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玉米淀粉期货价格走势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24
玉米和淀粉价差趋势
玉米和淀粉价差的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
季节性因素、政策调控、国际市场变化等。
首先,玉米是淀粉的主
要原料之一,因此玉米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淀粉价格。
其次,供
需关系是影响玉米和淀粉价差的重要因素,如果玉米供应充足而淀
粉需求较高,价差可能会收窄;反之,如果玉米供应不足而淀粉需
求较低,价差可能会扩大。
季节性因素也会对玉米和淀粉价差产生
影响,例如玉米的收成季节和淀粉需求旺季都可能导致价差的波动。
此外,政策调控和国际市场变化也会对玉米和淀粉价差产生影响,
比如关税政策、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价差的走势。
从历史数据来看,玉米和淀粉价差的趋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波动。
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因素的
综合影响,价差可能会呈现持续走高或持续走低的趋势;而在另一
段时期内,可能会呈现震荡上扬或震荡下跌的走势。
因此,要准确
预测玉米和淀粉价差的趋势,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宏观经
济环境、市场供需状况、政策法规等因素,并且需要及时跟踪市场
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投资或经营策略。
总的来说,玉米和淀粉价差的趋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需要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
2024年玉米淀粉市场规模分析引言玉米淀粉是一种由玉米制成的淀粉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医药和其他工业领域。
本文将对玉米淀粉市场的规模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概述玉米淀粉市场是食品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对食品添加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玉米淀粉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数据,玉米淀粉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量玉米淀粉的年产量是衡量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数据统计,过去几年中,玉米淀粉的产量稳步增长。
这主要受益于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2.销售额销售额是衡量市场规模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增加,玉米淀粉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因此,市场的销售额也在不断增加。
3.出口市场玉米淀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淀粉生产国之一,在国外市场的需求也逐年增长。
中国的玉米淀粉出口量逐年增加,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市场趋势分析除了市场规模的分析,我们还需要关注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帮助企业把握市场机遇和应对挑战。
1.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玉米淀粉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符合健康食品的需求,有望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2.技术创新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进步,玉米淀粉的品质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新的技术创新有望推动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
3.绿色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市场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玉米淀粉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望在市场中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可。
结论玉米淀粉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其中包括产量、销售额和出口市场的扩大。
在未来,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受益于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
玉米淀粉调研报告玉米淀粉调研报告一、引言玉米淀粉是由玉米粒经过破碎、粉碎、浸泡和螺杆压榨等工艺制得的一种白色粉末,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和工业原料。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玉米淀粉的市场规模、产品应用、生产工艺和行业竞争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市场规模1. 国内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玉米淀粉市场自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2019年,我国玉米淀粉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元。
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主要得益于食品工业和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
玉米淀粉在食品加工和饮料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作为一种天然的可再生资源,玉米淀粉也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纺织品、造纸和建材等行业。
2. 国际市场规模全球范围内,玉米淀粉市场也呈现出不错的前景。
以美国、巴西和中国为主要玉米淀粉生产和出口国家,全球玉米淀粉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了XX亿美元。
