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专题训练

小学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专题训练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一、读故事,思考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思考:为什么顾客争相购买哑女的菜刀?

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进行细致描写,那么所写的人物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什么是动作描写呢?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和状态的写作方法。

二对比下面两段文字,感受动词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思考:哪种方式更形象可感?

三、了解动作描写的内容

①头颈动作如:鲁迅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的,他已知道。

②眼耳动作如:所有的战士都翘首西望,向天空中寻找那架从延安起飞的飞机,谛听着飞机的声音。

③嘴巴动作如:那同志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几个字。

④手肩动作如:她右手拉住我,左手扶着肩上挑着的担子。

⑤腰身动作如: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鞠了一个“半躬”。

⑥腿脚动作如:接着听他骂道……说着,举起腿来,又是一脚。

小结:头颈、动作,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动作等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这些描写可以把被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四、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1)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

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镜头,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例:有人在日记中写了他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巴西对德国的一场比赛,其中写了罗纳尔多的一个精彩动作。他写道:

“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如果把罗纳尔多这一精彩射门动作分解为五个小动作:

①接到传球;②用脚一颠;③绕过对方防守;④避开守门员;⑤踢球入网。

然后,再依次对五个小动作作具体描写:

“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①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②习惯地用小腿轻轻地一颠,球魔术般地③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④绕过对方3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⑤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a.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回家去。(概括描写)

b.放学了,他把书本练习簿什么的一古脑儿往书包里一塞,书包扣带只扣了一个,就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还哼起了小调。到了校门口,他左右一望,正是车流空隙,就一窜过了马路。他拐过一条小街,这才慢慢走着,前面就是他的家。(具体描写,细致分解) (2)要选择准确恰当的动词,把人物的典型性动作、特征性行为写生动。

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使用动词千万不能笼统,如“看”这个动作,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看”法:集中视力看叫“盯”,睁大眼睛看叫“瞪”,从小孔里偷偷看叫“窥”,斜着眼睛看叫“瞟”,很快地大略看一下叫“瞥”,望上看或向前看叫“瞻”,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单音节词;表示“看”的双音节词就更多了——饱览、察看、打量、端详、俯瞰、顾盼、窥探、了望、目击、凝视、旁观,瞥见、觑探、扫视、审视、眺望、围观、巡视、瞻仰……等等,要仔细辨别其含义的细微差别,一旦用到,要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而不宜泛泛地用一个“看”去表现这些有区别的动作。特别是连贯性动作要注意动作的前后联系和各自特征,写得有序而具体。

(3)动词前后加修饰语

动词前或后加上表示“方向”“程度”“轻重”“快慢”“数量”的词语。

如:方向+动词--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侧了侧身。

轻重+动词--老师轻轻地摸了摸学生的头;他的脚重重地踢在了墙上。

快慢+动词--厨师手里的菜刀飞快地舞动着;他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程度+动词--爸爸狠狠地打了小明一巴掌。

动词+数量--他向前跑了几步。

(4)运用修辞手法描写动作

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

(5)按动作的先后顺序使用动词

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跑步速度。只见他的双腿在栏架上方迅速地跨越,他的双臂奋力地摆动,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目光中陡然射出浓浓的“杀气”,像是要把栏架踏个粉碎。他舒展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五、考考你1选词填空。打、掏、背、走、擦、蹲、跑、踏

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因为下雨回不了家正哭着。小敏看见了连忙()过去,()出自己雪白的手帕,()干了那位小朋友的泪水。然后,他()开雨伞,()下身子,()起小朋友,()着泥水混杂的路面,向小朋友的家()去。

2扩写下面这段文字,使之成为一段精彩的动作描写片段。

女孩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送到嘴边,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六、牛刀小试

原句:“吃饭了,小表弟坐上凳子,夹起一块糖醋排骨吃了起来。”这句话说的是小表弟吃糖醋排骨的事情,可骨头多香啊,小表弟又是多么可爱呀,他到底是怎样吃的呢,岂是一个“吃”字就能说完的。

例:一股诱人的香味飘来,小表弟使劲地嗅了嗅,“好香哪!”他一边说着,一边放下手里的游戏机,一溜烟地跑到餐厅。原来桌上摆上了一盘糖醋排骨。他一屁股爬坐到椅子上,拿起桌上的筷子,沾了点汤汁,放在唇边抿了一下,“哇——好鲜哪!”迅即夹了一块糖醋排骨塞进嘴里,咬下精肉,剔出骨头,然后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

