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相似的图形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相似的图形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相似的图形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相似的图形

27.1 图形的相似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2.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3.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重点: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

3.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难点的突破方法

三、重难点突破

1. 对于相似图形的概念,可用大量的实例引入,但要注意教材中“把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只是对相似图形概念的一个描述,不是定义;还要强调:①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其大小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当形状与大小都一样时,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所以全等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形);②相似形不仅仅指

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的情况,如飞机和飞机模型也是相似形;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

2. 判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要看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是否相等,且对应边的比是否

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可以以矩形、菱形为例说明:仅有对应角相等,或仅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多边形不一定相似(见例1),也可以借助电脑直观演示,增加效果,从

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3. 由相似多边形的特征可知,如果已知两个多边形相似,就等于知道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在计算时要能灵活运用.

4. 相似比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实质是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长放大或缩小的倍数).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的三道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想一想:下列各组图形相似吗?是一道判断图形相似

的选择题,通过讲解要使学生明确:(1)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2)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3)在识别相似图形时,不要

以位置为准,要“形状相同” ;

相似多边形例题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判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要看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是否相等,且对应边的比是否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若说明两个多边形不相似,则必须说明各角无法对应相等或各对应边的比不相等,或举出合适的反例,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依靠直觉观察是不可靠的;

练习的几道题主要针对比例尺和相似多边形中相似比等知识展开,来让学生明白相似多

边形是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与相似比结合理解。

四、课堂引入

1. (

1)请同学们看黑板正上方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他们的形大小有什么关系?再如下图的两个画面,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还可以再举几个例子)

(2)教材P36引入.

(3)相似图形概念:把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 (强调:见前面)

(4)让学生再举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

(5)讲解例1.

五、例题讲解

例1 (补充:选择题)如图,下面右边的四个图形中,与左边的图形相似的是(

分析:因为图A是把图拉长了,而图D是把图压扁了,因此它们与左图都不相似;图

B是正六边形,与左图的正五边形的边数不同,故图B与左图也不相似;而图C是将左图绕正五边形的中心旋转180。后,再按一定比例缩小得到的,因此图C与左图相似,故此题应选C.

例3 (补充)已知: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 32000000,量得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大约为3.5cm,求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km ?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可求出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

解:略

答: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120 km.

六、课堂练习

1. 教材P37的观察.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

B .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

C .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

D .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

5. 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500m,在一张平面图上的距离是例尺

是多少?

七、课后练习

1.把三角形ABC放大到原来的两倍(要求:放大后的顶点在格点上)

5cm,那么这张平面地图的比

A B

2?

⑴求/ AED和/ADE的大小;(2)求DE的长.

3 .教材P37练习1、2.

4.教材P40练习1与习题1 .

课后小结: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判定:相似多边形,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相似比7C

-/

A B

初三数学总复习图形的相似

图形的相似(1) 【知识点及方法指导】 1.相似图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似多边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似的几种类型A 字型__________________,X 字型_______________ 强调:证明相似时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对顶角、公共边。 【典型例题】: 例1、(2011潍坊中考) 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AB = AC ,底边BC 的长为2,DE 是它的中位线,则下面三个结论:(1)DE =1;(2)△ADE ∽△ABC ;(3)△ADE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1︰4. 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例2、(2012潍坊中考)如图所示,AB=DB,∠ABD=∠CB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BC ≌⊿DBE.(只需添加一个即 可) 例3、(2013潍坊中考)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CB ,10=AB , 6=BC ,在线段AB 上取一点D ,作AB DF ⊥交AC 于点F .现将ADF ?沿DF 折叠,使点A 落在线段DB 上,对应点记为1A ;AD 的中点E 的对应点记为1E .若11FA E ?∽BF E 1?,则AD =__________. A B C D E A B D E C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一、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把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 ” 表 示二次根号。 2.最简二次根式:若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化简: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4.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5.代数式:运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性质 (1))0()(2≥=a a a )0(≥a a (2)==a a 2 )0(<-a a

