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岗山大坝左岸拱肩槽开挖施工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70.34 KB
- 文档页数:4
新疆齐热哈塔尔水电站Ⅰ标土建及安装工程(合同编号:SG:XHQRHTE-201005-03-011) 左坝肩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方案批准:审核:编制:新疆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九月四日左坝肩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新疆塔什库尔干河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工程Ⅰ标土建及安装工程招标文件(招标/合同编号:QRHTE/SG001-2010);2、施工图纸: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工程Ⅰ标首部枢纽开挖支护图(图号:831H-G02-2-1及831H-G02-2-2)。
二、工程地质条件大坝坝肩位于塔什库尔干河两侧,上坝公路位于塔什库尔干河左岸。
左坝肩山体基岩裸露,山顶呈刀脊或角峰,坝肩段坝基主要为元古界变质岩(Ptkgn),抗风化能力较强。
从开挖的勘探硐看,强风化及强卸荷岩体水平厚度较小。
坝肩弱~微风化岩体透水率平均值为2.3Lu~5.4Lu,属弱透水性;强风化及强卸荷岩体、构造发育部位具有中等强透水性。
两岸坝肩有多条顺河向裂隙、断层发育,岩体卸荷强烈,渗透性强,存在渗漏问题。
另外,于基岩与覆盖层接触部位,地下水活动对坝体存在不利影响。
左岸边坡产状为走向NW315°,倾SW,片理、片麻理产状为NW320°~340°/SW∠55°~75°,为顺向坡。
边坡底部即左坝肩附近局部呈负地形,卸荷强烈,结构面发育,岩体破碎,局部稳定性差。
高程2785m以下边坡陡峭,坡度为65°;高程2785m 以上边坡较缓,坡度一般36°,坡面上堆积有少量崩积碎块石,在风、水等外力作用下存在滑落可能。
边坡发育数条小断层,倾角很陡,对边坡稳定影响不大。
三、主要工程量左坝肩开挖主要工程量汇总见表1。
表1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四、施工要点、难点1、左岸坝肩开挖和引水洞施工项目干扰问题突出,与引水洞工作面、施工营地处接壤,施工人员多,爆破安全尤为突出。
在开挖爆破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爆破作业操作规程执行,应采用合理的爆破参数,有效防止爆破飞石,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是本工程重点解决的问题。
浅谈水利枢纽左坝肩高边坡开挖工程施工技术摘要:由于不同地区地质环境的差异,给水利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高边坡开挖施工是最受重视的,本文结合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左坝肩高边坡开挖分析了水利工程中坝肩开挖工程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等技术问题,以便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边坡、施工方法、质量保证、安全文明1 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后式电站等组成,坝体内布置了放水、泄洪及发电引水建筑物。
坝顶高程为2631.00m,河床坝段最低建基面高程2508.00m,最大坝高123.00m,坝顶长度210.0m。
1.2工程地址坝址位于黑河峡谷进口下游约1km处,黑河在坝址区附近整体流向N45°E。
坝址区两岸山体雄厚,河谷狭窄,呈“V”型谷。
坝轴线处右岸岸坡坡度一般为45°~60°,左岸2576m以上,岸坡陡峭,坡度一般为60°~80°,两坝肩地形略显不对称。
