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航天科研机构901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415.22 KB
- 文档页数:5
火箭军工程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时间:18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答题时不用抄题,只需写清题号。
特别提示:对计算题中难以手算出定量结果的试题,可以用完整且准确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表示,考生亦可以尝试给出其估计值,阅卷时均会给分。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t d r d r c t d c d t3+=+,其中)(t c 为输出量,)(t r 是输入量,则该系统是( ):A 线性定常系统B 非线性定常系统C 线性时变系统D 非线性时变系统2二个环节()1G s 和()2G s 有相同输入,总的系统输出为二个环节输出的代数和,则总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
A ()()12G s G s B ()()12G s G s + C ()()121G s G s + D ()()()()12121G s G s G s G s +3 某系统单位斜坡输入时,ss e =∞ ,说明该系统( )A 闭环不稳定B 闭环传递函数中至少有一个纯积分环节C 开环一定不稳定D 是0型系统4选择题:设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yi ifi iGp s z s Ks G 11*)()()(,反馈通道传递函数∏∏==--=h j jlj jHp s zs K s H 11*)()()(,开环系统根轨迹***HG K K K =;试选择正确答案:( )A 闭环零点由开环前向通道传递函数的零点和反馈通道传递函数的极点组成;B 闭环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零点;C 闭环零点由前向通道传递函数零点、反馈通道传递函数极点和开环前向根轨迹增益决定;D 闭环零点由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和开环根轨迹增益决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联系人:曲波联系电话:(010)88106213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丰路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邮政编码:100094E-mail: qbpopo@单位网址:www.caaet.c n一、单位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九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其成员单位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分布于北京、上海、重庆、陕西、浙江、河南、广西等省市自治区。
航天九院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00余人;拥有完整的研究、开发、研制资源和批产能力,拥有全面的测试、试验、可靠性分析验证手段和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多年来从事微电子与计算机、惯性导航、遥测遥控等航天核心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研制和批产,为各类战略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卫星、飞船等提供了大量精度高、可靠性好、使用方便的技术和产品;其核心技术和产品除满足航天应用外,还在航空、兵器、船舶等军工领域发挥作用,并在民用领域拓展出了独特而广阔的空间。
航天九院共有六家单位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分别是771所、13所、704所、16所、772所、539厂,博士、硕士生导师达70余人。
航天九院招收“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导航、制导与控制”、“精密仪器及机械”、“电机与电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航天九院还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培养航天科技精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771所一、单位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771所,是全国唯一的集计算机与集成电路科研生产为一体并相互配套的专业研究所。
我所于1965年创建于北京,现地处古都西安市内。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详解1线性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研]A.稳定性B.振荡性C.收敛性D.齐次性【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线性系统的重要性质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叠加原理有两重含义,既具有可叠加性和齐次性。
2对控制作用进行适当的补偿(复合控制),可使系统()。
[湖南大学2006年研]A.由不稳定变成稳定B.减小非线性的影响C.提高误差度D.同时改善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复合控制只要参数选择合适,不仅可以改善快速性,还能保持系统稳定,减小稳态误差、抑制几乎所有可测量扰动。
3在通常的闭环控制系统结构中,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共同构成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研]A.开环传递函数B.反馈通道C.前向通道D.闭环传递函数【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前向通道是指闭环系统中,从系统输入量到系统被控制量之间的通道。
因此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就组成了通常闭环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
4系统的传递函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研] A.系统结构B.初始条件C.系统结构和参数D.系统结构、参数和初始条件【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传递函数是一种用系统参数表示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它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而与输入量的形式无关,也不反应系统内部的任何信息。
5传递函数的概念除了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之外,还可用于描述()系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研]A.线性时变B.非线性定常C.非线性时变D.以上都不是【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传递函数定义为线性定常系统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6下面系统中属于线性系统的是()。
[东南大学研]系统1:y=3u+2;系统2:y=usintA.1和2B.1C.2D.都不是【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系统(1)和系统(2)不满足线性系统叠加原理,故都不是线性系统,答案为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单位代码:83266联系人:韩宇联系电话:(010)68745111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82号邮政编码:100086E-mail: sicast@单位网址:/ /一、单位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
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
研究院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领域。
还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有关探索、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设备的研制并提供优良的服务。
1970年4月24日,研究院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
2003年10月,神舟5号飞船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嫦娥奔月。
2008年9月,神舟七号成功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截至目前,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00余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5艘无人试验飞船,5艘载人飞船和4颗月球卫星,形成了以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飞船七大航天器系列为主的航天器研制业务。
研究院下设多个研究所和工厂,拥有1家上市公司和1家投资控股公司,建立了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有职工两万余人,全院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2100余人,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一大批正在茁壮成长的航天新生代为中国空间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院十分重视空间技术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
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经形成学科专业齐全,管理体制配套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单位代码:83201联系人:刘宁联系电话:(010)68198919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南街1号研究生院邮政编码:100076E-mail: htyyyzb@一、单位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地处北京市丰台区,是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究、设计和制造基地,是中国航天的发祥地。
50多年来,研究院成功研制了10余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长征火箭系列型谱,能够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或航天器,实现了从常规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跨越,共获得3500余项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使中国航天发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研究院下属20余个企事业单位或全资、控股公司,现有员工3万余人,拥有强大的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以及雄厚的科研整体实力和科研试验条件。
我院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之一,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教学体系,以及学科专业、管理体制配套齐全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等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工程力学”和“制冷及低温工程”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包括8名两院院士、5名国家级专家和1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内的数百名航天专家组成的导师队伍,以及众多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下属16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含部分六院、九院单位)。
自招生以来,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600余名,他们当中产生院士2人,取得各种专家称号的有100余人,担任型号主任设计师或厂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上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