(3))0,0(≥≥?=b a b a ab (乘法) (4))0,0(≥≥=b a b a b a (除法) 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叫做二 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二、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1.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不管用什么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是要一元二次方程降次) 2、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 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2 =b 或b a x =+2)(的一元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提纲 (何老师归纳) 一:比例的性质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一)相关概念:1.两条线段的比: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 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 的比是,或写成a :b=m :n ; 其中 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2: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成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记作:c d a b =(或a :b=c :d ) ① 线段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 ,c 叫做比例内项, ② 线段a 叫首项,d 叫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③ 比例中项:若 c a b c a b c b b a ,,2是则即?==的比例中项. (二)比例式的性质 1.比例的基本性质:b c a d d c b a =?= 2. 合比:若 ,则或a b c d a b b c d d a b a c d c =±=±±=± 3. 等比:若 ……(若……)a b c d e f m n k b d f n =====++++≠0 4、黄金分割: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BC (AC>BC ),并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2 1 5-AB ≈0.618AB ,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当AD∥BE∥CF 时,都可得到 = . = , = , 语言描述如下: = , = , = . (4)上述结论也适合下列情况的图形: n m b a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全 册 教 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2+bx+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丰富的实例,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 使学生经历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系数的识别. 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指出下面哪些方程是已学过的方程?分别是什么方程? (1)3x+4=1;(2)6x-5y=7;(3)-=0;(4)y=5;(5)x2-70x +825=0;(6)7+=4;(7)x(x+5)=150;(8)-=0. 3.什么是“元”?什么是“次”?

活动二: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的学习 自学教材第2~3页,思考教师所提下列问题: 1.问题1中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所列方程为________,化简后为________. 2.问题2中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为什么要乘?所列方程为________,化简后为________. 3.观察上面化简后的方程,会发现:等号两边都是________,只含有____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4.任何一个方程都要化成它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a≠________).为什么? 5.说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在确定各个系数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排除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的障碍,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同时,通过设问也给学生学习探究搭建了交流平台. 活动三:尝试练习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3x+2=5y-3;(2)x2=4;(3)3x2-=0;(4)x2-4=(x+2)2;

初中数学 图形的相似

图形的相似 考点一、比例线段 (3分) 1、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或写成a :b=m :n 在两条线段的比a :b 中,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若四条a ,b ,c ,d 满足或a :b=c :d ,那么a ,b ,c ,d 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 ,c 叫做比例内项,线段的d 叫做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如果作为比例内项的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 c b b a =或a :b=b : c ,那么线段b 叫做线段a ,c 的比例中项。 2、比例的性质 (1)基本性质 ①a :b=c :d ?ad=bc ②a :b=b :c ac b =?2 (2)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d b c a =(交换内项) ?=d c b a a c b d =(交换外项) a b c d =(同时交换内项和外项) (3)反比性质(交换比的前项、后项): c d a b d c b a =?= (4)合比性质: d d c b b a d c b a ±=±?= (5)等比性质: b a n f d b m e c a n f d b n m f e d c b a =++++++++?≠++++==== )0( 3、黄金分割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BC (AC>BC ),并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2 15-AB ≈0.618AB 考点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3~5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n m b a =d c b a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讲义(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讲义(全册)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 (3)掌握·=(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 (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二次根式(a≥0)的内涵.(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对(a≥0)是一个非负数的理解;对等式()2=a(a≥0)及=a(a≥0)的理解及应用.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的条件限制. 3.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关键 1.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规定和重要结论进行准确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1 二次根式3课时 21.2 二次根式的乘法3课时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3课时 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2课时

2016年初三下册数学第27章知识点:图形的相似

2016年初三下册数学第27章知识点:图形 的相似 知识点1.概念 把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图形) 解读:(1)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做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 (2)全等形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即不仅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 (3)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就是看这两个图形是不是形状相同,与其他因素无关. 知识点2.比例线段 对于四条线段a,b,c,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或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知识点3.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解读:(1)正确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明确“对应”关系.

