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汉硕真题分析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汉硕真题分析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汉硕真题分析

[考研交流]上外汉硕真题分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真题点评

2011年开始,上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招生简章里取消了参考书目,考试内容也与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大纲规范。

上海外国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试题并不难,但是考得很细,比如绪论,书上的例子,参考与练习的几张表格,统们回答的时候理清思路即可。古代汉语只考一道大题,给出一段文言,先标标点,然后解释字词。考的是贾谊的《过秦秦、秦汉时期的文章,考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一部分比例不是很重,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汉语基础这一门专业课重头戏读百遍,其义自现。妄想通过三五遍就把书看透是不可能的,学语言学没有什么窍门,重复记忆才能在考场上灵活使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的参考书是《中国文化要略》,这是第二门专业课的重头戏,这本书很有趣,可以增越书本范围的考点,那就看同学们平时的文化积累了。书中细小的知识点,比如时间、人物、地点、别称、著作年代等考试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刘珣的这本堪称经典了,很多高校对外汉语专业都用这本书,建议同学们两本都做笔记,西方文化考的不多,也就是一两道选择题什么的。同学们可以上网找找相关资料,不要背什么文化起源,战争之类文艺复兴三杰的名字,达芬奇著名的画作等等。其实平时对文化感兴趣的同学靠自己的文化积累也可以回答出这些问题企鹅:一灵留意思尔二零四就

这一部分是要求写一篇分析文化差异的文章,很多同学没有写过感觉无从下笔,我把自己的写作方法和大家分享下第一段,指出文化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点的。简要说明下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指出两止。

第二段,分析材料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指出问题的所在。讲明问什么会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当事人双方的行为的文第三段,给出合理的建议,一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当事人应该怎么做最恰当。二是主人公面对文化冲突应该采取什么建议大家平时多注意细节问题,考生们可以听勤思专业可辅导老师的课,对大家的复习会很有帮助。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上外英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一、我的基本情况 我现在在上外英语系读研究生一年级,当初考研考了两次,第一年是由于对题目理解不深,考试指导方向不明,导致基础英语考了90多分,便未能进入复试。有了第一次的惨痛教训,我调整了复习方向,更换了一大批书目,第二年终于取得了成功,总分402,专业课也比第一年有了数十分的提高。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针对上外学术型英语专业考研的备考经验(以专业课基础英语和英汉互译为例),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关于专业课复习 网上有很多人说上外的题目很难,确实如此,上外英专的题目几乎没有哪一道题是简单的,但这并不代表就无处下手,只要认真分析真题,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还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1、基础英语:其分为三大部分:英语基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其中后两项占比重最高,作文有大小两篇总共65分,阅读理解40道题40分(年份不同分值会稍有变化),这就告诉我们要在这两项上下大工夫。 英语基础知识运用首先是词汇题,考察考生的词汇量与理解程度,这不单单要求你认识这个单词还要求对这个单词有较深的理解。接着是改错题,这一道题像普通英语考试的改错题一样,难度不大,考察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最后一小部分是完形填空,一篇不长的文章挖去30个空,给出一个包含30个单词的框,要你选择合适单词的

合适形式来填空。鉴于这道题的难度一直比较大,我们在平常积累搭配、词汇对付这道题的同时要注意对试卷整体的把握,毕竟只占15分(2013年与2014年),我们遇见不会的题目时要果断处置。整个的考试时间对上外的题量与难度来说几乎是捉襟见肘的,所以考试时通读文章之后要对难度与时间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与衡量。 阅读理解,上外在2013年之前采用的是GRE的题目,从2013年开始沿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阅读部分的体型,2013年当年更是直接用了以往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部分真题,所以衡量自己的阅读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套专八真题,测试一下正确率。对于阅读来说,词汇是基础,没有过硬的词汇量读文章会比较费力,再者就是阅读速度,8篇文章(有长有短)40道题,时间大概不能超过一个小时,以40-50分钟为好,否则下面写作文的时间便少了很多。所以这道题目测试的就是应试者的理解力与阅读速度。又快又好是这部分试题的要求。作文是一篇小作文(要求为记叙文),250字左右,25分;一篇大作文(要求为议论文),记得是要求400字左右,40分。所出的题目都是比较富有哲理的,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写作的难度,比如2014年的议论文要求考生论述WISDOM和KNOWLEDGE 的关系,就很具有思辨性。作文的提高不是一日而就的,要求我们平时要多阅读,多练笔,积累优美词句,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在考场上遇变不惊。 2、英汉互译:说起翻译似乎没有一个标准,一篇文章会有多个不同的翻译版本,但细细研读这些文章之后,我们便会发现其中的细

