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羊产业概况共17页
- 格式:pptx
- 大小:519.20 KB
- 文档页数:17
羊行业调研报告羊行业调研报告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对羊行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羊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竞争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行业概述:羊行业是我国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市场基础。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增加以及对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的需求,羊肉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肉类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
此外,羊毛、羊奶以及其他羊产品也各具特点。
二、市场现状:目前,中国羊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羊肉及羊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尤其是一些明星产品,如羊肉串、羊汤等,在大城市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然而,与规模不断扩大的市场相比,羊行业在供应链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三、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受众对羊肉及羊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未来,羊行业将以提高供给端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以及拓展市场渠道为主要发展方向。
此外,新技术的引入和创新也将对羊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竞争态势:羊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产品品质、价格以及品牌形象等方面。
一些大型养殖企业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以及品牌建设等措施,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而中小型养殖户受制于规模、资金等因素,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五、存在问题:当前羊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养殖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信息不对称等。
此外,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一些不合格产品的流通也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了负面影响。
六、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羊行业的发展,我们建议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加强行业管理,提升养殖管理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打击不合格产品;加强市场信息发布和消费者教育,提高市场透明度。
此外,大型养殖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对羊行业的调研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该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促进羊行业的健康发展。
养羊产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追求,羊肉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养羊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成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本文通过对养羊产业的市场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发展养羊产业提供参考。
二、市场规模分析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养羊产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养羊总数达到 xxx 万只,总产量达到 xxx 吨,同比增长 xx%。
其中,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养羊产业基地,占据了养羊总数的 60%,其次是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三、市场需求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羊肉的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羊肉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打菜肴之一,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因此,养羊产业市场需求巨大,尤其是对高品质、绿色、有机的羊肉更为追捧。
四、市场竞争分析养羊产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大型养殖企业和农户之间。
大型养殖企业具有规模化生产、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品牌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一大部分份额。
而农户则主要依靠自然养殖和传统养殖模式,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五、发展趋势与前景未来,养羊产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人们对健康、美食的需求增加,高品质、绿色、有机的羊肉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此外,政府对养羊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将为养羊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六、结论与建议养羊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展养羊产业,建议养殖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养殖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应加大对养羊产业的政策支持、加强监管力度,促进养羊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本文的养羊产业市场调研报告,希望能够为养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养羊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羊养殖业发展现状、进出口及发展优势分析一、中国羊养殖业现状我国是养羊历史大国,地方优质羊品种丰富,是我国家畜动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羊身上的奶、肉、毛皮都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所必需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相比于猪肉,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羊肉市场需求剧增,羊产业发展逐渐向肉用为主转变,随之带动全国肉羊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成果显著,肉羊养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羊出栏31941万头,比上年增加242万头,增长0.8%。
