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教案岳麓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2、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习归纳:学习延伸:1、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含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提出,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中国成为体育强国 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教育 教育制度。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 。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繁荣 4、文艺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5、文艺成就:小说《青春之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绘画《开国大典》、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南征北战》、电视《四世同堂》。
6、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7、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许海峰。
、8、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取得金牌总数第一。
2、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中那一个是最基本的?为什么?“三个面向”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方向和总方针。
它要求从教育与现代化、与世界、与未来的相互关系部署教育工作,确定教育的方针、任务、目标。
“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最基本的是“面向现代化”。
只有面向现代化,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才能处在世界的前列,才能更好面向世界。
2。
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教学难点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99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系,利用“追星效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
但要注意从讨论时间、思维理念等方面予以调控。
)★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和体育健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文学的繁荣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A. 政策英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给文艺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B. 来源丰富:新旧社会交替阶段的社会风情千姿百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2.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影子。
文革期间由于社会的畸形,出现了一些严重脱离实际或浮夸于世的文学作品。
文革后拨乱反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文艺工作者才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涌现出一批《班主任》之类的好作品。
)3.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馆》里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源于社会而奉献于社会,取之于人民而回报给人民。
)艺术的发展1.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方面的形式,还有音乐、影视、戏剧、舞蹈、杂技、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形式。
)2.根据100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A.为什么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演出时,取得那么巨大的成功?(他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作品本身质量很高,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还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教课设计八年级历史教课设计[ 课标内容 ](1)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 "科教兴国 "战略中的地位。
(2)认识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 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1)经过议论课中题 "你以为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中,哪一个是最基本的 ?为什么?"培育学生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
(2)经过议论目前教育改革的必需性及可行门路,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和实践能力。
(3)经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培育学生的文学赏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教师解说指引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课文以及赏析音像资料 ,在互探究的基础上 ,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 ,教育、文学艺术和体育固然经历了挫折 ,但仍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这些成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人民教育制度的成立、 "科教兴国 " 的决议和邓小平 "三个面向 "的指示 ,以及素质教育改革 ,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较大的发展 ,教育的利害关系到国运的兴衰。
(2)认识到我国现代科技、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成就突出 ,充足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胜性 ,进而培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感情。
(3)经过介绍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培育学生踊跃向上的人生观。
[ 要点和难点 ]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时]1课时[ 教课方法 ]以学生阅读、赏识、议论为主,教师解说为辅。
[ 教课过程 ]课前指引 :让学生回首第21 课的主要内容 ,而后指出 ,科学技术的基础在于教育,在科技和生产快速发展的现在世界,经济竞争其实是科技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导入新课一、教育事业的发展1、人民教育制度的成立2、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此后,教育事业获得全面、快速的发展二、文学艺术的繁华1、"百花齐放 "、"百花怒放 "的目标2、小说、戏剧、绘画、音乐和舞蹈的突出成就三、中国成为体育强国1、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2、竞技体育水平的快速提升[小结]指引学生回首 21 课的内容 ,将两课内容整合成一个整体,并与各历史期间的政治、经济状况联系 ,说明教育、科技、文艺、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亲密关系。
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1、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重点、难点)2、了解建国以来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突出成就。
【使用说明】在认真阅读本课的基础上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内容,之后在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完成合作学习部分的任务,并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内容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自主学习】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制定了的国策。
3、建国以来,我国在文化领域实行、方针,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提出文艺、,文艺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新时期。
4、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人们。
5、我国提高迅速,已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小组合作探究】温馨提示:请小组同学结合问题和认真阅读课文,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完成如下任务,看看哪个组完成又快又好。
(建议:1、最好直接在课文相应地方标注。
2、下列问题的答案注明课文的页码和段落、行数即可。
)1、新中国是怎样建立人民教育制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有哪些举措体现我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全面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你认为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中哪一个是最基本的?为什么?4、你知道外挂哪些著名文学作品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吗?5、有哪些事实能证明我国成为体育强国?(举例说明我国成为了体育强国。
)【达标检测】1、到2000年,我国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普及____________年义务教育()A.十B.九C.八D.七[来源:学科网]2、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摆在优先战略地位的是()A.教育B.农业C.交通D.重工业3、下列著名作品属于老舍的是()A.《茶馆》B.《林家铺子》C.《武则天》D.《李自成》4、下列作品属于“文化大革命”以后的著名长篇小说是()A.《青春之歌》B.《平凡的世界》C.《茶馆》D.《红岩》[来源:学科网]5、中国奥运历史上夺得第一块金牌的运动员是()A.容国团B.许海峰C.李宁D.邓亚萍6、 ___________年,中国成功举办亚运会。
第22课教育、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我能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新举措,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2.我要记住新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并了解我国文化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巧妙记忆(1)快乐自学:学生带着目标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本课大概内容,试着找出本课的重点,并完成好自学检测。
自学检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教育上制定了_____________的国策。
先后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法规,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认为教育要面向______、面向______、面向______。
3.建国后,在文艺领域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4.列举我国在文学、艺术、绘画、音乐、舞蹈、电影等方面的成就。
(各列举一个即可)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绘画:___________________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舞蹈:___________________电影:___________________5.1995年,国家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6.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为中国获得第一枚金牌的运动员是__________。
7.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取得___枚金牌,名列第三。
_____年,申奥成功。
_____年,第____届奥运会在举办,中国荣获51枚金牌,名列首位。
(2)巧妙记忆:比比谁记得最快最准,并写下自己有效而独特的记忆方法。
二、小组合作探求真知你认为的“三个面向”中,哪一个是最基本的?为什么?三、学生质疑师生解疑四、知识小结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教育上制定了_____________的国策。
【自主学习】1._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______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_______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______运动。
【当堂检测】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C.基础教育 D.小学教育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A.863计划 B.希望工程C.科教兴国 D.科技兴国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没有:()A.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D.制定了《863计划》4.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A.80年代 B.90年代 C.70年代 D.2001年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86年6.下列长篇小说中,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是:()A.《红岩》 B.《青春之歌》C.《暴风骤雨》 D.《平凡的世界》7.下列作品中获茅盾文学奖的有()(1)《班主任》(2)《李自成》(3)《许茂和他的女儿》(4)《冬天里的春天》()A.(1)(2)(3) B.(1)(2)(4)C.(1)(3)(4) D.(2)(3)(4)8.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是射击运动员:()A.容国团 B.许海峰C.邓亚萍 D.李宁【学习反思】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自主学习】1.1986年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2.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当堂检测】CC DB BD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