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冷器

表冷器

表冷器
表冷器

表面冷却器吊装措施

1、概况

表面冷却器E-5109是CO2压缩机厂房内的卧式设备,外形尺寸为7626mm*3479mm*2642mm,重量46.39t,因其安装位置在框架底层中间位置,基础高度较高(2.964米),空间狭小,吊装难度较大,吊装准备措施较多,特编制此施工措施方便施工。

2、编制依据

2、1、设计院提供的设备一览表、设备布置图;

2、2、《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

2、3、《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SH/T3536-2002

3、吊装方法及准备措施

3、1、表面冷凝器的吊装方法如下:

CO2压缩厂房的表面冷凝器位号为E-5109,安装在压缩机基础正下方的设备基础上,安装标高为+2.964m。因其基础在压缩机基础的正下方,可操作空间很小,不能使用吊车直接吊装就位,据此情况,考虑以下吊装方法:

由于冷凝器冷凝液出口底标高与底座平首先将冷凝液出口法兰卸掉,制作一个高度与设备基础相同的钢托架,使用260吨履带吊(鉴于现场吊车100吨汽车吊使用较少且费用较高所以选用260吨履带吊)将E-5109表面冷凝器吊至钢托架上并用螺栓把设备与托架固定牢固,然后在钢托架的下方安放滚杠,将设备与钢托架一并移动到设备的南侧的基础边后,把设备用4支32t的千斤顶顶起,再在设备底座与钢托架中间放置Ф30mm的滚杠,使用倒链移动设备至安装位置就位。钢架尺寸:5000mmL×2600mmW×3094mmH.设备拖运至安装位置时,使用四个32吨千斤顶将凝汽器顶起,拆除滚杠及临时钢架后,将表面冷凝器缓慢放下,使设备底座在基础上就位。

3、2、吊装前准备:

a、设备移动通过的道路要用毛石垫平夯实,并铺设钢板;

b、表面冷凝器吊装临时,钢架制作如附图所示;因场地所限,临时钢架在吊装时实际摆放位置实地制作,临时钢架顶平面略高于凝汽器基础上平面约100mm;

c、钢托架制作完成后,按照设备螺栓孔的中心距在钢托架上平面的H型钢上钻出螺栓孔,并配备M30*80的螺栓8套;

d、滚杠选用φ30圆钢制作。

e、准备2个10t倒链挂在前面柱子的吊点上,以便牵引表面冷凝器与钢托架向前移动。

4、设备吊装计算:

260吨履带吊性能参数选择:选用臂杆长L=33.5m,回转半径R=14m。额定载荷71.7吨.

1)表面冷却器E-5109参数

2)吊装数据

表面冷凝器卸车后直接吊到已做好的钢托架上面,采用260吨履带吊,吊车在臂杆长L=33.5m,回转半径R=14m的情况下,额定载荷71.7吨.

荷载计算:47*1.1/71.7*100%=72%

用260吨履带吊卸车并把设备吊到钢托架上后,吊车退场,用倒链牵引设备和钢托架到凝汽器南面的基础旁,并紧贴北侧基础。

3)设备移动牵引力计算

使用Ф30mm的圆钢作为滚杠设备和钢梁一起向前移动时的牵引力计算:

钢对钢的滚动摩擦系数f=0.04

设备和钢梁一起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F=2Q*f = 2*57.41t*0.04 = 4.6t

设备和托架一起移动到设备基础南侧的支敦处时,只移动设备时的牵引力计算:钢对钢的滚动摩擦系数f=0.04

设备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F=2Q*f = 2*46.39t*0.04 = 3.72t

经过上述计算,在设备E-5109南面设置2个10t的手拉葫芦,满足施工要求。4) 钢托架的强度校核

钢托架使用H250×250×9×14型钢和H250×250×9×14型钢制作,详见附图。钢梁抗弯校核

当设备的一端移动至钢梁中间部位时,钢梁有最大弯矩。此时,每根钢梁受力:

T=46.39t/4=11.6t

H250×250×9×14型钢的截面系数W

Z

=0.000867m3 材料Q235的抗拉强度为σ=420Mpa,

取安全系数为3,

允许弯曲应力 [σ]=140Mpa

梁中间有最大弯矩M

max

=T*L=11.6*1300*9.8=147784N.m

梁受最大弯曲应力σ=M

max / W

Z

= 147784NM/0.000867 m3=107.87Mpa < [σ]

钢托架稳定性校核:

单根钢立柱受最大压力为T=46.39/6=7.74t H250×250×9×14型钢的惯性矩I

x

=3647.18cm4立柱的允许载荷:

P=P

cr /n*L2=η×E×I

Z

/ n*L2

=93.62t > T=7.74t

式中:η:立柱稳定系数η=2.467

E:材料弹性模量E=200Gpa

L:立柱高度L=3.094m

N:只于材料有关,对于钢材1.5≤n≤3,取n=2。

5、设备吊装

a、选用260吨履带吊将表面冷凝器分别吊到压缩厂房D轴线4~5轴外面已做好的并垫置有滚杠的钢托架上,托架下放置φ30圆钢滚杠,且设备与托架用螺栓拧紧固定,设备放到钢托架上后,吊车脱钩退场。

b、在钢托架南端吊点处东西两侧各挂10吨倒链一个,利用倒链牵引凝汽器与钢托架一并前移;

c、当设备与钢托架一并移到设备南侧基础并紧贴基础时,钢托架下方滚杠取出,固定好钢托架,再用千斤顶把设备顶起,在设备的底座下面放置φ30的滚杠,用10t 倒链牵引设备前移,在前移过程中应注意两倒链,应保持同步均匀受力;

d、当设备到达基础正上方时,拆除倒链及牵引用钢丝绳;

e、利用32吨千斤顶将凝汽器顶起。拆除滚杠及临时钢架,并在支座下面放置垫铁;

f、使用千斤顶将凝汽器缓慢放下,使设备支腿在基础上就位,吊装完成。

1、图中材料1为H250×250×9×14,材料2为[16,材料3为δ=20,材料4为φ

168×10

2、所需材料:型钢H250×250×9×14110m

槽钢[16 45m

钢板δ=20 0.8m2

钢管φ168×10 26m

3、所有连接处均满焊,焊角高度为较薄焊件的厚度。

4、此图为移动设备到基础北侧边上的钢托架。

说明:

1、图中材料1为H250×250×9×14,材料2为δ=20,材料3为φ168×10,材料4为[16

2、所需材料:型钢H250×250×9×14 Q235A 22m

钢板δ=20 Q235A 0.32m2

钢管φ168×10 20# 12.5m

槽钢[16 Q235A 24m

3、所有连接处均满焊,焊角高度为较薄焊件的厚度。

4、此图为设备基础中间的钢托架

6、安全措施

6、1、安全保证体系

6、2、安全措施

1)项目队设专职安全员一名,负责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并对现场安全工作

负责。

2)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取证,必须正确穿戴工作服,安全鞋,安全帽,入厂证等;

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检查身体合格的并持有登高作业证的方可登高作业,如果处于2米(包括2米)以上的高空必须正确系挂安全带。任何情况下安全带的系挂都必须处于闭合状态。

4)吊装作业时,必须将吊装区域向外延伸5米的范围用警戒线围起来,吊装过程中,由专人指挥,口令统一,动作协调;吊装时应挂溜绳对设备进行方位控制。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严禁吊装作业。雨天停止安装作业。

5)实行专人专职专责,非自己工作范围的,不得介入其中;

6)电焊作业时,地线不得随意连接且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造成意外伤害或损坏;

7)设备迁移过程中,两个倒链要均匀用力,以免设备倾斜;

8)设备移动过程中,各工种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提醒,并有专人指挥,摆滚杠者不能戴手套,以免滚杠压伤手指。

9) 挂倒链的吊点一定要牢固,倒链无卡涩现象,钢丝绳或吊装带等机索具无破损现象;在用四个千斤顶操作时,要保持同步升降;