虽然羊出栏量稳步增长,但是羊存栏量却在始终维持在30000万头左右,没有较大增长。
特别是近几年羊出栏量大于羊存栏量,面临可出栏羊数量的不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限养,导致羊存栏量增长陷入停滞。
二、羊养殖业出口分析我国出口的羊以除改良种用外其他山羊为主,这种羊主要用作肉羊。
我国是羊养殖大国和羊肉消费大国,但是却是羊贸易小国。
主要是由于我国羊肉消费量大,但是羊养殖受到政策影响,羊养殖量增长陷入停滞。
随着羊养殖量增长陷入停滞,但是羊出栏量的上升,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羊出口量也逐渐下降,到2020年除改良种用外其他山羊出口量下降至46240千克。
2020年我国除改良种用外其他山羊出口的地区仅为香港一地。
主要是由香港地区土地面积狭小,不适合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只能依靠进口,而香港背靠大陆,因此香港的羊肉主要从大陆进口。
广东省和香港相邻,香港进口羊走广东省进入香港。
三、羊养殖业进口分析虽然我国羊肉缺口大,但是进口的活羊主要是改良种用绵羊,用于改良国内的羊品种。
而且随着我国羊品种的不断丰富,进口的改良种用绵羊也在逐渐减少,到2020年中国改良种用绵羊进口量仅为8455千克。
2019年和2020年,由于羊出栏量大于存栏量,我国也向其他国家进口除改良种外其他山羊,进口量分别为77193千克和11858千克。
中国南方地区通常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海南、台湾14个省(自治区),重庆、上海2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1]。
在暂不计入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前提下,2021年中国南方地区人口总数为8.1181亿人,占全国的57.47%。
对应的肉羊存栏量为6690.2万只,仅占全国肉羊存栏量的20.93%,其中山羊和绵羊的存栏量分别为6231.8万只和458.4万只,仅占全国存栏量的46.74%和2.46%;南方羊肉总产量130.4万t ,占全国总产量的25.35%;南方人均羊肉消费量0.73kg ,远低于全国1.40kg [2]的水平。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南方地区肉羊产业整体水平尚无法满足本地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南方地区肉羊产业状况1.1产业规模稳步扩张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8],2015—2021年中国肉羊存栏量及羊肉产量较为稳定,其中南方地区肉羊存栏量及羊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缓慢增加(图1)。
自2017年以来,中国南方地区肉羊存栏量占全国总存栏量的21.00%左右,羊肉产量占全国总羊肉产量的25.00%,呈逐年增长态势。
相较于2015年,2021年南方肉羊存栏量增加了542.5万头,增幅为8.82%;羊肉产量增长25.5万t ,增幅为24.31%。
受益于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品种的持续选育及改良,南方肉羊的产肉率明显提高。
2015—2021年南方地区绵羊、山羊的养殖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且山羊产业仍占据南方肉羊产业的主导地位。
如表1所示,2021年中国南方地区山羊存栏量较2015年增长8.38%,绵羊存栏量增长15.20%。
绵羊产业增速远高于山羊,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绵羊产业规模小,正处于高速增长期;第二,绵羊集约化舍饲技术更加成熟,有利于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南方地区开展规模化养殖。
我国养羊的发展概况及意义一、我国养羊业的发展概况一.由于养羊业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自古以来广大农牧民就喜欢养羊,把养羊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畜牧生产事业。
由于羊秉性温驯,合群性好,毛可织衣,肉味鲜美,是人类重要的衣食之源,因此被视为能给饲养者带来好运的动物。
然而,旧中国的养羊业十分落后。
本世纪上半叶虽然也从国外引进了部分优良品种,但是数量很少,品种改良工作进展缓慢,直至解放时全国绵羊、山羊总数仅仅只有4000余万只,更没有一个自己培育的优良品种。
二、建国以来养羊业发展迅速建国以来,我国养羊业得到迅速发展,不仅养羊数量成倍增长,质量也有很大改进,目前全国绵羊、山羊总数已超过两亿只,居世界第一。
1994年全国绵羊存栏数为1.11亿只,仅少于澳大利亚,名列世界第二;全国山羊存栏数为1.06亿只,仅少于印度,名列世界第二。
我国羊肉和山羊绒的年产量均名列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品种改良工作也取得很大成就。
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许多良种绵羊、山羊品种,并与本国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育成了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军垦细毛羊等十多个细毛羊品种。
青海半细毛羊、凉山半细毛羊等半细毛羊品种也先后育成。
我国每年生产的约27万多吨绵羊毛中,细毛和半细毛占70%以上,从而改变了建国前没有国产细毛和半细毛的落后状态。
关中奶山羊、崂山奶山羊、南江黄羊等山羊新品种和品种群也已育成。
与此同时,我国还对一些优良地方品种进行了选育提高,生产性能显著改善。
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生产的优质山羊绒享誉世界。
1995年全国山羊绒产量达到7300吨,不仅产量居世界第一,而且品质优良,深受外商欢迎。
滩羊、湖羊、中卫山羊、济宁青山羊等羔皮、裘皮品种,品质独特,所产的羔皮、裘皮是传统的出口商品。
我国第一个肉用山羊新品种,四川的南江黄羊已于1995年通过了国家新品种审定,填补了国内没有肉用山羊培育品种的空白。
世界上最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波尔山羊和以生产优质马海毛而著称的毛用山羊品种--安哥拉山羊也引进我国,为今后提高我国大量地方土种山羊的产肉性能,发展毛用山羊业生产打下了基础。
我国养羊历史悠久,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羊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产业。
羊的产品(如羊毛、山羊绒、羊肉、羊皮、羊奶等)都是高价值的商品,可直接或进一步加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在广大农村、牧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可以利用草场、山地以及农副产品养羊,是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产业。