上外学姐 告诉你备考上外汉硕的 正确姿势

上外学姐告诉你备考上外汉硕的正确姿势 大家好,今天跟正在备战中的筒子们简单介绍一下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初试内容和备考建议。 上外汉国教专业的考研分数按照技术分算:专业一+专业二+外语+总分10%(外语单科线60)。考研复习的时间很紧张,通过这个技术分的计算方法,我们应该明白政治其实太高分是没有什么用的,你只要过线就可以了,当然也不可大意,过一下知识点,肖秀荣什么的还是要做的。大量了复习时间应该给专业课和英语。 首先,我们来谈英语,英语为什么重要,因为很多考汉国教的学生最终专业一、专业二的分数很接近,却因为英文拉开了差距。上外的外语单科线是60分,而且上外复试时还有英语面试、专业面试中也有英语面试,因此大家应该加强对英语的重视,好在初试时没有听力部分。我复习时主要是做真题,暑假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做英语,因为英语要看语感。而考研英语中大头是阅读理解(40分)和写作(30分),因此暑假时我每天要做至少两篇阅读,每个一两天写一篇作文。写作文不要写完就不管了,最好能找个英语老师给你改改,如果条件不允许,也一定要在写完以后认真看看例文,比较你的思路、表达和例文的区别和差距,下一次写作的时候运用到里面去,每一次练习只有反思才会有作用,不然永远是原地踏步。阅读我认为你多练习之后就能掌握出题人的思路,避开陷阱,当然前提是你的单词量要够,平时休息的时候可以看一些培训机构出的考研英语单词讲座。我看过新东方的刘一男,他讲的比较快而且运用联想法帮助记忆,睡前可以看一看。像完型、排序、填标题、翻译也是要每一、两天拿出来练一练的。 最后进考场前,会有人给你发一些培训班的作文押题,这个一定要拿,有时候真的可能押对,你看一看起码能形成自己的思路,但是就算押对了,也不愿得意忘形,好好审题,可能会有一些细节上的不同。 专业一: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张斌)+201例(吕淑湘的八百词):当初上外的现代汉语参考书其实是张斌版的《现代汉语》。但是在初试的时候我发现黄伯荣+廖序东版的非常重要,很多本科是汉语言文学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学习的就是黄伯荣、廖序东版本的《现代汉语》,说明这个版本还是很经典的,而且这个版本会分析一些重要的语法点,考研初试的时候可能会被当做大题。比如初试的时候有道大题,补语的分类我就是按照黄伯

2016年汉硕考研七大名校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汉硕考研七大名校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今年的题目偏重于主观性。 一、分值题型分析 专业一:九个大题。汉语基础知识:填空10小题共20分,选择10小题共20分,名词解释4小题共20分,简答4小题共40分。汉语应用分析:语音偏误分析1小题共10分,词语辨析(结合偏误)1小题共10分,句式分析1小题共10分,义项分析1小题共10分,文言文翻译一段,共10分。 专业二:七个大题。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填空10题10分,选择10题30分,名词解释4题20分,简答2题20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0题10分,简答2题20分,案例分析40分。 二、真题综合分析 专业一部分,共九道题目,整体来讲,考察的主要是现代汉语和部分古代汉语知识。第一、二两道大题是填空和选择题,总共有20个小题,每题2分,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比如(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按照笔顺规则,汉字“乃”的第一笔是(勤思解析:横折折折钩);“不耻下问”中的“耻”是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下列没有歧义的一项是(D)(A进口汽车、B路边种着树、C洗得干净、D咬死了猎人的鸡)。第三题是名词解释,语流音变、复合词、词类、复句等都是常见的现代汉语词语,采用问什么答什么的形式即可。简答题考察轻声的作用,分析“死和活、冷和热”两对反义词的不同,从语法、语义角度分析所给的歧义句,分析保留古代汉语特点的语法现象等,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是可以做对的。应用分析部分是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和汉硕经典试题词语辨析,今年词语辨析是结合留学生的偏误例子分析“了解和理解”的区别,勤思提醒:大家还是按照各自的思路从词性、搭配、语义等方面回答并结合偏误分析的相关知识进行辨析可能会更加全面,另外提醒大家重视举例。还有两道题目比较灵活,主要是分析所给句式的特点和“花”的义项归纳、各义项关系之间发展演变等,一方面考察大家灵活应变能力,同时也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最后一道古代汉语的翻译题目,与大纲样卷相比,加大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国际贸易考研心得分享

