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构词法对比
- 格式:docx
- 大小:39.07 KB
- 文档页数:10
汉英术语构成方式对比作者:刘丽芬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13年第03期摘要:术语构成方式是术语构成材料按词或语的规律构造新术语的方式方法,汉英术语构成方式在派生法、合成法、缩略法、转化法四个方面既有共性,也有特性。
通过比较既可深入了解汉英术语构词法,准确把握术语含义,也可为新术语的构成及理解提供借鉴。
关键词:术语,构成,对比中图分类号: H083;N04;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3-0011-06引言随着新事物和复杂概念不断产生,新的术语也不断地产生。
“在从屈折语向孤立语过渡方面,英语比其他任何一种欧洲语言都更接近汉语”[1]。
因此,汉英两种语言在术语构词方面必然存在着某些共性。
汉英术语不仅相互借词频繁,而且其各自构成新词的方式与手段表现出过去前所未有的一致性。
术语的结构类型主要有词级术语和(短)语级术语,术语构成方式是术语构成材料按词或语的规律构造新术语的方式方法。
比较汉英术语构成方式可知,二者存有共性,其构成方式可分为术语的语义构成方式、形态构成方式、句法构成方式、形态—句法构成方式等[2]。
据更通常的划分法,术语构成方式主要可细化为派生法、合成法、缩略法、转化法等,依此可展开汉英术语构成的对比。
一派生法对比派生法,或称词缀法,指词缀与词根结合构成新术语的方法。
派生法是常用的术语构成方式,按词缀的位置,汉语有前缀和后缀,英语有前缀、中缀和后缀。
汉语词缀比英语少,独立性词根很多。
1前缀对比位于词根前的词缀叫前缀。
一般说来,前缀只改变词义,不改变词类。
由于其强大的附着力,与大量的词根组合可以产生无数表达新概念的术语。
据统计,汉语字缀数量不超过100个,包括新兴字缀(如“非”“准”等)和类字缀(如“半”“好”等)。
汉语前缀有本族前缀和外来前缀,这些字缀原先多为自由词素,因受日语借词或翻译影响,逐渐演变为前缀。
常见的前缀如:超:超级、超声波等,相当于英语前缀over、supra、super、sur、ultra、extra等,如:超负荷(overload)、超空化螺旋桨(supercavitating propeller)等。
浅谈汉英语言修辞对比摘要: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两门语言,对它们所做的对比研究无疑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对这两门语言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论述了修辞格的应用,以期能为翻译教学和实践提供有用的见解。
标签:修辞手法意象性汉英语言差异修辞与翻译教学语言学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
意合和形合是语言组织法,所谓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
比较语言学主要指对同一语系不同语言或语种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的一种语言科学。
实践证明它对语言研究和语言翻译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世纪末叶,由于对印度的梵文和欧洲的希腊及拉丁语的比较研究而盛行的比较语言学,为确定印欧诸语的亲属关系奠定了基础。
外语教学中的语法、翻译法就是根据印欧诸种语言中虽有差异,却有相同、相似或者相通之处而建立起来的。
分属两种不同语系的汉语和英语(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却有很多的类似之处。
通过对这两种语言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有关语言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探讨,而且有助于翻译教学实践,提高我们对有关语言现象的认识和两种语言对译的能力。
一、英语修辞格的意象性英语修辞手法丰富多彩,探讨其意象性可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领会作者措辞和布局谋篇的技巧。
有意识地细心揣摩英语各种修辞格的特点并且经常加以实践能使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变得更加地道。
修辞手段在英语语言运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幽雅的文学语言,还是通俗的日常用语,人们在应用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修辞手段,以期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修辞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魅力和说服力。
为了使我们在运用语言,尤其在写作中丰富地、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英语时有必要体会和把握好文章中修辞手段的运用。
汉英复合词的对比分析词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英复合词又是一类独特而又有趣的词语。
本文将就汉英复合词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以深入了解汉英复合词的有趣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汉英复合词的构成特征。
一般来说,汉英复合词是由汉语和英语词语组成的,其中汉语词会是形态完整的汉语词语,而英语词会是单词或短语,并且这些单词或短语中也会有汉语特有的特点,比如异化的成语,以及在汉英复合词中所出现的定语、后置定语等。
此外,汉英复合词还可以是汉英双语词组。
另一方面,英语文字中也会出现汉英复合词,这些汉英复合词通常是由英语词语和汉语词语组成的,并且汉语词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作为名词出现。
