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式自体输血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105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管理中的应用探析【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骨科手术患者18例,均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用血液回收仪回收手术野血液,予以自体输血。
结果:本次选取骨科手术患者18例,回收血量为550-3000ml,平均(769±255)ml,回输红血胞300-2100ml,平均(760±364)ml。
出血量>2000ml的患者4例,取2-4U库存异体红细胞应用。
出血量>2200ml的患者4例,取600-800ml新鲜冰冻血浆加输。
所有患者无输血引发的并发症。
术后较术前相比,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有所下降,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有所延长。
结论:针对临床骨科手术患者,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方案,可使库存血用量显著降低,是一项可靠、有效、经济的血液保护措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回收式自体输血;骨科;手术管理骨科手术具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等特点,输血几率较高,但异体血输入有诸多安全隐患,且部分医院血源紧缺,对临床需求无法满足。
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次研究选取骨科手术病例,就回收式自体输血效果展开探讨,现回顾如下,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骨科手术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1-75岁,平均(37.2±2.9)岁。
其中股骨骨折5例,脊柱手术2例,骨盆骨折2例,全髋关节置换9例。
手术时间2-5h,单纯股骨骨折和全髋关节置换病例手术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实施,其他均行气管插管全麻。
1.2 方法应用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对预计出血>600ml的手术行手术野血液回收。
手术前正确安装生理盐水冲洗装置、肝素生理盐水(25000U肝素/500ml生理盐水)抗凝装置及血液回收机,并用50ml肝素生理盐水对回收系统预冲。
自体输血:原来可以用自己的血救自己!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输血就是将别人的血输给自己,并不知道可以用自己的血救自己,所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自体输血吧。
1.自体输血的概念与优势1.1概念异体输血指的是采集他人的血液并将血液输入到另外一个人体内。
而自体输血指的是采集患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并对血液或血液成分进行处理或储存,之后在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后将血液输给患者。
1.2优势相比于其他输血方式,自体输血具有诸多优势且意义重大。
第一,有利于保护受血者的免疫功能。
与异体输血相比,进行自体输血可以降低出现溶血反应、抗宿主反应等问题的概率,有利于避免受血者的免疫功能下降。
第二,有利于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进行自体输血基本不会产生传播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第三,有利于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进行自体输血有利于减少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疾病的发生。
第四,有利于增强血液新鲜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自体输血所用的血液较为新鲜,具有良好的凝血功能与携氧功能,有利于减少对受血者的危害。
第五,有利于促进受血者的身体恢复。
进行自体输血需要反复抽受血者的血,有利于加快受血者的造血速度,继而促进受血者的身体康复。
第六,有利于降低治疗成本。
进行自体输血有利于增加血源,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2.自体输血的应用类型2.1贮存式自体输血贮存式自体输血是常用类型,指的是在手术前采集手术患者的血液并按照相关要求贮存血液,之后在围术期将血液输给患者。
这种应用类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以及优化患者造血功能、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
因此,骨科、胸外科以及神经外科等科室都会采用这种方式为患者输血,有效解决了血源不足等问题。
此外,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贮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不断发展,提高了治疗质量。
例如,一些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允许进行自体输血,一些医生便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使患者能够进行自体输血;一些医生会在大量采集患者血液前为患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铁剂,从而降低患者出现贫血等问题的概率;一些医生会对患者的血液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便维护血液的能力与活性。
【技术分享】自体血液回输的临床应用自体血回输是指献血者与供血者为同一个体,将术前所采集患者的体内血液或术中、术后所回收的因手术或创伤而丢失的血液再回输到患者体内的方法,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节约血源的好方法。
自体血回输包括1.预存式自体血回输2.血液稀释式自体血回输3.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临床常用)。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
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近期我院购进一台Cell Saver 5+型自体血液回输机,系美国血液技术公司(Haemonetics引领全球血液分离技术 30 年)第五代产品,是目前世界领先、功能最优的自体血液回输机。
“CeS5+” 具备术前富血小板血浆分离、术中红细胞回收、术后引流液回收等3种功能。
“CeS5+”还有以下特性:准备迅速、安装简单;完全自动化控制;洗涤、离心处理快迅;最高的红细胞回收率;最高的红细胞回收速率;最符合人体生理环境的红细胞压积;最高的肝素清除率;智能监测红细胞溢出保证最大回收率等。
自体血回输的主要优点1、安全性高,避免输血传染病(艾滋病、肝炎、疟疾、梅毒等),避免异体输血反应(免疫反应)。
2、方便迅速,缩短血交叉配合实验,预约,领取等过程,操作也简便. 对大出血患者能快速回收,无量的限制。
3、解决特殊血型(RH-)的供血问题及不接受异体输血的特殊宗教信仰者供血。
4、回收的自体血优于库存异体血:红细胞形态及运氧能力,红细胞寿命及活力均明显较高。
5、减少血液浪费,缓解血源紧张问题。
自体血回输的适应症1、在成人,择期手术:术前备红细胞>=2u以上,无细菌污染,出血中无恶性肿瘤细胞者,均可考虑应用血液回输。
2、小儿因为其全身血容量基数小,即使回收少量的血液(50~100ml)也是有意义的,能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应用全自动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野出血,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
结果应用自体血回收,使75.8%的患者避免了术中、术后异体血的输入,术后血液检测及凝血功能指标正常。
结论自体血回输可使需输血的骨科手术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节约了血资源。
【关键词】自体输血;血液回收机;手术近年来随着骨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数量增加,血液需求量也逐渐加大,血源紧张现象凸显,而手术过程中的大量失血得不到回收和利用也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
