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构造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6.55 MB
- 文档页数:56
专题23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考点一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曲线运动的条件,判断物体是做曲线运动还是做直线运动,只看合外力(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两者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做直线运动,有夹角则做曲线运动.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4.(1)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增大;(2)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减小;(3)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1.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B.速度一定在变化C.所受的合外力一定在变化D.加速度方向一定垂直于速度方向【答案】B【解析】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A错误;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在发生变化,B正确;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不一定在变化,C错误;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不一定垂直,所以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垂直,D错误。
2.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运动员谷爱凌摘得金牌。
如图所示是谷爱凌滑离跳台后,在空中实施翻滚高难度动作时,滑雪板(视为质点)运动的轨迹,a、b是轨迹。
上的两点,不计空气阻力。
则()A.谷爱凌上升到最高点时,整体速度为零B.谷爱凌离开跳台后,整体做自由落体运动C.滑雪板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方向相反D.谷爱凌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答案】DA.谷爱凌上升到最高点时,整体还有水平速度,则速度不为零,选项A错误;B.谷爱凌离开跳台后,整体做斜上抛运动,然后做曲线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错误;C.滑雪板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方向均向上,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D.谷爱凌在空中加速度始终为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D正确。
汽车拆装实习报告专业汽车电子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Z11006 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赵本峰_________________ 学号29 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5月(2 )梅花扳手 (3 )套筒扳手 (4 )活动扳手 (5 )扭力扳手 (6 )内六角扳手 (1 )钳工锤 (2 )鲤鱼钳和钢丝钳 (3 )尖嘴钳2. 发动机主要零部件名称。
1) 机体组:气缸盖、气缸体、油底壳2) 曲柄连杆机构:活塞,连杆,带有飞轮的曲轴3) 配气机构:进气门、排气门、摇臂、气门间隙调节器、凸轮轴、凸轮轴定时带轮4) 供给系统: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排气管、排气消声器 5) 冷却系统:水泵、散热器、风扇、分水管、气缸体、气缸盖里铸出的空腔 ----水套6) 润滑系统:油泵、机油集滤器、限压阀、润滑油道、机油滤清器 7) 点火系统: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 8) 起动系统:起动机及其附属装置3. 简述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和作功行程。
1) 进气行程: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先在气缸外部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后再被吸入气缸。
此过程中,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气缸内 的压力下降。
当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以下时,即在气缸内形成真空吸力。
这样,可燃混合气便经进气门被吸入 气缸。
由于进气系统有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约为0.075~0.09MPa 。
流进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因为与气缸壁,活塞顶等高温部件表面接触并与前一循环留下的高温残余废气混合,所以温度可升高到370~400K 。
2) 压缩行程:为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必须 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都需要有压缩过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修理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第 1 单元根底学问1.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2.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发动机每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
3.活塞环端隙:活塞环装入汽缸后,开口之间的间隙。
4.上止点:活塞的最高位置。
5.下止点:活塞的最低位置。
6.活塞行程:活塞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
7.气缸工作容积: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所让出的空间容积。
8.气缸总容积:活塞处于下止点时,活塞上部的空间容积。
9.燃烧室容积:活塞处于上止点时,或塞上部的空间容积。
10.发动机排量:发动机全部气缸的工作容积之和。
