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与髋臼骨折
- 格式:ppt
- 大小:769.50 KB
- 文档页数:35
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发表时间:2010-12-07T13:26:46.8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邱贤仕[导读] 在骨折急性期,骨科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的同时应考虑康复问题邱贤仕【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303-02【摘要】康复治疗在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手术只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术后康复,要想恢复满意的功能是很困难的。
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在手术治疗结束后或在保守治疗期间(无手术指征者),即应开始施行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使原发损伤达到尽可能理想的愈合,并尽可能的减少后遗症。
在骨折急性期,骨科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的同时应考虑康复问题,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考虑制定康复计划并尽可能早期开始康复训练。
这对于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防止髋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粘连,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康复过程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2~56岁,平均34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重物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2例。
并脊柱骨折3例,四肢骨折5例,泌尿系损伤7例,胸、腹外伤各1例,骶神经坐骨神经损伤1例,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3例,中心性脱位5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
骨折类型按Tile及Letournel分类法分为:B1伴前柱骨折5例,B2伴后壁骨折3例,B2伴前壁骨折3例,B2伴前柱骨折2例,B2伴后柱后壁骨折2例,C1伴双柱骨折1例,C1伴横行加后壁骨折1例,C1伴后柱后壁骨折1例,C1伴前柱骨折1例,C2伴前柱前壁骨折1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除2例为20天外,其余为3~7天。
骨盆或髋臼骨折后(包括手术后)的康复步骤一般分3个阶段。
(一)早期指伤后2周内,此时患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
此期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于消肿和固定。
髋部骨折分型
髋部骨折根据骨折的位置和数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髋臼骨折:骨折发生在髋臼(髋臼是骨盆中的一个凹形的关节面,与股骨头组成髋关节)上,常见的髋臼骨折包括单纯髋臼骨折、多发髋臼骨折和髋臼撕脱骨折等。
2. 股骨颈骨折:骨折发生在股骨颈部位,股骨颈是股骨与髋臼相连的部分。
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片断的移位情况,股骨颈骨折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完全型、不完全型、稳定型、不稳定型等。
3. 股骨转子袖骨折:骨折发生在股骨转子袖(位于股骨上端,连接股骨头与股骨颈的脆弱区域)附近。
4. 股骨干骨折:骨折发生在股骨干部位,通常是由高能量的直接暴力引起,可伴有其他骨折或周围组织损伤。
5. 髋盂骨折:骨折发生在髋盂(骨盆中包裹着股骨头的凹形结构)的部位,可分为前缘骨折、后缘骨折、支撑柱骨折等。
髋部骨折的分型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手术治疗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作者:张燕李薇雪江萍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报告和总结了21例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术前做好合并伤的护理,包括骨折、脑外伤和泌尿系损伤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改善营养,增强患者体质。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对切口和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早期指导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
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均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远期疗效。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骨折固定术,护理1 临床资料1.1患者资料本组共21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19—65岁,平均42岁。
骨盆骨折14例,髋臼骨折7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重物砸伤3例,坠落伤4例。
所有骨折均经骨盆X线片和CT确诊。
合并损伤包括:股骨骨折4例,颅脑损伤2例,脊髓震荡1例,肩胛骨骨折3例,跟骨骨折2例,多发肋骨骨折1例,腹膜后血肿2例,尺骨骨折1例,尿道损伤2例。
1.2治疗方法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呼吸道梗阻、失血性休克或颅脑损伤等,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治疗骨折。
采用全身麻醉,依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采用仰、俯卧位或漂浮体位。
采用腹股沟入路、Koch—Langenbeck入路或Stoppa入路,显露骨折断。
直视下复位。
采用塑形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
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和钢板螺钉位置满意后,常规放置引流,缝合切口。
1.3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
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1周,患肢负重时间为12.8周。
根据Matta评分标准,21例患者中,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一般护理严观生命体征,积极治疗伴随疾病。
骨盆和髋臼骨折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常合并其他多器官损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1]。
注意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大小便困难以及神经损伤等症状。
髋臼及骨盆骨折(一)
梁国穗
【期刊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年(卷),期】1999(001)001
【摘要】骨盆及髋臼骨折常常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创伤。
这类复杂的骨折需要骨科医生急诊处理及行随后的重建手术。
近20多年来,随着对其病理解剖、生物力学机制和手术原则的深入研究,对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有了蓬勃发展,尤其法国医生Judet和Letoumel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得到了国际创伤骨科界的认同。
对于骨盆骨折的急诊处理,在临床上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紧急复苏和其他系统并发损伤的治疗。
髋臼骨折的处理原则是作为负重大关节的关节内骨折处理,包括解剖复位、稳固固定和早期活动。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梁国穗
【作者单位】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医院矫形及创伤学系,香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3
【相关文献】
1.复杂性髋臼骨折合并C型骨盆骨折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J], 杨经慧
2.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术前规划的应用研究 [J], 阙云端;钱文武;徐众华;徐明勇;王东明;朱文莉
3.两种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效果分析 [J], 鲍喜郎;常文喜
4.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及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J], 王建国;周瑞卿;邢海生;胡志强;何羽强
5.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双柱骨折的效果 [J], 胡明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髋臼骨折的诊断与治疗髋臼骨折是指髋臼受到力量作用而出现断裂或移位的情况。
髋臼是人体骨盆的一部分,与股骨头共同构成髋关节。
因此,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一、髋臼骨折的诊断髋臼骨折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常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典型表现包括剧烈的疼痛、肿胀、残肢缩短、行走困难、局部压痛等。
医生通常通过以下检查来诊断髋臼骨折: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伤前的病史和相关细节。
2.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听诊、触诊等方法,以确定局部的情况和判断肢体的完整性。
3.影像学检查:髋臼骨折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检查和CT 检查。
X光检查可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CT检查可以更好地展示骨折的详细情况。
二、髋臼骨折的治疗髋臼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骨折类型和伴随损伤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制定。
1.保守治疗:适用于老年人和其他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保守治疗的主要措施包括平卧休息、疼痛控制、拘鞋固定或骨盆外固定、功能锻炼等。
保守治疗可能需要长期的康复和复查,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手术治疗:适用于年轻患者和严重的髋臼骨折患者。
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性还原内固定(OIF)、关节镜还原内固定(AIF)、复合性手术等方法。
手术可以更好地恢复骨折,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的康复。
三、髋臼骨折的并发症和预后髋臼骨折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坏死、肺栓塞等。
并发症的发生会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困难。
髋臼骨折的预后可能与患者的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和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
然而,在良好的治疗下,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恢复正常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结论: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可以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髋臼骨折。
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个性化情况进行选择,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患者和医生都应注意髋臼骨折的并发症和预后,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