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情于教
- 格式:pdf
- 大小:162.02 KB
- 文档页数:2
寓情于教,寓情于学作者:吴海兰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2期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都从事小学英语的教育工作。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英语老师,犹记得刚走进班级时学生对这一新学科的惊讶、羡慕的表情;犹记得走在路上听到背后的窃窃私语声:“这是我们的英语老师,我们今天都上英语课了。
”;犹记得学生上课时充满好奇的大眼睛……在边实践边摸索的道路上风雨兼程,笑过,恼过,气过,欣慰过。
回顾自己十五年来的教学工作,有一点是我一直以来的坚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到寓情于教,寓情于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主动学英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
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情绪化倾向,当学生对学习有深厚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时,就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并在学习中保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进而发展到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科的学习中。
1.目的明确英语素有“世界通用语”之称。
目前国际性的政治会议、贸易往来、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多是通过英语来进行的。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模仿、勇于开口的条件,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
小学阶段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今后进一步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只有明确目的,学习起来才会更有动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态度,认识小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让学生自主学英语的第一步。
2.环境渗透从事英语教学以来,我一直坚持在班级的黑板版上开设“English Corner”,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收集资料,安排学生每天轮流更换内容,并抄到English Corner上,再找一些英语漫画,英语学习报等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供学生阅读;自制一份英语手抄报展示到班级的展示平台供大家欣赏,这一小小的举动使整个教室有了英语的气息,让学生在没有英语课或没有英语老师的时候也能时刻想起英语。
寓情于教的体育课【摘要】我们体育教师不但要在教育教学基本功上继续充实,而且要更加重视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在保证让学生掌握体育技术动作方法的前提下,努力营造健康积极,欢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体育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寓情于教体育课存在于体育教学中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体育教学的情感性,这就表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要重视的是:教师与学生间心理的感受。
在这两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很在乎寻找教育学生的良机,从中有效地消融师生间的冰山,浅纳了在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培养良好的个体素质的规律,获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现总结有以下几点:一、建立和谐真挚的师生情感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
”教师们必须懂得调节控制学生的情绪性情,让他们保持健康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能保持良好情绪的人易于让人接近,也易于交流,教师们只有通过多接触、了解、关心学生,注入亲人般的爱去关怀他们,学生才会从根本上理解、信赖教师。
二、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爱可以称为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只有师生处在爱的氛围之中,学生才能在教师面前直言,投入到学习中更大胆,充分体验学习乐趣、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如果要得以沟通,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方法进行开展交流,比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合理运用表扬和批评,经常找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
与此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直观情感的优势,比如充分合理运用肢体形体语言,可以达到“无声”的效果。
运用眼神可以使师生在无声中达到心灵相通的境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是建立情感沟通的开始。
脸部表情展现着教师的情感和意图,初中生很会观眼行事,教师课上如果情绪激昂饱满,和蔼可亲,授课中多些笑颜,多些称赞,便能带给学生一种自然、宽松的感觉,这样有益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有益于学生体育技术动作的形成和动作概念的建立,学生就能够自觉接受教师的授导,在知识的海洋里溅起一片片美丽的浪花。
管理篇•德育天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
”说明情感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是道德培养的基石。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丰富健康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认知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那么要如何在思品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一、树立主体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角,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容器。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研究道德与人的心理机制的关系,使自己的教学内容经过外部刺激让受教育者产生情感体验,为其所接受,以此为契机,通过锻炼意志、反复行为实践,形成习惯,最后内化为品质。
这一过程如果没有学生发挥道德主体性的参与是不能实现的。
为此,教师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因材施教,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确立不同的学习、情感目标。
二、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情感易于激发,青少年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会更生动、更深刻。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或巧设适当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触“境”生情,获得新的道德认识。
