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6.99 KB
- 文档页数:2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其临床相关因素观察目的了解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对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意义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对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ABI,根据ABI分为两组:异常组(ABI1.3)、正常组(0.9≤ABI≤1.3),并将两组分别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肌酐。
结果96例糖尿病患者中异常组13例,正常组83例。
异常组的年龄、病程、收缩压、血脂均高于正常组(P<0.05)。
结论年龄、病程、收缩压、血脂是影响ABI的关键因素。
标签: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踝肱指数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下肢的缺血和坏死,是导致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
早期诊断和治疗下肢血管病变可预防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踝肱指数(ABI)是通过非侵入性血管检查来评价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或损伤的指标。
本人对我院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ABI测定,并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13年7月~10月糖尿病患者96例,符合WHO(1999)诊断标准,其中男53例,女43例,年龄50~83岁,糖尿病病程1个月~30年。
1.2方法采用ES-1000SPM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ABI。
患者取仰卧位,测双侧前臂血压,取高值做肱动脉压[2次血压差值小于l0mmHg];取双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收缩压高值为踝动脉压,输入计算机。
每侧下肢的ABI等于该侧踝动脉收缩压与双侧肱动脉收缩压高值之比,正常值0.9~1.30[1]。
用软件分别计算两侧的ABI取较低值进行分析。
此过程由专门技术人员操作。
(注:仪器及计算软件由英国亨特立公司提供,血管多普勒只测收缩压,不测舒张压。
)根据ABI值分为异常组(ABI1.3)、正常组(0.9≤ABI≤1.3)。
按标准方法测量患者收缩压(SPB),且在患者空腹8h后于次日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
92主国塞旦医型!Q!!生!旦箜!!鲞筮!翅g塾i翌!矍』!望!坚!煎塑墼堕塑!丛!堕i!i堡垒P!:!!!!,!!!:!!:盟!:1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李瑞华管永泽王青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故对此病进行临床研究,对加强防治、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收集了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7月对已进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及测定踝臂指数的162例资料完整的住院及门诊系统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化验检查,分析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2例均符合W H 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89例,女73例;年龄30~79岁,平均61岁;病程0~25年,平均8.5年;合并高血压102例,高血脂87例。
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114例,无下肢血管病变组48例。
1.2方法:1.2.1临床检查指标:所有患者均行详细体格检查,并记录有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心率,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 M I)。
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 BG);总胆固醇(T C)、甘油三酯(T 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 L—C);糖化血红蛋白(H bA l c);尿酸(uA)、尿素氮(B U N)、肌酐(cr)。
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 m H g(1m m H g=0.133kP a)和/或舒张压t>90hi m H g。
1.2.2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采用仰卧位及俯卧位,自腹股向下追踪观察,检查股深、浅动脉,胫前、后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首先二维图象观察血管内膜及管腔形态走行,并以彩色多普勒显示,对病变节段以脉冲多普勒测频谱形态。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C肽水平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Type 2 diabetes(2型糖尿病)尤其常见。
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到了9.3%。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
除了遗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以外,还包括着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转运异常等等因素。
下肢动脉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 LEAD)是一种比较容易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的并发症。
由于这部分病变并不会引起太多不适症状,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直至病情较为严重才会被发现。
LEAD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轻病患者的痛苦和避免手术切除等极端情况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寻找与2型糖尿病患者LEAD发生相关的检测指标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 FCP)水平与LEAD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
因此,基于这种关联性,更加深入地探索FCP在LEAD临床预警和诊治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FCP水平与LEAD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为早期LEAD的预警提供可行的检测方法和策略,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参考。
三、研究内容1. 系统收集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测定结果。
2. 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的FCP水平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的差别,并分析不同患者群体间FCP与LEAD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
3. 建立统计模型,分析FCP对LEAD发生率的预测价值,并评估FCP作为LEAD预警指标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四、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并行设计,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2型糖尿病患者各100例,进行FCP检测,并对比这两个群体的FCP水平和LEAD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梁爽【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0(022)024【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研究2型糖尿病不同程度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组(PAD组)及NPAD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阐明其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3例,进行ABI的测定,按测定的结果分为PAD组和NPAD组,检测 PAD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体重指数(BMI)、舒张压(DBP)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脉压差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2h)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DL-C、TG、FBG、PBG2h是PAD的重要危险因素,与PA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应成为今后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检测指标.