11.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两周,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第 3 单元配气机构1.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颖充量与理论上进入汽缸的颖充量之比。
2.气门间隙:气门杆与摇臂之间的间隙。
3.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表示进、排气门的开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
4.气门重叠:在排气终了和进气刚开头时,活塞处于上止点四周时刻,进、排气门同时开启,此种现象称为气门重叠5.密封干预角:气门座锥角小于气门锥角 0.5-1 度。
6.进气持续角:从进气门翻开到进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
7.进气提前角:从进气门翻开到活塞处于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8.排气迟后角:从活塞处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第 6 单元汽油机1.过量空气系数: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
2.空燃比: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
第 7 单元柴油机1.喷油泵速度特性:喷油量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2.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喷油泵第一缸柱塞开头供油时,该缸活塞距上止点的曲轴转角。
二、推断题〔每题 1 分〕第 2 单元曲柄连杆机构1.活塞在气缸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2.多缸发动机的曲轴确定是全支承曲轴。
(×)3.活塞在工作中受热膨胀,其变形量裙部大于头部。
(×)4.某些发动机承受活塞销偏置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减小活塞换向时的冲击。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 | 制造与工艺 时代汽车 曲轴机加工过程中动平衡常见问题案例解析李慧玲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0摘 要: 在采用曲轴初始质量定心,加工中心加工质量中心孔,曲轴加工完成后进行最终动平衡工艺的生产线,存在质量定心设备与加工中心对接,加工中心质量中心孔加工准确性,毛坯不平衡量稳定性,毛坯质量中心、几何中心、成品质量中心一致性,上述因素都会影响曲轴动平衡,造成工、料废。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解决因动平衡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列举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两个动平衡的典型案例,来探究动平衡问题在生产线上如何成功应用。
关键词:曲轴制造;质量中心;动平衡1 引言东风雷诺HR13曲轴线,生产1.3T发动机曲轴,加工工艺如下图1:HR13曲轴加工工艺过程。
采用了毛坯上线测量初始不平衡量,动平衡设备根据不平衡量计算两端中心孔坐标,并将两端中心孔坐标传输给钻孔加工中心,加工中心根据传输坐标进行两端孔加工。
在余量加工完毕后,对成品进行最终动平衡。
从毛坯上线到成品最终动平衡,大量工件在生产线上,如果不先解决动平衡问题,将会造成大量因动平衡产生的工、料废。
目前我们在生产线调试和试切中遇到的主要动平衡问题,我们以典型案例的形式来阐述。
2 现场因设备数据传输问题导致的动平衡问题案例为保证两工序数据传输正确,加工中心钻孔准确性,可以采用线外动平衡机进行检测,但是对于几何中心和质量中心一致性高的毛坯,存在坐标数据有误的情况也无法发现。
在HR1曲轴线调试时,采用1A模号的毛坯,1A毛坯不平衡量稳定,不平衡量小,OP10A计算得到的质量中心坐标数值小(见表1:OP10A 1A毛坯测量数据),也可以理解为毛坯几何中心与质量中心一致性高。
OP10B打孔后,在线外动平衡上测量OK,加工至OP260最终动平衡也合格,坐标错误问题点未被发现。
因毛坯改模,切换为1D模号的毛坯,1D毛坯在线上加工,打孔后发现动平衡超差,OP10A动平衡测量无异常(见表2:OP10A1D毛坯测量数据),为了确认OP10B打孔正确性,在三坐标上编制特殊程序进行几何中心与质量中心位置的检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发动机的定义与作用1.2 发动机的分类1.3 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1.4 发动机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机体组构造与维修2.1 汽缸体与汽缸盖的构造与维修2.2 曲轴与飞轮的构造与维修2.3 气门组与气门座的构造与维修2.4 发动机的装配与调试第三章:燃烧室构造与维修3.1 燃烧室的定义与作用3.2 燃烧室的构造3.3 燃烧室的维修与调整3.4 燃烧室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第四章:燃油系统构造与维修4.1 燃油系统的定义与作用4.2 燃油系统的构造4.3 燃油系统的维修与检查4.4 燃油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第五章: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5.1 润滑系统的定义与作用5.2 润滑系统的构造5.3 润滑系统的维修与检查5.4 润滑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第六章:冷却系统构造与维修6.1 冷却系统的定义与作用6.2 冷却系统的构造6.3 冷却系统的维修与检查6.4 冷却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第七章:点火系统构造与维修7.1 点火系统的定义与作用7.2 点火系统的构造7.3 点火系统的维修与检查7.4 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第八章:起动机系统构造与维修8.1 起动机系统的定义与作用8.2 起动机系统的构造8.3 起动机系统的维修与检查8.4 起动机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第九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构造与维修9.1 发动机电子控制的定义与作用9.2 发动机电子控制的构造9.3 发动机电子控制的维修与检查9.4 发动机电子控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第十章:发动机维修与调试10.1 发动机维修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0.2 发动机维修的工具与设备10.3 发动机的调试与验收10.4 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发动机的分类补充和说明:详细解析内燃机、电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二、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补充和说明:详细解释这些指标在发动机设计和使用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如何计算和优化这些指标。