当前输血界面临的两大困扰是异体输血可能引起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和血源短缺现象[1]。
因此术中自体血回收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2]。
自身血液回输可以避免因异体输血引起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节约血资源。
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本院153 例骨科大型手术中应用了回收式自体输血,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53 例,其中男89 例,女64 例;年龄9~87 岁,体重28~84 kg。
全髋关节置换术121 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8 例,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手术24 例。
术前考虑此类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且术中出血多,故采用术中血液回收。
1.2 麻醉及监护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116 例,静脉与吸收复合全麻37 例。
术中监测ECG、HR、BP、SPO2,麻醉前静脉补充平衡液,术中维持补液,保持循环稳定,CVP维持在6~10 cmH2O,尿量保持150 mL/h。
1.3 方法采用Cell Saver全自动血液回收机,术前将其与无菌一次性管路连接,采用负压(80~100 mmHg)吸引为宜,通过管路将术野内的出血,包括术中出血、伤口渗血、手术纱布上残留的血液及术野盐水冲洗液等收集到储血滤过器中,在吸收血液的同时加入含肝素的生理盐水抗凝(500 mL生理盐水内含肝素1.25×106 U),开始吸血前快速向储血罐中注入肝素盐水200 mL,其后滴速为60滴/min。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60例急诊手术中的应用目的:分析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以实施回收式自体血回输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急诊手术但未行自体血回输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组患者的输血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常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每例回收血量为600~2000ml,平均每例回收血量920ml,合计回收血量55200ml;其中有7例患者因出血过多,需输入异体血,平均每例输入异体血720ml,合计使用血库5040ml,仅1例输入异体血患者出现同种异体蛋白过敏的输血反应。
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常规变化,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手术前后血常规变化较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解决紧急情况下稀有血型短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可快速有效地提高携氧能力并补充血容量;可缓解临床用血和血站供血间供需紧张的矛盾;减少输血反应和病毒感染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输血方式。
标签: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急诊手术;输血反应;应用效果;安全性评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献血率分别是454%和101%[1]。
目前,我国用血供需矛盾突出,血荒经常出现;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人们思想观念陈旧、人口少和交通不方便等原因,血源特别少,加之我州少数民族Rh阴性血型(稀有血型)人员比例比内地汉族人员多[2],库存甘油冰冻红细胞紧急情况下未能及时发挥作用。
为此在边远地区开展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是指将患者在手术中流失的血液回收处理后回输给患者本人,该技术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用血紧张的矛盾,在紧急情况下能抢救急性失血患者,而且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与异体输血相比,成本更低、能减少疾病传播和输血反应的发生。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出现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该技术已经十分可靠、安全,但是肿瘤手术和污染手术等是否为自体输血的禁忌症,临床仍存在争议[3]。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上海长海医院输血科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血站主任上海市医学会输血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液监督中心主任上海长海医院输血科 钱宝华内容�自身输血的发展史�血液回收技术和特点�适应证和禁忌证�回收式自身输血的临床应用�回收式自身输血的并发症�回收式自身输血的争议与展望自身输血的优点�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而感染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等)的危险�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而可能导致的各类免疫反应�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而可能导致的非特异性反应�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而可能导致的差错、事故�避免因需要输注同种异体血液而作的相关检测等工作�提供血液的来源,缓解血液供应困难�减少了同种异体血液的需求量�为特殊群体(如稀有血型患者、有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提供了血液自身输血的种类�预存式:在某一个体计划或可能需要施行输血治疗前,有计划地采集其全血或/和血液成分并作相应保存,在其治疗时将预先贮存的血液及血液成分进行回输的种输血治疗方法�稀释式: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使用其维持正常,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回收式:于患者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将外伤出血或/和手术出血液经回收、抗凝、过滤、洗涤、浓缩等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本人一、自身输血的发展史�1818年Blundell曾给一产后大出血的妇女实施自身血液回输成功�1885年Miller在回收血液时使用了磷酸苏打,在抗凝方面取得了成功�1917年Lookwood应用机器成功地回收并输注流出的血液700ml一、自身输血的发展史�60年代,Klebanoff制作了将术野血液回收后直接注入到伤员静脉内的装置�70年代美国血液技术公司首先研制成功全自动自身血液回收系统(Cell Saver)� 90年代,北京京精公司开发研制了ZZ-2000自体血液回收机Haemonetics DIDECOautoLog FreseniusCOBE Sequestra1000二、血液回收技术�血液回收设备�血液回收技术血液回收机�Cell Saver、OrthoPAT、CardioPAT(Haemonetics公司生产)�BRAT 2(Cobe公司生产)�CATS(Fesenius公司生产)�AT-100、ELMA-500、Sequestra-1000、AUTOLOG(Medtronic公司生产)�Compact A(Dideco/Sorin公司生产)�ZZ-2000,P-3000(北京京精公司生产)�BW-8100A (北京万东公司生产)血液回收技术�按回收方法分类手工法自动法�按回收时间分类外伤时回收术中回收术后回收(床旁)�按血液处理分类洗涤式非洗涤式非洗涤式血液回收方法�非洗涤式血液回收仪也称滤过式自体血液回收系统�用负压吸引装置直接从创面将血液抽吸入消毒的无菌瓶内,每100mL回收血液加1g ACD抗凝,用多层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过滤,过滤后收集的血液,通过标准的输血器回输给患者�新一代sorenson公司的自身输血装置是通过一个170um的过滤器和特殊的吸引头组成,吸引头与手术室的标准吸引装备连接,抽吸血液并过滤到一次性的塑料袋中与ACD抗凝剂按7:1混合。