2 水文气象资料工程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的祁连山系中,主要受青藏高原气候的影响,基本为高寒半干旱气候。
坝址地势高峻,气候严寒、湿润,海拔在2500m以上。
工程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其中6月~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8%;多年平均气温0.7℃,12月平均气温为-12.2℃,极端最低气温-31.1℃,7月平均气温为10.7℃,极端最高气温30.5℃;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500mm(E601蒸发皿,下同),年内5、6月份蒸发量最大,12、1月份最小;常年多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约20m/s。
3 高边坡开挖施工方法3.1石方边坡开挖根据设计图纸,大坝左岸石方边坡开挖分3个区域,每个施工区域根据地质条件所制定的支护方式也有所不同。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边坡坡度陡峭开挖施工存在一定难度和风险。
3.1.1开挖范围大坝左岸岩石边坡开挖分3个区,分别为:L0、L1、L2。
高拱坝拱肩槽开挖施工技术1 概述1.1工程概况大岗山水电站坝址位于四川省大渡河中游雅安市石棉县挖角乡境内;电站枢纽主要由拦河混凝土双曲拱坝(坝后水垫塘和二道坝)、泄洪消能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等组成,大岗山水电站坝址区河谷狭窄,河谷呈“V”形,两岸谷坡陡峻,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210m,电站装机容量2600MW(4650MW),保证出力636MW,年发电量114.30亿kW.h。
1.2工程地质大岗山水电站坝址区河谷呈“V”形峡谷,两岸山体雄厚,谷坡陡峻,基岩裸露,自然坡度一般40°~65°。
拱肩槽岩体:925m~950m高程坝基,建基面及建基面以里岩体以Ⅱ类微新的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Ⅲ1类镶嵌结构的微新花岗岩局部分布于建基面下游部位下部,弱风化花岗岩局部分布于建基面下游部位上部。
950m~1050m高程坝基,该段建基面及建基面以里岩体以微新的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下游侧上、下局部为弱风化下段岩体。
Ⅱ类微新岩体分布于中、下部,Ⅲ1类弱风化下段无卸荷的花岗岩在下游侧局部分布。
1050m~1135m高程坝基,该段建基面及建基面以里岩体以微新—弱风化下段的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
Ⅱ类微新岩体分布于中、下部,Ⅲ2类弱风化下段、弱卸荷花岗岩分布于上部坝基。
2 拱肩槽开挖特性(1)结构形状复杂。
拱肩槽建基面自上而下由陡变缓,未设置马道,为一坡到底结构,顶部1135m高程宽度为14.5m,底部940m高程宽度为54 m,建基面呈斜坡扭面状。
(2)开挖高差大。
拱肩槽最大开挖高度达195m。
(3)地质条件复杂,开挖强度高。
该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为393万m3,开挖时间20个月,最高月强度为20万m³。
(4)长缓坡钻孔角度控制难。
拱肩槽建基面最缓坡度为1:2.47,且均为渐变坡,预裂钻孔角度控制难度非常大。
(5)爆破振动要求严格。
预应力锚固区、坝基灌浆区的质点振动速度不大于1.5~2.5cm/s,新浇筑的混凝土质点振动速度小于1.5~2.0cm/s,岩体振动速度:距爆破梯段顶面10m处拱肩槽建基面小于10cm/s。
