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工艺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33
录2 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模板编制与使用总说明一、《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110(66)kV输电线路工程分册)》推广使用后,《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监理工作表式(2007年版)》表式废止。
二、本分册工作模板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kV输电线路工程项目。
三、本分册工作模板中同类表式的编号填写格式要求:(1)表式编号分两部分填写:××××(代号)—×××(流水号)S:代表施工单位)专业编号按各专业的拼音字母缩写,如:XMX:项目管理输电线路部分;AQX:安全管理输电线路部分;ZLX:质量管理输电线路部分;ZJX:造价管理输电线路部分;JSX:技术管理输电线路部分。
(2)流水号统一用三位数字填写,按形成的先后顺序编号,第一份为001,第二份为002,……四、本分册各模板内容填写要求:(1)工程名称:以施工图设计文件名为准。
(2)施工项目部名称以项目部公章为准。
按填写、使用说明要求盖公司章外,所有需要盖公章的,一律盖项目部公章。
(3)承包单位填写内容部分采用打印方式,项目监理部审查意见、建设管理单位审查意见采用手写方式。
(4)所有姓名、日期的签署采用手写方式。
(5)项目监理部审查意见如果在栏内写不下,可附页,并注明“具体意见附后”字样。
附页内容采用打印方式,并手写签署姓名、日期,加盖项目监理部章。
(6)一式多份文件应全部为原件归档。
文件的份数根据各参建单位留存和各工程档案归档要求确定。
移交归档的文件在移交前由组卷单位负责保管。
(7)建设单位(文章)代表建设管理单位或建设管理单位基建部门盖章。
五、施工现场使用时建议可不打印各模板下方的填写、使用说明。
目次编制与使用总说明 (92)一、项目管理部分 (96)SXMX1 施工项目部成立发文 (97)SXMX2 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资格报审表 (98)SXMX3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报审表 (99)SXMX4 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报审表 (104)SXMX5 管理制度报审表 (108)SXMX6 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 (109)SXMX7 施工进度调整计划报审表 (110)SXMX8 变更工期报审表 (111)SXMX10 工程施工停电计划表 (112)SXMX11 施工日志 (113)SXMX13 施工月报 (114)SXMX14 工程项目交底纲要 (115)SXMX15 甲供设备材料需求计划报审表 (116)SXMX16 乙供材料需求计划 (117)SXMX17 工程开工报审表 (118)SXMX18 单位(分部)工程开工报审表 (119)SXMX19 工程复工申请表 (120)SXMX20 工作联系单 (121)SXMX21 会议记录(附件:签到表) (122)SXMX22 文件收发记录表 (123)SXMX23 通用报审表 (124)SXMX24 会议记录问题执行反馈表 (125)SXMX25 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 (126)SXMX26 工程总结 (127)SXMX27 施工单位启委会汇报表 (128)二、安全管理部分 (129)SAQX1 电力建设工程分包安全协议范本 (130)SAQX2 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报审表 (151)SAQX3 施工应急预案报审表 (156)SAQX4 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用具报审表 (160)SAQX5 大中型施工机械进场/出场申报表 (161)SAQX6 安全文明施工报审表 (162)SAQX7 分包计划申请表 (166)SAQX8 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台账目次 (167)三、质量管理部分 (198)SZLX2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报审表 (199)SZLX3 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范围划分报审表 (201)SZLX4 线路复测报审表 (203)SZLX5 计量器具台账 (204)SZLX6 主要测量计量器具/试验设备检验报审表 (205)SZLX7 试验(检测)单位资质报审表 (206)SZLX8 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 (207)SZLX9 主要材料及构配件供货商资质报审表 (209)SZLX10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审表 (211)SZLX11 产品检验记录 (212)SZLX12 主要设备(材料/构配件)开箱申请表 (213)SZLX13 设备材料开箱检查记录表 (214)SZLX14 材料试验委托单 (216)SZLX15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缺陷通知单 (217)SZLX16 设备(材料/构配件)缺陷处理报验表 (218)SZLX17 特殊工种/特殊作业人员报审表 (219)SZLX18 试品/试件试验报告报验表 (220)SZLX19 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养护温度记录 (221)SZLX20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汇总表 (222)SZLX21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汇总及评定表 (223)SZLX22 跟踪管理记录 (225)SZLX23 输变电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227)SZLX24 工程质量活动记录 (228)SZLX25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229)SZLX26 过程质量检查表 (230)SZLX27 工程质量问题处理单 (231)SZLX28 工程复工申请表 (232)SZLX29 工程安全/质量事故报告表 (233)SZLX30 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报审表 (234)SZLX31 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处理结果报验表 (235)SZLX32 工程质量问题台账 (236)SZLX33 工程质量中间验收申请表 (237)SZLX34 工程初检申请表 (240)SZLX35 施工质量情况汇报 (241)SZLX36 施工单位施工质量总结要点 (244)SZLX39 工程质量回访单 (245)SZLX40 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 (246)四、造价管理部分 (247)SZJX1 资金使用计划报审表 (248)SZJX2 工程预付款报审表 (249)SZJX3 工程进度款报审表 (250)SZJX4 工程变更单 (252)SZJX5 工程变更单汇总表 (253)SZJX6 索赔申请表 (254)SZJX7 竣工结算工程量确认书 (255)SZJX8 工程竣工结算报审表 (259)五、技术管理部分 (278)SJSX1 技术标准问题及标准间差异汇总表 (279)SJSX2 图纸预审记录 (280)SJSX3 一般施工方案(措施)报审表 (281)SJSX4 特殊(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报审表 (282)SJSX5 图纸收发登记表 (283)SJSX6 工程变更收发登记表 (284)SJSX7 交底记录 (285)SJSX8 工程变更执行报验单 (286)SJSX9 基建新技术应用计划表 (287)SJSX10 科技项目计划申请书 (288)SJSX11 施工方案目录 (293)SXMX1 施工项目部成立发文关于成立工程施工项目部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部门: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110(66)kV 输电线路工程分册)》有关规定,成立工程施工项目部,履行项目管理职责。
第四章质量管理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是对具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按项目施工阶段可分为施工策划阶段质量管理、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施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及项目总结评价阶段质量管理。
一、工作内容与方法(见表4-1)表4-1质量管理工作内容与方法续表二、工作流程质量管理主要流程包括施工质量管理的总体流程以及单项业务流程,即材料进货检验、参与三级自检、质量事故处理流程。
(一)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总体流程(见图4-1)图4-1 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总体流程(二)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单项业务流程1. 材料进货检验(设备开箱)流程(见图4-2)图4-2材料进货检验(设备开箱)流程2. 三级自检流程(见图4-3)图4-3 三级自检流程3. 质量事故处理流程(见图4-4)图4-4 质量事故处理流程三、工作标准施工项目部除了遵守国家及电力行业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还应遵守本手册明确的有关管理方法、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管理流程,以及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项目管理及参建单位已经发布或将要制定发布的基建质量管理相关管理办法、企业标准等。
