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反应热Q

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3、焓、焓变—吸热、放热

4、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5、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

一、反应热

1.反应热:1,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对比

2、反应物与生成物键能的对比

2、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

常见的放热反应:

1. 所有燃烧或爆炸反应。

2. 酸碱中和反应。

3. 多数化合反应。

4.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生成H2的反应。

5. 物质的缓慢氧化。

6.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7、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

2.吸热反应

①几个常见的反应,如:

2NH4Cl(s)+Ba(OH)2·8H2O(s)=BaCl2+2NH3↑+10H2O

Fe+H2O(g)= C+CO2= C+H2O(g)=CO+H2、②多数的分解反应,如:

CaCO3=(高温)CaO+CO2↑

CuSO4·5H2O=CuSO4+5H2O 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

③一些物质的溶解,如硝酸铵溶解等。溶解热不属于反应热。

④、盐类的水解二、反应热的测定

1、仪器量热计构造

2、测定原理

3、测定步骤快、准、稀

快:实验操作动作要快,减少热量损失。

准:测量温度时读数要准

稀:酸液和碱液的浓度宜稀不易浓

误差:体积误差、温度误差、动作慢、隔热效果等

三、焓.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与Q 的联系与区别

(1).符号:△H(2).单位:kJ/mol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普通化学方程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定义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

ΔH与测定的①反应热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应热ΔH的测定条件。若没有注明,就默认为是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

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ΔH②反应热为“-”表-1ΔH为“+”表示吸热反应。ΔH的单位一般为kJ·示放热反应,mol(kJ/mol)。

1mol表示1mol反应,不表示1mol物质。放出的是kJ热量

ΔH不同,反应热不同。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必③四种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用“s”、液体用“l”、气体用“g”、溶液用“aq”等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或“↓”。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注意可逆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产物物质的量Δ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前面的化学有关与反应物的量无关。由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系数加倍,那么ΔH计量系数必须与也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书写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应以生成1 mol 水为基准。注意弱酸弱碱。

⑦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在101Kpa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五、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H = E(生成物)-E(反应物)①根据能量:总总△H =E(反应物)-②根据键能:E(生成物)总总△ )燃烧热H(·)③燃烧热:Q可燃物 n(=) 放(

H2在Cl2中燃烧不叫燃烧热。指的可燃物在O2中的燃烧。

△H(中和热·) ④中和热:Q= n(HO )2) (放弱酸、弱碱所测定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浓硫酸测定的数值偏大。

中和热计算必须不含其他离子反应。

⑤将ΔH看作是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一项,再按普通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格式进行计算,得出有关数据。

⑥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如:

六、规律总结

1、键能越大,物质所含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键能越小,物质所含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如:HF和HI

2、物质所含能量越低,断裂其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越多,而形成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3、对于同素异形体,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4、不是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燃烧大多数要点燃,都是放热反应

5、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因此,在计算可逆反应时不能是全部,热量随着平衡移动而改变。对等效平衡注意从:

△H = 逆反应开始的热量+正反应开始的热量6、注意图像正反应的活化能与逆反应的活化能的区别。

(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O,这时的反应2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 mol-H=ΔO(l) 2.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反应热大小比较五注意:

1、注意化学计量数

2、注意可燃物是否充分燃烧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

4、注意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

5、注意中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能量的变化

【例题4】已知:①1 mol H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mol Cl2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

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 原子形成1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g) + Cl (g) =2HCl(g) 22△H = 183 kJ/mol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 kJ/mol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183 kJ/mol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H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反应物键能总和-生解析:△H =436 kJ/mol + 243 kJ/mol - 2×431 kJ/mol 成物键能总和,即=-183 kJ/mol,因此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 =-183 kJ/mol。故选 (g) + Cl (g) =2HCl(g) C。H 22

△H)(的大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必须标明“+”或“-”符号,比较反应热点拨:时,要注

意带符号(“+”或“-”)进行比较。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数值表示反应物按方程式中化学

计量数反应进行到底时的热量值,如反应是可逆反应,则热量值小于对应的反应热数值。化学反

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的数值不变,但符号改变。

【例题5】(09宁夏卷28)(14分)2SO(g) + O(g) =2SO(g)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322-1如图所示。

已知1 mol SO(g)氧化为1 mol SO的ΔH=-99 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32

(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该反应通

常用VO作催化剂,加VO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____,理由5522是;

-1△H =______ kJ·mol(2)图中;

(3)VO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O氧化SO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25225钒化合物

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反应速率

(SO)为 mol·L·min,则υ(O)=______mol·L·min、υ(SO) =______mol·L322-1-1;

-1-1-1-1υ

min·.