目录1、工程概况 (1)2、工期安排 (2)3、组织机构 (3)4、施工总体安排 (3)5、出碴方案的比选 (9)6、施工工艺 (12)6.1基坑开挖工艺流程 (12)6.2爆破方法及工艺 (14)6.3出碴方法及工艺 (30)7、施工人员及机械 (30)8、质量控制要点 (31)9、施工安全措施 (32)10、环保措施 (36)11、深基坑开挖事故应急预案 (36)11.1、目的、原则 (36)11.2、适用范围 (37)11.3、组织机构 (37)11.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专业救援组职责 (37)11.5、应急准备及措施 (39)11.6、应急预防 (39)11.7、应急响应程序 (40)11.8、检查和教育 (40)11.9、相关文件和记录表格 (41)12、爆破事故应急预案 (45)12.1、目的、原则 (45)12.2、适用范围 (45)12.3、组织机构 (45)12.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专业救援组职责 (46)12.5、应急预案的装备、防护用品 (47)12.6、应急预案的技术措施 (49)12.7、检查和教育 (49)拱座开挖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结构特点XX特大桥位于河曲县龙口水库上游6.5Km,属于库区范围,主桥采用钢管提篮拱结构形式一跨跨越黄河,拱座编号为5#(东岸)、6#(西岸),拱座尺寸为35×23.6×20.3米,基坑最大开挖尺寸49.4×45.5m和45.5×38.8m,开挖深度33~40m,开挖量共计土方3500m3,石方94318m3,属于深、大基坑爆破开挖。
拱脚基坑平面立面图见图1-1、图1-2。
(2)地形地貌桥址处河道横断面成U型,河道上口宽330米,下口宽300米,两岸悬崖陡壁,岸边高出河底约65米;蓄水水位线标高898.25m,超出基底标高1m。
5#拱座位于东岸,距离河岸线25.52m,为台阶状地形;6#拱座位于西岸,距离河岸线11.38m,处在冲沟沟底,基础两侧为陡坡,高约40m。
XX水库大坝左岸基槽开挖专项方案一、工程总体概况1.工程概况xx水库由沥青砼心墙砂砾石坝、左岸泄洪排沙洞、灌溉发电引水洞、右岸无闸溢洪道、电站厂房、尾水等工程组成。
2.工程说明左岸基槽设计开挖桩号为0+000~0+137.63,开挖纵坡为1:1.42~1:1.80,0+000~0-006.71为L8号道路通过在大坝轴线与L10号道路连接通坝顶至泄洪发电洞进水闸2399平台,路后设计三级马道高边坡,高边坡最高高程约为2440,开挖坡比 1:0.75;0-006.71~0-30.89段为惟幕灌浆洞。
左坝段坡脚业主安排XX基础公司进行基础防渗工程施工,现正在等待我部左坝肩开挖完成后进场施工。
右坝段防渗工程由XX局在施工,目前我们需等待防渗墙施工完成后进场开挖右坝基槽及边坡开挖;近日来XX公司机械设备人员已陆续进场,为此对于爆破施工安全上有存在着较大的隐患!二、地形条件2.1地形地貌水库坝址区位于xxx河出山口处,为低中山河谷地貌,山顶高程2500m,两基槽基岩山体较为雄厚。
该段河谷呈U型,走向近南北向,河道纵坡11‰。
现代河床宽200~280m,高程2325m左右,河床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Q4al)漂卵砾石层,厚度8~10m,其下伏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沉积(Q2fgl)卵砾石层,最大厚度118.7m。
2.2、坝址左岸多为基岩裸露, 局部表层有少量坡积碎石土覆盖,厚度2~4m。
高程2420 m以下坡度35°左右,以上坡度45°左右。
左岸冲沟不发育,多较细小,仅在坝轴线下游30m处冲沟规模稍大,沟底宽1~2m,沟顶宽40~60m,沟上游坡覆盖薄层坡积物,下游坡基岩裸露。
三、施工布置3.1场内施工道路大坝左岸坝肩边坡开挖由L8号施工道路为主要路线。
L8号施工道路在左岸坝顶连接与L10号路并通到泄洪发电洞竖井平台为终点;则左坝肩及边坡开挖从上至下进行开挖;右坝段大坝基槽及边坡由通村移民道路和L3号道路为施工道路。
大岗山双曲拱坝施工技术及温度控制大岗山双曲拱坝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针对我国许多高拱坝在建设过程中因为温度控制出现过裂缝问题,本文主要根据本人在从事温控、养护、混凝土浇筑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在大岗山双曲拱坝施工过程中,通过多种有效措施避免大坝产生裂缝的控制方法。
标签:拱坝;混凝土;温控标准;温控措施概述大岗山双曲拱坝是大体积混凝土高拱坝,最大坝高210m,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E度。
