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的道德观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93.78 KB
- 文档页数:1
论太极拳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影响(2010-09-19 12:27:18)标签:教育分类:太极见闻论太极拳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拳文化,因其鲜明的中原文化特色和中华智慧映照,使中国武术因其深蕴的文化内涵而步入更高的境界,成为“中国智慧”的代名词。
在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体、主流的今天,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注重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太极拳运动应当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演绎法,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在论述太极拳运动的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太极拳文化的教育功能以及其对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太极拳运动当代大学生素质Abstract:I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Taijiquan culture,Because its bright area south of Yellow River cultur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hinese wisdom shine upon,Causes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to march into a higher boundary because of its depth yun culture connotation,Becomes “the Chinese wisdom”pronoun。
Main body which educates in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nto our country、Mainstream today,Take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rationale,Within pays great attention outside to minor in 、The technique road pays equal attention to for the bright characteristic Taijiquan movement must become one of pedagogical activity main ways。
论述太极拳运动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方法 -回复
1. 提倡公平竞争:学习和练习太极拳需要与他人进行对练,太极拳注重平衡和谐,
强调合理合法的竞争,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品德。
2. 强调自律:太极拳的练习需要坚持,无论是身体上的训练还是内心的品格修炼,
都要有自律的精神。
学习太极拳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3. 注重团队合作:太极拳练习中,学生需要与伙伴合作进行对练、模拟战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耐心和毅力:太极拳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的运动,学生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
练习来提高技巧。
这种长期的努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5. 培养谦逊态度:太极拳注重内心平和、谦虚谨慎的心态。
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过
程中需要尊重师长和其他伙伴,培养谦逊的品格。
6. 培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太极拳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的运动,学生需要
对自己的训练有责任感,并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
7. 培养自信心:太极拳的练习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技巧和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增
强自信心,从而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
8. 培养尊重和体贴他人的意识:太极拳的练习需要学生与他人进行身体接触,学生
需要学会尊重和体贴对手,注重自身的力度把控。
9. 培养礼仪和文化修养:太极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太极拳可
以培养学生对传统礼仪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10. 注重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平衡发展:太极拳强调身体和心理的平衡发展,学习太极
拳可以帮助学生调节身心状态,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
太极拳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价值
1、培养“尚武崇德”的价值观
“拳以德立,德为艺先”。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圆活、流畅。
看似缓慢简单的一招一式其实对练习者无论是肢体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一个不断承载不断校对的过程,因此太极拳的练习是一个逐渐收敛心性的过程,长期坚持不懈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内外兼修、形神共养。
同时学习太极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传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太极拳在产生、发展过程中渗透着大量的美学因素,无论是太极拳套路,还是太极拳推手比赛,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太极拳动作柔和、轻灵飘逸,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其动作刚柔相济、动静相兼,并追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辩证统一之美。
通过观赏和学习可以感受到太极拳运动的博大精深与深厚内涵,是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提高传统审美的最佳方式。
3、培养大学生的处事思维与能力
太极拳能够展现自我,扩大交往,并能够缩短人际间的距离,是缓和心理冲突、完善人格角色的理想方法。
太极拳通过缓慢柔和圆活的平衡运动,使人体四肢、躯干、五脏六腑、神经系统以及全身各条经络、气穴等均能进行各种阴阳平衡的调节。
“以武会友、广交良友”,在习练过程中,随着学生们对太极拳理论领悟的加深,练习者从中还可体会其中蕴涵着的人际交往的哲理,有助于人格特质的培养,有助于社会化角色的塑造。
大学生太极拳心得体会800字大学生太极拳心得体会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优秀的身体锻炼方式,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身养性的方式。
作为大学生,我一直对太极拳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我不仅体会到了太极拳对身体的好处,更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哲学内涵。
下面我将从身体锻炼、心理调适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分享我在太极拳修炼中的心得体会。
一、身体锻炼太极拳注重身体的柔韧、协调与平衡。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发现自己的身体逐渐变得更加灵活,肌肉更加柔软,关节灵活度也显著提高。
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长期处于课堂、图书馆等相对缺乏活动的环境中,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很好地改善这种局面,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减少运动不足带来的身体不适。
另外,太极拳的动作要求整体的协调与平衡,这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尤为重要。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感到身心疲惫,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增强我们的调节能力,使我们在应对各种压力时能够更加平衡和冷静。
二、心理调适太极拳的修炼注重意念、意识与呼吸的调节。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逐渐学会放松身心,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太极拳要求练习者的动作要如水般柔软,动作之间要流畅自然。
在练习中,我们需要深呼吸、配合意识的放松来完成每个动作,这种练习不仅可以加强我们的心肺功能,还可以使我们心境平和、淡定,并最终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太极拳的修炼中,我们要不断调整身体与意念之间的关系,保持内心的平衡。
这种调适的习惯不仅可以在太极拳的练习中体现,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帮助我们应对压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三、道德修养太极拳在保养身体的同时,还注重培养修身养性的道德修养。
