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粗集料级配技术指标

粗集料级配技术指标

粗集料级配技术指标
粗集料级配技术指标

可小于25%;

②Ⅲ级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用做路面时,应小于20%;用做下面层或基层时,可小于25%。

5%。

②亚甲蓝试验MB试验方法见附录B。

粗、细集料(A卷)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培训试卷 (粗、细集料)(A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考试号得分 身份证号单位 第一部分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检测工作应遵循科学、公正、准确的原则开展工作,检测行为公正、公平、 要真实可靠。 A、检测方法 B、检测结论 C、检测依据 D、检测数据 2、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粒径应大于 mm。 A、5.0 B、4.75 C、2.36 D、2.50 3、粗集料筛分时,公称最大粒径为31.5mm的试样质量至少为 kg。 A、2.0 B、2.5 C、4.0 D、5.0 4、粗集料泥块含量试验应进行平行两次试验,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时应重新取样试验。 A、0.5% B、0.4% C、0.2% D、0.1% 5、沥青砼用粗集料进行针片状试验时,用 mm标准筛将试样过筛,取筛上部分供试验用。 A、2.36 B、4.75 C、5.00 D、9.50 6、用游标卡尺法测量颗粒最大宽度方向与最大直径方向的尺寸之比大于倍的颗粒为针片状颗粒。 A、2 B、3 C、4 D、5 7、粗集料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总质量的 %。 A、0.2 B、0.4 C、0.5 D、1.0 8、粗集料压碎值试验需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左右时间应达到总荷载 kN,

稳定5s然后卸载。 A、200 B、300 C、400 D、500 9、粒径为9.5~19mm的粗集料进行坚固性试验,16~19mm粒径颗粒应占 %。 A、30 B、40 C、50 D、60 10、软弱颗粒试验中对9.5~16mm的颗粒所加的荷载为 kN。 A、0.25 B、0.34 C、0.42 D、0.15 11、石子的公称粒径通常比最大粒径()。 A、小一个粒级 B、大一个粒级 C、相等 D、没有关系 12、含水量为4.5%的砂300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为 g。 A、286.5 B、290.2 C、287.1 D、290.0 13、细集料样品选用适宜的标准筛筛除超粒材料,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 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 g的试样两份,烘至恒重备用。 A、400 B、450 C、500 D、550 14、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是在℃时对水的表观密度。 A、20 B、22 C、23 D、25 15、砂当量试验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不超过 mm的集料。 A、0.6 B、1.18 C、2.36 D、4.75 16、粗集料密度试验中测定水温的原因是。 A、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试验相对简单 B、不同水温下密度的计算公式不同 C、修正不同温度下石料热胀冷缩的影响 D、修正不同温度下水密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17、细集料棱角性试验(间隙率法),上部的圆筒形容量瓶,容积不少于 mL。 A、250 B、300 C、500 D、1000 18、细集料的棱角性适用于评定细集料。 A、流动性 B、洁净度 C、粗细程度 D、表面构造和粗糙度 19、标准亚甲蓝溶液配制浓度是 g/L。 A、8.0±0.1 B、8.0±1.0 C、10.0±0.1 D、10.0±1.0 20、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体积、开口孔隙体积)物质颗

集料坚固性试验作业指导书_secret

文件编号xx 作业指导书 (集料坚固性)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 xx试验室 (xx检测中心)

目录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3校准/检测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4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规定 5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6表格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1 电子天平 2.1.1打开电源 2.1.2按下标定开关(即TAB键) 2.1.3放上需标定的砝码待显示屏出现所要标定的质量时即可取下砝码 2.1.4将称量的试样放在天平上,待数字不再变动时即可记下读数 2.1.5如还需测量下一个试样的质量时则需要淸零,然后再称量 2.1.6试验结束后,关闭天平的电源再将托盘擦拭干净 2.2 电热鼓风干燥箱 2.2.1打开电热鼓风干燥箱的电源,打开箱门,检查电热丝是否正常加热,如发现不加热则需及时修理