10)钳工在安装设备时,一定要正确核对管口方位及滑动端和固定端,注意设备的安装标高和设备的中心线,因设备与汽轮机之间有膨胀连接箱,设备开始的安装标高要低与设计标高,以便调整,设备的中心线一定要与汽轮机的中心线一致。

7、劳动力计划表

8、主要施工机具及周转材料

9、文明施工措施

9、1、文明施工管理

9、1、1、按施工程序,合理组织施工,做到施工有条理、有节奏、有秩序;

9、1、2、按规定、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

9、1、3、施工现场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布置施工生产设

施和生活设施,敷设管线、电线、动力线;材料、机具、设备堆放整齐;

9、1、4、施工场地必须平整,道路必须通畅,排水必须良好,防火设施必须齐全

有效;

9、1、5、保持现场整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9、1、6、文明施工措施

9、1、7、开工前应建好施工用水、电、道路、排水等设施,要清除现场障碍,平整

场地;施工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应按总图指定地点搭设,材料、机具、设

备等按指定地点堆放;

9、1、8、对运输用各种车辆,确定运输路线,由调度部门统一指挥;

9、1、9、钢脚手、卡具等施工工具,集中堆放维修,及时清理回收;

9、1、10、对剩余的边、角余料建筑垃圾等及时处理,经常保持现场整洁;

9、1、11、施工完后不再使用的生产、生活设施及时拆除,现场不需用的材料、机

具、设备及时清运出现场。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一)前表冷器 a.已知: 风量:14000CMH 空气质量流量q mg=(14000×/3600≈s 空气体积流量q vg=14000/3600≈s 空气进、出口温度: 干球:35/17℃湿球:℃ 空气进、出口焓值:㎏ 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 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 计算: 接触系数ε2: ε2= 1-(t g2-t s2)/(t g1-t s1) =1-/≈ 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 当Vy=~s时:GLⅡ六排的ε2=~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于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 选型分析: ⊙冷负荷Q= q mg ×(h1-h2) ×-≈(235760Kcal/h) ⊙由六排管的水阻△Pw=ω≤70Kpa 得:管内水流速ω≤s [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理论上可以使△Pw=ω≤70Kpa,有ω≤s,但常识告诉我们:不能如此取值,可以判定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的ω≤s为合理。] 安全起见,设令: ω=s ⊙要求Vy=~s,可初估迎面尺寸(计算表明风速和流速的增加,将带来K值的增加,但K值的增加,却导致迎面的减小,间接使整个换热面积A的减小,我对Vy=s进行的计算表明,K值的增加,A值减小,K×A之积增加并不明显。从这点来看牺牲K值换A值较为有利于整体换热效果,特别的要保6~8排的K值,换来的是将在以后用4~6排的增加面积来弥补,是很得不偿失的,况且那时K值还得再按倍计算。但按Vy=s计算表明:A值增加,K×A之积也反而减小,K=,考虑其它因数K=,β≈,γ≈;ε1≈,提出t w1=℃的不合理要求。由多次的计算看

空气焓差法计算制冷量

组合式空调箱空气焓差法计算制冷能力 主题:空调箱制冷效能验证 主旨:于现场快速计算空调箱于当前工况下制冷(热)能力 关键字:表冷器、进风干球温度、进风湿球温度、出风干球温度、 出风湿球温度、空气焓值、空气绝对湿度、制冷能力 测试方法: 根据焓差法测量制冷能力原理,用焓差法测定时,就是在被测空调器的进、出口气流中设置干、湿球温度计,并在空调器出风口装设风量测量装置。待工况稳定后,即可对空调器的进、出口空气参数及通过空调器的风量进行测定。国家标准GB/T7725-1996给出的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 12()(1) L I I Q X υ?-=?+ (1) 式中:Q ——空调器制冷量,kW ; I 1——空调器室内侧回风空气焓值,kJ/kg (干空气); I 2——空调器室内侧送风空气焓值,kJ/kg (干空气); L ——空调器室内侧测点的风量,m 3/s ; υ——测点处湿空气比容,m 3/kg ; X ——测点处空气绝对湿度,kg/kg (干空气)。 江苏嘉禄嘉鋒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附件一