上海外国语大学 考研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我要考研的心路历程 其实最开始要考研是父母的意愿,高考的时候没发挥好,上了个二本学校,然后大学还没开学父母就希望我考研,我也就一直带着这个潜意识上的大学,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的,当时班上好多同学考研,我宿舍就有五个。我也就顺应大流开始复习,说真的,当时对考研真的没什么激情,脑中也没多大的概念,这也注定我的第一次失败吧。第一年很懒,真的很懒,感觉没多大动力。每天跟室友懒散的去上自习,早上都是起很晚的,这时我要提醒一下大家,好的学伴真的很重要!我总结了下第一年的失败教训,一是没怎么努力,这也是主要原因,虽然在考场感觉发挥的很好,可是肚子里没有实货,发挥再好也没用。二是学校选的不好,当时我太自负了,以为考研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选了央财,都没怎么考虑,结果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错误的。央财的专业课里有政经,需要大量的背诵,背诵是我的弱项,我总是后面背前面忘,很打击人。结果专业课都没及格。所以选学校很重要,要结合你的兴趣,学校的前景,还有你的实力,三样缺一不可,既不能太自负,也不能太没信心,我个人认为考一般的学校不如不考。 接下来是第二年了,第二年的心境明显不同于第一年,有了压力了,因为知道自己不可能再考第三年,这是唯一的机会。而且,

当时好多同学都在四处找工作,说实话找的工作很一般,反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那一年我想了很多,想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一种生活,人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非常重要,然后不计代价的去得到你想要的生活,也许到最后你发现你想要的是错误的,但毕竟你努力过,不去试怎么知道是错误的呢,我至少不会到以后自己落魄的时候会后悔,当时如果考上了会怎样怎样。反正我当时就是特别想考研,我不想过那种每月一两千块工资,过日子要精精计较,自己想买的衣服鞋子都不能买,也没有钱拿出来孝敬父母,我不想过这种拮据的日子。也许我以后会嫁个有钱的男人,但我不想依靠男人,我想靠自己。而考研就是提高自己起点的最好方式,以我在大学学的东西还远远不能使我过上想过的生活。就是抱着想改变自己生活的想法吧,我就是特想考研。我知道我写到这里会有很多人讲:研究生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当然这件事不是绝对的,我分析了自己的条件,觉得如果我想过我想要的生活,我是一定要考研的。 有了这个想法,我考研就有动力了,比第一年勤奋多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压力,是的,压力很重,有时晚上都都会不着觉。在考研中,压力很重要,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懂得调节自己! 所以我最想跟你们说的,坚持!非常重要,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你就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我第二年因为压力蛮大,所以到后期真的有时候坚持不下去,不想考了。记得有一次傍晚,我从书堆里抬起头,望到窗外天空的尽头有一道很美的轮廓,当时我想那道光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复试的一些常见误区

上外考研复试的一些常见误区 上外的考研成绩当中复试占46%,对于考研的成败非常关键,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毕竟能进入复试的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在复试的准备中,有一些误区是同学们容易踏入的,对应试状态造成困扰。在复试备考中要避免踏入,使应试更加从容,考试表现更好。今天再为大家整理几个上外考研复试易踏入的误区以及避免走入误区的方法。 备考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我初试成绩刚过线,考上几率肯定渺茫了。”“我初试成绩比较好,复试一定不会被淘汰。”上外各专业除工商管理(MBA)外,复试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46%,所 以初试成绩只能决定你是否进入复试名单。而只要复试考得好,哪怕初试专业课是最后一名,复试“逆袭”也非常正常。如果复试成绩差,就算初试专业课有优势可能也无法改变被淘汰的命运!所以,无论初试成绩如何,都不能放松复试的准备! 误区二:“我是从一个比较差的院校/跨专业考上外的,导师会歧视我。” 这是考上外的同学们一个经常有的心理,因为本科院校比较一般而对上外望而生畏,甚 至有很多人从开始准备时就因为本科学校的原因而放弃上外,这是何等得可惜! 高译教育在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上外对来自非211、985本科学校的学生是没有 歧视的。每年都有二本三本的和跨专业的学生考上上外研究生。多少过来人的经验都告 诉了我们一个真理: 英雄不问出处,实力才是硬道理。 误区三:“上外复试没提前联系导师,复试估计没有优势。”