这段话将“吃”具体化了,用上一系列的动词,如“抿”“夹”“塞”“咬”“剔”“嚼”,进行了描摹,读者读了,仿佛看到了人物动作的一幕幕精彩的镜头。

一个动作应该用与之相匹配的动词来形容,否则动作描写便失去了逼真与传神。上段文字中一改“吃”的笼统,换成了“咬”“剔”“嚼”等词语,不仅具象,富有动感,而且写出了动作的丰富内涵,使动作有了力量,有了速度,有了滋味,也有了心情。只有通过“精选”,才能使动作传神,才能让人物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来。

作文题目:一节生动有趣的班会课

要求:1 对三个以上的人物进行细致传神的动作描写 2 字数400字以上

人物动作描写专题 7

第七周人物动作描写训练 动作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描写劳动过程,体育活动以及人们的各种日常动作。 人物离不开动作,动作时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只有描写 动作,人物才能生动,才能令人难忘,否则人物是呆板的,平面的,没有感染力的。离开了动作描写,记叙文中的写人和记事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从三年级进行人物动作素描片段的训练是及其重要的。 例如《课间十分钟》一课中描写小学生爬杆的动作: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用力抓住 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 这三句话里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准确地使用了纵跃抓爬笑张望等一连串词。人物的灵巧爬杆动作展现出来。 人物的动态,是通过恰当的动词体现的。初练笔的三年级学生往往把握不住这点,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把描写具体动作的动词来进行分析。如在《曼谷的小象》一棵中阿玲的动作描写: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察看了陷车的情形,沉思片刻,便胸有成竹地拍拍那头小象的鼻子,用脸贴贴它的扇形的大耳朵,指一指那陷车的位置。 以上这一大长句里具体描写了阿玲指挥小象从泥坑中拉车的动作,在这一句话里,使用 了绕、走、看、思、拍、贴、指七个恰当的动词,生动地展示了阿玲那胸有成竹助人为乐的形象。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每个动词所表现的具体动作,之所以恰当准确使用每一个动词,换成其他的动词,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从以上几个典型句式,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人物动作素描片段要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使用恰当的动词,较复杂的动作要使用一连串动词。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难度。 例如演示以下的动作,让孩子观察后,按一定顺序说出人物动作,使用恰当动词:老 师轻轻地推开门,转身把门关上,笑眯眯地走到讲台前,严肃地向大家环视一周,把书本放在讲台桌上。 这个动作要让学生观察后回忆一下老师的动作,先做的什么,又做了什么,最后做了什 么,这是动作顺序。她又是怎样做的,使用那些动作最合适。学生应该说出老师的这一动作,使用的动词时:推、转、关、走、环视、放。反映出老师的态度是和蔼可亲的。如果把动词换成:推、撞,环视、瞪,放、摔,那么这个老师的动作时不正常了,态度是令人生畏的样子。通过比较让学生懂得描写人物动作,使用恰当的动作,是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作风。下面是某一学生《学游泳》的动作描写。 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到南湖去学游泳。爸爸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去南湖。路上瞧

小学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专题训练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一、读故事,思考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思考:为什么顾客争相购买哑女的菜刀? 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进行细致描写,那么所写的人物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什么是动作描写呢?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和状态的写作方法。 二对比下面两段文字,感受动词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思考:哪种方式更形象可感? 三、了解动作描写的内容 ①头颈动作如:鲁迅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的,他已知道。 ②眼耳动作如:所有的战士都翘首西望,向天空中寻找那架从延安起飞的飞机,谛听着飞机的声音。 ③嘴巴动作如:那同志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几个字。 ④手肩动作如:她右手拉住我,左手扶着肩上挑着的担子。 ⑤腰身动作如: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鞠了一个“半躬”。 ⑥腿脚动作如:接着听他骂道……说着,举起腿来,又是一脚。 小结:头颈、动作,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动作等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这些描写可以把被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四、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1)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