(一)质量管理工作依据的主要标准(见表4-2)表4-2 质量管理工作依据的主要标准1. 工程质量综合管理制度3A1:《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试行)》(2006年)3A2:《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责任考核办法(试行)》(2006年)3A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法人基建质量管理综合评价及参建单位质量管理资信评价办法》3A4:《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0〕167 号)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1)项目质量管理类:3A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3A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创优规划及细则编制纲要》(基建质量〔2007〕89号)3A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国家电网基建〔2005〕255号)3A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8年版)》(国家电网基建〔2008〕288号)3A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库(2009年版)》(国网公司基建质量〔2009〕68号)3A10:《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监理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0〕166号)3A11:招标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工程质量条款示范文本(建设管理、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调试等)3A12:《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007〕25号)3A13:《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通知》(基建质量〔2010〕19号)3A14:《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3A15:《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 248—2008)(2)质量工艺类:3A2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3A2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示范光盘》(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三)国家、行业有关法规、标准、办法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是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的内容:3B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3B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 9000:2005)(GB/T 19000—2008)3B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 9001:2008)(GB/T 19001—2008)3B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3B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3B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3B7:《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 28—2002)3B8:《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2005年版)》(电建质监〔2005〕52号)3B9:《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电建质监〔2005〕57号)(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评定规程3B21:《国家系列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合编)》3B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试验标准》(GB 50150—2006)3B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GB 50169—2006)3B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3B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17—2002)3B26:《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782—2001)3B3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3B3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B3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3B3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B34:《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3B3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2)3B3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3B3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02)3B3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3B39:《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2—2002)3B40:《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JGJ 126—2000)3B4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3B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3B4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3B4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3B45:《建筑工程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T 29—2003)3B4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B4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3B48:《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3B4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3B50:《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3B5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2007)3B52:《烧结普通砖》(GB 5101—2003)3B53:《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13545—2003)3B54:《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3B55:《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3B56:《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2008)3B57:《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3B5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3B59:《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3B6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3B6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3B6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1987)3B6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2003)3B6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 27—2001)3B6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3B6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3B67:《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3B6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97)3B6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 50375—2006)3B7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2006)3B71:《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规程》(Q/GDW 183—2008)(五)质量管理法规和标准遵循的优先次序(1)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第一章施工项目部设置一、管理组织关系施工项目部是指施工单位(项目承包人、施工企业)按所承包的工程项目范围内建立的工程施工管理单元,是作为派出机构负责组织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承担项目实施的管理任务和目标实现的主要责任。