1-△=的Hmo l,计算由S(s)生成3 mol SO(g)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3______(要

求计算过程)。

所A和C解析:(1)本小题考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可得到)图中表示

的E为活化能与反应热无关,但是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2表示的意义,1-△ SO+2VO 依

题意即可写出:SO +VO=H=-99×2kJ·mol;(3是2mol SO的反应,因此)222235

;(4)依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4VO+ O=2VO 52 22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降低(2)无答案:(1)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

=+ OSO+2VO 4VO=)-198 (4) SO +VO 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32 3 2 225 2-△molkJ·H=-296 (5))S(s) + O(g) = 2SO(g) 2VO (4) 1522211-△ (g) = 3S(s) + 9/2O(g) =H-99 kJ·mol , SO(g)+1/2O(g) = SO222321-△△△ 1185 kJ·= 3(molH+ H)3SO(g) =-H 213,PCl(g)发生反

应生成PCl(g)和】(2008年·全国Ⅱ)红磷P(s)和Cl(g)【例题6523△产物的数据)反应过程和

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表示生成H1mol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程方的热化学P和Cl反应生成PCl(1)32;

式程方热化学解生成PCl和Cl的分(2)PCl253;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

式,其分解率 mol PCl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mol PCl,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应,温度T515,α,平衡时PCl分解率α;若反应温度由T升高到T α等于21215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α ( 12,然后降Cl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工业上制备PCl通常分两步

进行,先将P和(3325因PCl。原Cl反应生成温,再和52;是

△P;的(4)P和Cl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 H= 352△△“等或填“大于”,“小于”H(和Cl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的 H 1524;于”)式学化方程成两种酸,其足(5)PCl

与量水反应,最终生5。是

,放出的热量中完全燃烧生成1 mol PCl在(1)由图可以看出,1 mol P Cl解析:32 P(s) + 3/2Cl(g) 在Cl中完全燃烧生成PC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为306kJ,所以P =22=3=△△。612 kJ/molH --306 kJ/mol或2P(s) + 3Cl(g) 2PCl(g);PCl(g); H =33==2====△93

, PCl的能量,其-H kJ/molCl(2)中间产物PCl和未反应的的总能量高于最终产物=32=3=△ mol)/ mol- 93 kJ/mol。分解率α=(g) PCl所以有:PCl(g) (g)Cl; molH 1 2==5===3+ =%;由热化学方

程式知,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10025反应生与Cl大于α

的分解率增大,即α。(3)由图可以看出,PPCl正反应方向移动,2251,都是放热反应,分两步

进行且第二步降低温度,Cl进一步反应生成PCl和,成PClPCl5332和两步生成)由盖斯定律可知,

一步生成PCl4的分解。(的生成,防止PCl有利于PCl555PCl的总热效应相等,即5.

△H=(-612 kJ/mol)+(-93 kJ/mol)=-399 kJ/mol;(5)PCl与足量水反应5生成HPO

和HCl,其化学方程式为:PCl+ 4HO HPO+ 5HCl 4 ===35 432△H =- 612kJ/mol 2PCl答案:(1)2P(s) + 3Cl(g) (g);32===△H = + 93kJ/mol 25% PCl(g) PCl(g) + Cl(g) 大于(2)3)因为PCl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太高,不利于PCl的生成。55(4)-399 kJ/mol 253===(

等于

(5)PCl+ 4HO HPO+ 5HCl 4 5 =23==

点拨: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即可以用分数,也可以用整数。反应热随着系数的变化而变化。本题

将化学图像与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等概念结合起来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要学会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熟练地根据题给信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来。

【例题7】(2008年·海南)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 5O PO。已知断裂下列10=24 4-1-1化学键

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P-O b kJ·mol、

=O c kJ·mol、O=O d kJ·mol。

-1-1P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6a + 5d-4c-12b)kJ·mol B.(4c + 12b-6a-5d)kJ·mol

—1—1A.

