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镗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镗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镗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镗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 - 1 -绪论 ................................................................................................................................... - 2 -1.主参数的确定 ....................................................................................................................... - 3 -2.主传动系设计 ....................................................................................................................... - 3 -3主传动系统图 .......................................................................................................................... - 4 -

4.主轴部件的基本要求 ........................................................................................................... - 11 -

5. 轴的设计及校核 ................................................................................................................. - 12 -

六、箱体的设计 ....................................................................................................................... - 19 -

七、润滑和密封 ....................................................................................................................... - 19 -

八、离合器 ............................................................................................................................... - 19 -结论 ................................................................................................................................... - 21 -参考文献 ................................................................................................................................... - 22 -

绪论

金属切削机床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装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学不断进步对机床设计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应用。使得机床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由人工绘图向计算机绘图,由定性设计向定量设计、由表态和线性分析向动态和非线性分析,由可行性设计向最佳设计过渡。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切削加工所必需运动和动力。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相对运动,由刀具切除工件加工表面多余的金属材料,形成工件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并达到其精度要求。C616型车床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普通车床,广泛的应用在生产中。

主轴箱的设计不紧要满足机床总体布局变速箱的形状和尺寸的限制、达到十二级转速,还要便于装配、调整、润滑和维修.

文献资料是一个设计者必备的工具,选择全面的实用的工具是设计者必备的素质根据指导教师的推荐,重点选用吴圣庄编著的《金属切削机床》以及辅助类书刊包括《材料力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图书。

通过机床主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得结构设计,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难免有许多不中之处,恳请老师多多指教。

1.主参数的确定

主传动系公比的确定

由机械设计工艺师手册查得C616车床技术参数为:

n

max

=1400r/min

n

min

=min Z=12

由公式: ?

1

-z =

n

n min

max 求得公比φ=

各级转速

n 1

=min n 2

=45r/min n 3

=63r/min n 4

=90r/min

n 5

=125r/min n 6

=180r/min n 7

=250r/min n 8

=355r/min n 9

=500r/min n

10

=710r/min

n

11

=1000r/min

12

n

=1400r/min

2.主传动系设计

结构式

因为一轴上装有双向磨擦片式离合器,轴向尺寸较长,为便于结构紧凑,第一变速组采用双联齿轮不按前多后少的原则用三个传动副。

根据以上的原则:可选择以下两种传动结构 12=2×3×2 12=2×2×3 按传动顺序与扩大顺序相一致的原则

(1)62123212??= (2) 42132212??=

其最后扩大组的变速范围分别为:

841.1)12(61==-R 81641.1)13(42≥==-R

因为第二组最后扩大组变速范围超过极限值,所以最终确定结构式为:

62123212??=

主轴正转转速图如下:

750 r/m i

电ⅠⅡ

/m i n

ⅢⅣ

1.5

45

63

25

80

50

55

00

10

000

400

3主传动系统图

齿轮齿数的确定

从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书中查表3-9的基本组的传动比为:

Ua1=1 Sz=……,68,70,72,74,76,84……, Ua2= Sz=……,68,70,72,73,75 ,84……,

取Sz=72,两个传动副的主动齿轮齿数分别为36,30则可算出两个传动副的

齿轮齿数比分别为Ua1=42/42,Ua2=35/49

第一扩大组的传动比为:

Ub1= Sz=……,80,82,84,85,87,……,

Ub2= Sz=……,80,82,84,85,87,……,

Ub3= Sz=……,80,81,84,87,88,……

取Sz=84,三个传动副的小齿轮齿数分别为35、35、22,

则可算出三个传动副的齿轮齿数比分别为Ua1=49/35,Ua2=35/49, Ua3=22/62 第二扩大组的传动比为:

Uc1=2 Sz=……,86,87,89,90,92,……, Uc2= Sz=…,86,89,90,91,94,…,

取Sz=90,一个传动副的从动齿轮齿数分别为30,另一个传动副主动齿 轮齿数为18,则可算出两个传比分别为Uc1=60/30, Uc2=18/72 当主轴反转时,取空套齿轮齿数为26

m in /140030/6035/4935/3030/35500max r N =????= m in /4572/1866/2235/3030/35500min r N ≈????= Z=6, 由公式: ?

1

-z =

n

n min

max 求得公比φ=2

查表得各级转速:

n 1

=45r/min n 2

=90r/min n 3

=180r/min

n 4

=355r/min n 5

=710r/min n 6

=1400r/min

主轴反转时传动结构式:611123116???=

750

ⅡⅢⅣ

Ⅰ空

齿轮的计算与校核

3.2.1计算齿数和为72的齿轮正转:

反转:

3.2.2校核齿数和为90的齿轮

两齿轮的材料均为软齿面齿轮小齿轮用45号钢调质处理,硬度为230~255HBS,大齿轮选用45钢正火处理硬度为190~217HBS。

主传动系统图

22

60

M

35

3035

4.0KW 750r/min

49

72

1830

62

35

49

42

4942

35

150

100

4.主轴部件的基本要求

主轴部件是机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是机床的执行件.他的功用提支承并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进行切削,承受切削力和驱动力等载荷,完成表面成型运动.主轴部件通常由主轴及其支承、传动件、密封件及定位元件组成。主轴部件的工作性能对整机性能和加工质量以及机床生产率有着直接影响是决定机床性能和技术的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主轴在工作载荷下,应能长期保持需要的稳定的工作精度。以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在各传动件、轴承是最重要的组件所以它的选用都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机床常用的轴承有,滚动轴承、液体静压轴承空气静压轴承等,对主轴轴承的要求是旋转精度高,承载能力大,极限转速高,适应变速范围大,等等。主轴端安装工件的径向和轴向跳动是主轴箱设计中要保证的部分。主轴前端采用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成对安装,中、后端用深沟球轴承。在

使用时,涉及到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间隙的调整,由螺母经套筒压在内环的端面上。主轴的材料也需要经过计算,在该进行热处理的方位进行处理。

主轴滚动轴承的润滑可以用润滑油和润滑脂来润滑。关于选用润滑油还是润滑脂要根据转速的高低来判断。在速度较低时,用润滑脂比用润滑油温度低,在速度较高时,则用润滑油较好。主轴部件密封的作用,对于油润滑的主轴部件来说,为的是防止油外泄和灰尘屑末进入。

对主轴的要求:

1、旋转精度:主轴的外圆面和端面用来安装卡盘,因此应该保证一定的旋转精度

2、刚度:指主轴的抗变形能力;

3、抗震性:提高主轴的静刚度,采用较大阻尼比的轴承。

4、耐磨性:在安装轴承、夹具、刀具和主件部位应淬火处理。

5、主轴的材料和热处理:采用45号钢。一般机床的主轴轴承为滚动轴承,可用45钢调质到(220—250)HBS 左右,主轴锥孔、卡盘定心轴径。应淬硬(45—55)HRC

6、主轴轴承的选择:

(1)旋转精度高、刚度高、承载能力、大极限转速高. (2)适应变速范围大,磨擦小噪声小. (3)抗震性能好使用维护方便等等.

5. 轴的设计及校核

主传动轴径, 轴心矩计算 a 、选择轴的材料

主轴箱传动轴材料选取45钢,经调质处理,其机械性能由机械设计表2-5查得:MPa B 640=σ,MPa S 355=σ,MPa 2751=-σ,1155MPa τ-=;查机械设计表6-4,得[]160b MPa σ-=. b 、初步计算轴径

由公式转矩

T τ=W

T T

=

d

n P

3

6

2.055.910?

?[]τT

得:

d ≥

=C

轴上受力分析及弯矩、转矩、当量弯矩图

N.mm

轴简图(a)

轴受力简图(b)

水平面受力(c)

垂直面受力(d)

水平面弯矩图(e)

转矩图(h)

合成弯矩图(g)

垂直面弯矩图(f)

N mm

N mm

N mm

5090041140124195 带轮参数的计算

六、箱体的设计

箱体的设计查《机械设计实践》。为了减轻重量和缩短生产周期,箱体采用Q205和Q235钢板焊接而成。轴承底部可采用圆钢,锻钢或铸钢制造;焊接箱体的箱厚约为铸造体厚的70%到80%,质量比铸造箱体轻1/4—1/2。

齿轮润滑采用浸油润滑,故将齿轮浸入箱体油液中当传动装置在传动时,借助油的粘度将油带到啮合表面进行润滑,同时也将油甩到箱壁来散热。为避免搅动油损耗功率过大,只要使齿轮啮合处充分润滑。传动件浸入油中深度不宜太深或太浅,应合适地选择浸油深度。

七、润滑和密封

润滑

综合考虑,选润滑方式为浸油润滑。润滑剂采用90号工业齿轮油,容量210000ml。传动件浸油深度为(约1个齿高),滚动轴承的润滑选用飞溅润滑方式。

密封

密封的目的是防止外部的灰尘、水分等进入轴承,同时也防止润滑剂的流失。

连接表面应精刨,其表面粗糙度不大于,也可以在机座凸缘上铣出回油沟,使渗入连接面的油重新流回箱底。密封圈选择半粗羊毛毡圈。

八、离合器

摩擦离合器分为干式、湿式两种。干式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维修最小、空转力矩小(为额定力矩的%),换向时颤振小,惯量小、起动时间短通常用于瞬

时脱开、过载保护的场合。

湿式(一般浸在油中)能降低磨损、缓冲冲击载荷。需要注意结合件在油中摩擦系数减小,以及散热不足,需加强冷却。常用于小直径多盘离合器。

多盘式摩擦离合器在机床上广泛使用,在中心距受空间限制的一些齿轮箱传动装置上,计主轴箱体为普通车床,则离合器的选用是适合于通用型。

限于我们的水平和时间,离合器的设计略有不足,诚恳老师批评指正。

钻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程: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2、定位方案的确定与定位元件的选择 定位基准为下表面和左端面,考虑到工件加工尺寸较大,结合工艺性,工件以平面为定位基准,常用定位元件采用支撑板和2个支撑钉 3、夹具结构设计 3.1 定位装置(含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采用一面两孔定位时,支撑钉位如下。两定位孔中心距为150 ±0.06mm 1)确定圆柱销直径 圆柱销直径公差取g6,即 mm。 (2)确定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 根据公式(5-3),取 mm ,所以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为150±0.02mm。 3.2 夹紧装置(含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根据设计思想,则此钻床夹具采用固定式钻床夹具,草图如下所示:

夹紧力计算 09.81Zf Yf F F F C d f K = 查表可得F C =42.7、 xf=1.0、 yf=0.7、.Z F K =. 0.9 因此Fz=.595N 09.81ZM YM M M M C d f K = 查表可得M C =0.021、 xM=2.0、 yM=0.8、.M K =.0.87 因此 扭矩 M=1.6Nm 由夹紧力机构产生的实际夹紧力应满足下式 P=K ×'F 其中:其余系数K=K1×K2×K3×K4 K1——基本安全系数 1.3 K2——加工性质系数1.1 K3——刀具钝化系数1.15 K4——断续刀削系数1.2

所以K=1.3×1.1×1.15×1.2.=1.98 考虑实际夹紧力较小,以及所加工零件的结构特征,决定选用螺旋夹紧机构,而且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 3.3辅助装置(如钻模板、钻套等) 钻模板 1)钻模板类型的选择 引导刀具在工件上钻孔用的机床夹具。钻模的结构特点是除有工件的定位,夹紧装置外还有根据被加工的孔的位置的分布而设置的钻套和钻模板,确定刀具的位置,并防止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倾斜,从而保证被加工的位置精度。由于加工的两个孔均匀分布在180度的轴线两侧,则选择固定式钻模。 2)钻模板的主要尺寸的确定 钻模板的厚度,夹具板的外尺寸确定,可根据加工工序的要求及尺寸确定。 厚度为25,长为262.5mm,宽为50mm

轴承座镗孔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 题目轴承座¢47孔镗床夹具设计院别机电学院 专业机制专业 级别2010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1.序言 (3) 2.任务介绍 (4) 3.夹具设计 (4) 一、定位与夹紧方案选择 (6) 二、定位误差分析 (10) 三、夹紧力钻削力计算 (11) 四、夹具零件以及工艺分析 (13) 4.总结 (14) 5.参考文献 (15)

1.序言 对我而言,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对轴承座零件¢47孔镗床夹具设计的夹具设计,通过这次设计,我了解到了关于夹具设计相关的零件,如夹具体的设计、定位元件(定位销、支承板等)、夹紧机构、对刀装置等等。是在我们对机械相关课程和生产实习综合运用进行的一次锻炼。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这次设计更加巩固了我对CAD、PROE制图软件的应用。非常感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镗孔夹具设计 2.任务介绍 轴承座:为箱体类零件,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承受冲击载荷。 零件三维图模型截图如下: 零件二维图如下:

镗¢47孔 工序图: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轴承座¢47孔镗床夹具设计 设计清单: 1、用三维工程软件(PROE)设计夹具方案结构示意图。 2、夹具总装图(AUTOCAD)。 3、主要非标准件零件图(AUTOCAD)。 4、设计说明书(需含夹具设计方案、夹具设计原理说明、定位误差分析和夹紧力计算)。 5、以上所有资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

3.夹具设计 一:定位与夹紧方案选择 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工艺对轴承座两端面的尺寸精度没有要求,端面对底面有0.02的垂直度误差要求,故选择底面为定位基准,考虑对底面的平行度的要求,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定位,采用分别在两个支承板上固定一个圆柱定位销和一个菱形定位销配合在底座的对角线处。其中支承板限制3个自由度,圆柱定位销限制2个自由度,菱形定位销限制1个自由度。 2.夹具设计方案确定 根据要求,铣轴承座上端面到尺寸为50mm,端面粗糙度1.6,端面与底面的垂直度误差要求0.02mm,现设计夹具方案有:方案一:采用压板,螺栓连接,采用气缸夹紧,这种夹紧方式夹紧力可靠,辅助时间短,工人劳动强度小,但是成本高。 方案二:采用压板,用螺栓、螺母连接,利用手动夹紧,这种夹紧力小,成本低。 本次设计零件为大批量生产,要求成本低,并且在加工过程中夹紧力要求不高,因此夹具方案采用方案二,利用螺栓、螺母手动夹紧。 夹具上装有对刀装置,可使夹具在一批零件加工之前很好的对刀(与对刀塞尺配合使用);同时通过支承板固定在夹具体上,通过定位销将工件定位在两个支承板上,这样可以保证加工精度,有利于铣削,提高加工工艺性。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243专用镗床夹具设计

题目:专用镗床夹具设计 班级: 姓名: 专业:机械设计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专用镗床夹具设计 摘要 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制造中的一项重要工艺装备。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机械加工的质量、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等。因此机床夹具设计是机械加工工艺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专用夹具的设计中,根据设计任务主要就连杆、泵体的装用镗床夹具进行了设计,完成了对夹具用的定位件、导向件对刀件、导引件等夹具中用到的零件的设计,并用Soidworks进行了三维建模。夹具的设计,根据所设计出的工件外形及加工要求,设计出合适的夹具。考虑到泵体的外形较大,故应在选用夹具的定位件时使用支承板,而连杆的工件尺寸较小,但加工精度要高。 本文设计的夹具,基本上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本文使用的设计方法,也可为同类夹具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镗床夹具;Solid Works;专用夹具;泵体;连杆

