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建设独立学院化工类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新体系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
多样化质量观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摘要: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和创新,以形成有利于高素质多样化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独立学院作为一类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建立的本科院校,在我国还处于规范发展和质量品牌创建的初期阶段。
作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以下简称“青岛学院”),与重点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母体学校中国海洋大学,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质的区别,这就需要一方面要延伸母体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母体学校的错位培养和模式创新。
青岛学院以2005年省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为基础,经过3年多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个维度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
一、以多样化质量观为指导青岛学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是基于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质量观的深刻认识的,我们认为其核心特征是多样化。
对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而言,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强调要从高等学校内部寻求驱动力,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其不断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发展战略,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特色发展之路。
二、明确办学定位,不断丰富教育理念体系青岛学院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需要为办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从学院的办学定位来看,在功能上,强调创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学型高校:在培养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新模式;在学科专业上,以外语、管理、计算机为基础,以机械、电子、信息、通信、土木、食品等工科专业为重点,逐步形成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群和专业群;在培养目标上,定位在社会急需的多样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发展定位上,充分发挥“民、独、优”等体制优势,立足办好优质本科教育,把独立学院建设成为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品牌之一。
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二〇一九年十二月目录第一部分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2)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办学定位 (2)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三、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4)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5)五、境内外学生交流情况 (6)第二部分师资与教学条件 (7)一、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 (7)二、办学基本条件 (7)三、教学经费使用情况 (8)第三部分教学建设与改革 (10)一、专业建设 (10)二、课程建设 (11)三、教材建设 (12)四、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情况 (12)五、创新创业教育及学科竞赛 (14)六、教学改革 (15)第四部分质量保障体系 (17)一、管理队伍建设 (17)二、教学质量监控 (17)第五部分学生学习效果 (19)一、学习满意度情况 (19)二、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 (19)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19)四、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19)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20)六、毕业生成就 (21)第六部分特色发展 (22)一、课程体系突出了满足多样化需求 (22)二、聚焦课堂革命,合理给学生增负 (22)三、以赛促学,课赛融通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22)四、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23)第七部分下一步工作计划 (24)一、聚焦质量标准,提升办学层次 (24)二、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24)三、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5)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育人综合实力 (25)五、继续加强办学条件改造工作,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26)燕京理工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燕京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中国优秀独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学校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燕京理工学院,2015年成为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6年入选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University Education[收稿时间]2014-05-04[基金项目]湖北省教改项目:独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12457);独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010342)。
[作者简介]邱朝坤(1983-),男,湖北武汉人,博士研究生,讲师,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安全。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探讨实践教学对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构建了以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为新形势下独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7-0133-03邱朝坤范露张家年(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武汉430205)2014年11月November,2014University Education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较大。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实验(实习)教学、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规模的不断发展(2012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突破9万亿元),各种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使得食品行业对高校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食品工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已经从传统的追求数量转向提高人才质量,这就要求高校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对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尤其是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重要作用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与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长期的实践证明,单纯的理论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所起作用有限。
附件1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指南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1-1 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体制机制研究1-2 高校领导者教育与管理思想研究1-3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新常态”的研究与实践1-4 不同类型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1-5 高校应用基础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1-6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1-7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8 地校、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1-9 “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1-10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11 高校远程开放教育研究1-12 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培养模式研究1-13 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衔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改革实践1-14 大类招生改革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1-15 高校生源选拔机制、自主招生考试和综合评价录取的研究二、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1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江苏高校专业调整的探索研究2-2 高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3 跨学院跨学科本科专业建设研究2-4 国内外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特色比较研究2-5 高校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6 高校思政课程育人效果提升研究与实践2-7 高校课程联盟运作体系研究与实践2-8 高校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9 与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2-10 国内外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研究2-11 专业认证与评估体系的研究2-12 高校学科专业评价现状与学科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三、高校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3-1 高水平教材建设研究3-2 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3-3 与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3-4 高校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3-5 