施工项目部与业主项目部之间是代为履行合同关系,依据施工承包合同履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接受业主项目部的指导、监督和考核。
施工项目部与监理项目部之间是被监理与监理的关系,依据有关要求,在工程实施中接受监理项目部的“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管理。
项目管理模式见图1-1。
图1-1项目管理模式二、设置原则在工程中标后,施工单位根据中标通知书通过发文方式(见附录2中SXMX1)设立施工项目部。
施工项目部由项目经理领导,接受施工单位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服务和考核,并负责对项目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和动态管理。
施工项目部应在工程项目启动前建立,并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审计完成后或按合同约定解体。
施工项目部的设置原则如下:(1)按中标签订的合同成立施工项目部,承担合同范围内的施工任务。
不同的线路标段按合同的归属划分到各自项目部。
(2)根据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确定项目部的管理任务和组织结构。
(3)接到业主项目部进场通知后,按期完成施工项目部的现场派驻工作,按照合同约定和项目管理策划文件的有关要求,添置满足施工工作需要的办公、交通、通信、生活设施。
三、资源配置1. 人员配置施工项目部人员保持相对稳定,项目经理需要具备基建项目综合管理能力和良好协调能力的管理人员担任,各专业管理人员需具备相应专业管理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一般管理人员可以在同一个施工项目部内兼任多个岗位,但一个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原则上不得少于5人,见表1-1。
表1-1施工项目部人员配置表2. 任职条件项目经理需要具备基建项目综合管理能力和良好协调能力的管理人员担任,项目部机构的一般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管理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第四章质量管理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是对具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按项目施工阶段可分为施工策划阶段质量管理、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施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及项目总结评价阶段质量管理。
一、工作内容与方法(见表4-1)表4-1质量管理工作内容与方法续表二、工作流程质量管理主要流程包括施工质量管理的总体流程以及单项业务流程,即材料进货检验、参与三级自检、质量事故处理流程。
(一)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总体流程(见图4-1)图4-1 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总体流程(二)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单项业务流程1. 材料进货检验(设备开箱)流程(见图4-2)图4-2材料进货检验(设备开箱)流程2. 三级自检流程(见图4-3)图4-3 三级自检流程3. 质量事故处理流程(见图4-4)图4-4 质量事故处理流程三、工作标准施工项目部除了遵守国家及电力行业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还应遵守本手册明确的有关管理方法、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管理流程,以及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项目管理及参建单位已经发布或将要制定发布的基建质量管理相关管理办法、企业标准等。
(一)质量管理工作依据的主要标准(见表4-2)表4-2 质量管理工作依据的主要标准(二)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质量管理文件1. 工程质量综合管理制度3A1:《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试行)》(2006年)3A2:《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责任考核办法(试行)》(2006年)3A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法人基建质量管理综合评价及参建单位质量管理资信评价办法》3A4:《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0〕167 号)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1)项目质量管理类:3A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3A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创优规划及细则编制纲要》(基建质量〔2007〕89号)3A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国家电网基建〔2005〕255号)3A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8年版)》(国家电网基建〔2008〕288号)3A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库(2009年版)》(国网公司基建质量〔2009〕68号)3A10:《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监理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0〕166号)3A11:招标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工程质量条款示范文本(建设管理、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调试等)3A12:《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007〕25号)3A13:《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通知》(基建质量〔2010〕19号)3A14:《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3A15:《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 248—2008)(2)质量工艺类:3A2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3A2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示范光盘》(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三)国家、行业有关法规、标准、办法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是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的内容:3B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3B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 9000:2005)(GB/T 19000—2008)3B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 9001:2008)(GB/T 19001—2008)3B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3B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3B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3B7:《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 28—2002)3B8:《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2005年版)》(电建质监〔2005〕52号)3B9:《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电建质监〔2005〕57号)(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评定规程3B21:《国家系列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合编)》3B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试验标准》(GB 50150—2006)3B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GB 