本文就养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我国羊业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重点和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我国养羊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1养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1提供工业原料羊毛、羊绒是毛纺工业的主要原料,不仅可以制成绒线、毛毯、呢绒、工业用呢、工业用毡,还可以加工成精纺毛料及羊毛和羊绒衫、羊毛羊绒裤。
毛纺品美观耐用,保温力强,具有其他纺织品所不及的优点,而羊绒制品更是以其轻、薄、暖等优点备受消费者欢迎。
羊皮是制革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以制成皮革服装、皮帽、皮鞋、箱包。
羊肉、羊奶是食品加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可以加工成各种烧烤、腌腊、熏制、罐头食品以及奶酪、奶粉、炼乳等。
羊肠衣可以灌制香肠、腊肠,可加工成琴弦、网球拍、医用缝合线等。
因此,养羊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毛纺工业、食品工业、制革工业、医药、化工等部门的生产和发展。
1.2增加养羊户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养羊能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状况。
羊肉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是少数民族、广大牧民、山区人民喜爱的食品。
在城镇羊肉的消费量也很大,并以其涮、烤、煎、炸等多种吃法,深受消费者喜爱。
羊毛、羊绒制品美观大方、穿着舒适、保暖性好。
皮板加工成的皮革衣物,轻薄柔软、结实耐穿,极受人们欢迎,羔皮和裘皮服装是冬季御寒和装饰用佳品。
羊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是婴幼儿及老年人的理想食品。
我国羊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张英杰(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文章就羊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生产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羊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重点和策略,为我国养羊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我国山羊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养殖先生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
一千多年前,我国南方就以饲养山羊为主,后逐步形成规模。
山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至今在我国广大农牧区广泛饲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山羊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
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近些年内蒙、辽宁、新疆等山羊主要饲养地区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禁牧、限牧政策,总结出既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又要促进山羊产业发展的生态养羊方案,使我国山羊养殖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期。
一、我国山羊存栏数与产品产量近些年,我国山羊存栏数增长幅度较大。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绵羊一直多于山羊,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山羊数已超出了绵羊数,山羊存栏数占绵、山羊总数的比例开始逐年增高。
到2003年我国绵、山羊存栏数达3.168亿只,其中山羊存栏达17295.7万只(占绵、山羊存栏总数的54.58%),占世界山羊存栏总数的22.6%,由1949年的1613万只增长了9.3倍;2003年,我国生产生山羊皮31.9×104吨,鲜山羊奶24.2×104吨,分别占全世界产量的35.54%和2.04%;人均占有羊肉(包括绵羊肉)量2.39kg,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山羊存栏数、出栏羊数、羊肉产量、生山羊皮产量、山羊绒产量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二、山羊的分布在中国,山羊分布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连不饲养绵羊的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也都有山羊分布。
从总体上看,我国山羊群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北和西南,在华南地区分布较少。
据统计,2003年存栏山羊450万只以上的省份有河南、山东、内蒙古、西藏、江苏、四川、安徽、河北、云南、陕西、山西、甘肃等12个省,合计存栏占全国山羊存栏总数的91.60%,为山羊生产的集中产区。
三、山羊品种资源优势及发展概况我国已有20个山羊品种列入《中国羊品种志》,这些地方品种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如高繁殖力、肉质好、绒质细、品质好、产量高以及具备板皮、羔皮、裘皮、奶用等专用生产性能。
我国肉羊产业特点说明一、肉羊概述(一)肉羊产业链示意图(二)羊肉的营养价值羊肉是我国人民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羊肉比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而且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特别是羊以吃天然牧草为主,因而羊肉受污染少,是理想的绿色动物蛋白来源。
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羊肉有山羊肉、绵羊肉、野羊肉之分。
古时称羊肉为羖肉、羝肉、羯肉。
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
由于羊肉有一股令人讨厌的羊膻怪味,故也被一少部分人所冷落。
(三)肉用羊的定义羊是食草类反刍动物,肉用羊是一类以生产羊肉为主的羊,肉用羊的主要特点是:后躯丰满,肌肉多、羔羊生长发育快、有良好的生长率和高产肉能力、采食力强、肉质口感好。
(四)羊生物学特性1.合群性强:羊的合群性大于其他家畜,不论是舍饲或放牧,都喜欢群居,无论是睡眠或躺卧休息,都喜欢头尾相依,靠在一起,因此可以组织大群放牧。
在放牧中离群的羊,一经牧工呼唤,能迅速奔跑回群,当羊群通过桥梁,窄道时,只要”头羊”先过,整个羊全就争先跟进,因此羊群虽大,却易于驱感和管理。
2.适应性强:羊的适应性较其他家畜强,但适应性与品种类型及分布区的其口条件有密切关系。
如细毛养对干燥,含量的环境比较适应,对湿热则不适应;早熟长毛种绵羊则能抗湿热,抗腐蹄病,但不耐干旱及缺乏多汁饲料的环境条件;绒山羊体制强健,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和气候,在寒带,温带,暖湿带的丘陵,沟壑,盆地,高山,平地均有很强的适应性。
3.采食力强:羊嘴尖耻利,唇薄而灵活,加之上下鄂强劲,吃草的能力很强。
在天然草场上,牛马不能采食的杂草和短草,均可放牧羊群。
此外,羊群还能利用庄稼茬地,拣食遗留的谷穗及田埂上的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