(4c + 12b-4a-5d)kJ·mol D.(4a + 5d-4c-12b)kJ·mol

—1—1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1 mol P中有6 mol P-P键,5 mol O 中有5 mol O=O键,1 4 2△H =(6a + 5d-4c-O-键,所以12b)kJ·mol12 mol PO4 mol P中有Omol P=键、104-1。

答案:A

点拨: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在断裂和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能

量的吸收和释放。

高考化学有机信息方程式结构简式的书写

有机化学信息方程式或结构简式(含流程设计)的书写 1、 以下是一种药物Ⅳ合成部分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5) OH NH 2 COCl 与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类似化合物Ⅱ转化为Ⅲ的反应,试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250℃时,与乙醇酸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可以得到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 由邻硝基甲苯1和草酸二乙酯2反应最终可合成吲哚5(Et 表示CH 3CH 2—): 的合成: (4)已知乳酸的 结构简式为? ,请写出乳酸与吲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用写反应条件): ; 3、芳香醛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应用,化合物III 是医药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 反应①: 化合物Ⅱ也可以由化合物IV (C 3H 6Cl 2)经以下途经合成: (4) E 是化合物II 的同分异构体,且E 是一种链状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种氢, 1mol E 能与2 molNaHCO 3反应,写出化合物E 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5)化合物I 与化合物 ( )在催化剂条件下也能发生类似反应①的 反应得到另一医药中间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2014年肇庆一模)有增长碳链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反应。例如: 反应① (4)对二氯苯 也能与有机物(Ⅰ) (过量)发生类似反应①的系列反应, 其生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5、(2014年高三期末考试)(16分)有机物A 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B 和C : (4)芳香族化合物D 是A 的同分异构体,1molD 可以和3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D 苯 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且分子中没有甲基。请写出D 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CN COOC 2H 5+ Zn 苯 H 2O (Ⅰ) CH 3 Br -CH -COOC 2H 5 (Ⅱ) CH 3 O CH -CH -COOC 2H 5 CH 3 OH CHO CH 3 O O O OH COOH COOH CHO A B C

