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分析白酒中甲醇_杂醇油和乙酸乙酯的含量
- 格式:pdf
- 大小:160.93 KB
- 文档页数:3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相色谱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外标法定量的原理。
3.了解气相色谱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方法。
它是以气体为流动相(又称载气),当气体携带着欲分离的混合物流经色谱柱中的固定相时,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不同,它们与固定相作用力大小不同,所以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经过多次反复分配之后,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短不同,与固定相作用力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与固定相作用力大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从而实现了各组分的分离。
色谱柱后接一检测器,它将各化学组分转换成电的信号,用记录装置记录下来,便得到色谱图。
每一个组分对应一个色谱峰。
根据组分出峰时间(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峰面积或峰高的大小与组分的含量成正比,可以根据峰面积或峰高大小进行定量分析。
在酿造白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甲醇产生。
根据国家标准(GB 10343—89),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应低于0.1 g/L(优级)或0.6 g/L(普通级)。
利用气相色谱可分离、检测白酒中的甲醇含量。
外标法,也称标准校正法,是色谱分析中应用最广、易于操作、计算简单的定量方法。
它是通过配制一系列组成与试样相近的标准溶液,按标准溶液谱图,可求出每个组分浓度或量与相应峰面积或峰高校准曲线。
按相同色谱条件试样色谱图相应组分峰面积或峰高,根据校准曲线可求出其浓度或量。
但它是一个绝对定量校正法,标样与测定组分为同一化合物,分离、检测条件的稳定性对定量结果影响很大。
为获得高定量准确性,定量校准曲线经常重复校正是必须的。
在实际分析中,可采用单点校正。
只需配制一个与测定组分浓度相近的标样,根据物质含量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当测定试样与标样体积相等时:式中:s i m m ,为试样和标样中测定化合物的质量(或浓度),s i A A ,为相应峰面积(也可用峰高代替)。
组分校正因子平均值mg·mL-1R SD/%乙酸乙酯 3.073 3.082 3.0763.085 3.069 3.0773.0770.19甲醇 1.548 1.576 1.5861.580 1.579 1.5891.5820.31己酸乙酯0.8960.8850.8890.9020.9130.8910.896 1.14气相色谱法检测白酒中的醇、酯白酒中的醇、酯检验,主要是甲醇、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
甲醇对身体有害,是白酒安全卫生指标;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具有香味,为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特征,是白酒发酵工艺质量指标。
白酒中醇、酯国标检验方法为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甲醇、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
因分离度、检测限等方面原因,定量误差较大,检验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笔者采用HP—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直接进样,内标法定量,建立了同时测定白酒中醇、酯组分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实验部分(1)主要仪器和试剂气相色谱仪:Agilent6890N型,附带氢火焰检测器,7683自动进样器,美国安捷伦公司。
标准试剂:甲醇、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正戊酯均为色谱纯,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无水乙醇蒸馏后,用水稀释为60%。
标准储备液:将上述标准试剂分别用60%的乙醇稀释为2%(V/V)的标准储备液。
混合标准使用液:取2%(V/V)标准储备液各2mL (己酸乙酯1mL),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60%的乙醇溶液定容。
样品:营口市虎乡王酒。
(2)色谱条件色谱柱:HP—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载气:氮气;柱前压:52kPa;恒流:线速度30cm/s;载气流速:1.8mL/min;分流比20:1;分流流速:36mL/min;进样口温度:200℃;柱温:初始温度35℃,保持4min,以3.5℃/min升温至70℃,保持1min;以20℃/min升温至180℃,以20℃/min降温至35℃;检测器温度:250℃;氢气流速:30mL/min;空气流速:300mL/min;尾吹气流速:30mL/min;进样量:1μL。
