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压浆工法
- 格式:ppt
- 大小:48.86 MB
- 文档页数:54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引言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压浆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在灌注桩后进一步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改善地基的工程地质性质。
本文将介绍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的原理、施工工艺和优势。
一、压浆法的原理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钢筋笼会被联结到相应的混凝土搅拌罐。
压浆法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持续或间歇注入浆液的方式将压浆液泌入钻孔灌注桩的基础部分中。
这种操作通过将浆液注入岩土体中来改善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强度和稳定性。
压浆法的关键原理是通过施加压力将浆液注入到孔隙中,填充和压实岩土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压浆液可以根据具体工程需要进行选择,一般采用的是水泥浆液,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辅助材料来增加浆液的特性。
二、压浆法的施工工艺1. 浆液配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泥浆液的配比。
一般来说,水泥与水的比例为1:1,根据需要可以酌情调整。
2. 注浆钻头选择:选择合适的注浆钻头,以确保浆液能够有效地注入到灌注桩中。
注浆钻头的直径通常与灌注桩的直径相匹配。
3. 注浆孔的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灌注桩上预留一定数量和位置的注浆孔。
4. 注浆施工:将选定的注浆钻头安装在注浆设备上,将浆液注入到注浆孔中,通过连续或间歇注浆方式进行施工。
5. 注浆压力控制:在注浆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注浆压力,以确保浆液能够充分填充孔隙,并达到良好的填充效果。
6. 注浆结束:注浆完成后,将注浆孔进行及时密封,防止浆液外泄。
三、压浆法的优势1. 提高承载力: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能够有效地填充和压实岩土体,增加桩基的承载力。
通过压浆法施工,可以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
2. 改善地基性质:压浆法施工可改善地基的工程地质特性,提高地基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这有助于减少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保护环境:压浆法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浆液主要是水泥浆液,对环境影响较小。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工法小编按: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常见桩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桩侧泥皮及应力松弛问题——影响桩侧阻力的发挥。
2、桩底沉渣和持力层扰动问题——影响桩端阻力的发挥。
3、桩身砼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施工和监理规范管理,认真负责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并能满足规范要求。
但是砼在浇筑成桩时由于砼的收缩会产生与桩侧土间的收缩缝问题。
4、同一场地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离散性问题——会产生群桩基础的沉降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
小编按:什么叫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这种技术使用范围是什么?是不是所有钻孔桩都需要后注浆?为什么某地要注浆,某地不需要注浆?后注浆套哪个定额?此类问题困扰已久。
灌注桩后注浆指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工艺】在孔底设置注浆室。
采用该工艺时钢筋笼需下到桩底。
灌注桩成孔后,在孔内设置注浆管,注浆管的底部需制作螺纹丝扣并用管帽进行封堵。
注浆管底部的位置需要伸出钢筋笼15-20cm,使注浆阀能顺利插入孔底。
灌注砼前先往孔底倒入碎石或块石,使出浆口埋入碎石或块石内,然后再进行砼灌筑。
将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钢管或黑铁管),注浆导管底部采用单向专用注浆阀并插入桩底土中20~30cm。
由于采用单向注浆阀,在进行桩身砼浇注时浆液不会灌入阀内,注浆时浆液也不会回流。
第一种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国内很少使用。
第二种方法主要用于桩底加固,在国内已有过多次实验或使用,但由于工艺过于简单,容易发生出浆口堵塞导致注浆失败。
第三种工艺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作出浆口,注浆成功率可达97%以上,且压力相对稳定,注浆效果显著。
【原理】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基本上属于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相结合。
所谓劈裂注浆,即压入的高压浆体克服土体主应力面上的初始压应力,使土体产生劈裂破坏,浆体沿劈裂缝隙渗入土体填充空隙,并挤密桩侧土,促使土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
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工法探讨摘要:为了让桩的承载能力越来越高,提出了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工法,并对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工法随着现代建筑物的越建越高,体型越来越庞大,对桩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传统钻孔灌注桩存在着桩体周围有泥皮或者底部沉渣厚等问题,会导致桩底松软,使得桩根阻力和桩侧的摩擦力不充足,严重影响了桩的承载能力。