太极拳要求练习者要有敬畏之心,要恭敬的对待他人,以及对自然和谐的态度。
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提升自己的情操修养。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动作的美感与和谐,更要注重内心的修养。
太极拳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高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弘扬的重要阵地,在高校中普及与发展太极拳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构建、道德情操的培养、意志品质的锻炼和民族人文精神的树立,太极拳文化为大学生道德失衡问题矫正提供了新途径。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提出积极搭建平台弘扬太极拳文化的建议。
太极拳;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用1引言太极拳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浓缩和沉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折射出高度的哲学思想。
太极拳招式要求中庸,即在每一个招式中要做到守中用中不偏不倚等,这与儒家学说中庸之道的思想如出一辙;太极拳又提倡天人合一,练习者在每一招式练习过程中要做到心静如水、心无杂念,仿佛处于自然环境中,这与老庄哲学不争贵柔等思想又不谋而合;同时,太极拳阴阳的说法,指出太极拳每一个招式中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与易学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无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又一脉相承。
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太极拳所提倡的思想与我国古老哲学思想是相通的,这使得太极拳文化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其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等赋予了太极拳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
新时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表现出文化素养缺乏、文化底气不足、文化自信不佳等问题,甚至出现了思想道德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理性回归成为了新的课题。
练习者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涤达到健心、养性与养心的目的。
2太极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21有利于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构建科学世界观的构建和形成,对指导大学生理性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太极拳文化中所提倡的阴阳思想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唯物主义的理解,在太极拳文化的熏陶下主动去反对唯心主义。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新形势下在西方学说等的影响和冲击下,使得他们政治立场不坚定、价值倾向扑朔迷离。
太极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作者:吕云龙来源:《搏击·武术科学》2013年第04期摘要:在高校弘扬太极拳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提升道德情操、提高意志品质、培养民族人文精神,而且可以有效矫正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衡的现象。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37-03前言太极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的兵孺玄道释、医术艺等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它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融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汇聚一体,具有鲜明、独特、和谐理念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理性的回归,通过心灵的觉悟,实现自然的呈现与性命的皈依,完成超越自我、人生豁达,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从太极拳文化中折射出来的哲学理念有利于矫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思想正好对大学生在大众文化思潮蔓延下的种种思想滑坡现象给予补益”。
对太极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与思想体系的学习与领悟,有利于对大学生在高校主流文化下思想道德的培养。
1 太极拳折射的哲学思想太极拳虽然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却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精华。
太极拳讲究“中庸”,每一招式都要求“守中”、“用中”、“不偏不倚”、“中正安适”,这正是儒家学说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太极拳讲究“天人合一”,要求练习者遵循自然、心静如水、心无杂念、心静体松,这些与老庄哲学所提倡的“不争”、“贵柔”、“无为”等思想一脉相承;太极拳讲究“阴、阳”,认为一招一式之中均包含阴、阳,并且阴、阳互相转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与易学倡导的“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无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如出一辙。
太极拳拳理深深的植根与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通过太极拳这个载体,我们可以强身健体,可以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洗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们练拳、练心,修身养性,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太极拳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
太极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高校中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太
极拳文化的推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太极拳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形成于几百年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通过太极拳文化的推动,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
化的深层次内涵,感受到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注重心身合一,注重意念的调动与运动的协调,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观念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太极拳文化在高校中推广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太极
拳在传承中始终强调修身养性、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这与现代高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和道德品质的目标不谋而合。
通过太极拳的实践,学生可以培养忍耐力、自控力和自律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
在太极拳的交流和对练过程中,学生还会倾听他人的感受
和理解,增强沟通和协作能力,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太极拳文化的推动可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校是年轻一代学子的
集中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
通过太极拳文化的推广,可以让更多的
年轻人了解、接触和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也是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学术
机构,通过太极拳文化的推动,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与传承,并
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高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弘扬的重要阵地,在高校中普及与发展太极拳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构建、道德情操的培养、意志品质的锻炼和民族人文精神的树立,太极拳文化为大学生道德失衡问题矫正提供了新途径。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提出积极搭建平台弘扬太极拳文化的建议。
太极拳;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用1引言太极拳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浓缩和沉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折射出高度的哲学思想。
