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答案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答案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答案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期中考试卷+答案

2019 8 2019 学年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科学期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植株高大,树干明显,非常坚硬,这是()植物。

A、乔木

B、灌木

C、草本 2、枝条粗细不一,分支很多,植株低矮,这是()植物。

A、乔木

B、灌木

C、草本 3、植株比较矮小,茎很柔软,这是()植物。

A、乔木

B、灌木

C、草本 4、蝗虫,鲩鱼,鹦鹉,兔是() A、植食性动物 B、肉食性动物 C、杂食性动物 5、植物可以根据植株的高度、()、是否开花、是否落叶、叶子的形态等进行分类。

A、软硬

B、颜色

C、大小 6、动物通过()器官进行运动。

A、运动

B、消化

C、呼吸 7、鱼是不能直接呼吸空气,只能通过()来吸收在水中的氧。

A、口腔

B、鳍

C、鳃 8、茎秆直立,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毛孔;根为须根,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毛茸茸的像狗尾巴一样的。

1 / 5

这是()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作答 A、酢浆草 B、狗尾草 C、台湾草 9、以下借助卷须攀缘生长的植物是()。

A、牵牛花

B、茑萝

C、豌豆 10、以下的通过自身缠绕在其他物体的方式生长的植物是()。

A、葡萄

B、茑萝

C、豌豆 11、以下()是水生植物。

A、香菇草

B、月季

C、葡萄 12、动物捕食方式中属靠追击以速度和耐力取胜的是()。

A、青蛙,蟾蜍

B、壁虎,狮子

C、猎豹,苍鹰 13、属于奇特的多肉植物有()。

A、猪笼草

B、生石花 C 、王莲 14、卷须短,多分支,卷须顶端及尖端有黏性吸盘,遇到物体便吸咐在上面,无论是岩石、墙壁或树木均能吸咐。

这植物的名字是()。

A、牵牛花

B、茑萝

C、爬墙虎 15、枝条好密,分支很多,好像没有主干。

它是()。

A、白兰

B、茉莉

C、银杏 16、鱼的尾鳍有()作用。

A、平衡

B、制动

C、决定运动方向 17、白

---------------------------------------------------------------最新资料推荐------------------------------------------------------ 兰和银杏都属于(),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

A、乔木

B、灌木

C、草本植物 18、酢浆草和狗尾草属于()植物。

它们的植株比较低矮小,通常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

A、乔木

B、灌木

C、草本 19、()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向各器官提供血流量,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A、口腔

B、心脏

C、翅膀 20、下列植物中,()挺出水面。

A、荷花

B、睡莲

C、银杏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 1.5 分,共 15 分)()1、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2、乔木是指树身比较矮小的树木,具有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

()3、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分是动物生存所需的六大营养素。

()4、所有动物都是通过肺来呼吸,获取空气中的氧气。

()5、藤本植物自身能直立生长,不一定要缠绕在其他物体上。

()6、睡莲和荷花适应水生环境是因为细胞间隙特

3 / 5

别发达,发育有特殊的通气组织;叶面积较大,根系发育较弱。

()7、梭鱼草、香菇草、风车草、垂花再力花、矮纸莎草、狐尾藻等是水生植物。

()8、除了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外,还有一种是腐食性动物。

这类动物以枯枝或动物遗体和粪便为食,如蚯蚓,蜗牛。

()9、人类需要水分,动、植物是不需要水分的。

()10、不同的动物其心脏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均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三、实验题。

(5 分)探究鱼的腹鳍的作用,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A、准备一条鱼、胶带。

B、再将鱼放回水中,观察并记录鱼的游动姿态。

C、先观察鱼在水中正常的游动姿态。

D、然后用胶带捆扎鱼的腹鳍。

E、总结出腹鳍的作用。

2019 8 2019 学年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A 2、B 3、C 4、A 5、B 6、A 7、 C 8、B 9、C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16、C 17、A 18、

---------------------------------------------------------------最新资料推荐------------------------------------------------------