自体血回收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09T07:04:19.556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9期作者:张秦虎王雅婷田佳君[导读] 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回输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张秦虎王雅婷田佳君陕西省人民医院 710068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回输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50例心脏手术病人应用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收集手术野的出血,经过离心、过滤、分离、清洗后回输给患者。
结果病人术中、术后均为异体血,术后恢复顺利,均未发生血源性感染,病人血常规及凝血项目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结论自体血液回收应用于心脏手术中能显著减少异体血液输入,节约临床用血,避免血源浪费。
关键词:心脏手术;自体血回收;血液回收机血液回收机在术中回输大出血病人自体血液,是一种有效的节血技术,可以减少异体的使用。
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并能预防血源性传染病。
本文统计了我科在2020年9月-2021年5月术中实施血液回收的50例患者手术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50例心脏手术病人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45-65岁,体重55-75kg,首次接受心脏手术,无肝、肺、肾、脑等器质性病变疾病,1.2方法所有患者均选择静吸复合性全身麻醉。
术中监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红细胞体积、血气分析等。
自体血液回收机,耗材主要有血袋、离心泵、管道、废弃袋和储血灌。
用生理盐水500毫升生理盐水加1支12500u肝素钠作为抗凝液。
连接手术室负压装置(压力≤200mmHg);手术开始吸血前,先用50-100ml肝素快速预充管路,其后维持滴速在10-20滴/min,使肝素水在吸收血回路前端与血液充分混合抗凝。
手术台人员拿吸引器将心包腔血液吸至储血灌中,当储血量达到300ml后启动进血程序,血沉被检测到后终止进血,此时清洗程序启动,血液回收机进行离心分离、清洗、净化等程序,此程序即可全自动也可分步骤手动。
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被引入到临床实践中,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被应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重点围绕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原理及优势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是一种将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丢失的血液收集、处理、再输注回患者体内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一种含有醋酸的林格液体和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混合,并通过特定的器械对血液进行离心、分离、过滤,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然后再将处理后的血液重新输注回患者体内。
相比于传统的输血方式,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有以下几个优势:1.减少输血反应:通过处理,去除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减少了患者出现输血反应的可能性。
2.减少感染可能性:在回输之前,通过过滤处理,能够有效去除血液中的微生物,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3.节约血源:通过回收处理,可以充分利用患者自身的血液,减少了对外界血源的需求,有利于节约血液资源。
4.提高患者血液功能:在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凝血系统,改善血液的流变学特性,提高患者的自身血液功能。
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是一种对患者生命直接威胁的手术,患者往往需要大量的输血支持,而传统的输血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应用在该类患者的手术中显得尤为重要。
1. 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2. 减少感染的风险3. 节约血源,提高血液功能急诊手术中患者的血液需求量大,而血液资源又十分宝贵,采用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患者自身的血液资源,节约外界的血源。
处理后的血液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凝血系统,改善了血液的流变学特性,提高了患者的自身血液功能,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一、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原理及优势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是一种通过回收患者失血后留在手术场或体腔内的血液,经过处理后再输回患者体内的技术。
其原理在于将回收的血液经过离心、过滤、洗涤等步骤,去除其中的异物、红细胞碎片、凝血物质和细菌等有害成分,保留其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益成分,再经过添加适量抗凝剂后输回患者体内,以达到补充失血、纠正贫血和维持体液平衡的目的。
相对于传统的输血方式,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具有诸多优势。
它可以回收并再利用患者自身的血液,避免了外源性供血带来的传染病感染和免疫排斥反应的风险。
它可以减少输血需求,减少供血资源的浪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它可以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输血反应、感染、免疫抑制等,有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和预后。
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还可以减少供血资源的浪费,有助于优化血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它可以降低医疗机构的输血成本,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虽然具有诸多优势和临床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它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技术支持,医疗机构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能力才能进行应用,限制了其在一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和机构中的推广和应用。
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成本较高,尤其是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对医疗机构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较大,限制了其在一些医疗机构和患者中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局限性将逐渐得到克服。
未来,随着医疗资源的进一步配置和利用,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将有望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醋酸林格氏液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将不断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为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提供更为安全、有效和便捷的血液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