六年级作文专项之动作描写

六年级专项训练之动作描写导学案 一.动作词语我积累 1.用手做的动做 拿拾捧摘提抬拍抱撩扶找批抢拉拔披拨挖挂指接推插捅握采丢打扫捕捉…… 2.用嘴做的动做 吃喝叼叹叫吸鸣咬吹哦啄唱喂啼啃咽说讲谈回答…… 3.用眼睛做的动做 看观望瞅盯瞧瞪瞄张望眺望…… 4.关于动作的词语 [走]散步漫步踏步信步转悠闲逛踉跄蹒跚踱方步健步如飞步履矫健步履轻盈大步流星飞檐走壁大摇大摆步履艰难一瘸一拐匍匐前进蹑手蹑脚 [跑]小跑慢跑飞跑飞奔飞越扭头就跑拔腿就跑连蹦带跳东奔西窜横冲直撞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跑得比兔子还快飞似得跑 [看]瞧瞅过目注视端详凝视仰视俯瞰远眺了望张望回顾环视扫视窥视怒视浏览审视洞察打量巡视目击目睹会见召见定睛一看目不转睛 [听]倾听聆听窃听旁听听候侧耳细听听得入迷听信谣言百听不厌道听途说充耳不闻当作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 [哭]啜泣抽泣呜咽哀号号哭痛哭潸然泪下泪流满面放声痛哭失声痛哭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哭哭啼啼泣不成声哭爹叫娘捶胸[笑]微笑大笑欢笑嬉笑狂笑嗤笑憨笑傻笑哄笑 苦笑干笑阴笑狞笑奸笑嘲笑冷笑讥笑耻笑 笑眯眯笑嘻嘻笑盈盈笑哈哈笑吟吟 二.感知动作的魅力 【例文一】炒菜 要求:画出妈妈炒菜的动作,并积累常用动词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妈妈炒的糖醋白菜,甜丝丝,酸溜溜,香喷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妈妈的拿手菜呢! (一).我积累的动词 (二)我学会的动作描写 1.——洗菜、切菜,2——坐锅炒菜,3——菜放锅里,4.——倒入调料,5.接着——用铲翻动。 三.牛刀小试:练习:1.选择恰当的词,在下面划横线。 她把饭盒盖好,模仿着电视里店小二的动作,把右手往前一(伸扬摊),偏偏一脚(踩踏踢)空,装菜的饭盒一下子(飘滑飞)了出去,砰地一声(撞碰)到墙上。盒盖(弹碰)开了,菜(泼撒散)了一地,本来黄澄澄的鸡蛋,这下(掉落)在灰尘里,变成了灰鸡蛋了。她从地上(爬站)了起来,看着这幅惨景,眼泪慢慢地(流落渗)了出来。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要用的有变化。 我把针头()准针孔,小心地把又长又细的线()过小小的针孔,然后在线的末端()上一个结。接着,左手()过衣服,拇指()着纽扣,右手()着针线小心地()过纽扣的小孔。这样反复了好几次,再把针线穿到衣服背面,()上一个结,最后把线头()断,纽扣就()好了。 3.把下面一段话中重复使用的五个“拿”字换上其他确切的动词。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大家干得真欢,有的把桌子拿()到一边,有的把讲台拿()到了走廊里,小明刚拿()来一脸盆清水,小华又拿()起桶朝水龙头跑去……几个力气较小的女同学立刻拿()起扫帚,扫起地来……

小学写人作文——动作描写专项训练

一静一动,皆为心声 ——人物动作描写指导什么是动作描写? 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下来,这就是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比一比,哪个好? A.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跑过去要捉住它,可蝴 蝶却飞走了。 B.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 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躬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写作金钥匙 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眼部动作)着它,躬(身体动作)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脚部动作)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脚部动作)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手部动作),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嘴部动作)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脚部动作)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第一把钥匙分解法 一个简单的动作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协调性动作,然后组合在一起。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都作出描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 “敲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动作:①走到门前;②停下;③举起(右)手;④弯曲手指;⑤敲门。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组成流畅的句子,就能具体地写出人物“敲门”的经过了。 他穿戴整齐地来到妈妈门前,轻轻推了一下,门紧闭着,里面似乎有亮光。他迟疑地举起了右手,想了想,慢慢弯曲食指,轻轻地敲在门上,里面没有反应,又敲了三下,任然没有动静。他鼓起勇气,又轻轻地敲了敲,还是没有人出来开门,他一下子愣在那里。 练一练:请拆分下面的动作,填入下面的片段中。 我出自行车,双手牢牢地车柄,左脚在踏板上,右脚慢慢,使劲一,车子就走了起来。

小学生作文人物描写训练

小学生作文人物描写训练——动作描写 我们在作文时,要想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就必须学会善于捕捉人物的动作。抓住典型性的动作,进行描写,就能使人物,象放电影一样,出现在读者的面前。怎样让动作描写活起来? 1、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2、动作描写要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描写 A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 B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 C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3、动作描写要能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看几段精彩的动作描写 (1)小妹妹抓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瓜汁。大人们被这个“小谗猫”逗得哈哈大笑。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作文训练三:动作描写

作文训练三:动作描写 作文训练三:动作描写 【写作指导】 动作描写的要求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和思想品质。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小说《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描写是这样的:“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技巧一:描写个体动作 描写人物,动作描写必不可少。有时,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要围绕人物的一个动作细描细画,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 “快一点,时间不早了,我们都在等你。”几个男子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起身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向窗外望去——天还没亮呢。他们怎么这么早就来叫父亲去卖豆呀?!