C 19、B 20、A 二、判断题。

(每题 1.5 分,共 15 分)) 1、 2、 3、 4、5、 6、 7、 8、 9、 10、三、实验题。

(5 分)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A、C、D、

B、E --

5 / 5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主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 1、绿色开花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组成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3、茎是植物的主要部分。茎上有节、节上生叶。花和果实也生长在茎上。 4、大豆、酢浆草等植物都有一条粗而长的主根,它们组成直根系;葱、玉米等 植物没有明显的主根、生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细根,它们组成须根系。5、具有雌蕊、雄蕊、花冠和花萼四个部分的花是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等; 缺少了其中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花是不完全花,如百合花、南瓜花等。 6、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7、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蓝色。 第二单元岩石 1、地球表层由一圈坚固的岩石构成,厚度60—120千米,被称为岩石圈。 2、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石灰岩、泥灰岩、砂岩、 页岩、泥岩。 3、常见的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水晶、方解石、石膏、石墨、硫磺、黄铁 矿、赤铁矿等。 4、由于各种原因,自然界中的岩石会出现破碎、疏松现象。最终使岩石变成碎 石、沙和土壤。这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岩石风化现象。 第三单元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 越弱。 3、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粤教版四上科学 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在拨动钢尺时,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因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 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5、声音能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6、有些声音比较嘈杂、刺耳,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这种声音就是噪音。 第四单元电与电路 1、电池都有正极和负极,正极用“+”,负极用“-”表示。 2、在电路中,电池、导线、用电器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3、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就形成了一个闭合 回路。 4、在电路中接入开关就可以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5、有些物体可以导电,属于导体;有些物体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6、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同步活动手册答案.(DOC)

第一单元简单机械 活动1 直接用手很难打开罐盖,可以使用罐头起子或者螺丝刀。用螺丝刀撬开。 活动2 我的研究: 如要打开罐盖,除了要有一支像螺丝刀一样的撬杆外,还需要一个能支撑起撬杆,并能使撬杆在上面转动的固定点,这个固定的支撑点就是罐子凸起的边缘。如果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尽管有一支螺丝刀也是不能把罐盖打开的。 阻力作用点支点杠杆作用点 思考: 不一定 活动3

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20厘米)小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省力杠杆 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20厘米)大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费力杠杆 思考与练习 1

2 阻力作用点, 支点,动力作用点 动力作用点 阻力作用点 , 支点 2杠杆的平衡 思考 我的结论

杠杆尺左边的位置格数与钩码的乘积等于右边位置格数与钩码的乘积。 若支点在中间这是既不是省力杠杆也不是费力杠杆。 1省力杠杆:手推车,开瓶器,跷跷板 费力杠杆:剪刀,钓鱼竿,扫把 2. 当支点离阻力点近而离动力点远时,起到了省力的作用。当支点离动力点近而离阻力点远是,虽然不能省力,但运输的距离短了,起到了节省距离的作用。 活动2 注意事项: 1、天平能称出物体的重量是根据等臂杠杆的原理,也就是在主轴连接点两侧天平臂膀的长度一定要相等, 2、做托盘的瓶底、瓶盖等材料的重量一定要相等,重量差不能太大。 3、固定托盘的材料重量、长度要尽量保持一致。 只有做到了这三个相等,你的天平才能很精确 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小天平的平衡 步骤2: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左盘中,选取合适数量的砝码放在右盘中,直到天平重新达到平衡