高校教学资源库和试题库建设与应用3-6 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3-7 “互联网+”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3-8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研究3-9 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内容与体系建设研究3-10 慕课、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3-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3-12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性因素、教师教学素质、结构与体系研究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4-1 突出知行合一、推进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4-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服务研究4-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4-4 校企协同的企业实习生制度的探索与实践4-5 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4-6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4-7 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8 高校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中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4-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五、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5-1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制、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的研究5-2 高校专业认证(评估)、课程质量评估的研究5-3 国内外跨校学分互认机制和管理制度研究5-4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试验研究5-5 高校考核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5-6 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评价研究5-7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5-8 高校常态监测状态数据的采集与利用研究5-9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审核评估研究5-10 高校教学激励与评价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六、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6-1 信息化建设理论与规划研究6-2 高等学校信息化标准、规范及共享合作模式研究6-3 “共建共享式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机制研究6-4 区域性专业教育“云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6-5 高等学校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6-6 校内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流程再造试点研究6-7 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6-8 基于移动平台的教学与管理系统研究6-9 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6-10 高等教育与教学信息化系统技术支撑与运行维护研究七、高校教师教学素质提升研究与实践7-1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7-2 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3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与中青年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7-4 高校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5 教学名师成长机制与管理研究7-6 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研究7-7 教师发展及服务支持体系研究7-8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八、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系列课题8-1 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体制机制研究8-2 《悉尼协议》标准体系研究与实践8-3 高职本科人才培养范式研究8-4 高职院校领导战略思想与执行力研究8-5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究8-6 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研究8-7 高职教育杰出人才培养研究8-8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8-9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研究8-10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研究8-11 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与集约化发展研究8-12 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研究8-13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8-14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8-15 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研究8-16 高职院校投入机制研究8-17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诊改机制研究8-18 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研究8-19 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研究与实践8-20 高职教育结构和形态变革研究九、高校工程教育与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9-1 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研究与实践9-2 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9-3 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9-4 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9-5 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9-6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9-7 新工科个性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9-8 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9-9 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9-10 基于“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研究与实践9-11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9-12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9-13 新工科人才培养范式下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的机制探索9-13 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9-14 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9-15 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十、与相关出版社合作立项课题指南10-1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10-2 应用型高校(本科、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践研究10-3 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研究10-4 高校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研究10-5 高校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10-6 高校专项英语技能课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10-7 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10-8 高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培养研究10-9 基于传统课堂、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研究10-10 基于数字平台的英语测试与评价研究10-11 大数据分析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研究10-12 体现新理念与新模式的英语教材使用与评价研究10-13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10-14 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以上为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课题指南)10-15 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0-16 基于产校整合的学科教材改革研究10-17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研究10-18 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体系建设与评价研究10-19 基于技术转移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10-20 基于小微企业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10-2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服务的研究10-22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0-23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性因素、教师教学素质、结构与体系研究10-24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10-25 公共基础课、计算机类专业、艺术设计类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上为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课题指南)10-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10-27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体育、数学、计算机、军事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艺术、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10-28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与实践10-29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10-30 高校师范生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10-31 实验教学中心、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重点方向为:经管、土建、机电、化学化工、计算机等)10-32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10-33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面向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管理等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0-34 