2.2.2关上箱门,设定电热鼓风干燥箱的加热温度,打开鼓风开关 2.2.3待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度上升到设定的温度时,将温控数显上显示的温度与插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的温度计进行比较,如两者一致,即可放入试样;如两者不一致,则需要检查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修理好以后方可放入试样 2.2.4当放入的试样达到要求的时间后,取出试样 2.2.5关闭电热鼓风干燥箱的电源 2.2.6待电热鼓风干燥箱冷却后方可进行清理,以防烫伤 3、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3.1 样品收发程序 现场采样或委托送样→样品编号→样品室→取样品,技术员做好取样登记→实验室进行试验→试验完毕→进行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填写实验报告→复审员复审后签字→室主任审核后签字→由专人出据试验报告→客户 3.2 试验工作程序及物品处理 粗集料(粒级>4.75mm)样品:筛分洗净试样→将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4h→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剩余样品放样品室集中处理→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填写试验使用记录→出据试验报告→完毕 3.3 操作过程 3.3.1试验准备 3.3.1.1试剂的配制 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大小),加温至30℃~ 50℃,每1000ml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钠(Na 2SO 4 )300g~350g或加入10

招标文件中的原材料性能指标

8.7.7 聚苯乙烯保温板 8.7.7.1 主要性能指标 渠道渠坡防冻胀采用聚苯乙烯硬质泡沫保温板,根据《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T10801.1–2002)及《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2006),保温板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具体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聚苯乙烯保温板外观表面色泽应均匀、平整,无明显收缩变形和膨胀变形,无明显油渍和杂质。 (2)聚苯乙烯保温板应采用全新原料,不得添加再生料。 (3)保温板应有表面加糙工序,对两侧表面进行加糙处理,加糙采用表面喷砂方式,即将砂与适当的粘结剂混合后,喷涂于保温板表面,厚度应当均匀,凝固后牢固粘结于保温板表面,且保温板弯折时,涂层不得碎裂或脱落。粘结剂应采用耐水性材料,在水中长期浸泡仍能保持粘结强度。加糙后的保温板应达到能在渠道边坡上自稳的要求。 (4)密度≥40kg/m3,吸水率不大于2.0%,压缩强度(压缩10%)≥300kPa,压缩强度(压缩5%)≥150kPa,尺寸稳定性(-40o C~+70o C)≤±0.5%,导热系数≤0.028W/(m?k)。 8.7.8 土工格栅 8.7.8.1供穿总干渠的倒虹、涵洞顶部回填,以及采空区段填方和防渗回填加筋时使用: 参照《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GB/T17689-2008),土工格栅采用聚丙烯双向土工格栅,幅宽≥2.5m,规格为TGSG5050,每延米拉伸屈服力(纵、横)≥50 KN/m,屈服伸长率(纵、横)≤13%。 9.4.3 混凝土材料 9.4.3.1 水泥 (1)水泥品种:承包人应按各建筑物部位施工图纸的要求,配置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品种,各种水泥均应符合本技术条款指定的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 (2)发货:每批水泥出厂前,承包人均应对制造厂水泥的品质进行检查复验,每批水泥发货时均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资料。每批水泥运至工地后,监理人有权对水泥进行查库和抽样检测,当发现库存或到货水泥不符合本合同技术条款的要求时,监理人有权通知承包人停止使用。

粗细集料练习题

粗细集料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中,将试样浸水24h,是为了消除( C )的影响。 A.空隙 B.孔隙 C.开口孔隙 D.闭口孔隙 2、不会影响到粗细集料材料取样数量的因素是(D )。 A.公称最大粒径 B.试验项目 C.试验内容 D.试验时间 3、粗集料筛分时,清洗好0.075mm筛孔上的剩余料后,将筛反扣过来用水仔细冲洗入浅盘中,放在规定烘箱内烘干( C ),冷却并称其重量。 A.3h~6h B.6h~10h C.8h~12h D.10h~14h 4、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是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中颗粒大于( B )的泥块的含量。 A.2.36mm B.1.18mm C.0.6mm D.4.75mm 5、筛分试验中在( A )情况时即可停止试验。 A.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 B.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1% C.没有集料通过筛孔 D.用摇筛机筛分3min 6、细集料亚甲蓝试验时会进行第一次色晕试验,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浊液滴在滤纸上,液滴的数量应使沉淀物直径在( C )之间。 A.6~10 B.6~12 C.8~12 D.8~14 7、公称最大粒径为16mm的集料进行筛分试验所需最少样品质量为( B )。 A.0.8kg B.1.0kg C.2.0kg D.1.5kg 8、含水率为5%的细集料220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为( B )g。 A.209 B.209.52 C.210 D.210.95 9、洛杉矶磨耗试验对于粒度级别为B级的试样,使用钢球的数量和总质量分别为( B )。 A.12个,5000±25g B.11个,4850±25g; C.10个,3330±20g D.11个,5000±20g 10、细骨料级配与颗粒粗细是根据( C )来评定的。 A.细度模数 B.筛分曲线 C.细度模数和筛分曲线 D.细度模数与砂率 11、集料筛分时,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 C )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轻轻颗粒,但不得逐颗塞过筛孔。 A.31.5mm B.26.5mm C.19.0mm D.16mm 12、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仅用于( C )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 A.人工砂 B.石屑 C.天然砂 D.混合砂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 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4)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8.1.7-7的规定生产和使用。 表8.1.7-7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