步骤3:记录数据 活动3 略 思考与练习 订书机(省力) 剪刀(省力) 起子(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轮轴与齿轮 活动1 略 思考: 滑轮有什么作用可以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我的连接方法 等等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一单元第05课时《一起来养蚕》练习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一单元第05课时《一起来养蚕》练习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一起来养蚕》 练习 一.填空题 1.蚕的一生要经历、、和四个不同的阶段。 2.刚出生的蚕卵是色的,形状是,蚕卵很细小,直径约毫米。蚕卵快孵化时,颜色逐渐变成色。 3.蚕卵孵化后的蚕宝宝像小蚂蚁,体小而黑,称为“”。 4.由蚕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经过几次后逐渐成熟并。经过10~15天,在茧里发育成。 5. 破茧而出后,雌蛾与雄蛾交配,然后产下。 二.判断题 1.蚕的生命是从蚕蛾开始的。() 2.桑叶要新鲜、干净,表面没有水珠。() 3.可以把整张桑叶放进盒中喂养蚁蚕。() 4.刚孵出来的蚕宝宝很像蚂蚁。() 5.把蚁蚕放在纸盒里饲养时,纸盒盖上要开几个透气孔。() 6.蚕不会生病,所以在养蚕时不需要检查是否有病蚕。() 三.连线题 下面是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请按照养蚕过程中的观察给它们排序,并写出各个阶段的名称。 四.解答题 请你说几条在养蚕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 一.1. 卵幼虫蛹成虫 2. 淡黄略扁的圆形 1 紫黑 3.蚕蚁 4.蜕皮吐丝结茧蛹蛾 5.蚕蛾蚕卵。 二.1.× 2.√ 3.× 4.√ 5.√ 6.× 三. ①卵→③幼虫→④蛹→②成虫 四.1.桑叶要新鲜、干净,表面没有水珠。 2.蚁蚕要用切碎的桑叶喂养。 3.每天清洁饲养盒。 4.发现病蚕需要及时隔离。 5.防止蚕被其他动物伤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6课母鸡生蛋了教案教学设计 第6课《母鸡生蛋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命的延续”的第6课。本课以研究母鸡把鸡蛋孵化成小鸡作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卵生动物繁殖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然后再了解鸟类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经历求偶、筑巢、孵卵、育雏等许多有趣的行为。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1“从鸡蛋到小鸡”,先让学生通过观察鸡蛋的结构,知道卵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对孵化的作用,初步感知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然后通过观察图片和查阅资料,了解鸡蛋的孵化过程,知道卵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孕育出新的生命。活动2“哪些动物是卵生的”,让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和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知道的卵生动物,了解卵生动物繁殖的共同特点。活动3“鸟的繁殖行为”,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等资料,知道鸟类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经历求偶、筑巢、交配、孵卵、育雏等有趣的行为,提高学生探究动物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鸡蛋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食物,也知道小鸡是由鸡蛋孵化出来的,但是他们并不会把鸡蛋的结构与小鸡的孵化联系起来,也不知道只有受精后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对于鸡蛋是如何变成小鸡这一问题,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通过互联网、书籍等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在本课让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和鸟的繁殖活动,对于学生是可以实现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卵生动物繁殖的共同特点和卵生动物的繁殖行为。

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科学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分析 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学生从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

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

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2 月季和茉莉

《月季和茉莉》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月季和茉莉各组成部分的形态特征。 2.初步认识灌木的特征。 3.能用科学词汇,图示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4.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能用一定的标准去寻找 相似的植物,找出灌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以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探究学习。 2.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 1.认识月季和茉莉各组成部分的形态特征。 2.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灌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对比观察月季和茉莉的形态特征,描述它们的茎、叶和花的差异。【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提出探究问题 我们认识了乔木爸爸和两个儿子白兰和银杏,今天我们来了解另外两姐妹月季和茉莉。它们的身材并没有白兰和银杏那么高大,

它们的身材比较矮小,但是它们喜爱打扮,或喜欢打扮得五颜六色,或喜欢纯净的洁白。提出疑问:月季和茉莉的枝条都很密,它们都有主干吗?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呢? 二、探究活动一:用科学的办法观察完整的月季和茉莉植株 1.如何设定观察的顺序?如何记录实验探究? 2.设定“整体→局部”的观察顺序,可以从哪几方面来观察月季 和茉莉? 3.只看整体,月季和茉莉的主干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三、探究活动二:了解月季和茉莉的外形特征 1.分别观察月季和茉莉的茎、叶子与花朵的形态,你有什么发现? 四、回顾与总结 月季和茉莉 月季茉莉 相同特征:植株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灌木)茎:直立,粗壮,有刺小枝圆柱形,有柔毛叶子:卵形,边缘有锯齿状椭圆形或倒卵形 花朵:较大,五颜六色较小,洁白极香 五、拓展与延伸 1.月季和茉莉都属于灌木。灌木的植株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 主干。你还认识哪些有类似特征的植物? 2.了解杜鹃、枸杞、夹竹桃、牡丹、假连翘、铺地柏、常春藤、变叶 木等多种灌木。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 第1课《白兰和银杏》练习 一.填空题 1.白兰和银杏都属于,植株。 2.植物的茎是植物体上的部分,有输送植物体内的作用,是植物的。 3.观察白兰的叶子是形的,银杏叶子的形状像是。 4.生活中还有很多乔木科的树,例如、、、等。 5. 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和有明显区分。 6.乔木的特点是,有且的主干。 二.判断题 1.所有属于乔木的树都是一样高大的树。() 2.我们看到的松树高度比较小,所以它不属于乔木。() 3.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通常高达六米至数十米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 4.梧桐树主干高大属于乔木,但是桃树和苹果树不是。() 5.所有乔木的叶子都是一样。() 6.白兰和银杏都是常见的绿化树种,校园、公园里都可以见到。() 三.选择题 1.关于白兰和银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兰的植株比银杏高大 B.白兰结果实,银杏只开花不结果实 C.白兰不结果实,开白色的花,银杏开花结果实 2.下列属于乔木的树种的是() A.枣树 B.月季 C.玉米 四.简答题 观察白兰和银杏植株,总结白兰和银杏的茎的共同特点。