窗外的院子里,父亲弯着腰,正用绳子捆着昨天摘来的两包青蚕豆。我分明感觉到,清晨的风,彻骨的凉,父亲瘦弱的身躯在风中瑟缩着。不一会儿,父亲挑起两包蚕豆,吃力地迈开步子。慢慢地,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走进黎明的晨光中。(中考满分文《蚕豆丰收之后》) 这一段着力描写了一个动作:父亲在清晨去卖豆子时的艰难情景。描写时,作者详细描画,突出父亲竭力挑起两包蚕豆的过程,反映家庭生活的艰辛和父亲吃苦耐劳的品德。 技巧二:精写连续动作 连续动作该怎么描写?那就应该突出动作的连续性,用词上要注意关联词的运用。 例一:唉,这种读书方式实在不好受,我必须把头缩进被窝深处,被角必须压得密不透光,然后打开手电筒,开始看书。略有声响,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熄灯、伸头、察看,直到“警报解除”,又缩头蜷腿,开灯……没想到效率还真高。只是憋得满头大汗,脸上发烫,呼吸不畅,必须定时探头呼吸,实在是美中不足啊!(选自中考满分文《兴趣》) 例二:他把手伸向了我,这是一双饥饿的手,筋骨从外皮中突出来,像那老树的枯藤,错乱地缠在他的手中。我不由自主地把手从上衣口袋抽出来,从上到下,把每个口袋都搜遍了。我忽然想起,忘了带钱。这一刻,我顿时尴尬起来,不知该怎样面对他。可他干瘪的身体、褴褛的衣裳、枯黄的脸,仿佛在告诉我他确实很需要帮助。 “兄弟,对不起!”我很不自然地握住他的手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兄弟,没关系!”他那黯淡的眼光,在黑暗中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他也不由自主地握住了我的手。那一刻,我感觉我们俩犹如一对久别重逢的亲密战友,(选自中考满分文《兄弟,对不起》) 怎样描写人物动作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如《金色的鱼钩》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作文指导课 动作描写

小学四年级动作描写指导 设计意图: 学生作文有一个很难突破的难点,那就是怎样把文章写具体,所以,进行专项训练很重要。本次习作指导专门针对动作描写进行设计,通过一节课引导学生了解动作描写的特点和习作方法,从而学会在自己的习作中生动细致地描写动作。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动作描写对于习作的生动具体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愿意在自己的 习作中细致描写动作。 2、了解动作描写的一些方法和要求,练习观察、分解动作,进行动作描写 的初步练习。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几天老师发现大家都特别爱玩一个游戏《丢沙包》,你中间谁 玩的最好啊?能给老师说说他是怎么玩的吗? 2、老师小时候也特别爱玩这个游戏,而且我也是一位高手,看看我玩的怎 么样? 出示范文: 沙包从高空冲着我的脸直飞过来,我屏住呼吸,两眼死死盯着沙包,然后往旁边一侧身,双手向上一抓,球牢牢地抓在了我的手里,又得了一分!两边的同学改变了战略,一个“擦地球”袭来,我迅速弯腰,双手就地一捞,一个漂亮的“海底捞月”就把沙包接住了。 3、思考: A:比一比谁的技术高?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B:瞧,细致而生动地动作描写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描写得更加生动。 二、那么这样才能写好动作呢?老师教给你一个秘诀:首先对人物的动作进行分解——先怎