作业3:曲柄连杆机构满分:100 分姓名:班级:学号:1. 单选题( 1.0 分)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上瓦承受的力是:A. 气体力B. 惯性力C. 冲击力D. 气体力和惯性力正确答案:D2. 单选题( 1.0 分)某些大型柴油机的连杆大端轴承采用无轴瓦结构的主要目的是:A. 加工方便B. 增大轴颈C. 减轻重量D. 降低造价正确答案:B3. 单选题( 1.0 分)在柴油机中连杆的运动规律是:A. 小端往复运动、杆身摆动、大端回转运动B. 小端往复运动、杆身平稳运动、大端回转运动C. 小端摆动、杆身平稳运动、大端回转运动D. 小端摆动、杆身平稳运动、大端摆动正确答案:A4. 单选题( 1.0 分)上紧柴油机贯穿螺栓的正确方法是 .A. 采用扭力扳手,分两次上紧,从柴油机前后两端成对交叉向中间进行B. 采用扭力扳手,分两次上紧,从柴油机中间成对交叉向前后两端进行C. 采用液压工具,分两次上紧,从柴油机前后两端成对交叉向中间进行D. 采用液压工具,分两次上紧,从柴油机中间成对交叉向前后两端进行正确答案:D5. 单选题( 1.0 分)四冲程柴油机的连杆在运转中受力状态是 .A. 始终受压B. 始终受拉C. 拉、压交替D. 随连杆长度而变正确答案:C6. 单选题( 1.0 分)中,高速强载筒形活塞式柴油机连杆的材料与杆身断面通常是 .A. 优质碳钢,工字型断面B. 合金钢,工字型断面C. 优质碳钢, 圆形断面D. 合金钢, 圆形断面正确答案:B7. 单选题( 1.0 分)关于连杆弯曲变形的论述正确的是 .A. 连杆在其摆动平面内承受的弯曲应力远大于与摆动平面垂直的平面,采用圆形截面杆身可提高其抗弯能力B. 连杆在其摆动平面内承受的弯曲应力远大于与摆动平面垂直的平面,采用工字形截面杆身可提高相应方向的抗弯能力C. 连杆在其摆动平面内承受的弯曲应力远小于与摆动平面垂直的平面,采用圆形截面杆身可提高其抗弯能力D. 连杆在其摆动平面内承受的弯曲应力远小于与摆动平面垂直的平面,采用工字形截面杆身可提高相应方向的抗弯能力正确答案:B8. 单选题( 1.0 分)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下瓦承受的力是 .A. 压缩力B. 气体力C. 曲柄连杆机构惯性力D. 压缩力和气体力正确答案:C9. 单选题( 1.0 分)柴油机连杆大端螺栓受力最严重的柴油机是 .A. 非增压二冲程低速机B. 增压二冲程低速机C. 低速四冲程机D. 高速四冲程机正确答案:D10. 单选题( 1.0 分)大型低速二冲程机有时采用短连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A. 改善连杆抗交变应力的能力B. 降低柴油机吊缸高度C. 增大十字头轴承摆动角以改善轴承润滑D. 其他三项全部正确答案:C11. 单选题( 1.0 分)四冲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的滑油来自 .A. 曲轴C. 飞溅D. 专设喷嘴正确答案:A12. 单选题( 1.0 分)筒形活塞柴油机的连杆大端采用斜切口的目的是 .A. 拆装方便B. 受力均衡C. 制造方便D. 增大曲柄销直径正确答案:D13. 单选题( 1.0 分)连杆大端轴承采用斜切口时在剖分面上使用锯齿形啮合的主要目的是:A. 便于下瓦与轴承安装B. 便于上下瓦对中C. 防止连接螺栓承受剪应力而损坏D. 增加轴瓦的强度和刚度正确答案:C14. 单选题( 1.0 分)关于主轴承与十字头轴承的油槽论述中,正确的是 .A. 主轴承下瓦的高压区必须开油槽B. 十字头轴承下瓦必须开油槽C. 十字头轴承下瓦必须开纵横油槽D. 十字头轴承上瓦可开纵横油槽正确答案:C15. 单选题( 1.0 分)在柴油机曲轴上应力最大的地方是 .B. 曲柄销C. 曲柄臂D. 主轴颈 ,曲柄销与曲柄臂的交接处正确答案:D16. 单选题( 1.0 分)大型低低速柴油机采用焊接式曲轴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造价B. 缩短轴向长度,提高强度,刚度C. 减轻重量D. 降低曲轴自振频率,防止临界转速进入工作区正确答案:C17. 单选题( 1.0 分)四冲程柴油机曲柄销与主轴颈磨损较大的部位在 .A. 曲柄销内侧,主轴颈远离曲柄销一侧B. 曲柄销外侧,主轴颈靠近曲柄销一侧C. 曲柄销内侧,主轴颈靠近曲柄销一侧D. 曲柄销外侧,主轴颈远离曲柄销一侧正确答案:C18. 单选题( 1.0 分)下列不是贯穿螺栓断裂的原因.A. 各缸最大爆发压力严重不均B. 机座,机架严重变形C. 贯穿螺栓发生纵向振动D. 上紧力不均或过大正确答案:C19. 单选题( 1.0 分)下列轴承中工作条件最差的是:A. 主轴承B. 连杆大端轴承C. 连杆小端轴承D. 推力轴承正确答案:C20. 单选题( 1.0 分)十字头式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的滑油一般来自:A. 曲轴B. 十字头C. 飞溅D. 主轴承正确答案:B21. 单选题( 1.0 分)某四冲程六缸柴油机,发火顺序为:1-5-3-6-2-4,当第2缸活塞位于进、排气上止点时,第1缸活塞位于()位置。
汽车维修工初级(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3. 简答题 4. 填空题5. 单项选择题1.前悬:正确答案: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线间的距离。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整体式曲轴:正确答案:各个曲拐锻造(或铸造)成一个整体的曲轴称为整体式曲轴。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3.气门叠开:正确答案:同一段时间、同一缸内,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通常称为气门叠开。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4.过量空气系数:正确答案:指在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燃油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
即α=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kg)/理论上燃油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kg)。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5.齿轮式机油泵的齿端间隙:正确答案:齿轮端面与泵盖之间的间隙。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6.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括进气和排气过程。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7.汽车大修时将车辆上所有磨损的零件进行更换。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8.平衡重在修理时不要轻易拆卸,如必须拆卸,应注意按原装配位置装配。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9.