。 答案: 一.1.乔木高大 2.生枝长叶开花养料中轴 3.椭圆扇子 4.槐树枣树杨树桃树 5.乔木主干树干树冠 6.植株高大明显坚硬 二.1.× 2.× 3.√ 4.× 5.× 6.√ 三.1.C 2.A 四.1.白兰和银杏都属于乔木,植株高大,都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 下第一单元第2课时《月季和茉莉》练习 一.填空题 1.下图中的植物名称分别是,。 2.从上图中我们发现这两种植物的枝条,植株比较,没有明显的。 3.下图是观察月季与茉莉茎时采取的植物标本,你能说出下图中第一幅展示的是,从图中看枝上有,第二幅图是,这两幅图展示它们的枝条都呈状。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第一单元第1课时《白兰和银杏》练习 一.填空题 1.白兰和银杏都属于,植株。 2.植物的茎是植物体上的部分,有输送植物体内的作用,是植物的。 3.观察白兰的叶子是形的,银杏叶子的形状像是。 4.生活中还有很多乔木科的树,例如、、、等。 5. 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和有明显区分。 6.乔木的特点是,有且的主干。 二.判断题 1.所有属于乔木的树都是一样高大的树。() 2.我们看到的松树高度比较小,所以它不属于乔木。() 3.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通常高达六米至数十米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 4.梧桐树主干高大属于乔木,但是桃树和苹果树不是。() 5.所有乔木的叶子都是一样。() 6.白兰和银杏都是常见的绿化树种,校园、公园里都可以见到。() 三.选择题 1.关于白兰和银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兰的植株比银杏高大 B.白兰结果实,银杏只开花不结果实 C.白兰不结果实,开白色的花,银杏开花结果实 2.下列属于乔木的树种的是() A.枣树 B.月季 C.玉米 四.简答题 观察白兰和银杏植株,总结白兰和银杏的茎的共同特点。

。 答案: 一.1.乔木高大 2.生枝长叶开花养料中轴 3.椭圆扇子 4.槐树枣树杨树桃树 5.乔木主干树干树冠 6.植株高大明显坚硬 二.1.× 2.× 3.√ 4.× 5.× 6.√ 三.1.C 2.A 四.1.白兰和银杏都属于乔木,植株高大,都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第一单元第2课时《月季和茉莉》练习 一.填空题 1.下图中的植物名称分别是,。 2.从上图中我们发现这两种植物的枝条,植株比较,没有明显的。 3.下图是观察月季与茉莉茎时采取的植物标本,你能说出下图中第一幅展示的是,从图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期中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期中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期中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每空 1分,共30分) 1.植物的果实和()成熟后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生长。通常情况下,()传播到远离母体的空间里,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2.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经过几次蜕皮后逐渐成熟并吐丝()。经过()天,()在茧里发育成()。()破茧而出后,雌蛾与雄蛾交配、然后产下()。 3.卵生是一种普遍的动物繁殖方式。()、()、()、()、鸟类等大多数种类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 4.鸟的繁殖过程包括()、()、()、()、()、育雏等一系列行为。 5.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观察矿物质的特征。例如,将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观察()的颜色;用()矿物,观察它的();将矿物分别与玻璃、金属物品和蜡块比较,观察其()。 6.花岗岩中常有()、()和()等矿物。 7.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铁、铜等金属制品,其原料就是从( )、( )等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8.花岗岩的颜色是( )色,有较粗的( ),很( )。 二、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24分) 1.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 A.幼虫 B.卵 C.蛾 2.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后代的是()。 A.番茄 B.柳树 C.马铃薯 3.靠风来传播种子的植物是() A.椰子 B.蒲公英 C.樱桃

