ,苯甲醇。
(2)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如苯酚:、邻甲基苯酚:。
2.分类根据醇分子所含羟基的数目,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1)一元醇: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羟基的醇。
由烷烃所衍生的一元醇,叫做饱和一元醇,通式为C n H 2n +1OH ,可简写为R —OH 。
(2)二元醇和多元醇分子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醇。
如:乙二醇CH 2OHCH 2OH 、丙三醇CH 2OHCHOHCH 2OH 。
3.几种常见的醇4.醇的物理性质(1)沸点①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③碳原子数目相同,羟基的个数越多沸点越高。
(2)溶解性①醇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
②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互溶。
这是因为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
【易错辨析】(1)乙醇比丙烷、丙烯的沸点低 (×)(2)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3)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H3CH2OH>CH3CH2CH3(√)(4)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羟基化合物一定为醇 (×)(5)醇的熔、沸点高于相应烃的熔、沸点,是因为醇分子间形成氢键(√)(6)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常作消毒剂(×)【关键点拨】(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因为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2)碳原子数目相同的烃,羟基的个数越多,可以形成的氢键个数越多,沸点越高。
(3)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羟基化合物不一定为醇。
如果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生成的产物为酚类物质。
(4)一般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醇的类型以及其分类标准2.认识醇的物理性质3.掌握醇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表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醇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醇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课时安排:三课时组织教学:引入: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请同学们将它们组合成含有—OH的有机物。
CH3——CH2—,—OH ,。
分析讨论:第一类—OH直接与烃基相连的;第二类—OH直接与苯环相连的。
【讲解】: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把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相同点:官能团都是羟基不同点:酚中的羟基直接和苯环相连,醇是羟基直接和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过渡】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OH),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有关知识一、醇1、醇的分类一元醇:分子种植含有一个羟基的醇。
如CH3OH 、CH3CH2OH 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2n+1OH二元醇: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的醇。
如CH2 OH CH2OH 乙二醇多元醇:分子中含有三个羟基或多个羟基的醇。
如CH2 OH CHOH CH2 OH 丙三醇【思考与交流】请仔细阅读对比教材P49页表3-1、3-2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或作出什解释?分析较多数据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图来。
同学们不妨试试。
【讲解】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始驾州参艰市线练学校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2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苯酚与乙醇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的原因是( D )A.官能团不同B.常温下状态不同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D.官能团所连的烃基不同解析:苯酚与乙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OH,但所连烃基不同,因此烃基对官能团的影响是不同的。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M和N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跟足量的NaOH反,消耗NaOH的量相B.完全燃烧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分别相C.一条件下,两种物质都能发生酯化反和氧化反D.N分子中,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4个解析:M中的羟基不能与NaOH反而N中的能,A项错;两种分子中的碳、氧原子数目相同而氢原子数目不同,B项错;因单键可以旋转,N分子中可能共面的原子最多18个,D项错误。
3.(101中学2017-2018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20)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
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如下:反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
甲醇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物理性质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沸点/℃熔点/℃溶解性甲醇64.7 -97.8 易溶于水3,5-二甲氧基苯酚172~175 33~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B.间苯三酚与苯酚互为同系物C.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结晶D.洗涤时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除氯化氢解析:A.根据方程式可知,间苯三酚中的—OH与甲醇中的—OH发生分子间脱水,属于取代反,故A 正确;B.间苯三酚含有3个羟基,苯酚含有1个羟基,官能团的数目不相同,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C.根据表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知甲醇的沸点低,与其他物质沸点相差较大,可利用蒸馏的方式将甲醇除去,故C错误;D.目标产物也含有酚羟基,酚羟基能与Na2CO3反,故洗涤时,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改成饱和NaHCO3溶液,NaHCO3与HCl反,而不与酚羟基反,故能除去HCl,故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 第2课时《酚》学案[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苯酚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学会分析酚类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2.知道酚类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1.苯与溴在FeBr 3催化作用下的化学方程式为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的化学方程式为2.乙醇与钠的反应方程式为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乙醇生成溴乙烷的方程式为 C 2H 5OH +HBr ――→△C 2H 5Br +H 2O 。
乙醇与乙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3.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醇的是CD ,属于芳香醇的是C ,属于酚的是AB 。
探究点一苯酚的弱酸性1.苯酚的物理性质(1)苯酚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晶体,熔点43 ℃,易被氧气氧化而显粉红色。
(2)室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混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3)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
2.按表中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3.[归纳总结](1)苯酚的分子式C6H6O,结构简式OH,官能团。
(2)苯酚具有弱酸性是因为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苯环中羟基上的氢原子变的活泼(酚羟基比醇羟基更活泼),能发生电离,显弱酸性(酸性比碳酸弱)。
(3)试管内壁附有苯酚时的清洗方法:①用高于65 ℃的热水洗;②用酒精洗。
皮肤上沾有苯酚,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活学活用]1.下列物质中,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3CH2OH B.(CH3)3C—OH答案 C解析同系物首先必须要结构相似,苯酚的同系物则应是—OH与苯环直接相连,满足此条件的只有C项;同系物的第二个必备条件是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比苯酚多一个CH2,所以为苯酚的同系物。
2.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 >HCO-3,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C解析根据给出的酸性强弱顺序知,CO2可以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苯酚又可以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②中产物可以继续反应而生成NaHCO3,错误;③若能进行,则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显然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