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3)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8的规定。

4)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见表8.1.7-9。 5)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见表8.1.7-10。 中要求。 4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11的规定。

5 纤维稳定剂应在250°C条件下不变质。不宜使用石棉纤维。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12的规定。 8.1.9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8.1.10基层施工透层油或下封层后,应及时铺筑面层。 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道路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4

注:①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②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③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4.8.3 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4.8.3的规定生产和使用。 4.8.4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彻底清除覆盖层及泥土夹层。生产碎石用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块、杂物,集料成品不得堆放在泥土地上。 4.8.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表面层(或磨耗层)的粗集料的磨光值应符合表4.8.5

的要求。除SMA、OGFC路面外,允许在硬质粗集料中掺加部分较小粒径的磨光值达不到要求的粗集料,其最大掺加比例由磨光值试验确定。 4.8.6 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符合表4.8.5的要求,当使用不符要求的粗集料时,宜掺加消石灰、水泥或用饱和石灰水处理后使用,必要时可同时在沥青中掺加耐热、耐水、长期性能好的抗剥落剂,也可采用改性沥青的措施,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达到要求。掺加外加剂的剂量由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确定。 4.8.7 破碎砾石应采用粒径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1%的砾石轧制,破碎砾石的破碎面应符合表4.8.7的要求。 4.8.8筛选砾石仅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4.8.9经过破碎且存放期超过6个月以上的钢渣可作为粗集料使用。除吸水率允许适当放宽外,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表4.8.2的要求。钢渣在使用前应进行活性检验,要求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大于3%,浸水膨胀率不大于2%。 4.9 细集料 4.9.1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4.9.2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4.9.2

粗、细集料技指标

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6.3.1的规定。 表6.3.1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的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3.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的

规定。 6.3.3砂的分类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砂的分类 注:细度模数主要反映全部颗粒的粗细程度,不完全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混凝土配制时应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情况。 6.3.4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应处于6.3.4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 表6.3.4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 表6.3.4细集料的分区及级配范围 出量不得大于5%。 2、人工砂中150um筛孔的累计筛余:Ⅰ区可放宽到100%~85%,Ⅱ区可放宽到100%~80%,Ⅲ区可放宽到100%~75%。 3、Ⅰ区砂宜提高砂率配低流动性混凝土;Ⅱ区砂宜优先选用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Ⅲ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4、对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9~2.6的中砂。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在于15%,300um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6.4粗集料 6.4.1粗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水的碎石或卵石,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4.1的规定。 表6.4.1粗集料技术指标

细集料的取样数量、技术要求

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 筛出大于9.5mm,称取烘干试样500g,准确至0.5 g 。 (A0.15 + A0..3+ A0.6+ A1.18+ A2.36)-5 A4.75 细度模数公式:M= ———————————————— 100 - A4.75 试验仪器:标准筛、天平、摇筛机、烘箱、浅盘、毛刷。 各筛筛余试验的质量,精确至0.5g。试验前后.质量损失不超1%。细度模数精确至0.01。两次细度模数相差不大于0.20。 砂的分区及继配范围 说明:1、砂中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0.6m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2、1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2区人工砂中0.15mm 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3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T0328—2005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保留3位小数,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1%,应重做 T0330—2005 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将来样用2.36mm标准筛过筛,除去大于2.36mm的部分,静置24h.。试样300g。 密度:m0 表观相对密度公式:——————(保留3位小数) m0 + m1 - m2 m3 表干相对密度公式:—————(毛体积、饱和面干密度两次结果与 m3 + m1 - m2平均值之差大于0.01g/cm时,应重做。) m0 毛体积相对密度公式:—————— m3 + m1 - m2 式中:m0_________试样烘干质量 m1 _________水、瓶总质量 m2 _________饱和面干试样、水、瓶总质量 m3__________饱和面干试样总质量

粗细集料技指标

粗细集料技指标

————————————————————————————————作者:————————————————————————————————日期:

水泥混凝土用粗细集料技术指标 一、细集料 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 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6.3.1的规定。 表6.3.1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注:1、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 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的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3.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 3或600t 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 3或300t 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 为一验收批。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的规定。 项 目 技术要求 Ⅰ类 Ⅱ类 Ⅲ类 有害物质含量 云母(按质量计,%) ≤1.0 ≤2.0 ≤2.0 轻物质(按质量计,%) ≤1.0 ≤1.0 ≤1.0 有机物(比色法) 合格 合格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 3质量计,%) ≤1.0 ≤1.0 ≤1.0 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 <0.01 <0.02 <0.06 天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2.0 ≤3.0 ≤5.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5 ≤1.0 ≤2.0 人工砂的石粉含量 (按质量计,%) 亚甲蓝试验 MB 值<1.4或合格 ≤5.0 ≤7.0 ≤10.0 MB 值≥1.4或不合格 ≤2.0 ≤3.0 ≤5.0 坚固性 天然砂(硫酸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合的质量损失,%) ≤8 ≤8 ≤10 人工砂单级最大压碎指标(%) <20 <25 <30 表观密度(kg/m 3) >2 500 松散堆积密度我(kg/m 3) >1 350 空隙率(%) <47 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JTG]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用以确定碎石或砾石经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显著或强度降低的性能,以评定砂的坚固性能(也称安全性)的方法。 二、仪器与材料 标准筛,根据试样的粒级按下表(表1)选用: 公称粒级(mm) 2.36~4.75 4.75~9.5 9.5~19 19~37.5 37.5~63 63~75 试样质量(g) 500 500 1000 1500 3000 5000 三脚网篮、波美比重计等 三、主要试验步骤 1、按表1规定分级并称取相应的各粒级试样质量αi,分别装入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 2、浸泡20h后,提出网篮,烘干,至此已完成第一次循环,待试件冷却至20~25℃,即开始第二次循环,从第二次开始,浸泡及烘烤时间均为4h。 3、最后一次循环(5次)完毕后,将试样置于25~30℃清水中洗净硫酸钠中,再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用筛孔孔径为试样粒级下限的筛,过筛并称量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量。 4、对于粒径大于19mm的试样部分,应该在试验前后分别记录其颗粒数量,并作外观检查,描述库里的裂缝、剥落、掉边和掉角等情况及其所占的颗粒数量,以作为分析其坚固性时的补充依据。 四、计算 1、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Qi =(Mi-Mi')X100/Mi 式中: Qi--各粒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Mi—各粒级试样试验前烘干质量,g Mi'--经硫酸钠溶液试验后各粒级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g 2、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百分率 Q=(∑miQi)/(∑mi) 式中: Q--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百分率,% mi—试样中各粒级的分计质量,g Qi—各粒级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

T0314-2000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是确定碎石或砾石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测定石料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的方法。 2 仪具与材料 2.1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2 天平:称量5kg,感量不大于1g。 2.3 标准筛:根据试样的粒级,按表T0314-1选用。 注:①粒级为9.5mm~19mm的试样中,应含有9.5mm~16mm粒级颗粒40%, 16mm~19mm 粒级颗粒60%。 ②粒级为19mm~37.5mm的试样中,应含有19mm~31.5mm粒级颗粒40%,31.5mm~ 37.5mm粒级颗粒60%。 2.4 容器:搪瓷盆或瓷缸,容积不小于50L。 2.5 三脚网篮:网篮的外径为100mm,高为150mm,采用孔径不大于2.36mm的铜网或不锈钢丝制成;检验37.5mm~75mm的颗粒时,应采用外径和高均为250mm的网篮。 2.6 试剂:无水硫酸钠和10水结晶硫酸钠(工业用)。 3 试验准备 3.1 硫酸钠溶液的配制 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大小),加温至30℃~50℃,每1000mL 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O4)300g~350g或10水硫酸钠(Na2SO4.10H2O)700g~100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25℃;在此温度下静置48h,其相对密度应保持在1.151~1.174(波美度为18.9~21.4)范围内。试验时容器底部应无结晶存在。 3.2 试样的制备 将试样按表T0314-1的规定分级,洗净,放入105℃±5℃的烘箱内烘干4h,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然后按表T0314-1规定的质量称取各粒级试样质量m i。 4 试验步骤 4.1 将所称取的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温度应保持在20℃~25℃的范围内,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该容器中;此时,网筛底面应距容器底面约30mm(由网篮脚高控制),网篮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30mm,试样表面至少应在液面以下30mm。 4.2 浸泡20h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烤4h,至此,完成了第一个试验循环。待试样冷却至20℃~25℃后,即开始第二次循环,从第二次循环起,浸泡及烘烤时间均可为4h。 4.3 完成五次循环后,将试样置于25℃~30℃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再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用试样粒级下限筛孔过筛,并称量各粒级试样