50169—2006)3B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3B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17—2002)3B26:《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782—2001)3B3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3B3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B3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3B3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B34:《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3B3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2)3B3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3B3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02)3B3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3B39:《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2—2002)3B40:《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JGJ 126—2000)3B4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3B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3B4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3B4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3B45:《建筑工程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T 29—2003)3B4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B4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3B48:《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3B4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3B50:《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3B5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3B52:《烧结普通砖》(GB 5101—2003)3B53:《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13545—2003)3B54:《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3B55:《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3B56:《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3B57:《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3B5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3B59:《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3B6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3B6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3B6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1987)3B6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2003)3B6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 27—2001)3B6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3B6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3B67:《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3B6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97)3B6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 50375—2006)3B7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2006)3B71:《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规程》(Q/GDW 183—2008)(五)质量管理法规和标准遵循的优先次序(1)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四川**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配电设备检修和更换部分四川**供电公司二0一三年一月批准:审核:编写:目录第一部分总则1适用范围1页2引用标准1页3作业人员职责分工1页4天气及作业现场要求3页5标准化作业流程图4页第二部分配电线路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一章停电更换配电变压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5页第二章停电更换配电线路导线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8页第三章停电更换配电线路电杆、横担、绝缘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32页第四章停电更换配电线路拉线50页第五章停电更换10kV避雷器(跌落开关)标准化作业指导书65页第六章配电线路停电校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79页第三部分资料性附录附录1配电线路现场查勘记录90页附录2配网设备修试记录91页附录3配网缺陷登记表92页第一部分总则1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松潘供电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线路检修标准化作业。
1.2本标准包含了配电线路配变、导线、电杆(含横担和绝缘子)、拉线、避雷器(跌落保险)的更换标准化作业和电杆校正工作标准化作业。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指导书出版时,所示的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1DL/T572-19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2.2SD292-88《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2.3GBJ232《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7《电力线路工程技术标准规程应用手册》2.8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2.9DL/T477-2001《农村低压电气安全规程》2.10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2.11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2.12国家电网安监[2005]145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2.13国电发[2002]777号《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2.14DL/T596-1997《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3组织机构及作业人员职责分工3.1公司安生部(城乡供电服务部)职责3.1.1贯彻执行国家、部颁的电力生产法规。
国网(基建/3)186-201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治理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深化应用标准工艺,持续提升输变电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全面创建优质工程,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治理规定》等制度,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所称标准工艺,是对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治理、工艺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成熟经验、有效措施的总结与提炼而形成的系列成果,由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典型施工方法”、“标准工艺设计图集”等组成,经公司统一公布、推广应用。
标准工艺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于推广等特点,是工程项目开展施工图工艺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施工工艺选择等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公司依据“统一研究、集中公布、全面推广、严格考核”的原则进行标准工艺全过程治理。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建设治理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出线工程)的标准工艺治理,其他工程参照执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 1 - / 1第五条国网基建部治理职责(一)负责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的归口治理。
(二)负责组织开展标准工艺的深化研究、成果公布。
(三)指导标准工艺应用与实施工作。
对省公司级单位标准工艺的应用治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价、考核。
(四)负责组织标准工艺应用培训,组织召开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现场交流会,总结、推广工作经验。