链轮与链条的传动适用于侧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0.过量空气系数α=1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来说,混合气燃烧都最完全。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1.废气再循环阀是用来控制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2.多缸柴油机各缸的供油量不一致,将使各缸工作压力不同,从而使发动机功率降低且运转不稳。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件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的定义和分类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发动机的维修方法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维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故障现象的识别和分析故障排除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维修方法和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发动机各部件的结构和维修操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发动机维修实践。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发动机实物或模型,以便进行讲解和演示。
2. 准备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3.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教材、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发动机的定义和分类,引发学生对发动机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等部件的作用。
3. 演示环节:展示发动机各部件的结构和维修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维修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环节:讲解发动机维修的注意事项,强调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实践,总结发动机维修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估学生对发动机基本构造的理解程度。
2. 演示环节:观察学生对发动机部件和维修操作的认知情况。
3. 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和安全性。
4. 作业反馈: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发动机维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邀请专业维修技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行业经验和技巧。
3. 安排学生参与发动机维修竞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总结热机热机的效率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热机汽油机柴油机概念:利用内能做工的机器构造: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原理: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工作过程构造:气缸、活塞、连杆、曲轴、喷油嘴工作牌过程吸气冲程:进气门开,排气门关,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排气门开,活塞由下往上,把做完功之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吸气冲程:进气门开,排气门关,吸入的只有空气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遇到高温的空气,柴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下运动,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进气门关,排气门开,活塞由下往上,把做完功之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定义:1kg 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单位:J/kg(固体)、J/m3(气体)公式:q=Q/m(固体)或q=Q/V(气体)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公式:η=W 有用/Q 放×100%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让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各种能量损失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各种形式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一:判断汽(柴油)机是哪个冲程,及其能量转化情况。
【知识详解】进气门开,排气门关。
活塞向下运动;消耗机械能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
消耗机械能(1)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来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作功一次。
§14.2 热机杨献辉教材分析教材利用图例说明了汽油机的结构,并用四个参考图详细分析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指出汽油机实际工作时,是靠外力使曲轴和飞轮先转动起来,带动活塞运动后汽油机才自己工作.柴油机教学比较简单,知识说明了其工作过程,并分析了和汽油机的区别,指出了柴油机的应用。
教材最后还提出了问题,思考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分析本节利用挂图分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所以在教法上有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比较、联系实际这些环节。
“汽油机”利用挂图和实验仪器演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使学生在理解工作过程的内在逻辑联系。