1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

04中考冲刺之二~填空简答题 ———永泰一中初三化学集备组编 9 A B C D E 1.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用熟石灰和纯碱制烧碱 上述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填序号) 2.在CO 、NH 3、SO 2中,可用浓H 2SO 4干燥的是 ,可用NaOH 干燥的是 3.在K 2SO 4溶液中,K +个数为a 个,则SO 42- 个数为 个;在KCl 和K 2SO 4的混合溶液中,若K +个数为a 个,Cl -个数为b 个,则SO 42-的个数是 个。 4.假如你是医生,医治胃酸过多的病人时采用NaHCO 3,已知NaHCO 3+HCl=NaCl+H 2O+CO 2↑, 你除了向病人交待胃泛酸气是正常情况外,还应告诫病人服药后要 。因人胃液呈酸性,制药厂的药物大多在酸性条件下效果较好,试解释不用茶叶茶服药的理由 。 5.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用合适的试剂的化学式填空: ⑴NaCl (Na 2CO 3)可用 或 ; ⑵Cu (CuO )可用 或 ; ⑶HNO 3(HCl )可用 ; ⑷KCl (K 2SO 4)可用 。 ⑸KNO 3(MgSO 4)可用 。 6.请用四种方法制取MgCl 2(化学方程式表示): , , 7.用下列结构示意图的序号填空: 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 表示阳离子的是 ,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8.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份是CaCO 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它,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发生的反应为 。 9.中国是世界最早应用湿法治金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黑火药和造纸术的国家,还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按以下要求填写: ⑴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⑵最轻的气体 ; ⑶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⑷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10.下列四种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四种不同。 A .CaO Na 2O SO 3 Fe 2O 3 CuO B .H 2 Cu S N 2 C C .H 3PO 4 H 2O HCl H 2SO 4 HNO 3 D .NO CO CO 2 O 2 SO 2 这种物质依次是 、 、 、 。能否用这四种物质来制取硫酸铜 ,若能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 。 11.实验室制取SO 2通常是用Na 2SO 3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反应的类型如实验室制取CO 2,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一定质量的NaOH 、Na 2CO 3的混合物和73克10%的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NaCl 班级 _______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计算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计算 【本讲主要内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计算 学习化学,常常需要描述各种物质间的反应,用文字表示写得很麻烦,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非常清楚,本讲重点学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怎样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学会应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一、知识结构图 二、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1、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2、表示该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 3、表示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4、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粒子间相对数目 5、表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三、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因此,书写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决不能凭空捏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同 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 (1)Fe + O2FeO2 违背了; (2)Fe + O2Fe3O4 违背了。 答案:(1)客观事实;(2)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本题考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同时遵守两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即不能随便臆造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化学计量数,使“=”(或“→”)两边各种原子的总数必须相等。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主要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单数配双数法和观察法。 例如: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3O4 + Al → Al2O3 + Fe (2) FeS2 + O2→ Fe2O3 + SO2 (3) CuSO4 + NaOH → Na2SO4 + Cu(OH)2↓ 答案:(1) 3 Fe3O4 + 8 Al → 4 Al2O3 + 9 Fe (2)可按以下顺序配平: (3) 1 CuSO4 + 2 NaOH → 1 Na2SO4 + 1 Cu(OH)2↓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写、二配、三注) (1)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物质之间用“+”号连接; (2)左右两边用“=”(或“→”)相连; (3)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左右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都相等; (4)“=”(或“→”)上下注明反应条件; (5)生成的气体后注“↑”,生成的沉淀后注“↓”; 例如: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了氨气(NH3),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例如:4P + 5O22P2O5 表示:(1)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4:5:2 (3)定量意义: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即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5、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错误: (1)写错物质的化学式; (2)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写错或漏写反应条件; (5)漏标或多标“↑”或“↓”符号。 例如: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A. 镁在空气中燃烧:Mg + O2↑MgO2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C + O2 CO2↑ C.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H2O2 + MnO2= H2O + O2↑ 解析:A有两处错误:反应物O2不应用“↑”;氧化镁的化学式写错,应为MgO。 B有两处错误:反应条件写错,应为“点燃”,“燃烧”是反应现象;生成物CO2后不应有“↑”,因为反应前O2是气体。 C有两处错误:MnO2在此反应中为催化剂,不应写在反应物一边,应写在“=”上方条件处;方程式未配平。 答案: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A. 2Mg + O22MgO B. C + O2 CO2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竞赛

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竞赛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配平物质系数,有机物用其结构简式表示) (一).加成反应 1. 催化剂 加压 CH +CHCHCH 2CCH 2OCCOOH CHO O O H 2 2. + Br 2(发生1,4加成) 3. +H 2 (二).取代反应 1.甲苯侧链的溴代反应 + Br 2蒸气 2.甲苯苯环的溴代反应 + 液Br 2 3.甲苯的硝化反应 4.苯酚的溴代反应 5. 6. C CH 2OH OH O 7. COOH +CH 2OH CH 3 | +3HNO 3 浓硫酸 —OH + 3Br 2 光照 CH 3FeBr 3 CH 3 —CHO CHO

(三).消去反应 1.醇的消去反应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1).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2).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3).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四)氧化反应 1醛基的氧化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与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的方程式 ①.CH CHO CHO ②. ③. 2.醇的催化氧化 (五)加聚反应 1.n (六)缩聚反应 1. 浓H2SO4 n HOCH2CH2OH+n HOOC-COOH 2.n 3. —Cl 催化剂 H3C CH浓H2SO

二.写出下列物质与相关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2. 3.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4. .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5.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6. 丁子香酚( )与溴水反应的方程式: 7. 8. 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 9. 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 -CH ―CH ―COOH Br Br —O —C —H HOOC — O +NaHCO 3 → ——OH HO — C H 2 CH 2CH OCH 3 OH 催化剂 HO C O CH 2CH OH C O O CH 22Br |OH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1讲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Ⅰ.知识回顾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通常情况下的反应热即焓变,用ΔH表示,单位___。 旧键的断裂___能量;新键的形成___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 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吸热反应:__者>__者;放热反应:__者<__者。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放出热量吸收热量 前者为反应 3.放热反应ΔH为“或ΔH吸热反应ΔH为“”或ΔH?H=E(的总能量)-E(的总能量) ?H=E(的键能总和)-E(的键能总和) 4.常见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⑴常见放热反应①②⑵常见吸热反应①② 5.反应热的测量仪器叫量热计 二.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是指。 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2.书写注意事项: ⑴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不用 ↑和↓(因已注明状态)。(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因为物质呈现 哪一种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即反应物的物质相同,状态不同,△H也不同。 ⑵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因为△H的大小和反应的温度、压强有关,如 不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5°C。⑶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