上述5个参数均不是直接测量量,它们需要通过直接测量量:表冷器进风干球温度、表冷器进风相对湿度、表冷器出风干球温度、表冷器出风相对湿度、冷凝器进风干球温度以及大气压力计算得出(或者查空气参数表)。 ①水蒸气的饱和压力Ps (Pa ) 由经验公式可得温度t (℃)对应的水蒸气饱和压力Ps 为: 3816.44133.332exp 18.3036227.02S P t ??=?-??+? ? (2) 由式(2)可求出表冷器器进风温度TE1、表冷器出风温度TE2分别对应的水蒸气饱和压力P S 1、P S 2,单位为Pa 。 ②水蒸气的分压力P V (Pa ) 若已知相对湿度?,则水蒸气的分压力P V 为: V S P P ?=? (3) 由式(3)可求出表冷器进风相对湿度FE1、表冷器出风相对湿度FE2分别对应的水蒸气分压力P V 1、P V 2,单位为Pa 。 ③含湿量X (kg/kg (干空气)) 未饱和空气和饱和空气的含湿量均可由下式计算: 0.622V V P X P P =- (4) 由式(4)可求出表冷器进风含湿量X1、表冷器出风含湿量X2,单位为kg/kg (干空气)。 ④比焓I (kJ/kg (干空气)) 湿空气的比焓是相对于单位质量干空气而言的,是1kg 干空气的

表冷器面积的计算

稀贵系统表冷器面积的计算、 一、贵铅炉 1)烟气条件 烟气量 7422m3/h.台 烟气温度—600℃烟气烟尘—15g/m3 烟气成份(%): SO 2CO 2 N 2 O 2 H 2 O 0.033 4.153 76.604 14.810 4.400 2)主要设计参数 (1)收尘效率 99.55% (2)阻力 3500Pa (3)漏风率 20% 3)冷却烟道烟气从600℃降到150℃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14×107KJ/h,考虑生产波动,选用600m2的冷却烟道4台,每台贵铅炉配置2台。 计算公式:F=Q/3.6×k×△t 其中,F为传热面积(m2);Q为烟气传给冷却介质的热量(kJ/h) k:传热系数(w/(m3.℃); △t烟气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差,通过计算取值为325℃ 因Q有两个数据,一个是1.14×107KJ/h;第二个是根据相关的资料提供的公式进行计算所得,所以,F有两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 把以上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F=1.14×107/(3.6×8.1×325)=1203(m2) 第二个答案: 先计算Q值,Q=V[c1-(1+k1) c2t2]+v k1 c k t k 其中:V=7422m3/h ;c1为烟气在高温(600℃)时的比热容,通过计算为1.38 ;t1为600℃;k1为漏风率20%;c2为烟气在低温(150℃)时的比热容,通过计算为1.338 ;t2为600℃;c k为外界温度(本地取30℃)时的比热容,取值为1.325 kJ/( m3.℃);t k为30℃。 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Q=7422[1.38×600-(1+0.2) ×1.338×150]+7422×0.2×1.325×30=4.42×106 kJ/h F=4.42×106/(3.6×8.1×325)=466(m2) 二、分银炉 1)烟气条件 烟气量 4000m3/h.台 烟气温度—600℃烟气烟尘—3g/m3 烟气成份(%): SO 2CO 2 N 2 O 2 H 2 O 0.087 4.100 76.603 14.810 4.400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