(2)明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来自于书写,且要明确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知识点4.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之比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解读:(1)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中的一种; (2)应结合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来理解相似三角形; (3)相似三角形应满足形状一样,但大小可以不同; (4)相似用“∽”表示,读作“相似于”; (5)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之比叫做相似比. 知识点5.相似三角的判定方法 (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其他两边的延长线)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一个三角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6)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初三数学《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卷(1) 一.选择题 1.若=,则=() A.B.C.D. 2.线段MN长为1cm,点P是MN的黄金分割点,则MP的长是()A.B.C.或D.不能确定 3.小惠将一根绳子进行黄金分割,分割后较短绳子的长度(3﹣)米,则这根绳子的总长度为() A.1米B.1.5米C.2米D.4米 4.小明的数学作业本的纸上都是等距离的横线,他在上面任意画一条不与这些横线平行的直线,那么这条直线被这些横线所截得的线段() A.平行B.相等C.平行或相等D.不相等 5.如图,已知AB∥CD,AC与BD交于点O,则下列比例中成立的是() A.B.C.D. 6.下列语句中的图形必成相似形的是() A.只有一个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B.邻边之比为2的两个平行四边形 C.底角为40°的两个等腰梯形 D.有一个角为40°的两个等腰梯形 7.将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都缩小或扩大同样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 A.仍是直角三角形B.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C.是锐角三角形D.是钝角三角形 8.下列图形中:①放大镜下的图片与原来的图片;②幻灯片的底片与投影在屏幕上的图象; ③天空中两朵白云的照片;④卫星上拍摄的长城照片与相机拍摄的长城照片.其中相似的组数有() A.4组B.3组C.2组D.1组 9.根据下列各组条件,△ABC与△A1B1C1相似的有() ①∠A=45°,AB=12,AC=15,∠A1=45°,A1B1=16,A1C1=20 ②AB=12,BC=15,AC=24,A1B1=20,A1C1=40,B1C1=25 ③∠B=∠B1=75°,∠C=50°,∠A1=55° ④∠C=∠C1=90°,AB=10,AC=6,A1B1=15,A1C1=9 A.1个B.2个C.3个D.4个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数学教案(七年级上册) 第1章有理数 第2章整式的加减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 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 注意:①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②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P3 练习 2、课本P4例 义。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③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习题1.1第1、2题。 1.2.1有理数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重点: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问题1:学习了负数之后,我们对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了,你能写出三个不同类型的数吗?(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上写出,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如果有出现不同类型的数,同学们可上黑板补充。)问题2:观察黑板上的这么数,并给它们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得出数的类型有5类: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二、讲授新课 1、有理数的定义 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数进行概括,得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即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让学生在总结出5类数基础上,进行概括,尝试进行分类,通过交流和讨论,再加上老师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出下面的两种分类方式。 (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分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相似图形(教案)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第1课时相似图形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相似的图形,体会相似图形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能判别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会判断图形的相似. 【教学难点】 判断图形是否相似.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所给出的几组图形,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这里的图片可以是教材P24中图27.1—1中3组图片,可以是教师自制教学图片,也可以是利用多媒体而展示的相似图片.)

【教学说明】通过观察实物图片,从感性上认识相似图形.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1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问题2你能举出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吗? 【教学说明】问题1是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必要理性思考,教师应善于这种诱导,让学生通过“看起来一样,但大小不同的图形为相似图形”进入到“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从而认识新知.问题2可由学生相互交流,并运用新知来判别举例的合理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巡视,可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听取学生的观点,适时点拨. 【归纳结论】1.相似图形: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2.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 问题3展示教材P24中图27.1—2及P25中图27.1—3以及练习第1题中的三幅图片 (可让学生直接观察教材图片,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更多图片),它们中有相似图形?为什么? 【教学说明】让学生指出图片中的相似图形,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说明理由,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形状相同”的含义,理解图形相似的本质.当然,这里的理由也是感性认识,不必作更深的说明.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放电影时,投在屏幕上的画面与胶片上的画面相似吗?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相似图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相似图形 【基础知识回顾】 一、成比例线段: 1、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的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为m、n则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比,即:= 2、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b、c、d如果=那么四条线段叫做同比例线段,简称 3、比例的基本性质:=<=> 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将平行线截两条直线 【提醒:表示两条线段的比时,必须使示用相同的,在用了相同的前提下,两条线段的比值与用的单位无关即比值没有单位。】 二、相似三角形: 1、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各角对应各边对应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性质:⑴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⑵相似三角形对应点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的比都等于 ⑶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面积的比等于 1、判定:⑴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线相交,三角形与原 三角形相似 ⑵两边对应且夹角的两三角形相似 ⑶两角的两三角形相似 ⑷三组对应边的比的两三角形相似 【名师提醒:1、全等是相似比为的特殊相似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特质和判定,要证四条线段的比相等,一般要先证判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三组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三角形相似多用在点三角形中】 三、相似多边形: 1、定义:各角对应各边对应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2、性质:⑴相似多边形对应角对应边 ⑵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面积的比等于 【名师提醒:相似多边形没有专门的判定方法,判定两多边形相似多用在矩形中,一般用定义进行判定】 一、位似: 1、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 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这时相似比又称为 2、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都等于 【名师提醒:1、位似图形一定是 图形,但反之不成立,利用位似变换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