第六条省公司级单位(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建设公司,以下同)基建治理部门治理职责(一)负责所辖区域标准工艺应用治理工作。
(二)在年度质量治理策划方案中编制标准工艺应用专篇,明确标准工艺治理目标及措施。
(三)负责对建设治理单位(负责具体工程项目建设治理的省公司级单位、地市供电企业、县供电企业,以下同)标准工艺实施治理的督导、检查、考核工作,负责组织在本单位投资或建设治理的输变电工程中全面应用标准工艺。
(四)负责组织标准工艺应用培训,组织召开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现场交流会,总结、推广工作经验。
第二部分 架空线路工程施工工艺示范第一章 土石方工程施工工艺示范1.1.1 一般施工工艺1.1.1.1 适用范围架空电力线路常规土石方工程施工。
1.1.1.2 施工工艺流程1 施工准备1) 测量仪器和量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
经纬仪最小角度读数不应大于1′。
2) 爆破施工时,爆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爆炸物品使用的审批手续必须齐全。
2 线路路径复测1)线路测量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定的杆塔位中心桩,并以此作为测量基准。
复测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① 以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mm;② 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③ 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30″。
2)如下地形危险点处等应重点复核:① 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② 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③ 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0.5m,超过时应由设计方查明原因并予以 纠正。
3)设计交桩后个别丢失的杆塔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① 桩之间的距离和高程测量,可采用视距法同向两测回或往返各一测回测定,其视距长度不宜大于400m。
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放长;② 测距相对误差,同向不应大于1/200,对向不应大于1/150;③ 当距离大于600m时,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
4)因地形或障碍物等原因需改变杆塔位或拉线坑位置时,应向项目技术部门汇报,会同设计处理。
3 施工基面开挖施工基面的开挖应以设计图纸为准,按不同地质条件规定开挖边坡。
基面开挖后应平整,不应积水,边坡不应坍塌,及时清除周边的浮石、悬石。
如需爆破施工,施工过程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4 基础分坑1)分坑时,应复核该塔邻档的档距或角度,有问题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2)分坑必须在复测结束后进行。
一项目管理部分一、项目管理部分 (100)SXMB1 施工项目部成立发文 (101)SXMB2 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资格报审表 (102)SXMB3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报审表 (103)SXMB4 施工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报审表 (108)SXMB5 管理制度报审表 (112)SXMB6 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 (113)SXMB7 施工进度调整计划报审表 (114)SXMB8 变更工期报审表 (115)SXMB9 停电申请联系单 (116)SXMB10 工程施工需主网配合停电计划表 (117)SXMB11 施工日志 (118)SXMB12 施工周报 (119)SXMB13 施工月报 (120)SXMB14 工程项目交底纲要 (122)SXMB15 甲供设备材料需求计划报审表 (123)SXMB16 乙供材料需求计划 (124)SXMB17 工程开工报审表 (125)SXMB18 单位(分部)工程开工报审表 (126)SXMB19 工程复工申请表 (127)SXMB20 工作联系单 (128)SXMB21 会议记录(附件:签到表) (128)SXMB22 文件收发记录表 (129)SXMB23 通用报审表 (130)SXMB24 会议记录问题执行反馈表 (131)SXMB25 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 (131)SXMB26 工程总结 (132)SXMB27 施工单位启委会汇报表 (133)SXMB1施工项目部成立发文关于成立工程施工项目部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部门: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330kV及以上变电工程分册)》有关规定,成立工程施工项目部,履行项目管理职责。
其人员组成如下: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安全员:项目质检员:项目技术员:项目造价员:项目部资料信息员:材料员:综合管理员:线路施工协调员:特此通知施工单位(章):年月日注本项目部不设置的岗位可不填写。
第四章质量管理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是对具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按项目施工阶段可分为施工策划阶段质量管理、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施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及项目总结评价阶段质量管理。
一、工作内容与方法(见表4-1)表4-1质量管理工作内容与方法续表质量管理主要流程包括施工质量管理的总体流程以及单项业务流程,即材料进货检验、参与三级自检、质量事故处理流程。
(一)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总体流程(见图4-1)图4-1 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总体流程(二)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单项业务流程1. 材料进货检验(设备开箱)流程(见图4-2)图4-2材料进货检验(设备开箱)流程2. 三级自检流程(见图4-3)图4-3 三级自检流程3. 质量事故处理流程(见图4-4)图4-4 质量事故处理流程三、工作标准施工项目部除了遵守国家及电力行业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还应遵守本手册明确的有关管理方法、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管理流程,以及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项目管理及参建单位已经发布或将要制定发布的基建质量管理相关管理办法、企业标准等。
(一)质量管理工作依据的主要标准(见表4-2)表4-2 质量管理工作依据的主要标准(二)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质量管理文件1. 工程质量综合管理制度3A1:《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试行)》(2006年)3A2:《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责任考核办法(试行)》(2006年)3A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法人基建质量管理综合评价及参建单位质量管理资信评价办法》3A4:《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0〕167 号)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1)项目质量管理类:3A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3A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创优规划及细则编制纲要》(基建质量〔2007〕89号)3A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国家电网基建〔2005〕255号)3A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8年版)》(国家电网基建〔2008〕288号)3A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库(2009年版)》(国网公司基建质量〔2009〕68号)3A10:《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监理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0〕166号)3A11:招标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工程质量条款示范文本(建设管理、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调试等)3A12:《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007〕25号)3A13:《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通知》(基建质量〔2010〕19号)3A14:《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3A15:《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 