文件修订记录表

1.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铝翅片或铜翅片,用铜管胀管制造表冷器。 2.相关标准: 下列标准可视为本标准的统一组成部分。 2.1M-001钎焊工艺标准。 2.2M-003冷媒系统产品制造工艺标准。 2.3M-015铜管加工工艺标准。 2.4约克国际工艺标准《M-656 COIL FABRICATION》。 2.5OMS(操作方法指导书)是本标准的补充,它将详细规定达到本标准要求的操作方法。 3.基本要求: 3.1表冷器制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3.1.1在搬运或贮存过程中防止翅片和薄壁铜管被破坏。 3.1.2密封冷媒系统操作要求铜管内部表面保持清洁。 3.1.3为保证凝结水流畅,翅片外表面应保持清洁。 3.2铜管胀管前端头无毛刺。 3.3管内部清洁。 3.3.1表冷器内部清洁应符合M-003的要求。 3.4翅片与铜管的过盈配合。 3.4.1 表冷器中铜管胀管压紧翅片的最小/最大过盈配合。(见表1,括号内为公制尺寸。) 3.4.2 完工的表冷器外观良好。对室外机冷凝器而言,梳整翅片的面积最大不超过面积5%;对蒸发 器而言,最大不超对总面积1%。如果有5‰的翅片破裂到铜管,使翅片与铜管之间的接触断裂,则报废而不允许返工。 3.5 完工的表冷器外观应清洁,应使用挥发性冲片油。 3.6 管端切割平整以便于插入杯口,断面圆整,无毛刺、平斑、凹坑和皱褶。 4.尺寸 4.1所有零件应符合相应图纸的要求,在制作过程中应按图纸检查有关尺寸。 4.2除非另有规定,表冷器有以下关键尺寸:

注:在测量A、C、D时端板应压紧靠在翅片上;加热盘管、蒸汽盘管的A尺寸不受上述限制。

换热器(表冷器)如何设计

概述 本规范描述了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计参数、性能要求、设计工况及各元件设计和选型方法。组合式空调机组基本型号有24个,功能段包括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各种加湿、风机段、消声段等二十余种功能段。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长、宽、高是按模数进行设计,标准规定:1M=158mm,基本命名方式为:MKZXXXX,前两为数字表高度上的模数,后两位表示宽度上的模数,尺寸的计算方法为:L=XX*158+50(70)(面板厚度为30mm时取50,面板厚度为50mm时取70)。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具体命名方法可参阅组合式空调机组产品分类与型号命名()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设计工况: 空气的进行处理,满足客户对空气洁净度和舒适度、环境噪声的需求。 第一章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 换热器用来实现空气与热源载体——水进行能量交换的设备,是空调末端产品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构件有进出水管、集水管、铜管、翅片、U型管、端板等,下面主要介绍表冷器大小、翅片形式、铜管大小等的选择,其结构上的知识不做介绍。 我们公司换热器的命名方法: 换热器的中文名称加三个主参数,即:换热器 M*N*L,M表示换热器厚度方向铜管排数,N表示换热器高度方向的铜管数,L表示换热器有效长度(即换热铜管长度),如:换热器 4*20* 1500,表示4排换热器,高度方向有20根管,换热器铜管的有效长度为1500。换热器的其他构件相关尺寸都是以这三个基本参数为依据换算而来。 换热器M×N×L(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 MK.HRQ3Z 换热器8×24×2015(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 表示换热管规格为φ16、总水管通径为DN65(3型管)、8排(M=8)换热管、每排管数 为24(N=24)、换热器迎风面长度或换热管有效长度为2015mm(L=2015)的左式换热器。 具体名称命名方式可参阅换热器命名。 换热器的设计: 一、基本参数的设计: M 一般尽量按客户要求选择,在客户没有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N、L的值,加上我们的经验公式(见后)进行计算。 N、L 根据我们规划的段位尺寸,保证换热器在表冷段中便于安装,且有最大的换热面积和迎风面积,具体的段位尺寸见组合空调标准段位图。 二、翅片和铜管的选择 目前我们公司有波纹片、开窗片、平片三种翅片形式。波纹片主要是与φ16铜管配套,开窗片、平片与φ铜管配套。风机盘管主要采用φ铜管套平片,空调箱按风量区别,5000m3/h以上的采用φ16铜管套波纹片,5000m3/h以下的采用φ铜管套开窗片。