太极拳招式要求中庸,即在每一个招式中要做到守中用中不偏不倚等,这与儒家学说中庸之道的思想如出一辙;太极拳又提倡天人合一,练习者在每一招式练习过程中要做到心静如水、心无杂念,仿佛处于自然环境中,这与老庄哲学不争贵柔等思想又不谋而合;同时,太极拳阴阳的说法,指出太极拳每一个招式中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与易学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无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又一脉相承。
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太极拳所提倡的思想与我国古老哲学思想是相通的,这使得太极拳文化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其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等赋予了太极拳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
新时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表现出文化素养缺乏、文化底气不足、文化自信不佳等问题,甚至出现了思想道德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理性回归成为了新的课题。
练习者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涤达到健心、养性与养心的目的。
2太极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21有利于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构建科学世界观的构建和形成,对指导大学生理性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太极拳文化中所提倡的阴阳思想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唯物主义的理解,在太极拳文化的熏陶下主动去反对唯心主义。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新形势下在西方学说等的影响和冲击下,使得他们政治立场不坚定、价值倾向扑朔迷离。
| 艺术教育我国太极拳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
2 太极拳运动教育属性开发,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现实路径2.1 从不知到知,从知到懂,从懂到行《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懂得一个道理,还需反复实践才能在人的内心巩固下来,才能发挥教化的力量。
民族精神的建立不能偶尔为之,尤其在此之前早已形成某种习惯性的认识模式,很容易恢复到原有习惯中。
民族精神的强弱取决于对它的培养,它是在重复中增强,一次重复就意味着一次增强,因此必须经过长期多次的有效训练。
太极拳文化的修行流程是一种从不知到知,从知到懂,从懂到行的流程。
太极运动的基础动作有静、定、缓、稳、匀、软、圆、松等基础要点,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上下兼修、刚柔相济、进退有节、松静天然、沉着安详的精神内容和对人生的关爱。
通过长期习练太极运动能够修养一种平静淡然的生命境界,不以物喜,非以己悲,乐天知命。
在练习太极拳功法的整个过程中,要将这种精神内容作为动作要点贯彻在训练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中,对自身进行的一举一动以及起心动念都经过了反思和调节,并且把自身的内在情绪和动态调节在合理状况下,让每做一次的动作都在意识上完成了一次提升,而整体训练流程则是一种训练者自身修行的流程,立足点也是练习者的心行。
太极拳动作的重复也就意味着文化在意识上的重复。
所以,太极拳的指导要领能够不断地对练习者的意志形成积极影响,也能够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引入大学生的心智结构,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水平。
2.2 理论知识向实践经验的转变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渠道通常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因为其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且较为枯燥,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敷衍了事,教学效果根本无法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
高校体育课中的太极拳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将民族精神的教育与培养融合到太极拳的实际教学之中,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中华民族精神所蕴含的“和谐”文化精神,这种教学方法更能吸引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其民族精神。
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大全5篇]第一篇: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1.1太极拳对大学生运动系统的影响。
大学时期正处于人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就人体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而言,这一时期是大学生的生理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
从肌肉到骨骼,从神经系统到内脏各器官都需要相应的锻炼,才能更健康地生长发育。
经常进行太极拳练习,还能促进骨的生长发育,使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得以进一步改善,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提高骨的抗折、抗压、抗弯、抗脱臼能力。
1.2太极拳对大学生神经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运动能有效地消除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疲劳。
太极拳运动节奏舒缓而柔和,在意念引导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协调全身各个系统、器官完成各种动作,使大脑皮层运动区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而皮层的其它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改变了大脑皮层的兴奋区域,从而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调节和休息。
1.3太极拳对大学生呼吸系统的影响。
进行太极拳练习时要求学生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根据动作的开合、屈伸、虚实等变化,要求整套动作都要自然地与呼吸相配合,实践证明,经常练习太极拳对增加肺组织的弹性,增强肺的通气功能,增加胸廓的扩张度,以及促进氧与二氧化碳的代谢功能都有很好的作用。
1.4太极拳对大学生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是人体内外进行缓慢的螺旋形或圆弧形武术运动,人体各系统和各部分必然会得到轻柔挤压,揉搓和按摩的锻炼,增强人体循环系统的弹性、伸缩性、柔韧性和力量。
太极拳运动员在定量运动中和定量运动后,局部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认为其变化机理与太极拳运动调心、调身、调息,以及该运动对机体血管机能和调控的影响有关1.5太极拳对大学生消化系统的影响。
由于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训练作用,增强了人体各部位器官的机能,这样就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
2 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1太极拳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
第1篇自从接触到太极拳这一古老而深邃的武术文化,我便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太极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感悟。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太极实践心得体会。
一、太极的哲学内涵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其核心思想是“阴阳平衡”。
这种哲学思想贯穿于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要求我们在练习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身体的协调。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逐渐领悟到了阴阳平衡的真谛,也学会了如何将这种平衡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1. 内外兼修太极拳讲究内外兼修,即注重身体锻炼,更注重心灵修养。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的动作相结合,使身心达到和谐统一。
这种内外兼修的理念使我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从而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从容。
2. 以柔克刚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即在力量上追求柔和、圆滑,而非刚猛、猛烈。
这种理念使我认识到,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时,应学会以柔克刚,用智慧和耐心去化解矛盾,而不是盲目地使用强硬的手段。