细集料压碎指标试验Word 文档

T 0350—2005 细集料压碎指标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细集料压碎指标用于衡量细集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 2仪具与材料 (1)压力机:量程,示值相当误差2%,应能保持的加荷速率。 (2)天平:感量不大于1g。 (3)标准筛。 (4)细集料压碎指标试模:由两端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加压块和底板组成,其形状和尺寸见图T0350-1,压头直径75mm,金属筒试模内径77mm,试模深70mm。试筒内壁、加压头的底面及底板的上表面等与石料接触的表面都应进行热处理硬化,并保持光滑状态。 (5)金属捣棒:直径10mm,长500mm,一端加工成半球形。 3试验准备 3.1采用风干的细集料样品,置烘箱中于10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通常不超过4h,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用 4.75mm、2.36mm至0.3mm各档标准筛过筛,去除大于4.75mm 部分,分成0.3mm~0.6mm、0.6mm~1.18mm、1.18mm~2.36mm和2.36mm~4.75mm 4组试样,各组取1000g备用。 3.2称取单粒级试样330g,准确至1g。将试样倒入已组装成的试样钢模中,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整平钢模内试样表面,将加压头放入钢模内,转动1周,使其与试样均匀接触。 4试验步骤 4.1将装有试样的试模放到压力机上,注意使压头摆平,对中压板中心。

4.2开动压力机,均匀地施加荷载以500N/s的速率,加压至25kN,稳压5s,以同样的速率卸荷。 4.3将试模从压力机上取下,取出试样,以该粒组的下限筛孔过筛(如对2.36mm~4.75mm 以2.36mm标准筛过筛)。称取试样的筛余量()和通过量(),准确至1g。 5计算 按式(T0350-1)计算各组粒级细集料的压碎指标,精确至1%。 式中:——第i粒级细集料的压碎指标值(); ——试样的筛余量(g); ——试样的通过量(g)。 6报告 6.1每组粒级的压碎指标值以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 6.2取最大单粒级压碎指标值作为该细集料的压碎指标值。 条文说明 在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对细集料有机制砂单粒级最大压碎指标的要求,是我国的独特指标,其方法来源于国家标准GB/T14684—2001《建筑用砂》,国标方法中试验得到的是砂的压碎指标。

JG-1集料坚固性试验仪

JG-1集料坚固性试验仪 一、JG-1集料坚固性试验仪概述 JG-1集料坚固性试验仪符合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要求,该仪器坚固性是指集料经饱和Na2SO4 溶液多次浸泡烘干后,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描述集料抗冻性的重要指标,以评定砂的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 二、JG-1集料坚固性试验仪主要参数 1、容器:双层不锈钢加热恒温容器 2、粗集料三脚网篮 不锈钢网篮外径为l00*100mm,孔径2.36mm 不锈钢网篮外径为250*250mm,孔径2.36mm 3、细集料三脚网篮 不锈钢制,网篮外径为70*70mm,孔径0.15mm

4、电源电压:220V 5、温度应保持范围:0℃~100℃(可调) 6、升降次数:25次 7、加热功率:2000W 8、电机功率:30W 三、JG-1集料坚固性试验仪操作 1、按照规范要求,在保温桶内配置好溶液。将“浸泡温度仪表”设置22℃,“浸泡时间仪表”设定为20小时,按下“电源开关”和“加热开关”。 2、此时“浸泡温度仪表”开始工作,其他仪表不工作,当温度达到25℃后仪器发出蜂鸣报警,仪器自动进入升降状态,此时“升降次数仪表”开始进行25次升降循环,循环完成后自动导通“浸泡时间仪表”当保温20小时后停机,完成第一次试验。 3、进入下一次循环时,将“浸泡时间仪表”设定为8小时,(即待烘干4小时浸泡4小时)按一下“清零键”重新启动。当烘干4小时第二次浸泡4小时第1-2次完成。进入下一次循环时,以后几次的循环参照本小节进行。 四、JG-1集料坚固性试验计算 1、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按下式计算。 Q1=[(m1–m2)/m1]×100 式中Q1—各粒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M1—各粒级试样试验前的烘干质量g; M2—经硫酸钠溶液法试验后,各粒级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g。