体会到汽油机的发明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技术应用领域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柴油机”要注意比较教学,学生自主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甄别、判断、比较能力,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内燃机的资料,学生阅读,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内燃机的基本原理。
2.了解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
3.了解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
4.知道汽油机、柴油机是活塞式发动机,知道轮机和火箭发动机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发动机的四个过程,了解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2.了解不同的热机的不同用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内燃机和轮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技术进步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主动了解社会生产中运用的技术、设备及其原理,加深对技术应用的了解,提高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2.通过了解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内燃机示教模型(带电灯指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提问: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什么?2、内能有哪两方面的主要作用?新课引入热机是指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思考题1.汽车是如何分类的?答: (1)、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普通运输车(轿车、客车、货车)、专用汽车(运输型专用汽车、作业型专业汽车)、特殊用途汽车(娱乐汽车、竞赛汽车)。
(2)、按动力装置类型分类。
内燃机汽车(活塞式内燃机汽车、燃气轮机汽车)、电动汽车(蓄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复活车)、喷气式汽车(3)、按行驶道路条件分类。
道路用车、非道路用车(4)、按行驶机构的特征分类。
轮式汽车、其他类型行驶机构的汽车。
2.轿车、客车、货车和越野汽车分别依据什么分类?各分为哪几个等级?答:轿车的分类依据是发动机工作容积,分为微型轿车、普及型轿车、中级轿车、中高级汽车、高级汽车。
客车的分类依据是车辆总长度,分为微型客车、轻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特大型客车。
货车的分类依据是汽车的总质量,分为微型汽车、轻型汽车、中型汽车、重型汽车。
越野车按总质量分级,分为轻型越野车、中型越野车、重型越野车。
3.汽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发动机,使输进气缸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
底盘,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是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作正常行驶。
车身,车身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地方。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组、发动机启动系统和点火系统、汽车照明和信号装置、仪表、导航系统、电视、音响、电话等电子设备、微处理机、中央计算机及各种人工智能的操作装置等。
4. 汽车的布置型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分别用于哪种汽车?答: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是传统的布置形式。
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采用这种形式。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 是在轿车上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减小轿车质量、降低地板高度、改善高速行驶时的操作稳定性等优点。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是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
少数轿车也采用这种形式。
曲轴线磨床磨削加工质量问题解析1.概述发动机曲轴连杆颈和主轴颈需要磨削加工,精度要求高,尺寸要求都在微米级,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尺寸及形位公差超差的问题。
主要有主轴颈跳动超差,主轴颈/连杆颈外圆尺寸超差、连杆颈相位角度超差等问题,下面针对这三个问题,做一下详细的解析。
2跳动问题排查1..出现跳动问题,分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是偶尔出现,则需要检查工件顶尖孔是否有铁屑,机床装夹是否异常,是否需要调整冷却水冲洗的角度及方向。
第二,如果大量出现时,当然也要排除来料的问题,再检查机床本身的问题。
头尾架顶尖跳动是否正常,顶尖是否松动;尾架顶尖中存在一个弹簧,如果有必要可以更换一个新的弹簧;中心架的推出和抬起度检查,因为M2的跳动过大也会导致其他轴径跳动偏大;V型架支撑是否调整不好与工件有干涉;尾架顶尖气压不合适;图中尾架套筒夹紧压力当前6bar,可以适当减小,最大6bar。
根据工件跳动波动规律适当修正;例如M1,连续测几根工件,用表打出工件跳动的大小及高低点,然后在机床的Juwop/u中进行修正,如果Main 1跳动在P1角度为最高点,则在M1的X中做个正值修正,如果其他角度,可以在Y轴也适当修正,这样就可以把M1的高点适当修正回来。
3尺寸波动问题尺寸波动问题则分为某个测头加工的所有尺寸均有问题,还是仅这个测头加工的其中个别轴径有问题。
如果是这个测头加工的所有轴径都有问题,则需要怀疑这个测头本身是否有问题;如果工件圆度不好,则肯定都会影响直径;砂轮太钝或者到寿命,一样影响直径,则需要修砂轮及更换砂轮;首先验证侧头的重复性,检查测头机械上是否松动,测头线缆是否进水,检查测头的温度补偿系数是否输入正确,还有就是Marposs信号转接头及P7出现问题。
如果仅是某个轴径出问题,则需要把测头落在相应轴径上,看看是否与工件有干涉或者碰到工件油孔。
除掉上面这些原因,如果加工中出现尺寸过大或者过小的报警时候,则进入到相应的Marposs界面,查看是加工到那个轴径时候报警。
柴油机结构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功能是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使其热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输出动力。