如,在上七年级上册《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以早上收到的一则手机短信导入,把学生引入我设置的问题情境中,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思维的兴趣和动机。
然后,我展示钱学森的图片和文字故事,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诵,以情入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心灵的情感,使其体会到人生的理想何尝不是一种诱惑,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可见,教师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使学生以情入境,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为寓教于学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为寓教于学——关于新时期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李玉广为了让每一位老干部都能在有生之年依然能永葆革命青春,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活得更加自信一点,自尊一点,健康一点,充实一点,快乐一点,潇洒一点。
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老字号”大舞台上,演绎夕阳银发映晚霞的精彩人生,我们需要在老年群体,特别是离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中大力弘扬“三平精神”。
即:坚持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始终坚持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坚持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仍然在平凡的工作、平静的进程中涌动;坚持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所作所为无不体现着对当对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单靠老干部个人政治信仰的坚定性和革命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需要我们组织和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新时期的特点,根据老干部队伍的实际建立一套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实践证明:新时期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最忌讳的莫过于居高临下的空头说教和生搬硬套的理论灌输。
“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只有建立在潜移默化的心理滋润和感情共鸣基础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是有效的、牢靠的。
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我的体会是:“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为、寓教于学”应当是新时期开展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寓教于情——开启心灵大门的钥匙所谓“寓教于情’,要而言之,就是要对老干部从政治上关心;从思想上关怀;从生活上关照。
只有从政治上关心他们,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党对他们的信任,体会到组织的温暖;才能最大限度的减轻他们政治上的“失落感”、情绪上的“空虚感”、交际上的“孤独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他们的“政治归属感”、“社会责任感”和“人生自豪感”;才能把他们的愿望和热情转化为热爱生活的激情,服务社会的热情以及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要做到政治上的关心,首先要在政治上对老干部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寓情于教,展现小学数学的情感魅力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则和方法,更重要的
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乐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增
强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以下是几种寓情于教的方法:
1. 教学生如何发现数学中的趣味
通过课堂形式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数学游戏、数学趣
味题、数学解谜等等,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寻找数学中的趣味,进而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如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数
学知识,让学生领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神奇,引导学生爱上数学。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只需要用心去体验
和感受,慢慢就能真正掌握数学。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
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寓情于教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不仅能使学
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更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
生在数学中体验人生的魅力。
第一篇:寓情于教,由感入识寓情于教由感入识——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深圳市南山区桃源中学张媛媛摘要:情感教育是中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转型的关键时刻,因此情感教育绝不能忽略,而语文教学恰恰是情感教育的最合适的的载体,因此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是显得非常重要。
甚至可以说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灵魂,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三观意义重大。
情感教育虽然无固定章程可循,也是可以通过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的,本文论述重点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每个初中生都是刚刚长大的禾苗,内心都渴望拥有一个五光十色的情感世界。
老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
一堂语文课,究竟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情感教育呢?除了语文课堂内容本身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之外,教师还应该讲究方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只强调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
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对学生情感的唤醒、激励、培养、鼓舞。