随着全球食品加工和化工工业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玉米淀粉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三、产品应用1. 食品行业玉米淀粉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食品的增稠、增黏、增硬等作用。
它可以用作面条、饼干、糕点、方便面等食品的增稠剂,使食品更加口感丰富。
此外,玉米淀粉还可以用于制作糖果、冰淇淋、调味品、肉制品等。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口感的要求提高,玉米淀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化工行业玉米淀粉在化工行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糖化、发酵、纺织和造纸等领域。
玉米淀粉可以通过酶解和发酵等工艺转化为糖醇、氨基酸、乳酸等化工产品。
此外,玉米淀粉还可以用于纺织品的浆料和造纸的增强剂。
四、生产工艺1. 玉米的选料和破碎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首先需要对玉米进行选料和破碎。
选料主要是去除玉米中的杂质,保持玉米的纯度。
破碎是将玉米破碎成粒度适中的颗粒,为后续工艺做好准备。
2. 磨浆和螺杆压榨磨浆是将破碎后的玉米与水混合,形成糊状物。
糊状物经过加热、搅拌等过程,使玉米淀粉与水分离。
我国玉米淀粉产量与历史价格行情波动情况分析一、我国玉米淀粉产业概况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的使用遍及各行各业,特别是经过深加工形成的终端产物,能让玉米的附加值大大提升。
玉米中淀粉含量高,它是深入转变成变性淀粉、高糖糖浆、酒精、燃料等产物的原材料。
所以,在整个玉米加工行业中玉米淀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玉米淀粉是我国淀粉产量占比最大的一种淀粉,2019年全国淀粉产量为3213.4万吨,而玉米淀粉产量达到3097.4万吨,占淀粉总产量的96.4%,因此玉米淀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深加工产品。
总体而言玉米淀粉的消费随着下游需求的变化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淀粉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淀粉糖、医药、变性淀粉、啤酒、化工、食品、面粉、饲料、造纸等方面,其中淀粉糖占比36%,是玉米淀粉最主要的下游消费产品。
一般每年2月和3月是消费淡季,全年淀粉糖消费低点基本处于这个时间段;4月至6月是淀粉糖消费平淡期,基本处于平稳状态;6月至10月是淀粉糖消费旺季,消费量持续增长,并在10月份左右达到全年消费高峰,主要是由于夏季饮料、冷饮、酒水等消费在6月至10月期间处于旺季,而且10月份左右“双节”到来进一步刺激淀粉糖消费。
近年来随着新式茶饮行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糖的需求将会不断提高,将有力刺激淀粉糖行业的市场需求,从而拉动上游产业链的发展。
二、行业竞争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淀粉行业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产业取得了高速发展,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现在的玉米淀粉以及某些淀粉深加工产品都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至2018年,年产10万吨以上玉米淀粉的企业共计38家,产量合计达到2,759万吨,约占全国玉米淀粉总产量的98%;其中,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约为57%,年产百万吨以上的企业的产量占比达到51%。
其中,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是最大的玉米的淀粉生产企业,产能占比约为13.4%。
2019 年第一季度玉米市场分析与展望作者:魏萍娄本东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第5期一、第一季度玉米市场走势2019年第一季度,国内玉米价格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华北产区玉米市场也出现弱势下跌走势。
根据中华粮网监测,2019年3月31日当周,全国主要产区玉米收购均价为1826元/t,较2018年末下降76元/t,较2018年同期下跌约34元/t;大连港中等玉米平舱价约为1775元/t,较2018年末下降125元/t,较2018年同期下跌110元/t;广东港中等玉米成交价约为1865元/t,较2018年末下降105元/t,较2018年同期下跌135元/t。
河南省焦作市粮库磅秤收购报价约为1920元/t,较2018年末下降40元/t,较2018年同期下跌100元/t;河南省商丘市粮库产区磅秤收购报价为1890元/t,较2018年末下降10元/t,较2018年同期下跌10元/t;河南省濮阳市粮库产区磅秤收购报价为1860元/t,较2018年末下降80元/t,较2018年同期上涨60元/t。
二、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后期影响玉米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一是2019年第一季度国内玉米价格下跌较多,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已逼近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入库价格,包括加工企业及储备轮入企业入市积极性增加。
二是农户售粮进度加快,农户余量下降较快,已赶上2018年同期水平。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8751万t,同比增加231万t。
三是国内玉米总体产销缺口仍然存在。
虽然受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年度内国内玉米产销缺口较之前预期有所降低,但预计2018—2019年度仍有2600多万t的产销缺口,从而会对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持。
四是临储玉米余量虽然仍有一定规模,但政策性库存压力已经较小。
根据当前市场情况,临储玉米投放较2018年同期存在延期可能。
后期仍需要关注临储玉米投放时间、节奏及价格对市场的影响。
玉米淀粉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引言:玉米淀粉是由玉米经过破碎、粉碎、脱水、脱蛋白质等工艺制成的粉状物质。
作为一种重要的淀粉制品,玉米淀粉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纸张等产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玉米淀粉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前景。
一、现状分析: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追求,玉米淀粉作为一种纯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中的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在工业领域,玉米淀粉的应用也在逐渐扩大,特别是在石化、造纸、纺织等行业。
