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退休工资计算方式与预估对照表
一、养老金计算逻辑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
本人平均工资指数: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称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计算方式:它是由参保人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地上年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得出缴费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如此每年计算一次,到退休时,把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相加,然后再除以实际缴费年限得出的。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养老金的个人账户是不包含单位缴纳部分的,养老金的个人账户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
计发月数对照表
计算例子
某城市一位老大哥的实际为例,该老大哥60岁退休,当地平均工资为4500元,缴了16年的社保以后,账户里的余额有42000元,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60%。
(1)基础养老金=4500*(1+60%)/2*16*1%=429元
(2)由于该老大哥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42000/139=302.15元
(3)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429+302.15=731.15元。
预估对照表。
实例解析:事业单位退休中人预发养老金、重新核算养老金解析计算真实案例解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预发(临时)养老金和养老金重新核算(正式),这个完整过程的解析与计算。
请先看一份《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养老保待遇预发计算表》,坐标湖南省茶陵县。
上篇小短文分享的是预发(临时)养老金的解析过程。
预发的临时性养老金是6245.45/月,另外还有568.94/月的职业年金。
每月预发的养老保险待遇的合计是6245.45+568.94=6814.39,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一下。
这篇短文分享的是养老金重新核算(正式)的解析与计算。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养老金核算有三步:第一步,用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第二步,用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第三步,将新、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待遇进行比对,计算出增发额,得出最后的养老金有多少?第一步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公式=(2014年9月的基本工资×计发比例+退休补贴标准+(2015)3号文增加的退休补贴+职务升降待遇差)×工资增长率(G)预发的临时性养老金,老办法计算的结果是5339.70。
工资增长率(G)=(1+G2014)×(1+G2015)x……×(1+G退休当年-1)=(1+G2014)×(1+G2015)×……×(1+G2021-1)=(1+G2014)×(1+G2015)x……×(1+G2019)×(1+G2020)而在养老金预发计算中,G只乘到了(1+G2019)预算养老金时G=(1+G2014)×(1+G2015)x……×(1+G2019)=(1+0)×(1+0.06)×(1+0.045)×(1+0.03)×(1+0.03)×(1+0.029)=1.2092养老金重新核算时G=(1+G2014)×(1+G2015)x……×(1+G2019)×(1+G2020)=(1+0)×(1+0.06)×(1+0.045)×(1+0.03)×(1+0.03)×(1+0.029)x(1+0.025)=1.2394多一项(1+0.025)=1.025核算后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5339.7×1.025=5473.19第二步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一)个人基本情况1961年5月出生,2021年5月退休,退休时60岁。
公务员工资套改等级标准对照表2016年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一览2016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公务员工资套改等级标准对照表|2016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一览近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39项年度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等内容;同时,国务院对此改革给出了时间表: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
“需要注意的是,6月底不是机关事业单位调薪的启动时间,而是全面落实到位的时间,部分地区已经先行。
”5月21日,一接近人社部的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并非是孤立进行,而是为了配合已落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016年事业单位退休涨工资最新实施方案据人社部称,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引人注意的是,下一步要建立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原则上,今后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将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
离退休人员待遇先涨早在1月14日,国务院就公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官方明确,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也将同步调整。
紧接着的1月19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国务院已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已经下发到各单位,明确从2016年10月1日起,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
但是,至于相关人员的工资调整何时落地,此后并未有明确消息。
直到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确定了落实时间表,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将有接近4000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1500多万离退休人员因此受惠。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一、基本工资: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企业退休人员2016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养老金上调标准及计算公式中国网河南频道2016-05-08 11:53企业退休人员2016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养老金上调标准及计算公式退休人员涨工资2016涨养老金最新消息2016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2016年企业退休年龄规划及企业养老金上涨,退休人员涨工资2016新政策:2016养老金调整相关问题:问:2016年企业人员的退休金还会调整吗?答:目前2016年退休职工调整养老金政策方案具体细则仍未出台。
问: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出来没有?答:2016年养老金上涨约6.5%,各地正在制定相关方案细则,请耐心等待。
养老金发放标准及领取要求《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简单来说,参保人员在在职缴费期间缴费时间越长、缴费越多,那么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这充分体现了个人享受的权利与其应尽的义务成正比。
即长缴多得、多缴多得。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根据这项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计缴费满15年。
有分析指出,如果养老金第十二年上调,将使超过8000万的退休人员受益,但客观上也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压力。
加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向前推进,部分地区滚存资金池枯竭,个别县市出现当期严重收不抵支的状况,地方财政面临来自社保支出的巨大压力,严重者“不吃不喝才够用财政资金弥补社保缺口”。
在省级统筹的背景下,地区间负担比的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余缺的差异。
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且劳动力流出的地区的负担比高,导致这些地区养老金存在缺口。
例如,2014年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为939亿元,而当期的收入为834亿元,当期的养老金缺口为105亿元,累积结余只剩270亿元。