样,又怎样,最后怎样细致写就可以了。 出示:猪八戒到河边喝水。 1、找到两个写动作的词。 2、分解动作:怎样到?怎样喝? 3、连起来说,与原来的句子比较。 范例:猪八戒匆匆忙忙地赶到河边,也不管水脏不脏,趴下身子,张开大嘴,“咕咚咕咚”喝起水来。 2、做到这点很难,因为我们的动作往往一闪而过,既难观察又难描写,但 是,其实我们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所以,你一定要睁大眼睛,把每个 动作看仔细,再想想把他分成若干个步骤,一步一步地细致写。 3、接下来,我们比比看谁是火眼金睛 (请一生抖空竹表演,教师引导观察动作) 4、小组讨论交流动作描写。 5、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三、再次出示示例: 猪八戒踱着方步,优雅地来到河边,他弯下腰,先用手在水里拨一拨,然后 用双手掬起一捧水喝了起来。 1、提问:你认为写的怎么样?合适吗? 2、总结:动作描写的第二个要求:动作要符合人物的特点。 3、练习:选两个不同性格的同学表演放炮,请所有同学观察并描写,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 四、动作写成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再看一段示例: 示例:老师右手拿着一本书走进教室,他快步走上讲台,站定,环顾四周,发现王红同学正趴在桌子上,他快步走到王红同学跟前,俯下身子,和蔼地问:“你怎么了?”然后又抬起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又急匆匆地朝教室外面走去,不一会儿,只见他端着一杯热水走了进来。 1、引导:这段话主要想说表现什么?哪些动作可以不写?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小学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小学 一、写出连贯的动作 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把 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 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恳请你写作下面的作文片段: 炒菜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脸整洁,又一片片叠出来,左手握住菜,右手拎起至刀,一刀 一刀地乌着,把白菜切开一个个的小方块,剩的菜叶放到旁边。 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 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 就出锅了。 妈妈炒作的糖醋白菜,甜丝丝,酸溜溜,香喷喷,喝出来别有风味。这就是妈妈的拿 手菜呢! 妈妈是怎样炒糖醋白菜的呢?作者把妈妈炒菜的动作进行分解,用了表示连贯动作的词,然后抓住妈妈炒菜时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具体描写。如:先是——洗菜、切菜, 开始——坐锅炒菜,又把——菜放锅里,再是——倒入调料,接着——用铲翻动。在这个 片段作文里,由于用了表示动作先后顺序及动作连贯的词,清楚地写出了妈妈炒菜时的全 过程,并且把妈妈炒菜时那熟练地样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二、精确运用词语 我们祖国的语言十分丰富,例如:表示动作的词有:拿、提、拎、推等等,运用哪些 词语呢?这就要看文章的具体环境了。因此,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准确使用词语,精选 动词,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 写出来。 假期里,我在外婆家的一片空地里嬉戏。 突然,一个女孩冒然地闯进来。我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皮肤黑黑的,一看就知道经 常到田里干活;眼睛挺大却眯缝着;头发乱乱的,好像好久没整理似的;身穿一件红色花 衣服,衣服脏兮兮的;脚上的鞋也破了好几个洞。

“新希望”作文系统训练指导(四、五年级动作描写)

“新希望”作文系统训练指导(四、五年级动作描写)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有这样一个问题: 哑女卖刀怎么卖?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作文时写出人物的具体动作,那么文章便会生动具体形象。 生活中哪些动作引起了你的注意?从动作中又感受到什么了?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范文引路1.小妹妹抓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瓜汁。大人们被这个“小谗猫”逗得哈哈大笑。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范文引路 2.食堂里,张先生急着要去上班,他端起饭盆,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地将里面的米粥喝了下去;一低头,却发现衣襟上洒下了几滴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舔入口中。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范文引路 3、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生活中的动作往往一闪即逝,更需我们观察格外用心、细致,才会捕捉昙花一现的美丽。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如何进行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方法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方法一: 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例《放学回家》 a.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回家去。 b.放学了,他把书本练习簿什么的一古脑儿往书包里一塞,书包扣带只扣了一个,就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还哼着小调。到了校门口,他左右一望,正是车流空隙,就一窜过了马路。他拐过一条小街,这才慢慢走着,因前面就是他的家。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镜头,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方法一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方法二: 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篇一:学生写好人物动作描写速成法 如何写好人物动作描写之速成法——动作分解 金中乐 在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写“人”类作文抑或是写“事”类作文,而写“人”“事”都离不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描写。这这么多描写方法之中,动作描写却是重中之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作描写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 一、动作分解 什么叫动作分解? 其实在作文中并没有“动作分解”这一说法。动作分解是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生涯中,不断研究,不断挖掘的一种写好动作描写作文速成法之一。所谓动作分解,就是我们对肉眼直接看到的人物动作进行有机的分解,同时结合联想,对人物动作进行润色,最后将分解后的若干个动作行为进行重新组装的作文方法。 二、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 显性动词,即我们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动作,如喝,吃,笑,哭等;隐性动词,即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需要结合思考联想得到的动词,如想,思索等。 三、如何进行分解:找出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 以图片为例: 观察图片,我们不难找出几个动词,如拿起,倒下,张嘴,喝水,这几个动词都是我们肉眼直接能看到的,称之为“显性动词”。下面我们将这些动词用箭头连起来: 拿起→倒下→张嘴→喝水 大家都清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光靠以上几个显性动词显然很难顺利喝到水,因为你不伸出手去捡瓶子,如何拿起瓶子,自然就没有了“拿起”这个动词。

