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图文详解髋臼骨折七大手术入路目录1髂腹股沟入路2Kocher-Langenbeck入路3改良Stoppa入路4前后联合入路5腹直肌旁入路6髂骨股骨入路7放射状入路一、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步骤:患者仰卧位,切口起自髂嵴前2/3交界处,沿髂前上棘,横过下腹部,止于耻骨联合上方3cm(图1)。
图1 髂腹股沟入路,皮肤切口在髂前上棘下方3cm稍内侧处游离并保护股外侧皮神经。
沿切口切开腹肌和髂肌在髂嵴上的起点,将髂肌从髂骨内板处做骨膜下剥离,显露髂窝、骶髂关节前方和真骨盆上缘。
在下方切口段切开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和腹直肌鞘前方筋膜,达腹股沟管浅环上方1cm,显露腹股沟管(图2),分离出精索或圆韧带及髂腹股沟神经,用第1根橡皮条牵开(图3)。
图2 髂腹股沟入路,显露腹股沟管前壁,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图3 髂腹股沟入路,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显露腹内斜肌、联合肌腱,皮条牵开精索沿腹股沟韧带方向小心切开腹股沟韧带,保持它有1mm韧带附着于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腹横筋膜。
注意不要损伤腹股沟韧带下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髂外血管。
在腹股沟韧带上松解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共同起点后(图4),即可进入腰大肌鞘。
图4 髂腹股沟入路,切开腹直肌、腹横筋膜及联合肌腱在精索的后内侧切开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联合肌腱(图5),进入Retzius耻骨后间隙。
图5 髂腹股沟入路,切开腹直肌、联合肌腱、腹横筋膜及腹横肌将髂外血管及淋巴管从髂耻弓上钝性分离并向内侧牵开,将髂耻弓从髂腰肌上分开,牵出剪开髂耻隆起。
继续在髂腰肌下向外侧方游离,直至髂腰肌与骨盆边缘完全游离(图6)。
图6 髂腹股沟入路,游离并牵开髂腰肌,显露髂窝用第2根橡皮条将下方的髂腰肌、股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牵开。
将髂腰肌及股神经向内侧牵开,在骨膜下剥离闭孔内肌至髋骨的四边板,剥离时避免损伤髂内血管和臀上、下及阴部内血管。
用手指从外向内钝性分开髂外血管及淋巴管。
将第3根橡皮条包绕髂外血管及淋巴管。
髋臼骨折分型髋臼骨折,又称髋关节骨折,是指由于外力机械作用导致髋臼骨折裂的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
它常常在老年人、儿童和运动员中发生,特别是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而易受到损伤。
髋臼骨折的分型是判定病人髋关节损伤的重要方法,也是治疗的关键步骤。
首先,根据髋臼骨折的发生部位,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单侧髋臼骨折、双侧髋臼骨折和复合髋臼骨折。
其中,单侧髋臼骨折指的是骨折发生在一侧髋臼上,而双侧髋臼骨折则是指骨折发生在左右两侧髋臼上,复合髋臼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在左右两侧髋臼上,并伴有关节面损伤。
其次,根据髋臼骨折的损伤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AO/OTA型(AO/OTA type)、Meyers型(Meyers type)、Paley型(Paley type)和Lauge-Hansen型(Lauge-Hansen type)。
AO/OTA型是指骨折损伤不到髋臼的深层区域,属于轻微的损伤。
Meyers型则是指骨折损伤的局限性较小,但深层区域受到影响,属于中等损伤。
Paley型是指骨折损伤的深度较大,双侧髋臼损伤均较严重,属于重度损伤。
Lauge-Hansen型则是指骨折损伤更为严重,并具有内外转位等特点,属于极重度损伤。
此外,根据髋臼骨折的损伤方式,还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轴心型(axial type)、跨节型(cross-sectional type)和斜节型(oblique type)。
轴心型是指骨折损伤发生在髋臼的纵向中,通常称之为轴索断裂或纵向骨折。
跨节型是指骨折损伤发生在髋臼的横向中,通常称之为横向断裂或横向骨折。
斜节型是指骨折损伤发生在髋臼的斜向中,称之为斜向断裂或斜向骨折。
最后,根据髋臼骨折的损伤情况,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别:扭伤型(twist type)、打击型(impact type)、剪切型(shear type)和撞击型(collision type)。
扭伤型是指骨折损伤发生在髋臼的旋转运动中,通常称之为旋转损伤。
工伤髋臼骨折赔付
工伤髋臼骨折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或其他原因造成髋臼骨折的伤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政策规定,工伤髋臼骨折可以获得一定的赔偿。
根据国家标准,工伤髋臼骨折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和其他费用补偿等。
首先是医疗费用。
工伤髋臼骨折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手术费用、康复费用、住院费用等。
根据个人所在地的医疗价格,医疗费用的具体数额会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医疗费用可以报销一定比例,剩余的部分需要个人自己承担。
其次是伤残赔偿金。
工伤髋臼骨折造成的伤残程度会影响伤残赔偿金的数额。