2. 技术创新带来生产效率提升:玉米淀粉生产技术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创新,高效、低成本的生产工艺逐渐成熟。
新兴的生物发酵方法、脱水技术的改进等都提高了产能和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3. 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玉米淀粉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主要企业竞争力较强,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局面。
同时,随着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增多,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二、未来发展前景: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玉米淀粉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尤其是在食品行业,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玉米淀粉作为一种天然、无添加的食品成为市场宠儿。
2. 绿色化生产的趋势:在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绿色化生产将成为玉米淀粉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引入新的生产工艺、改进废物处理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 产品结构优化:玉米淀粉产业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培养高附加值产品,如特殊功能性淀粉、玉米糖等,扩大产品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4. 国际市场开拓:玉米淀粉行业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
国内玉米淀粉生产技术在全球具有较大竞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出口比例,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结论:玉米淀粉作为一种重要的淀粉制品,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玉米淀粉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9年玉米市场分析及预测1 政策与市场博弈,供需双方拉锯,粮价震荡偏强2019 年国内玉米价格先跌后涨,上半年经历触底后快速反弹,下半年震荡盘整。
一季度市场上量加快,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季末跌至低位。
二季度临储拍卖底价上调200元,提振贸易商看涨心态。
另外,中美贸易再生变数,市场利多氛围发酵,助推玉米价格持续攀升,5 月份玉米价格普遍上涨50~100 元/吨。
三季度受临储拍卖底价支撑8月玉米均价1 922元/吨,创2016年3月以来新高。
四季度新玉米上市,供应压力增加,玉米价格弱势下调,但农户惜售,售粮进度偏慢、铁路运费上调叠加深加工企业利润回暖,企业开工率增加,支撑玉米价格跌幅受限。
2019年全国玉米均价1 872元/吨,同比上涨2.5%(图1)。
图1 2015-2019年全国玉米价格走势图(数据来源:博亚和讯整理)2019 年临储玉米起拍底价上调200 元。
2019 年临储拍卖自5月23日至10月17日共进行21次拍卖,累计投放量8 059.27 万t,成交量2 191.03 万t,成交率27.19%,较2018 年减少7 823 万t。
从成交结果来看,成交率高开低走,呈断崖式下跌。
5月份玉米拍卖火热开拍,首周成交率达到90.66%,6月之后成交陆续降温;9月份开始投放量每周减少50 万t,但成交并未改善,成交价格围绕拍卖底价窄幅波动,10月10日当周成交率降至2.25%,创历史新低。
2018年临储库存在7 900万t左右,2019年5-10 月拍卖成交2 191万t,预计目前临储库存在5 700万t左右。
其中黑龙江粮占总库存的54%,其次是吉林,辽宁及内蒙古剩余粮源相对较少,关注下年度玉米政策变化。
受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进口谷物同比下降。
2019年1-11 月我国累计玉米进口406 万t,同比增加30.6%。
2019 年1-11 月累计进口高粱79 万t,同比减少78.2%。
2019年1-11月累计进口大麦569万t,同比减少14.7%(图2)。
中国玉米淀粉产量及进出口情况分析一、产业链玉米淀粉又称玉蜀黍淀粉。
俗名六谷粉。
白色微带淡黄色的粉末。
将玉米用0.3%亚硫酸浸渍后,通过破碎、过筛、沉淀、干燥、磨细等工序而制成。
普通产品中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质等。
吸湿性强,最高能达30%以上。
玉米淀粉是玉米的初级加工产品,不但可以直接的使用,也可以广泛的用于其他的行业,玉米淀粉的下游产品多达3500多种,涉及到淀粉糖、医药、啤酒、制糖、化工等众多的产业。
当前,美国、日本等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对玉米淀粉的加工重视程度很高,已创造出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产量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玉米中淀粉含量高,它是深入转变成变性淀粉、高糖糖浆、酒精、燃料等产物的原材料。
所以在整个玉米加工行业中玉米淀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8年中国玉米淀粉产量为2.57亿吨,2019年玉米淀粉产量达2.61亿吨,较2018年增加0.04亿吨。
玉米淀粉产量占淀粉产量比重较大,2018年中国淀粉产量为3009.3万吨,玉米淀粉产量为2814.9万吨,占淀粉总产量的93.5%;2019年中国淀粉产量为3213.4万吨,玉米淀粉产量达3097.4万吨,占淀粉总产量的96.4%。
《2020-2026年中国玉米淀粉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数据显示:玉米淀粉价格走势较为稳定,2018年中国玉米淀粉价格为2453.94元/吨;2019年中国玉米淀粉价格为2498.11元/吨,较2018年稍有增长。
三、进出口贸易中国是玉米淀粉主要输出国,2018年中国玉米淀粉出口量为51.91万吨,进口量仅为0.25万吨;2019年中国玉米淀粉出口量达70.41万吨,较2018年增加18.5万吨,进口量仅为0.31万吨。
2014-2019年中国玉米淀粉出口金额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玉米淀粉出口金额为18820.6万美元,2019年中国玉米淀粉出口金额达24487.4万美元,较2018年增加5666.8万美元;2019年中国玉米淀粉进口金额仅为295万美元。
我国玉米淀粉市场行情回顾与未来前景展望一、我国玉米淀粉生产概况玉米淀粉是将玉米用0.3%亚硫酸浸渍后,通过破碎、过筛、沉淀、干燥、磨细等工序而制成。
普通产品中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质等,吸湿性强,最高能达30%以上。
玉米淀粉是我国淀粉工业当中产量最大的淀粉种类,也是玉米深加工行业最大的细分产业,玉米淀粉约占国内加工玉米消耗的58%。