所以接下来我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在拿起瓶子之前又有哪些动词呢?有生活常识的同学不难发现,其实在“拿起”瓶子这个动作之前其实还有一连串的动词,如伸出手的“伸”,张开手的“张”,握起瓶子的“握”;在“倒下”瓶子的时候,我们还要“伸”手指“拧”瓶盖子;在“喝”水的时候,我们还要“张”开嘴巴,“仰”起头,“咽”下去;这些我们通过思索的动词便是“隐性动词”。下面我们把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用箭头连起来: 伸→张→握→伸→拧→倒→张→仰→咽→喝 利用肉眼和联想找出的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这一过程便是动作分解过程。 四、如何将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进行有机重组 在作文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把以上显性动词和隐形动词简单的进行重组就会出现以下几句话:我伸出手,张开五指,握起瓶子,并伸出右手,拧开瓶盖子,同时仰起头,张开嘴,将水倒了下去,喉咙一咽,喝到了水。 这句话我们发现读起来相当简洁,但却不够通顺。所以简单的动词重组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有机”重组: 1、加连词,如先,再,接着,然后,最后,一边——一边等; 我先伸出手,张开五指,再握起瓶子,同时并伸出右手,一边拧开瓶盖子,一边仰起头,接着我张开嘴,将水倒了下去,最后喉咙一咽,喝到了水。 加上连词后,我们会发现,整个喝水过程相当有次序,读者一看一目了然。 2、加“怎么样”,如怎么样伸出手,怎么样张开五指,怎么样握起 瓶子等; 我先缓缓伸出手,张开五指,再握起瓶子,同时并伸出右手,一边小心翼翼地拧开瓶盖子,一边慢慢仰起头,接着我张开嘴,将水倒了下去,最后喉咙一咽,喝到了水。 3、加“效果”,如握起瓶子感觉如何,咽下水后感觉如何等; 我先伸出手,张开五指,再握起瓶子,那瓶子冰凉透顶,一握上去仿佛自己瞬间置身在冰天雪地中。同时我伸出右手,一边拧开瓶盖子,一边仰起头,接着我张开嘴,将水倒了下去,最后喉咙一咽,喝到了水。啊,这水冰凉香甜,简直是人间极品!

动作描写作文题

动作描写作文题 我们班的同学“春春”每当紧张时就会做出一个非常搞笑的动作:把两个手的食指伸 出来,然后用指尖碰指尖(电视上懒羊羊每次被人审问时的动作),这是我多次观察的结果。 一次上课,老师找春春回答问题,春春站了起来,不知道说什么,我朝春春望了望, 简直要笑翻了,但在课堂之上又不能笑出来,下课了,我赶紧和同桌说起春春刚才的动作,结果我同桌比我笑的更猛,直接趴到桌子上去了。还有一次,春春课文没背来,老师让全 班没背来的站起来,春春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老师瞪了春春一眼,春春吓得又做出了那个 搞笑的动作,我赶紧喊了一下同桌,让他也看看,结果我同桌忍不住,偷偷把头伸到下面 笑了起来,我原本忍住了,但看到同桌笑,也忍不住想笑,于是,我也把头伸到桌子下面 笑了起来。 下课后,后面的同学问我,你上课笑什么啊?笑成那样,结果我同桌哭着(笑的)对 他们讲春春的动作,后面几个人也笑了,但没有我同桌那么猛,可能是看懒羊羊的动作看 惯了吧。现在想起那个动作,我还是想笑。 我们班的同学“春春”每当紧张时就会做出一个非常搞笑的动作:把两个手的食指伸 出来,然后用指尖碰指尖(电视上懒羊羊每次被人审问时的动作),这是我多次观察的结果。 一次上课,老师找春春回答问题,春春站了起来,不知道说什么,我朝春春望了望, 简直要笑翻了,但在课堂之上又不能笑出来,下课了,我赶紧和同桌说起春春刚才的动作,结果我同桌比我笑的更猛,直接趴到桌子上去了。 还有一次,春春课文没背来,老师让全班没背来的站起来,春春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老师瞪了春春一眼,春春吓得又做出了那个搞笑的动作,我赶紧喊了一下同桌,让他也看看,结果我同桌忍不住,偷偷把头伸到下面笑了起来,我原本忍住了,但看到同桌笑,也 忍不住想笑,于是,我也把头伸到桌子下面笑了起来。 下课后,后面的同学问我,你上课笑什么啊?笑成那样,结果我同桌哭着(笑的)对 他们讲春春的动作,后面几个人也笑了,但没有我同桌那么猛,可能是看懒羊羊的动作看 惯了吧。 现在想起那个动作,我还是想笑 [人物动作描写的作文]一什么是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 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人物动作描写的作文。 二.动作描写的作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 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记叙文专项训练(动作、外貌、语言描写)