表冷器性能计算书

风量25000m3/h,要求的制冷量127KW,表冷器前的参数为t干=27℃,t湿=19.5℃,焓值=56KJ/Kg,表冷器后的参数t干=15.3℃,t湿=14.6℃,焓值=40.8KJ/Kg 确定表冷器为4P,表冷器净长1750,表冷器高40孔。 表冷器的迎风面积=表冷器净长*表冷器高*38/1000000=1750*40*38/1000000=2.66m2表冷器迎面风速=风量/3600/迎风面积=25000/3600/2.66=2.61m/s 表冷器换热面积=表冷器排数*排间距*表冷器孔数*孔间距*表冷器净长/片间距*2/1000000-3.14*8*8*表冷器排数*孔数=4*32.91*40*38*1750/3.0*2/1000000-3.14*8*8*4*40=234m2 水量=冷量/5/1.163=127/5/1.163=21.9m3/h 铜管内的水流速=水量/3600/(排数/管程数*单管内的流通面积*表冷器也数)=21.9/3600/(4/8*0.0002*40)=1.53m/s 析湿系数=(表冷器入口焓值-表冷器出口焓值)/干空气定压比热/(表冷器入口干球湿度-表冷器出口干球温度)=(56-40.8)/1.01/(27-15.3)=1.28 传热温差=((入口干球温度-12)-(出口干球温度-7))/LN((入口干球温度-12)-(出口干球温度-7))=((27-12)-(15.13-7))/LN((27-12)-(15.13-7))=11.3 传热系数=1.038*(1/(1/(28.943*迎面风速0.619*析湿系数0.816)+1/(174.513*铜管内的水流速0.8))=0.943*(1/(1/(28.943*1.730.619*2.510.816)+1/(174.513*1.15770.8))=47.9W/(m2. ℃) 传热量=传热温差*传热面积*传热系数/1000=11.3*234*47.9/1000=127KW 传热量满足制冷量的要求,即所选表冷器的排数与尺寸合理。

表冷器

表面冷却器吊装措施 1、概况 表面冷却器E-5109是CO2压缩机厂房内的卧式设备,外形尺寸为7626mm*3479mm*2642mm,重量46.39t,因其安装位置在框架底层中间位置,基础高度较高(2.964米),空间狭小,吊装难度较大,吊装准备措施较多,特编制此施工措施方便施工。 2、编制依据 2、1、设计院提供的设备一览表、设备布置图; 2、2、《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 2、3、《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SH/T3536-2002 3、吊装方法及准备措施 3、1、表面冷凝器的吊装方法如下: CO2压缩厂房的表面冷凝器位号为E-5109,安装在压缩机基础正下方的设备基础上,安装标高为+2.964m。因其基础在压缩机基础的正下方,可操作空间很小,不能使用吊车直接吊装就位,据此情况,考虑以下吊装方法: 由于冷凝器冷凝液出口底标高与底座平首先将冷凝液出口法兰卸掉,制作一个高度与设备基础相同的钢托架,使用260吨履带吊(鉴于现场吊车100吨汽车吊使用较少且费用较高所以选用260吨履带吊)将E-5109表面冷凝器吊至钢托架上并用螺栓把设备与托架固定牢固,然后在钢托架的下方安放滚杠,将设备与钢托架一并移动到设备的南侧的基础边后,把设备用4支32t的千斤顶顶起,再在设备底座与钢托架中间放置Ф30mm的滚杠,使用倒链移动设备至安装位置就位。钢架尺寸:5000mmL×2600mmW×3094mmH.设备拖运至安装位置时,使用四个32吨千斤顶将凝汽器顶起,拆除滚杠及临时钢架后,将表面冷凝器缓慢放下,使设备底座在基础上就位。 3、2、吊装前准备: a、设备移动通过的道路要用毛石垫平夯实,并铺设钢板; b、表面冷凝器吊装临时,钢架制作如附图所示;因场地所限,临时钢架在吊装时实际摆放位置实地制作,临时钢架顶平面略高于凝汽器基础上平面约100mm; c、钢托架制作完成后,按照设备螺栓孔的中心距在钢托架上平面的H型钢上钻出螺栓孔,并配备M30*80的螺栓8套;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表冷器计算书 (一)前表冷器 a.已知: ①风量:14000CMH 空气质量流量 q mg =(14000×/3600≈s 空气体积流量 q vg =14000/3600≈s ②空气进、出口温度: 干球:35/17℃湿球:℃ ③空气进、出口焓值:㎏ 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 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 b.计算: ①接触系数ε2: ε 2= 1-(t g2 -t s2 )/(t g1 -t s1 ) =1-/≈ 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 当Vy=~s时:GLⅡ六排的ε 2 =~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