在上外复试的准备过程中,是不必提前找导师的。上外考研复试面试考官是3-6个导师,并不是某一个导师可以决定成绩的。面试题目是现场抽取的,存在随机性,上外复试很公平。 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本身跟高考的性质是类似的,能否考上跟将来要上的大学里面的老师没有什么关系。所谓的“导师”是考进这所大学开学后院里会让每个学生在众多的老师(老师们的学术研究方向一般不同)之中选择一位作为他的导师,负责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毕业论文写作、平时的课题研究、学术科研方面的指导,每位导师带两三个学生。 误区四:“我对导师问的问题理解得不太透彻,回答不全面,得分一定会很低。”实 际上,面试回答问题中,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内容是否标准,而是思维的逻辑性和基本概念的准确性。一个专业的领域那么广,一个本科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局限于准备考研过程中的参考书目,不可能有太深的见解。而对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的理解,正是体现你专业功底和思维方式的最好的考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现过程:首先考生对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想当然地给出非此即彼的答案,要把你的思考过程、分析脉络表述出来,考官看重的不是你的答案,而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其次,在口头表达上尽量简洁明了,要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切忌乱扯乱谈。 误区五:“我是通过调剂来参加复试的,老师会对我有意见。”调剂制度的意义就在于 合理安排生源,既是给没能考取自己第一志愿理想院校的同学一个机会,也是在给一些招生未能达到计划目标的学校或专业一个机会。既然学校提供给你复试机会,就代表他们愿意进一步了解你,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积极准备复试,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机会。老师们喜欢有想法、有追求的学生,这和你是否经过调剂没有必然关系,积极地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在面试中展现出来。 现在应该着手准备什么 1.考硕士研究生不需要提前联系目标院校的老师,跟高考类似,跟未来院校里的老师没有任何关系,对考试本身没有一点帮助。 2.每个专业基本都指定了具体的复试参考书,提前准备好,抓紧时间看熟,课后练习也不要落下。 3.复试材料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原件、最高学历成绩单(盖章)、学生证原件(应届生)、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往届生)《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

2016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翻硕考研-近义词辨析

2016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翻硕考研-近义词辨析 词语辨析一: ascribe,attribute,contribute,owe"归因于..." ascribe和attribute差别不大,都可以解释为"(中性)把...归因于,(褒义)把...归功于,(贬义)把...归咎于",也可以解释为"把...归属于,认为...归属于...",基本可以互换 contribute(to)有助于,促成... owe(to)把...归功于(褒义) 1.Medical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widespread use of cigarettes____to the increase of cancers. A.ascribe B.attribute C.contribute D.owe 2.Professor Li____his success to his mother. A.owns B.ruins C.owes D.roars 3.We____Edison's success to his intelligence and hard work. A.subject B.attribute C.owing D.refer 4.The discover of America is usually____to Columbus. A.ascribed B.gave C.rewarded D.contributed 5.One should not____one's error to objective conditions. A.apply B.owe C.contribute D.ascribe 6.I___it to you that I finished my work in time. A.owe B.contribute C.award D.give 7.The exchange of goodwill missions greatly____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ascribe B.attribute C.contribute D.owe 8.This poem is____to Homer. A.owed B.ascribed C.contributed D. belong 1.Medical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widespread use of cigarettes__C__to the increase of cancers.医学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吸烟导致癌症患者人数增加. A.ascribe B.attribute C.contribute D.owe 2.Professor Li__C__his success to his mother.李教授把他的成功归功于他母亲. A.owns B.ruins(破坏) C.owes/ascribe/attribute D.roars(吼叫) 3.We__B__Edison's success to his intelligence and hard work.我们把爱迪生的成就归因于他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工作. A.subject to服从 B.attribute/ascribe C.owing to由于 D.refer to参阅,涉及 4.The discover of America is usually__A__to Columbus.美洲大陆的发现通常被归功于哥伦布. A.ascribed/attributed/owed B.gave C.rewarded D.contributed 5.One should not__D__one's error to objective conditions.一个人不应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客观条件.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及复试

2010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回忆版) 1、孔子用英文怎么说 2、“知行合一”的提出者是谁。 3、玄奘的著作是什么。 4、《桂苑笔耕集》的作者是谁 5 、南北大运河开始修建于哪年。 6 、诗圣是谁。 7 、洋务运动的官方外语学校叫做什么。 8 、在唐代日本留学生被叫做什么。 9 、24节气的名称。 10、“吴带当风”是唐代画家谁的作品。 11、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谁。 12 、1861年,清政府在京设置的正式处理外交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13、马克波罗在哪里做官时写下《马可波罗游记》。 14、汤若望是哪国人。 15、秦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16、第一艘美国到中国的商船名字是什么。 17、台湾设“省”的年代是哪一年。 18、西汉新疆的管理机构是什么。 19、751年,唐军和大食军在哪里进行战争。 20、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谁。 21、四合院用英文怎么说。 21、五四后第一部白话诗集是什么。 22、清政府在海外第一个使馆在哪个国家。 23、四大发明 2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25、白云观是什么道派的。 26、与路易十四同时期的中国皇帝是谁。 27、第一个翻译《圣经》的中国人是谁。

28、明“四大奇书”是什么。 29、墨西哥官方语言是什么。 30、《日本国志》的作者是谁。 31、伊斯兰教创始人是谁。 32、少数民族史诗(好像是藏族和蒙古族的史诗)。 33、明代最大的类书是什么。 34、日本奈良平城京仿造中国什么时候哪里的建筑?(选项有A唐代洛阳 B唐代长安 C汉代洛阳 D汉代长安) 35、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是哪个 36、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是谁。 37、世博会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38、马克吐温的作品。 39、宜家是哪个国家的品牌。(此题是样题上的原题) 以下是判断题: 40、美国议会参议院、众议院。每州2个参议院。正确与否? 41、妇女节烈是孔子的观点。正确与否? 42、《南京条约》 43、三省六部 44、乞巧节 45、美国迈克尔杰克逊是king of pop 46、“电话”由日本到中国 二、教育学心理学部分 1、文化敏感。 2、非语言交际。 3、多德森曲线。 4、教学的四大环节。 5、第二语言教学最古老的教学法是什么。 6、HSK属什么考试。 7、克拉申理论。