Design of Special Boring Fixture Abstract Tool fixture machin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ol fixture in machi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directly affect machining 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costs and labor intensity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jigs and fixtures machin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work in preparation. Dedicated fixture design, based mainly on the connecting rod design task, the pump's installation jig boring machine has been designed with complete fixture with the positioning of parts, pieces of guidance documents on the knife, guidance documents and other parts used in fixtures design, and conducted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with Soidworks. Fixture design,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workpiece shape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design a suitable fixtu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hape of a larger pump, it should be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positioning fixture used parts bearing plates, and connecting rod workpiece size smaller, but higher precision. This fixture was designed to basically meet the engineering needs of the design used in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designed for similar reference fixture. Key Words:boring fixture;Solid Works;special fixtures;pμmp;link

连杆零件加工工艺及专用钻床夹具的设计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届) 设计(论文)题目连杆零件加工工艺及专用钻床夹 具的设计 办学点(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连杆零件加工工艺及专用钻床夹具的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关于连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的设计,以介绍设计方法为宗旨,着重实力,力图做到内容完整、详实。这次设计将我以前学过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公差与配合、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工艺等知识很好的串联了起来,巩固了所学知识的作用。首先是对工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工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设计零件的工艺规程以及对典型夹具进行结构分析与精度分析;通过本课程的设计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专用夹具的能力和分析生产中与夹具有关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专用钻床夹具;工艺规程;切削用量;加工余量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连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2) 2.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 2.2零件的分析 (3) 2.3选择毛坯及毛坯制造方法 (3) 2.4工艺规程设计 (4) 2.4.1定位基面的选择 (4) 2.4.2 连杆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2.4.3 制定工艺路线 (5) 2.4.4 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5) 2.5加工工序设计、工序尺寸及切削用量的计算 (5) 2.6时间定额计算 (9) 第三章连杆零件的夹具设计 (11) 3.1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步骤 (11) 3.1.1 对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 (11) 3.1.2 专用夹具设计步骤 (11) 3.2连杆零件的钻床夹具设计 (11) 3.2.1 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12) 3.2.2 确定夹具类型 (12) 3.3拟订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2) 3.4绘制夹具总装图 (14)

夹具设计说明书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制定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5锥孔及2-M8孔的钻床夹具 设计者:李志荣 指导教师:敖晓春 2006年9月28日 .

目录 机械自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3) 序言 (4) 零件的分析 (4) 零件的作用 (4)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工艺规程设计 (5)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基准面的选择 (5) 制定工艺路线 (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夹具设计 (12) 问题提出 (12) 夹具设计 (12) 参考文献 (13)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机械自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制定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5孔及2-M8孔的钻床夹具 设计要求:中批量生产手动夹紧通用工艺装备 设计时间:2006.9.11~2006.9.29 设计内容:1、熟悉零件图; 2、绘制零件图(一张); 3、绘制毛坯图(一张); 4、编写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各一张); 5、绘制夹具总装图; 6、绘制夹具零件图; 7、说明书 班级:机械03-1 班 学生:李志荣 指导教师:敖晓春 系主任: 2006年09月29日

序 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 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厢体内部:主要作用是传递纽距,帮助改变机床工作台的运动方向。零件在主视方向均有8mm 的筋板 支撑,零件中部有0220025。+φ的花键孔,上平面分别有M8的螺纹孔和5mm 的锥孔.,所有技术要求都是为了机床总体装配.。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本零件可从零件图中可知,它有三组加工面,而有位置要求,还有两组孔,也有位置和精度要求。 1、零件左端面,它是毛坯铸造出来之后等待加工的第一个面,此面将作为初基准,表面粗糙度为 3.2。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我们采取粗铣、半精铣的加工方式,即节省时间又能达到技术要求。 2、零件顶面,它是以底面为粗基准而加工的,它将作为精基准以完成以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镗孔专用夹具说明书

镗孔专用夹具说明书 第七组;韦建成 张政明 陆正雯 叶帆 李萍

目录 1.零件工艺分析 (3) 2夹具结构设计 (3) 3定位机构 (4) 4夹紧机构 (4) 5夹具设计 (4) 6钻套选择 (4)

一、工件分析 1.形状分析: 减速器箱盖的主要加工部分是分割面,轴承孔和螺孔,其中轴承孔要在箱盖,箱体合箱后进行镗孔加工,以确保三个轴承孔中心线与分割面的位置,以及三孔中心线的平行度和中心距。 2夹紧的目的: 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已获得的定位不被破坏,同时保证加工精度。 3.在工件的重要结合部都选用了较高的表面粗糙度Ra1.6um,在非主要工作面选用了Ra6.3um,而其它表面则选用了不进行表面处理; 此外,图中个别尺寸的公差要求较高,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方式; 技术要求:①.热处理后非加工表面喷砂去除氧化皮,并去毛刺处理;②.线性尺寸的未标注公差为GB/T 1804—m。4二、定位分析 从工件的结构形状分析,工件以分割面朝上放置在支撑板上,定位夹紧都比较稳定、可靠,也容易实现。再在斜支撑板前端加块挡板限定自由度。 三、夹具设计 此次我们设计的是盖板式钻模。盖板式钻模是由钳工的划线