接下来,本文将讨论汉英复合词的用法差异。
从汉语的角度看,汉英复合词的用法与普通汉语词语的用法大致相同,只是其中的英语词语被理解成了汉语的组成成分,以及其中的汉语词语也被理解为英语的组成成分。
但从英语的角度看,有时候汉英复合词的用法会有所不同,比如汉英双语词组在英语中有时会被视为一个整体,可以作为一个介词,组成介词短语,从而改变句子的语义。
最后,我们来看看汉英复合词的分类。
按照汉英混合程度不同,可以将汉英复合词分为汉语兼英语、英语兼汉语、汉英双语词组等三类。
汉语兼英语的汉英复合词是由汉语词语和英语单词或短语组成的,主要特征是汉语词语的形式完整;而英语兼汉语的汉英复合词是由英语词语和汉语词语组成的,其中的汉语词语通常会作为名词出现;汉英双语词组则是以汉英双语结构为主要特征的汉英复合词,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出现,从而造成句法结构和表意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汉英复合词是一种独特而又有趣的词语,它的用法和构成特征都是非常有趣的。
本文从汉英复合词的构成、用法差异和分类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对深入理解汉英复合词有一定的帮助。
英汉语言形态对比②汉语隐含性词性与词形无关英语外显性语法功能不易辨别隐含性和外显性隐含性:成功在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副词;在英语中:success , succeed , successful , successfully 分别为“成功”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隐含性:语气“我想借你的词典用一下。
”译成“I wonder if I can use your dictionary.”“你若告诉我你不回来,我就不准备你的饭了。
”虚拟语气译出:“If you had told me that you wouldn’tcome back , I woundn’t have prepared for your meal. ”外显性:词性-tion, -er, -ment是名词词缀-ful, -al 是形容词词尾-ly是副词词缀外显性:主格和宾格形式“你先告诉我”和“我先告诉你”“He hits me” 和“I hit him”汉语英语合成法(co mp o u nd in g),加缀法(affixati on),音变法(so u n d-chan gin g),缩略法(abb revi ati o n)逆构词法(backformation)英语转换法(conversion)截短法(clipping)汉语重叠法(reduplication)合成法是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汉语合成词一般通过主谓、动宾、动补、并列和限定关系组合。
例主谓关系:头疼,性急,地震动宾关系:司机,摇篮,读书动补关系:进来,出去,发明并列关系:高矮,兄弟,丢弃限定关系:火车,前缀,朗读英语的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
例overcome (v. = adv. over + v. come)sunglass (n. = n. sun + n. glass)stokehole (n. = V. stoke + n. hole)heartfelt ( adj. = n. heart + V. felt)widespread (adj.= adj. wide + V. spread)缀合法是加不能独立使用的语素即词缀附加在词干的后面组合成词的方法。
最常用的英语构词方法有以下三种 (1)转化法conversion 转化法就是把一个词从一种词类转成另一种词类。例如:black a.(黑)→to blacken v.(使黑),这种转化被称为缀后(affixation)或派生(derivation).可以用改变词根的元音或辅音的方法,例如:hot a.(热)→to heat v.(热)、full a.(满)→to fill v.(装满)、whole a.(健康)→to heal v.(医治)、blood n.(血)→to bleed v.(出血)等,这叫做元级派生(primary derivation).也可以不改变词本身的拼法,转成其它词类,如:gangrene n.(坏疽)→gangrene v.(使生疽)、gargle n.(嗽喉)→gargle v.(嗽喉)、correct a.(正确的)→correct v.(纠正)、second num.(第二) →second vt.(支持)、image n.(影像)→image v.(作图像)sample n.(样品)→sample v.(取样),这些就属于转化(conversion)了。除此之外,还可以有种种的词类转化。 (2)合成法(composition)合成法就是把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一个复合词。如:three year-old(三周岁的)、up-to-date(最新式的)、up-to-the-minute(非常时髦的)、peace-keeping(维持和平的)、take-off(飞机的起飞)、film-goers(电影观众)、easy-chair(沙发)、consulting-room(诊室)、over-estimate(估计过高)、outnumber(超过数目)、furrow-keratitis(勾状角膜炎)、esimate-ray (r射线)、gas-forming (产气)、giant-cell(巨细胞)、group-specific(类属特异性的),等等。 (3)缀后法(affixation)缀后法指在词上附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比方名词兼动词的care的派生词有:careful a.→care n.+-ful (a. suf)、carefully adv.→careful a.+-ly (adv. suf)、carefulness n.→careful a.+-ness (n.suf),又比方:动词connect 的派生词有:disconnect v.→dis-+con-nect n.( 使分开)、connective a.→connect v.+-jve(有连接作用的)和connection n.→connect v.+ -ion(连接)。