坝体混凝土最高强度等级为:C40。
拱坝混凝土分为三个标号分区,根据不同的大坝分区确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决定不同分区的温控难度不同。
针对大岗山拱坝的特点,确定了坝体混凝温差控制标准容许最高温度、基础温差、上下层温差、内外温差以及相邻块高度,通过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入仓温度、浇筑温度、浇筑层厚以及通过间歇期、养护和保护、通水冷却等各个环节的控温措施避免大坝产生裂缝[1]。
一、温差控制标准1.划定约束区与自由区。
大岗山双曲拱坝每个坝段在各自一定高程以下为基础约束区,一定高程以上为自由区,并且在深孔泄洪坝段还有孔口约束区。
在不同区间的混凝土降温速率、温控标准不同。
对于龄期超过14天的混凝土,其上部0-0.25L(L为浇筑块长边的平均长度)高度范围的混凝土,控温标准和要求与基础约束区相同。
2.温差控制标准。
根据大岗山拱坝混凝土拱坝混凝土通水冷却施工工法确定的大坝混凝土最该温度,即浇筑完成至解封灌浆结束期间,大坝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约束区最高温度≤27℃,自由区最高温度≤30℃。
上下层温差:不大于14.0℃。
内外温差:不大于16℃。
1#、2#、28#、29#坝段容许基础温差≤12℃,3%-27#容许基础温差≤14℃。
各坝块均匀上升,相邻坝段高差不大于12m。
整个拱坝上升中,最高坝段和最低坝段高差不能大于30m。
二、温控措施1.混凝土出机口温度的控制。
首先,对于混凝土骨料进行处理。
混凝土骨料采用一、二次风冷进行预冷,并采取加冰、加制冷水拌合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确保出机口温度不低于5℃、不超过7℃范围。
水库坝肩及导流明渠开挖安全专项措施坝肩及导流明渠开挖支护安全专项措施一、工程概况红岭水利枢纽为大(2)型工程,位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万泉河支流大边河中游,距离琼中县城约45km,是一座以灌溉和城乡供水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
是《海南省万泉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规划报告》确定近期建设的重点工程。
万泉河流域位于海南省东部,是台风入侵的通道,素有台风走廊之称,是海南省年雨量最大的地区,也是全省的暴雨中心之一;暴雨以台风雨为主,其次是锋面雨和热雷雨,在北方强冷空气作用下也可产生较大的暴雨。
暴雨主要集中在5月~10月;一次洪水过程1d~3d,连续洪水可达5d,单峰多于复峰,涨洪历时0.5d ~ 1d,退水历时1d~3d,与洪水的大小、峰形有关。
1d洪量平均占3d洪量的55.7%,3d洪量平均占7d洪量的72.4%。
万泉河洪水来自短期降水的汇集,多发生在4月~11月,以9、10月最多。
红岭水利枢纽大坝坝顶高程173.7m,河床坝基建基面高程78m,坝顶轴线长528.00m。
两岸山体不对称,河谷呈“V”型发育;两岸地形不对称,左岸地形坡角20°~30°,右岸地形坡角30°~40°,河谷底宽约55m。
河床面高程86.96m~88.10m。
左岸坝肩开挖开口线高程为210.0m,从开口线至坝基开挖高度为132.0m。
在坝顶以上183.7m、193.7m高程设置3.0m宽马道;开挖坡度1:1.2~1:1.5。
坝顶以下161.0m、157.0m、153.0m、145.0m、133.0m、115.0m、107.0m、99.0m、91.0m、85.0m、81.0m高程设置宽度为6.0~16.0m的台阶,在118m高程设置宽度为42m的平台,台阶边坡坡度1:0.6~1:3.25。
上、下游方向边坡开挖坡度一般为1:1.2~1:1.5。
右岸坝肩开挖开口线高程为185m,从开口线至坝基开挖高度为107m。
拱坝的修建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拱坝的修建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拱坝修建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首先呢,拱坝选址很重要。