248—2008)(2)质量工艺类:3A2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3A2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示范光盘》(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三)国家、行业有关法规、标准、办法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是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的内容:3B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3B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 9000:2005)(GB/T 19000—2008)3B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 9001:2008)(GB/T 19001—2008)3B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3B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3B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3B7:《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 28—2002)3B8:《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2005年版)》(电建质监〔2005〕52号)3B9:《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电建质监〔2005〕57号)(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评定规程3B21:《国家系列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合编)》3B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试验标准》(GB 50150—2006)3B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GB 50169—2006)3B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3B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17—2002)3B26:《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782—2001)3B3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3B3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B3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3B3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B34:《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3B3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2)3B3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3B3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02)3B3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3B39:《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2—2002)3B40:《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JGJ 126—2000)3B4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3B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3B4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3B4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3B45:《建筑工程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T 29—2003)3B4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B4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3B48:《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3B4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3B50:《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3B5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3B52:《烧结普通砖》(GB 5101—2003)3B53:《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13545—2003)3B54:《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3B55:《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3B56:《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3B57:《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3B5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3B59:《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3B6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3B6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3B6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1987)3B6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2003)3B6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 27—2001)3B6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3B6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3B67:《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3B6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97)3B6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 50375—2006)3B7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2006)3B71:《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规程》(Q/GDW 183—2008)(五)质量管理法规和标准遵循的优先次序(1)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监理项目部设置1.1 监理项目部组建1.1.1 定位监理项目部是工程监理单位派驻工程,负责履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组织机构,公平、独立、诚信、科学地开展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活动,通过审查、见证、旁站、巡视、平行检验、验收等方式、方法,实现监理合同约定的各项目标。
1.1.2组建原则所有35kV及以上变电工程必须组建监理项目部。
监理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和监理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期限、工程特点、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在监理合同签订一个月内成立监理项目部,并将监理项目部成立及总监理工程师的任命书面通知建设管理单位。
监理项目部配备满足独立开展监理工作的各类资源(包括办公、交通、通信、检测、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等设备或工具,以及满足本工程需要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依据性文件),并在工程建设期间,结合工程实际,合理调整资源配备,满足监理工作需要。
1.1.3人员配置、任职资格及条件监理项目部应配备足额合格的监理人员,包括总监理工程师(必要时可配备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安全监理工程师、造价员、信息资料员以及监理员。
监理项目部人员配置基本要求见表1-1。
表1-1监理项目部人员配置基本要求一览表序号监理项目部名称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安全监理工程师监理员造价员信息资料员1750kV(±660kV)及以上变电工程1 1土建专业1名,电气专业1名(±800kV换流站土建专业3名,电气专业3名;±600kV换流站土建专业2名,电气专业2名)1按专业需要配置1 22500kV(±500kV)、330kV变电工程1 1土建专业1名,电气专业1名(±500kV换流站土建专业2名,电气专业2名)1按专业需要配置1,可兼2续表序号监理项目部名称总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安全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造价员信息资料员3 220kV 变电工程 1需要时配置土建专业1名,电气专业1名1 按专业需要 配置 1, 可兼14110(66)kV 变电工程1 无土建专业1名,电气专业1名1按专业需要 配置公司统筹安排1, 可兼注 1. 除330kV 以上新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兼任多个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外,当总监理工程师需同时兼任多个监理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时,应经建设管理单位同意,且220kV 新建项目不应超过2项,其他项目一般不应超过3项。