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⑵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⑶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⑷若等号 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1.2.2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 根为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 (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①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②确定公式中a,b,c 的值,注意符号; ③求出b2-4ac的值;④若b2-4ac≥0,则把a,b,c和b-4ac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九年级数学相似相似三角形测试题

相似三角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平行四边形一定相似 B.两个菱形一定相似 C.两个矩形一定相似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2.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米的测竿的影长为2.5米,那么影长为30米的旗杆的高是() A.20米 B.18米 C.16米 D.15米 3.如图,DE∥BC,分别交△ABC的边AB,AC于点D,E,=,若AE=5,则EC长度为() A.10 B.15 C.20 D.25 4.如图,△OAB与△OCD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 1:2,∠OCD=90°,CO=CD.若B(1,0),则点C的坐标为() A.(1,2) B.(1,1) C.(,) D.(2,1)

5.△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DEF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如果△ABC∽△DEF,那么△DEF的第三边长为() 6.如图,Rt△ABC中,∠ACB=90°,AC=4,BC=6,以斜边AB上的一点O为圆心所作的半圆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D、E,则AD为() A.2.5 B.1.6 C.1.5 D.1 7.如图,点F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上,射线CF交DA的延长线于点E,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与△AEF相似的三角形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8.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BC上,且DE∥BC,EF∥AB.若AD=2BD,则的值为()

A. B. C. D. 9.如图,△ABC中,D、E两点分别在BC、AD上,且AD平分∠BAC,若∠ABE=∠C,AD:ED=3:1,则△BDE与△ADC的面积比为() A.16:45 B.2:9 C.1:9 D.1:3 10..如图,正方形ABCD的两边BC,AB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的正半轴上,正方形 A/B/C/D/与正方形ABCD是以AC的中点O/为中心的位似图形,已知AC=3,若点A/的坐标为(1,2),则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BCD的相似比是( ) A. B. C. D. 1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0,BC=5.若点M、N分别是线段AC,B上的两个动点,则BM+MN 最小值为()

初三数学图形的相似知识点

1.各角分别相等、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根据这个定义,两个形一定是相似的. 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则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B'C'D'的相似比为,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BCD的相似比为.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个对应角相等的多边形相似 B.两个对应边成比例的多边形相似 C.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都相似 D.有一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相似 4.如果六边形ABCDEF∽六边形A1B1C1D1E1F1,∠B=52°,那么∠B1 等于() A.128° B.26° C.52° D.54° 一、相似三角形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若两个三角形的三角分别相等,三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是由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迁移得到的. (2)相似三角形的表示:如果ΔABC与ΔA'B'C'相似,就记作ΔABC∽ΔA'B'C',符号“∽”读作“相似于”,利用“∽”表示两个图形相似时,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主要目的是为了指明对应角,对应边. (3)相似比:两个三角形相似,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比是有顺序的,若ΔABC与ΔA'B'C'的相似比为k,那么ΔA'B'C'与ΔABC的相似比为1/k [知识拓展] (1)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全等三角形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而相似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相似比等于1∶1的两个相似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3)书写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注意对应点的位置要一致,即若ΔABC ∽ΔDEF ,则说明A 的对应点是D ,B 的对应点是E ,C 的对应点是F. (4)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如果ΔABC ∽ΔA'B'C', ΔA'B'C'∽ΔA ″B ″C ″,那么ΔABC ∽Δ A ″ B ″ C ″. 5.黄金分割比值:若设AB =1,AC =x ,则BC =1-x ,由黄金分割的定义得方程: ,解方程得 ,所以黄金比值为= ≈ . 6.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黄金分割点,且AC >BC ,若AB =5 cm,则 AC = ,BC = . 7.如图所示,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则点C 应满足的条件是 .(用比例式表示) 2.如图,在△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 A.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4.在△ABC 与△A'B'C'中,AB=6,BC=12,AC=15,A'B'=8,B'C'=16,当A'C'= 时,△ABC ∽△A'B'C'. 1.定理:两角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定理:两边 且夹角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定理:三边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图),如 果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 , 的比叫做黄金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2、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3、a (a ≥0)是一个非负数.当a 为带分数是,要把a 改写成假分数,即5322要写成538 4、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 (a ≥0), 2a =a (a ≥0) 5、用基本运算符号(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a ×b =ab (a ≥0,b ≥0) 7、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b a =b a (a ≥0,b >0) 8、最简二次根式条件:①被开方数不含字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9、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10、同类二次根式即指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 11、平方差公式:a 2-b 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b 2 12、二次根式除法没有分配率,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都是1,(ab )m =a m b m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c=0(a ≠0),其中ax 2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3、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 直接开方法:如果方程能化成x 2=p 或(mx+n )2=p(p ≥0)的形式,那么可得x=p ±或mx+n=p ± (2) 配方法:步骤:第一步,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是1);第二步,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第三步,配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第四步,把方程左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的形式,即(x-k )2=h(h ≥0);第五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3) 公式法:Δ=b 2-4ac 叫做方程ax 2+bx+c=0(a ≠0)根的判别式。当Δ>0时,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相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常见模型