能量的转换是通过不断地依次反复进行“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四个连续过程来实现的,每进行这样一个连续过程就叫做一个工作循环。
1、进气冲程—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
活塞移动的过程中,气缸内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于是经过虑芯的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
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时,进气门关闭,停止进气。
2、压缩冲程—进气冲程结束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容积逐渐减小,由于进排气门均关闭,气体被压缩,气缸内温度上升,直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结束。
3、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高压油嘴喷出高压燃油与空气混合,在高温、高压下混合气体迅速燃烧,使气体的温度、压力迅速升高而膨胀,从而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再通过连杆驱动曲轴转动做功,至活塞到下止点时,做功结束。
4、排气冲程—在做功冲程结束时,排气门被打开,曲轴通过连杆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废气在自身剩余压力和活塞的推力作用下,被排出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门关闭,排气结束。
排气冲程终了时由于燃烧室容积存在,气缸内还存少量废气,气体压力也因排气门和排气管的阻力而仍高于大气压。
二、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柴油机由两大机构四大系统组成。
1、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构成气缸的机体、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组成。
由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可知,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高压是通过活塞、连杆、曲轴而变为有用的机械能输出的;反之,工作循环的准备过程也是由曲轴通过连杆通过活塞作往复运动来实现的。
可见,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维持工作循环,实现能量转换的核心。
2、配气机构—为使发动机的工作循环能够连续进行,必须定时地开闭气门,以便向气缸内充入新鲜气体和排出废气。
它主要由气门和控制气门开闭的凸轮轴及其他传动件等组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件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
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
4. 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件: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燃油系统等。
5.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模型进行演示。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汽车发动机各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练习与作业:1. 填写汽车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表格。
2. 绘制汽车发动机组成部件示意图。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转化往复运动为旋转运动。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轴、活塞、连杆等。
3.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活塞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旋转运动。
4.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更换活塞、曲轴、连杆等部件。
教学方法:1. 利用模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和作用。
2. 播放曲柄连杆机构工作原理的视频,加深学生对工作原理的理解。
3. 安排实操环节,让学生动手拆装曲柄连杆机构,掌握维修方法。
练习与作业:1. 绘制曲柄连杆机构组成部件示意图。
3. 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配气机构教学目标:1. 了解配气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掌握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配气机构的作用:控制气缸内气体进出,实现燃烧。
2. 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座、凸轮轴等。
3.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凸轮轴驱动气门开闭,实现气体进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2)掌握发动机的维修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认识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2)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发动机的维修流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发动机的基本构造;(2)发动机的维修方法。