样板演变来的,它没有夹具体。定位元件、导引元件和夹紧装置全部安装在钻模板上,使用时象盖子一样盖在工件加工部位上,是最简单的一种钻模。 从对工件的结构分析,因工件底部有内孔,故可用短定位销进行定位,而定位销直接安装在底部的支撑板上,定位比较稳定,可靠,容易实现。在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加上两个挡板,也是用于定位。支撑板需要固定在夹具底座上,所以需要螺栓孔用于连接,右侧的螺栓孔直接打通起来。而我们所使用的盖板式钻模左侧用铰链连接在挡板上,右侧则用螺栓连接,这样有利于工件的装夹。 5、夹板选择 从对工件的结构形状分析,选用可换夹板。可换夹板的实际功用仍和固定钻套一样,可根据加工零件表面不同,进行更换夹板,在批量较大时,磨损后可迅速更换。 6经济性分析 1.工作时效 若未设计该专用夹具,则需要在工件表面进行划线,时间会加长,而是使用钻模板后不需要再进行划线处理,时间上会大大减少,而且工件的装夹是很方便的,所以设计钻模板很节省工作时效。 2.夹具成本 夹具主要采用工具钢和碳素结构钢,不需要太多的成本;而其他的零部件都是标准件,都直接可以在普通的五金店买到。钻套选用可换钻套,也是方便更换的。故夹具成本不会很昂贵。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22回转盘工艺规程设计及镗孔工序夹具设计

二.回转盘的结构功用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回转盘是钻床主轴上的一个重要零件,钻床主轴通过回转盘与钻关相连,回转盘与主轴用四个螺钉联接,实现钻床的正确联接。 回转盘的轴套孔中安装齿轮齿条,轴套中安装弹簧,钻床工作时,主轴带动回转盘中的齿轮运动,通过齿轮齿条实现钻头的纵向进给,利用弹簧的回弹作用实现钻头的自动复位。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的材料为HT18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强度,耐热性及减振性. 该零件的材料主要加工面为R.N 面及φ370 +0.027 , φ62 02 .001 .0+-, φ7202 .001.0+-等。 孔φ55,φ72的中心线对端面尺在500mm 上的平行度直接影响到主轴的配合精度和运转精度,因此对孔φ55,φ72的孔应同时镗出,保证其同轴度,使平行度公差降到最小。 φ62对φ90的同心性允差为0.02,将直接影响孔与轴的配合,因此在加工时,最好在一次装夹内完成。 车削φ50mm 的端面保持其尺寸108,将直接影响方孔内各孔的正确定位以及齿轮运动时的空间。φ90轴线与R 面垂直度允差为0.03,φ72对φ55的圆心允差为0.05,φ37对φ55的圆心允差为0.05,影响回转盘生与主轴联接的正确定位,从而影响主轴传动齿轮与变速箱的锥齿轮的啮合精度。 由参考文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中的有关和孔加工的径向精度及机床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要求可以达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可行的。

(三)回转盘的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和其它给定条件 根据零件的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 产,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可知,毛坯的铸造方法 采用砂型机械造型,又由于零件的内腔及φ50,φ55,φ37等 孔均须铸出,故应安放型芯,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出后 还应安排人工时效处理。 参考文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5,该种 铸件的公差等级为CT8-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为G级,故取 CT为9级,MA为G级。 铸件的分型面选择:通过R基准的孔轴线且与φ90轴线垂 直的面,并在φ230mm处安装一个离心棒,使φ230mm以下部 分与左边部分合为一体。 浇冒口位置:位于φ70mm的轴心线上,各表面总余量。 说明:底面 双侧加工孔 降一级,双 侧加工.