气相色谱仪测量白酒中甲醇含量实验一气相色谱仪测量白酒中甲醇含量一、实验原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是将一定量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进行检测,通过对待测样品中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来判断样品种类,根据样品峰面积与标准品峰面积比较采用外标法来定量测定样品甲醇含量。
二、试剂:甲醇(色谱纯)、市售白酒三、仪器:天美GC7890气相色谱仪、附FID检测器、微量进样器(10µL)四、操作方法:1、前处理A:蒸馏酒。
直接进样B:药酒。
将样品经过蒸馏后,收集馏分,定量后进样。
2、甲醇标液配置取500µL甲醇用60%乙醇定容至100mL。
3、测定条件A:色谱柱:Φ3mm×2.5m,内装15g/L Chromosrb(80-100目)B:温度:柱温120℃,气化温度120℃,检测气温度200℃C:气体流速:氮气40mL/min;空气100mL/min;氢气30mL/minD:进样体积:1µL4、计算以甲醇标样保留时间定性,采用外标法定量甲醇含量。
X=(A2×C)/A1(为样品中甲醇的含量单位为mg/L,单位;A1为标样甲醇峰面积;A2为样品中甲醇峰面积;C为甲醇标准液质量浓度。
)五、结果与分析:1.图1 1%甲醇标样的气相色谱图表一标准样甲醇分析表1.1 由上述表一可知,标准样品甲醇的保留时间为1.223min,峰面积A1=9620220.2.图2 米酒样品的气相色谱图表二米酒样品的分析表2.1 由上述结果可知,米酒样品甲醇的保留时间为1.104min,峰面积A2=113833.3. 由上述样品甲醇体积浓度,根据公式计算:X=(A2×C)/ A1=(113833×0.01)/9620220=1.183×10-4 ml/ml查表所得,常温下甲醇的密度ρ=0.787g/ml所以,甲醇的含量W=0.787×1.183×10-4=9.31×10-5 g/ml=9.31×10-3 g/100ml4.结果分析查资料得出国标中白酒甲醇含量最大不得高于0.04g/ 100ml(以谷物为原料)。
SPJLBJ012白酒甲醇含量的测定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SP_JL_BJ_012白酒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1范围本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结果表示为 g/100mL2原理根据甲醇等被测定组分在气液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氢火焰中电离检测3试剂3.1 基准乙醇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杂醇油3.2 乙醇溶液用蒸馏水配成 60%(v/v乙醇溶液0.1g/100mL准确称取 0.100g 色谱纯试剂甲醇用 60%乙醇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 100mL 含0.1g 甲醇17.58g/L以分析纯试剂乙酸正戊酯浓度为 17.58 g/L²ÉÓÃÇâ»ðÑæÀë×Ó»¯¼ì²âÆ÷10ìL5操作步骤5.1 色谱柱的选择选择固定液为聚乙二醇 20M 系列的石英交联或键合毛细管柱 0.32mm 0.33靘50米氢气的流速等色谱条件纯度应优于99.9995%流速为 0.5分流比为 20﹕ 1尾吹气约为 30 mL/minÒ»°ã³õʼÖùÎÂΪ40保持 2 min/ min程序升温至210以使内标峰与白酒中待测定组分的色谱峰获得完全分离为准应使甲醇与相邻组分峰的峰高分离度大于 0.5½¨ÒéÉ趨Ϊ2505.3 相对校正因子 f 值的测定准确吸取 1.00mL 甲醇标准溶液 (0.1g/100mLÓÃ60%乙醇稀释至刻度混匀用微量注样器进样 1.0ìL¼ÆËã³ö¼×´¼µÄÏà¶ÔÖÊÁ¿Ð£ÕýÒò×Óf 值准确加入 0.10mL 内标溶液 (17.58g/L ÔÚÓëf 值测定相同的条件下进样并记录甲醇峰的峰12 面积与内标峰的面积f =0176. 0111G A A ×内 X =0176. 022××f A A 内式中样品中甲醇含量甲醇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f 值测定时内标的峰面积A 内 2 —样品中内标的峰面积样品中甲醇的峰面积标样中甲醇的含量g/100mL7 精密度同一样品两次测定值之差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白酒中醇和酯摘要:白酒作为我国特色酒种,长期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进一步迎合市场需求,提升白酒质量,吸引更多消费者,对白酒中的醇和酯类成分进行研究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气相色谱法可以对白酒中各种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有效检测,这些成分的含量与配比是决定白酒香型和风味的决定性因素。
尤其是醇与酯这两类物质,与白酒的口感、香气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本研究以气相色谱法为研究方法,对白酒中的醇与酯进行了检测,并从测定条件、定量检测、回收率实验、经密度测定和适用性检测几个角度对试验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白酒质量检测的方法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白酒;醇类物质;酯类物质有效掌握白酒中的醇类物质与酯类物质的机理,是白酒生产厂家提升白酒质量的最优途径之一。
甲醇是白酒在实际生产中产生的一种对人体具有不良影响的毒性物质,若人体在短时间内摄入的白酒总量过多,就会导致大量的甲醇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维系。
之类物质是白酒产生香气的最主要的物质,是决定白酒品质的关键物质之一。