4.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种子的()。 A.车前草 B. 松子 C.睡莲 5.用手触摸岩石,我们感觉表面的()。 A.颜色 B.纹理 C、粗糙程度 6.有多种深浅不同的颜色的是()。 A.云母 B.长石 C石英 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将岩石加热后,迅速放进水中冷却,然后在加热,冷却,反复多次,岩石会碎裂。 B.岩石互相碰撞、摩擦后不会碎裂。 C.植物的根系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不会是岩石碎裂。 8.石墨在生产和生活中可用于()。 A.铅笔 B.眼镜 C.硝酸磷肥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24分) 4.刚孵出来的蚕宝宝很像蝴蝶。() 5.鸡不是通过产卵的方式来繁殖后代的。() 6.在东北著名的鹤乡—扎龙自然保护区,美丽的丹顶鹤常常在春季翩翩起舞。它们通过洪亮的叫声、优美的舞姿等方式来传递情感。() 7.羊通过卵生来繁殖后代。() 3.将岩石制成标本,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常见的岩石。() 4.敲打岩石时,不用带上护目镜,很安全的。() 5.石英乳是白色,半透明或透明状,硬度不大。() 6.由坚硬的岩石变为松软的土壤,通常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四、正确的写出蚕一生中的四个时期。(8分)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课杠杆 1、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杠杆”。 2、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常见的省力杠杆有:钳子、起钉子的起子、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门、手推车。 3、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但是节省距离。常见的费力杠杆有:理发剪刀、钓鱼竿、筷子、镊子、扫把、垒球棒。 4、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5、世界上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6、杠杆的三个组成要素是: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第二课杠杆的平衡 杠杆的平衡条件(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的。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第三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三种常见的轮子:第一种,轮子的边缘带有槽,这种轮子在吊车上使用最多,通常我们称它叫滑轮;第二种,轮子由大轮和小轮叠在一起,由大轮带动小轮旋转,这种轮子称为轮轴;第三种,轮子是齿轮,齿轮边缘都带齿,主要用在动力传动装置上。 2、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称为“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3、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叫做“轮”,小的圆叫做“轴”。轮和轴连接在一起,并围绕着轴心转动。 4、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费时间;定滑轮可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不费时间;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第四课斜面 1、人们常在低处和高处之间设一个斜坡,以便把重物从低处移到高处,这个斜坡就叫做斜面。 2、斜面的作用是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3、螺旋是变化了的斜面。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测验卷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测验试题 一、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毎小题分,共30分 1、所有的植物在秋天都落叶( ) 2、种子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 3、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 ) 4、我们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 ) 5、仙人掌身上的刺就是它的叶( ) 6、岩石和矿物很多,我们可以随意开采。( ) 7、光合作用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 8、矿物外表的颜色和和矿物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 9、矿物外表的颜色和矿物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 10、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花岗岩。( ) 11、无花果是一种复果( ) 12、有物体就能产生声音,没有物体就不能产生声音。 ( ) 13、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不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 ) 14、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 ( ) 1 5、耳机里厚厚的垫子主要是为了防止耳机内的声音传出( ) 1 二、填空:(20分) 1、植物地下部分所根的总和称为( )。 2、植物的花分为( )和( )。 3、秋天叶子变黄是因为叶的(叶绿素 ),容易受低温伤害而被破。 4、人们吃的豆芽,食用部分主要是( )。 5、在岩石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 )。 6、硬度最小的是( )。 学校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7、声音是向()播的。 8、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分贝数值越大,噪音越() 9、通过实验可以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生的。 三、选择题(30分) 1、植物的()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 E、茎 2、我种下的种子最先长出的是( ) A、根 B、茎 C、叶 3、葱、玉米等植物没有明显( ) 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细根,它们组成须根系。 A、主根 B、、侧根 C、直根 D、粗根 4、以下植物具有贮藏养科功能变态叶是( ) A、马玲薯 B、水仙 C、茡芥 D、莲藕 5、经过地球运动,()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岩浆形成的。 A 、化石 B 、浮石 C 、页岩 6、下面岩石中遇盐酸会冒泡的是()。 A 、砂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7、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 A、化石 B、青田石 C 、页岩 8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 、较软 B、较硬 C 、硬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第1单元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第1单元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第1单元小学科学试卷(含答 案) 一、填空。(每空 1分,共36分) 1.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开始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方式种植()、豌豆等植物。 2.当一朵花的花粉落在()上,雌蕊就有可能结出()。 3.一朵完全花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和()是花的主要部分。雌蕊由()、()和子房组成,()蕊由()和花丝组成。 4.植物的果实和()成熟后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生长。通常情况下,()传播到远离母体的空间里,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5.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经过几次蜕皮后逐渐成熟并吐丝()。经过()天,()在茧里发育成()。()破茧而出后,雌蛾与雄蛾交配、然后产下()。 6.卵生是一种普遍的动物繁殖方式。()、()、()、()、()等大多数种类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 7.鸟的繁殖过程包括()、()、()、()、()、育雏等一系列行为。 8.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通过()的方式繁殖后代,且母体分泌()哺育幼崽。 二、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24分) 1.下列属于胎生繁殖后代的是()。 A.老牛 B.蚕 C.鸡 2.属于卵生动物是()。 A.丹顶鹤 B.猫 C. 猪