应用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10-35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上为和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课题指南)10-36公共基础课、数学类、物理类、经管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各类专业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10-37 公共基础课协同专业教育的教学探索与实践10-38 新形势下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实践创新教学探索研究10-39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高校理工基础课教学改革发展对策研究10-40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与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10-41 终身体育与全民健身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10-42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10-43 面向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探索研究10-44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管理研究10-45 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研究10-46 高校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研究(以上为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合作课题指南)10-47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以上为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合作课题指南)10-48 符合“中国制造2025”新工科发展要求的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与资源建设研究10-49 智能自动化背景下的本科自动化类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摘要]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性专业学科,经管类专业所培养的本科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研究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验实践教学在推进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独立学院办学特色与亮点方面的重要意义,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适应经管类工作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探索实验实践教学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当前在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这与大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高校经管类专业应当在教学中应围绕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理念,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特殊的作用。
独立学院作为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因而更有勇气去尝试更新的、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独立学院发展时间比较短,学科建设体系不是很完善,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随着独立学院发展的不断完善和经费投入的持续增加以及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积极对实验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探索,从而构建和完善新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义。
一、当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1.实验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规范、实用的大纲和教材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践缺乏系统、规范、实用的大纲和教材,这是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更多、更需要加强的独立学院来说,这个问题更亟待解决。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30•【字号】吉政函[2009]73号•【施行日期】2009.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决定(吉政函〔2009〕73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每四年举办一次。
根据《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09〕8号)和《关于认真做好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吉公局联发〔2009〕6号)精神,省教育厅和省公务员局于2009年3月15日至18日,联合对第六届全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进行了评审。
经认真评审,共评选出《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等302项省级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69项、二等奖74项、三等奖153项。
目前,评审成果均已通过规定的异议期,省政府决定对《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等302项省级教学成果获奖项目予以表彰和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以资鼓励。
本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是广大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干部在教学工作岗位上,经过多年艰苦努力获得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总体上代表了当前我省高等教育教学的最高水平,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省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希望各地、各部门和省内各高等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推广和应用这些获奖成果,切实加强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以“4C”x“4P”为主线的独立学院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作者:张学昌李阿瑾施岳定高德张炜来源:《大学教育》2019年第11期[摘要]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的产物,其办学管理由母体高校负责,其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人才培养存在学生实践能力“眼高手低”,职业适应性差等问题。
文章创建了以制图能力、计算机能力、设计能力、制造能力(4Capablity)为核心,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实践、产业实践(4Practice)为平台的渐进式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课程实践铸基础、专业实践强能力、科技实践练实战、产业实践重对接,形成了专业知识横向交叉、实践能力纵向递进、教学体系四化耦合的以“4C”ד4P”为主线的独立学院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四年的实践,该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企业的认可。
[关键词]4C;4P;机械类;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1-0152-04独立学院是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的产物。
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公有资源与民营机制的有机结合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
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办学管理一般由母体高校负责,其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其弊端也逐渐凸显,即人才培养定位不清、管理规范不够。
2008年教育部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符合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设置标准的,可申请转设民办高等学校,颁发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
随着对独立学院的“撤”“并”“转”政策的提出和推行,独立学院的“转设”问题成为各独立学院面临的重大抉择。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大学教育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
回归常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把专业内涵建设、教学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课程教学CurriculumTeaching
资源共享,建设独立学院化工类专业
创新性实践教学新体系刘宇侯朝辉朱政斌(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岳阳414006)摘要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实施资源共享、共建模式,利用母体高校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成了以实验-技能训练、工程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三个平台为支撑的化工类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南湖学院其他类专业和正处于“转设’’期的其他独立学院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化工专业教学新体系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SharingResourcesandBuildingInnovativePracticeTeachingNewSysteminIndependentInstituteChemicalSpecialtiesLrUYU,HOUZhaohui.ZHUZhengbin
(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Hu’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Yueyang,Hu’nan
414006)
AbstractHu’nall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NanhuCollegeimplementresourcesharing,buildingmodel,theuse
ofhighqualitypracticalteachingresourceofparentuniversity,andbuiltanexperimentalskillstraining,engineeringcapabil-
itytraining,research
and
trainingcapacityofthethreeplatformstosupportinnovativespecialtychemicalpracticeteaching
system,toimprovethequalityofpersonneltraininglaidagoodfoundation,butalsoprovideausefulreferenceforothertypesofprofessioualandNanhucollegeinthe”turnset”ofotherindependentcolleges.