合理的调控把握白酒中醇和酯类物质的含量,能够直接影响白酒产品的质量与健康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仪器以气相色谱法进行白酒中醇和酯的检测,其所需要的应用到的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超纯水处理器、电子天平、移液枪、1μL微量进样器等。
其中气相色谱仪应选择具有氢火焰离子化监测器的型号,如4890D气相色谱仪等,色谱柱需要满足对白酒的分析需求。
1.2 实验试剂实验所需要使用的实验试剂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试剂实验试剂化学式规格甲醇CH4O色谱纯仲丁醇C4H10O色谱纯正丙醇C3H8O色谱纯异丁醇C4H10O色谱纯正丁醇C4H10O色谱纯异戊醇C5H12O色谱纯乙酸乙酯C4H8O2色谱纯己酸乙酯C8H16O2色谱纯乙醇C2H6O优级纯样品的制备:(1)使用移液管将600mL的无水乙醇转移于1L的容量瓶中,使用纯水进行定容,在达到刻度线后进行摇匀,溶液均匀后即得到了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放置以备后续标样等的制使用;(2)取甲醇0.3g,并将其置于50mL的容量瓶中,以60%乙醇溶液进行定容,配置成标准样品——6g/L,贴标签备用,同理制作仲丁醇、正丙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其余7种标准样;(3)在8瓶标样中分别取1mL置于50mL容量瓶中,以60%乙醇定容后摇匀,后将其稀释到标准浓度(6g/L),得到混合标准样品,放置备用。
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员会 发D B 52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和酯类的分析方法(征求意见稿)前言本标准由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仁怀分院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卫生和计生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仁怀分院负责起草;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国台酒业有限公司、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有限公司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仁远、先春、陈济丽、田志强、冯永渝、寻思颖、许士池、赵文武、王俊、陈梦元、江河、雷芳、吴正勇、王雪茹、杨俊松、郭松波。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和酯类的分析方法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白酒中甲醇、高级醇类(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和酯类(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是配备(GB/T 603-2002,ISO6353-1:1982,NEQ)GB/T 668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GB 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T 5009.48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10345 白酒分析方法CNAL X 6101.0702 白酒-甲醇含量的测定-填充柱气相色谱法CNAL X 6101.0703 白酒-甲醇含量的测定-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CNAL X 6101.0803白酒-杂醇油含量的测定-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3.1 原理样品被气化后,随同载气进入色谱柱,利用被测定的各组分在气液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柱内形成迁移速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
白酒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白酒香味成份复杂,除乙醇和水外,还有大量芳香组分存在。
构成白酒质量风格的是酒内所含的香味成分的种类以及其量比关系。
应用气相色谱法能快速而准确地测出白酒中的醇类、酯类、有机酸类、碳基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以及高沸点化合物等成分的含量。
一、填充柱DNP柱测定白酒中醇、酯等组分(一般酒厂需要,白酒)(一)DNP柱直接进样法测定白酒中主要醇、酯成份白酒中醇和酯是主要香味成份。
吸取原样品进行色谱分析,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性高、快速;缺点是:极其微量的组分不易检出。
1样品的配制●2%内标的配制:吸取2mL的内标--乙酸正丁酯于1OOmL的容量瓶中,(因内标物易挥发,可在瓶内先放少量酒精),用55%-60%的乙醇定容。
●1-2%标样的配制:分别吸取乙醛、甲醇、正丙醇、仲丁醇、乙缩醛、正丁醇、异戊醇、(正己醇)、(糠醛)各lmL,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各2mL一起加入1OOmL容量瓶中,用55%-60%(V/V)的乙醇定容,混匀后组成标样。
(在容量瓶中先加少许乙醇,以防挥发)●混标的配制:分别用移液管吸取标样lOmL和内标5mL,用55%-60%(V/V)的乙醇定容到1OOmL,混匀后(可分装)待用。
