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4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1.“他的制造使人类从今开头拥有自己制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材料中的“制造”是指( )A.蒸汽机B.发电机C.电动机D.内燃机解析由题干关键词“开头……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可推断这是由于蒸汽机的制造使生产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答案 A2.马克思认为,“瓦特的宏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获得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制造,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下列有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机器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劳动B.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头C.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D.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解析A项中“彻底”错误;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头的是珍妮机的问世,B项错误;D项中“普遍”错误;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风力、水力等自然力的限制,促进了生产的进展。
答案 C3.人类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多种动力,以下动力毁灭的先后挨次是( )①人力②蒸汽动力③畜力④电力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解析人类在初期利用人本身参与劳动;后来渐渐利用牛、马等畜力进行生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动力革命;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蒸汽动力和电力作为新的能源先后毁灭。
答案 C4.下图为在法国取得制造专利的“汽马”。
这项制造毁灭的前提是( )A.马的驯养与使用B.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C.电的制造与使用D.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解析据图推断“汽马”应以内燃机为动力。
答案 D5.如图所示成就正式诞生在( )A.1965年B.1969年C.1978年D.1983年解析图示反映的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的有四个站点的网络,是互联网的雏形。
答案 B6.“两个世纪前,1 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1 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
”(引自1831年《机械的成果》)这段通俗的话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极大地转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B.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C.工业时代的人们更懂得生活享受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展解析本题考查同学的分析理解力气。
学案16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标要求] 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条件(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进程(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2)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3)此后,纺织等诸多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教材互补]1782年,瓦特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作为蒸汽机和工作机之间的连接,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从此以后,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的原动机”。
(人民版)3.影响(1)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4)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重点精讲]为什么把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叫做“蒸汽时代”?(1)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2)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3)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是时代的象征。
[历史认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一方面,使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即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加紧进行以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为目的的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以上两点说明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推进新课过渡:1695年,英国军事工程师塞维利制成了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称之为“矿工之友”,用于抽取矿井中的积水。
这种蒸汽提水泵的操作很繁杂,效率也不高,只能应用于短程提水,但它毕竟是第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蒸汽水泵。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英国铁匠纽可门在1705年试制出了第一台真正可用作动力的蒸汽机,被称为纽可门蒸汽机,但在实际应用后,人们发现它的效率还是很低,并且有许多其他缺陷,无法广泛使用,仍需要继续改进。
实用并能广泛使用的蒸汽机问世的成为时代的需要。
问题情境1:阅读教材P62,思考:瓦特改良蒸汽机问世的背景如何?(板书)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师生互动: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工业革命开始后,纺织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提供新的动力机械。
纽可门蒸汽机效率很低,并且有许多其他缺陷,无法广泛使用,仍需要继续改进。
过程评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的背景:(1)早期蒸汽机仅用于排出矿井积水,无法广泛使用。
(2)工业革命开始后,纺织业发展的需要。
过渡:纺织工业的发展把动力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而早期蒸汽机的使用为瓦特蒸汽机的问世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蒸汽机的出现是社会生产特别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板书)2.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问题情境2:阅读教材简述瓦特研制蒸汽机的过程,并分析瓦特改良蒸汽机发明的历史意义。
多媒体展示材料:瓦特(1736~1819)是世界公认的蒸汽机发明家。
他出生于英国的格林诺克,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
瓦特聪明好学,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得不浅了。