2016重庆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

2016重庆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 从近几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的报考人数来看,汉硕专业考研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给广大考生提供更为全面的辅导,勤思教研室的老师们不辞辛苦地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各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敬请大家关注! 一、学校简介 重庆师范大学(英文简写CQNU)创办于1954年。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府,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校园面积2804亩,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学校是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十佳市容整洁单位、重庆市森林校园。 学校拥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两个国家级基地,重庆市普通中小学教师市级培训基地、重庆市幼儿教育教师市级研修培训基地、重庆市特殊教育教师市级培训基地、重庆市汉语国际推广培训基地、中德(重庆)职业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市职教师资培训集团、重庆市管乐师资培训基地等多个市级基地。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的绝大部分院校在以考研为主的方式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不指定任何参考书目,这就给广大考生的考研复习备考带来很多不便。为此,勤思教研室的老师们为大家整理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从而方便大家的复习备考。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 1997年版;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对外汉语教学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专家建议:在查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的同时,你需要关注考研其他方面的信息。我们会为你整理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的复习资料与相关信息,敬请大家关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表格里的内容,查找你所需要的信息。 2016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全程辅导 1跨专业考生如何备考汉语国际教 育硕士 6 2015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试流程 院校信息汇总 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参考书特点及 复习重点分析 7 2015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试10大 禁忌 32016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参 考书汇总分析 82016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复试常见问题总结

上外考研复试常见问题总结 上外的考研成绩当中复试占46%,对于考研的成败非常关键,竞争也是很 激烈的,毕竟能进入复试的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复试考试时间一般是3月底,要及早开始备考,时间充分一些备考上会更充分,后期心理压力也会更小更有 优势。 在复试的准备中,有一些误区是同学们容易踏入的,对应试状态上造成困扰。在复试备考中要避免踏入,使应试更加从容,考试表现更好。今天再为大 家整理几个上外考研复试易踏入的误区以及避免走入误区的方法。误区一 误区一 “我初试成绩刚过线,考上几率肯定渺茫了。” “我初试成绩比较好,复试一定不会被淘汰。” 上外各专业除工商管理(MBA)外,复试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46%,所以初 试成绩只能决定你是否进入复试名单。而只要复试考得好,哪怕初试专业课是 最后一名,复试“逆袭”也非常正常。如果复试成绩差,就算初试专业课有优 势可能也无法改变被淘汰的命运!所以,无论初试成绩如何,都不能放松复试 的准备! 误区二 “我是从一个比较差的院校/跨专业考上外的,导师会歧视我。” 这是考上外的同学们一个经常有的心理,因为本科院校比较一般而对上外 望而生畏,甚至有很多人从开始准备时就因为本科学校的原因而放弃上外,这 是何等得可惜! 高译教育在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上外对来自非211、985本科学校的学生是没有歧视的。每年都有二本三本的和跨专业的学生考上上外研究生。多 少过来人的经验都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 英雄不问出处,实力才是硬道理! 误区三 “上外复试没提前联系导师,复试估计没有优势。”

在上外复试的准备过程中,是不必提前找导师的。上外考研复试面试考官是3-6个导师,并不是某一个导师可以决定成绩的。面试题目是现场抽取的,存在随机性,上外复试很公平。 硕士研究生考研考试本身跟高考的性质是类似的,能否考上跟将来要上的大学里面的老师没有什么关系。所谓的“导师”是考进这所大学开学后院里会让每个学生在众多的老师(老师们的学术研究方向一般不同)之中选择一位作为他的导师,负责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毕业论文写作、平时的课题研究、学术科研方面的指导,每位导师带两三个学生。 误区四 “我对导师问的问题理解得不太透彻,回答不全面,得分一定会很低。” 实际上,面试回答问题中,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内容是否标准,而是思维的逻辑性和基本概念的准确性。一个专业的领域那么广,一个本科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局限于准备考研过程中的参考书目,不可能有太深的见解。而对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的理解,正是体现你专业功底和思维方式的最好的考察。 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现过程:首先考生对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想当然地给出非此即彼的答案,要把你的思考过程、分析脉络表述出来,考官看重的不是你的答案,而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其次,在口头表达上尽量简洁明了,要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切忌乱扯乱谈。 误区五 “我是通过调剂来参加复试的,老师会对我有意见。” 调剂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合理安排生源,既是给没能考取自己第一志愿理想院校的同学一个机会,也是在给一些招生未能达到计划目标的学校或专业一个机会。 既然学校提供给你复试机会,就代表他们愿意进一步了解你,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积极准备复试,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机会。 老师们喜欢有想法、有追求的学生,这和你是否经过调剂没有必然关系,积极地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在面试中展现出来。