除了上面三种最常用的构词法外,还有其它的构词方式,如:反成法(back-formation)缩略法(shortening),拟声法(imitation)和混合法(blend).因它们都不是本书讨论研究的重点,故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赘述了。
在开始研究本书的重点内容--缀合构词法之前,为方便起见,有必要先介绍几个有关词结构方面的概念。 (1) 词根和词干(root and stem)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对词根root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中把词根严格看作单章节的原始意义单位,这种词根为数不多,在英语 里,大约有460多个(见w.w.skeat,a primet if English etymology §102..)这对于研究词源学( etymology)或许是必要的,但对于普通的英语学习者,词不达意根就成了难以辩认的了,因此,它的用处不大。例如:narrow,narcissus,nerve,snare等词不达意的词不达意根都是sne.其二是把词不达意根看作同根词不达意共有的可以辩认的部分,不一定是单音节,也不一定是原始形式。比如:医学方面的词根有:ophthalmo-(眼),esophage-(食道),epithelio(上皮),reticulo-(网状),erythro-(红)等。换名话说,词不达意根指的是有些音节(不是前缀或后缀)在不同的词不达意里出现,而其根本形式和含义相同,如:error(错误),erratum(印刷错误),aberration(迷误),errkoneous(错的)的词不达意根都有是err-[to wander](离)。 (2) 词干(stem) 指的是未经词形变化的原形词。例如:动词to impede(hinder)的词根是impede,必须注意,词的词形变化(inflection)不属于构词法研究的对象,这是因为词的这些变化既不能改变词不达意的原意,又不能改变词类。比如:动词teach有时态的变化,即可以在其后加时态的词尾-ed或-ing,但这并不表明构造 出新的词来了。 (3) 前缀和后缀(prefix and suffix)前缀的后缀都是词根或单词,它们原来故地是独立的词或词根,但由于经常缀在其它词或词根的前后,辅助中心意义,逐渐就失去了独立的形式,读音意义而成为附加部分。前缀有一定的含义,缀前缀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compound).如:cohost →co-[together,with]+host.后缀只具有转变词的词类的功能,不改变其含义,但医学上,有些后缀本身有一定的含义。例如:-ate(盐酸),-ase(酶)等。缀后缀而成的词叫作派生词(derivative),例如:helpful a→help n. + -ful(a.suf),quickly adv. →quick a. + -ly (adv.suf)等
汉语的构词法就是汉语语素构成词语的方法。汉语的构词法类型主要是合成法,还有少数类型是派生法和缩略法。
合成法类型包括: 并列式,比如:动静 偏正式,比如:秋天 陈述式,比如:自信 支配式,比如:脱水 等等。
派生法:就是加前后缀组成词,比如老虎,桌子,等。 缩略法:就是缩写而成的词语,严打,文革,三反,等 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
【内容摘要】以往发表的新词语a的文章。侧重于从新词新义的显现入手探讨,从修辞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词的比较少。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现状,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的意义,由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的情况和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情况这几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修辞新词语比喻借代仿拟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诸如“蛋糕”、“绿灯”、“断奶”、“窗口”、“余热”、“网络”、“黄牌”、“拳头”、“婆婆”、“阵痛”,“铁饭碗”、“红眼病”、“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拳头产品”是指一种品牌或产品在企业中的作用向拳头一样粗壮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词语。至于“龙头企业”、“文山会海”等等都是此类。还有借代式新词语,如“菜篮子”、“绿色食品”、“国脚”等。据语料库我们统计得出这种由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约有700多个,以比喻、借代、仿拟方式构成的新词语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其他修辞方式如比拟、夸张、谐音构成的新词语,下文中我们将会一一谈到。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⑴、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 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星火计划胡子工程尾巴工程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
草根工业: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⑵、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 绿灯窗口龙头新星拳头黄牌气候余热婆婆短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