1764年,学校请瓦特修理一台纽可门式蒸汽机,在修理的过程中,瓦特熟悉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并且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两大缺点:活塞动作不连续而且慢;蒸汽利用率低,浪费原料。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1. (2007广东卷)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2.(08上海综合能力)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
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A.瓦特B.斯蒂芬逊C.富尔顿D.莱特兄弟3. (08重庆文综)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4. (08广东文科基础)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A.蒸汽机B.轮船C.汽车D.电视机5.(2009浙江文综卷)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
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6.(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21题)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
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7.(2010安徽卷)(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2.马克思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象征②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③蒸汽机促进了汽船与蒸汽机车的发明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改变着整个世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QQ等聊天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
这应得益于下列哪项科技成果()A.电话的广泛应用B.无线电报试拍成功C.电子计算机的应用D.航天技术的应用4.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
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5.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②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④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0分)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发现新的动力代替人力。
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
……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材料二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
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的。
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中说道:“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表明()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进步2.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材料中提到的能够给人类带来便利的交通工具应包括()①汽船②火车③汽车④飞机A.②④B.③④C.①② D.①③3.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源因素B.市场因素C.理论因素D.劳动力因素4.1873年,在维也纳工业展览会上,格拉姆展出了几种发电机。
由于疏忽,他把一对电线接到另一台正在运转的发电机上,导致这台发电机倒转。
由此,格拉姆电动机问世了。
格拉姆电动机的发明过程证明了()A.必然性与偶然性是毫无关联的B.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C.发明创造无须科学理论指导D.科技发明是历史的偶然现象5.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6.“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②是英国人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7.瓦特、爱迪生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这充分说明()A.当时的社会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科学发明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C.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发明创造D.科学发明与生产力发展是对立统一的8.一部穿越小说中曾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从21世纪回到了过去,正在室内与大物理学家牛顿闲谈,天色渐晚,牛顿起身拉亮了身边的电灯……”由此可知()A.小说作者出现了低级错误,他并不了解历史B.牛顿已经发明了电灯C.主人公回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9.截止2014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
人教版必修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近代以来物理学的发展与完善推动了三次科技革命。牛顿力学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磁理论的发现和建立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量子理论的提出为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次科技革命皆有一些标志性的成果,分别将人类历史推进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原理:热能→机械能,蒸汽产生冲击力。) 1、背景:英国人个贡献最大 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和政策支持 如专利制度的建立对英国发明的不断涌现和新工业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激励和保障作用;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 经济上, (1)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和工厂的建立,对动力机械的需求空前增强; 如由于煤炭开采量的增加,煤井越挖越深,煤井中的积水现象日益严重,为解决矿井排水问题,制成了抽水的蒸汽机;但这种蒸汽机耗煤量大、效率低,在煤价低廉的产煤区得到推广,不能在其他生产部门广泛使用,加上工厂的出现,当时机器多数以水力为动力,限制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因英国无大江大河,平原多,水力资源不发达,落差小,且冬季枯水、结冰,这就需要发明一种超越时空的动力装置,需要改良的蒸汽机。 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多项重大改进,使其效率大大提高,迅速的取代了纽卡曼式蒸汽机。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改变了工业的生产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进入了机器时代(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2)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蒸汽机烧煤,属于外燃机,称为万能动力机。 英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田分布普遍,英国的煤田是欧洲大陆厚煤层的延续,多为中厚煤层,且埋藏较浅,容易开采,大部分煤质较好,煤的发热量高,并能炼焦。 英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中部和西南部有煤矿分布,它是西欧唯一一个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的国家。 英国的煤炭生产历史悠久,在1971年石油消费超过煤炭消费以前,煤炭一直是英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来源。