河北省人社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冀人社发[2016]49号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一、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5]43号)等文件规定,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2014年10月1日及以后纳入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和退休(退职)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
三、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及以上,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缴费累计12个月为1年。
四、2014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退休的参保人员(即“新人”),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计算到月,保留两位小数。
下同)×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 n/C n-1+ X n-1/C n-2+……+ X2015/C2014+ X2014/C2013)/N实缴。
其中:X n、X 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 n-1、C 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标准解答2017年开始,全国各省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度陆续实施。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搜集、整理、解读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的各种具体标准、表格(有内容的表格,不是空表),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及人事、劳资、工会等人员参考、解惑。
目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 (2)附件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项目 (8)附件2表一机关退休退职人员海关补贴标准表 (10)附件2表二事业单位退休退职人员补贴标准表 (11)附件2表三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表 (12)附件2表四退休人员警衔津贴标准表 (13)附件2表五退休人员海关津贴标准表 (14)附件2表六七八退休人员津贴标准表 (15)附件3表一公务员视同缴费指数表 (16)附件3表二三机关工人视同缴费指数表 (17)附件3表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视同缴费指数表 (18)附件3表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视同缴费指数表 (19)附件3表六事业单位工人视同缴费指数表 (20)附件4个人账务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21)附件5表一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 (22)附件5表二、三机关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 (23)附件5表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24)附件5表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25)附件5 表六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表 (26)附件6 各类人员工作年限对应的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 (27)附件7 各类人员退休时增加的退续费标准 (28)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黔府发〔2016〕5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2016公务员工龄及退休工资新解金柚网早报每年公务员考试都吸引着数量庞大的参考者,工作性质的稳定,社会中较高的认可度,在社会保障中的优越条件,以及传言中的各种公务员隐性福利以及灰色收入,都使无数人对公务员职业趋之若鹜。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2016公务员工龄及退休工资新解》!但在“八项规定”实施之后,大量福利被取消,财务记录被规范,公务员中要求加薪的呼声开始抬头。
然而,多年来公众的反对之声,使得涨薪话题成为公共舆论场中官员碰不得的禁忌。
谁提涨薪,谁必被骂。
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的公务员提薪的提案,立即引来大量网上骂声。
今年1月,中国青年报舆情监测室抽样2000多条网民留言显示,有67%的网民反对公务员涨薪。
但调整公务员薪酬的进程似乎并未停止。
去年9 月10日,中组部研究室巡视员、副主任张景虎接受人民网访谈,解读8月末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张在期间透露,该方案明确提出“健全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的目标。
两天后,《人民日报》刊出《公务员工资该涨还得涨不涨也得好好干》一文,外界将之解读为,官方为传闻已久的公务员涨薪作了明示。
职务工资480元、级别工资498元、工改补贴45元、工作津贴3250元、提租补贴80元……这是一名普通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条。
由国家统发的基本工资1000元出头,其余80%均是各项津补贴。
这份工资条没有什么秘密,却是几次工资改革和公务员内部收入差距的见证。
工资条:超80%是津补贴陶磊是某中央党群机关的一名公务员,本科学历,9年工作经验,正科级,2013年1月的工资条显示:统发合计1173元,包括职务工资480元、级别工资498元、工改补贴45元等;工作津贴3250元,交通补助200元,通讯补助130元,提租补贴80元,购房补贴1000元;此外,住房公积金扣款500多;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为0元;应发5833元,实发工资5259元。
这份工资条基本的工资仅1173元,超过80%是津补贴,其中工资的一半主要来源于工作津贴。
退休工资计算公式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21年至2021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
2021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1/An-1+an/An÷N。
公式中:a1、a2……an-1、an为参保人员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各年的缴费工资;A1、A2……An-1、An 为1992年至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各年的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2001年起为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N为参保人员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数。
吉林省事业单位退休⼯资如何计算我们知道⼀般在单位上班的员⼯都是有⼀定的福利待遇的,⼀般公司有规定职⼯在达到⼀定的年龄就要进⾏退休了,那么,吉林省事业单位退休⼯资如何计算呢?下⾯就由店铺⼩编为⼤家解释⼀下相关内容,供⼤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家有帮助。
吉林省事业单位退休⼯资如何计算⽉基本养⽼⾦=基础养⽼⾦+个⼈账户养⽼⾦。
退休⾦计算⽅法明细:1.基础养⽼⾦:情况⼀:1992年7⽉31⽇以前参加⼯作的参保⼈,依照规定退休时,其⽉基本养⽼⾦构成为:基本养⽼⾦=个⼈账户养⽼⾦+统筹养⽼⾦+过渡性养⽼⾦情况⼆:1992年7⽉31⽇以前参加⼯作的参保⼈,前款⼈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取得本市户籍,且在本市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年的,依照规定退休时,其⽉基本养⽼⾦构成为:基本养⽼⾦=个⼈账户养⽼⾦+统筹养⽼⾦+过渡性养⽼⾦+调节⾦情况三:1992年8⽉1⽇以后参加⼯作的参保⼈,依照规定退休时,其⽉基本养⽼⾦的构成为:基本养⽼⾦=个⼈账户养⽼⾦+统筹养⽼⾦2.个⼈账户养⽼⾦=退休时个⼈账户储存额/本⼈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数。
统筹养⽼⾦,过渡性养⽼⾦,调节⾦的详细计算⽅式请看这⾥3.影响养⽼⾦多少的3个因素:退休时上年度省平⼯资(省平⼯资每年都在增加,养⽼⾦也就逐年⽔涨船⾼。
所以,退休时间越晚,养⽼⾦越多);本⼈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为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越长,养⽼⾦越多);个⼈账户储存额(缴费⾦额越多,养⽼⾦越多)。
通过上⽂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是退休⾦的计算主要看⼯作时间的长短,根据⼯作的标准来进⾏计算养⽼⾦。
以上这些就是店铺⼩编为⼤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如果还有疑问或者是进⼀步的要求,可以咨询店铺相关律师。
他们会为你作更加专业的解答。
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及口径
一、定额部分。
每人每月增加65元。