2016年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真题回忆+经验

考试时间:2015.12.26~27 与其他学校相比,北师大的命题比较基础,没有偏题怪题,但考得很全面。建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之前北师大的专业二一直以现当代为主,结果今年考了很多古代文学,我压根就没看,是一大失误。考得基础,并不意味这轻松。相反,这警示我们:每一题都相当重要,如果你失误了,没有题目可以供你扳回。并且英语和政治很有可能成为区分成绩的关键。由于本人英语和政治都复习得不好,就简单谈谈专业课吧,望对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专业一: 《现代汉语》(黄廖第五版)重中之重,要读得滚瓜乱熟、字斟句酌,更要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尤其是语法那一章,每一个点都要背熟,修辞可以略看。可以买一本有答案的练习题。这本书,我背了5遍,已经算少的了。 古代汉语只考标点和解释字句。到图书馆借一本战国策或者左传之类的书,三四天读一小段,培养语感即可。 印象中没有考语纲,另外要看《101例》(暨大出版,网上有PDF版) 专业二: 文化:买带笔记的《中国文化要略》,一边看书一边补充笔记,从第二遍开始就只看笔记背。这个不太难,感觉考到的都是那种不看书也知道的点。不会的大部分都来自课外,这个就只能靠个人积累了,这里推荐一下《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点测评》。背完这本书,外国文化部分就没问题啦。除此之外,一定要注意积累,关注北京和全国的大事件。另外,北师大极爱考政治题。复习政治的形势与政策时,要留心一下国内顶尖重要的几个政策方针。 文学:《中国现代三十年》(钱理群)《中国文学史》(袁行霈,共四本)《外国文学史》(郑克鲁,共两本),如果能背完真的就可以了。文学部分只要记人物、作品、主要风格、世人公认的评价即可,古代文学还要记体裁风格特点和千古名篇佳句。还是要以现当代为重点,今年考的现当代的作品都是名人之作,但不是名人的代表作,要求我们一定要对原著内容的主人公和情节有所了解,不能只记条条框框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硕考研难度及参考书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难度,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就业,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辅导,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地问题,凯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地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机构! 一、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地人考上地多不多?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地招生人数为人,招生人数较多,考研难度不大.即使像上海外国语大学这样地法学教育最高学府,每年仍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地.根据凯程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内部地统计数据得知,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地考生中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地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考研复试地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地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翻译硕士考试科目里,百科、翻译及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地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翻译地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地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地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地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地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就业怎么样? 上海外国语大学有着深厚地师教学资源,专业师资队伍雄厚,人脉资源广,校友众多.有设施完善地实习基地,因此,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毕业地硕士生极大部分都是高端翻译人才,因此,就业肯定不是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现在国内紧缺地专业翻译人才五大方向为会议口译(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领域),法庭口译(目前国内这一领域地高级口译人才几乎是空白),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企业、政府机构都有大量地外事接待事务,联络陪同口译地任务就是在接待、旅游等事务中担任口译工作),文书翻译(企业、出版社、翻译公司等机构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地文本翻译人才,这一领域地人才缺口更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由此来看,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毕业生整体需求是相当旺盛地.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地含金量特别大,因此就业根本不是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法律翻译专业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学费总额为万元,其余专业为万,学制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方向如下: 英语笔译,拟招人,培养方向如下: . 公共服务笔译 . 商务笔译 . 技术笔译 . 法律翻译 英语口译,拟招人,培养方向如下: . 会议口译 . 公商务口译 俄语口译(俄英汉),拟招人,培养方向如下: 俄英汉口译 法语口译,拟招人,培养方向如下: 法汉口译 阿拉伯语口译(阿英汉),拟招人,培养方向如下:

2016年人大汉硕考研真题

2016年人大汉硕考研真题 汉语基础 一、填空 1.____是从音色角度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2.轻声和重音体现的是语音物理属性四要素的__ 3.汉字的结构单位是___和部件. 4.“中式”“大型”“高”是_____词 5.根据_____划分实词和虚词 6.根据汉字笔顺,及的第一笔是____ 二、选择 1.下面哪几个发音方法是一样的 A.f s r B.m n l C. D. x 2.下面哪个选项的语素个数一样 A.老虎、 B. 星星、骆驼 C.马虎、大意 D.蜜蜂、蝴蝶 3.下面哪个和其他不一样 A. B.看得眼馋C.把握得住D.洗得不白 4.句子结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下雨了! B. 我真高兴! C. D. 6.下面哪个用法不一样 A.密密麻麻 B.婆婆妈妈 C.犹犹豫豫 D.花花绿绿 7.“……那么……” A.转折复句 B.因果复句 C.假设复句 D.让步复句 8.下面哪个用法和其他三个不一样 A.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B. 古者墓而不坟 C. D.晋灵公不君 9.下面哪个没有使动用法 A.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B. C. D.饮赵盾酒 10.凸的笔画有几笔 三、名词解释 1、语流音变 2、复合词 3、词类 4、复句 四、简答 1.举例说明轻声的作用 2.辨析“死”“活”和“冷”“热”两队反义词不同 3.时不我待这个成语保留了古汉语的用法,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它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4.“老王有辆奔驰很得意”和“老王有只宠物狗很聪明”没有歧义,“老王有个女儿很骄傲”有歧义,分析对比说明为什么 五、论述 1.外国人学汉语把是……念成细……,把没权念成没钱……错在哪,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舌位前后,唇形圆展进行纠正

云大汉硕2016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最全回忆贴(专业一).doc

【新祥旭考研】云大汉硕2016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最全回忆贴(专 业一) 一战川大二战云大英语专业尤为注意 先介绍一下2016年楼主战况总分379 英语79 政治65 专业一123 专业二112 354 汉语基础 一、填空题 1.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 2.短语是由语义上和语法上能够搭配起来的词组成的没有()的语言单位。 3.音素是从()角度划分的。 4.shui的韵腹()。 5.iou前面加声母是写为()。 6.单元音分为舌面元音、()和卷舌元音。 7.全的韵头是()呼。 8. 9.西安的拼音()。 10.疆的形旁()。 11.舌面、半高、圆唇元音()。 12.ian,a的实际读音()。 13.昆明话是()方言 14.雨伞中雨的实际读音() 15.国家正式发布的文件和一般的报刊、书籍都是用()字体。

16.甘是()字。 17.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是按()划分的。 18.用()来把语素和词区分开来。 19.词的色彩义包括()色彩、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 20.他跟我借钱。跟是()词。 21.她总说谁谁谁又买车了,谁谁谁又去旅游了。谁谁谁是代词的()用法。 22.有人… [ 这个就只记了有人] 是()句。 23.天空中飘着白云。白云是()宾语。 24.“累坏了”是()补语。 25.他… [就是他怎么样具体内容记不清了然后问],主语是一个()。 26.“来不来”是()问。 27.分句间意义有主从之分的是()复句。 还有三个很简单就没有特别记下来。 二、判断题 1.老人声音低,儿童声音高是因为音高不同。 2.三音节和三音节以上的语素大多是向外族语中借来的。 3.单音节的天、雨、大是单纯词。 4.辨析同义词以义项为单位。 5.词汇中双音节词最多且发展最快。 9和10是语言学纲要中的语言接触词的借用

汉硕真题综合

上午的汉语基础 总体来说,真的是很基础,全部都是书上的。只不过基础的太让人想不到了,所以有些以为不可能出的都出来了。有点像书里知识点的罗列。 刚发下卷儿自来,就发现有名词解释。这在样题里是没有的。所以之前都没有准备。 现汉 20个填空20个判断20个选择 填空: 上声在非上声前读什么? 类似的基础题,想不起来了。谁补充下。 选择里面有看一个字是形声字还是会意字什么的。出了好几道。 还有表格题 第一个是让你写出下面那个字变调,变了什么调 还有一个是让你写出哪个是声母韵头韵腹韵尾 还有让你写出一句话的拼音 医一共有几笔脊的第五画是什么鼎有几画 改错字按步就班迫不急待还有几个什么别的。 古汉 一段有关孔子的短文, 阳货赠豚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解释亡诸知

翻译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语言学纲要 填空 世界上的语言分:孤立语____,____复综语。 判断 有一个关于脑左半球是表语言能力的 名词解释: 聚合关系 社会方言 还有一个忘了 下午汉语教育基础 这个很雷人。本来样题上只有后面的一个材料作文40分的主观题 结果一下子出了90分的要手写的题,而且,都是出乎意料的东西!我看到卷子哭笑不得。 中国文化部分的题是完全按照《中国文化要略》出的。根本没出什么外国文化和少数民族的东西。害我在图书馆瞎折腾了那么多天。《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上的题出的有点气人。有点犄角旮旯的东西都出来了。我看着都面生。也许是我没复习好吧。 填空题: 佛教4大山,给了仨,让你填另一个。 社会传播分为:人际传播______大众传播。(这个我真的没印象) 第二语言教学世上最古老的教学法_____ 判断 在学生为中心的第二语言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很小 还有几个什么主义什么学派的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 选择 合作式是那个基础上的(功能学派结构主义... )