【总页数】3页(P3105-3106,3206)【作者】梁爽【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J], 余颖;陆泽元;张华清;赖丽萍;柳岚2.2型糖尿病730例下肢动脉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张玲;牛建生;赵慧3.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程盼;吴荣秀4.2型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J], 林彩虹;柯小瑚;汤兰欢;陈溢斌;叶美平;邓莲桂5.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李霞;何薇;孙晓玲;郑沙沙;褚洪毅;张旭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及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毕鸿雁;张丽华;田风【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中旬刊)》【年(卷),期】2010(005)005【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科内、外病房的老年T2DM40例,正常对照30例进行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尿白蛋白/肌酐(尿A/Cr)比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间下肢动脉病变的检出率,探讨老年T2DM组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老年T2DM组下肢动脉病变检击率为86.7﹪,并与收缩压、FBG、2h-PG、GhbA1C、TC、LDL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老年T2DM组下肢动脉病变检击率较高,必须早期给予综合治疗,以避免或减缓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总页数】2页(P1103-1104)【作者】毕鸿雁;张丽华;田风【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干疗科,云南,昆明,650032;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干疗科,云南,昆明,650032;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干疗科,云南,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RV与下肢动脉病变相关性分析 [J], 王满凤;滕宗艳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J], 程丽霞;逄力男;张奕;曲东玲;柳林;冯玉欣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周围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率相关性分析 [J], 于玲;杨磊;宋彬彬;王永慧;李连霞;高珊4.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周围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率相关性分析 [J], 丘永平;张运超;徐建兵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及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 [J], 毕鸿雁; 张丽华; 田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康胜群;康薷匀;宋庆芳;王战建【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08(23)24【摘要】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病变轻者无明显症状,临床上一旦出现下肢缺血的症状,治疗相当困难,因此早期检出其下肢动脉病变并探讨其发病原因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对45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及24小时尿白蛋白进行了检测分析,同时对检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3页(P1781-1783)【作者】康胜群;康薷匀;宋庆芳;王战建【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免疫风湿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9【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 杨先悦;杨晓2.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J], 叶睿;任力杰3.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J], 莫子韶;温玉洁;宾小昌4.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病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J], 温志刚; 赵昶; 何相成; 陈丽娟; 张晖; 吕丽珍5.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李霞;何薇;孙晓玲;郑沙沙;褚洪毅;张旭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潘晓燕;冯文焕;赵亮;沈飞霞【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05(007)006【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血压(BP)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检测,并比较下肢血管不同程度病变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压等相关因素.结果下肢血管病变组的年龄显著大于无病变组(P<0.001),且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的年龄大于轻中度血管病变组(P<0.01).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病程大于无病变组(P=0.01),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组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无差别(P>0.05).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大于无病变组(P<0.05),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重度血管病变组间存在差异(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在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大于无病变组(P=0.01),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重度血管病变组间存在差异(P<0.01).总胆固醇与HDL-C比值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大于无病变组(P<0.05).下肢血管病变程度与年龄,病程,LDL,LDL-C/HDL-C,TC/HDL-C,BP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92,0.252,0.214,0.275,0.204,0.343),P值分别为<0.001,<0.01,<0.05,<0.01,<0.05,<0.001).血压与年龄,TC,LDL,LDL-C/HDL-C,BMI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28、0.256、0.290、0.217、0.205,P值分别为<0.001、<0.01、<0.01、<0.05、<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常见,与年龄、病程、血脂、血压等因素有关.年龄是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脂异常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总页数】2页(P571-572)【作者】潘晓燕;冯文焕;赵亮;沈飞霞【作者单位】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J], 杨静;叶山东;陈超;李素梅;莫蔚林2.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关系及相关因素 [J], 韩锋;陈红梅;邝建;杨华章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J], 范虹;钟历勇4.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J], 蔡健;赵昀;张丽琴5.超声评价新疆地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病变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J], 帕丽旦;玛依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