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于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③选型分析: ⊙冷负荷 Q= q mg ×(h 1 -h 2 ) ×-≈(235760Kcal/h) ⊙由六排管的水阻△Pw=ω≤70Kpa 得:管内水流速ω≤s [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理论上可以使△Pw=ω≤70Kpa,有ω≤s,但常识告诉我们:不能如此取值,可以判定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的ω≤s为合理。] 安全起见,设令: ω=s ⊙要求Vy=~s,可初估迎面尺寸(计算表明风速和流速的增加,将带来K值的增加,但K值的增加,却导致迎面的减小,间接使整个换热面积A的减小,我对Vy=s进行的计算表明,K值的增加,A值减小,K×A之积增加并不明显。从这点来看牺牲K值换A值较为有利于整体换热效果,特别的要保6~8排的K值,换来的是将在以后用4~6排的增加面积来弥补,是很得不偿失的,况且那时K值还得再按

集中空调系统的冷量计量

集中空调系统的冷量计量 技术交流 集中空调系统的冷量计量 董涛,龙惟定?,谢瑞东z (1.同济大学楼字设备工程与管理系,上海200092;2.杭州家和智能控制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 ●…-------●-----------------------------●●--------------------- --●---------● :摘要:分析了我国冷量计量的现状,并且对国内目前采用的冷计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认为集中空调系统的冷计量对建筑节能有着重大意义,应引起建筑环境,物业管理和建筑节能研 :究工作者的关注,并共同促进冷计量在国内的发展. 关键词:冷量计量;建筑节能;物业管理;中央空调 ● ●------------------●-----------------------------------------------------●--● ● 中图分类号:TU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O6—8449(2005)01—0055—03 1引言 据统计,我国1995年寒冷地区采暖能耗已经占到 全国总能耗的10.7%,占采暖地区全社会能耗的 21.4%,甚至在某些寒冷地区城镇建筑能耗高达当地

社会总能耗的一半以上【2j.在这种背景下,供热分户计量技术近几年得以推广和应用.根据国外的经验,应用 供热分户计量后的建筑物冬季可节能20%~30%【3j.并且在某些地区也已经强制规定新建建筑或新增采暖系统的工程必须有热分户计量措施. 对于南方使用集中空调的地区而言,空调系统成 为主要的耗能对象.正如采暖系统热分户计量可促进 节能,集中空调系统冷量计量对于南方地区建筑节能 的意义不言而喻.此外,空调系统采用冷量计量的方法 以后,还有助于解决目前空调费用按面积分摊所引起 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出现的集中空调系统冷量 计量的若干方法,以促进集中空调冷计量的应用推广. 2我国冷量计量的现状和意义 2.1冷量计量的现状 对于采用集中空调的办公大楼,基本上都没有采 取冷量计量的措施.他们大都认为没有计量的必要,能 源使用费用都是由单位统一支付.而对于商业楼宇,尤 其是出租(售)写字楼而言,出现的情况是仅有极少数 的大楼采取了冷量计量,绝大部分则没有冷量计量的 措施.笔者曾走访调查了上海的十余幢写字楼建筑,它 们的集中空调系统几乎都没有采取冷量计量的手段, 只有一幢写字楼的其中一部分楼层装了冷量计量的装置.对比而言,住宅建筑情况则要好得多.在采用集中 空调的住宅建筑中,几乎都采用了冷量计量措施.这是 因为住宅有更容易实现"一户一冷表"的系统形式,热 量表方式的计量方法在住宅中应用也是最为普遍的. 2.2冷量计量的意义 2-2.1计量是节能的基础 计量手段的出现有助于使建筑节能从定性转为定