记叙文专项训练(动作、外貌、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精选富有特征性的词语简笔描写;或抓住人物连贯性动作具体描写;或作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或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或对比描写;或同时并现描写,等等。 一、特征法 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将来,钉钯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吴承恩《西游记》 点评:“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动作描写只能属于猪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二、连贯法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连贯地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守财奴》 点评:其中的“掏”、“放”、“盯”、“摆”、“推”等动词构成连贯的动作群,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水浒传》 点评:这“揸”“一掌”‘’一拳”连接动作,正如金圣叹在眉批中所批:“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描写鲁智深的这些动作,做到了充分的性格化。 三、特写法 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 ——《老人与海》 简评: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处于特定时空的鱼叉上,“举”、“扎”、“靠”、“推”等动作构成精彩的特写镜头,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形象地体味到人的伟力、气魄和智慧。 四、对比法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一、专题解析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是动作描写内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动作描写,还要善于选择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景,在浓淡相宜的背景下描摹独具一格的人物动作,以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把人物的动作置于尖锐的冲突、斗争的漩涡之中来进行刻画,往往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动作描写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三、写作指导实例引领 一)知识点解读 1、知识点一解读。 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有些同学认为人物动作难写,原因是人物的动作往往是一闪而过,既难观察又难描写。其实,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片段一: 他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解析一: 这个片断中的一连串动作可以分解为三步:(1)、把爆竹放在地上;(2)、伸长胳膊往前凑;(3)、手打哆嗦,扭头就跑。可以用

“放到、伸长、凑、打哆嗦、跑”等五个动词,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既具体地写出了“他”放爆竹的经过,又生动地表现出“他”胆小、谨慎的性格特点。 片段二: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解析二: 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这一系列连贯的动词,准确而连贯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描写的过程中透露出儿童捕鸟的兴奋、惊喜之情。 2、知识点二解读。 “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性格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这是把行动写具体的首要条件。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写好人物的举止动作,能更好地表现人物鲜明个性与思想境界,使人物形象更具活力。 片段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解析三: 运用了“蹒跚”“探”“攀”“缩”等动词,符合父亲的年龄和身体特点,准确细腻地写出了父亲为了给我买橘子时的艰难和不易,从中体现了父亲在当时家庭背景下对“我”深深的爱。 片段四: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

动作描写作文训练题

动作描写作文训练题 景物描写片段 天,白茫茫的,似乎什么都没有。在夭底下,一个翠绿的园子映入眼帘,垂柳高高的, 被风吹过时,还不停的摇摆。她想折下腰去照镜子。伴着垂柳的还有一个亭廊直直伸向入口。台子是黑白相间的。 静静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把所有物体都印在了口己的身上。水里飘落着许多枯黄的叶子,连不起眼的石头也显得很般配。在湖中央,有个独立的小亭子,叫,“沧浪亭”。亭顶尖尖的,像古代时的一番情景。灰色的砖瓦,红色的柱子,整个亭子都印在水中。 看那片绿绿的荷叶,哦!上面还开着含苞欲放的粉嫩荷花,荷叶像妈妈。相比较之下, 这边的垂柳枝干较粗,较长,大概有七八米吧,风吹的时候,就像婀娜多姿的舞裙。 好一幅翠色欲流的“风景图”啊!充满了令人欣慰的诗情和画意一一 [人物动作描写的作文]一什么是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人物动作描写的作文。 二.动作描写的作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无论描写何种动作,其目的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服务。三.动作描写耍坚持的原则:动作描写应掌握两个原则:1.、人物性格应当从他口己的行动里流露出來; 2、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 因此描写人物行动的目的就应十分明确:3、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 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动作描写的公式: 动作行动+动作对象+动作环境+动作感受,有其中三项,你的文章有了一大亮点,动作感受是必不可少的四.动作描写应该注意的问题:1、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耍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2、表现人物个性特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 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乂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乂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一一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II有点糊涂的老教师3,作文素材《人物动作描写的作文》。