镗床夹具的基本知识

镗床夹具的基本知识 1、镗床夹具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答:一个完整的镗床夹具,应该由夹具体、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带有引导元件的导向支架及套筒、镗杆等主要部分组成。 2、工件在镗床夹具上常用的定位形式有哪些?试述其特点。 答:工件在镗床夹具上常用的定位形式有用圆柱孔、外圆柱面、平面、V形面及用圆柱销同V形导轨面、圆柱销同平面、垂直面的联合定位等。 这些定位形式所选择的定位表面,往往都是镗削零件的设计基准面或装配基准面。选用这些表面作定位基准,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定位误差小。有些零件用平面、导轨面等作定位基准面,还符合基准统一原则,使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较高,并可减少夹具数量,降低成本。 3、镗模的引导装置有哪几种形式?简述各种形式的特点。 答:镗模的确良引导装置可分为单支承前引导、双支承前引导、双支承前后引导三种形式。 应用单支承前引导能明显地提高悬臂镗杆的刚性,从而提高镗孔精度,但镗轴中心与支承孔中心的调整工作比较费时。 双支承前引导同单支承前引导相比,镗杆刚性更好,更容易提高镗孔精度。另外,由于镗杆有两个支承点定位,镗轴同镗杆间可采用浮动联接,这样可不影响工件的装拆,镗轴中心也不必时常调整。 双支承前后引导是镗模中最主要的形式。前后引导的结构刚性最好,镗孔的精度也最高。镗孔精度主要受镗套、镗杆精度及其配合精度的影响。镗轴仅起传递功率的作用,对镗轴的旋转精度无特殊要求。这种方法,可扩大其他金属切削机床的加工工艺范围。 4、工件在镗模上装夹加工时,造成被加工孔圆度、圆柱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工件在镗模上装夹后镗孔,孔的圆度、圆柱度精度主要由引导装置的精度决定。当镗套的圆度、圆柱度、同轴度误差较大,以及镗套与镗杆的配合间隙较大时,镗杆旋转中心将会产生微小位移,使镗刀刀尖相对于理想切削位置有微小变化,从而造成了上述的加工误差。 5、薄壁类零件夹紧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薄壁类零件的刚性较差,受力后易产生变形。因此,一般不能使夹紧力垂直作用于刚性差的薄壁表面,而应作用在薄壁的端面或侧面。若要以薄壁表面作为夹紧表面,则应在夹紧点下用可调支承作辅助支承,以便尽可能减少其夹紧变形。另外,还可采取增设工艺搭子和在不影响零件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增设加强肋等工艺措施,以减少薄壁类零件的夹紧变形。

钻床专用夹具设计

毕节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专用夹具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2)班 姓名:刘丽琴 指导教师:许勇 完成日期:2013.12.30

序言 (2) 一、专用夹具的设计 (3) 1.1专用夹具的定义 (3) 1.2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3) 1.2.1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3) 1.2.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3) 1.2.3 加工方法 (4) 1.3确定夹具结构方案和分析 (5) 1.4选择加紧机构 (5) 1.4.1夹紧力的方向 (5) 1.4.2夹紧力的作用点 (6) 1.4.3选择夹紧机构 (6) 1.5工件在夹具上加工的精度分析 (6) 1.5.1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6) 1.5.2定位误差的计算 (7) 1.6夹具经济性分析 (7) 1.7夹具总图绘制 (7) 1.7.1夹具总图绘制 (7) 二、总结与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序言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巩固和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零件在工艺规程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它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的位置。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和加工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使工件的既有位置遭到破坏,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是否正确、迅速、方便和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操作安全。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是通过机床夹具来实现的。

副变速拨叉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目录 一、前言……………………………………………………………………………… 二、零件图的分析…………………………………………………………………… 1、生产类型………………………………………………………………………… 2、零件的作用……………………………………………………………………… 3、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三、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基面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1、Φ24mm右端面……………………………………………………………… 4.2、Φ14mm的孔………………………………………………………………… 4.3、14H13的槽…………………………………………………………………… 5、确定切削用量…………………………………………………………………… φ右端面的切削用量………………………………… 5.1、确定工序1:铣削24 φ孔的切削用量…………………… 5.2、确定工序2:钻、扩、铰、及精铰14 5.3、确定工序6:铣削14H13的槽的切削用量………………………………… 四、夹具设计…………………………………………………………………………… 1、问题的提出……………………………………………………………………… 2、夹具设计…………………………………………………………………………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3、定位误差分析……………………………………………………………… 2.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五、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专用夹具毕业设计论文案例

专用钻床夹具的设计 专用夹具的设计过程包括: 1、准备阶段 2、设计阶段 3、绘图阶段 4、标注尺寸、技术要求 5、编写零件明细表 6、绘制非标准夹具零件图 下面以某麦稻联合收割机中的一零件为例,介绍钻床专用夹具的设计过程。 1.1准备阶段 该零件的零件图见图1。 生产类型:中批生产。 毛坯类型:棒料:φ110X15 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见表1。 现要求设计第30道工序的专用钻床夹具。 第30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见表.2。 机床:Z5125 刀具:φ7钻头(W18Cr4V) 1.2设计阶段 1.根据零件图和工艺过程确定零件定位夹紧方案 根据零件特点,按照工艺过程要求,确定工件定位夹紧方案,设计夹具的总体结构。结果见图2所示。 图 2 根据夹紧方案设计的夹具总体结构

图1 零件图

表1 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续)

表 2 第30道工序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2.定位方案设计 (1)在本设计方案中,工序尺寸为φ85±0.27、φ7 1 .00+,工序基准为孔的中心线。要满足加工要求理 论应限制的自由度为:。 (2)根据工序基准选择φ72孔中心线及工件大端面为定位基准,结合第2章的内容,确定内孔采用 φ72 6 8 g H 的孔轴配合定位,工件大端面用平面定位。通过定位实际限制了工件的五个自由度。 定位元件布置如图3所示。 图 7-3 布置定位元件 (3)定位误差分析 对尺寸φ85±0.27而言,工序尺寸为42.5±0.135。 Δjb : 定位基准为φ72孔中心线,工序基准为φ72孔中心线,基准重合。 故Δjb=0; Δdb : 工件以φ72圆孔定位,为任意边接触。 Δdb =ΔD+Δd+Δmin ΔD=0.046 Δd=0.019 Δmin=0.010 Δdb =0.075 Δdw =Δjb+Δdb =0+0.075=0.075 ΔT=0.27 ΔT/3=0.090 Δdw =0.075<ΔT/3=0.090 对φ71 .00 +而言,因为是钻孔加工,属定尺寸刀具加工,故其由刀具保证。 经校核,该定位方案可行。 3.布置导引元件 (1)确定钻套形式 根据零件的加工特点,钻套形式选用固定钻套,钻套以H7/n6固定在钻模板上。