3. 道法自然太极拳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周围的环境,感受自然的变化,并以此调整自己的动作。
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使我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使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顺应自然规律。
二、太极的健身功效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式,具有许多独特的健身功效。
1. 提高身体素质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改善心血管功能等。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改善。
2. 改善心理健康太极拳的练习有助于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等。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愉悦,这也使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
3. 增强免疫力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的免疫力得到了增强,使我更加健康地度过每一天。
三、太极的修身养性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
[收稿时间]2020-08-20[作者简介]陆世斌(1963—),男,广西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学论、体育教学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摘要]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
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而研究太极拳的哲学思想与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关联和启示就显得尤为重要,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太极拳;大学生;哲学思想;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2)02-0133-03University Education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著名的拳种,提起太极拳,老少妇孺皆不陌生。
从早到晚,从山区到城市,太极拳练习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哪怕是在大洋彼岸的陆地上,都不乏太极拳爱好者。
悠久的太极历史,孕育了博大的太极文化和深邃的太极哲理。
迄今为止,很难再找出哪一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像太极拳这样拥有如此博大的内涵去浸润生活、影响世界。
太极拳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哲学思想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汉字“哲”,即是折法,表示尺度,不同的折法有不同的度量,这是聪明、智力的根本,也是指向智慧的路径。
另外,“哲”,古通“喆”,意谓“旗鼓相当、实力相衡”的意思;“学”,意谓前人对规律的总结与沉淀,施与后人修习、磋磨。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爱因斯坦将哲学定义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作哲学。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综上所述,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门理论。
哲学同各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样,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39期2020年3月(下)太极拳教学中武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研究康建荣(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福建南平353000)摘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教学策略。
高校教师可以在武术太极拳教学中,采用武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文章首先简析武德涵义,阐述太极拳武德教育思想内容,进而从三方面分析太极拳教学中武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路径即:在训练教学中多角度渗透武德教育、在教学环境中多元化融合武德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全方面普及武德教育。
最后从三方面论述太极拳教学中武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实施策略即:初学阶段理解内涵“稳抓稳打”、训练阶段宽容大度“专心致志”、熟练阶段坚持不懈“精益求精”。
关键词:大学生武德教育太极拳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0)-04-082-2-JF立德树人一直以来都是高等院校办学的重点,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国家更需要一流的高等专业人才。
基于此,高校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文化的德育教育作用,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高素质人才。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太极拳,是集刚柔拳法与武德为一体的武术,应用在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中会发挥其不可估量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至关重要。
现简析“武德”涵义如下:1、“武德”涵义武德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武术道德的简称,属于体育道德中的内容之一,关键它是一种行为准则,约束研究或开展武术活动群体的共同准则,更是一种伦理规范,制约无数教授者和传承者的教授指导、学习演练、训练巩固、比赛竞技。
另外,在中华几千年的习武历史中,众多武术爱好者在习武过程中汲取优秀的文化道德营养,在每个习武者的身上熠熠生辉。
2、太极拳武德教育思想内容太极拳的核心思想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太极拳发展进程中,融合崇尚仁义道德的儒家思想,汇入“无为而治”的道家理念,更加入古代的阴阳理论。
太极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作者:吕云龙来源:《搏击·武术科学》2013年第04期摘要:在高校弘扬太极拳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提升道德情操、提高意志品质、培养民族人文精神,而且可以有效矫正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衡的现象。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37-03前言太极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的兵孺玄道释、医术艺等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它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融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汇聚一体,具有鲜明、独特、和谐理念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理性的回归,通过心灵的觉悟,实现自然的呈现与性命的皈依,完成超越自我、人生豁达,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从太极拳文化中折射出来的哲学理念有利于矫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思想正好对大学生在大众文化思潮蔓延下的种种思想滑坡现象给予补益”。
对太极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与思想体系的学习与领悟,有利于对大学生在高校主流文化下思想道德的培养。
1 太极拳折射的哲学思想太极拳虽然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却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精华。
太极拳讲究“中庸”,每一招式都要求“守中”、“用中”、“不偏不倚”、“中正安适”,这正是儒家学说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太极拳讲究“天人合一”,要求练习者遵循自然、心静如水、心无杂念、心静体松,这些与老庄哲学所提倡的“不争”、“贵柔”、“无为”等思想一脉相承;太极拳讲究“阴、阳”,认为一招一式之中均包含阴、阳,并且阴、阳互相转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与易学倡导的“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无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如出一辙。
太极拳拳理深深的植根与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通过太极拳这个载体,我们可以强身健体,可以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洗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们练拳、练心,修身养性,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