混凝土强度等级级配粗骨料粒径选用范围

混凝土强度等级,级配、粗骨料粒径选用范围 ★不同的建筑工程,不同的部位常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我国混凝土工程目前水平情况下,一般选用范围如下: ①C10~C15——用于垫层、基础、地坪及受力不大的结构。 ②C20~C25——用于梁、板、柱、楼梯、屋架等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③C25~C30——用于大跨度结构、要求耐久性高的结构、预制构件等; ④C40~C45——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吊车梁及特种结构等,用于25~30层; ⑤C50~C60——用于30层至60层以上高层建筑; ⑥C60~C80——用于高层建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⑦C80~C120——采用超高强混凝土于高层建筑。??将来可能推广使用高达C130以上的混凝土。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的粗骨料粒径范围: 一级配:5~20mm,最大粒径20mm; 二级配:5~20mm、20~40mm,最大粒径40mm; 三级配:5~20mm、20~40mm、40~80mm,最大粒径80mm; 四级配:5~20mm、20~40mm、40~80mm、80~120mm,最大粒径120mm。混凝土中有粗骨料(碎石)和细骨料(砂),混凝土的级配就是按照碎石的级配来划分的。 ★水工建筑物中常用的是二级配和三级配混凝土。 二级配一般是一些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就是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二级配。三级配一般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等级是结构强度需要,级配是施工工艺、经济性、温控需要;可以采用多级配就一般不用二级配,这是强调经济性;泵送混凝土和非大体积混凝土只能采用一、二级配,这是工艺要求;混凝土重力坝、拱坝采用四级配,这是温控和经济性要求。

附录1推荐的试验检测数据记录文件及报告记录文唯一性标识编码表

附录1推荐的试验检测数据记录文件及报告记录文唯一性标识编码表

————————————————————————————————作者:————————————————————————————————日期: 2

附录1 推荐的试验检测数据记录文件及报告文唯一性标识编码表 序号项目参数参数号表格名称记录表号报告编号 1 土 颗粒级配0101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筛分法) JJ0101a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一)JB010101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二)JB010102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密度计法) JJ0101b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移液管法) JJ0101c 界限含水率0102 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 JJ0102a 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液限碟式仪法) JJ0102b 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塑限滚搓法) JJ0102c 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缩限试验) JJ0102d 最大干密度0103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JJ0103 最佳含水率0104 CBR 0105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检测记录表(一) JJ0105a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检测记录表(二) JJ0105b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检测记录表(三) JJ0105e 相对密度0106 土的比重试验检测记录表JJ0106 天然稠度0707 土的天然稠度试验检测记录表JJ0107 回弹模量0108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承载板、强度仪法) JJ0108 粗粒土最大干密度0109 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JJ0109 黏聚力0110 黏聚力试验检测记录表JJ0110 内摩擦角0111 内摩擦角试验检测记录表JJ0111 自由膨长率0112 自由膨胀率试验检测记录表JJO112 烧失效量0113 土的烧失量试验检测记录表JJ0113 有机质含量0114 土的有机质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JJ0114 含水率0115 土的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烘干法、酒精燃烧法) JJ0115a 土的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比重法) JJ0115b 3

沥青路面面层用集料技术要求

道路工程材料作业 李诗琪1253432 1.沥青路面面层用集料技术要求(参考“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一.粗集料 1.沥青层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但高速公路和 一级公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施工单位自行加工。 2.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表4.8.2的规定。当单一规格集 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集料配比计算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对受热易变质的集料,宜采用经拌和机烘干后的集料进行检验。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根据百度百科,查阅以上各个指标的定义: 石料压碎值:压碎值是集料抵抗压碎的性能指标,它是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得的被压碎碎屑的重量与试样总重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洛杉矶磨耗损失:是以洛杉矶磨耗机的磨耗指标表示碎石道碴抵抗冲击、磨耗和边缘剪切等联合作用能力的参数。吸水率 吸水率:是表示物体在正常大气压下吸水程度的物理量。 坚固性:砂、卵石与碎石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值应小于有关规定。 针片状颗粒含量:粗集料颗粒的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与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小于0.4的颗粒 水洗法:将两类不同溶解性物质,同时通过水,其中一类能够溶解在水中,另外一类不能溶解,然后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层除去。 二.细集料 1.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2.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4.9.2的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表4.9.2