英国曾经是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煤炭工业的蓬勃发展为推进英国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英国石油工业的崛起,煤炭工业逐渐走出高峰时期,并逐渐从煤炭出口国转变为煤炭进口大国。 文化上,科技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如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2、发明: (1)1705年纽可门制成了抽水的蒸汽机 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随着矿产品需求量的增大,矿井越挖越深,许多矿井都遇到了严重的积水问题。为了解决矿井的排水问题,当时一般靠马力转动辘轳来排除积水,但一个煤矿需要养几百匹马,这就使排水费用很高 而使煤矿开采失去意义。 发明家们对排水问题思考着解决的办法。英国的塞维里最早发明了蒸汽泵排水。塞维里是一位对力学和数学很感兴趣的军事机械工程师,又当过船长,具有丰富的机械技术知识。1698 年,他发明了把动力装置和排水装置结合在 一起的蒸汽泵。塞维里称之为“蒸汽机”。 塞维里蒸汽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密闭容器内蒸汽凝结形成的真空,用大气压力把低水位的水,通过 吸入管压入容器,然后再用蒸汽将容器中的水压向高处排出。 这是一种没有活塞的蒸汽机,虽然燃料消耗很大,也不太经济,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实际应用的蒸汽机。这样,蒸汽动力技术基本完成了从实验科学到应用技术的转变。 1705 年,英国的纽可门设计制成了一种更为实用的蒸汽机。纽可门生于英国达特马斯的一个工匠家庭,年青时在一家工厂当铁工。从1680年,工匠考利合伙做采矿工具的生意,由于经常出人矿山,非常熟悉矿井的排水难题,同时发现塞维里蒸汽泵在技术上还很不完善,便决心对蒸汽机进行革新。 为了研制更好的蒸汽机,纽可门曾向塞维里本人请教,并专程前往伦敦,拜访著名物理学家胡克,获得厂一些必要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知识。 纽可门认为,塞维里蒸汽泵有两大缺点,一是热效率低,原因是由于蒸汽冷凝是通过向汽缸内注人冷水实现的,从而消耗了大量的热;二是不能称为动力机,基本上还是一个水泵,原因在于汽缸里没有活塞,无法将火力转变为机械力,从而不可能成为带动其他工作机的动力机。 对此,纽可门进行了改进。 针对热效率问题,纽可门没有把水直接在汽缸中加热汽化,而是把汽缸和锅炉分开,使蒸汽在锅炉中生成后,由管道送入汽缸。这样,一方面由于锅炉的容积大于汽缸容积,可以输送更多的蒸汽,提高功率;另一方面由于锅炉和汽缸分开,发动机部分的制造就比较容易。 针对火力的转换,纽可门吸收了巴本蒸汽泵的优点,引入了活塞装置,使蒸汽压力、大气压力和真空在相互作用下推动活塞作往复式的机械运动。这种机械运动传递出去,蒸汽泵就能成为蒸汽机。 纽可门通过不断地探索,综合了前人的技术成就,吸收了塞维里蒸汽泵快速冷凝的优点,吸收了巴本蒸汽泵中活塞装置的长处,设计制成了气压式蒸汽机。 纽可门蒸汽机,实现了用蒸汽推动活塞做一上一下的直线运动,每分钟往返16次,每往返一次可将 45.5升水提高到 46.6米。该机即被用于矿井的排水。 局限: 这种蒸汽机耗煤量大、效率低,在煤价低廉的产煤区得到推广,不能在其他生产部门广泛使用。
(2)1760—80年代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 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发明了单缸单动式和单缸双动式蒸汽机,间歇式推动到连续歇式推动,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用途: ①抽水 ②工业生产的动力(带动车床、织布机等) 3、使用: 19世纪30、40年代,在欧洲、北美工业部门广泛采用。 4、意义: (1)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使整个社会迈入工业化进程。 (2)推动了机器和工厂的普及、煤炭工业的发展 摆脱了依赖畜力、风力、水力。使得工厂的选址不必再依赖于煤矿而可以建立在更经济更有效的地方,也不必依赖于水能从而能常年地运转,这进一步促进了规模化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得商业投资更有效率。 古中国、希腊、古罗马等地都有使用煤炭的记录。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人们对煤炭的认识尚处于早期,柴草仍是最主要的能源。世界近代煤炭工业是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的,煤炭是欧美各国工业化的动力基础。蒸汽机的发明,巩固了煤炭在能源中的地位,从此开始煤炭成了世界工业化的动力基础,也成了世界主要能源之一。 在人类历史上,英国最早将煤炭用于工业生产。从17世纪中期开始,由于木材的匮乏、工业生产发展需求持续增长,煤炭逐渐取代木柴成为主要的能源,英国煤炭工业兴起。 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出现后,英国的采煤量更是遥遥领先。煤炭工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英国钢铁业、交通业、制造业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最终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 (3)逐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 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 生产社会化即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生产。 (4)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工业化:工业比重超过农业;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 城市化:城市数量最多;城市人口最多。 (5)推动了交通工具的改进和世界各地的联系 促进了火车、轮船运输业发展。
二、电气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1、背景: 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在欧美亚进一步确立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文化上,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近代物理学、化学的进步) 如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电磁学的建立为发电机的发明奠定理论基础。 2、发明: (1)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 1866年德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机械能→电能,能量转化(发电厂) 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工厂) (2)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电力应用于生产、生活,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发电厂到工厂之间,需要输变电技术。远距离输送电,路上会有损耗。为了减少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发电厂的电出来时,需要变压技术,主要是变高,电压越高,输送过程中损耗越少。工厂接收电时,也需要变压技术,主要是变低,变到生产所需要的正常电压。 所以,输、变电技术也很重要。
3、使用: 电力的作用:动力传输、信息传输。 (1)动力传输 包括发电机、高压输电网、电动机、照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电钻、电焊等。 (2)信息传输 包括电报、电话、无线电通讯等。 4、意义: (1)电力成为新能源和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推动了机器更加普及和新工业的涌现 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等。 (3)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社会结构:垄断组织的形成(特大型企业群)。 世界形势:开始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世界联成一体(电报、电话等)。 (4)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电灯、电车、电梯、电话、电冰箱、洗衣机、电烫斗、电影、电视等。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表现: (1)电子计算机的研制:1946年,美国 (2)互联网的产生:1969年,美国,用于军事 (3)全球信息网的出现:1990年代以后 2、作用: (1)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改变了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3、负面影响: 电子海洛因、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