而随着玉米收储政策的转变,国家对于玉米深加工的产业政策开始逐步放松。
叠加玉米价格的下降,极大的刺激玉米深加工产能的快速扩张,玉米深加工业进入了新一轮快速扩张期。
2020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达到3233万吨,同比增长4.4%。
2015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产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特别是收储政策改革及库存玉米大量出库使得原料价格走低,提高了玉米加工业的利润空间。
分产区来看,我国玉米淀粉主产区基本集中在几个玉米主产地,华北黄淮、东北和西北是玉米淀粉产能最集中的区域,这些区域也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原料供应充裕,成本低廉,具有加工玉米淀粉的原料优势。
其中山东是国内玉米淀粉产量第一大省,2020年山东省玉米淀粉产量达到1561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48%。
而从需求看,我国淀粉需求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
华北是玉米淀粉的主产区也是销区,存在重叠,一般山东的玉米淀粉主要依靠公路与铁路向华东华南运输,少量通过山东青岛港和河北秦皇岛港下水;东北销往华东和华南地区主要采用铁海联运方式,在辽宁锦州、营口等港口下水运往南方。
而西北西南地区主要以产区内部自销为主。
二、玉米淀粉市场竞争格局从市场格局来看我国玉米淀粉市场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2012-2020年我国玉米淀粉年产100万吨以上的企业数量从4家增加到10家,产量占比由36%增长至61%,而年产40万吨以上的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16家增长至24家。
而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针对玉米深加工行业,出台了大量的指导性政策,如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限制外资占比、鼓励糖醇发展、促进玉米消费、加强环保监管等,这些都有力推动了玉米淀粉行业的产能走向集中。
2019年淀粉及淀粉糖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3月目录1、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政策 (4)2、行业概况 (5)3、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7)4、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 (8)5、行业进入障碍 (9)(1)国家产业政策 (9)(2)行业准入门槛 (9)6、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0)7、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0)(1)饲料行业的需求影响 (12)(2)榨油行业影响因素 (13)8、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4)(1)有利因素 (14)①产业政策支持 (14)②技术进步,通过节能减排降低成本 (14)③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14)④科技进步,产业链增长带动产品应用范围扩大 (15)(2)不利因素 (15)①产业政策对行业规模的限制 (15)②环境治理压力大,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15)③产能过剩,低端产品竞争激烈 (16)9、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6)10、行业的经营模式 (17)11、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7)12、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7)1、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政策国家发改委负责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拟订行业规划、政策指导、项目审批等管理工作,对本行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调控。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并由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的生产、流通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相关部门对本地区的食品生产经营进行监督管理。
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及其相关分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负责淀粉糖行业的行业管理、技术和市场交流,推动全行业的发展。
2、行业概况玉米淀粉及淀粉糖制造业务,主要是采用湿法加工技术,将玉米加工成淀粉及其副产品,并可将淀粉进一步深加工成麦芽糖浆、结晶葡萄糖等淀粉糖产品。
玉米淀粉是众多产品的基础原料,应用范围广阔。
由于玉米淀粉可进一步加工成淀粉糖、糖醇、变性淀粉、发酵制品、高分子材料、酒精等产品,在食品、医药、化工、矿山开采、饲料及添加剂、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成为玉米的主要用途。
玉米淀粉期货季节性规律是什么淀粉期货价格影响因素
玉米淀粉的价格波动较大,2009年1月—2014年6月,全国玉米淀粉平均出厂价格在1606—3134元/吨,最大波动幅度达95%。
其中,2014年上半年全国玉米淀粉平均出厂价格在2608—3095元/吨,波动幅度约为18.7%,上半年平均出厂价格均值约为2800元/吨。
玉米淀粉价格变化受季节影响显著,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点。
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平均每5年为一个大周期,每2—3年为一个小周期。
玉米淀粉价格的影响因素
影响玉米淀粉价格波动的因素较多,大体上有三类,即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其他因素。
供给因素包括玉米供应和成本、淀粉企业开工和利润等,它主要影响成本,对玉米淀粉价格有支撑作用。
需求因素包括下游需求增长量、企业效益、替代品数量和价格等,它主要影响淀粉价格的水平和波动幅度。
其他因素包括物流成本、宏观环境、周期性因素等。
通常情况下,玉米淀粉价格与玉米价格类似,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受季节性和假日效应影响显著。
玉米淀粉价格在一年中有三个重要节点,即五一和端午节(五一双节)、中秋节和十一(国庆双节)、元旦和春节(过年双节)。
一般情况下,在这三个节点前,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之后,出现阶段性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