2. 教学难点:(1)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功能;(2)发动机维修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发动机实物或模型;(2)发动机零部件图片;(3)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维修方法;(2)准备笔记本,做好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汽车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的意义。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燃油系统等;(2)展示发动机零部件图片,让学生认识各个部分;(3)演示发动机维修操作,讲解维修方法和技巧;(4)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维修方法。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图;2. 总结发动机维修的注意事项;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评价他人的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发动机维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 邀请汽车维修工程师到校授课,分享维修经验和技巧;3. 开展发动机维修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汽车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 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发展历程及分类2.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 汽车底盘的构成及作用5. 汽车车身的构造与设计6. 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功能7. 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技术8. 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9.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0. 实践操作:汽车构造的认识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际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构造的魅力。
4. 设置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开展课后作业和小组项目,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汽车模型或实物3.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4. 实践操作场地和工具5. 网络资源:汽车相关网站、视频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2. 课后作业和小组项目: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汽车的发展历程及分类2. 第3-4课时: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3. 第5-6课时: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 第7-8课时:汽车底盘的构成及作用5. 第9-10课时:汽车车身的构造与设计6. 第11-12课时: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功能7. 第13-14课时: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技术8. 第15-16课时: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9. 第17-18课时: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0. 第19-20课时:实践操作:汽车构造的认识与分析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的基本构造、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汽车构造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汽车发动机的两大机构是指()A. 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B. 曲柄连杆机构和燃料供给机构C. 配气机构和冷却机构D. 润滑机构和点火机构答案:A解析:汽车发动机的两大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
2. 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A. 一圈B. 两圈C. 三圈D. 四圈答案:B解析: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曲轴旋转两圈。
3. 以下哪个部件不属于汽车底盘的传动系统()A. 离合器B. 变速器C. 差速器D. 车轮答案:D解析:车轮属于行驶系统,不属于传动系统。
4. 汽车制动系统中,产生制动力的部件是()A. 制动踏板B. 制动主缸C. 制动轮缸D. 制动蹄答案:D解析:制动蹄在制动时与制动鼓接触产生制动力。
5. 汽车转向系统中,使车轮转向的部件是()A. 转向盘B. 转向器C. 转向节D. 转向拉杆答案:C解析:转向节直接带动车轮转向。
6. 发动机的气缸体一般采用()制造。
A. 铸铁B. 铸钢C. 铝合金D. 以上都可以答案:D解析:发动机气缸体的材料可以是铸铁、铸钢、铝合金等,具体取决于发动机的设计和性能要求。
7. 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中,产生高压电的部件是()A. 点火线圈B. 分电器C. 火花塞D. 蓄电池答案:A解析:点火线圈将蓄电池的低压电转变为高压电。
8.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A. 风冷和水冷B. 油冷和水冷C. 风冷和油冷D. 自然冷却和强制冷却答案:A解析:汽车发动机常见的冷却方式为风冷和水冷。
9. 汽车变速器的作用是()A. 实现变速变矩B. 实现倒车C. 中断动力传递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变速器具有实现变速变矩、倒车、中断动力传递等功能。
10. 汽车悬架系统中,起缓冲作用的部件是()A. 弹簧B. 减震器C. 导向机构D. 横向稳定杆答案:A解析:弹簧主要起到缓冲作用,吸收路面冲击。
调节曲轴动平衡的解析方法
王贵富
【期刊名称】《摩托车技术》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曲轴平衡块质量分布不合理,会引起发动机振动大.当曲轴动平衡率或主轴倾斜角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用数学的解析方法,计算出调节曲轴平衡块质量的方案,指导实践,调节动平衡满足设计要求.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王贵富
【作者单位】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72
【相关文献】
1.浅谈曲轴油堵组装对曲轴动平衡的影响 [J], 姚洋
2.用YWD—160型动平衡机对曲轴的动平衡校验 [J], 董凤君
3.曲轴定心在曲轴动平衡加工中的应用 [J], 陈逢源
4.浅谈曲轴平衡技术及PA6-280型柴油机曲轴的动平衡 [J], 杨安庆;张中平
5.旋转机械在线自动平衡系统的研究——电磁式动平衡调节器在线试重平衡法研究[J], 曾胜;汪希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