子个数,而是表示,故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当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H也同等倍数的改变。 如:2H2(g)+O2(g)=2H2O(l)ΔH=-571.6kJ/mol H2(g)+1/2O2(g)=H2O(l)ΔH=-285.8kJ/mol ⑷△H的表示:在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一定要注明,“+”代表,“-” 代表。△H的单位是:或。 ⑸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反应逆向进行时,△H值不变,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是指kJ/mol。 几个注意点: ①研究条件:25℃,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101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如: C→CO2(g)、H→H2O(l)、S→SO2(g) 2.中和热是。 中和热的表示:(一般为强酸与强碱)H+(aq)+OH-(aq)=H2O(l)△H=-57.3kJ/mol。 弱酸、弱碱电离时要吸热,△H>—57.3KJ/mol 3.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原理:△H=-4.18m(t2?t1) n(H2O)?10KJ/mol-3 实验用品:

高考化学有机信息方程式结构简式的书写

有机化学信息方程式或结构简式(含流程设计)的书写1、以下是一种药物Ⅳ合成部分路线: ①C2H5OH,H CHCOOC2H5 HO CH3 H2 N Cl COCl C18H16O3NCl ①NaOH ②H+ N O CHCOOH CH3 Cl CHCOOH HO CH3 H2N ⅠⅡ ⅢⅣ一定条件 请回答下列问题: (5)OH NH2 COCl 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类似化合物Ⅱ转化为Ⅲ的反应,试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250℃时,与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可以得到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 由邻硝基甲苯1和草酸二乙酯2反应最终可合成吲哚5(Et表示CH3CH2—): 的合成: (4)已知乳酸的 结构简式为? ,请写出乳酸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用写反应条件):; 3、芳香醛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应用,化合物III是医药中 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 反应①: CHO + O O CH3 CH3 O O O O CH3 CH3 H O O C+H2O 化合物II化合物III 化合物I

化合物Ⅱ也可以由化合物IV (C 3H 6Cl 2)经以下途经合成: (4) E 是化合物II 的同分异构体,且E 是一种链状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种氢, 1mol E 能与2 molNaHCO 3反应,写出化合物E 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5)化合物I 与化合物 ( )在催化剂条件下也能发生类似反应①的 反应得到另一医药中间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2014年肇庆一模)有增长碳链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反应。例如: 反应① (4)对二氯苯 也能与有机物(Ⅰ) (过量)发生类似反应①的系列反应, 其生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5、(2014年高三期末考试)(16分)有机物A 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B 和C : (4)芳香族化合物D 是A 的同分异构体,1molD 可以和3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D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且分子中没有甲基。请写出D 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6、(2014年深圳六校联考) 请回答下列问题: (6)化合物II 也能发生类似反应②的反应得到一种分子中含3个碳原子的有机物,该物质 的结构简式为 。 (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IV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吸收峰 7、(2014年广东四校联考)脱羧反应形成新的C-C 键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例 CN COOC 2H 5+ Zn 苯 H 2O (Ⅰ) CH 3 Br -CH -COOC 2H 5 (Ⅱ) CH 3 O CH -CH -COOC 2H 5 CH 3 OH CHO CH 3 O Cl Cl O O OH COOH COOH CHO A B C

书写化学方程式

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⑴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4.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⑵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5.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6. 乙炔燃烧(C2H2 ) 7.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8.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二.几个分解反应: 9. 水的电解: 1 0.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11. 高温煅烧石灰石: 12.过氧化氢制氧气: 13.电解氯化镁14加热碳酸氢纳: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6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⑴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17. 锌和稀硫酸: 18. 铁和稀硫酸; 19. 铝和稀硫酸20. 铁和稀盐酸 21. 铝和稀盐酸 ⑵金属单质+ 盐-----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2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4.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⑶碱性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25.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26.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27.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28.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⑷酸性氧化物+碱-------- 盐+ 水 29.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30.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3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⑸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3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3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34.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35.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8.硝酸和烧碱反应: ⑹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3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4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41.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42.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⑺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4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44.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45.氢氧化钠与氯化镁:l 4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⑻盐+ 盐----- 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 47.氯化钠和硝酸银: 48.硫酸钠和氯化钡: 49.碳酸钠和氯化钙 五.其它反应: 50.二氧化碳溶解于水:51.生石灰溶于水:

热化学方程式应热知识归纳.doc

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考点知识归纳 一、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 项目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是否要符合客 要相符、需要配平要相符、需要配平观事实、配平 注明的条件 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加热、光照、测定反应热的条件。如 25℃、 高压、催化剂等101kPa 等。中学可不注明 化学计量数意 可表示微粒数,为整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物质的量。 义和数值可以为整数或分数 书 沉淀、气体符号根据具体反应,在生成物中标明不需标明 写 物质的聚集状反应物、生成物都要注明,用 g、l、 不需标明 态s 标在化学式后面,并用小括号 是否注明反应 只写反应式反应式(状态)、“;”、反应热热 实例点燃H2( g)+Cl 2(g)==2HCl( g);△H= — 184.6 kJ /mol H 2+Cl 2===2HCl 物质的变化什么反应物生成什么产物多少摩尔的什么状态的反应物生成什么状态的产物 意量的变化多少(微粒个数、质量、体积、多少(物质的量)反应物变成多少物质的量)反应物生成多少产物(物质的量)产物 义 能表示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多能量的变化不能表明少。 H 为“—” 表示放热,为“ +” 表示吸热 二、燃烧热和中和热 1.反应热的分类:中和热、燃烧热等。 2.燃烧热 .定义:在 101kPa 时, 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 质的燃烧热。 例: C(s) +O 2(g) =CO 2( g);△ H = — 393.5 kJ /mol H2( g) +? O2( g) ==H 2O( l );△ H = — 285.8 kJ /mol 3.燃烧热 .与反应热比较异同 A.反应特点:专指可燃物燃烧 B.可燃物的量规定为 1 mol,配平方程式也以其为基准 C.产物为完全燃烧时的稳定生成物 D.反应热都属放热,△H 为“—” E.反应热产生的本质、热量的单位、表示符号相同 F.燃烧热是一种特殊的反应热 4.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O 时的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题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 1、由N2和H2反应生成1mol NH3时放出的热量为46.2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常温常压下,1g 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2.3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3克红热的炭和水蒸汽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吸收32.8KJ热,热化学方程式为 4、标况下的11.2LN2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吸收90kJ的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250C 1.01×105Pa下,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6、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 7、在标准状况下11.2升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444.8KJ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8、0.3 mol硼烷(B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B2O3固体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为 9、1g 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120.9 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0、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蒸气。已知室温下1 g 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 kJ,写出甲硅烷自然的热化学方程式1 11、含1 mol 2 ) OH ( Ba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114.6kJ, 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2、含11.2 g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1 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3、2.00 L 1.00 mol·L-1 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 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4、H2S的燃烧热ΔH=-a kJ·mol-1,写出H2S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硫化氢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5、家用液化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当10 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 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105kJ,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6、卫星发射可用肼(N2H4)作燃料,2mol液态N2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2和H2O(g),放出1068kJ热量, 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信息型化学方程式..

信息型方程式书写练习 说明:练习一、二为必做,练习三、四为课后练习 一、写出下列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 1、煤层中夹杂黄铁矿(FeS2),在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铁锈和强酸,形成煤矿采空区腐蚀性黑水。 2、NO2尾气可用Na2S2O4溶液吸收,形成一种强酸性溶液和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是大气中一种主要成分。 3、用H2O2和H2SO4混合溶液可以溶出印刷电路板中铜,在提纯溶液中加入NaCl和Na2SO3溶液生成CuCl白色沉淀 4、足量Na2O2的投入FeCl2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且无气体产生 5、MnBr2的硝酸溶液中,加入PbO2,反应后溶液变为紫色,并有溴单质生成。 6、Fe(NO3)2与过量的HI 7、NCl3与NaClO2按1:6物质的量比在溶液中恰好反应生成ClO2 8、燃料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NO2-,,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铝粉除去(加热处理后的废水会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9、O2-离子存在于人体中,能使人过早衰老,但在催化剂存在下很快转化为H2O2、O2等物质, 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1、通过NO x传感器可监测NO 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②写 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 2、[2011·广东卷]32 (4)镀铝电解池中,熔融盐电镀液中铝元素和氯元素 主要以AlCl4-和Al2Cl7-形式存在,铝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_____ 3、【1999全国卷】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阳极反应式: 4、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池放电时的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的反应方程式