伤残程度评定是根据国家标准,通过医学鉴定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髋臼骨折造成1-3级伤残,享受一定比例的伤残赔偿金。
具体的赔偿比例和金额,根据法律规定以及当地相关政策来确定。
此外,还有其他费用补偿。
工伤髋臼骨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如交通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向工伤保险基金申请相关费用补偿。
总的来说,工伤髋臼骨折的赔偿数额是根据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和其他费用补偿来确定的。
具体的赔偿金额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评估和确定,如果工伤髋臼骨折造成严重的后果和后续费用,可能会更高。
但是根据一般情况来看,工伤髋臼骨折
赔付的数额在一定范围内,大约在数万元左右。
当然,具体的赔偿数额还需要根据工伤保险政策、个人的工资和工作性质等因素来确定。
在获得工伤髋臼骨折赔付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工伤保险机构,以获得准确的赔偿数额和相关帮助。
髋臼骨折的处理原则
髋臼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中。
髋臼骨折处理的原则是尽早诊断和治疗,以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处理髋臼骨折时,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通过这些评估,医生可以确定骨折的类型、骨折的程度和骨折对髋关节的影响。
这对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对于不稳定的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是首选。
手术的目的是恢复髋臼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便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
手术的方法包括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是通过使用钢板、螺钉或钢丝将骨折的骨片固定在一起,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髋关节置换术是将人工假体植入髋关节,以取代骨折的髋臼部分。
对于稳定的髋臼骨折,保守治疗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保守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使用石膏、外固定器或拐杖等辅助装置来稳定骨折,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然而,保守治疗需要更长的康复时间,并且存在骨折不愈合或再骨折的风险。
除了手术或保守治疗之外,患者还需要接受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和日常活动指导。
通过这些治疗,患者可以逐渐恢复
步行、上下楼梯和其他日常活动的能力。
髋臼骨折的处理原则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术或保守治疗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的稳定性,而康复治疗则是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
通过综合治疗,患者可以获得恢复和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髋臼骨折的治疗注意事项髋臼骨折是髋关节颈部以上或下部以下的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身上,也可能发生在运动员和其他体育爱好者身上。
无论是哪种情况,治疗髋臼骨折都需要严格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1. 足够的休息和疼痛管理在治疗髋臼骨折时,足够的休息尤为重要。
患者通常需要使用拐杖或轮椅移动,以减轻髋关节的负担。
此外,对于自己无法承受的疼痛,可以使用止痛药缓解或使用物理治疗。
2. 手术治疗和康复对于某些严重的髋臼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康复治疗以帮助康复。
康复治疗通常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3. 饮食控制在治疗髋臼骨折期间,患者需要特别关注饮食。
维生素D和钙是维护健康骨骼所必需的,因此患者需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这些营养素。
此外,要注意避免过多的咖啡因、糖和盐的摄入,以减少炎症和其他负面影响。
4. 风险控制在治疗髋臼骨折过程中,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潜在的风险。
例如,患者应该尽量避免从高处跳下以及进行高度不稳定的超重运动。
此外,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立,这可能会导致髋关节的过度使用或劳损。
5. 遵循医嘱最后,髋臼骨折的患者必须遵循医嘱,包括服药时间和频率,以及进行康复的时间和方式。
同时,患者也应该告知医生他们目前的病情和任何感觉异常,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治疗髋臼骨折需要患者遵循许多重要的注意事项。
通过足够的休息和疼痛管理、手术治疗和康复、饮食控制、风险控制和遵循医嘱,患者可以更快地康复并避免可能的后果。
(1500字,纯文本格式)。
髋臼骨折观察指标?