相似三角形常见模型一 【知识清单】 【典例剖析】 知识点一:A 字型的相似三角形 A 字型、反A 字型(斜A 字型) B (平行) B (不平行) (1)如图,若BC DE ∥,则ABC ADE ∽△△

(2)如图,如果B AED ∠=∠,或C ADE ∠=∠,则ACB ADE ∽△△ 1、如图,已知////AB EF CD ,若AB a =,CD b =,EF c =,求证: 111c a b =+. 2、已知在ABC △中,D 是AB 上的点,E 是AC 上的点,连 接 DE ,可得?=∠+∠180C BDE ,线段BC DE 21= ,AE AD 3 2 =,求AC AB 的值。 变式练习: 1、如图,111EE FF MM ∥∥,若AE EF FM MB ===,则 111111:::_________AEE EE F F FF M M MM CB S S S S ?=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 2、如图,AD EF MN BC ∥∥∥,若9AD =,18BC =, ::2:3:4AE EM MB =,则_____EF =,_____MN = 3、(2014?乌鲁木齐)如图,AD∥BC,∠D=90°,AD=2,BC=5,DC=8.若在边DC 上有点P ,使△PAD 与△PBC 相似,则这样的点P 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F E D C B A C B D E M 1F 1E 1M E F A B C M N A B C D E F

知识点二:8字型相似三角形 B C C (蝴蝶型) (平行)(不平行) (1)如图,若CD AB∥,则DOC AOB∽△ △ (2)如图,若C A∠ = ∠,则CDJ ABJ∽△ △ 1、已知,P为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过点P的直线与AD,BC,CD的延长线,AB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 求证: PE PH PF PG = 2、如图,设 AB BC CA AD DE EA ==,求证:12 ∠=∠ 变式练习: 1、(2010?威海)如图①,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然后沿虚线剪切,得到两个(不等边)三角形纸片△ABC,△A1B1C1. P H G F E D C B A E

初三中考数学图形的相似

课时32.图形的相似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其基本性质,理解线段的比,比例线段的概念,了解黄金分割, 及利用比例及其性质进行简单计算. 2. 理解相似三角形,多边形概念,能灵活运用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进行有关计算与证明. 3. 掌握多边形问题可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的数学思想. 【考点链接】 1.比例的性质: (1)==ad d c b a ,则若 。 (2)=±=b b a d c b a ,则若 。 2.黄金分割:点C 把线段AB 分成AC 和BC 两段(AC >BC ),且AC 是AB 和BC 的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 。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① ② ③ ④ 4. 基本图形: 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的______线,对应边上的_____线的比等于_____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也等于________比,面积比等于_________. 6.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对应边_______,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___,这个点叫做_______. 【典例精析】 例1.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AB 和AC 的中点,F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DF 平分CE 于点G ,CF=1,则BC= ,三角形ADE 与三角形ABC 的周长之比 ,三角形CFG 与三角形BFD 的面积之比是 。 例2.在三角形ABC 中,∠A=300,BD 是AC 边上的高,若BD CD AD BD =,则∠ABC 等于( ) A 、300 B 600 C 900 D300或900 G A B F D E A A E D B C D E