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情感,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
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三点经验,供各位同行参考和批评指正。
下面根据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情感教学手段的难易程度,由易至难加以论述。
一、融入感情阅读真切体会情感初中语文教学篇目的选择是一项严肃慎重的事情,除了能够增长知识以外,也能够陶冶情操,塑造情感,所以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大都是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经典名篇,文中充溢亲情、友情、爱情以及爱国、无私的思想和。
字里行间洋溢着优美典雅、清丽委婉、崇高悲壮的情感。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寓情于教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现代信息技术被人类应用到各个领域,特别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加体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构建起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同样每个教师有每个老师的本领。
如果每一节课都千篇一律地进行课件展示、讲授和启发,那绝对培养不出学生的创造性,正所谓“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
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原则,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作,为我国未来建设骨干力量的当代初中生,必须掌握好信息技术这门基础工具。
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
“感人心者莫大于情”,在信息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提高信息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之一,忽视了“情”“理”则无处渗透,创造力、想象力也就无从谈起。
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因此,信息教学必须寓情于教,达到知识的传授与情感陶冶浑然一体。
那么,如何在信息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呢?一、以情育人,挖掘提炼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仍然是以知识的技能训练为主,情感道德的部分涉及甚少。
照本宣科是不符合课程要求的。
所以,我在备课时主动思考:怎样提炼这节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如何从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每节课的精髓所在,需要教师花一番心思精心挖掘的。
例如,在初二学习《防治计算机病毒》这一章节中,教材单纯地对计算机病毒一些知识性、技术性的内容进行了详述,如病毒的定义、来源、特征、危害、防治等,其中杀毒软件的使用占用大量篇幅。
我们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难道只是仅仅教会学生使用杀毒软件吗?答案是否定的。
怎样提炼这节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如何从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每节课的精髓所在,需要教师花一番心思精心挖掘的。
・外语教学研究・ 寓情于教,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季 中 [摘要】技工学校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技工学校内涵提升中亟待解 决的一大难题。文章简单地分析了技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以及他们英语水平较差的原因,指出激发学生 学习英语的兴趣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寓情于教。 [关键词]技校学生;英语学习;激发兴趣
英语始终是技工教育中困难较大的一门学科,究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该学科不感兴趣。然而事实 上,在全国范围内英语培训却是热火朝天的。为什么 在技工学校中英语教学就没有市场呢?从社会上一些 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中可以看出,他们所采取的教学 方法是先进的、生动的,是吸引学生的。这就要求技 校教师应该在教法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充分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目的, 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在教学中寓情于 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使之爱学、乐学。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从爱心出发,用情感因素关注技校学生的英 语学习 由于技校学生是从较低分数学生中招入学校学习 的,这些学生不但文化知识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自 我约束能力差,自卑感强,而且还有很强的对立情绪, 让他们学好英语是多数老师头痛的事。要想使他们真 正学好英语,首先应该关爱他们,与他们建立起相互 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使学生 在人格上受到老师的关爱,他们才能在宽松、和谐的 学习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因此,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在优势,用 教师的善教激发学生的乐学。具体做法有: (一)激将法 技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缺乏好奇心,对未知 的领域难以乐于问津。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将激励 机制引入课堂,重新点燃他们求知的火光。可以采用 含蓄迂回的手法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在师生之间引起 情感的共鸣和转移。如笔者上第一堂英语时,事先给 每个学生发一段英语短文,接着向全班说了一段英语, 学生带着猎奇羡慕的眼神注视着笔者。然后笔者提问: “有谁听懂了我刚才说的话?”学生摇摇头。笔者又要 求学生翻阅桌上的英语短文,再问: “你们看懂短文 了吗?”全班学生面有难色。有的学生回答: “看不 懂。”于是笔者抓住时机激励学生: “刚才我说的话就 是这篇短文。有人说,多学一门外语就等于多长一张