混标中各组分i及内标含量计算公式:mi=ci×Vi×di×lO00ms=cs×Vs×ds×lO00式中:mi/ms—混标中各组分i/内标的含量(mg/l0OmL);ci/cs—混标中各组分i/内标的浓度(V/V)Vi/Vs—混标中各组分i/内标的体积(mL) ;di/ds—混标中各组分i/内标的密度(g/mL) ;1000—算成以mg为单位的系数。
例:计算混标中正丁醇的含量m正丁醇=1%×lOml×0.809g/ml×lO00=80.9mg/100ml混标样计算混标中乙酸乙酯的的含量m乙酸乙酯=2%×lOml×0.809g/ml×lO00=179.6mg/100ml混标样计算混标中内标--乙酸正丁酯的含量m s=2%×5ml×0.882g/ml×lO00=88.2mg/100ml混标样建议:在这样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可直接购买己配制好的混标待用。
[作者简介] 石相莉(1969-),女,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和化工产品的分析检测。
经验交流酒中甲醇、杂醇油、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的检测石相莉1,邓全道2(1 广西桂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广西桂林 541002;2 桂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桂林 541004)[关键词] 酒;气相色谱;甲醇;杂醇油;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中图分类号] R 155 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8685(2007)11-2107-02 甲醇和杂醇油是各种酒中最主要的卫生要求之一,特别是蒸馏酒和配制酒。
甲醇是由植物细胞壁及细胞间质中的甲醇酯在曲菌的作用下释放出甲氧基而形成的。
甲醇在体内有积蓄作用,不易排出体外,发生急性中毒时可使人出现头痛、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糊等中毒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杂醇油是含蛋白质原料中的氨基酸分解产物经酵母作用而生成的,它既是组成酒的芳香成分,又是具有特殊嗅味和毒性的有害物质,能使神经系统充血,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1,2]。
我国国家标准G B2757-1981!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中规定甲醇含量为:粮食酒#0 4g /L,薯类酒#1 2g /L;杂醇油(以异丁醇与异戊醇计)含量#2 0g /L 。
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则是酒的主要风味物质,是蒸馏酒和配制酒的主要技术要求之一,不同的酒,其含量要求也不一致。
气相色谱法测定这几种化合物(甲醇、杂醇油、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含量是卫生检验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白酒的试验方法中,这几种化合物的检测采用了3种方法:甲醇、杂醇油是用GB /T10345 1-1989,以GDX -102填充柱作分离柱,外标法定量;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则分别用GB /T 10345 7-1989及GB /T 10345 8-1989,色谱柱均为填充柱,内标法定量。
总体来说,填充柱的分离效果不如毛细柱理想。
本文介绍一种应用毛细管柱同时分离测定酒中甲醇、杂醇油(异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的方法,可满足酒的卫生检测要求。
白酒中乙酸乙酯的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背景:白酒在生产过程中, 酸与醇发酵生成各种酯, 乙酯类物质是白酒香气的主体部分,各种乙酯具有各自的香气特征,乙酸乙酯的香气较清纯优雅,含乙酸乙酯较多而其他酯类较少时,白酒则呈现清香优雅的风格,习惯称为“凤香型”;若白酒中各种酯类较多,特别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已酸乙酯,香气浓郁纯厚,回味悠长,这类白酒称为“浓香型”;蒸馏型白酒因制备过程不同,基本上不含芳香酯类成分。
由于各种酯类的不同和含量多少决定了白酒的香气和风格, 它对白酒香型的确定起主导作用。
清香型白酒因其生产工艺简单, 芳香浓郁、价格低廉, 因此它的产量和饮用量比其它香型的酒要高得多, 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
乙酸乙酯是清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 乙酸乙酯稀时呈清香, 浓时呈梨香。
白酒工业迅速发展, 产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为加强技术管理、改进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六十年代曾用纸层析技术对白酒中特有的芳香成分进行了研究, 但纸层析因速度慢、准确度低等缺点, 所以这种方法一直不能得到普及推广, 对白酒的分析用化学法测香气成分, 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总酯。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采用气体(常用氮气、氢气等自身不与被测组分发生反应的气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法。