对于这种状况的有效改善,对桩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要求,要求桩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如果仅仅在桩的直径和长度方面下功夫提高单根桩的承载力,或者依靠增加桩的数量来解决承载力的问题,这势必会导致工程材料的增加、施工难度的增大和工程造价的增多等其他问题。
在此,引入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工法,来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概述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是指在传统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桩之后,采用高压注浆泵通过预埋注浆管向桩底部和侧面注入水泥浆液,通过浆液的劈裂、填充、压密、固结等作用,来提高桩底的阻力和桩侧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整个桩的承载能力。
2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工法特点(1)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的设备构造简单、安装便捷、稳定性高以及成本较低,设备对钻孔灌注桩和冲孔灌注桩都能适应,后压浆设备中的钢导管在压浆后可以取代等强度截面的钢筋。
(2)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不与成桩作业同时进行,不会破坏砼保护层,一般是在成桩之后2天至30天内实施。
(3)在确保桩的基本承担能力下,可以减少桩的数量或者减少桩的长度,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程,经过后压浆灌注,可以减少整体桩的沉降达30%左右。
(4)通过对压浆量和压浆力度的分析,能控制整个桩的承载力度,进而有利于保障施工质量。
(5)料广价廉。
浆液的配料主要是水泥,还可以加入适当的粉煤灰降低注浆材料成本,亦可加入外加剂达到抗冻等效果。
(6)施工噪音小、速度快,效率高3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工法适用范围后压浆孔灌注桩施工工法适用于砂土、粘性土和淤泥土及强风化岩等地质条件下的各种土层的加固。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方法简介: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国际通用名的英语为External grouting.我国习惯用Post-grouting)是土体加固技术与桩工技术的有机结合。
分为桩身后注浆(shaft grouting)与桩端后压浆(base grouting)。
要点是在桩身砼达到予定强度后,用注浆泵将水泥浆或水泥与其它材料的混合浆液,通过予置于桩身中的管路压入桩周或桩端土层中,桩周(身)压浆会使桩土间界面的几何和力学条件得以改善,桩端压浆将使桩底沉渣、施工桩孔时桩端受到扰动的持力层得到有效的加固或压密,进而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关键字:灌注桩后压浆技术0. 概述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国际通用名的英语为External grouting.我国习惯用Post-grouting)是土体加固技术与桩工技术的有机结合。
分为桩身后注浆(shaft grouting)与桩端后压浆(base grouting)。
要点是在桩身砼达到予定强度后,用注浆泵将水泥浆或水泥与其它材料的混合浆液,通过予置于桩身中的管路压入桩周或桩端土层中,桩周(身)压浆会使桩土间界面的几何和力学条件得以改善,桩端压浆将使桩底沉渣、施工桩孔时桩端受到扰动的持力层得到有效的加固或压密,进而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1. 分类1.1 桩端后注浆施工工艺分类目前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桩底予置柔性注浆腔(囊),通过桩内予置的导管向腔中压入水泥浆形成扩大头,并挤压加密周围土体。
简称桩底封闭式后注浆法(见图A.10 a)。
另一类是在桩底由予置管式单向阀与内导管组成后压浆装置。
简称开式后压浆工法(见图A10 b)。
a)封闭式柔性胶腔结构示b)开式注浆管示意图A.10 桩端后压浆示意1.2 桩侧压力注浆工艺分类按桩侧注浆管设置分为沿钢筋笼纵向设置(见图A.11)和沿钢筋笼环向设置两类。
图A.11 桩侧后压浆示意2. 后压浆技术发展进程史D.A Bruce指出,桩端压力注浆桩自1961年在修建Maracaibo大桥桩基中首次应用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技术1:【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技术】1.引言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具有承载力大、施工方便等优点。
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后压浆技术起到关键作用,可以提高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技术。
2.后压浆技术的原理后压浆技术通过在桩孔底部施加一定的压力,将浆液注入孔中,填充孔隙,提高桩体的密实度。
该技术利用压力将浆液均匀注入孔中,有效地消除了孔底产生的松散层,提高了桩基的整体性能。
3.后压浆工艺流程3.1 确定后压浆参数:包括压力、注浆速度等。
3.2 准备后压浆设备:包括压浆泵、管路等。
3.3 封堵孔口:采用黏土、海绵等材料封堵孔口,防止浆液外溢。
3.4 施加压力:将压浆设备与桩孔连接,施加一定的压力。
3.5 注浆:将浆液通过管路注入桩孔,直至浆液溢出孔口。
4.后压浆技术的优势4.1 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后压浆技术能够填充孔隙,提高桩体的密实度,从而增加桩基的承载能力。
4.2 提高桩基的稳定性:通过后压浆技术,可以消除孔底松散层,增加桩基的稳定性。
4.3 提高施工效率:后压浆技术施工简单,效率高,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
5.本所涉及附件:附件1:后压浆工艺流程图附件2:后压浆设备清单附件3:典型案例分析报告6.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1:施工技术规范,指国家制定的与施工技术相关的法律文件。
注释1:施工技术规范是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标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技术】1.引言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
后压浆技术是其中重要的工艺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技术。
2.后压浆技术的原理后压浆技术是在桩孔底部施加一定的压力,将浆液注入孔中,填充孔隙,提高桩体的密实度。
通过后压浆技术,可以消除孔底松散层,增加桩基的整体性能。
3.后压浆工艺流程3.1 确定施工参数:包括后压浆压力、注浆速度等。
3.2 准备设备材料:包括压浆泵、管路、浆液等。