高三化学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1.定义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如:: ,表示在25℃、101kPa下,2molH2(g)和 1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l)时要释放571.6kJ 的能量。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在书写时除厂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2.注意反应条件反衄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是25℃、101kPa下测定的,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4.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

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反应已完成时的热量变化,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是标准状态下,即温度为25℃(298.15K)、气压为101kPa时,可以不注明。 (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则△H为“-”;若为吸热反应,则△H为“+”。 (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 (6)不标注气体上升符号和沉淀符号,即“↑”或“↓”。 (7)热化学方程式无需书写如△(加热)和催化剂的反应条件。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 领会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含义。 2. 明确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符号及化学意义。 3. 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重难点) 【课前预习】 1.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 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3. 用化学式完成下表中的化学反应(注明反应条件): 【情境导入】 、自主探究: 1.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⑴必须以为基础;⑵遵 守。 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⑵; ⑶。 3. 注意: ⑴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 ⑵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⑶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如果,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f”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 ,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1. 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 FeaQ+C----Fe+CO 2选择。原子为配平起点,由于3与2的最小公倍数为6,故Fe2。系数为2, _ . ,,一-、,"、,,-、一、一,,. ,一I一一^、~一、、,局温

而CO的系数为3,然后调节C与Fe2O3的系数分别为3和4,既原万程变为:2F&O+3C 4Fe+3CO 2。 2. 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 配平的起点。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 Fe2O3+C----Fe+CO 2选择O原子,因。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所以先将高?/e 2O3用偶数2配平,再依次推导出G Fe2O3、CO的系数,分别为3、4、3,即得2Fe2Q+3C =4Fe+3CO 2 。 3. 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即观察分析反应式左 右两边相关物质的组成,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各自化学式前的系数;在推导其他原子的个数。 Fe2Q+C----Fe+CO 2反应中:C-----CO 2 , C夺取了Fe2。里两个。原子,那么一分" Fe2。里的3个O原子可以供给3/2个C-----3/2 个CQ,然后调节为整数系数为:2F&Q+3C =4Fe+3CO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小结】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 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一”连接。 ⑵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⑶标:即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f” ,液体中生成固体用“广,但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固体时,不须注明!将“一”改成“==”。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①最小公倍数法;②奇数配偶法;③观察法。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F99.1?5 1. 将“嫦娥一号”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完整版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 式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高村中学教师李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四、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思考讨论→总结归纳→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幻灯片2) 1、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遵守定律?

为什么质量会守恒呢? 2、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的式子。 (选择→入题)以下三个表达式哪个是木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出示幻灯片3)判断下列哪个是化学方程式 (1)碳+氧气二氧化碳 (2)C+O 2CO 2 (3)C+O 2CO 2 (出示幻灯片4) Fe+O2Fe3O4 H2+O2H2O 【引入】:这样的式子能不能称之为化学方程式呢?(不能) 【过渡】仅仅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并不能表示一个化学方程式,这仅仅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幻灯片5) (二)授新: 【引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校规。当然,书写化学方程式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呢?首先我们探讨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9,找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幻灯片5)[学生阅读并回答] 【过渡】我们知道,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幻灯片6) C+O 2=CO 2 [提问]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

2018年高考化学热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含解析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热点思维】 【热点释疑】 1.如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是结合计算进行,所以应分两步: (1)写: 首先根据题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特别注意:①要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25 ℃和1.01×105 Pa条件下进行的,可不注明;②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③虽然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可以是分数,但在书写时一般选比较常规的,如最简整数比或与题中所给信息相同的,这样才能与标准答案相符。 (2)算: 根据题意计算反应热。注意:①计算时,一般先把所给已知量换算成物质的量,然后进行计算;②热化学方程式中ΔH值一定要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成比例;③要注明ΔH的单位和“+”“-”符号;④对于可逆反应,ΔH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完全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如何书写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热点考题】 【典例】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若适量的N2与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g NO2需要吸收16.95 kJ热量,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拆开1 mol H—H 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在25 ℃、101 kPa下,已知SiH4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 mol电子放热190.0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是。 【答案】 (1) (2)N2(g)+2O2(g)=2NO2(g)ΔH=+67.8 kJ·mol-1 (3)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高考化学信息方程式的书写