为当代英语的词汇拓展主要是依赖于构词法。根据构词 法记忆单词,就像摘葡萄一样,抓住词干,分析前后缀 复合关系后,一记一大串。英语单语构成的方法主要有 三种:派生法;转化法;合成法。抓住英语单词的这三 项基本构成方法记忆单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派生法 首先让我们看看下列这组单词:amoral,apolitical; disloyal,disobey;injustice,illegal,irresistible,immature; non-smoker,non-classical;unfair,unwilling. 有的学生一看这组单词会认为是新词,但如果我 们教授学生这里的a一一,dis一,in一, (il一,ir一一, im一),non一一,un一一都是否定词缀,相信他们就会立 刻明白它们的意思了。这就是派生法,即在词根的前 后加前缀、后缀,派生出新的词,很容易记忆。 (二)转化法 我们再看看下列这些句中“round”的意思: He was knocked out in the first round. Round the hi o e n ..1mber off t th earest tenth The neighbors gathered round our barbecue. The moon was bright and round. People came from aIJ the country round. (from Lod— wig&Barrett 1973) 其实这里就是词汇的转化法,即词形不变,由一 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或几种词类。此法基本上不改变 词形,只是在使用时改变其词类。在上面的这几个句 中, “round”分别被用作不同的词性:noun,verb, preposition,adjective和adverb。很显然,这种教学法是 非常有助于学生的词汇拓展的。 (三)合成法 关于合成法,我们会见到许多,如life+boat (救 生船);skate+board (滑板);rain+fall_+(降雨); head+line_(标题);child+birth一(分娩);over+ night (一夜之间);hear+breaking--- ̄(令人心碎的); out+going-- ̄(性格外向的)。
【作者简介]季中,津市市技工学校讲师(湖南 常德415000) [责任编辑:李 静]
I ■ ・ ‘ 参 l}, ・ 嘴,多长一双眼睛。今天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中国 社会已对外开放。要想用人类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不 掌握英语这个工具怎么行呢?以后,我就和你们一起进 入一个新的学习领域了。”简洁而又语重心长的话敲开 了学生求知的心扉,在心灵深处播下了立志学好英语的 种子。尽管他们当时什么也听不懂,但也正是因为这个 “听不懂”,促使学生们从内心想“懂”更多的英语。 (二)设疑法 恰当地设疑问难,可以给抽象的语言概念增添催 化剂,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强化大脑中 的暂时神经联系,使记忆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有机结 合,相得益彰。在讲练中,笔者有时故意设置陷阱, 让学生进入“圈套”,然后又巧妙地把学生从困境中解 救出来,使学生先是屏息静思,尔后突然顿悟,以达 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短语动词时,首先要 学生翻译:我昨天拾到一个钱包。有的学生译成:I picked a wallet yesterday.教师应指出pick有“扒窃”的 意思,pick up才是“拾起”。仅一词之差,把拾金不 昧变成了盗窃犯罪。全班听了哄堂大笑,译错的学生 更是大吃一惊。然后因势利导地强调,英语动词与副 词或介词搭配的重要性。如hear(听),hear from(收 到……来信),shoot(击毙),shoot at(向……射击), stay(停留),stay up(不去睡觉),look out(当心), look out of(向……外看)等。为今后学习丰富多彩的 短语动词,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打开思路。 讲情态动词时,可以首先问学生: “When you meet a foreign friend,what are the first questions you want to ask?学生七嘴八舌地抢答: “What S your name?”、 “Where are vOU from?”、 “How old are you?”等。当指出他们的回答缺乏礼貌,外国朋友听 了不高兴时,学生迫切需要了解该怎么说。这时就可 顺水推舟地强调指出: “英语中有一种情态动词,可 以帮助你们增强语言美。”接着就转到: “Will you please…?”、 “May I…?”、 “Shall I…?”、 “Would vOU mind…?”等句型来,并组织学生反复操练,使课 堂气氛变得很活跃。 (三)幽默法 幽默风趣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在轻松中教, 学生在快乐中学,寓教于乐。比如,在讲一般现在时 的否定句时将这样一个笑话讲给学生听: Teacher asks student A:Which three words do you use most? Student A answers: I don't know. Teacher says: You are right. 接着老师就着重讲:I don't know,一般现在时的 否定句就从这里开始了,轻轻松松地介入了正题。 二、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一)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 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 ●2011年第5期(教学研究)● 成竞赛用语;拼读学词,可以采用拼“单词大王”竞 赛,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 样的形式。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 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方法,设计新颖活泼的教学活动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 语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 技术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图像、 动画、声音、视频有机融合,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 融洽的教学情境,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让学生更 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使英语教学更为形象、 生动、逼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形成乐学、爱学、会学,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 能力。比如,在教形容词比较级shorter、longer、small— er、bigger、taller、younger、thinner等词时,为了能使 学生更加清楚这些词的含义,可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 物,如:monkey,elephant,snake,lizard,giraffe,dog 等动物,让学生通过大屏幕,对这些动物进行比较后, 让学生帮助它们找到适合的房屋。这些活动的设计,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语言因素造成的理解难度,使 学生体会到语言带来的乐趣,又进一步激发和保持了 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学生的注意、感知、想象、 思维、记忆等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效果很好。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 流的过程。当学生犯了错,教师宽容的笑,当学生遇 到困难时,教师的安慰的眼神,都能在教学中起到润 滑作用,默契的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 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常使用Good try!Try again! Don't be afraid!You"re clever!等鼓励性语言,并通过大 量的示范、表演和提示来帮助学生使用新词。用爱心 去呵护、启迪每一个学生,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 受到关爱,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产 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总之,在技工学校的英语学习中,兴趣对于学生 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当采取寓情于教的方法,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 社.2000. [2]贾冠杰.中学英语交际教学活动大全【M】.武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