11 粗集料颗粒级配

试验技能答辩综合考核打分表 (粗集料颗粒级配) 序 号 考核内容考核情况优秀满意合格较差 1 目的测定粗集料的颗粒组成(水泥混凝土用碎石可采用干 筛法,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碎石必须采用水洗法), 判定颗粒组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0 9-7 6-4 3-0 2 原理采用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寸规格要求的样品筛,按照一 定规律筛取筛余量。 20 19-15 14-10 9-0 3 主要设备1、烘箱,能控制温度(105℃±5℃),向学…员提问 烘箱的控温温度;2、摇筛机;3方孔筛;4、电子台 称(10kg,感量1g;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公 路))。 10 9-7 6-4 3-0 4 环境条件试验室温度20±5℃。10 9-7 6-4 3-0 5 取样制样料堆:上中下不同部位取样大致等量(15份GB,公 路若干份能具有代表性) 轮船、汽车: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取样大致等量(16 份,公路若干份能具有代表性) 皮带:出料处等皮带宽取样大致等量(8份,公路间 隔3次以上能具有代表性) 四分法缩分至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常 用:GB:9.5m 1.9kg;16m 3.2kg;19m 3.8kg; 26.5m 5kg;31.5m 6.3kg;37.5m 7.5kg;公路: 9.5m 1kg;16m 1kg;19m 2kg;26.5m 2.5kg; 31.5m 4kg;37.5m 5kg;),根据最大粒径确定称取 试样的质量。) 15 14-11 10-6 5-0 6 试验步骤称取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至1g,准备组合套 筛。机筛10min,再逐个手筛至达到要求为止。逐个 称取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值精确到1g。计算分计 筛余百分率,计算精确至0.1%。计算累计筛余百分 率。精确到1%。所有筛余和筛底筛余量之和与原试 样质量差1%时,须重新试验。(JTJ:1min通过筛的质 量应小于筛上质量的0.1%,GB:通过筛的质量应小于 式样总量的0.1%) 20 19-15 14-10 9-0 7 记录、报告 及结论 公路标准:损耗率超过0.3%重新试验,两次P0.075相 差超过1%重新试验,累计0.1% 15 14-11 10-6 5-0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粗骨料粒径范围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粗骨料粒径范围 级配与骨料粗细划分: 一级配:5~20mm,最大粒径20mm; 二级配:5~20mm、20~40mm,最大粒径40mm; 三级配:5~20mm、20~40mm、40~80mm,最大粒径80mm; 四级配:5~20mm、20~40mm、40~80mm、80~120mm,最大粒径120mm。 衡量人工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抗渗性及经济指标; 砂的规格: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 )分为粗,中,细三种。其中: 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 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3~3.0 细砂的细度模数为2.2~1.6 表征天然砂粒径的粗细程度及类别的指标: MX=[(A0.15+A0.3+AO.6+A1.18+A2.36)-5A4.75]/(100-A4.75)或MX=(A0.15+A0.3+AO.6+A1.18+A2.36+A4.75)/100 MX -细度模数;A0.15-粒径0.15mm上颗粒累计筛余百分率(%);其他依次类推。 天然砂又分河砂、海砂和山砂。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o.5mm以上。 中砂:纫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o.5—0.35mm。 细砂:纫度模板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一o.7,平均粒径为o.25mm以下。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在3.7-1.6,以中砂为宜,或者用粗砂加少量的细砂,其比例为4:1。 级配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 水工建筑物常见的应该是二级配和三级配混凝土,二级配一般是一些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就是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二级配;三级配一般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等级是结构强度的需要,级配是施工工艺、经济性、温控需要;可以采用多级配一般就不用二级配强调的是经济性;泵送混凝土和其他非大体积混凝土只能采用一二级配是施工工艺的

细集料各项试验取样数量及技术要求

细集料各项试验取样数量及 技术要求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 筛出大于9.5mm,称取烘干试样500g,准确至0.5 g 。 (A0.15 + A0..3+ A0.6+ A1.18+ A2.36)-5 A4.75 细度模数公式: M= ———————————————— 100 - A4.75 试验仪器:标准筛、天平、摇筛机、烘箱、浅盘、毛刷。 各筛筛余试验的质量,精确至0.5g。试验前后.质量损失不超1%。细度模数精确至0.01。两次细度模数相差不大于0.20。 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2、1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2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3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T0328—2005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保留3位小数,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1%,应重做