高考化学信息方程式的 书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信息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基本原则及步骤 1、判断好反应物(氧化剂、还原剂)和产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电子得失守恒; 3、电荷守恒; 4、原子守恒 二、练习: 1、铜屑放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中加入,铜屑可以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2、将20mL 0.5mol·L-1K2SO3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 0.2mol·L-1KMnO4溶液(硫酸酸化)中,溶液恰好褪为无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在氢氧化钠的环境中,氯气与碘化钠反应,每1mol碘化钠完全反应转移6mol电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氮气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氯化铵(NH4Cl)与亚硝酸钠(NaNO2)反应,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S2Cl2与水反应,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并有黄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石灰乳中通入Cl2,得到Ca(ClO3)2与CaCl2物质的量之比为1∶5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两种气体后,生成超细CaCO3的化学方程式 是。 8、已知Na2S2O3溶液与Cl2反应时,1mol Na2S2O3转移8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9、SO2气体通入足量BaCl2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0、直接加热AlCl3·6H2O不能得到无水AlCl3。SOCl2为无色液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HCl和一种具有漂白性的气体。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制取无水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高铁酸钾(K2FeO4)为高效绿色净水剂,可通过Fe(OH)3与KOH和Cl2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2、废水处理方法之一是用Cl2将废水中的CN-氧化成CO2和N2,若参加反应的Cl2与C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3、硫酸亚铁在酸性条件下将MnO2还原为MnSO4,酸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14、O3和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O2和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5、冶金工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有毒的CN-,工业上处理这种废水是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来处理。产物中有一种是气体,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书写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同时体现以下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①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KMnO4-K2MnO4+MnO2+O2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加以检查。 2KMnO4-K2MnO4+MnO2+O2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 2 KMnO4 K2MnO4+MnO2+O2↑ 3.学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a.最小公倍数法(以氢气与氧气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法。这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方法。例如 H2+O2-H2O 反应前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氧原子数为1,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因此,在H2O分子前配上2,H2分子前相应地配上2即可。 b.奇偶数法(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元素的原子数一奇一偶的特点加以配平的方法(将奇数配成偶数)。例如H2O2-H2O+O2 反应前过氧化氢分子中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水分子中氧原子数为1,将水分子数配为偶数(1×2=2),再配平其他物质即可。这一反应用最小公倍数法较难配平。 C.观察法(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利用较复杂的生成物推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从而推出其他物质化学计量数的配平方法。例如Fe+O2-Fe3O4,Fe3O4中有4个氧原子,3个铁原子,因而Fe应配为3,O2应配为2。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H=Q1kJ/mol;2H2S(g)+O2(g)═2S (s)+2H2O(l)△H=Q2kJ/mol;2H2S(g)+O2(g)═2S (s)+2H2O(g)△H=Q3kJ/mol,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B.Q1>Q3>Q2C.Q3>Q2>Q1D.Q2>Q1>Q3 2.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则反应HCl(g)═H2(g)+Cl2(g)的△H为() A.+184.6kJ/mol B.﹣92.3kJ/mol C.+92.3kJ D.+92.3kJ/mol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g)+O2(g)=CO2(g)△H=﹣283.0kJ?mol﹣1;②H2(g)+O2(g)=H O(g);△H=﹣241.8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由反应①、②可知如图所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 +H2(g)△H=﹣41.2 kJ?mol﹣1 C.H2(g)转变成H2O(g)的化学反应一定要释放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H2(g)+O2(g)=H2O(l);△H>﹣241.8 kJ?mol﹣1 4.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 5.已知:(1)Zn(s)+O2(g)=ZnO(s)△△H=﹣348.3kJ/mol;(2)2Ag(s)+O2(g)=Ag2O(s)△H=﹣31.0kJ/mol,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317.3 kJ/mol B.﹣379.3 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6.已知C(s)+H2O(g)═CO(g)+H2(g)△H=a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 ﹣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 A.﹣332 B.﹣118 C.+350 D.+130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 B.500℃、30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