九年级数学下册 27.1 图形的相似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相似 27.1__图形的相似__ 第1课时相似图形[见B本P68] 1.在下列四组图形中,相似的有( D ) 图27-1-1 A.1组B.2组 C.3组 D.4组 2.下列四组图形中,一定相似的是( D ) A.正方形与矩形 B.正方形与菱形 C.菱形与菱形 D.正五边形与正五边形 3.如图27-1-2所示,是大众汽车的标志图案,与它相似的是( B ) 图27-1-2 4.下列哪组图形是相似图形( C )

【解析】要找出图中相似的图形,就是要通过观察、分析,进行比较,判断同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形状是否相同. 5.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相似的图形,请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相似图形. 图27-1-3 解:图(a)与图(f),图(b)与图(d),图(c)与图(h),图(e)与图(i)分别是相似图形. 6.如图27-1-4,相似的正方形共有__5__个,相似的三角形共有__16__个. 图27-1-4 【解析】图中所有正方形都是相似的图形,相邻的两个正方形分割成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都是相似图形,共有4×4=16个相似的三角形. 7.如图27-1-5,在给出的方格内通过放大或缩小画出已给图形的相似图形.

解:如图所示:

第2课时 相似多边形 [见A 本P70] 1.下列各组线段(单位:cm)中,成比例线段的是( B ) A .1,2,3,4 B .1,2,2,4 C .3,5,9,13 D .1,2,2,3 【解析】 因为12=24 ,所以1,2,2,4是成比例线段. 2.若a -b b =23,则a b =( D ) A.13 B.23 C.43 D.53 【解析】 ∵a -b b =23,∴a -b b +1=23+1,∴a b =53 . 3.已知b a =513,则a -b a +b 的值是( D ) A.23 B.32 C.94 D.49 4.如图27-1-6所示的两个四边形相似,则角α的度数是( A ) 图27-1-6 A .87° B .60° C .75° D .120° 【解析】 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故α=360°-60°-75°-138°=87°,选A. 5.若△ABC 与△A 1B 1C 1的相似比为2∶3,△A 1B 1C 1与△A 2B 2C 2的相似比为2∶3,那么△ABC 与△A 2B 2C 2的相似比是__4∶9__.

九年级数学相似图形的性质同步练习

24.2 相似图形的性质同步练习 1、请看下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图(1)中,两个足球的形状相同吗?它们的大小呢? (2)在图(2)中,两个正方形物体的形状相同吗? 2、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形状相同的图形,试举出几例。 3、在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开头相同的图形,下图形状相同的图形分别是、、、、(填序号)

4、 如右图,放大镜中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具有怎样的关系? 5、提高: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O (0,0)、A (1,2)、B (2, 4)、C (3,2)、D (4,0).先用线段顺次连接点O, A 、B,C, D ,然后再用线段连结A 、C 两点. (1)你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 (2)填写表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O,、1A 、1B 、1C 、1D ,并按同样的方式连结各点.你 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填写表2,你又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填写表3呢? (3)在上述的图个图形中,哪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 6、下列每组图形状是否相同?若相同,它们的对应用有怎样的关系?对应边呢? (1) 正三角形ABC 与正三角形DEF ; (2) 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

7、(1)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图(1)中的两个图形相似吗?为什么?图(2)中的两个图形呢?与同伴交流。 (2)如果两个多边形不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可能都相等吗?对应边可能都成比例吗? 8、如图,3 5' ' ' = = = BC BC AC AC AB AB ,且AB=8cm ,BC=10cm ,AC=7cm ,则△A ' 'C B 的周长= cm . 9、如图,D 、E 分别在AB 、AC 上,则 2 1==EC AE DB AD ,则 =AB BD , AC CE = , AB AD = , AC AE = 。 10、已知,如图,EC AE DB AD =,且AE=8,AC=10,AD=12,求BD 、AB 的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