表冷器校核计算

4.2.3表冷器校核计算 表冷器选型计算分为两种:一种是设计计算,另一种是校核计算。对于新风机组的表冷器的大小,那这个计算过程属于后者。首先确定表冷器迎风面积,风量/风速 =表冷器迎风面积。又表冷器是安装在新风空调机组的内部,表冷段的宽高尺寸基本确定。根据迎风面积和表冷段空间去分配表冷器的宽高。确定出宽高并不是完整的计算过程。你还需要根据所需冷热量去校核该表冷器是不是合理,比如是不是可以达到要求的冷热量,水阻力是不是满足国标要求。如果不能满足那就需要扩大空调箱或者调整回路数来满足这些要求。 以体育馆一层一区系统夏季为例进行表冷器校核计算,已知该区被处理的空气量为4885m 3/h (1.71kg/s ),空气的初参数为1t =28℃,1h =67/kJ kg ,1s t =22.6℃,冷水量为1.33/kg s ,冷水初温为1w t =6℃。 (1) 求表冷器迎面风速y V 及水流速ω 由风量看出,可以选用JW10-4型表冷器,迎风面积F y =0.944m 2,每排散热面积F d =12.15m 2,通水断面积20.00407w f m =,所以 y 1.71 1.51/0.944 1.2 y G V m s F ρ===? 33 1.330.33/100.0040710w W m s f ω===?? (2) 求表冷器可提供的'E 根据查表,当y V =1.51m/s 时、N=4排时,'E =0.841 (3) 假定2t 确定空气终状态 先假定2t =18℃(一般可按21(4~6)w t t =+℃假设)。 根据()()2211'1s s t t t t E =---可得: 218(2822.6)(10.841)17.1s t =---=℃ 查焓湿图,当2s t =17.1℃时,248.2/h kJ kg =。 (4) 求析湿系数

冷量计量方法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冷量计量方法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冷量计量方法,并对冷量计量方法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为今后空调系统中合理选用冷量计量方法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冷量计量方法空调系统 Abstract: At 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common cooling energy metering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cooling energy metering method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that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reasonable choice of cooling energy metering method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Keywords:cooling energy metering metho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建筑行业内推行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要求最大限度的节能并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从暖通空调的角度考虑,建筑物暖通空调能耗的计量和统计是反映建筑物实际能耗和判别是否节能的客观手段,也是检验节能设计是否合理的标准。随着技术进步及热量计量工程的不断推广,可间接促进节能的各种适用于不同集中供暖系统的热量计量方法已不断出现;而相对于热量计量而言,为不同的空调系统探寻更为高效、经济、合理、适用的冷量计量方法的工作也忒待解决。 常用的冷量计量方法 基于谐波反应法的冷量计量方法 基于谐波反应法的冷量计量方法是从谐波反应法计算建筑空调房间冷负荷的基本原理出发,对空调房间各个用冷时刻的冷负荷进行理论计算,再根据空调房间实际的用冷时间计算其实际用冷量的一种空调冷量计量方法。具体的计量方法是在空调末端设备上设置一个恒温阀,或在需冷量计量房间的合适位置设置一个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由用户根据自己的舒适感设定室内温度,然后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扰动变化余弦波函数以及不同建筑外围护结构情况计算房间的实际用冷量。 计时冷量计量方法 计时冷量计量方法是将计费采样器与空调末端设备的电动二通阀两端连接,由计费采样器采得电动二通阀两侧的电压信号,最终获取各用户的电动二通阀的开通时间,并将开通时间累加从获得用户使用空调冷水的时间;与此同时,采样器还采得用户空调末端设备不同风量下的档位信号,并把该风量档位的额定制冷量作为用户的实际用冷量,最终可根据累加时间和用户的实际用冷量,确定某时间段内用户的实际用冷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