灌注桩是一种重要的桩基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而灌注桩桩基后的注浆施工工法是补强和保护灌注桩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灌注桩桩基后注浆施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注浆施工的目的灌注桩施工完成后,为了进一步增加桩体与土壤的粘结力,提高桩的承载力和抗倾覆能力,需要进行注浆施工。
注浆施工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桩体与土壤之间的粘结力,提高桩体的承载力;2. 填补桩与桩孔之间的空隙,加固桩体;3. 提高桩的抗侧移能力和抗倾覆能力;4. 抵抗水流冲刷,保护桩体。
二、注浆材料的选择在进行注浆施工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
常见的注浆材料包括水泥浆、水泥土浆和聚合物浆料等。
注浆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环境进行合理的选取。
1. 水泥浆:水泥浆是一种常见的注浆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
适用于一般的土壤条件下,可以达到较高的承载力和抗侧移能力。
2. 水泥土浆:水泥土浆是由水泥、土壤和水混合而成的浆料。
它具有较高的粘结性和强度,适用于黏土和粉土等地层。
3. 聚合物浆料:聚合物浆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注浆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粘结性、抗渗性和抗冲刷性,适用于特殊的施工环境和土壤条件。
三、注浆施工工法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注浆施工前,需要将施工现场清理整理,并对桩体进行检查,确保桩体无明显缺陷和损坏,同时检查注浆设备和管线是否正常。
2. 注浆孔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桩顶或桩身设置注浆孔。
注浆孔的位置、数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桩孔内设置隔水板,防止浆液外漏。
3. 混合注浆材料:根据注浆设计比例,将注浆材料与适量的清水按要求混合均匀,避免出现结块和气泡。
4. 注浆施工:将混合好的注浆材料通过注浆管送入注浆孔中,注入量可根据设计要求适当控制。
注浆过程中应注意注浆顺序和速度,避免造成浆液外漏或过早冲洗。
5. 桩头处理:注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桩头处理。
对于桩顶设置了注浆孔的,应将孔口修整平整,并填充密封材料,保护注浆孔不受水侵蚀。
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技术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技术一、引言钻孔灌注桩(或者称CFA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通过钻孔向地下注入浆液,形成强固的灌注桩体。
后压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它可以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的后压浆技术以及相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后压浆技术的原理后压浆技术是指在钻孔灌注桩灌注结束后,将浆料反向地注入钻孔中,并在注浆过程中回收混凝土碎屑和损失的液体。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填充钻孔周围的空隙,提高桩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三、后压浆技术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钻机、灌注机、配料设备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准备充足的材料。
b. 确定灌注桩的设计参数和浆液配比。
2. 钻孔准备:a. 在适当位置设置钻孔的起点,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b. 使用钻机进行钻孔,同时进行钻孔灌注桩的连续灌注。
3. 后压浆施工:a. 在灌注桩灌注完毕后,将灌注机的排出管插入钻孔中,同时螺旋回收装置负责回收混凝土碎屑和损失的液体。
b. 启动灌注机,将浆液按设计参数进行反向注入,注意控制注浆速度和压力。
c. 在灌注过程中,及时记录注浆参数和观测桩身沉降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完工检查:a. 施工结束后,进行灌注桩的质量检查和试验。
b. 检查桩身的密实度、承载力和沉降情况,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要领。
2. 灌注机的压力和注浆速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避免桩身的变形和破坏。
3. 确保灌注桩均匀灌注,避免浆液的积聚和泄漏。
4.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记录并沟通施工参数和桩身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附件:1. 钻孔灌注桩设计图纸2. 后压浆施工工艺流程图3. 灌注桩质量检查报告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 钻孔灌注桩:一种地基处理方式,通过钻孔注入浆液形成强固的灌注桩体。
2. 后压浆技术:在灌注桩浆注完毕后,反向注入浆液填充钻孔周围的空隙的一种技术。
第一节钻孔灌注桩和后压浆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桩机对位→钻孔→钢筋笼制作安装→清孔→灌注砼→成桩一、钻孔桩机就位后,调整垂直度,钻头进入护筒,对准桩位,检查钻头与护筒相对位置符合要求后,再开始钻进。
钻机钻孔使用泥浆护壁,用原土造浆,泥浆比重宜为1.10--1.30,排出泥浆在1.25--1.35之间,并根据进尺随时调整泥浆比重。
泥浆比重用泥浆比重计随时测得。
当钻头达到粘土层或淤泥层时,为防止缩径,要控制好进尺速度,适当加大泥浆比重,以利护壁。
可以采取隔孔施工、保证桩身成孔垂直精度等措施,以避免发生塌孔、桩身偏斜等质量问题。
二、一次清孔成孔达到设计要求后,钻机继续空钻进行一次清孔,待孔底的残余沉渣已经成浆,泥浆比重为1.15-1.25时,一次清孔结束,提钻。
三、钢筋笼安装(1)钢筋笼入孔内时要对准钻孔中心,采用双面吊放,吊起垂直缓缓入孔,以免钢筋笼摆动而损伤孔壁,造成坍塌。
(2)钢筋笼保护层采用直径100砼块,并用直径8钢筋固定到主筋上,每一水平面3点,间距4米。
(3)下放钢筋笼前,应根据所测的护筒标高,计算吊筋长度,并由技术人员准确测量,监督焊接,以保证钢筋笼所处标高准确。
四、下导管导管在使用前检验好水密性试验,不合格的接头不准使用。
保证导管在填充水下混凝土中不漏水,不漏浆,确保桩的质量。
根据孔深配制好相应的导管节数,保证安装时一次性到位。