第一章监理项目部的设置一、管理组织关系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委托监理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和期限实施监理服务工作。
监理项目部是监理单位派驻现场的监理机构(即监理规范中所称的项目监理机构)。
监理项目部与建设单位项目部依据委托监理合同履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建设单位项目部对监理项目部实施指导、监督、考核。
监理项目部与施工项目部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依据委托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有关要求,对施工项目部在工程实施中实行“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管理。
监理项目部与设计项目部是管理协调关系,重点关注并协助建设单位协调设计图纸提交进度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在施工阶段及时提出所发现的设计问题,并监督落实。
监理项目部与设备供应商是管理协调关系,重点关注并协助建设单位协调设备供货进度、质量等方面,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二、监理项目部设置原则监理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和行业监理规范的要求建立监理项目部,由监理单位正式发文任命总监理工程师,并报建设单位备案。
监理项目部设置的原则如下:(1)新建110(66)kV变电工程应单独设置监理项目部,改(扩)建工程可就近合并设立监理项目部。
(2)监理单位接到建设单位项目部进场通知后,按期完成监理项目部的现场派驻工作。
三、资源配置1.监理项目部人员配置监理单位应在委托监理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将监理项目部的组织形式、人员构成及对总监理工程师任命文件等资料以书面形式递交建设单位。
当总监理工程师需要调整时,应征得建设单位的书面同意。
监理项目部的人员配置必须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和监理单位投标的承诺,监理项目部人员配置基本要求见表1-1。
表1-1监理项目部人员配置基本要求注1.改(扩)建工程及110(66)kV以下工程监理人员配置参照执行。
2.当总监理工程师需同时兼任多个项目部总监工作时,应经建设单位同意,且不宜超过3项。
3.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派驻人员进场。
在施工高峰期或针对特殊工程项目应适当增加监理员数量。
表1-5 监理项目部岗位职责表2-1 项目管理工作内容与措施表2-2 项目管理重要管理根据表3-1 安全管理工作内容与措施3.3管理根据安全管理重要管理根据见表3-2表3-2 安全管理重要管理根据表4-1 质量管理工作内容与措施表4-2 质量管理重要管理根据表6-1 技术管理工作内容与措施表6-2 技术管理工作旳重要根据附录B监理项目部基本规程规范和原则配置附表B-1 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清单附表B-2 原则配置简表注: 各类规范和原则按最新代号版本旳文献执行JXM1工程开工令注本表一式__份, 由监理项目部填写, 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一份, 监理项目部存__份。
JXM2文献审查登记表注 1.施工项目部按监理旳审查意见逐条答复, 采纳监理意见应阐明详细修改部位, 不采纳时应阐明原因。
2.本表一式两份, 监理、施工项目部各存1份。
JXM3*监理筹划文献报审表注本表一式__份, 由监理项目部填写, 业主项目部存一份、监理项目部存___份。
JXM5工程复工令注本表一式三份, 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和业主项目部各一份。
JXM6监理工作联络单注本表一式__份, 由监理项目部填写, 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一份, 监理项目部存__份。
JXM7监理通知单注本表一式___份, 由监理项目部填写, 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一份, 监理项目部存__份。
JXM8会议纪要编号:注会议纪要由监理项目部起草, 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后下发。
_________会议签到表JXM9工程暂停令注本表一式___份, 由监理单位填写, 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一份, 监理项目部存__份。
JXM10监理报告注本表一式四份, 主管部门、建设管理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项目监理机构各一份。
JXM11质量/安全活动记录注本表合用监理人员交底、学习、培训记录使用, 监理项目部自存。
JXM12文献收发登记表注本表由监理项目部填写, 监理项目部自存。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330千伏及以上变电工程分册(2010版)国家电网公司二Ο一Ο年三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编审委员会主任:郑宝森副主任:黄强张贺郭日彩成卫孙竹森主要审查人员:谭利民吴云喜许子智苏朝晖张强徐志军易建山甘羽李明陈钢孙向东罗仲达杨森林朱汉伟齐鸣左罗丁志锋韩鹏凯孙红军张必胜陈晖主要编写人员:吴至复戴阳邵丽东丁道军徐军闵永有别召平邱爱林陆伟明金刚陈家盛于天刚沙宏明齐忠全高国鑫白靖涛范西荣邓语斌王忠义张元勇高士法吕建平王幸东苑丽娟朱汉伟戴荣中肖贵成晋毅程晓春罗列赵俭杨建国编制说明《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是在总结公司所属部分施工企业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经验,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与建议,以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范、制度对施工管理要求为基础编制完成。
手册编写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全面总结了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部工作的成功经验;二是突出施工项目部紧密围绕业主和监理项目部的有关要求开展各项任务,强化施工项目部管理重点和责任的落实,实现施工管理专业化、扁平化、信息化,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的管控能力,提高项目管理精益化水平.三是体现不同电压等级项目管理要求的差异性,手册分330千伏及以上变电工程、330千伏及以上线路工程、220千伏变电工程、220千伏线路工程、110千伏变电工程和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六个分册。
手册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方面:1.项目部设置与资源配置:规范了施工项目部组织关系、设置原则及配置;明确了施工项目部的基本规程、规范配置;完善了施工项目部的制度建设要求;规范了施工项目部管理职责、各岗位职责及人员培训要求.2.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技术管理等五个专业管理子体系工作要求:明确了施工项目部五个专业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工作模板编号)、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三方面的具体要求.其中:工作内容与方法:明确了施工项目部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方法,并标注了完成各项工作所采用标准化工作模版的编号,附件中列出了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模板的清单;工作流程:明确了施工项目部各专业工作的总体流程和各单项业务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主要标注了施工项目部各项工作所依据的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程、规定;3.评价机制:制定了网省公司、建设管理单位(业主项目部)或施工单位对施工项目部的评价办法、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
批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编制说明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基础工程020******* 直柱大板基础施工(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42.5。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1)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制,否则留20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基础浇筑前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垫层处理。
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3)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膜剂。
(4)钢筋焊接符合JGJ18的要求,钢筋绑扎牢固、(6)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7)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8)偏差控制要求。