3.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 A.幼虫 B.卵 C.蛾 4.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后代的是()。 A.番茄 B.柳树 C.马铃薯 5.靠风来传播种子的植物是() A.椰子 B.蒲公英 C.樱桃 6.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种子的()。 A.车前草 B. 松子 C.睡莲 7.植物的花借助风力来传粉的是()。 A.玉米花 B.桃花 C.百合花 8.和猫的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A.牛 B.白鹭 C.孔雀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用杨树的枝是可以进行繁殖的。() 2.如果根(或茎、叶)生根发芽了,就说明这种器官可以繁殖后代。() 3.在使用小刀切割马铃薯时,要小心,防止伤手。() 4.刚孵出来的蚕宝宝很像蝴蝶。() 5.鸡不是通过产卵的方式来繁殖后代的。() 6.在东北著名的鹤乡—扎龙自然保护区,美丽的丹顶鹤常常在春季翩翩起舞。它们通过洪亮的叫声、优美的舞姿等方式来传递情感。() 7.羊通过卵生来繁殖后代。() 8.猫和鸡的繁殖方式是不同的。() 四、正确的写出蚕一生中的四个时期。(10分) ————————————————————————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第1课杠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子等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围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杠杆。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只要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就可以。 3、杠杆各要素: 三点:支点、阻力作用点、动力作用点 二力:动力、阻力 二臂:动力臂、阻力臂 4、省力杠杆:支点靠近阻力作用点(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优点:省力缺点:费路程、费时间 生活中的例子:钳子、起子、开瓶器、手推车、切刀、羊角锤 5、费力杠杆:支点靠近动力作用点(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优点:省路程、省时间缺点:费力 生活中的例子:理发剪刀、筷子、镊子、钓鱼竿、扫把、垒球棒 6、我国古代使用杠杆的例子:用来捣谷的舂,井上汲水的桔槔。 7、阿基米德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有道理吗? 答:有,因为杠杆可以省力,只要有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就可以撬动地球。 8、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杠杆平衡。 9、用螺丝刀打开罐盖,罐子凸起的边缘起什么作用? 答:支点的作用。要想打开罐盖,除了螺丝刀一样的撬杆,还要一个支撑螺丝刀转动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罐子凸起的边缘,如果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螺丝刀成不了杠杆,就不能把罐盖打开。 10、钓鱼时使用的钓鱼竿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画图说明) 答:是费力杠杆,因为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11、画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平衡杠杆,标出三点、两力和两臂。 △第2课杠杆的平衡 1、天平和杆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2、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或做缓慢摆动叫做杠杆平衡。 3、杠杆平衡的条件(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在玩跷跷板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答: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玩跷跷板时只要调整人的位置,即力臂的长短,就会达到平衡。 △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相结合组成 滑轮组。 2、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不费时间,动滑轮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费时间;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3、轮轴是杠杆的变形,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当轮带动轴时省力,当轴带动轮时费力。 4、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叫做轮,小的圆叫轴。 5边缘带齿的轮子称为齿轮,它起动力的传递作用。 6、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但费力,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慢,但省力。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冷与热 1、说一说生活中的冷与热现象 答:火炉旁热、冰箱里冷;沙漠和温泉里热、冰川和雪地里冷 2、判断一杯水的冷与热,可以用手摸,可以用眼睛看或用舌头感觉。 3、利用感觉器官来判断物体的冷与热,不太准确,要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二、温度计 1、人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要准确地知道温度,就要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记作“℃”。温度计所能测试的温度范围,称为温度计的量程。气温计和体温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由玻璃泡、玻璃管和刻度组成。 2、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受到阳光、气流等因素的影响。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是不同的,通常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在气象站,通常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里。 3、大多数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不用接触人体,红外测温器就能测出体温。数字显示体温计可直接显示温度值。 4、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地核温度;约5000℃钢水温度:1500~1800℃木柴燃烧的温度:约250℃南极平均温度:约零下25℃月球背面温度:约零下180℃ 5、怎样正确地测量出水的温度? 答:①、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碰容器的底和壁; ②、等温度计的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就可以读出温度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拿出水面,眼睛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三、热往哪里传 1、把一杯热水放入装有冷水的水槽中,会看到热水温度不断下降,冷水温度不断上升,直到热水和冷水温度相同时,这种变化才会停止。这是因为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2、金属材料传热快、导热性强;木头、橡胶、塑料、玻璃和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传热慢、导热性差。