我当时就没太在意这个,随便选了个地方就想动工,结果吃了大亏。
你得找那种两边有牢固山体支撑的地方,就好比搭帐篷,你得找个两边有大树能拴住绳子的地儿,这样才能搭得稳。
如果两边山体岩石松散或者地质结构不稳定,拱坝建起来了也容易出问题,我之前那个选址就因为山体在后续施工中有小范围的塌方,导致前期工作都白费了。
基础处理也是一个关键。
这基础就像是房子的地基,基础要是不牢,坝体肯定不稳。
我尝试过很多办法来处理基础。
有一次,我没有把基础表面的松散岩石清理干净,就直接进行下一个步骤了,后来发现坝体建成后有些小裂缝,就是从那时候埋下的隐患。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基础上面那些风化、破碎的岩石都清理掉,一直挖到坚实的岩石层才好。
混凝土浇筑也是个技术活。
我刚开始以为就把混凝土一股脑儿地倒进去就行。
后来才知道,那可不行。
你得分层浇筑,就像堆蛋糕一样,一层一层来,而且每层浇筑的厚度还得控制好,太厚了里面的混凝土干不透,很容易有质量问题。
振捣也不能少,这振捣就是把混凝土里的气泡给赶出去的过程,要是有气泡留在里面,就相当于蛋糕里有空心的部分,那可不行。
还有拱坝的模板工程,模板要装得严丝合缝。
我记得有个工程,模板没装紧,浇筑的时候,混凝土就有些漏出来,搞得现场乱七八糟,而且还影响了坝体的形状。
正确安装模板得像是做一个精准的拼图,每一块儿都得对好,还得保证足够牢固。
我现在还在不断探索更好的拱坝修建方法,毕竟这个事儿难度挺高的,但我觉得只要注意这些关键的点,慢慢总能修好拱坝。
在拱坝的泄洪结构方面也不能马虎。
泄洪就跟给大坝开个口子排水一样。
这个口子开多大,开在什么位置,都是得好好琢磨的。
我起初设计的泄洪口太窄了,后来经过计算和反复的模拟才调整好了。
这泄洪能力得保证在洪水来的时候,大坝里的水能及时排出去。
要是泄洪不畅,大坝里的水装得太多,就像一个杯子里的水满了还在接着倒,那就很容易出危险。
⼩湾⽔电站左岸坝肩槽开挖造孔及爆破施⼯技术⼩湾⽔电站左岸坝肩槽开挖造孔及爆破施⼯技术刘红宝,郭⼴林,谢娜娜(⽔利部⼩浪底建设管理局,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湾电站⼤坝为混凝⼟双曲拱坝,左岸坝肩槽开挖⾼度达245m,具有开挖⾼差⼤、轮廓要求严、长缓坡预裂钻孔质量控制难、爆破振动影响⼩等特点。
在施⼯过程中根据实际地形和地层岩性,采⽤相应施⼯⼯艺,⽤预裂爆破和梯段爆破相结合的⽅法,合理选择爆破参数,充分利⽤机械化作业,使得开挖建基⾯取得良好的形体效果,⼯期满⾜设计要求。
关键词:坝肩槽;开挖;爆破;施⼯技术;⼩湾⽔电站中图分类号:TV542 ⽂献标识码:B ⽂章编号:1001 9235(2005)06 0035 03收稿⽇期:2004 11 22作者简介:刘红宝,男,⼭西蒲县⼈,主要从事⼯程管理⼯作。
⼩湾⽔电站位于云南省西部南涧县与凤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与⿊惠江交汇⼝下游1.5km 处,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的8个梯级中的第2级。
电站总库容149.14亿m 3,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电站的龙头⽔库 ,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性能,装机容量420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89.9kW !h,是澜沧江流域⽔电开发的关键⼯程。
电站枢纽⼯程由混凝⼟双曲拱坝、坝后⽔电塘及⼆道坝、右岸地下引⽔发电系统、左岸泄洪洞等组成,坝⾝设泄洪表孔、中孔和放空底孔。
左岸边坡开挖分两部分进⾏,⼀部分为坝顶1245m ⾼程以上边坡开挖,开挖⾼差为395m;另⼀部分为1245~1000m 之间的坝肩槽和⽔电塘边坡开挖,开挖⾼差达245m,设计开挖⽅量为329.8万m 3。
本⽂主要介绍左岸坝肩槽开挖爆破施⼯技术。
1 左岸坝肩槽⼯程地质概况和设计要求1.1 ⼯程地质概况左岸坝肩槽基岩岩性主要为⿊云花岗⽚⿇岩和⾓闪斜长⽚⿇岩,两种岩层均属薄层透镜状⽚岩。
坝址地段岩层呈单斜构造,横河分布,产状为N75?~85?W,NE #75?~90?。