答:髋臼骨折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症状:观察患者是否有髋关节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表现,如下肢畸形、弹性固定、患肢缩短等。
同时,注意患者是否有并发股骨头脱位的情况。
2.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时,注意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是否有压痛,以及髋关节外展、内旋等动作是否引起疼痛或活动受限。
此外,进行4字试验以评估髋关节功能,阳性反应可能提示股骨头坏死。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髋臼骨折的重要手段,通过拍摄前后位片、髂骨斜位片和闭孔斜位片,可以确定骨折类型和测量髋臼顶的形态特点。
CT扫描能较好地显示局部微小损伤、骨折粉碎程度以及未发现的髋关节脱位和骶髂关节损伤。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于评估软组织和神经损伤。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等情况,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可能提示并发休克,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并发感染。
综上所述,髋臼骨折的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这些指标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髋部骨折分型
髋部骨折根据骨折的位置和数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髋臼骨折:骨折发生在髋臼(髋臼是骨盆中的一个凹形的关节面,与股骨头组成髋关节)上,常见的髋臼骨折包括单纯髋臼骨折、多发髋臼骨折和髋臼撕脱骨折等。
2. 股骨颈骨折:骨折发生在股骨颈部位,股骨颈是股骨与髋臼相连的部分。
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片断的移位情况,股骨颈骨折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完全型、不完全型、稳定型、不稳定型等。
3. 股骨转子袖骨折:骨折发生在股骨转子袖(位于股骨上端,连接股骨头与股骨颈的脆弱区域)附近。
4. 股骨干骨折:骨折发生在股骨干部位,通常是由高能量的直接暴力引起,可伴有其他骨折或周围组织损伤。
5. 髋盂骨折:骨折发生在髋盂(骨盆中包裹着股骨头的凹形结构)的部位,可分为前缘骨折、后缘骨折、支撑柱骨折等。
髋部骨折的分型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髋臼骨折的治疗体会
髋臼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骼病,因其在关节受到拉力和疼痛时突然破坏而引起。
髋臼骨折可分为完全性骨折、次完全性骨折和非完全性骨折。
它的症状包括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受到侵害和肿胀。
针对髋臼骨折的治疗,有一些不同的方法,但最常见的是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
临床上,外科治疗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以及一些不同的技术介入方法,如髋臼支撑,内固定,外固定,等等。
经过正确治疗,可以恢复关节正常功能,缓解疼痛,重建肢体功能和抗滑移能力。
我自己曾经患过髋臼骨折,经过外科手术和恢复期的治疗,我感觉非常不错。
外科手术很成功,我的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在手术后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家休息,此外,我也服用了抗炎药物和复原药物,以加快恢复过程。
在恢复期,我经常去医院作练习,并参加物理治疗,这些活动有助于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几个月后,我的腿部活动能力恢复得非常好,疼痛也减轻了很多,尽管我无法完全恢复原先的状态,但是比起刚刚受伤时要好得多。
髋臼骨折的治疗不仅需要外科手术,而且还需要高质量的护理和恢复期治疗。
医生应该给患者一个明确的恢复过程,以及在恢复期的护理措施,以关注患者的护理需求,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物理治疗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活动能力,增强耐力和力量。
治疗髋臼骨折非常重要,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而且还可以提高患
者的活动能力。
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可以促进早期康复,提高活动能力,最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髋臼骨折术前讨论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住院医师汇报病历:汇报病历。