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单元简单机械 第1课时《杠杆》 内容标准: 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两个饼干罐、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 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 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 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 演示:出示饼干罐。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 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 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 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兴趣。 三、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为什么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罐盖?罐盖凸起的边缘起到了什么作用? 任务:设计“研究建立杠杆需要哪些条件”的方案。要求学生利用简图进行研究和记录。 讨论:各小组讨论研究方案,思考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请部分小组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方案。各小组对具体的方案个案进行质疑、梳理和完善,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各小组根据修改后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探讨建 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冷与热 1、说一说生活中的冷与热现象 答:火炉旁热、冰箱里冷;沙漠和温泉里热、冰川和雪地里冷 2、判断一杯水的冷与热,可以用手摸,可以用眼睛看或用舌头感觉。 3、利用感觉器官来判断物体的冷与热,不太准确,要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二、温度计 1、人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要准确地知道温度,就要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记作“℃”。温度计所能测试的温度范围,称为温度计的量程。气温计和体温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由玻璃泡、玻璃管和刻度组成。 2、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受到阳光、气流等因素的影响。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是不同的,通常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在气象站,通常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里。 3、大多数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不用接触人体,红外测温器就能测出体温。数字显示体温计可直接显示温度值。 4、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地核温度;约5000℃钢水温度:1500~1800℃木柴燃烧的温度:约250℃南极平均温度:约零下25℃月球背面温度:约零下180℃ 5、怎样正确地测量出水的温度? 答:①、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碰容器的底和壁; ②、等温度计的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就可以读出温度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拿出水面,眼睛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三、热往哪里传 1、把一杯热水放入装有冷水的水槽中,会看到热水温度不断下降,冷水温度不断上升,直到热水和冷水温度相同时,这种变化才会停止。这是因为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2、金属材料传热快、导热性强;木头、橡胶、塑料、玻璃和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传热慢、导热性差。 3、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热能都是从太阳传过来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月季和茉莉》练习试题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第一单元第2课时《月季和茉莉》练习 一.填空题 1.下图中的植物名称分别是,。 2.从上图中我们发现这两种植物的枝条,植株比较,没有明显的。 3.下图是观察月季与茉莉茎时采取的植物标本,你能说出下图中第一幅展示的是,从图中看枝上有,第二幅图是,这两幅图展示它们的枝条都呈状。 4.观察月季和茉莉的叶子发现,月季的叶子呈状,茉莉的叶子是状的。 5.月季花和玫瑰花相比,的香味更浓郁。 6.像和茉莉没有明显的,植株比较的植物叫做。 二.判断题 1.乔木有明显的主干,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 2.灌木的的枝条稀少,只有一个明显的主干。() 3.白杨树和冬青都是灌木。() 4.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会超过6米。() 5.牡丹花和迎春花都是低矮的乔木。() 6.桃树有主干,但是树干低矮,因此属于灌木。() 7.所有的灌木都是常年绿,一年四季开花。() 三.选择题 1.下列植物不是灌木的是() A.朱瑾 B.牡丹 C.假连翘 D.松树 2.关于灌木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像假连翘、玫瑰花等枝条密集,主干明显的属于灌木

B.灌木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绿化植物,所以四季开花结果 C.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会超过6米 四.简答题 请分析月季和茉莉等灌木的特点,说出与白兰、银杏等乔木的区别? 。 答案: 一.1.月季茉莉 2.密集矮小主干 3.月季刺茉莉圆柱 4.椭圆形椭圆 5.玫瑰花 6.月季主干矮小灌木 二.1.√ 2.× 3.× 4.√ 5.× 6.× 7.× 三.1.D 2.C 四.像月季和茉莉没有明显的主干,植株比较矮小,和乔木相比:植株较矮,没有明显主干,枝条比较密集。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3课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3课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学设计 第23课《导体与绝缘体》教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简单电路” 的第5课。本课活动是让学生通过简易的电路检测器判断身边的材 料中哪些容易导电,哪些极不易导电,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并让学生了解电的重要用途以及如何安全用电。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什么物体可以导电”,主要是用电路检测器分别检测导线的塑料外皮和铜芯,了解导体与绝 缘体;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身边常见的物品的导电性,判断物体 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活动2“安全用电”是让学生列举电的重要用 途;认识到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知道什么是安全用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接触导电这方面内容,但认识的层次比较浅显,而且对材料的认识也不会涉及导电性能上。经过前 一节课的操作使用,学生已经能很熟练地使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