下放导管时,位置保证正确,卡口旋紧。
导管底与孔底保证有30cm左右的空隙,防止导管进入沉淀中,混凝土无法涌出管外。
另避免离孔底太高,使第一斗灌注混凝土无法埋住导管口或导管埋深太少,泥浆重新涌入导管内形成夹泥,影响成桩质量。
五、二次清孔导管下放完毕后,先测量孔深和泥浆比重,如果符合要求,即开始灌注混凝土,如果不符合要求,要采用泥浆泵进行二次清孔。
以小比重泥浆置换孔内较大比重泥浆,直至泥浆比重达到1.20左右,再重新测量孔深,检查沉渣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仍大于10cm,应重新调节泥浆比重,继续清孔,直至沉渣符合要求为止。
灌注桩及后压浆施工方案一、引言灌注桩及后压浆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工程方法,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注桩及后压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等内容,旨在为工程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二、施工前准备1.工程测量:在开始施工前,需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灌注桩的位置、深度和直径等参数,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2.施工组织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工序图,确定各工种的分工和配合关系,提前安排好设备和人员。
3.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水泥、砂、碎石等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供应充足。
三、灌注桩施工工艺1.钻孔:按照设计要求,在地基中钻孔,确保孔洞的直径和深度符合规范要求。
2.灌浆:将水泥、砂等材料混合后,通过泵送设备将混凝土浆液灌注到钻孔中,使孔洞充实并形成灌注桩。
3.桩顶处理:在灌注桩成型后,进行顶部的整平和养护工作,确保桩顶的平整度和强度。
4.质量检验:对灌注桩的质量进行抽检,确保每根桩符合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四、后压浆施工工艺1.孔洞清理:在灌注桩施工后,需对桩周土层进行清理,将杂物和泥土清除,以便后续的压浆施工。
2.压浆:通过压浆泵将水泥浆液注入灌注桩周围的土层,形成土压桩,增加桩体与土壤的粘结力。
3.浇筑导管:在压浆过程中,需在桩周浇筑导管,以便浆液的均匀注入和控制浆液的压力。
4.浆液养护:待压浆完成后,需对浆液进行养护,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浆液充分凝固和硬化。
五、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1.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合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2.质量监督:工程质量部门需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结语灌注桩及后压浆作为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方法,在土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正确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是保障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关键。
希望本文所述的施工方案能为相关工程专业人士提供参考,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桩端后压浆施工方案一、引言桩基作为地基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工法,在建筑和桥梁等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桩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在桩基施工中,桩端后压浆是一项重要的工序,通过该工序可以提高桩基的承载力、抗拔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二、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桩端后压浆施工前,首先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确定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等。
在确定施工方案时,需要考虑桩端后压浆的深度、压浆料的性质和用量等因素,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此外,在施工前还需要检查压浆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三、施工步骤1. 洞口清理在进行桩端后压浆施工时,首先需要清理桩端的洞口,将洞口中的杂物清除干净,以确保后续的压浆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2. 压浆材料配制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压浆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比例将压浆材料配制好,以确保后续的压浆作业符合要求。
3. 压浆施工将事先配制好的压浆料注入到桩端洞口中,通过适当的压力将压浆料充分压实,直至填满桩端洞口,并且在桩端处上升一定高度,保证桩端部位的密实性和可靠性。
4. 压浆结束压浆结束后,需等待一定时间让压浆料充分固化,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桩端后压浆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 压浆料配制比例的准确性; - 压浆过程中的压实情况; - 压浆结束后的养护措施等。
五、施工注意事项在桩端后压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压浆设备运行正常;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施工; - 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
六、总结桩端后压浆施工是地基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良好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在今后的施工实践中,需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以上是关于桩端后压浆施工方案的相关介绍,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