需要讨论或者期待解决的问题:讨论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问题。
***主治医师:髋臼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髋臼骨折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骨折分类按Letournel分类法〔1〕,将髋臼骨折分为简单骨折和复合骨折2大类共10种形式。
简单骨折包括一个柱或壁的部分或全部骨折,即后壁、后柱、前壁、前柱、横形骨折5种。
复合骨折是指含有两个以上简单骨折形式骨折,包括后柱合并后壁骨折、横形骨折合并后壁骨折、“T”形(即横形骨折合并远折段的纵形骨折)骨折、前柱或前壁合并后半横形骨折、双柱骨折5种类型。
治疗方法髋臼骨折治疗方法分为2类,即手术和非手术。
如何选择治疗方法仍有争论,无论那种治疗方法,骨牵引治疗为首选。
1.非手术治疗一些移位很少的髋臼骨折可采用保守疗法,下列两种情况也可考虑保守治疗:(1)大部髋臼完整且仍与股骨头匹配。
(2)两柱骨折轻度移位后形成继发性匹配:两柱骨折后所有软骨部分与远骨折片一起与髂骨脱离,股骨头周围的骨折块仍保持一致的外形。
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移位进一步发展,可采用胫骨结节牵引。
但牵引力不可过大,以免股骨头从髋臼脱出。
2.手术治疗大多数移位的髋臼骨折需手术,以获得较满意的复位和固定,降低创伤后关节炎发生率,并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手术宜在骨折两三天后至10天内进行。
这时局部出血已停止,而骨折线仍清晰可见。
3周后由于已有骨痂生长,复位将十分困难。
本例患者属于****骨折,经系统保守治疗后,现患者病情稳定,可以手术。
***主治医师: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不仅伤情严重,而且类型复杂,移位形式多样,为严重而复杂的关节内骨折。
其中骨折类型的准确判断、适当的手术径路、精确的复位、熟练的手术技巧及妥善的术后处理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而恰当的手术入路对于术中满意的显露、复位、固定尤为重要。
所以,正确选择其手术入路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有许多种,根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前侧入路(髂股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其改良入路)、后侧入路(K L入路、改良K L入路)、扩展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K 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或髂股入路)。
没有一个手术入路可以显露全部的髋臼骨折。
此例患者属于*******骨折,考虑使用*****入路,骨折复位,行钢板坚强固定。
***主治医师:髋臼骨折的并发症:
并发症分为髋臼骨折伴发伤和治疗后并发症。
治疗后并发症常与骨折类型、手术切口选择和手术复位固定效果有直接关系。
常见手术并发症有:异位骨化(HO)、神经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等。
为减少治疗并发症,优化治疗效果,建议遵循:(1)经牵引1周再决定手术,或继续保守治疗;(2)明确该髋臼骨折属于Letournel Judet分型的何种类型;(3)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应用适当内固定器材和相关的补充稳定技术;(4)术中注意保护神经血管,如后入路可保持伸髋屈膝位,放松坐骨神经。
(5)手术组必须有一名有经验的医师带领;(6)术中配合X线片投照,避免不必要的失误;(7)如伤后合并有髋脱位,应及时闭合复位,复位失败,则急诊手术。
应避免髋关节囊大面积横形切开及股骨头脱出整复骨折,如果关节内有游
离骨块,可在大粗隆处牵引,或直接徒手患肢牵引,扩大关节间隙后彻底清除关节内的骨、软骨碎片,不能为了取骨块,而将关节脱位,增加头坏死概率;(8)术中尽可能减少肌肉剥离,术后(尤其有后侧入路时)应用吲哚美辛等预防异位骨化,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和髋关节强直等严重并发症;(9)术后早期主被动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促进患髋功能恢复。
***主任:同意以上各位医师的讨论,本患者为******,诊断******,骨折端移位明显,有明确手术治疗指征,可以手术,但要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交代手术风险及术后可能并发症,尤其如麻醉意外,神经、血管损伤,感染,出血,肺栓塞,围手术期猝死,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脱落,局部疼痛,活动受限,DVT,脑梗塞,心脏意外等可能,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并同意手术。
同时提醒主治医师注意,必须和患者言明预后,创伤性关节炎和股骨头软骨的损伤,造成二次关节置换的可能.另外,考虑此种手术出血情况,手术中一定要注意术中出血量的控制,同时术前备血**单位,血浆**。
手术定于******时间进行,请主治医师完善术前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