杠杆CA1340自动车床_课程设计说明书_毛坯图_夹具设计_工序卡_工艺卡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1340自动车床杠杆,它位于自动车床的自动机构中,与灵活器配合使用,起制动的作用。经查资料得知,此零件用于机床当中,并且还承受着冲击载荷,因此就要求该零件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杠杆的左,右端面及上下端面精度要求并不太高,其粗糙度在Ra3.2以上,故可用铣削加工。Φ20H7mm的孔的粗糙度为Ra1.6,所以采用钻-扩-粗铰-精铰的工艺过程在钻床上加工。由于端面为平面,可防止钻头钻偏以保证加工精度。该零件除了内孔之外,其他加工表面精度要求均不高,因此以车床和铣床的粗加工就可达到要求。 1.3、尺寸和粗糙度的要求 杠杆共有四组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以Φ8H7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两个Φ8H7mm的孔,粗糙度为Ra1.6;尺寸为26mm且与两个孔Φ8H7mm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尺寸为30mm且与两个孔Φ8H7mm相垂直的两个平面,粗糙度为Ra6.3;还有有一M4的螺纹孔,其孔轴线与Φ8H7mm的孔轴线垂直。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两个Φ8H7mm的孔和尺寸为26mm且与两个孔Φ8H7mm相垂直的两个平面。 2、以Φ20H7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一个Φ20H7mm的孔及其倒角,粗糙度为Ra1.6;两个与Φ20H7mm 孔垂直的两个平面,粗糙度为Ra3.2;一个中心轴线与Φ20H7mm孔中心轴线平行且相距11.5mm 的圆弧油槽;还有一个与Φ20H7mm的孔轴线成45°的油孔Φ3mm,并锪沉头孔。其中,Φ20H7mm 孔及两端面为主要加工面,并且Φ20H7mm的孔粗糙度为Ra1.6、两平面的粗糙度为Ra3.2。 3、以Φ8H8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一个Φ8H8mm的孔;以Φ8H8mm的孔轴线为轴线的Φ20mm的圆;M5的螺纹孔的轴线与Φ8H8mm的孔轴线相互垂直;还有一个是与Φ8H8mm的孔轴线相互垂直的下端面,其粗糙度为Ra6.3。其中,下端面为主要加工表面。 4、以M10mm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10的螺纹孔及与其轴线相互垂直的左右端面,其中左端面的粗糙度为Ra6.3。其中左端面为主要加工表面。 第2章毛坯的设计 2.1、选择毛坯 该零件材料为球墨铸铁QT50-1.5、考虑到零件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在工作过程中受力不大及没有经常承受交变载荷,因此,应该选用铸件。由于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重量在12kg 以下,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应选用铸件,从而使零件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保证零件的工作可靠。经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表2-1和表2-3确定毛坯的公差等级CT7级,尺寸公差为1.2mm。由表2-4可查得加工余量为2.0mm。这从提高生产效 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2.2、确定毛坯尺寸 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得的余量值即可

轴上键槽专用夹具设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传动轴上键槽专用夹具设计” 班级:机制131 学生:徐仕阳 指导老师:梁春光 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

零件图 一、专用夹具作用分析 专用夹具是为零件的某一道工序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在产品相对稳定、批量较大的生产中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它能有效地降低工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夹具的设计质量的高低,应以能否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排屑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维护容易等为其衡量指标。正确地设计并合理的使用夹具,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 二、任务分析

1.设计任务 (1)设计轴键槽铣削夹具 (2)加工工件两件如图1所示 (3)生产类型:单件生产 (4)毛坯:模锻件 (5)工艺容;本工序在?62mm和?48mm两处分别铣削键槽,工序图如图2所示。在进行本工序前,定位基准?48mm和?60mm的外圆一加工,达到图纸技术要求。该工序所用设备为X53T型立式升降台铣床,刀具选择标准键槽铣刀,本工序选用?14e8和?18e8键槽铣刀。(6)工序的加工要求:键槽宽为18mm键槽深度为7mm以及键槽宽14mm,槽深为5.5mm。键槽中心平面与轴颈中心线的平行度误差为标准误差,对称度误差为0.040mm。 图一、轴零件图

图二、键槽铣削工序图 2.设计步骤 1)夹具类型的选择 由于该工件生产为单件生产,且工件体积小,结构部复杂,从经济耐用的要求考虑,本工序加工夹具不宜太复杂,自动化程度不宜太高。故拟定选用简单的V形块定位螺旋压板加紧机构。 2)定位装置的设计 (1)定位装置的确定。 方案一:以?60外圆表面自定心三爪卡盘与活动顶尖定位,限制X ,Y,Z,Z`,四个自由度。这种定位无法保证轴尺寸精度,再由于加紧力方向与切削力方向不一致,切削力远离定位支撑面,加紧不稳定,如图3所示。 图样三、