T0330—2005 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将来样用2.36mm标准筛过筛,除去大于2.36mm的部分,静置24h.。试样300g。 密度: m0 表观相对密度公式:——————(保留3位小数) m0 + m1 - m2 m3 表干相对密度公式:—————(毛体积、饱和面干密度两次结果与 m3 + m1 - m2平均值之差大于0.01g/cm时,应重做。) m0 毛体积相对密度公式:—————— m3 + m1 - m2 式中: m0_________试样烘干质量 m1 _________水、瓶总质量 m2 _________饱和面干试样、水、瓶总质量 m3__________饱和面干试样总质量 吸水率: m3 - m0 吸水率公式:w x = ——————(精确至0.01%,两次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大 m0于0.02%时,应重做。) 式中: w x_________集料吸水率 m0_________试样烘干质量 m3__________饱和面干试样质量 试验仪器:天平、饱和面干试模、捣棒、烧杯、干燥器、浅盘、铝制料、温度计、玻璃棒、 堆积、紧装、密度 试验仪器:台称、容量筒、标准漏斗、烘箱、小勺、直尺、浅盘。 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 Kg/m3,空隙率小于47% T0333—2005 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 试样400g。精确至0.1 g。用1.18mm和0.075mm的筛。计算至0.1%。两次差超过0.5%时重做。 T0335—2005 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 将来样用1.18mm筛筛分,取筛上试样200g两份。用0.6mm的筛洗。计算至0.1% m1– m2 泥块含量公式:Q k = —————— m1 式中: Q k_________砂中大于1.18mm的泥块含量 m1_________试验前存留于1.18mm筛上的烘干试样质量

4.2粗集料习题

一、判断题 1、粗细集料的划分粒径对于水泥混凝土时4.75mm,对于沥青类混合料是2.36mm 错 2、公称最大粒径通常比最大粒径小一个粒径对 3、测定集料的密度时,最大粒径时31.5mm,取样质量不少于1kg 错 4、集料的毛体积是不包含空隙的所有体积。对 5、孔隙是岩石母体的质量的体现,同一种母岩孔隙数量多的耐候性差对 6、集料的空隙率和集料的级配组成有关。对 7、集料的相对密度和密度是同一概念。错 8、细集料的表观密度可以用容量瓶法,必须使用500ml的容量瓶错 9、细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测定时,需要先确定材料的饱和面干状态。,可以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75mm的细集料。错 10、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计算时,用在空气中称量的质量/(空气中质量-水中称量的质量)错 11、网篮法称量水中质量时需注意保持同一水面,且温度变化不得超过2℃对 12、确定细集料的饱和面干状态时,采用坍落法确定,当试模提起后,砂样成锥形无坍落,说明达到饱和面干状态。错 13、粗集料的骨架间隙率计算时需要测定的是捣实堆积密度和毛体积密度。错 14、水泥混凝土的空隙率计算时使用毛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计算,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计算时使用的是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错说反了 15、规准仪法常用于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针状、片状的颗粒含量测定对 16、游标卡尺法测定的是长度/厚度≥3倍的粗集料。对 17、洛杉矶磨耗率试验时被磨耗的质量是指磨耗后粒径小于1.7mm质量对 18、集料磨耗值愈高,表明集料的耐磨性愈好。错

19、磨光值越大,表明集料的耐磨性越好。对 20、软弱颗粒含量试验时,对于4.75mm-9.5mm粒径施加的压力是0.15kN 对 21、软弱颗粒含量试验时,对于16mm 以上粒径施加的压力是0.34kN 对 二、多选题 1、石料的化学性质对其路用性能影响较大,通常按SiO2的含量将石料划分为(ABC )。 A、酸性石料 B、中性石料 C、碱性石料 D、基性石料 2、粗集料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ABCD )。 A、表观密度 B、毛体积密度 C、级配 D、针片状颗粒含量 3、采用网篮法可以同时测出试件的(ABCD )。 A、表观密度 B、毛体积密度 C、表干密度 D、吸水率 4、粗集料的表观体积包括(AD )。 A、矿质实体体积 B、空隙体积 C、开口孔隙体积 D、闭口孔隙体积 5、粗集料的坚固性试验应采用硫酸钠坚固性法,配制硫酸钠溶液可加入(AB )。 A、结晶硫酸钠 B、无水硫酸钠 C、氯化钡 D、氢氧化钠 6、粗集料的力学性质通常用(AD)指标表示。 A、石料压碎值 B、坚固性 C、软石含量 D、洛杉矶磨耗损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