二、挂钩部分。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本人2015年12月份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增加:每人每月增加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的3.5%(见角进元)。
三、倾斜部分
关于倾斜调整时涉及的年龄认定标准:
对出生年月的认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以组织审批其退休时确定的出生年月为准。
关于用于挂钩调整的基数:
1、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用于挂钩调整的基数为本人基本退休费、退休人员补贴、教龄津贴、护龄津贴、特级教师津贴之和。
其中基本退休费包括教护基本工资提高10%后打折的部分、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的部分、纳入退休费计发基数打折后的警衔津贴和海关津贴、退休后历次增加的基本退休费。
2、2014年10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用于挂钩调整的基数,在按皖政…2015‟120号文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前,暂按“预发”的退休待遇确定(待遇项目与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人员相同);待纳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时,再按照本人纳入基金支付的待遇重新核定。
2016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与企业养老“并轨”,实行同样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前,机关事业单位长期实行退休制度,退休费主要与退
休前工资挂钩,退休费的调整也主要跟着工资调整。“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
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
2016年统一安排、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
“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首次上调,也是上世纪90年代企
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一起按照统一的调整办法
调整待遇。这消除了两者在待遇调整安排上的不平衡,迈出了统筹各类退休人员
待遇调整的第一步。
人社部社保所金维刚表示,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统一调整有利于平
衡地区差。此前,经济发达、财政状况好的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
整幅度相对较高、调整频率较快,而一些欠发达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
可能多年不调一次。有的省份,相邻的两个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
幅度和频率有很大差别。今后,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
老金上调更有保障。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还未到位,意味着这
些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暂时还按原有水平领取养老金。不过,这段时间
不会很长,预计待遇调整将在年内到位,届时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将按
调整后的待遇领取养老金,并补上从2016年1月1日起未领的调整部分。
此外,今年国务院部署的“6.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水平,不是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
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6.5%的比例调整,更不是简单地每个退休人员都按
6.5%增加养老金。实际调整将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三结合”,
定额调整体现公平,挂钩调整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
可以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适当倾斜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
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范围:
可以说,《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是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日渐成熟的结果,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启动实施,而机关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却一直未能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和公务员的退休待遇实行
两个政策,企业干部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其退休金水平取决于缴费多少及缴费年
限长短,由国家统筹发给基本养老金,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则按照其退休前
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退休金,全部由财政负责。机关事业与企业养老保险的
“双轨制”就这样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延续至今。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不缴纳养老保险,而且退休金
水平高于城镇企业职工。而企业职工要想拿到更高的养老金,则需多缴养老保险
费,因此“社会不公”等争议如水如潮,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所以,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双轨制”和“待遇差”成
了推动本次变革的最大动因,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
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也就成了本次改革的重点对象。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思路:
一统一、五同步
1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询问时提到,机关事
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这次改革,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实行社会统筹
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单位和个人都开始缴费,并实行与缴费
相挂钩的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形成与城
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行的制度平台,可相互衔接,从而构建起完整
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五个同步”:一是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避免单独改革事业单位引发
的攀比。二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形成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在优化保障体系结构的同时保持待遇水平总体不降低。三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
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在增加工资的同时实行个人缴费。四是待遇确定机制与
调整机制同步完善,退休待遇计发办法突出体现多缴多得,今后待遇调整要综合
考虑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工资增长等因素,并与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统筹安排,
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五是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不再搞局部
试点,防止地区之间出现先改与后改的矛盾。
马凯认为,“五个同步”突出了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综合平衡前后左右
的各种关系,有助于形成社会共识,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怎么计算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构成: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
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
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
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三)过渡
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
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