上海外国语大学620汉语综合2016考研试题真题

)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汉语言文字学 专业 汉语综合 试题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共7页) 现代汉语部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1.5分,共15分) 1. 音节 2. 音位变体 3. 笔画 4. 会意 5. 词缀 6. 义素 7. 句类 8. 亲属语言 9. 语言融合 10. 比拟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 )为标准音,以北方 话为基础方言,以( 2. 典型的吴方言以( )为代表。 3. ( )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 是从( )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4. 辅音[f ]按发音部位分类,属于( ),按发音方法中 形成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分类,属于( )。 5. 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 )。 6.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阴平、阳平、上声和 ( )。 7. ( )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变化。它与声调都是音 高的变化形式,但声调只指一个音节的音高变化,所以又叫( )。 8. 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 四种类型,汉语是( )的一个代表。 9. 以语素的组合能力为标准,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 ) 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不能单独成词,一般只能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10. 引申即派生意义产生的一般途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习”本来是“鸟反复地飞”的意思,从这个意义引申出“反复练习、复习、温习”等意义,这种引申方式称为()。 “兵”最初的意义是“兵器、武器”,后来引申出“拿兵器的人、战争、军事”等意义,这种引申方式称为()。 11. 现代汉语中“卡车”一词来源于英语“car”,“啤酒”一词来 源于英语“beer”,它们是通过()方式构成的外来词。 12. 按照语法性质进行分类,“大型轿车、彩色电视”中的“大型、 彩色”属于实词中的()。 13. 从意义类型看,“走漏了消息”一句中“消息”属于() 宾语。 14. 人们平常说的“官腔”、“干部腔”、“学生腔”等等的“腔”, 都是对某一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共同特点的概括,所谓“腔”就是一种()。 三、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 以下()不是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 A 没有复辅音 B 没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 C 元音占优势 D 有声调 2. 下列声母中,()和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 口呼四类韵母都可以拼合成音节。 A b、p、m B j、q、x C n、l D z、c、s 3. 在语流中,上声音节的字调值可能变为35或21,以下 ()中加点字的调值为21。 A 姐.姐 B 想.起 C 讲.讲 D 演.讲 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称为(), 它的字形更加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基本废除了异体字。 A 大篆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

200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综合及答案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英语语言文学英语综合考研试题 英语综合改错 A fairly standard consensual definition is "a relatively permanent change in behavior (sic.; it's American of course) that results from practise." This is of course arguable, particularly the "practice" criterion. Others would accept changes in "capability" or even simple "knowledge" or "understanding", even if it is not manifest in behaviour. It is however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hat "learned" behaviour is not pre-programmed or wholly instinctive (not a word used much nowadays), even if an instinctual drive underpins it. Behaviour can also change as a result of maturation-simple growing-up-without being totally learned. Think of the changing attitud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o opposite-sex peers. Whatever the case, there has to be interac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Even if psychologists ever agree about what learning is, in practice educationalists won't, because education introduces prescriptive notions about specifying what ought to be learnt, and there is considerable dispute about whether this ought only to be what the teacher wants the learner to learn (implicit in behavioural models), or what the learner wants to learn (as in humanistic models). 2009英语语言文学完形填空全文 Obtaining Linguistic Data Many procedures are available for obtaining data about a language. They range from a carefully planned, intensiv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a foreign country to a casual introspection about one's mother tongue carried out in an armchair at home. In all cases, someone has to act as a source of language data - an informant. Informants are(ideally) native speakers of a language, who provide utterances for analysis and other kinds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language(e.g. translations, comments about correctness, or judgements on usage). Often, when studying their mother tongue, linguists act as their own informants, judging the ambiguity, acceptability, or other properties of utterances against their own intuitions. The convenience of this approach makes it widely used, and it is considered the norm in the generative approach to linguistics. But a linguist's personal judgements are often uncertain, or disagree with the judgements of other linguists, at which point recourse is needed to more objective methods of enquiry, using non-linguists as informants. The latter procedure is unavoidable when working on foreign languages, or child speech. Many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selecting informants - whether one is working with single speakers(a common situation when languages have not been described before), two people interacting, small groups or large-scale samples. Age, sex, social background and other aspects of identity are important, as these factors are known to influence the kind of language used. The topic of convers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setting(e.g. the level of formality) are also highly relevant, as are the personal qualities of the informants(e.g. their fluency and consistency). For larger studies, scrupulou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ampling theory employed, and in all cases, decisions have to be made about the best investigative techniques to use. Today, researchers often tape-record informants. This enables the linguist's claims about the language to be checked, and provides a way of making those claims more accurate('difficult' pieces of speech can be listened to repeatedly). But obtaining naturalistic, good-quality data is never easy. People talk abnormally when they know they are being recorded, and sound quality can be poor. A variety of tape-recording procedures have thus been devised to minimise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