动作描写片段作文训练

动作描写片段作文训练 【题型示例】 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请根据材料,发挥你的想像,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注意:①想象要合理。 ②重点写小新,用什么人称都可以。③重点在行动描写,也可以适当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答案示例: 一条泥泞的小路通向远方,看不到尽头。小新背着瘫痪的小牧在这条路上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身体瘦弱的小新背着小牧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去。雨后的小路更为泥泞,小新的白球鞋已经被泥水重新染了一层色。一不小心,小新陷入一个泥坑,险些跌倒,他停了停,两腿硬是支撑着站住,汗水从他脸颊滑落,他全然不顾。小新用双手托了托小牧,转头冲着小牧笑了笑,又继续前进。离学校越来越近,而小新却越来越吃力,但他仍微笑着,望着远方,望着学校的国旗,充满希望。 解析: 开头一句话表现场景,简洁、形象。第二句话交待了材料中两个重要的事实:小牧瘫痪,小新背他上学“在这条路上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暗示“六年”。主干部分行动描写具体,详细,特别是其中“笑”的动作,反映了人物的精神状态。结尾部分尤其精彩,“国旗”的出现一下子升华了主题,同时也巧妙地暗示烘托了小新的思想境界。 【解题攻略】 一.什么是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行动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行动描写方法 行动描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精选富有特征性的词语简笔描写;或抓住人物连贯性动作具体描写;或作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或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或对比描写;或同时并现描写,等等。 1、特征法 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将来,钉钯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吴承恩《西游记》 点评:“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行动描写只能属于猪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2、连贯法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连贯地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守财奴》 点评:其中的“掏”、“放”、“盯”、“摆”、“推”等动词构成连贯的动作群,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水浒传》点评:这“揸”“一掌”‘’一拳”连接动作,正如金圣叹在眉批中所批:“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描写鲁智深的这些动作,做到了充分的性格化。 3、特写法 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老人与海》 简评: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处于特定时空的鱼叉上,“举”、“扎”、“靠”、“推”等动作构成精彩的特写镜头,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形象地体味到人的伟力、气魄和智慧。 4、对比法

三年级动作描写作文训练

三年级动作描写作文训练 假期里,我在外婆家的一片空地里玩耍.突然,一个女孩冒然地闯进来.我仔细地打量 了她一番:皮肤黑黑的,一看就知道经常到田里干活;眼睛挺大却眯缝着;头发乱乱的, 好像好久没整理似的;身穿一件红色花衣服,衣服脏兮兮的;脚上的鞋也破了好几个洞. 我心想:这个人真土什么年代还穿着花衣服,一定没见过什么大场面的,十足一个地道的 乡下人.他走过来,一边盯着我,一边说:我叫小花,我想和你做朋友,可以吗?”听了 她的名字,我觉得她更土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还是想和她交朋友.便点头答应了. 她便成了我假期的朋友. 小花是一个活泼天真的女孩,他的脑子里总有很多新鲜的事,是我不知道的.她告诉我,我是她第一个朋友,因为其他小孩子都嫌她穷,纷纷都不理她.可能因为这件事,加 深了我和小花的友谊,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一天,我和小花一起出去玩,准备回家时,我感到很口渴.小花指着一颗三四米高的 果树说:“我们摘果子吃吧.”我听了,找到一根竹竿,准备把果子打下来.小花却拦住了我:“这样果子掉下来会摔坏的.”我放下了竹竿,干脆两手紧抱住树,两脚盘在上面, 手脚并用往上爬,可我只爬了一尺来高便爬不动了,急得我满头大汗.一不小心,两手没 抱紧,我便重重地摔倒在地上,疼得我哇哇大叫.小花看着我的狼狈样子,捧着肚子笑.只 见小花抓住树杆,脚踩着树桩,身子往前一靠,脚用力一蹬,一直重复这这几个动作.一 下子,她轻松的三下两下便爬到树上.望着她轻捷的动作,我的脸红了.她坐在树杆上,摘 下了许多果子给我吃.我们一边吃,一边回家了. 假期结束了,我该回去了,我该与小花告别了.临走时,小花西欧难过了我一片叶子.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了,但是她的天真活泼我依然记在心中. 我心里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电视机好像没什么动静。 这时候我又想我有许多难忘的往事,有快乐的,发现一切都很正常,这时,他深深地 吸引了我。但时间一长,我觉得电视机放的角度不对,我竟然很轻松地把电视机搬了起来:电视机要爆炸了,不打死我才怪呢,我就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使劲地把电视机搬了起来, 谁知电视机没有我想象的那样重,看得很累。 我想,就呆住了。当我明白过来的时候,手已经不听使唤了:如果这时电视机突然爆 炸了,一定会把我炸得半死!想到这里,爸爸一会儿就回来了,我刚走到电视机前,心里 又想,如果让他看见电视机摔在地上。 我轻轻地把电视放回原位,又开开电视机看了一下,快跑啊,我就把椅子挡在我的前边、伤心的……可是那件吓得我快要尿裤子的事更让我难忘。那是我上三年级的一个下午,我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哆啦A梦》!我只好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靠近电视机,可 是我又担心,我把它摆正吧!于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