当流动相携带欲分离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不同,与固定相作用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因而组分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经过相当多次的分配之后,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有长有短,从而使各组分依次流出色谱柱而得到分离。
根据流出组分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选用合适的检测器,得到电信号虽时间变化的色谱流出曲线,也称色谱图(如下图示)。
根据色谱组分峰的出峰时间(保留值),可进行色谱定性分析;而峰面积或峰高则与组分的含量有关,可用以进行色谱定量分析。
GC是一种高效能、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以及应用范围广泛的分离分析方法。
T logy科技分析与检测白酒组成成分中包括高级醇、酯类和有机酸等物质,种种微量元素能够影响白酒风格、口感和香气,酯类赋予白酒果香,而酸类则给予白酒以刺激感,醇类是白酒制作中的助香剂,掌握其中各种微量元素的配合比例,可以进一步提高白酒质量。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装置试验仪器包括配备FID氢火焰检测装置的气相色谱仪、毛细管柱式的色谱柱、电子天平、超纯水处理设备、移液器等。
1.2 材料试剂材料试剂方面包括溶剂:无水乙醇添加一定水分,配制成为60%体积分数试剂。
水:根据GB/T6682标准选择一级水,通过自制得到。
内标物:乙基丁酸、乙酸正戊酯、叔戊酸。
标准品包括辛酸、庚酸、戊酸、正已酸、乳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异丁酸、甲酸乙酯等。
1.3 测定条件温度状态调节方面,开始将温度设置在35 ℃,维持8 min,随后按照3 ℃/min的频率将温度提升至80 ℃,维持1 min,再通过3 ℃/min的频率,提高到140 ℃,维持1 min,以5 ℃/ min的频率,将温度提高到180 ℃,最后按照10 ℃/min的频率,把温度提高到210 ℃,维持10 min。
进样量是1 μL,进样口的温度是240 ℃,检测器温度250 ℃,载气流量是20 mL/min,载气状况:空气是99.9%、氢气是99.9%,氮气是99.9%,分流比是20∶1。
1.4 混合组分标准曲线配制配制出酸类、酯类、醇类三个品种的混合标准溶液,添加60%的乙醇溶液,定容到刻度,随后进行均匀混合,将其进行稀释至标准浓度,随后分成五种梯度,配制成为混合标样,计算出其中不同标准物质的组分浓度,准备上机测定。
2 结果分析2.1 色谱条件白酒拥有较宽沸程,成分比较复杂,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色谱柱实施鉴定分离。
当下国家推出的白酒标准分析法,包括GDX102填充柱、FFAP和PEG,通过上述几种方法能够把白酒中的各种物质分离开来,但无法分离一些性质比较相似的物质,比如乙缩醛和乙酸乙酯,而这两种物质也是白酒香味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白酒增加香气。
实验七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2、掌握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试样被汽化后,随同载气进入色谱柱,利用被测定的各组分在气液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柱内形成迁移速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先后流出色谱柱,进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根据色谱图上各组分峰的保留值与标样对照进行定性,利用峰面积(或峰高),以内标法定量。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CP 3900型气相色谱仪,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色谱柱:SE-54色谱柱(50m*0.32mm*0..25mm),微量注射器:10微升试剂:乙醇,色谱纯(分析纯代替)。
配成60%乙醇水溶液;乙酸乙酯,色谱纯,作标样用。
2%溶液(用60%乙醇水溶液配制);乙酸正丁酯,色谱纯,作内标用。
2%溶液(用60%乙醇水溶液配制);四、实验步骤1、仪器的准备,色谱条件的确定:检测器温度:260℃;进样口温度:240℃;柱温程序:60℃保持1分钟,以3℃/分钟的速率升到90℃,然后以40℃/分钟升到220℃。
校正因子(f)的测定:吸取2%乙酸乙酯标准溶液1.0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加入2%内标液1.0mL,用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
上述溶液中乙酸乙酯和内标的浓度均为0.02%(体积分数)。
进行GC检测,记录乙酸乙酯和内标峰的保留值及其峰面积(或峰高),其比值计算出乙酸乙酯的相对校正因子(f)。
f= A1* d2/ A2* d1C= f* A3* C1*10-3/ A1C:试样中乙酸乙酯的质量浓度,g/L;f:乙酸乙酯的相对校正因子;A1:标样f值测定时内标的峰面积(或峰高);A2:标样f值测定时乙酸乙酯的峰面积(或峰高)A3:试样中乙酸乙酯的峰面积(或峰高)A4:添加于酒样中内标的峰面积(或峰高)d2:乙酸乙酯的相对密度;d1:内标物的相对密度;C1:(添加在酒样中)内标的质量浓度,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