1)基础埋深:100mm,0mm。
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0.8%。
3)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5)基础顶面高差:5mm。
6)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7)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8)整基基础扭转:一般8ˊ,高塔4ˊ。
9)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复核地脚螺栓的间距、基础根开、立柱标高正确。
(7)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8)混凝土上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9)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0)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1)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020*******-T1 直柱大板基础支模***********-T2直柱大板基础成品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掏挖基础施工(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6)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1)基础放样时应核实边坡稳定控制点在自然地面以下,并保证基础和埋深不小于设计值。
(2)掏挖施工科采用人工掏挖或旋挖钻机掏挖。
人工掏挖应有安全保证措施,对孔壁风化严重或砂质层应采取护壁措施。
(3)地面以上部分基础模板支设要牢固。
(4)钢筋焊接符合JGJ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5)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
020*******-T1旋挖钻机基础掏挖(7)易发生坑壁坍塌的基坑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可靠的护壁措施。
(8)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9)允许偏差。
1)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值。
2)成孔尺寸应不小于设计值,且底部应保证设计锥度和高度。
3)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
4)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5)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
6)基础顶面高差:5mm。
7)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8)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9)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4'。
10)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7)成孔与浇筑宜连续作业。
(8)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9)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10)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11)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2)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严禁二次抹面。
(13)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和立柱可采用圆形或外切方形。
外切方形进入基面以下不小于300mm。
(14)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020*******-T2 掏挖基础下钢筋笼后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基础防护020******* 基础防护工程(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石块:砌筑用块石尺寸一般不小于250mm,石料应坚硬,不易风化。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
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外露面上的砌缝应预留约40mm深的空缝,以备勾缝处理。
(1)挡土墙或护坡应砌筑在稳定的地基上,基础埋深应满足设计要求。
(2)挡土墙或护坡砌筑前,底部浮土必须清除,石料上的泥垢必须清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
(3)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度宜为30~50mm,用砂浆填满砌缝,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
(4)勾缝前必须清缝,用水冲净并保持槽内湿润,砂浆应分次向缝内填塞密实。
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应按实有砌缝勾平缝。
砌筑完毕后应保持砌体表面湿润做好养护。
020*******-T1护坡成品(5)排水孔数量、位置及疏水层的设置应满足规范要求。
(6)按规定设置排水沟(孔)、伸缩缝。
020*******-T2挡土墙成品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排水沟砌筑(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石块:砌筑用块石尺寸一般不小于250mm,石料应坚硬,不易风化。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排水沟应设置在迎水侧,距基础边缘一般不小于5m。
(6)排水沟应保证内壁平整,迎水侧沟沿略低于原状土并结合紧密。
(7)按设计施工,坡度保证排水顺畅。
(1)应根据现场实际地形确定排水沟走向及长度。
(2)排水沟断面应满足设计要求。
(3)排水沟开挖成型后应清除浮土,底部夯实。
020*******-T1排水沟成品(一)020*******-T2排水沟成品(二)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基坑回填(1)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回填,但不应含有有机杂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 。
(3)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3:1的比例掺和后回填夯实。
(4)泥水坑回填应排除坑内积水。
(5)冻土回填应先将坑内冰雪清除干净,把冻土捣碎后进行回填夯实,在经历一个雨季后应进行二次回填。
(6)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面,低于基础表面。
(1)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时应清除坑内杂物,并不得在边坡范围内取土,回填土要对称均匀回填。
(2)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
(3)基坑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泥水坑应先排除坑内积水然后回填夯实,对岩石基坑应以碎石掺土回填,碎石与土的比例为3:1.(4)雨季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5)冻土回填,应先将坑内冰雪清除干净,清除冻土块的冰雪并把冻土捣碎后进行回填夯实。
(6)回填土应留有300~500mm的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
(7)回填土铺设对称均匀,确保回填过程中基础立柱稳固不移位。
020*******-T1基坑回填夯实020*******-T2基坑回填后工艺编号项目/工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保护帽浇筑(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保护帽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6)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
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为宜并不小于300mm,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
(7)保护帽顶面应留有排水坡度,顶面不得积水。
(8)保护帽宜采用专用模板现场浇筑,一次成型,严禁使用砂浆或其他方式制作。
(1)保护帽上表面应在混凝土凝固前进行收光3~4次,浇制结束需先收光2次,2h后再细收一次,拆模时仔细检查是否有飞边情况,应及时处理。
塔腿及模板底部的混凝土浆要及时清理干净。
(2)保护帽浇制后拆模时应保证拆模时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
(3)保护帽应按要求进行养护。
(4)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
020*******-T1保护帽成品(一)020*******-T2保护帽成品(二)工艺编号项目/工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杆塔组立工程020******* 杆塔分解组立020******* 角钢铁塔分解组立(1)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出厂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