Keywordsindependent
college;chemicalprofessional;teaching;newsystem
虽然教育部2009年2月发布的编报《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工作方案》的通知已对独立学院的“独立”办学已提出了具体的内容和时间要求,①但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很多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仍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学生就业前景堪忧。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滞后主要表现在: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成了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实践教学缺乏体现独立学院自身特色的内容,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要求;实践教学缺乏强有力的各类支撑平台,学生看得多,动得少,导致实践教学走过场;独立学院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有限,仪器设备相对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学生缺乏动手的兴趣;教学人员配备更多的是由学校到学校的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教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需要高投入,需要理工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师资队伍,这对努力向“独立”靠近、但基础薄弱的独立学院仍存在诸多困难。1实施资源共享,是独立学院建设创新性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可行选择教育部发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明确了独立学院可以有偿使用母体举办高校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这为缓解独立学院的资源投入压力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解决途径。@独立学院某些专业招生规模小,母体高校有相同学科门类的专业设置时,可以考虑采取共建共享的模式,融合各自的人才培养需求,制定出适合于双方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内容和方案,共同建设,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南湖学院由湖南理工学院于2003年发起创立,设有建筑与化学工程系等8个教学系和37个本科专业;拥有500多亩完全独立的校园,基本教学设施完善。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南湖学院具备了“五独立”的基本条件。南湖学院建筑与化学工程系仅有制药工程一个化工类专业,年招生规模约50人。为一个小规模招生的专业建设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习基地、科技训练在内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显然投入产出比严重偏低,且造成资源浪费。南湖学院的母体高校湖南理工学院是一所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新升本科院校,该校有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负责这些专业教学的化学化工学院拥有同层面院校中科研教学实力相对领先的师资队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先后建成了一批国家和省级的教学平台: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省高校优秀实习基地、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示范点、省重点建设专业、省重点建设学科等;拥有包括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市重点实验室及5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在内的一批科研平台。母体高校湖南理工学院在建设这些教学、科研平台之初就兼顾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需要,与独立学院资源共享共课程教学CurriculumTeaching
建,邀请独立学院参与这些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利用教学、科研平台组建化工类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2南湖学院资源共享模式的化工类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l饲折銎买既t学俸幕lllll实验技托稍练平台|+_1工程晚力训练平台}HI科研能力硼肇平台———LI——L图1“三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经过多年共建,结合岳阳地区化工产业的优势,建成的化工类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技能训练、工程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三个平台组成,各个平台由若干具有特色的各级各类教学与科研平台支撑。其中,实验技能训练平台由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构成;工程能力训练平台由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成;学科科研课题组、组建的各级科研实验室可成为天然的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平台。三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三平台实践教学体系为南湖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需的基本实验能力形成、工程能力拓展、实践能力提高三个阶段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通过课堂、实验室、社会(企业)三点一线完成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并形成一个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独立学院与母体举办高校共享机制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实践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如母体高校化学化工学院2010年的实践教学人时数为155640,其中南湖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占比为18.2%。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建立起了学生重视实验基本操作规范熟练、知识集成运用、重视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培养的新型实践教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获得显著提高。独立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因实践教学体系和共享机制建设成果,被评为2010年湖南省高校优秀教研室。资源共享背景下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模式,将为南湖学院其他类专业和正处于“转设”期的其他独立学院提供有益的参考。★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10508
注释①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发厅函(2009)15号l②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
(上接第79页)网络技术的不完善,都诱惑着一些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暴力、迷信、色情信息充斥的网络,欺诈事件时有发生,极易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迷惘和自我的迷失;敌对势力经常利用网络对高校进行思想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负面影响。(4)竞争压力加大,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心理异常率达11%r15%以上。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原有的优越感消失,产生竞争压力和自卑心理:同时,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承担家庭太多的期望,导致在大学生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3以创新精神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1)针对教育形式的单一和落后,积极推进分层次教育,以人为本,注重教育实效。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管理学生”的做法,从受教育者角度出发,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接受能力和特点,制定不同的层次目标、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在把握大学生总体思想状况的前提下,对典型问题予以分析和解决;在重视整体实效性的同时,切实关心每一位同学,注重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分层次教育的方式考虑到学生群体的才能、觉悟程度和实际接受能力,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把育人工作做到每个学生的心上,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2)针对市场经济下出现的“拜金主义”倾向,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当前一些大学生把挣钱多少作为人生幸福标准,把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把经济利益关系放在首位。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引导学生,使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十分必要。同时,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法学院通过“走进太阳村”、参加法律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3)针对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腐蚀,积极占领网络教育制高点。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在为社会大众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面对新形势,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载体和主要阵地,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通过微博、QQ、人人网等多种信息媒介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创新途径引导学生思想观念;运用校园讲座等方式加强国家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积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开展健康文明的网络活动,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充实和占领网络阵地: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相关规定,加强网络技术监控,及时有效地对各种不良信息进行过滤。(4)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现状,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注重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等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设置班级心理委员,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心理咨询场所;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大赛、风采展示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发掘学生才能,培养其自尊、自信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增强其面对挫折时的心理素质;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