测,也能容易理解可以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的导电性能。学 生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如果提供检测物品是两种或以上材料构成 的物品,他们可能不会意识到从材料上去检测,因此需要强调检 测的某种材料,不是具体物品,建议直接提供单种材料的物品。 学生对交流电、高压电等的名词会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加以说明。由于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在交流“生活中应该怎样安全 用电”内容时,学生想到的内容可能并不多,教师可以提供不同 的场景让学生加以分析,以此判断学生是否掌握如何安全用电。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极 不易导电。 2.能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导电性能。 3.能列举电的重要用途。 4.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5.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第1课时《杠杆》 内容标准: 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2.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两个饼干罐(一个罐盖有凸起的边缘.一个罐盖没有凸起的边缘).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 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 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 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 演示:出示饼干罐。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 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 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兴趣。 三.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为什么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罐盖?罐盖凸起的边缘起到了什么作用? 任务:设计“研究建立杠杆需要哪些条件”的方案。要求学生利用简图进行研究和记录。讨论:各小组讨论研究方案.思考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请部分小组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方案。各小组对具体的方案个案进行质疑.梳理和完善.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各小组根据修改后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探讨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小结:通过小组的实验结果.老师利用课本图进行解说。认识什么是杠杆.杠杆各部分的专业名词(阻力作用点.支点.动力作用点等)。 媒体:播放“杠杆”视频。 四.活动三: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练习卷(1)

1 2、按植物所需环境进行分区的白兰应分在()。 A、水生区 B、沙生区 C、乔木区 4、以下哪种动物是通过肺来呼吸的()。

A、金鱼 B、海豚 C、鲫鱼 4、老鹰是属于()。 A、杂食性动物 B、植食性动物 C、肉食性动物 5、鲫鱼背鳍的作用()。 A、平衡 B、决定方向 C、保持鱼体的直立 6、光棍树是()植物。 A、陆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沙生植物 7、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A、相同 B、相反 C、都有可能 8、下列各种方法能让小车运动速度加快的是()。 A、增大小车的载重量 B、减少小车的重量 C、减少小车的拉力 9、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10、高原的特点是()。 A、地平而宽广 B、峰峦高耸 C、海拔较高 三、判断( 3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按茎的特点分为3类。() 2、银杏和黄榕都属于乔木,植株高大,有明显的主干。()3、青蛙的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 4、动物都是通过肺来呼吸的。() 5、牵牛花是靠它的卷须进行攀爬的。() 6、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鱼是通过鳃获取水中的氧。() 7、动物都必须通过饮水摄入水分才能生存。()

8、流回心脏的是动脉血。() 9、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10、日晷通常由晷针、晷面两大部分组成的。() 11、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 12、太阳的寿命可达1000亿年。() 13、所有的藤本植物自身都不能直立生长。() 14、在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20千米。() 15、太阳观测仪只能测出太阳角。() 四、实验题:请标出正确的实验步骤序号。(20分,每空2分) 实验一:鱼的心脏血液循环 实验材料:橡皮吸水球或带止回装置的鱼缸换水器,塑料软管,玻璃碗等。实验方法: ()在两个玻璃碗中盛水。 ()按次序先捏左侧橡皮球,再挤捏右侧橡皮球,观察现象。 ()将连接好的模拟装置两头的塑料软管分别置于两个碗中。 ()取两个橡皮吸水球,用塑料软管连起来,分别模拟鱼的心脏的两个腔;再用塑料软管模拟血管,分别连接心脏的两端。 ()整理器材。 实验二:制作观测仪,并在一天的不同时刻记录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 制作观测仪,并在一天的不同时刻按下面的步骤进行观测,每次观测后及时记录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 ()绘画方向板,将橡皮泥固定在方向板的中心,吸管要和地面垂直。(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