双支撑镗模板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镗孔夹具设计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序言 (1) 一. 零件分析 (2) 1.1 零件作用 (2)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二. 工艺规程设计 (3)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2.2基面的选择 (5) 2.3制定工艺路线 (5)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三夹具设计 (8) 3.1问题的提出 (8)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8) 3.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8) 3.4定位误差分析 (9) 3.5夹具设计及简要操作说明 (10) 总结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摘要: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双支撑镗模加工工艺规程及镗孔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序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双支撑镗模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镗孔的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钻床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题:钻床专用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姓名: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B08020610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床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 为下座板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 1.在摇臂钻床上加工一φ35H7的通孔。 2.要求绘制A1夹具装配图一张、A3零件图一张、设计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张洪涛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班级 B080206 学号 B08020610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片篇幅: 图纸共 2 张 说明书共 19页指导老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老师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夹具的发展概况 (6) 第2章专用夹具设计 (8) 2.1 夹具的功用 (8) 2.2 专用夹具的设计 (8) 2.3总体方案的确定 (8) 第3章夹具装配图上的尺寸和技术条件 (14) 3.1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尺寸 (14) 3.2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技术条件 (14) 第4章夹具零件图上的尺寸和技术条件 (15) 4.1 夹具零件图上应标注的尺寸 (15) 4.2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技术条件 (15) 第5章方案设计论证 (16) 感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 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 学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姓名:杨鹏飞 班级:机械设计101班 学号:201003031023 指导老师:宋超

目录 绪论…………………………………………………

绪论 机床夹具概论 夹具简介 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 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统称为机床夹具。在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故机床夹具设计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生产技术准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机床夹具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 机床夹具的概念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夹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称为夹具。 机床夹具的功能 在机床上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其主要功能是使工件定位和夹紧。然而,由于各类机床加工方式的不同,有些机床夹具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 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 定位:确定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过程。定位是通过工件定位基准面与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面接触或配合实现的。正确的定位可以保证工件加工面的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 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由于工件在加工时,受到各种力的作用,若不将工件固定,则工件会松动、脱落。因此,夹紧为工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加工条件。

机床夹具的特殊功能 (1)对刀调整刀锯切削刃相对工件或夹具的正确位置。如铣床夹具中的对刀块,它能迅速地确定铣刀相对于夹具的正确位置。 (2)导向如钻床夹具中的钻模板和钻套,能迅速地确定钻头的位置,并引导其进行钻削。导向元件制成模板形式,故钻床夹具常称为钻模。镗床夹具也具有导向功能。

夹具设计说明书 (3)

夹具设计说明书 1 夹具方案的论证 本专用钻模用于钻杠杆臂的钻削以及另一垂直方向13孔的钻加工。由于加工精度不高,属于单工步工序应采用固定钻套。由于与分布在小同表而且相互垂直,加工时由手工操作连同工件起翻, 所以以应采用翻转式钻模。此种钻模在设计制造时应注意安装位置的平稳性及切屑的排出等问题。 本工序(孔的钻、扩、铰)之前已加工完各平面且内孔,提供了本工序的加工定位基准。为此根 据加工要求确定定位方案为完伞定位。 夹紧机构采用螺旋夹紧机构,简甲可靠。 本工序采用立钻Z5025机床,刀具为标准麻花钻。机床与刀具均为通用型号,故夹具设计应使其适应机床与刀具,由于是中小批量生产,夹具的结构力求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 2夹具的结构及特点 2.1夹具的结构 本钻模属翻转钻模(适合重不大于10kg小件)加工时翻转使用,在工作台上不安装,本夹具主要由钻模体、上模板、定位轴、辅助支撑等组成。 2.2夹具的特点 铸造钻模体 钻模板还可分为固定式钻模板、铰链式钻模板、可卸式钻模板和悬挂式钻模板。 本夹具根据结构特点,以及13加工皆采用固定模板。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中 心距精度,用两对角线布置的定位锥销来定位,再由两对角线布置的螺钉紧。 本夹具有辅助支撑: 3.定位: 3.1定位与定位原理 本夹具在钻模中采用完全定位,即六点定位,用适当分布的六个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3.2定位方式 本钻模定位属于组合定位:22圆柱孔用于短销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端平面(42-22环形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形成了短销加宽环形平血组合,共限制五个自由度。另用一个防转定位销定位,限制一个定位度。防转定位销定在工件的另一端厚10mm,lO的侧面(见左视图)位置,可防止 工件转动。 对于一孔一端面的定位基准我们设计了定位柱。 定位柱的结构分三段: 安装部分:42下端面往下16安装柱,安装螺纹M12。(加垫圈、锁紧螺母)是用来定位柱安装在钻模体上的。 定位部分:42上端面加上往上22定位颈。(长度较短,与22长25 通孔是间隙配合,作定位时属短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